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零之组织给我做媒上一章:第 25 章
  • 六零之组织给我做媒下一章:第 27 章

珊珊弯着眼睛说了声谢谢哥哥,尝过后满意的点头。

“妈妈,这个鱼真好吃,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鱼了。”

“你才吃过几条鱼啊,这就成你吃过最好吃的了。”

“妈妈做的饭都好吃,我都喜欢。”

褚湘转头看向丈夫,“你看你女儿,嘴巴抹了蜜一样甜。”

饭吃到一半,方琳带着瑞师一起过来了。

“琳姐,瑞师,你们赶紧进来坐。”

“在吃饭呢?”

“是啊,今天吃的有点晚。”

褚湘把他们迎进了屋。

“你下午让儿子送东西过来,知道你们回来我可高兴了。”

她的目光投在了珊珊身上,小姑娘大眼睛圆脸蛋,两根羊角辫,嘴巴吃的鼓鼓的,一脸好奇的看着家里来的客人,像个会说话的洋娃娃。

“这是珊珊吧,真可爱。”

“褚湘,有这么一双儿女,你做梦是不是都要笑醒了。”

“琳姐,你可有三个呢,跟你比我还差了点。”

方琳揶揄的看着褚湘,“怎么,你还不满意?不满意就再生一个,反正你现在还年轻。”

褚湘今年三十二岁,确实算不上老,三十多岁生孩子的女人比比皆是。

“我生两个就够了,生三个就嫌多。”

“这还由得了你?”

方琳往瞿瑾铖的方向示意,褚湘捂着岁笑。

“咱们还是别说这个,瑞师还在呢。”

“就是得让她听听,再不着急找对象,以后就得当高龄产妇。”

“瑞师还没找对象?”

她记得瑞师今年应该二十多了,比卫东小几岁。

“她在文工团,那里姑娘多,男孩少,她又看不上团里的男孩,我让她相亲吧,她还不乐意,说自己是新时代女性,要自由恋爱。”

结果自由了这么长时间也没个人影。

“我弟弟卫东也是,二十七了,我妈特别着急,让人给他找对象说媒,他人不在家相不了,等他回来了吧,整天跑的不见人影,我妈差点以死相逼。”

方琳乐了,她见过卫东两次,印象中是个个子很高,有点壮实的少年。

“那现在呢,成功了吗?”

“没有,他说三十岁之前一定结婚,到时候没对象就去街上绑一个回来。”

“你弟这么逗呢?”

想像一下褚湘母亲的表情,肯定相当精彩。

说完这些,方琳喝了口茶,看着褚湘说,“看来你这几年在西北过的不错,模样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年轻,再看看我,已经老了。”

她已经四十多快五十了,瑞林已经结婚了,虽然儿媳还没有传来什么好消息,但她很快就是当祖母的人了。

“没有,你还是那么美丽优雅。”

作为音乐家,方琳很注重保养,身材维持的非常好,脸上虽然有些细纹,但那是不可抗拒的生理变化,在褚湘眼里,她依旧很美,是一种超脱年龄的美好。

“我妈总说自己不怕老,但我觉得她心里其实还是很在意的。”

坐在沙发上,一直没说话的瑞师说话了,说的方琳立刻瞪了过去。

“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

“我都多大了,哪有这么大的孩子。”

“在我们大人眼里,只要没结婚的都是孩子。”

褚湘看她们母女两斗嘴,开心的不行,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瑞师还是那么古灵精怪。

所以说时光是一个其妙的东西,它能改变很多,也能留下很多。

方琳没有久坐,聊了会儿天就走了,她就是挺挂念褚湘才过来看看。

“吃好了吗?吃完了去洗头洗澡。”

珊珊还小,洗头洗澡都不会自己来,瞿瑾铖收拾锅碗,昱航擦桌子扫地,褚湘给珊珊洗澡,一家人忙到晚上十点多种才上床休息,珊珊第一天回来,兴奋的睡不着,缠着跟褚湘一起睡,还要爸爸给她讲故事。

瞿瑾铖声音低沉,讲起故事来特别好听,连褚湘都听得入神。

珊珊到底是个孩子,听了十来分钟的故事就睡着了,瞿瑾铖下床把珊珊抱到她自己的小床上,夏季不需要盖多厚的被子,只需要一条薄薄的小毯子就行。

等他回到床上,褚湘小声说了句,让珊珊跟他们睡一晚也没什么。

话刚说完,瞿瑾铖就伏在了她的身上。

“既然分开睡,第一天就要给她立起规矩,以后每天吵着一起睡怎么办。”

他说着,唇瓣不停落在她的唇上,脸颊和耳畔,褚湘的心跟着荡漾起来,再也想不起来旁的事。

月亮高高挂在天空,她透过窗户模糊看到一轮半月,仿佛回到了他们新婚的那晚。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每天能多更尽量多更,感谢大家的支持,小红包继续,爱你们,么么哒~

第72章

第二天一早, 瞿瑾铖去研究院上班,褚湘带着俩孩子一起去大院。

珊珊第一次坐公交车, 上车后简直兴奋极了。

“这个车好大,可以在里面跑呢。”

瞿昱航看着妹妹, 怕她从座椅上掉下来。

“这两娃儿真好。”

“哥哥护着妹妹呢。”

“两人差多大啊?”

“差六岁。”

“那差不多, 年岁差小了不定这么心疼妹妹。”

下了公交步行, 珊珊穿着褚湘给她新做的小裙子, 在路上一蹦一跳, 两只羊角辫也跟着一上一下的晃动。

大院门口有哨兵,他们像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换, 新来的不认识褚湘,要他们登记。

“叔叔, 我外公外婆住这里,我们是来看他们的。”

“珊珊, 这是规定,每个人来都要接受检查。”

“好吧。”

“叔叔,我们很乖的, 我们不是坏人。”

哨房的队长过来了,看到褚湘走了过来。

“褚同志?还真是你。”

他知道肯定是新来的战士不认识两人, 害怕褚湘他们心里会怪罪。

“真不好意思,他们是新来的。”

褚湘笑道,“没关系张队长,这是他们的工作, 我们非常理解,他们保障的也是咱们大院的安全。”

陈瑛已经退休了,平常吃过早餐就没什么事,也就是买菜做饭,跟邻居们说说话。

她知道今天女儿女婿会带着孩子过来,一大早就去大院的肉菜市场买了许多菜。

所以褚湘他们走到楼下,碰上邻居都说,“怪不得你妈一早买那么些菜回来,原来是‘贵客’上门。”

褚湘让孩子们给各位爷爷奶奶打招呼,珊珊嘴巴甜,一声声“爷爷好”“奶奶好”,配上她天真可爱的模样,特别稀罕。

“这两孩子都长这么大了?记得几年前见过一次,那时候还是个抱在手里的小娃娃。”

他们说的是四年前他们回来过年那回。

他们在楼下说话,陈瑛在楼上就听到了,从窗户口往下看,珊珊正抬头看麻雀飞,转头就对上了外婆的脸,她挥手喊道,“外婆,我们来了。”

“好外婆一直在等你们呢。”

珊珊“咯咯咯”笑,楼下的众人也跟着笑了。

“赶紧上去吧,你外婆等不及了,在窗户口看呢。”

“噔噔噔”上楼,陈瑛已经开门等着了。

看俩孩子精神好,褚湘脸色也不错,知道他们一路上没受多少罪。

“本来昨天想喊你们过来吃饭的,后来想,一路上太累,你们肯定不愿意来回跑。”

“中午到家,让瑾铖带孩子们去外面吃的饭,晚上给他们做了鱼、虾,珊珊可爱吃了。”

“那正好,我今天也买了鱼、虾,还有排骨、鸡肉,都是他们爱吃的。”

“你学校八月底报道,还能休息一个多月。”

“是,在家带带孩子,下半年珊珊也能上幼儿园了。”

“上学了好,你就不用那么累了。你那边要是忙不过来,可以让珊珊到大院上学,我反正闲着没事,每天接送不费事。”

“再看吧,反正学校附近有幼儿园,我只要不上课都能去接。”

褚湘去清大附属中学教学,昱航下学期刚好升初中,以后母子二人就在一个学校。

“你要是刚好分到教昱航那就乐了。”

“别吧,咱们还是保留一些距离的好。”

陈瑛笑着问外孙,“昱航,你想不想分到你妈班上?”

瞿昱航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说,“我都可以,其实妈一直是我的老师,我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她在管。”

“那是,你妈学习方面从来不让人操心,以前在老家,教学质量不怎么样,你妈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那年整个县城也只考了十来个。”

陈瑛心里一直都为女儿感到自豪,现在女儿把两个孩子教育的很好,不仅有礼貌,课业方面也从不落后,成人与成才齐抓,这才是有底蕴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该有的样子。

昱航带着珊珊画画,纸笔是褚湘出嫁前留下的,褚湘陪着她妈在厨房做饭。

“卫东最近有信吗?”

“上个月有一封,说他挺好的,让我们别惦记。”

卫东三年前已经当了连长,就这一两年的功夫,肯定能升上副营。

“那就好,以前还担心他吃不了苦,没想到他在部队里成长了那么多。”

“可不是嘛,别看你爸吝啬夸人,私下里对你弟还是很满意的。”

大院的这些孩子,卫东不是翘楚,但绝对不差,当然,他们生孩子也不是为了跟旁人家比,孩子自己有出息就行。

“卫东对象你看的怎么样了?”

“光我着急有什么用,你弟不着急啊,等他今年放假回来你帮我好好跟他敲敲边鼓。”

中午就他们四人吃饭,瞿瑾铖跟褚国成都得晚上下班才有时间。

“咱们现在住的房子有些挤,等珊珊再大些就不够住了。”

“当时分配这个公寓的时候我还没结婚,现在空间肯定不够。”

“咱们能申请间大套吗?”

“得看有没有大套的房子,放心,明天我就去问问。”

褚湘窝在他怀里嗯了一声,生活里不管有什么问题,他总能一口应下去解决,这是她最满意的地方。

有些男人,结婚后把家里所有的事都丢给妻子,自己万事不管。

反正褚湘已经想好,如果换不了,等时局再宽松些,她就在附近买个房子,这时候买肯定是赚的。

“对了,我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你说咱家用不用买台冰箱?”

“冰箱?你想买?”

瞿瑾铖对一件物品的判断就是,妻子觉得需不需要,如果妻子想买,不管什么价格都是值得的。

“夏天的菜容易坏,有冰箱就方便多了。”

她甚至想到开学后,回来做饭肯定来不及,她可以把半成品准备好,第二天回来直接做就行。

“行,那咱们就买一个。”

但冰箱这类电器不是想买就能够买到的,得有外汇券或者托人从国外代购,瞿瑾铖最初想用外汇券购入,商场缺货,现在是夏季,正是冰箱销售紧俏的时间,认为冰箱贵就没人买的,那属于错觉,毕竟兜里有钱的人并不少,绝对能消耗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冰箱。

瞿瑾铖只好写信给M国的父母,希望他们通过货运方式购买一台冰箱。

在心中,他提到了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他们已经回首都的消息。

“正计划出国探亲,但手续繁杂,一时间不能成行,万份惦念,盼你们多保重身体。”

瞿瑾铖属于国家特殊人才,需要上级批准能出境,尤其是M国,两国虽已建交,但在很多国际问题上M国的态度时常暧昧不明。

中国有句古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咱们对M国就是如此,寻求合作,同时也保持警惕。

自从知道弟弟离婚后,瞿瑾铖对家人的担忧从未停止,他了解弟弟瞿瑾逸,聪明但无定性,本以为他婚后成长了,没想到最后还是以离婚告终。

当年父母的来信中说,两人因为性格不合分开,母亲甚至一直后悔当初“逼”着瑾逸结婚。

这足以证明瑾逸对待婚姻对待感情的态度,总带着一种游戏人间的心态。

七月末,瞿长儒收到了儿子的信,上一封信是四月时写的,因此他们并不知道儿子一家回京的消息。

“太好了,终于烟消云散了。”

他们盼这一天盼的太久,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就怕有生之年盼不来,落下一辈子的遗憾。

“瑾铖要买冰箱,你赶紧让瑾逸去办,干脆买两台,湘湘的父母不也在首都吗?”

反正都要想办法,买一台还是两台没多少区别。

瞿瑾逸离婚后一直没有再婚,但他这样的男人,身边是从不缺女人的。

瞿长儒让瞿瑾逸去办,他也确实认认真真去办了,只两天的功夫,冰箱已经通过航班运往国内。

陈瑛知道亲家给自家也买了个冰箱,吃惊的不得了。

“这怎么好意思收,花了那么大的代价买回来。”

褚湘笑着劝她收下,“妈,买都买回来了,你们就收下吧,用这个保存食材挺好的。”

“可这也太贵了,几千块,我退休一个月工资不过一百来块。”

“妈,都是一家人,对他们来说这不算什么,否则瑾铖不可能写信回去说的。”

褚湘了解丈夫,他不是那种轻易麻烦别人的性格,哪怕对父母也是如此。

等瞿瑾铖把冰箱运来,几栋楼上的邻居都来看热闹了。

“这就是冰箱?”

“冰箱是个啥?”

“就是个铁盒子,听说把菜放进去能冻起来,不容易坏。”

“呀,那不就跟冰窖似的?”

“这是洋玩意儿,通上电就能用了。”

陈瑛对外也不能说是亲家送的,到底是国外的关系,怕对瞿瑾铖影响不好,只说是托人从商场买的。

“我家也想买一个,湘湘,你那还有关系不,能不能再托人我给我买一个?”

褚湘哭笑不得,婉拒道,“阿姨,商场也没货了,咱们等了好久才能来的。”

对方显然了解过市场上的情况,并没有怀疑褚湘的话。

“可不是嘛,我们也在等呢,说等来货了通知我们。”

家里厨房小,没地方安置,只好放在厨房外的餐厅,褚湘教会陈瑛使用方法后才离开娘家,离开前让陈瑛一定要用,干放着放坏了也可惜。

褚湘跟瞿瑾铖走后,看热闹没离开的邻居们一个劲儿的夸他们如何孝顺,陈瑛如何有福等。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小红包继续~

头晕,有虫我再改,爱你们,么么哒~

第73章

自从儿子来信说要带着妻子孩子回M国探亲, 瞿长儒跟杜韵芝的心就跟着动了。

八月中旬一天,早起喝茶看报的瞿长儒, 看着朝阳升起和晨光中的绿树花丛,听着阵阵鸟鸣, 不知怎的, 就想起了老家的大院子。

瞿家是大户人家, 老家的宅子有几进深, 绿色的墙砖, 黑色的瓦片,红色的柱子,高门槛, 厚重的大门,每到夏季的夜晚, 家人们喜欢在院子里的树下纳凉。

一方石桌石凳,一盘切好的西瓜, 熏艾草,摇蒲扇,日子静谧安详。

“老伴儿, 我等不及了,要不, 咱们回去看看?”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偏偏杜韵芝听明白了,她拍着丈夫的手说,“我就知道你肯定忍不住得说。”

但年岁大了, 回去一次并不容易,飞机也要十多个小时,瞿长儒比杜韵芝大几岁,已经七十多了,还有严重的高血压,像他这样的身体情况,能不能买到飞机票还不一定。

他们把这件事交给了小儿子瞿瑾逸去办,“尽快办好,另外,公司的事先放下,这次你跟我们一起回去,把妮妮也带上。”

“你跟你哥也很多年没见了,妮妮出生就没回去过,咱们虽然出来了这么多年,但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养儿防老”,他们老了,儿子正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候。如果说大儿子是荣誉,最令他们满意,那二儿子就是一种陪伴,一种照顾。

瞿瑾逸按了按眉头,觉得父母总是想一出是一出。

“我先去问问,有消息了回来跟你们说。”

“你尽快去办,我跟你妈还能活多久也不一定,就是死在路上我们也没什么后悔的,反而痛快的很。”

瞿瑾逸还没记事就来了M国,在瞿家,他是最洋派的,也是思乡之情最淡泊的。

他甚至一度不明白,为什么大哥要回国,甚至十多年不能回来一次。

对于大哥的选择,父母不仅不埋怨,还支持的很,可自己呢,从小到大不管做什么,父母从来没有满意过。

哪怕他现在接管了公司,生意蒸蒸日上,父亲对他依旧不放心,时常耳提面命一番。

好在他已经习惯了,不会像年少时那样不忿,退一步说,如果不是大哥对家里的生意不感兴趣,恐怕也轮不上他来接手。

瞿瑾逸第二天就把这件事交给秘书处理,航空公司的要求是,瞿长儒需经健康检查方可搭乘飞机。

“这么麻烦,我每个月都有私人医生检查,能有什么问题,还不是害怕我出事了讹上他们。”

人老了就有些固执,瞿长儒心里没什么想法嘴上却不饶人,跟妻子叨叨。

杜韵芝笑着拿外出的鞋给他换,笑着说,“让你检查就检查,要是不让你坐飞机你就该难受了。”

经过一系检查,瞿长儒的健康在可控范围内,杜韵芝也没有任何问题。

转眼已经进了九月,回国前瞿长儒写信给儿子,告知他们即将回国的消息,普通信件周期慢,这次他寄的是加急件。

信件寄出后,他们没有急着出发,还得收拾行李。杜韵芝把这些年存下的好东西,一股脑儿的装进行李箱,再也不担心“影响”不好了。

上次儿子写信买冰箱,她知道国内电器紧俏,这次把洗衣机、电饭煲、电视机买齐全了,光是托运的事就把瞿瑾逸忙的够呛。

“奶奶,我们是要去中国吗?”

“咱们是回家,那是爷爷奶奶的老家。”

妮妮已经十一了,长相更像母亲,父母离婚后,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工作忙,即便住在一起也不经常遇上。

她乖巧的点头,看着奶奶不停的收拾行李,哪样是给大伯的,哪样是给伯娘的,还有弟弟妹妹的。

“你大伯他们一家在首都,那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我以前跟你说过,首都有长城,有故宫,还有□□。”

“还有京剧呢。”

杜韵芝笑着顺了顺孙女的头发,“是,那里什么都有。”

跟着,她又说起妮妮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你平常在家都是一个人,跟弟弟妹妹在一块儿,你得让着他们,特别是妹妹,比你小七岁呢。”

“嗯,我知道,奶奶你放心吧。”

妮妮应下了,但心里有些不大痛快,其实她并不喜欢爷爷奶奶提到中国的弟弟妹妹们,总觉得原本属于自己的亲情被分割成了几块。

她已经没了妈妈,跟爸爸的感情也不亲密,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常常伤心的哭出来,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瞿瑾铖四天后收到了那封加急邮件,这是父母第一次发加急,他开信封时双手微微颤抖,害怕信里有什么不好的内容。

这么多年,他最害怕的就是有一天收到父母弥留的消息。

打开信封快速扫了一眼,庆幸不是他预想中的那般,而是父母即将回国的消息。

任他平时多么镇定,收到这封信也高兴的很,难得准点下班,回家跟妻子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真的?”

褚湘也很惊喜,接过丈夫手里的信仔细看了起来。

信是公公写的,确实说了近期将来首都的话,除了老两口,小叔子跟侄女也要同行。

再看信上的日期,已经是四天前了。

“咱们得赶紧准备起来,家里肯定住不下,还是给他们去酒店定房吧,环境得好,也不能离咱家太远。”

褚湘记得中关村附近就有这么一家,友谊宾馆。

说起这友谊宾馆也是有来头的,前身是□□西郊招待所,用于接待在京的苏联专家,前几年开始接待来京的旅游外宾,是首都数一数二,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宾馆。

“你说的对,我只顾着高兴,没想到其他的。”

经妻子提醒,瞿瑾铖赶忙动身去了友谊宾馆,因为不确定父母回国的具体时间,只请酒店工作人员预留了两个房间。

“妈妈,爷爷奶奶要回来了吗?”

“是啊,爷爷奶奶想你们了,想回来看看你们。”

每次国外来信,褚湘总跟孩子们说,告诉他们爷爷奶奶一直惦记着他们,这么多年,虽然大家没有见过面,但昱航跟珊珊都知道,他们跟别的孩子一样,不仅有非常疼爱他们的外公外婆,还有很疼他们的爷爷奶奶。

“那爷爷奶奶回来了是不是不回去了,要跟我们住在一起吗?”

褚湘摸了摸女儿的小脸蛋,笑着说,“妈妈现在还不知道,等爷爷奶奶回来你自己问他们好不好?”

珊珊脆声应下。

“那你希望爷爷奶奶留下吗?”

珊珊侧着脑袋想了想,点头说希望,“家才是最好的,一家人就要一直一直住在一起。”

这是他们从西北回来时褚湘跟她说的,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公婆回国是大事,褚湘跟瞿瑾铖结婚十一年,这是她第一次见丈夫的家人,褚湘心里也是很有压力的。

“你说我要准备什么?爸妈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总不能每一顿都去饭店吃吧?他们是浙江人,又在国外过了几十年,不知道现在的口味如何。

褚湘暗自决定,以后要买间大房子,这样孩子们住的开,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

瞿瑾铖知道妻子有些紧张,但他还是安慰道,“你不用特意准备什么,爸妈都很平易近人,等他们回来,咱们看他们想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

“那行吧,咱们只能等着了,到时候我去学校请假陪他们。”

瞿瑾铖搂着她,侧头在她脸上吻了下。

褚湘扬起脸问他,“你紧张吗?”

瞿瑾铖笑了笑,“有一点,毕竟很多年没见了。”

褚湘环上他的腰,头靠在他的肩上,特别能够理解他的感受。

“我会一直站在你身边,咱们一起好不好?”

瞿瑾铖没有回答,只是侧过身子,两人相拥着亲吻彼此。

隔天褚湘把这事跟娘家的父母说了,陈瑛唏嘘了好一阵。

“太不容易了,要是我,我能把眼泪哭干,父母对孩子的那种惦记,那真是每时每刻不含糊。”

像她吧,虽然儿子女儿不常在身边,但好歹能够通通信,通通电话,实在想了,花上一两天的时间也能够见到,亲家这是隔着万水千山,又有政策上的因素,日子比她艰难太多。

“你公婆都是明理的,这些年对你挺好,这一次你可得好好准备,好好待他们,等他们过来了,咱们两家坐下来一起吃顿饭。”

褚国成也是这个意思,“咱们相当于东道主,得尽地主之谊,你回去把咱们的意思跟瑾铖透露一下,时间上咱们完全配合。”

“好,我回去就跟他说。”

陈瑛提前给丈夫打了个预防针,“咱们吃饭别喝酒,亲家他们年纪大了,还有你,平常也要少喝。”

褚国成无奈的看着女儿道,“你看你妈,逮着机会就教育我,把我说成个酒鬼了。”

他就是喜欢喝两杯,不是那种好酒如命的,再说他是军人,哪能天天喝酒呢,只有回家休息的时候才解个馋。

“哼,反正每次瑾铖来你都拉着他陪你喝,也不管人家乐不乐意。”

褚国成听媳妇这么说不高兴了,“那我这个当岳父的,让女婿陪我喝两杯怎么了,他还敢有意见?”

褚湘抚着额头叹气,实在不明白怎么好好的说话,话题又到了喝酒上,可能结了婚的女人都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时时刻刻找到教育丈夫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支持,小红包继续~

可能是冻感冒了,头晕了好几天,大家也要注意健康哦,爱你们~

第74章

家人从M国出发前拍了电报, 告知了班机时间。

算算日子,刚好是中秋前一天到国内。

“近乡情更怯”, 瞿瑾铖当晚就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