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友情,与爱情一样难得,吴其晗表面看来只是华丽家族的华丽公子,实则世家中的异类,具有跳脱这个世道的别样明睿。

吴其晗神情忽狡,“青河老弟,挚友之交可以等,当务之急是终身大事,而你稳操胜券的语气,我亦不以为然。依我瞧来,你虽有近水楼台之优,却也有烂账未清之劣,适才听你说到一年为期,想来苏娘若至年底还不点头,你今后也无望了。我固然失了先机,甚至苏娘对我尚无任何心思,只是谁又能预见一年后的情形。那边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娘对你偶有顾盼,莫非正是你早前的糊涂帐?”

赵青河一眼不望,磊落朗朗,“那位正是岑家女娘。”

吴其晗没再望过去,又不显惊诧,只是奇道,“怪了,我听闻她对你无意?”

赵青河终究没说自己的身世,不过呵然一乐,“我也如此听闻的。”

吴其晗看不出赵青河一丝迷惑留恋,“岑姑娘美名苏州府,才艺出众,当初你求之不得,如今她垂青了你,你反而不要了,却是为何?”

“我已记不得。”赵青河想,自己恐怕得一直重复说失忆。

“是了。”吴其晗这才想起来,作扼腕叹息状,“青河老弟要是还记得,你我也不用争同一位姑娘,各得所求,作得挚友,也作得亲戚。”

赵青河听出吴其晗丝毫不让的暗示,心头苦笑。纵然夏苏让他帮忙推了吴其晗的心意,他也可说出与夏苏多亲密,吓退对方,只是他的名声无所谓,夏苏的名声却不能不顾。

“二爷,既然如此,你我各凭本事罢,苏娘一向有自己的主意,谁也不能左右。”

若非两情相悦,耍手段,施卑劣,只一心杀退情敌,丝毫无意义。

杂耍台上,一大汉开弓,一少女立靶。箭疾出,不偏不倚,射中少女头顶果盘上的面泥桃子,掌声即刻如雷雨,叫好声迭起。兴哥儿先前屏息,这时跳起,拍得手掌发红,仍不停喝彩。

“夏姑娘瞧见没?那是真箭!真箭哪!要是射技不高明,就出人命啦!话说杭州府里,没有二爷和我未逛过的地方,不过这么精彩的杂耍班子却是难得一见。看那汉子好不高大,可能是从北方来的,夏姑娘是不是在北面常见--”大汉和少女谢台,他才有空拐身旁一眼,谁知两边都换了生人脸,不由愕然,连忙踮起小个子到处找,同时喊,“夏姑娘--”

人头攒攒,没有夏姑娘,也没有乔生。兴哥儿叫声娘呀,拔腿要报信去,却被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客挤得大汗淋漓,也不过从左移到了右。

不提那可怜的兴哥儿奋力游人海,夏苏并非故意甩了他,而是事出突然。兴哥儿聚精会神看杂耍,她又没怎么在意,想那么大个人,也不会迷路,就只带上了乔生。这时,她其实离酒庄不远,走得不紧不慢,因前头那辆马车也不紧不慢。

没错,夏苏正在跟踪,不过与马车无关,与马车里的人有关。

“小姐,车停了。”乔生提醒着。

夏苏转到乔生身后,侧望过去。

车里下来一对年轻人,郎才女貌,气质皆佳。俊郎如兰中君子,对纤柔的美人呵护之极,连走平地都要搀手挽臂,恨不能抱在怀里才能安心行路。两人这般亲密,虽引路人旁观,却全然无睹,走进一家制衣铺子去了。

谁也不能否认,这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佳偶。不过,恩爱夫妻固然能让人羡慕,一旦揭穿那层男未婚女未嫁的关系,可就不得了。更别提,男方即将与别家女娘定下婚约。

刚才只是匆匆一瞥,这会儿再度看清了,夏苏反而有点不确定,“乔生,那是赵四郎吧?”

乔生很确定,“正是。”

夏苏叹口气,“那姑娘…”

她住了口。

------------------------------

第二更,么么!

第124片 燕燕于归

夏苏陡然想起来情诗事件发生的时候,乔生还没进赵府。

“小姐?”乔生一路跟着夏苏,心里还奇怪一事,看似淡慢的姑娘,怎会对赵四郎突然上心起来了?

那姑娘分明就是胡氏女儿。尽管夏苏只见过她一面,夜间光线不清,容颜并不太真切,但一个人走路的形态是很难改变的。那女子小脚莲步颇从容,身段婀娜也端庄,独有一种美丽韵味。

“数日前,我就听九姑娘说起,她四哥已经搭船上京。乔生,你跟我,四只眼,会不会让西湖亮瞎,同时看错了人?”夏苏处于自言自语状态时,言辞往往犀利,“老子”都敢冒出来。

乔生双肩往后掰,刻意立得笔挺,“小姐,咱不会看错的。”

“那么,赵四郎跟一个姑娘刚刚确实进了制衣铺子?”夏苏仍不自信。

“是。”乔生则干脆。

“该去赶考的人,却在风光无限的地方,与一个姑娘在一起。”夏苏平铺直叙,情绪无波,“你说,我们该不该管呢?”

头脑让她别管,心里却让她多管一下闲事。

“也说不上管,四公子与少爷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这回又是一船来杭州的,已经出发的人居然又回来了,于情于理,咱该关心关心。”乔生的回答正对夏苏的心意。

“没错。”她决定拿回鸡毛当令箭,“不然,我们就算想当瞎子,毕竟没真瞎,今后出了事,论我们知情不报,逼得赵青河认祖归宗,也实在麻烦。”是了,赵青河作为一行人的老大,赵四郎的非正常脱队,会连累他,进而引发一连串后果。

“…”

大驴常说,家里嘴皮子最厉害的,不是少爷,也不是泰婶,而是苏娘,不经意间,磨刀霍霍架到脖子上,勒住喉咙不能发声的感觉。

现在,乔生有了这种感觉,他完全不知她怎么想的,能从赵四郎带个姑娘逛铺子,跳到瞎不瞎的问题,再归结到少爷认祖归宗的事上,而那明明是好事,她却说是麻烦。

“走,把赵四郎抓回去吧。”夏苏话音落,身一摇,就出半丈远。

“…”乔生正呆想,他不过眨了一下眼皮,发生什么事,这就成了抓人?

“小姐,抓人不必吧?你先回少爷那儿,我来跟着四公子,查出他落脚…”呃--

人呢?

乔生揉揉眼,发现人已立在铺子门口,暗骂自己猪头蠢,赶紧跑跟过去。

夏苏一进里面,就有伙计来接待,问她是做衣裳,还是看料子。

她本想不理,在堂间看不到赵子朔,临了就改主意,开口道,“我同刚才进来的那对客人是一起的。”

“来做喜服的那两位客人么?”伙计眉开眼笑的。

喜服?夏苏差点噎着。

乔生总算比夏苏快一回,“是啊。他们人呢?”

“我家师傅带两人到后头量尺寸,应该很快就出来了,你们要坐着等,还是帮他们看看料子?”伙计不疑有它,热烈拉着生意。

“我们站着等。”

乔生也回过味儿来,赵四郎如果同人私奔,少爷指不定被人说成图谋家产之徒,不是认祖归宗,而要扫地出门了。

夏苏和乔生虽然所想所思完全不同步调,所幸结论一致,都觉得直面相对,当庭对质之下,会令对方无法诡辩。

不过,好笑的是,喜滋滋的准新郎赵子朔,同心上人相看两不厌,从里堂出来时,全副心神仍没回身,压根没注意“黑白无常”前来捉拿自己。

“四公子,小心台阶。”直到“白无常”,不,夏苏,不识好歹地打破这对鸳鸯眉目传情。

夏苏的缓慢音速有神奇的说服力,赵子朔还真看脚下。

倒是他一心一意护着的女子正过面容,与夏苏直视,随即盈盈一礼。

“夏姑娘好。”胡氏女儿的音色也美,与夏苏的柔声不同,温和轻扬,如煦风。

夏苏微讶,不知胡氏女儿怎会知道自己。

“夏姑娘或许不记得,前年盛暑的一夜,府里姐妹们起诗社,我曾瞧见过你一回。”

那晚,身后明灯彩晖,姐妹们笑闹太吵,她自觉融不入,独坐外面水亭子,却见塘边一个姑娘,手里一盏千里江山的画灯。

她因画看人,竟觉那姑娘容貌极好,待再看,已灯远影杳。

恰好有个守夜的婆子经过,嘀嘀咕咕说青河少爷家的仆人都古怪,她后来才打听出那家有个叫夏苏的大丫头。

等过了两年,再从赵子朔的口里听到苏娘这个人,居然是赵青河的义妹。

她也不知为何对夏苏的印象那么深,那位挑着画灯的女子一直在脑海中,黑夜中色彩鲜明。

“我也看到你了。”夏苏庆幸那晚她入赵府接泰婶,穿着正常。

两姑娘好似旧识寒暄,找不到台阶的赵子朔,终于发现了事态严重,对胡氏女儿道,“燕燕,你先上车等,我随后就来。”

“四郎,我就在这儿吧,想来夏姑娘是要对我俩说话。”胡氏女儿,姓秋,闺名燕燕,人称燕娘。

“我只对四公子有话说。”然而夏苏并不是随便被捏圆搓扁的人。她和赵青河都是。经历坎坷,内里极其坚毅。

“姑娘还是听四公子的,先回车上得好。”

胡氏女儿没想到夏苏这么难讨亲近,“以为夏姑娘通情达理…”

夏苏淡漠,“我与你只见过一面,即便四公子提过我,也绝不会用到通情达理这个词。姑娘不必讨我亲近,我找四公子,只为问些事罢了。”

胡氏女儿双颊绯红,更想不到夏苏说话这么直接。她不知,夏苏在处处心机的环境中长大,直接关系到生存与清白,险恶万分,非一般内宅争斗可比拟。

夏苏不恶,最擅长夹缝求存,防心让她生龟壳,坚硬难啃。她看出胡氏女儿虽无恶意,对自己也无真正的相交之心,比赵九娘有沉府得多。她无意与对方客套,故而一反常态,说话不留余地。

“夏姑娘请适可而止。”赵子朔见不得心上人委屈,挺身护花。

------------------------------

今天第三更。

第125片 一鸣惊人

“适可而知的,该是你。”夏苏冷然,“四公子那日在船上,说我义兄一鸣惊人。我说他与他爹像,你说你也像你爹,我就觉得奇怪了。原来,四公子是准备如此一鸣惊人呢。”

赵子朔也不管掌柜伙计睁着大眼瞧,“我负心不是,不负心也不是,早先夏姑娘言辞咄咄,到底为哪般?”

夏苏也不怕人听,“四公子的书白念了,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搞不清楚。当初,这姑娘蒙受不白之冤,你冷眼旁观。如今,情深意重私允终身,却又置这姑娘何地?”

“妹妹同他啰嗦什么!”赵青河大步跨入,冷笑道,“直接把他捉回去就是。”

夏苏真是松了口气,退到赵青河身侧,“你怎么知道是这里?”

“乔生留了记号。”赵青河低语,“却把兴哥儿吓坏了,以为你让坏人虏去。他和二爷在铺子外头等,你去报个平安吧,让他们好放心回府,这里我自会料理。“夏苏应声,出去见吴其晗去了。

回府的路上,兴哥儿发现,比起他今日上蹿下跳的小心肝,二爷的心情显然不错。他知主子打算,就以为喜事有望,拍着自己的瘦胸膛,好似把心放回肚里。

“二爷跟准大舅子聊得那么欢,咱回去是不是能找媒婆提亲了?”不容易啊,虽然以他的脑袋瓜,想不通他家主子为何至今讨不着老婆,也想不通夏姑娘比别家姑娘好在哪儿。

吴其晗笑了。

兴哥儿眼一亮,果然有门。

“你小子欠揍是不是?”吴其晗这笑突然阴森,“哪儿来的准大舅子?分明是情敌。找最能说会道的媒婆去,也抵不过赵青河一分私心。”

兴哥儿大吃一惊,“情…情敌?!青河少爷不是喜欢…”

谁来着?

“死里逃生,回过神来了。”吴其晗轻描淡写,“这事还得夏姑娘自己说了算,只是…”

夏苏望他的目光,太清澈,太坦荡,简直能让他对自己肃然起敬。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因为,任何男人,在心爱的姑娘眼里,绝不能以正经来论,反而令她们心揣小鹿,辗转反侧,一字曰坏,才是对路。

从尊敬到****?

一向在男女之事上吃得开的吴其晗,竟觉长路漫漫。然而,每见夏苏,自己的心情又不受控,实在无法就此放弃。

兴哥儿比主子有信心,“二爷不必忧虑,赵青河喜欢别家姑娘在先,夏姑娘那么洁身自好的人,未必瞧得上他。”

吴其晗却一点没得到安慰,手拍兴哥儿后脑勺,催马快行。

兴哥儿顿然省悟,哎哟,赵青河喜欢过别人,他家二爷又何曾是痴情种?这个楼那个馆的,也有愿意为之一掷千金的红颜知己。相比之下,赵青河还要单纯些,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人家姑娘压根没搭理。

“二爷欸——”他追上自家主子,“媒婆可以不找,您的心意总得让夏姑娘知道吧,不然更没戏。”

兴哥儿越想越悬。赵青河可不是省油的灯。也不知道是否因为生在北方,赵青河的男儿气概好不威武,同二爷约见了几回,一到那种莺莺燕燕的场合,女娘们的媚眼儿纷纷往他那儿勾,比二爷的桃花运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以为夏姑娘不知道么?就算她不知道,赵青河也会让她知道。”就是那样的对手,占尽先机,还懂未雨绸缪,了解夏苏聪慧,耍小心眼不如以退为进。

刚才夏苏出来报平安,举止却愈发谨防,左一句赵青河说,右一句吴老板走好,连二爷都不道了,倒退到两人初识时。

要说她不知道,哪会有这种反应?

偏偏他瞧她那样子,居然还是喜欢得很,心甘情愿自找罪受,唉——烦哪!

吴其晗烦着,赵青河不烦,从衣铺换到胡家,稳坐如山,气定神闲,显得赵子朔和胡氏女儿如砧板鱼肉,神情更加惶惶。

让夏苏另眼相看的,是沉静微笑的胡氏。

胡氏体弱多病,泰婶常去为她诊脉,只道大病没有,就是天生一副单薄身子。

但这样一位羸弱的母亲,在女儿蒙受冤屈时成为强大支撑,果断离开是非地,而不是拿女儿的名节大做文章,即便家财万贯却低调的为人处世,无一不显出她的明智。

“青河,咱们又见面了啊。”胡氏开口,且不忘夏苏,“夏姑娘,我倚老卖老,直接以苏娘称你,你不介意吧。”

夏苏不语,对方并没有给她可以介意的余地,点不点头都一样。

“胡姨别客套了,跟我们说一说这回事,如何?”好在,赵青河也拥有强大的气魄,远远压得过胡氏,哪怕对方是长辈。

“有什么可说的,不都在你们眼前了么?”胡氏的笑容居然亲切,“四郎请媒说亲,合过了八字,交换了信物,哪道礼数都不缺,如今就待三日后的婚期。做喜服,也是因四郎那边没准备。巧了,一出门让你们兄妹碰上,这样最好,喜堂上能有四郎家的亲人。”

不知怎么,夏苏想笑,嘴一抿。

正让赵青河瞧见,“妹妹别自娱自乐,也让我跟着乐乐。”

要论繁文缛节,别说私定终身,就是赵子朔把人肚子整大了,他也不惊不讶,所以不适合先论。

夏苏就道,“四公子父母健在,却私自约婚,哪道礼数都不算。您是长辈,应该比我们这些小辈更明白其中道理,竟然将错就错。分明是私心使然,却说得冠冕堂皇,怎不好笑?”

赵青河附和,“的确好笑。”

喜欢他家妹妹对别人牙尖嘴利,但也不让她处于风高浪尖,免得被人攻击,于是他接过话来,“胡姨,就算小辈两情相悦,您开明想成全,也不该如此行事。四公子是要去赶考的人,十多年寒窗苦读,眼看一朝就要得志,这节骨眼上走歪了道,您要怎么跟尚健在的亲家老爷夫人交代呢?纵然,我十分明白您想当四公子孤儿的心情。”

--------------------------------------

今天第一更哦。

第126片 醉翁之意

胡氏再好涵养,听得也变了脸色,“这话怎么说的?莫非你们以为我愿意让自己女儿这般不明不白嫁了人?”

这下,轮到赵子朔煞白一张脸。

胡氏女儿眼见着赵子朔这般,心尖儿疼,“母亲,别这么说。”

胡氏对女儿苦笑,“怪只怪你父亲死得早,又无兄弟能替你出头。我虽知成全你不对,苏娘却说得不错,确实是我一己之私,作为娘亲,不忍见你日夜伤心。罢了,这事既然让赵家的人撞上,实在是天意,趁此时还来得及,你与子朔到此为止吧,就当这几日美梦一场,从今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胡姨,万万不可。我对燕燕真心一片,今生今世不相离。况且,您已经答应的事,怎能反悔?”赵子朔满面垦切,“我再说一遍,我自己的婚事,自可作主,爹娘将来若不认燕燕,我也不认他们,老死不相往来便罢。此话天地可鉴,绝不食言。”

他说完,转身面对赵青河和夏苏,怒气横生,“我与你二人又不相熟,何需你等多管闲事?”

夏苏心想,这是合伙唱戏呢吧。

赵青河没想法,很稀奇地看着同父异母的弟弟,“谁说我要管你的事?分明我一直在同胡姨说话,眼珠子都不拐过你那儿,你不必特意冲着我来。”

赵子朔顿时哑了。

这位可怜的未来状元郎,自从人生中多出一个大哥,天之骄子就变成热锅里的饺子了,处处不顺心,随时颠来倒去,无所适从。

“不过,你既然要跟我讲道理,那我也就不吝赐教。”

不吝赐教可以这么用?夏苏又想笑。

赵青河却开始“赐教”,“你学谁一鸣惊人?好的不学,非学不像样的。且你嘴上说得浓情蜜意,我只替这对母女抱屈,又不是不正经出身的姑娘,明明清白的良家好女子,你何故不能禀了父母明媒正娶,要偷偷摸摸成亲?有远走高飞的决心,无替心上人争取双亲点头的勇气,实为懦夫。你这么想学某人,看来最终还要学他抛妻弃子,到头来仍回家去当听话儿子,改娶门当户对的女子。只不知,胡姨的女儿将来会不会像我娘那么惨,要千里托孤,抱憾终生。赵子朔,教训别人之前,先管好你自己,究竟是真心,还是自私,搞清楚再当痴情种…”

赵青河越说越激愤,夏苏感觉河堤决口,知是他伤痛最深,亲身经历,一番肺腑之言。

但胡氏女儿哭着跑了出去,赵子朔被“教”得脸色变青变红,要不是惦记着心上人,俊哥大概下一刻就会化身豺狼虎豹扑来咬,而不是出去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