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之后,郑重又恭敬地磕了三个头。

蒋氏也走上前来,福了一福:“太子妃心地仁厚,想来不忍拒他们姐弟于门外。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件事对太子妃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对堂弟来说,却是治疗眼疾关乎一辈子的大事。请太子妃心慈怜悯”

。。

太子妃并未立刻就应下。

她的目光掠过凌静姝美丽的脸庞,目光难测。看不出心思如何。半晌,才缓缓说道:“既是治病救人的事。本宫便答应了。”

凌静姝心里松了口气,和凌霄一起又磕了三个头:“多谢太子妃恩典。”

太子妃扯了扯唇角,眼里却没有多少笑意:“举手之劳,不费什么心思。不过是准备一间空的客房罢了。你们也不必跪着了。免礼平身吧”

待凌静姝姐弟起身之后,太子妃又笑道:“凌小姐年纪不大,说话行事却沉稳有度,一心为弟弟着想,倒是个聪明又讨人喜欢的姑娘。”

说到“聪明又讨人喜欢”几个字时,语气似有若无地重了些。

凌静姝心中暗叹口气。

很显然,太子妃将她当成了那等别有用心故意接近皇太孙的少女。。

来之前她就有这一层隐忧,刻意穿戴得素净不惹人注意。今日进了太子府之后,一直低着头没吭声,竭力低调。。没想到,还是惹来了太子妃的忌惮和不喜。

为了给阿霄治病,今后的几个月里会时常出入太子府。少不了要和太子妃打交道。留下这等印象自然不太美妙。

凌静姝只当没听出太子妃的言外之意,谦恭又诚恳地说道:“太子妃这般盛赞,小女子愧不敢当。小女子别无他想,只盼着卫太医能治好阿霄的眼睛。只要阿霄能重见天日,小女子便心满意足了。”

别无他想。。

心满意足。。

太子妃挑了挑眉,深深地看了凌静姝一眼,口中淡淡笑道:“知足者常乐。凌小姐小小年纪,便有这等慧悟,委实少见。”

凌静姝提起的一颗心稍稍落了地。

看来,她刚才的表态还算有些用处。

这位太子妃,看着温和近人,实则心思莫测,绝不是好惹的主儿。

太子年轻时曾数次领兵征战,膝下子嗣不丰,只有两子一女。皇太孙是嫡子,是太子妃所出。另有一子一女均为侧妃所出。

如今太子体弱需要静养,不宜操心烦神。东宫事宜,大部分都落到了皇太孙的头上。皇太孙年轻虽轻,已经成了东宫支柱。

他的终身大事,绝不是等闲小事。

也怪不得太子妃对皇太孙结识的闺阁少女格外注意。

。。

来意已经达到,众人也不便再多留。

孙氏主动起身:“今日登门,多有打扰。妾身这就领着他们告退。”

以太子妃的身份,对着凌家人实在无需客套。连句轻飘飘的“留下吃了午饭再走”这类客套话也没说,便点头应允了。

孙氏也没放在心上。

自己是什么身份,太子妃又是什么身份难道还奢望尊贵的太子妃对她们殷勤热络不成

众人正要一起行礼告退,一个宫女匆匆走了进来禀报:“启禀太子妃,昌平公主殿下来了。”

昌平公主

凌静姝的心极猛烈地跳动了几下,热血哗地涌上脑海。低垂着的俏脸涌起异样的红晕,眼中闪过亮得骇人的光芒。

昌平公主

竟然是她来了

凌静姝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很快又缓缓松开。

对方身份尊贵,绝不是现在的她能匹敌的。她想报仇雪恨,绝不能露出行迹。甚至不能流露出半丝异样。。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二章 昌平(一)

听闻昌平公主来了,太子妃的眉头皱了一皱,很快恢复如常,笑着说道:“还不快些请公主进来。”

宫女应了一声,立刻退下了。

孙氏等人原本准备离开,此时倒是不便走了。怎么着也得给公主请了安再走。

片刻后,一个宫装丽人翩然而来。

宫装丽人年约二十,身材高挑健美,一袭精致繁复的红色宫装,映衬得她肤白胜雪异常妩媚。

细长的柳眉下,一双略显狭长的凤眸。

这双眼睛和燕王十分肖似。眼波流转间,风情无限,令人心荡神驰。

认真说来,昌平公主其实不算特别美。论相貌,和那个福敏郡主只在伯仲之间。

可她举手投足间,却散发出成熟女子特有的妩媚风情,又混合着天家公主特有的高傲,别有一番动人的气韵。

这就是昌平公主!

前世夺了她的丈夫,又置她于死地!

她沦落到那样悲惨的结局,大半是因为卢家人的野心勃勃。起因却在昌平公主。。

凌静姝抿紧了嘴唇,迅疾地看了昌平公主一眼,然后垂下眼眸。

“昌平,你可总算是来了。”太子妃扬起笑脸,语气亲昵:“我足足等了你一个早上。”

昌平公主目光流转,瞄了凌家人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皇嫂哪里是特意等我。不是还见了客人么?”

语气中流露出了一丝不悦。

孙氏神情有些僵硬,战战兢兢地不敢吭声。

当今圣上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昌平公主是长女,也最得圣上宠爱。再有徐皇后撑腰,更是骄纵任性。说她是大周朝的第一贵女也不为过。

遇到这么一个主儿。就是挨了白眼被讥讽几句,也只能忍了。

果然料的半点不错。以昌平霸道又任性的脾气,见到凌家人也在,少不得要不高兴。

太子妃自有应付昌平公主的法子,笑着应道:“亏得你好意思说。我今日什么事都没敢做,一直眼巴巴地坐在这儿等着。直等了一个多时辰都不见来。这才抽空见了见凌郎中的家眷。要不然,这半天的时间岂不都浪费了。”

顿了顿又问道:“对了。你今日是什么事情耽搁了?怎么到现在才过来?莫非是驸马来了?”

提起驸马。昌平公主神色间有些不耐,随口说道:“不是。”

太子妃心中顿时了然,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

..

无人窥见凌静姝低垂的眼中闪过的讥讽和冷笑。

是。昌平公主是有驸马的。

昌平公主在十六岁时出嫁,驸马徐源是徐家的嫡子,是徐皇后嫡亲的侄儿,也是昌平公主的表哥。

徐家在京城世家里。原本只算二流。徐家的女儿做了大周朝的皇后之后,徐家立刻水涨船高。待昌平公主嫁入徐家。徐家在朝堂内外声势更盛。

只可惜,昌平公主和驸马感情不睦。成亲不到一年,昌平公主便搬回了公主府。

徐驸马不敢明着纳妾,时常到青楼里狎妓留宿。

而昌平公主的府邸里。则时不时地多出一个面容英俊的“内侍”来。过上一段时间,这个“内侍”就会莫名其妙地失踪不见,再换成另一个。。

无人敢明着议论。私下里酒宴闲谈,却免不了被人拿来闲谈几句。昌平公主风流多情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再后来。卢泓这个少年得志俊美倜傥的状元郎出现在昌平公主的眼前。昌平公主身份尊贵,美貌风流,又是主动引诱,卢泓把持不住,和她暗中有了“来往”。

生性浪荡的昌平公主,竟对卢泓生出了真情。不满足于一段露水情缘,意欲招卢泓为驸马。

说来也是“凑巧”,徐驸马在骑马踏青的时候,胯下骏马忽地急驰狂奔。骑术并不精湛的徐驸马摔下马惨死。昌平公主成了年轻的寡妇,为徐驸马守孝三年才能再改嫁。

等昌平公主守孝期满了,那一道赐死的密旨也就到了卢家。

不甘心枉送性命的她被凌氏生生的勒死,满心怨怼死不瞑目。

前世,在她死后,昌平公主也一定得尝所愿了吧!

以卢家人的虚荣和野心,不管卢泓是否心甘情愿,总有法子让他俯首听命,乖乖地做驸马。

..

孙氏领着众人上前行礼:“妾身孙氏,给昌平公主殿下请安。”

昌平公主显然对孙氏毫不感兴趣,随意地嗯了一声,目光便落到了凌霄的身上。眼里顿时闪过惊艳的光芒。

好一个俊俏漂亮的少年!

凌静姝心里一个咯噔。

昌平公主生性放浪,喜欢俊美的少年郎。阿霄生的这般漂亮夺目,万一入了昌平公主的眼就糟了。。

昌平公主果然张口问道:“这位少年郎,也是凌家的公子吗?”

孙氏陪笑着应道:“回公主殿下的话,他是凌家五房的次子,叫凌霄。。”

话还没说完,凌静姝便迅速地接过话茬:“启禀公主殿下,阿霄患了眼疾多年,不能视物。礼数有不周之处,还请公主殿下海涵。”

眼疾?

昌平公主一怔,细细打量一眼,这才留意到凌霄的异样。

那双漂亮的眼眸晦暗不明,没有焦距,果然是看不见的。

可惜了这么一张白皙俊俏的脸!

昌平公主心里暗暗惋惜,却很快打消了心里掠过的念头。身为大周朝最受宠爱的嫡长公主,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奢华生活。纵然是陪在身边“解闷”的少年,也都是才貌俱佳。一个眼盲的少年,长的再好看,也入不了她的眼。

凌静姝留意到昌平公主的神色变化,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一脸懵懂的凌霄,兀自不知自己已经逃过一劫。

昌平公主此时也终于留意到了凌静姝惊人的美貌,下意识地多看了一眼:“你和他相貌十分相似,莫非是双生姐弟?”

目光中隐含不善,语气也有些隐隐的敌意。

这也是难免的。

自恃美貌的女子,遇到容貌气质更胜自己的少女时,心里总会有些不愉快。更不用说,这个少女还比自己年轻的多。

第一百一十三章 昌平(二)

凌静姝仿佛没听出昌平公主语气里的不善,恭敬地应道:“是,小女子闺名静姝,比弟弟阿霄早出生了一个时辰。”

昌平公主似笑非笑地挑了挑眉:“静姝,这倒是个好名字,一听就知道是美貌非凡才情出众的闺阁千金。”

明明是夸赞的话,由昌平公主说来,却有些不是滋味。

太子妃最熟悉昌平公主的性情脾气,闻言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头。

这个昌平,美貌善嫉,心胸狭窄。最见不得容貌美丽胜过自己的女子。。在私下里做过什么,她也有所耳闻。

这里可是太子府,若是任由昌平公主刁难凌家人。她这个太子妃的颜面还往哪儿放?

更何况,这个凌静姝,也不知和阿曜有什么牵扯。。

太子妃心念电转,正要张口解围。

就听凌静姝微笑着说道:“公主殿下如此盛赞,我实在愧不敢当。往日在定州城,我也自恃有几分才貌。可今日见了公主殿下,才知道什么是国色天香,什么是沉鱼落雁。和公主殿下一比,我不过是牡丹边一片不惹眼的绿叶罢了。”

马屁人人会拍。

能将这么肉麻的话说的那么真挚诚恳,就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了。

昌平公主的脸色陡然好看了不少,咯咯娇笑一声:“你的嘴倒是甜的很,哄的人心花怒放。”

“我天生笨嘴笨舌的,哪里会哄人。”凌静姝神色依然诚恳:“我说的字字句句都出自肺腑,没有半字虚假。”

昌平公主听的心神舒畅,眼角眉梢俱是笑意。

蒋氏:“。。”

孙氏:“。。”

凌静姝对着太孙和燕王都不假辞色。现在对着昌平公主,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

一旁的太子妃。心中也有些诧异。

这个凌静姝,之前看着温柔少言。现在倒是巧舌如簧,嘴皮子麻溜的很。将昌平公主哄的如此开怀。。

原本已经消散了大半的戒心,又重新汇聚起来。

凌静姝留意到太子妃眼中的戒备,心中暗暗叹口气。之前所做的努力算是白费了。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将昌平公主应付过去。

凌静姝又恭敬柔顺地说道:“今日有幸得见昌平公主殿下,实在是我三生有幸。希望日后能有机会再见到公主殿下。”

昌平公主心情好了。随口笑道:“这有什么难的。过些日子本宫会在府上开消暑的赏荷宴。到时候让人送一张请帖到凌家去就是了。”

凌静姝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忙福了一福:“多谢公主殿下。”

凌静姝惊喜激动的样子,让昌平公主看着颇为顺眼。之前的些许不快早就被抛到了脑后。

至于孙氏和蒋氏,早就被这一幕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

待凌家一行人走了之后,昌平公主犹自笑道:“这个凌静姝,倒是生的一张巧嘴。哄的人心中欢喜。”

可不就是睁眼说瞎话随意哄人吗?

不过。昌平公主这般高兴,太子妃当然也不会说穿这一层。笑着说道:“她也不是成心哄你。你可不就是京城最耀眼的一朵牡丹花么?这满京城的名门闺秀。到了你面前只配做绿叶罢了。”

昌平公主听着受用,笑吟吟地说道:“皇嫂,你就别来打趣了。对了,无端端地。这凌家人到太子府来做什么?不是来求官的吧!”

太子妃眸光一闪,半开玩笑地应道:“什么求官,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传到父皇的耳中。父皇心中只怕不喜。”

皇上年轻时也称得上明君,年纪越大。性情越善变易怒难以琢磨。太子一日没坐上龙椅,这东宫储君的位置都是如履薄冰,行事愈发要小心谨慎。

昌平公主一脸的不以为然:“不过是随口说笑罢了。父皇就是知道了,也不会为了这点区区小事不高兴。”

这可未必!

若是被有心人抓住话柄,煽风点火,可就不好说了。

昌平公主是徐皇后所出,平日和太子走动不少,却也说不上特别亲密。有些话当着昌平公主的面显然是不便说的。

太子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让昌平公主入座,又命人上了茶。

姑嫂两个坐下之后,说起了闲话。

“皇嫂,皇兄近日身体如何?”昌平公主殷切地问道。

身在天家,比不得普通兄妹,亲情不免淡薄一些。不过,昌平公主毕竟是女子,对太子来说没什么威胁。平日也常来往。

太子妃轻叹一声:“还是老样子。受不得寒气,不能吹风。一受凉就发热头痛,整夜地咳嗽。”

太子当年领兵征战,肺部曾受过重伤,经过救治,又养了这些年,身体也算养的不错。只是体弱虚薄,一到冬天,房门都不轻易出来,免得受凉生病。

如今入了夏,天气燥热,屋里也不敢放太多冰盆降温。

昌平公主言不及义地安慰太子妃几句:“皇嫂不必忧心。如今东宫事务有阿曜管着,皇兄不必劳心费力,好好养着身子就是了。”

太子妃含笑点头,想到儿子,心中油然而生一股骄傲之情。

阿曜年少老成,头脑聪颖,手腕凌厉,颇有城府,比起太子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又颇得皇上欢心。

有阿曜在,东宫的地位稳若泰山,无人能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