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喜宝正愧疚着呢,当然是毛头说啥她都点头,结果听到后面,就有些不对劲儿了:“你去找你对象,我干啥要跟着去?”

“你不跟着去,我咋把她从家里头叫出来呢?这都放假了,国庆放假了!我跟你说,我都盘算好了,到时候你去叫她出来,就说是她朋友,因为是外地人,放假没事儿干啊,就让她陪着你在京市里玩一圈,当导游嘛!放心吧,你长得好看,就算看着傻乎乎的,她家里人也不会怀疑的。”

吃得高兴,说得高兴,一不留神毛头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喜宝:……………………

不管怎么样,第二天一早,喜宝还是被忽悠走了。

梁家家境不错,住的也是个四合院,不单他们那个院子,连带附近的几个院子好像也都是亲戚朋友。所以,毛头只把喜宝带到了胡同口,就直接放生她了。

头一次来这一片,喜宝是真的不认识路,好在这年头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都喜欢坐在家门口边晒太阳边纳鞋底。

在进到一半就迷路后,喜宝果断的找上了一个看起来挺面善的老大娘,问:“大娘,您知道梁美霞家在哪儿吗?”

老大娘一手拿着个鞋底,一手拿了针,还用针尖在光亮亮的额头上擦了擦,看得喜宝一阵阵心惊肉跳,唯恐她一时手抖伤到了自己。就听老大娘边干活边说:“霞子哟?我是三奶奶,你找她干啥?”

随便问个路都能碰到未来的亲戚,不是喜宝运气太好,就是这一带全是梁家的亲朋好友。

喜宝忙做了自我介绍,并且成功的在老大娘三岁小孙子的带领下找到了正主儿,靠刷脸把人从家里领了出来。

一路心惊胆战的出了胡同口,直到跟毛头接上头后,喜宝才总算放下心来:“你们去玩儿吧,我还是不跟着去了,太吓人了。”

梁美霞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毛头正等着这句话呢,忙拉着他对象的手,欢快的跑开了,还不忘冲着后头摆了摆手:“宝你自个儿玩去,改明个儿再找你帮忙。”

喜宝目送她哥远走,随后转身坐上公交车,去找她哥哥姐姐了。

找哥找姐找伯伯找伯妈……

她哥第一次演了电影的男主角,还是那种占了全片绝大多数戏份的绝对主角,家里人怎么能不捧场呢?还有她爸,她觉得应该给她爸打个电话,起码好叫她爸先做好思想准备。

挨打的思想准备。

刚上了公交车,找了个靠窗座位坐下的喜宝没有发现,站台那头有个挺面熟的中年女人瞅着她看了好久,也没上车,只带着一脸狐疑转了身。

旁边还有人扯着嗓门问她:“你咋了?落下啥东西了?”

“对,我回家拿下东西。”那人随口敷衍着,却忍不住又往刚刚离开的公交车看了两眼,紧接着才迈开步子往另一边走去,赫然就是刚刚喜宝和毛头他们分开的胡同口。

此时,毛头还不知道自己的恋情即将面临提前曝光的危险,而军区那头宋卫军却正好相反,他根本用不着小闺女特地提醒,就知道自个儿要完。

虽说早死晚死都是死,可他还是怂了。

“多稀罕不是?面对枪林弹雨你都没皱下眉头,咋这回吓成这样了?你家老太太真那么凶?那你早干啥去了?跟首长说呢!”

“你当他没说?说了有啥用,这可是上头的命令!对了,我有个消息,大概可以安慰你一下,其实也不止你,还有好几个人都要出英雄电影。那个谢八一知道不?作为谢老将军的儿子,又是战功赫赫,他还是上回那啥……你懂得,下次大概就轮到他了。”

“喂喂,跟你说话呢,真被吓死了?”

“别理他,咱们说咱们的。你知道演咱们军子的演员是谁?哈哈哈哈,我保证你一定猜不出来。”

“演员?我一个当兵的,管演员干啥?我看个春晚还找不到一个眼熟的。”

“人家叫宋社会!本家的,咱们军子的干儿子!”

噗——

宋卫军本来正蔫头蔫脑的蹲那儿想辙儿呢,冷不丁的听到这话,差点儿没一口老血喷出来,赶紧起身澄清自己:“啥干儿子?你小子又是听谁瞎说的?”

“不是吗?那你给说说。”

“说就说!宋社会嘛,就是我侄儿,那个考上京市电影学院的癞毛头。”宋卫军还是跟战友们提过家里人的,除了他妈外,提到最多的人就是他的小闺女,以及那个长相寒碜却坚定不移要演戏的侄子了。

战友们恍然大悟,还有人给他出主意:“昨个儿那电影我也看了,咱们礼堂今晚还放呢,你们去不去?那小孩演得还挺好的,他那么喜欢演戏,你干脆帮帮他,回头再介绍他去演英雄呗,就那长相,我看除了每年的献礼片,也没啥其他片子适合他的了。”

“不去不看,我怕看了做噩梦。”宋卫军一脸的怂样儿,他真怕看完电影以后,回头做的梦里,全是他妈挥舞着菜刀追杀他。

第136章 第136章

第136章

作为今年的主旋律献礼片, 以宋卫军为原型、毛头主演的电影成功的在全国各地上映了。

比起京市这种大城市, 十八线小县城的老百姓其实更喜欢这种片子,爱情片外国片啥的,他们懒得看也看不大明白, 总觉得里头的事儿怪怪的, 理解不来。倒是这种英雄电影,一个个看得都激动万分, 小年轻们自个儿看完了, 还把爹妈叔伯爷奶领来看。

程修竹就是其中一个。

他倒是惯常就喜欢这些战争片、英雄片,要不是当初爷奶拦着,早在十八岁那年他就报名去参军了。虽说最终没能成行, 可他心里还是存了个英雄梦。就是他找的对象不大喜欢这类片子,大过节的, 说啥县里电影片要放一部老片子, 愣是拉着他一同去看。

那是一部老爱情电影了,早几年前就在各大城市的电影院里循环播出过无数遍,到了今天还时不时的被拎出来单独放映几遍。

“修竹哥, 咱们认识以后, 我就在想,怎么不早几年叫咱们相遇呢?那样,我就可以在《庐山恋》一上映就跟你一起去看了。幸好, 又重放了。”

“你都看过了还看?好好, 一起看。”

虽说不大理解重看的意义, 不过程修竹也没有非要跟他对象对着干的意思。当下, 在这个国庆假期里头,骑上自行车带着对象往县城电影院去了,还在门口买了一包瓜子,又买了一斤橘子。

结果,电影票卖完了。

这种经典的老片子,最是受人喜欢了,尤其不知道下一场啥时候放,哪怕原本有心仪的电影,看到这个片名,也会临时改了主意,先看这部再说,大不了回头再看其他的。

都抱着这样的想法,程修竹一脸无奈的望着售罄的字样,转身跟他对象打商量:“咱换个片子呗,我看看,那个……咦?”

他对象正嘟着嘴不乐意呢,任谁满怀期待的跑到电影院,却发现想看的电影没了票,都不会高兴的。好在,她脾气还算好,又格外喜欢程修竹,也没打算拧着性子发脾气,只是想叫男朋友说两句好话哄哄自己。

哄的话才说了不到一半,程修竹就已经愣住了,半抬头看着今日播放的影片,好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

“怎么了?”他对象本来想使使小性子,结果一抬眼看到这一幕,也跟着纳闷了。

就听程修竹一脸不可思议的开口:“《和平年代的英雄——宋卫军》……这可是巧了,我跟你说过没有?我四舅就叫这个名字,宋卫军!”

“那咱们看这个?”看出了程修竹想看的心思,想着横竖自己喜欢的电影也看不成了,他对象索性由着他了,“买票吧,谁叫这么凑巧呢。”

可不是凑巧嘛?

程修竹压根就没想到此宋卫军就是彼宋卫军,实在是因为宋这个姓氏哪怕不如李、王、张那么常见,可他们这一带还真不算少。至于卫军这个名字,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光程修竹打小认识的同学、朋友、同事里头,就有不下十个,当然更多的还是叫建国、建军、建设等等,重名率高到不可思议。

这个想法,在影片开始放映的那一瞬间,就彻底崩了。

虽说程修竹小时候没去过几趟外祖家,可不代表他就完全没有记忆。当红旗公社第七生产大队出现时,他就愣住了。等后来,伴随着剧情的发展,主角宋卫军在艰苦训练的同时,也穿插着各种回忆,尤其是读家书以及回信部分,彻底暴露了真相。

整个放映过程中,程修竹从最开始的看热闹,到后来惊讶、震撼,再到完完全全的懵圈,及至最后,当放映结束后,演员表出来的那一刻,他才是真正的跳了起来。

“宋、宋社会?!”

程修竹开始深深的怀疑人生,他觉得是时候给抛弃他们兄弟俩远走京市的亲妈挂个电话了。

“娟儿,我跟你说,你还真别不相信,这个宋卫军就是我四舅,演他的那个演员啊,是我表弟,我大舅家的儿子。”

拉着他对象的手,程修竹边往影厅外头走,边忍不住跟她科普起自家那个牛气冲天的外祖家。然而,他对象完全不信:“早先怎么没听你说过?今个儿才说英雄是你舅,男主角还是你弟?你一开始还没认出来?”

“这不是因为我姥隔三差五的就进县城里找我妈,我小时候又皮得很,我妈不爱带我出门,姥家我统共也没去过两趟。他们家孩子还多,我就记得吧,我姥特喜欢她那小孙女儿,对其他人都爱理不理的,什么儿子孙子都不稀罕。对了,我那表妹还真就能耐得很,考上了京市大学。”

“那么厉害?对了,你家不稀罕孙子哟?真的假的?”

“不稀罕,回头你生个闺女才好,保证我妈欢喜得跟啥似的,她就嫌弃我跟我哥!”程修竹忽的嘴角一翘,笑得格外奸诈,“要不,择日不如撞日,咱们去扯个证儿,回头就生闺女?”

“去你的!”

年轻情侣的打情骂俏,搁在前些年那叫伤风败俗,不过这几年还真就无所谓了,自由恋爱成了风气,哪家要是叫父母相看,反而会被人耻笑。也因此,看着这俩样貌不错的年轻人在街上嬉闹,路人们也仅仅是微微一笑,没当一回事儿。

等俩人闹够了,程修竹果然给他妈挂了个长途电话,说了今个儿看电影的事儿。

电话那头,宋菊花懒得跟蠢儿子掰扯:“对对,那是那啥和平英雄就是你四舅,男主演啊?癞毛头啊!行了,我还忙着呢,回头让你奶给你打电话。”

说完最后一句话,宋菊花立马就毫不留恋的挂掉了电话。

程修竹早就习以为常了,倒是他对象在身旁听了一耳朵后,难掩激动的说:“真的是你四舅?真的是你表弟?我要叫我爸妈都来看电影,你姥家的人可真能耐啊!”

“我姥最能耐……”程修竹喃喃的跟了一句,就在他对象的催促下,急急的骑上车带着人,径直往未来老丈人家里冲。

……

没两天,村里也知道了情况。

更确切的说,村里人一直都知道毛头的新电影上映了,演的还是他四叔宋卫军,不过因为他们这边的电影院跟大城市的不同步,很多电影都要比人家落后半年一年,甚至其他地方已经上映两三年的老电影,他们这儿依然可以时不时的看到。

也因此,没人真把这个事儿放在心上,直到京市那头宋菊花照例去看她妈,母女俩闲聊时提到了这个事儿,赵红英一时激动,就给老家去了电话。

怎么说呢?对于宋卫军特地隐瞒下来的那些惊心动魄的任务过程,赵红英说不气是假的,可生气归生气,并不妨碍她跟亲朋好友推荐电影,尤其还是癞毛头演的,怎么着也得去看看吧?

一个电话过去,整个村子随之鸡飞狗跳。

十月初,不算很忙也不算太闲,好在如今土地都是各家各户承包了去的,休息时间很好调节。当天,赵建设就用大喇叭通知全村,但凡有空的,次日一早举村进县城。干啥去?当然是看电影啊!

第二天,他们村呼啦啦的去了大半个村子的人,又因为并不是休息天,那些要上学的小孩崽子们都没能去成,不甘心的闹腾着,逼着家里人答应给钱进城看电影。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一周时间不到,整个乡里都知道了这个事儿,男女老少成群结队的往县城电影院里冲,几十上百张的买电影票,唬得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顾客一愣一愣的,连带被勾起了好奇心,纷纷加入了排队购票的队伍。

莫名其妙的,在电影上映了好几天后,票房炸了。当然,仅限他们县里的电影院。

宋卫军之名也开始在全县传播,不过比他名气更甚的却是老宋家的癞毛头。

明星,永远比一般人都容易吸粉,即便这年头还没有这个概念,随着电影的热映,大街小巷都开始谈论,甚至很多人还分不清楚角色和演员的区别,都一致认为,现实中的宋卫军就是这副样子。

很难想象,当宋卫军终于鼓起勇气愿意直面亲妈的菜刀时,得知“宋卫军癞毛头”这个公式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幸好此时,他全然不知晓真相,被蒙在鼓里的感觉其实还是挺幸福的。

倒是乡下老家这边,在久违的热潮过后,又再一次迎来了记者。要知道,上一次还是因为奥运会臭蛋夺冠一事,而这次,考虑到正主都不在,就连亲近的人也跑了,被采访的除了村长赵建设外,就是留守在老家的宋家三房了。

宋卫民一如既往的不善言辞,面对赵建设带来的记者,他只杵着锄头,满脸无措的看着来人,问啥都只管摇头说不知道。

就在记者们预备失望而归的时候,袁弟来露面了。

“宋社会?哦哦,毛头啊,我们家的癞毛头呀!那可不得了,他打小就特别聪明,学说话特别快,两三岁就能溜溜得说一车话了。大概四五岁那会儿吧,就能学以前咱们队上那些知青谈恋爱,你还真别说,他学得真像啊!那小模样、那声调儿,连说的话都能一字不漏的全给背下来,可别提多聪明了。”

“对对,他打小就喜欢看戏、演戏,没事儿干了就蹲家后头那鸡窝跟前,跟母鸡们对戏。那时候谁知道他能有那么大的出息呢?都觉得这孩子咋跟别人不一样呢?还真没说错,他就是跟那些见天只知道玩泥巴的熊孩子不一样!”

“就是聪明呀!打小就特别聪明,那脑袋瓜子,都不知道是咋长的。咱们村儿,还有乡里,我就没见过比毛头那孩子更聪明的。”

“你说学习啊?他自打上学以后,就年年考第一!他们老师、校长,没口子的夸他。对了,曾校长,校长你来说说,我们家癞毛头是不是你最得意的学生?他顶顶聪明了!”

袁弟来使出了浑身解数,一叠声的夸赞着毛头,反正在她嘴里,毛头就是天上有地上无的,恨不得那就是从自个儿肚子里钻出来的。

而被冷不丁的点到名的曾校长很崩溃,他不明白自己为啥非要凑这个热闹,明明是在家吃过午饭赶着回学校的,结果就因为看到老宋家门口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时间起了好奇心,就这么往里头一张望……

好家伙!被逮着了!

“咳咳……”曾校长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在短暂的愣神后,他很快就反应过来,配合的说起了毛头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这要咋说呢?在去年奥运会期间,被迫绞尽脑汁夸赞过臭蛋之后,曾校长夸人的功力有着显而易见的提高。试想想,连臭蛋都被夸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夸毛头还不容易?

毛头是聪明啊,他是回回考试都满分,起码在小学期间是这样的。不单自个儿成绩好,还教比自己年长的哥哥姐姐,顺便带着妹妹喜宝一道儿上进,唯一的败绩大概就是臭蛋了。可臭蛋吧,就他那破记性,除非国家取消应试教育,不然哪怕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齐聚一堂,大概也好不了了。

想到这里,曾校长就完全没了心理负担,赞美之词一句句的从嘴里蹦出来,喜得记者们忙掏出小本本速记起来。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因为赵红英等人北上京市去了,临走前虽然只带了不多的衣服,却把家里这些年的照片啥啥的全给一股脑的带走了。不单是关于臭蛋的那些,连带毛头、宋卫军的所有照片,也一并被打包了。记者们本来还想拍一些英雄、明星的旧物,结果袁弟来差点儿没把家里给掀了,也只找出了一些毛头以前的本子、试卷。

就算只有这些,记者们也如获至宝,尤其毛头的那些试卷上,全都是大红的勾勾,上头更是写了大大的100分,看着就叫人觉得欢喜,就是那笔狗爬式的字有点儿伤眼,可这不是当时他还小嘛?要求太高也不好。

远在家乡的袁弟来,配合着村长、校长以及其他乡亲们,把毛头夸了一遍又一遍,那可真的是从头夸到脚,再从脚夸到头,反正在袁弟来嘴里,毛头就是个近乎完美的孩子,加上他长得寒碜,愈发显得励志了。

《那些从乡下走出来的英雄人物》

《农村娃也能演绎精彩人生》

《英雄宋卫军背后的故事》

……

一篇篇报道在之后迅速见了报,很意外的,竟然是写癞毛头的报道远超于他叔宋卫军。仔细一想也没错,毕竟宋卫军的身份特殊,他是国家官方认证的英雄人物,又刚刚出了一部自传体的电影,能写的东西早就放到电影里头了,而深度挖掘出来的背后故事,记者们也不确定能不能写,万一有个啥不好的,没得到奖金不说,只怕还要被上头怪罪。这么一盘算,还不如去写癞毛头呢,能写的东西多不少,咋写都成,只要不是瞎诋毁,哪怕里头稍稍夸张了那么一些,也没人会计较的。

总的来说,尽管每个报刊报道的角度都不同,可基本上都是赞美之词,而这里头绝大部分都是出自于袁弟来。

反正,这段时日里,她把能夸的不能夸的,或者干脆就是她自个儿想象出来的事儿,一股脑的全按在了毛头身上。从她的嘴里,记者们得知了宋社会同学从小到大近乎完美的人生经历,知道了他不单品学兼优,还是个勤快能干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可惜了毛头自个儿没能看到,毕竟很多报刊都不是全国性的。不过,也不算很可惜,扁头就偷偷藏起了一些,小心翼翼的剪了下来,连同自个儿写的信,寄了出去。

扁头其实很想打电话告诉毛头,可他没钱了。自打上次离家出走失败以后,他就被限制了零用钱,用袁弟来的话来说,一天三顿都是在家里吃的,饿了也有点心垫肚子,要钱干啥?哪怕扁头投其所好,说是要钱买本子纸笔,那也一样没用,谁叫老宋家自个儿开了个小卖部呢?哪怕袁弟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瞎开,因为地段太好了,加上卖的东西全乎价格也不算贵,村民们仍然挺捧场的。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老宋家的文具好,没见出了两个大学生吗?去哪儿买不是买?当然是宁愿绕远路也要来这边。

这说法,扁头完全不屑一顾,可架不住就是有人愿意相信。

而没钱这个事儿,严重的限制了扁头的行动,以至于连写信的邮票都是他表哥袁胖子资助的。

对了,袁胖子终于结婚了,娶的是邻村一姑娘,娘家条件很是一般,要的彩礼倒是不老少,好在袁家别的没有,姐姐特别多,前头嫁出了几个,各个都拿了不少彩礼回来,给袁胖子娶媳妇儿倒是措措有余了。对此,袁老婆子倒是格外开心,只掰着手指头盼着早日能抱上曾孙子。

唯一不怎么乐意的就是扁头了,他早先跟他表哥挺有共同语言的,哪怕他俩年岁差得有点儿多,架不住智商相仿,可如今就不同了,袁胖子娶了媳妇儿一下子就老实了,他媳妇儿倒是不爱管着他,可架不住他愿意黏着媳妇儿呢。

扁头很悲伤,于是他把这些事儿全都写到了信里头,一并寄给了他那毛头哥。

毛头哥最近过得也很不畅快,其实按说,像他和喜宝这样已经大四的,是时候为工作、为将来的前途操心了。

喜宝早就打定主意要考研究生了,她的成绩是真的好,入社会也许不是很合适,待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倒是出乎意料的适合。可毛头就不同了,他根本就不喜欢念书,临近毕业自然是想着事业和爱情双丰收。

事业挺不错的,头一次出演男主角,又因为演的是主旋律的英雄电影,哪怕不怎么叫座,却是好评如潮。尤其在电影下映之后,各大高校、军区纷纷要求到场播放,立马扩大了不少知名度,至于酬劳,他本来就不是分成协议,早在电影杀青前就拿到了为数不多的片酬。

真的不多,哪怕是男主角,整个电影拍下来也就拿到了三百块钱,要知道他为了这部戏,几乎算是自杀式的送人头,光是在宋卫军手底下特训的那几周,就差不多去掉了半条命。之后,又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还屡次参加爆破现场,一次都没有使用替身,全部都是他一个人顺下来的。三百块的片酬不算少,可也真的称不上多了。

好在,毛头本来就是为爱发电的。

能在临近毕业前,有这么一部绝对主角的电影上映,对于毛头来说,是人生一大喜。

然而,似乎是注定了事业和爱情没法双丰收,在事业蒸蒸日上时,毛头的爱情出了点儿问题。

一开始,毛头还没发现异常,直到他后来又故技重施,让喜宝出面把他对象哄出来时,才惊觉曝光了。梁家那头也没说啥,毕竟这年头自由恋爱属于正常的,只是在喜宝又一次上门时,梁美霞红着眼圈跟喜宝说,她家里人反对,要她暂时冷静冷静。

喜宝暗叫不妙,可这事儿吧,她这个当妹子的还真帮不上忙,无奈之下只得把原话告诉了她哥。

毛头如遭雷击。

冷静一下倒是无所谓,可他就怕冷静着冷静着……直接给冷静掰了。那是他认定了的媳妇儿,他肯定不能坐以待毙。

不过,之后的事情喜宝就不大清楚了,她只能默默的给予祝福,坚定的认为,她哥人好,无论中间有多少坎坷,最终一定能抱得美人归的。

然而事实上却是,直到扁头那份信慢悠悠的寄到了京市电影学院,毛头依然没能过了未来老丈人那一关。哪怕对方真没干啥,却能把他和他对象隔离开来,偏偏他既要忙于学业,还要平衡拍戏事宜,另外就是不得不答应给双方一点儿冷静的时间。

扁头的信如同一场及时雨,一下子就给了他无比雄厚的自信。

“我这么优秀的人儿,一定能让别人看到我内心的闪光点,媳妇儿啊!你要等着我!”毛头捧着信在宿舍里大声朗诵,吓得刚进屋的徐向东一个踉跄,直接坐了个屁股墩儿。

“哥?”徐向东颤颤巍巍的开了口。

毛头无比嫌弃的冲着他翻了个白眼,又一次看了一遍信。还真别说,这信真的够激励他的,毕竟一直以来,他都觉得全家里头就三婶袁弟来最最蠢,用赵红英的话来说,那就是人傻眼瞎。可现在,连袁弟来都能看到他的优点了,由此可见,他身上的优点经过了这些年的沉淀积累,已经闪亮到叫人无法忽视的地步。

下一步,就是征服他老丈人一家子。

带着这样的雄心壮志,毛头索性先静下心来,将手头上最紧要的事情撸了遍顺序,一样一样的处理妥当。至于对象那头,考虑到过犹不及,他没跟个愣头青一样直接撞上去,而是持之以恒的给他对象写信。横竖这是他在学校的最后一年了,事实上待在学校的日子肯定没一年了,等他毕业以后,哪怕要拍戏好了,那也绝对比现在自由多了。到了那个时候,无需为学业分心的他,自然可以把事业和爱情都平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