赵显拥着她往老宅里面走,先是玉翩阡手里的盆掉落在地上,而后是楚荆河和秦书遥目瞪口呆,最后是裴大裴二呆在原地,宅子里的人全都静止了。而后赵显笑了一下,他们全都拥了过来。

“爹!”裴大和裴二从没有这么没出息的哭过,他们的鼻涕眼泪全蹭在赵显脏兮兮满是污泥的裤子上。赵显低头分别亲吻他们,心里想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嘴上却说,“能再见到你们,真好。”

玉翩阡高兴完,问了个重点,“小越和沈将军他们呢?”

众人的心都沉了一下,赵显说,“当时太乱,他们还用了火药,出现的各路人马又太多,所以我们就被冲散了。不过,那天晚上,我看到了他们每个人的烟花都放上了天空。行动之前我们就约好了,哪怕分开也没关系,放了烟花报平安之后,就各自想办法到姑苏来会合,不用再冒险去找大家。”

众人听了之后,脸上皆是一振。这样听起来,大家都平安,真是太好了。

秦书遥说,“崇光陛下还是赶紧先去洗洗吧,颠簸了这么多天,又要躲追兵。”

裴凌南擦掉眼泪,忙说,“你看,我都高兴糊涂了。这边走。”她去牵赵显的手,赵显又抱了裴大和裴二各一下,这才跟着她走。

浴桶里的水冒着舒服的热气,赵显把手放在破腰带上,又看了裴凌南一眼,“凌南,你出去好不好?你这样看着我,我根本洗不了。”

裴凌南眼睛都不眨一下,过来帮他脱腰带,怒道,“哪来那么多的破规矩?你都被我睡烂了,还当自己是没开苞的小男人吗?”

赵显皱了下眉头,睡烂了?这是什么形容词啊。

裴凌南把他的外袍脱掉,又要去脱他的裤子,沈流光连忙按住她,“娘子,就算为夫被你睡了很多次,但是洗澡这种事情,一向是亲力亲为,不借他人之手,还是请你体谅。”他伸手把裴凌南推出去,裴凌南回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乖乖地坐在外面等。

水声哗啦了一下,她知道他到浴桶里去了。起先他们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可是忽然他就没响动了。

她绕到屏风后面去看,见他枕在木桶的边沿上,竟似睡了过去。

她走到他的身后,俯身抱住他。她怎么会不知道,他为了回来,做出了多大的努力?他虽然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地概括了当时的情景,可是赵康是什么人,耶律璟是什么人?他们为了杀他,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她把脸贴在他的脸上,心中满是感激。

她闭着眼睛,感觉怀里的人动了动,还没待她反应,已经被拖入浴桶之中。赵显把她压在桶边,眼中含笑,“既然娘子你如此舍不得为夫,又这么想共浴,为夫勉为其难了。”

她笑,今天她真的不知道怎么说话。

“别以为笑一下就能蒙混过关。”赵显贴上她的唇,终于郑重其事地说了一句,“娘子,我回来了。”

沐浴好,又简单地吃过一些东西,两个人早早地躺上床,相拥在一起。

“老实说,我浑身脏兮兮的,真不敢抱你。”赵显用下巴摩挲着裴凌南的额头,“再见不到你,我就要疯掉了。”

“我也是。”

赵显执了她的手,“这次真的是九死一生。我在确定自己安全的那一刹那,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以后要带你和孩子,躲到远远的地方去。这个皇位和关于权利的争斗,真让我厌恶。”

“你可别学阿斗当甩手掌柜。至少要把烂摊子收完,才能跟我浪迹天涯去。”

赵显笑了,“浪迹天涯现在对于我来说,是最最美妙的词汇。”

裴凌南也笑,“还有更美妙的,听不听?”

“嗯?”

裴凌南贴到他的耳边,轻轻地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她连说了三遍,好像要把以前没说的给补够。赵显笑起来,用身体的行动,做了回应。

花事六十

第二天,赵显起得很早。他没有懒惰赖床的习惯,相反身边那个人有。

他拍了拍她的肩膀,她翻身拿背对着他。他又低头亲了一下她的脸颊,她打发一样,轻推了一下他的脸。他有些郁闷了,自己爬起来穿衣服。

他要记挂的事情很多,比如赵康接下来会做什么,双双顺利到达北朝了没有。

比如,他要对接下去见到的那个人说些什么。

他推门出去,走过清晨安静的长廊,仔细地数了数房间,确认无误之后才上前敲门。

“请进。”屋里的人说。

他推开门,见女人正仔细地教孩子写字。那孩子长得很像耶律璟,一样的高鼻梁,一样有神而又锐利的眼睛。唯一不同的是,孩子在看人的时候,更多的是审视,而耶律璟,好像一眼就能看穿别人。

南宫碧云很惊讶,似乎没想到他会来,连忙起身,指了指椅子,“快请坐。”

赵显坐下来,亲切地看着她,犹如她是一个老友,“身上的伤都好了吗?”

“都好了,谢谢崇光陛下关心。”

赵显摆了摆手,“你别把我当皇帝,今天来这里,也并不是用皇帝的身份。”

“是。”南宫碧云低着头,手扶在耶律擎苍的肩膀上,显得有些局促。她本不是这样的性格,然而形势不由人。

“凌南应该说过,你可以走。”赵显说话的口气很平和,像是儿时邻家的某个大哥哥。南宫碧云从没有见过这样平实的皇帝。以前在北朝的时候,虽然见过沈流光几面,但大都因为他很不起眼的官服而忽略了他这个人。

现在看来,他跟阮吟霄,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你要去哪里是你的自由,但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再回到耶律璟身边去。”赵显仍然在微笑,“他是个疑心极重的人。我虽然不知道你真正的身份,但你是从南朝送去北朝的,以往他对你好,多少有为今天的事做谋划的企图心在里面。现在你落在我们的手里,他不会再信你了。”

南宫碧云摸了摸耶律擎苍的头,眼中显露出迷茫,失落和伤心。她又岂会不知道耶律璟的为人?只是傻傻地还有些希冀罢了。

“我并不是来离间你们的夫妻关系,只是单纯从认识很多年这个角度,来找你谈谈我的看法。”赵显温和地看着耶律擎苍,“你看,他还小,他不应该因为大人的过错,而遭受不必要的伤害。你如果不帮耶律璟,或者跟耶律璟保持距离,也许擎苍还有法子承袭亲王的爵位。”

“怎么可能?”南宫碧云不相信。她很清楚耶律璟现在做的事是什么,一旦失败了,将诛灭九族。

“我熟读你们北朝的国史,也看过我兄长永明皇帝在位时的一些记录。你的身份可以永远不说出来,但我有法子让你们母子返回上京城。”赵显说着,站起身,四处看了看,“能借你的纸笔用一下吗?”

“当然。”

赵显走到书桌后面,提笔写字。他的长相很普通,在北朝时就极不起眼,现在也没有因为皇帝的身份而增色多少。但是很意外的,他身上有一种淡淡的,淡淡的温柔,会让与他相处的人,忘记身份立场,感受不到任何的压力,甚至还会不自觉地靠近他,觉得舒服。

这大概就是裴凌南没有选阮吟霄的原因吧?

赵显写完东西,把它装进信封里面,递给南宫碧云,“这只是我提供给你的一个选择,你当然可以不用。我最后想说的是,真正的爱情能够超越生死。你可以为了一颗真心飞蛾扑火,我赞赏你的性情。但那若不是真心而是别有用心,就太不值得了。”

南宫碧云怔怔地接过来,俯身行了下礼,赵显就走了。

赵显走到院子里透气,舒展了一下筋骨。姑苏的阳光和金陵的不一样,这里连早风都是自由的。这样的风,他畅快地呼吸了十年,因为与生俱来的使命不得不舍弃。但终有一天,他要远离那个高贵的牢笼,去追逐这一抹清风。

一个士兵跑过来,跪下行礼,“皇上!”

“什么事?”

士兵一脸悲壮,“姑苏城被大军包围了!”

赵显一惊,马上让士兵带路去城楼。在士兵的指引下,他迅速登上城楼,看到城下黑压压的一片大军,宛若一块席卷而来的巨大的黑布。大兵压境,把沈括,越香凌还有翁照帆来姑苏的路都给断了。比这更可怕的是他们有可能会荡平这座城池,活捉甚至屠杀城里的所有人。

赵显侧头问姑苏的守将潘美,“他们攻城的理由是什么?”

“说皇上在幸陵遭到了袭击,至今下落不明。据可靠消息,逆党逃进了金陵城。”

贼喊捉贼?赵显拍着城墙苦笑了一下。

“皇上,我们应该怎么办…?”潘美犹豫地问。

赵显往城楼下看了一眼,“他们是哪路人马?”

“具体不清楚,但是好像是几路节度使的大军…”潘美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士兵匆匆跑上城头,“将军,又不好了!”

“什么又不好了?”潘美烦躁地问。

“北朝发生了内战!北朝皇帝的军队和宁王的军队在燕云十六州一带多次发生冲突,现在宁王的军队已经退到燕州,甚至有部分北朝的要员逃到了我国北边的门户盘龙关一带!”士兵看了赵显一眼,似乎还有更严重的事情,“太子…太子下令盘龙关的守将开门把他们迎入…”

潘美低咒了一声。

与此同时,城下的军队乱了。带兵的几个将领也是刚刚收到消息,盘龙关要门户大开,把北朝的人迎进来。他们各个面面相觑,哭笑不得。这跟引狼入室有什么分别?

军队里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奶奶的,把我们弄到这里来搞什么乱党,就是为了放北朝的人马进来吗?!弟兄们,这可是通敌叛国的大罪啊!弟兄们,难道我们要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河山被外族夺去吗!”

“不能!”

“绝不能!”

部分士兵大声地响应着。

另一个声音又说,“国难当头,难道不是更应该阻止外族人入侵吗?是真男儿的,就拿起刀,跟我走!”

“我们退回去守城!绝不能让太子的诡计得逞!”

“我们才不信姑苏城有什么逆党!”

一部分士兵开始不战而退,领兵的将领怎么也拦不住,喊了他们两声,见越来越多的人响应,自己都动摇了。有几个将领还跟着士兵们一起退走。

赵显和潘美在城楼上,看到底下那块巨大的黑布在一点点地瓦解,速度越来越快。后来,连原本站着不动的人,都开始站不住了,也纷纷随着人潮转身离去。

“哈?”玉翩阡跑上城楼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光景,“亏我还想了很多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词儿呢。这也太戏剧化了吧?”

“玉官。”赵显叫他。“是,皇上。”玉翩阡有点沮丧。

“还不快去开城门?沈括和子襄回来了!”赵显的口气里有说不出的兴奋。玉翩阡愣了一下,立刻转身,飞也似地下楼,开城门去了。

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两个满身盔甲的人阔步走过来。

“小越!小越!”玉翩阡激动地飞奔出去,一把抱住了越香凌,眼泪鼻涕一大把,还故意蹭在越香凌身上,越香凌推他,“喂,你别趁机。”

“这么久都没有你的消息,原来你躲在军队里!担心死我了!”玉翩阡抓着他不放。

沈括走到赵显面前,两人相视一笑,各伸出一只手,重重地握在一起。

赵显与他们一起往城中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都看糊涂了。”

“臣在来姑苏的路上碰到越大人,恰巧看到这路大军派出的哨兵,才知道原来赵康欲先下手为强。我们便想办法混进了军队,联络了一些以前的部众和老友,大家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都很生气,并说一定要寻合适的时机制造一些混乱,阻止赵康的阴谋。…没想到,北朝率先开战了!”

赵显思索了一下说,“北朝能够带兵打战的将领不是几乎都在宁王这边吗?皇帝的军队是谁率领的?”

沈括脸上涌起一种古怪的神色,“北朝皇帝御驾亲征,阮吟霄督军。”

“啊?阮吟霄不是文官吗?他也会打战?!”玉翩阡忍不住插、进来。

越香凌道,“所以这是个险招。我估计连北朝皇帝和阮吟霄心里都没有底。不过好在,事情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要不然姑苏城之困,也不会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赵显虽心中仍然有顾虑,但为了安抚众人,也露出了笑脸,“翁大人和皇后还是没消息吗?”

谁知他这句话一出口,越香凌和沈括都像被定住了一样。一旁本来欢天喜地的玉翩阡也停了脚步,不解地看着他们俩。沈括和越香凌互相推搡了半天,越香凌才上前一步,低声说,“翁大人和皇后回金陵去了。翁大人托人给我送话,说他毕竟是士族出身的老论大臣。”

这句话有很多种理解方式,全看听者的意愿。

赵显好像早就料到了一样,只“哦”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

裴凌南听说姑苏城被围,在老宅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抬头看到赵显一行人回来,连忙迎了上去。赵显握住她的手,侧头向身后,沈括和越香凌双双走上来行礼。裴凌南激动地握着越香凌的手,千言万语说不出口,越香凌笑着点了点头,意思是他懂,心意收下了。

待走到沈括面前,裴凌南直接扑过去抱住了他。

“夫…夫人…”沈括有点手足无措,为难地看着赵显。

“您就喊我凌南吧。”

沈括拍了拍她的后背,“凌南。”

“您能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裴凌南泪流满面,想起那天别离时的对话,有恍如隔世之感。

沈括笑,“让你担心了。我这把老骨头,暂时还死不了。不过你要是再哭再抱下去,惹皇上吃起醋来,把我给砍了,那可就不好玩了。”

众人哈哈大笑,伤感总算是烟消云散了。

赵显决定,为了庆祝劫后余生,要弄一桌好吃的,大家一起坐下来好好吃顿晚饭。裴凌南一直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秦书遥和楚荆河异口同声,“不行,绝对不行!”

赵显点头,“附议。”

“喂,你们少看不起人了!这么多年下来,我还是有长进的。”

“哈哈,长进?”楚荆河掏了掏耳朵,“我没听错吧?上次谁把我家的锅弄出一个洞?谁把醉排骨弄成煤块?裴大人,你记性也太不好了吧!”

秦书遥还算给裴凌南留了几分面子,“凌南啊,做菜的事情我来就好了,你多陪陪裴大裴二嘛。”

裴大和沈阡陌一听,连忙一人拉住裴凌南的一只手,“娘亲,我们去画画?”

“赏月也行啊!”

赵显也站起来,“对对,我陪她去后院逛逛。”

“喂!你们!!”裴凌南被父子三人强行拖走,秦书遥和楚荆河双双出了口气。这时,越香凌和玉翩阡买菜回来。玉翩阡看到下午时就喋喋不休吵着要做菜的裴凌南不在,好奇地问,“那个嚷着要做菜的人呢?”

秦书遥说,“哦,他们一家三口在后院赏花。菜还是由我来做就好了。”

“赏花?这个时辰?”玉翩阡一脸狐疑。

楚荆河看向越香凌,“越大人,不知道北朝发生内战,皇上御驾亲征的消息可靠不可靠?”

越香凌点头,顺便把菜篮子放在桌子上。

“那恐怕,明天我们就要告辞了。”

花事六十一

晚饭吃得有些沉闷。

众人默不作声。秦书遥每吃几口饭,就看楚荆河一眼,楚荆河吃得很欢快,还招呼大家都动筷子。

裴凌南察觉到不对劲,已经是晚饭过半的时候。

因为玉翩阡和越香凌半天都没动一下筷子。

不明就里的沈括和赵显,也都停了下来。赵显问玉翩阡和越香凌,“怎么了吗?你们怎么都不吃?”

玉翩阡低下头,“楚大人说他明天就要告辞了。”

“这么快就走?”沈括问。

楚荆河脸上的笑容终于敛去,把手中的碗筷放下来,众人这才看见他一直端着的碗里,米饭根本没少掉多少。他看了一眼赵显,再看了看其它的几个人,抱拳道,“荆河深思这几日的所见所闻,逆境之中,你们君臣仍然能相互扶持,实在令人感动。刚才听到玉大人说,北朝爆发了内战,皇上的身边只有丞相和秦参政两个人,必定举步维艰,因此才归心似箭,想要助吾皇一臂之力。”

赵显听完,点了下头,“是我欠考虑了。”

越香凌轻轻地笑了一下,看向楚荆河,“遥想当年在北朝,第一次与楚大人相见之时,我本怀有轻视之心。记得当时北朝对你的评价是阿斗。现在看来,不仅不是阿斗,甚至可以称为国之栋梁。”

楚荆河耳根有些红,“越大人过奖了。”

裴凌南起身去拿茶壶,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茶水,“今时不比往日,我们大家时刻都要保持警惕,不宜饮酒,所以以茶代酒,共饮此杯。”她举杯,众人纷纷站了起来,虽心中百味杂陈,但都仰脖一口饮尽杯中茶。

裴凌南又给楚荆河和秦书遥单独倒了一杯,“我生于北朝,为北朝所培养,如今国家有难,却不能前往出力,请二位代我向皇上转达歉意。”

楚荆河说,“凌南,你在南朝帮崇光皇帝,我们南北呼应,也算是共解国难了,别在意。”

秦书遥握了一下裴凌南的手,笑道,“是啊,我们南北呼应,共同退敌,也算是并肩作战了。等战事平息,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

裴凌南点了点头。

晚饭结束之后,赵显与楚荆河闲聊,裴凌南先行回房。

她走到书桌前,拿起那个南瓜镇纸,对月观看。这个镇纸外观平淡无奇,内里却晶莹剔透,好像能吸进月光。她想起很多年前,坐在银杏树下,大风吹过,一个人从树后面走了出来,初时惊艳,后来神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她又不是傻子,不会不明白他的野心,但同样也明白,那时自己要找的书中,一张又一张故意揉皱的纸条不是偶然,后来也终于明白了他赶自己出吏部的苦心。但当他回过头来的时候,她已经不在那条路上,他们都不再是他们了。

秦立仁曾经说过,她不了解他。甚至从未真正走入过阮吟霄这个人的内心和他的世界。如果她亲身经历过北朝的先皇驾崩后的那一段血雨腥风,就不会怪罪他和太后那样不为世俗所容的关系,更不会不能理解他的淡漠和薄情。阮吟霄,信陵,只能是一枚点在心口的朱砂,窗前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