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玫原本还有些许怒意在听到娘后面说的话后全都消失,只是往娘怀里又偎依下才道:“娘,那些外人的议论就由他去,女儿又不是不晓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怎会想着嫁林三爷?他就算是个久已分家的庶子,可也是林家的人。那日不过是为了拒绝他罢了,并没有心要嫁他。”

说着小玫抬头有些撒娇地道:“难道娘还不相信女儿?”小玫这样陈母就完全放心了,用手拍拍女儿:“信,我信你的。那家其实我也觉得婆婆有些不好相处,到时就用这样的话回了吧。只是这天下,哪能这么轻易找到没婆婆家事又过的去的人家?”小玫见娘的眉头又紧皱起来,不由笑出声:“好了,娘,我们别说那些了,前儿不是太太派人送来四匹锦缎吗?我见有一匹正红销金折枝纹的,就用这匹给桃儿做身嫁衣,穿上走出去谁不喝彩。”

陈母嘴啧啧两声才道:“那料子,我见铺子里也有,瞧了瞧,进过来就要十六两银子,这要卖少了二十两银子不能出手。你竟舍得给桃儿做喜服,这喜服也不过就穿一天,还是留给你吧,桃儿的喜服,等去铺子里寻那种七八两一匹的料子就够了。”小玫已经站起身把方家送来的锦缎拿出来,听自己的娘说这话就笑道:“就因为一辈子就只穿那么一回才要好料子,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

陈母摇头:“罢了,你有自己的主意,我也说不过你,就这样吧。可你要答应我,明年你妹妹出嫁前,你可要给我嫁出去。”小玫掰掰手指,到明年腊月还有一年九个月呢,点头就道:“差不多时候了,娘,我去铺子里面瞧瞧,可要帮爹算账。”说完小玫就往外走。陈母不由摇头叹气:“这孩子,就怕我说,可我,也是为你好。”

说完陈母就皱眉喊起樱子来,正在院里玩的樱子急忙进来,陈母见她手上全是泥,牵着她就来到井前给她打水洗手,嘴里还不忘抱怨桃儿:“叫你看着妹妹,教她做做针线 ,你倒好,就放她在这里玩泥。”桃儿探过头:“娘,樱子调皮你又不是不知道,眼错不见她就在那蹲着了。一教她做针线她就嚷头疼。”陈母已把小女儿的手洗好,见樱子还在笑就点她额头一下:“都七岁了,是大姑娘了,可不许再调皮,好好地跟你二姐学针线,等你大姐空着的时候,再和她学几个字,我听说不识字那叫什么?”

桃儿手里飞快地做着针线,嘴里也不闲着:“那叫睁眼的瞎子,不过娘,咱们家又不像那些大户人家要算账什么的,为什么还要和大姐学写字?”陈母嗯了一声:“叫什么不患来着,你三弟才和我说过,我又忘了。”

后面小院母女在那唠唠叨叨,前面小玫已经瞧完了账本,和陈父在那说生意上的事。陈父这些日子也颇有做生意人的派头,端茶喝了口就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你爹我这点还是知道的。”

、105 巧遇

小玫不由噗一声笑出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那也不许学坏,什么有了钱就要养几个姨娘,去喝什么花酒,还有什么…”见女儿掰着手指要继续往下数,陈父把茶杯放下,脸拉长一些:“你这孩子,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养姨娘喝花酒,你爹我是这样人吗?况且这些话是你小姑娘说的吗?”

小玫才不怕自己的爹,唇微微嘟起:“还不是那天我出来听到万掌柜的约你,还说什么春香楼新来的…”陈父一张脸都吓白了,伸手把女儿的嘴给捂住:“你还越说越来劲了,你爹我是那样人吗?别说咱们家现在还没这么些银子,就算有,也是要留给你和你妹妹们做嫁妆和你弟弟以后娶媳妇读书用的,可不能这么乱花。”说着陈父很小声地道:“再说,我要真敢去,你娘还不打断我的腿?”

小玫又噗嗤笑出声,已经有人笑着说:“陈掌柜,你这个闺女百伶百俐的,在这附近都出了名,就不晓得谁家有福气娶回去。”糟糕,自己故意说那些话就是要让爹不要提起自己的婚事,怎么倒有人主动提起?小玫还在想辙,陈父已经从柜台后走出来对说话的人拱手:“周大爷这些时候都不见,想是事忙也不来照顾小店生意,正好新到了一批顾绣,用来做春衫是最好的。”陈父在说话,朱尔郎已经倒茶上来,又搬出新到的顾绣给周大爷瞧。

这位周大爷是个破落户子弟,爹娘都无,既不讨婆娘也不肯置房舍,只在亲戚故知家里东混一日西混一日。常时东家进西家出,打听些这市面上的那些事,换些衣食过活。也肯替人传话跑腿,有银子就来照顾这些店铺生意,买些东西去换美人一笑,没银子就拿两个铜板买大饼果腹。

陈父做了这么几个月生意,晓得这样人是得罪不起的,小玫不由勾唇一笑,还是自己爹好,一下就把人的话头给打断了还不得罪人。小玫心里在得意却不知道自己的爹也在操心,大女儿的婚事也是陈父心头的一根刺,这些来说亲的人家,陈父都能挑出不是来,不是说这家儿子太老实,以后赚不到多少银子,就是说婆婆不好相处,女儿怎能过去服侍恶婆婆。

至于那要说小玫去做妾的人家,陈父更是连门都不让人进,自己女儿做了十来年的丫鬟,哪还能继续去做妾服侍别人?周大爷的手虽放在顾绣上,眼却往柜台后的小玫身上望去,见她低头在打算盘不由压低声音对陈父道:“今儿来,是想和你说句话,小玫姑娘生的这样好,又这样伶俐,后面那条街上开当铺的汪老爷想娶小玫做个两头大。虽是两头大,汪老爷今年也不过三十来岁,徽州家里的只生了女

儿,说了不带回家乡去,陈掌柜你意下如何?”

果然今儿兆头不好,从早起就听到乌鸦叫呢,陈父忍住没发脾气而是笑了笑:“周大爷,你是晓得我的,从来都只是听媳妇的。我家小玫早已说过,不去做妾的。这两头大虽名头听起来好听,真要回了家乡,还不是要认那边的人为正室,自己屈居妾位。”

周大爷既是来做说客的,自然不能这么容易就被打发了,随便挑了两件不值钱的小东西让人包起来就继续道:“陈掌柜,汪老爷为人是最大方的,说了只要这边肯许,就出三百两银子的聘礼,这边的弟弟妹妹岳父岳母都当亲戚看待,一过门银子就全交给你女儿手里。令郎要是读书不成,到时另出本钱开个小当,由令郎做掌柜。陈掌柜,这种别说是娶两头大的,有些明媒正娶只有一个的也没这么尊重。都说好不带回家去,你还担心什么。到时这城里城外,谁不认你女儿为汪太太?”

陈父还是不松口:“要这么说,嫁进汪家是莫大的福气了?我闺女可没这么大的福气,要真有这么大的福气,当初也就不会去方家做了那么些年的丫鬟了。”周大爷只觉得陈父是个听不进好话的木鱼脑袋,却不好发脾气,只得起身道:“你先细想想,明儿我再来讨回话。”说着付了买的那两样东西的银子起身,陈父虽不满周大爷说的话,还是起身送他到门口,刚到门口周大爷就遇到熟人:“这不是林家的三爷吗?听说你和方家的石大爷约好一起做生意,没几天就出门了,怎么,是来瞧瞧市面上什么东西好卖?”

林三爷秉了雄心揣了壮志,一定要一鸣惊人,绝不能再像原先一样,原本出门的确是来瞧瞧这市面上什么东西好卖,可是走着走着就走到这间店铺外面,听到周大爷的招呼也露出笑容:“是,择了二十三日动身,石兄在家里守着妻子,我这无事一身轻的就来这瞧瞧市面上什么东西好卖,还缺了什么,打算进些来。”

周大爷的手往这绸缎庄一指:“你还来巧了,这啊,就是石大奶奶的陪嫁铺子,现在让她一个原先的丫鬟做着掌柜。”说完周大爷才往自己脸上轻轻打一巴掌:“瞧我这嘴,林三爷你和石大爷也算得上通家之好,这些事自然知道,哪还用我在这多嘴。”说着周大爷凑近一些,轻声道:“方才我还看见那姑娘在铺子里呢,不怪林三爷你惦记,的确是生的好。只是人家不肯做妾,真是,这样的出身,难道还想你这样的人家三媒六聘把她抬回去?”

虽然没听到小玫的名字,林三爷还是觉得心开始砰砰乱跳,这种乱跳和平日有些不一样

,但林三爷还是压抑下那乱跳的心,勉强笑道:“当日是我唐突了。”周大爷本就是靠打听这些消息然后借此混饭吃的人,也不为忤就笑道:“还有更好笑的,汪家想要这姑娘做个两头大,被掌柜的回绝了,真是什么样的人养出什么样的闺女。”

汪家,林三爷眉微一皱就道:“是不是开当铺的那个汪家,不是这城里的汪家?”周大爷点头应是:“就是这开当铺的,这城里的汪家又没疯,哪会娶这么个丫鬟做两头大?”林三爷的眉皱的更紧,见周大爷还有什么想说的想了想就从荷包里掏出块银子往周大爷手里一塞:“出来的急,没带什么,这里一块碎银子就当茶吧。”

周大爷掂掂银子,足有二三两重,今儿真是没白跑一趟,那两样货汪家的定会出钱,现在还有林三爷的这二三两,又能得几日醉饱。周大爷嘴里说着我们相熟何必如此的话早就把这银子放进袖子里对林三爷道:“汪家那边只怕是痴心妄想,你放心,这会儿我就回去告诉汪老爷这事不谐,年轻人就该娶年轻姑娘,要他从中插一脚算什么回事。”

林三爷看着周大爷这一脸你懂得的表情,恍惚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可是听到小玫被那么个人惦记着,这种感觉着实有些不好。此时听到周大爷这样说忙道:“这倒不必,只是…”没说完林三爷又呆一下,好像这样说也不对。周大爷是靠察言观色混饭吃的,林三爷这么一说他就立即笑了:“明白明白,林三爷,您先忙,我还要去汪家一趟。”

说着周大爷就拱手告辞,明白什么,林三爷面上笑容不由有些难以言说,看着好友日子过的那么好,心里不是不羡慕的,可也晓得好友并不仅是因为运气好才有这样的好日子。林三爷想往前走一步抬头就看见小玫从店里出来,不由脚步停下。

小玫已回了趟后院,樱子嚷着要吃芙蓉糕,小玫不想从后面绕过去就从店里出去买,见林三爷站在自家店铺面前脚步徘徊,不由心中有些奇怪,见他脚步停下小玫不由道个万福叫声林三爷。这一声让林三爷从那些混乱的思绪中醒过来,拱手为礼道:“我正好路过,不想巧遇。”

说完这句林三爷又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这样急于解释反倒让人觉得是不是隐瞒了什么。小玫没有林三爷那么多的弯弯绕心思,只嗯了一声就道:“听的林三爷过的几日就和石大爷一起出去,还望此去能一帆风顺,宏图大展。”这本是一句极平常的祝福语,听在林三爷耳里却有些不一样,他迟疑一下就道:“小玫,是不是你也?”后面的话林三爷没说完也不知道说什么。

这都哪到哪?小玫觉得两人的对话有向诡异的方向滑去的趋势,忙笑着道:“我和平常并无两样,还要去买点心,三爷告辞。”说着小玫就往旁边的点心铺跑去,林三爷此时眉目舒展开,一帆风顺宏图大展,总要自己十分能干了才能在爹娘面前说出自己的要求。三媒六聘娶妻过门什么的,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办。

作者有话要说:重感冒了三天,在多吃饭多睡觉多喝水这三多攻势下,今天头终于轻了。其实林三对玉兰,更多地是这姑娘还不错,家事好相貌好脾气好能嫁给我就好了。也会对娶了她的人有点羡慕,但不会因此做什么。

小玫不由噗一声笑出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那也不许学坏,什么有了钱就要养几个姨娘,去喝什么花酒,还有什么…”见女儿掰着手指要继续往下数,陈父把茶杯放下,脸拉长一些:“你这孩子,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养姨娘喝花酒,你爹我是这样人吗?况且这些话是你小姑娘说的吗?”

小玫才不怕自己的爹,唇微微嘟起:“还不是那天我出来听到万掌柜的约你,还说什么春香楼新来的…”陈父一张脸都吓白了,伸手把女儿的嘴给捂住:“你还越说越来劲了,你爹我是那样人吗?别说咱们家现在还没这么些银子,就算有,也是要留给你和你妹妹们做嫁妆和你弟弟以后娶媳妇读书用的,可不能这么乱花。”说着陈父很小声地道:“再说,我要真敢去,你娘还不打断我的腿?”

小玫又噗嗤笑出声,已经有人笑着说:“陈掌柜,你这个闺女百伶百俐的,在这附近都出了名,就不晓得谁家有福气娶回去。”糟糕,自己故意说那些话就是要让爹不要提起自己的婚事,怎么倒有人主动提起?小玫还在想辙,陈父已经从柜台后走出来对说话的人拱手:“周大爷这些时候都不见,想是事忙也不来照顾小店生意,正好新到了一批顾绣,用来做春衫是最好的。”陈父在说话,朱尔郎已经倒茶上来,又搬出新到的顾绣给周大爷瞧。

这位周大爷是个破落户子弟,爹娘都无,既不讨婆娘也不肯置房舍,只在亲戚故知家里东混一日西混一日。常时东家进西家出,打听些这市面上的那些事,换些衣食过活。也肯替人传话跑腿,有银子就来照顾这些店铺生意,买些东西去换美人一笑,没银子就拿两个铜板买大饼果腹。

陈父做了这么几个月生意,晓得这样人是得罪不起的,小玫不由勾唇一笑,还是自己爹好,一下就把人的话头给打断了还不得罪人。小玫心里在得意却不知道自己的爹也在操心,大女儿的婚事也是陈父心头的一根刺,这些来说亲的人家,陈父都能挑出不是来,不是说这家儿子太老实,以后赚不到多少银子,就是说婆婆不好相处,女儿怎能过去服侍恶婆婆。

至于那要说小玫去做妾的人家,陈父更是连门都不让人进,自己女儿做了十来年的丫鬟,哪还能继续去做妾服侍别人?周大爷的手虽放在顾绣上,眼却往柜台后的小玫身上望去,见她低头在打算盘不由压低声音对陈父道:“今儿来,是想和你说句话,小玫姑娘生的这样好,又这样伶俐,后面那条街上开当铺的汪老爷想娶小玫做个两头大。虽是两头大,汪老爷今年也不过三十来岁,徽州家里的只生了女儿,说了不带回家乡去,陈掌柜你意下如何?”

果然今儿兆头不好,从早起就听到乌鸦叫呢,陈父忍住没发脾气而是笑了笑:“周大爷,你是晓得我的,从来都只是听媳妇的。我家小玫早已说过,不去做妾的。这两头大虽名头听起来好听,真要回了家乡,还不是要认那边的人为正室,自己屈居妾位。”

周大爷既是来做说客的,自然不能这么容易就被打发了,随便挑了两件不值钱的小东西让人包起来就继续道:“陈掌柜,汪老爷为人是最大方的,说了只要这边肯许,就出三百两银子的聘礼,这边的弟弟妹妹岳父岳母都当亲戚看待,一过门银子就全交给你女儿手里。令郎要是读书不成,到时另出本钱开个小当,由令郎做掌柜。陈掌柜,这种别说是娶两头大的,有些明媒正娶只有一个的也没这么尊重。都说好不带回家去,你还担心什么。到时这城里城外,谁不认你女儿为汪太太?”

陈父还是不松口:“要这么说,嫁进汪家是莫大的福气了?我闺女可没这么大的福气,要真有这么大的福气,当初也就不会去方家做了那么些年的丫鬟了。”周大爷只觉得陈父是个听不进好话的木鱼脑袋,却不好发脾气,只得起身道:“你先细想想,明儿我再来讨回话。”说着付了买的那两样东西的银子起身,陈父虽不满周大爷说的话,还是起身送他到门口,刚到门口周大爷就遇到熟人:“这不是林家的三爷吗?听说你和方家的石大爷约好一起做生意,没几天就出门了,怎么,是来瞧瞧市面上什么东西好卖?”

林三爷秉了雄心揣了壮志,一定要一鸣惊人,绝不能再像原先一样,原本出门的确是来瞧瞧这市面上什么东西好卖,可是走着走着就走到这间店铺外面,听到周大爷的招呼也露出笑容:“是,择了二十三日动身,石兄在家里守着妻子,我这无事一身轻的就来这瞧瞧市面上什么东西好卖,还缺了什么,打算进些来。”

周大爷的手往这绸缎庄一指:“你还来巧了,这啊,就是石大奶奶的陪嫁铺子,现在让她一个原先的丫鬟做着掌柜。”说完周大爷才往自己脸上轻轻打一巴掌:“瞧我这嘴,林三爷你和石大爷也算得上通家之好,这些事自然知道,哪还用我在这多嘴。”说着周大爷凑近一些,轻声道:“方才我还看见那姑娘在铺子里呢,不怪林三爷你惦记,的确是生的好。只是人家不肯做妾,真是,这样的出身,难道还想你这样的人家三媒六聘把她抬回去?”

虽然没听到小玫的名字,林三爷还是觉得心开始砰砰乱跳,这种乱跳和平日有些不一样,但林三爷还是压抑下那乱跳的心,勉强笑道:“当日是我唐突了。”周大爷本就是靠打听这些消息然后借此混饭吃的人,也不为忤就笑道:“还有更好笑的,汪家想要这姑娘做个两头大,被掌柜的回绝了,真是什么样的人养出什么样的闺女。”

汪家,林三爷眉微一皱就道:“是不是开当铺的那个汪家,不是这城里的汪家?”周大爷点头应是:“就是这开当铺的,这城里的汪家又没疯,哪会娶这么个丫鬟做两头大?”林三爷的眉皱的更紧,见周大爷还有什么想说的想了想就从荷包里掏出块银子往周大爷手里一塞:“出来的急,没带什么,这里一块碎银子就当茶吧。”

周大爷掂掂银子,足有二三两重,今儿真是没白跑一趟,那两样货汪家的定会出钱,现在还有林三爷的这二三两,又能得几日醉饱。周大爷嘴里说着我们相熟何必如此的话早就把这银子放进袖子里对林三爷道:“汪家那边只怕是痴心妄想,你放心,这会儿我就回去告诉汪老爷这事不谐,年轻人就该娶年轻姑娘,要他从中插一脚算什么回事。”

林三爷看着周大爷这一脸你懂得的表情,恍惚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可是听到小玫被那么个人惦记着,这种感觉着实有些不好。此时听到周大爷这样说忙道:“这倒不必,只是…”没说完林三爷又呆一下,好像这样说也不对。周大爷是靠察言观色混饭吃的,林三爷这么一说他就立即笑了:“明白明白,林三爷,您先忙,我还要去汪家一趟。”

说着周大爷就拱手告辞,明白什么,林三爷面上笑容不由有些难以言说,看着好友日子过的那么好,心里不是不羡慕的,可也晓得好友并不仅是因为运气好才有这样的好日子。林三爷想往前走一步抬头就看见小玫从店里出来,不由脚步停下。

小玫已回了趟后院,樱子嚷着要吃芙蓉糕,小玫不想从后面绕过去就从店里出去买,见林三爷站在自家店铺面前脚步徘徊,不由心中有些奇怪,见他脚步停下小玫不由道个万福叫声林三爷。这一声让林三爷从那些混乱的思绪中醒过来,拱手为礼道:“我正好路过,不想巧遇。”

说完这句林三爷又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这样急于解释反倒让人觉得是不是隐瞒了什么。小玫没有林三爷那么多的弯弯绕心思,只嗯了一声就道:“听的林三爷过的几日就和石大爷一起出去,还望此去能一帆风顺,宏图大展。”这本是一句极平常的祝福语,听在林三爷耳里却有些不一样,他迟疑一下就道:“小玫,是不是你也?”后面的话林三爷没说完也不知道说什么。

这都哪到哪?小玫觉得两人的对话有向诡异的方向滑去的趋势,忙笑着道:“我和平常并无两样,还要去买点心,三爷告辞。”说着小玫就往旁边的点心铺跑去,林三爷此时眉目舒展开,一帆风顺宏图大展,总要自己十分能干了才能在爹娘面前说出自己的要求。三媒六聘娶妻过门什么的,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办。

、106 流言

晚间一家子吃过晚饭,闲聊时候陈父就把今日周大爷来说的话说出来,才说了两句陈母就嚷起来:“赶紧住嘴,当时说这样话就该把人打出去,哪还能让他继续说。”陈父瞧一眼小玫,见小玫还在继续做针线,倒是桃儿虽眼不离针线那里,那耳朵却竖的高高的。

樱子和桑渊还小,一个在看书,另一个在吃瓜子,倒没注意这边。陈父呵呵一笑:“开门做生意,来者都是客,哪能把人给赶跑了,怎么说我也不能答应,先不说那两头大不过是哄人的玩意,就说那汪老爷,我也瞧不上啊。那肚子比个西瓜还圆,一张黑胖的油脸,那小眼一眯,怎么瞧怎么不是个值得托付的。我又没疯了傻了,怎么会舍得把我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的大闺女嫁过去。”

这样说还差不多,陈母抿唇一笑:“好,算你说的有理,下回还有这样的人来说,你也别回来说了,直接回绝了就是。免得脏了我们的耳朵。”陈父又是呵呵一笑:“瞧瞧,进城来这些日子,连话都比以前会说,还脏了你的耳朵。成,往后啊,我可要仔细掂量掂量。”陈母白自己丈夫一眼就笑出声。

桃儿看见了凑到小玫耳边道:“大姐,你瞧爹娘,还真以为说的话没人听见呢,这屋子就这么大,谁听不清啊?”小玫用指头点一点绣好的牡丹花才小声对桃儿道:“爹娘都这样,你还不明白?别说这些了,今儿和娘说好了,把那匹红缎留给你做嫁衣。你是自己做呢还是出外寻个裁缝做?”

方家送来东西那天,桃儿就看见那匹红缎了,可也知道这是别人送姐姐的,也只有羡慕一下,此时听到这话不由啊了一声才道:“那料子值不少钱呢,给我做嫁衣不糟蹋了?还是留给姐姐吧。”小玫拍拍她的手:“什么糟蹋不糟蹋,人一辈子就嫁这么一回,自然要用好的使。”桃儿不由伸出手抱住小玫:“姐姐你待我真好,以后我也不能做别的,就是姐姐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小玫手里的针线没停:“嘴这么甜,抹了蜜啊?我啊,也不指望别的,就咱们这家子,过的好好的就是。”桃儿嘻嘻一笑就道:“其实啊,照了爹娘说的,只怕早些给我们寻个可心的大姐夫才是正经事。”小玫回身浅浅一针戳在桃儿手上:“叫你胡说。”那针戳的也不是很深,桃儿故意叫起来。陈家爹娘抬头看了说笑中的孩子们一眼,眼里心里都是满足。

周大爷过了几日来问信,自然得到的是拒绝,周大爷还有些心有不甘地道:“陈掌柜,真的就不考虑了,你娘子…”陈父做个苦脸:“休提我娘子的话,她听了一句就

打了我一巴掌,你瞧瞧,这还红着呢。说女儿是自己生的,要嫁什么样人,就要她来做主,什么两头大,提都不要提。”

周大爷往陈父面上瞧了一眼,并没瞧出什么红肿来,可也要假意安慰几句,也就告辞出门去和汪家那边说去了。陈父看着周大爷讪讪而归,长出一口气,这件事虽了了,可小玫的婚事还是一根刺啊,这么大的年龄,本就不好嫁。不然怎么会有人来说什么两头大?

小玫并没把汪家来说又被拒绝的事放在心上,还是照往常一样过日子,不过每次出门进门,总觉得像多了不少眼光一样,不再像从前那么平静,这让小玫有些不可理解。但每天都这么忙,谁在意这些?直到这日吃饭时候,樱子突然冒出那么一句:“大姐姐,他们说你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还说…”

不等樱子说完,桃儿就拿筷子去敲妹妹的手:“都和你说过好多回了,吃饭时候不许说话,可你瞧瞧,你不但说话还说这样的话,小孩子在一起玩笑时候的话,亏你还当正经话来和姐姐说。”樱子不由有些委屈地把嘴嘟起:“二姐,已经不是一个人和我说了,原先是酒楼掌柜家的奶娘来说的,后来连隔壁阿芳都和我说了。还说大姐这样的,将来不是做妾就是去尼姑庵,连做填房都没人要。”

阿芳是隔壁家的女儿,年纪和樱子差不多大,两人平常玩的很好,陈母已经把饭碗放下,陈父早没了吃饭的心思,只是看着小玫。小玫夹块肉到樱子碗里:“樱子不是最爱吃肉的,赶紧吃。”接着又拿过陈父的碗打了碗汤:“爹,今儿这鸡炖的好,您不吃,我可就全吃了。”

见女儿这若无其事的样子,陈母忍不住开口:“小玫,暗箭难防话语伤人啊,你总要在这过日子的。”小玫笑笑:“娘,您也说了,要在这里过日子,那可不光是我们一家在这过日子,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说上几日也就没了。”女儿虽这样说,陈母还是忍不住心头的火:“我就晓得酒楼掌柜不是什么好人,上回还约你爹去喝什么花酒,还撺掇着你爹抬个妾进来,说是一个二十三四的小寡妇,仰慕你爹许久。我呸,这话一听就晓得是哄人的,你爹去年还在乡下种田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那样小寡妇只怕瞧见你爹关门都来不及,还仰慕,我瞧着,只怕是他自己玩够了又甩不掉,才找你爹这么个老实人。”

陈母骂的爽快,陈父的脸倒红起来:“孩子她娘,孩子们还全在这呢,你别说这样的话。”陈母端起碗一口把鸡汤喝完才把碗放下:“有什么不能说的?桃儿转眼就要嫁了,小玫历

来明白事,这些事他们早晚要晓得的。桑渊也不小了,我可要告诉他不能被那样人勾去,就樱子还小些,可她也听不明白。”

一直努力吃饭的桑渊忍不住了:“娘,我是当真还小。”说完桑渊就放下碗仔细想了想对樱子道:“下回谁还敢在你面前说姐姐是老姑娘这样的话,你就啐她,再啐不过你就回来告诉我,哥哥帮忙去打她。”樱子连连点头,小玫倒笑出声:“得了,你们两小孩,赶紧吃饭吧,这些事哪轮到你们孩子家来管。”

桑渊还要继续说,被小玫夹块鸡翅膀堵住嘴,陈父呵呵一笑:“都是些孩子说孩子话,有你爹呢,什么都别怕。你们啊,都老老实实的,该做针线的做针线,该玩的玩,该上学的上学,天啊,塌不下来。”陈母叹了口气,要是两个儿子还活着,还有谁敢嚼舌根?两个膀大腰圆的儿子,走出去都能让人吓一跳。现在桑渊都成独苗了,别人也就瞅这个空当才欺。

陈母的眼又转到小玫身上,这个女儿,什么时候才能嫁出去?小玫和弟弟妹妹们笑话了自己的爹后见娘又看着自己,伸手挽住她的胳膊:“娘,没事,不就这么点小事,等哪天我就料理了。”女儿的安慰并没让陈母的叹气消失,她只是重新端起碗来吃饭,寻思着哪天是不是找个由头出去骂次街,让那些人都晓得自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这个念头一出来,陈母就觉得是个好主意,但丈夫现在和原来不一样了,会不会同意自己出去骂?这会儿就晓得那些人家雇人的好处了,可以让下人出去骂,而不是担心坏了自家的名声。

日子依旧继续过,小玫往方家去的次数要更多,一来石容安还在外面,二来邱玉兰的身孕越来越重,能多陪陪她说说话也好。邱玉兰还笑说当初小玫在身边的时候还没那么想着,现在几天不见就想的不行。林七姑娘出嫁后就少有归宁,和邱玉兰之间更是难得见面。

不过两人常有书信来往,说一些琐事也能消除些寂寞。除了告知近况,林七姑娘还会说些世面上的事给邱玉兰听。万家那位大爷在四月的时候去世,那丫鬟那时怀了八个月的身孕,万大爷终究没看见自己的儿子出世。林七姑娘说这件事的时候,难免有些幸灾乐祸,谁让万家当初想出这样的主意?自己的儿子是宝,要别家女儿去冲喜,可别家女儿也不是草。更何况还隐瞒真相,试图陷方家于不义。

邱玉兰知道这个消息只是浅浅一笑,那个曾和自己订婚的男子早已是过眼烟云,再不能放在心上。现在放在邱玉兰心上的只有家人和未出世的孩子。

这日小玫照例从方家回来,刚走到巷子口就听到有人在那说话:“就陈掌柜家那个姑娘,今儿早你瞧见了吗?听说又去旧主人家了。再忠心的人也没像她这样,隔三差五地去。”立即有声音接上:“我瞧啊,只怕是想去做妾,不然去那么勤做什么?”

又是这群每日不嚼别人家的事就觉得嘴闲的人,小玫正想走过去吓她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阳光灿烂,明天降温,人生啊。

晚间一家子吃过晚饭,闲聊时候陈父就把今日周大爷来说的话说出来,才说了两句陈母就嚷起来:“赶紧住嘴,当时说这样话就该把人打出去,哪还能让他继续说。”陈父瞧一眼小玫,见小玫还在继续做针线,倒是桃儿虽眼不离针线那里,那耳朵却竖的高高的。

樱子和桑渊还小,一个在看书,另一个在吃瓜子,倒没注意这边。陈父呵呵一笑:“开门做生意,来者都是客,哪能把人给赶跑了,怎么说我也不能答应,先不说那两头大不过是哄人的玩意,就说那汪老爷,我也瞧不上啊。那肚子比个西瓜还圆,一张黑胖的油脸,那小眼一眯,怎么瞧怎么不是个值得托付的。我又没疯了傻了,怎么会舍得把我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的大闺女嫁过去。”

这样说还差不多,陈母抿唇一笑:“好,算你说的有理,下回还有这样的人来说,你也别回来说了,直接回绝了就是。免得脏了我们的耳朵。”陈父又是呵呵一笑:“瞧瞧,进城来这些日子,连话都比以前会说,还脏了你的耳朵。成,往后啊,我可要仔细掂量掂量。”陈母白自己丈夫一眼就笑出声。

桃儿看见了凑到小玫耳边道:“大姐,你瞧爹娘,还真以为说的话没人听见呢,这屋子就这么大,谁听不清啊?”小玫用指头点一点绣好的牡丹花才小声对桃儿道:“爹娘都这样,你还不明白?别说这些了,今儿和娘说好了,把那匹红缎留给你做嫁衣。你是自己做呢还是出外寻个裁缝做?”

方家送来东西那天,桃儿就看见那匹红缎了,可也知道这是别人送姐姐的,也只有羡慕一下,此时听到这话不由啊了一声才道:“那料子值不少钱呢,给我做嫁衣不糟蹋了?还是留给姐姐吧。”小玫拍拍她的手:“什么糟蹋不糟蹋,人一辈子就嫁这么一回,自然要用好的使。”桃儿不由伸出手抱住小玫:“姐姐你待我真好,以后我也不能做别的,就是姐姐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小玫手里的针线没停:“嘴这么甜,抹了蜜啊?我啊,也不指望别的,就咱们这家子,过的好好的就是。”桃儿嘻嘻一笑就道:“其实啊,照了爹娘说的,只怕早些给我们寻个可心的大姐夫才是正经事。”小玫回身浅浅一针戳在桃儿手上:“叫你胡说。”那针戳的也不是很深,桃儿故意叫起来。陈家爹娘抬头看了说笑中的孩子们一眼,眼里心里都是满足。

周大爷过了几日来问信,自然得到的是拒绝,周大爷还有些心有不甘地道:“陈掌柜,真的就不考虑了,你娘子…”陈父做个苦脸:“休提我娘子的话,她听了一句就打了我一巴掌,你瞧瞧,这还红着呢。说女儿是自己生的,要嫁什么样人,就要她来做主,什么两头大,提都不要提。”

周大爷往陈父面上瞧了一眼,并没瞧出什么红肿来,可也要假意安慰几句,也就告辞出门去和汪家那边说去了。陈父看着周大爷讪讪而归,长出一口气,这件事虽了了,可小玫的婚事还是一根刺啊,这么大的年龄,本就不好嫁。不然怎么会有人来说什么两头大?

小玫并没把汪家来说又被拒绝的事放在心上,还是照往常一样过日子,不过每次出门进门,总觉得像多了不少眼光一样,不再像从前那么平静,这让小玫有些不可理解。但每天都这么忙,谁在意这些?直到这日吃饭时候,樱子突然冒出那么一句:“大姐姐,他们说你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还说…”

不等樱子说完,桃儿就拿筷子去敲妹妹的手:“都和你说过好多回了,吃饭时候不许说话,可你瞧瞧,你不但说话还说这样的话,小孩子在一起玩笑时候的话,亏你还当正经话来和姐姐说。”樱子不由有些委屈地把嘴嘟起:“二姐,已经不是一个人和我说了,原先是酒楼掌柜家的奶娘来说的,后来连隔壁阿芳都和我说了。还说大姐这样的,将来不是做妾就是去尼姑庵,连做填房都没人要。”

阿芳是隔壁家的女儿,年纪和樱子差不多大,两人平常玩的很好,陈母已经把饭碗放下,陈父早没了吃饭的心思,只是看着小玫。小玫夹块肉到樱子碗里:“樱子不是最爱吃肉的,赶紧吃。”接着又拿过陈父的碗打了碗汤:“爹,今儿这鸡炖的好,您不吃,我可就全吃了。”

见女儿这若无其事的样子,陈母忍不住开口:“小玫,暗箭难防话语伤人啊,你总要在这过日子的。”小玫笑笑:“娘,您也说了,要在这里过日子,那可不光是我们一家在这过日子,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说上几日也就没了。”女儿虽这样说,陈母还是忍不住心头的火:“我就晓得酒楼掌柜不是什么好人,上回还约你爹去喝什么花酒,还撺掇着你爹抬个妾进来,说是一个二十三四的小寡妇,仰慕你爹许久。我呸,这话一听就晓得是哄人的,你爹去年还在乡下种田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那样小寡妇只怕瞧见你爹关门都来不及,还仰慕,我瞧着,只怕是他自己玩够了又甩不掉,才找你爹这么个老实人。”

陈母骂的爽快,陈父的脸倒红起来:“孩子她娘,孩子们还全在这呢,你别说这样的话。”陈母端起碗一口把鸡汤喝完才把碗放下:“有什么不能说的?桃儿转眼就要嫁了,小玫历来明白事,这些事他们早晚要晓得的。桑渊也不小了,我可要告诉他不能被那样人勾去,就樱子还小些,可她也听不明白。”

一直努力吃饭的桑渊忍不住了:“娘,我是当真还小。”说完桑渊就放下碗仔细想了想对樱子道:“下回谁还敢在你面前说姐姐是老姑娘这样的话,你就啐她,再啐不过你就回来告诉我,哥哥帮忙去打她。”樱子连连点头,小玫倒笑出声:“得了,你们两小孩,赶紧吃饭吧,这些事哪轮到你们孩子家来管。”

桑渊还要继续说,被小玫夹块鸡翅膀堵住嘴,陈父呵呵一笑:“都是些孩子说孩子话,有你爹呢,什么都别怕。你们啊,都老老实实的,该做针线的做针线,该玩的玩,该上学的上学,天啊,塌不下来。”陈母叹了口气,要是两个儿子还活着,还有谁敢嚼舌根?两个膀大腰圆的儿子,走出去都能让人吓一跳。现在桑渊都成独苗了,别人也就瞅这个空当才欺。

陈母的眼又转到小玫身上,这个女儿,什么时候才能嫁出去?小玫和弟弟妹妹们笑话了自己的爹后见娘又看着自己,伸手挽住她的胳膊:“娘,没事,不就这么点小事,等哪天我就料理了。”女儿的安慰并没让陈母的叹气消失,她只是重新端起碗来吃饭,寻思着哪天是不是找个由头出去骂次街,让那些人都晓得自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这个念头一出来,陈母就觉得是个好主意,但丈夫现在和原来不一样了,会不会同意自己出去骂?这会儿就晓得那些人家雇人的好处了,可以让下人出去骂,而不是担心坏了自家的名声。

日子依旧继续过,小玫往方家去的次数要更多,一来石容安还在外面,二来邱玉兰的身孕越来越重,能多陪陪她说说话也好。邱玉兰还笑说当初小玫在身边的时候还没那么想着,现在几天不见就想的不行。林七姑娘出嫁后就少有归宁,和邱玉兰之间更是难得见面。

不过两人常有书信来往,说一些琐事也能消除些寂寞。除了告知近况,林七姑娘还会说些世面上的事给邱玉兰听。万家那位大爷在四月的时候去世,那丫鬟那时怀了八个月的身孕,万大爷终究没看见自己的儿子出世。林七姑娘说这件事的时候,难免有些幸灾乐祸,谁让万家当初想出这样的主意?自己的儿子是宝,要别家女儿去冲喜,可别家女儿也不是草。更何况还隐瞒真相,试图陷方家于不义。

邱玉兰知道这个消息只是浅浅一笑,那个曾和自己订婚的男子早已是过眼烟云,再不能放在心上。现在放在邱玉兰心上的只有家人和未出世的孩子。

这日小玫照例从方家回来,刚走到巷子口就听到有人在那说话:“就陈掌柜家那个姑娘,今儿早你瞧见了吗?听说又去旧主人家了。再忠心的人也没像她这样,隔三差五地去。”立即有声音接上:“我瞧啊,只怕是想去做妾,不然去那么勤做什么?”

又是这群每日不嚼别人家的事就觉得嘴闲的人,小玫正想走过去吓她们一跳就听见水响,短暂的沉默后是尖叫声:“桃儿,你没长眼吗?”

、107 是非

小玫抬头望过去,见自家门前站了两个身上已湿了一半的妇人,正在那指着桃儿。桃儿眼皮都没抬,只是把盆里的水继续甩干净,这动作让那两人顾不上继续去说桃儿,急忙跳开好让那些水滴不要再滴到身上,虽然这样做对半身已湿的她们半点效果都没有。

桃儿等把盆里的水都甩干净了才把盆放下抬头瞧着她们:“这是我家门前的路,我见灰大,打一盆水出来盖盖灰,之前可是叫了声水来,是你们俩没耳朵没听到,见我出来也不避开。这会儿还怪我没长眼,简直是倒打一耙。”

桃儿论起嘴皮子的利落,也是不差的,只是这进了城,又定了亲,被陈母拘着,不许她和别人吵去,免得被婆家看了心里不喜欢。这两个妇人也以为桃儿是个不爱说话的,哪晓得先是一盆冷水当头泼来,接着又是几句话就把人堵的无话可说。这两个妇人不由恶向胆边生:“桃儿,别以为你们家攀上高枝就看不起人,我可告诉你,这条街上的,哪家背后没有人。你啊,别太仗势了。别说你姐姐还没进人家做妾,就算真做了妾,你家也不过一个妾的亲戚,算不得什么。”

这两人还越说越上了,小玫正待上前说话,就见桃儿脸色一变,把手上的盆丢到门后,袖子一拉双手叉腰就对那两人骂道:“放你的狗臭屁,我姐姐是什么样人,你当是你家小姑那样成天打扮的娇娆,把你们东家勾的魂都没了,哄他拿银子出来给你们做本钱的那种人?呸,别说那青楼妓子,就算那半开门的寡妇都比你小姑为人尊重些。自己家做了亏心事,就巴不得全天下人都一样亏心才好。我姐姐不过是一片孝心,我弟弟还小她不忍心出嫁才在家里多待几年,一没去勾三搭四,二没有妖娆引人,就惹得你双眼出火,成日只在那说我姐姐的不是,还做妾,呸,你当全天下人都像你家没脸没皮?你那小姑,还好意思当做黄花大闺女去说亲。我呸。”

桃儿不说则已,一说就又快又急如同炒豆一般,那妇人几次想打断说没有这事,可是怎能打断,等桃儿喘口气这妇人才算寻到机会:“你姐姐不想做妾的话,怎么成天往旧主人家跑?”桃儿哼了一声:“旧主人有了身孕,丈夫又不在身边,婆婆还在守孝,就算是个熟人这时都会多问几句,更何况是相处十年的人?”

说着桃儿眼一斜就看向那人:“怎么,但我姐姐和你那不要脸的小姑一样,每次都是趁家里主母不在家的时候才去问安盘帐?”这妇人不由小小掩住口一下:“什么每次都是,不过恰好主母出门礼佛…”不等说完妇人就急忙住口,耳边已经传来讥笑声

,不知什么时候周围已经围了七八个邻居在瞧。

桃儿也冷笑一声,陈母这才走出来:“哎,我说桃儿,有些话不该你姑娘家说的,有些事就更不该好人家做的。”这妇人一张脸顿时红的快滴血下来,忙拉着方才和自己说闲话的人:“哎,你说,其实我也只是说一句闲话罢了。”这妇人的小姑和东家勾搭已久,众人只是没说破而已,今儿被桃儿说破,别人未免有些避之不及,把她的手拉开笑吟吟地道:“刚才可是你拉着我在这说陈家的姑娘只怕想做妾。就我们平日瞧来,这姑娘说话大方,为人妥帖,真是这条街上谁都比不上的,怎么会想做妾呢?我方才正打算劝你,哪晓得桃儿就一盆水泼下,倒让我来不及把话说出。”

这话说的这妇人一张脸都苦了,还待再争几句,就听到不远处有哭声传来:“你们,你们平日说的那么好,说会护着我,哪晓得今儿被人这样说也不见你为我说句响亮话,我不活了。”众人循声望去,见正是这妇人的小姑把手上的帕子一甩就在那哭,想是听到外面有热闹可瞧准备出门瞧热闹没想到被说的竟是自己,又羞又恼在那发脾气。

小姑可是这妇人一家的摇钱树,仗着这小姑吃穿用度,妇人忙从人群里挤出去,飞快上前去扶自己小姑。陈母这才笑着道:“都没什么可瞧的,散了罢。我家小玫不过是因没寻到合适的才没出嫁,说句不怕你们笑的话,真要做妾,我们小玫当初也不会从那家出来了。”众人忙顺着陈母的话说几声那是那是。

人群这才散去,陈母回身揪住桃儿的耳朵:“你这丫头,怎么信嘴胡说,还什么半开门的寡妇,叫你婆婆听去,这么个厉害媳妇,谁敢娶?”桃儿笑嘻嘻地说:“娘,怕什么,你还不是个厉害媳妇,也都这么多年了。人家还说媳妇像岳母呢,我就不信他不知道。”走到旁边的桃儿不由噗嗤一声笑出来,陈母抬头看见就哎哟了一声:“瞧你妹子这胡说的,她也不晓得害羞。快进去吧,这天儿热,我学这城里的法子做了酸梅汤呢,就是没有冰,放在井里湃着,不晓得好喝不?”

小玫只觉得浑身舒爽,一手挽了娘一手拉了妹妹进门:“好喝,娘做的,不管什么都好喝。”陈母正要说话就听到桃儿叫了一声,接着桃儿上前扯起樱子的小胳膊就往她屁股上揍了一下:“你这小馋猫,让你等一会儿就等不得,这会儿偷偷摸摸地把篮子从井里提出来,小心掉到井里去。”

原来樱子趁陈母她们出门吵架时候,偷偷地把井里的篮子拉起来,把那湃着的酸梅汤拿出来喝,这会儿已经喝的小脸都有些红了

。被桃儿这么一说就有些委屈,看见小玫就伸开手臂扑到她怀里:“大姐救我。”小玫把妹妹抱住,用手摸摸她肚子:“这虽然甜,吃多了不好,你啊,不用等你二姐再打你,等会儿就坐在马桶上吧,不泻个四五回只怕起不来。”

原本还想跟着揍几下的陈母听见这话忙从院子里扯了一把酸浆草就往厨房去:“就是你们惯的她,见什么吃的都没够,拉的脱力才好。”嘴里这样说,陈母还是生火忙用酸浆草煮了水出来,而这时樱子已经拉了第一回,小脸有些蜡黄。小玫让妹妹喝了酸浆草煮的水才捏着她脸问:“以后还敢不敢吃那么多了?”

樱子有气无力地摇摇头,陈母在旁又心疼又抱怨地道:“就该这样对她,不这样肚子疼几回,她晓不得饱足。”樱子被娘说的脸红,只是把脸埋在小玫怀里撒娇,桃儿端过酸梅汤来,故意对妹妹说:“樱子,还吃吗?”樱子把头一扭,鼻子里面一哼。桃儿揉揉她的头发:“下回可别这样了。”

一家子欢欢喜喜的,等晚上陈父收了生意进来吃晚饭,免不得又要取笑樱子几句,樱子又偎依在做爹的怀里撒了好大会儿娇。桑渊这才从学堂回来,才一进门就嚷:“哎,娘,我刚才回来的时候见前面那家,就是什么绒线铺的掌柜那家,在那闹腾呢,说他妹子嚷着不活了,听说连他东家都被嚷出来了。”

方才陈父回来时候就瞧见了,但陈父不爱瞧热闹,只听别人说了几句也没和妻女说,这会儿听儿子这样说就对他道:“读圣贤书的大男人,这些事不要听,再说哪有真想死的嚷着死的,还是大白天的。”这样嚷,只怕是想让东家再出些银子罢了,毕竟真要进去做妾,上面可是有人管束的,哪像这样在外面一样自在。小玫心里明白也不多说,只和桃儿她们把晚饭摆出来,桃儿和陈母也不在意,谁让她们先说小玫的,自己做了那些事的人都不怕,这有什么怕的?

这一闹就闹到了上半夜,那边东家的妻子接连派了三四起人去请东家回去,东家都没动弹,听说临到天亮时候,东家应了什么,这女的总算才没又闹,绒线铺也关了一日门,等第三天开门时候,那掌柜开门时候面上喜气洋洋,有好事的去打听了才晓得,东家把这绒线铺的一半给了这掌柜,难怪这掌柜如此喜气洋洋。

有人不禁咂舌,这绒线铺少说也有两千银子本钱,这一半少说也有一千银子,再加上每年的利,真是一笔好生意。有刻薄的不免要说这比去青楼包个红姑娘还是要便宜,种种笑言这家子只当没听到一样。没几天小玫就见那姑嫂两人穿了

新做的衣衫,新打的头面坐车去寺里烧香,说要给那姑娘去菩萨面前求一求,为她求个好姻缘。

樱子虽然晓得这姑娘不会真死,但没想到这家子这样厚脸皮,倒被惊住了,和小玫悄悄地说,早晓得这家人脸皮这么厚,当初就该骂的更厉害些。小玫捏下她的脸:“这样的人家,你脸皮厚不过她们也罢了。就不晓得你成亲后是不是还这样?”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昆明又降温了,这种天气真适合在家猫着烤火看八卦啊。

小玫抬头望过去,见自家门前站了两个身上已湿了一半的妇人,正在那指着桃儿。桃儿眼皮都没抬,只是把盆里的水继续甩干净,这动作让那两人顾不上继续去说桃儿,急忙跳开好让那些水滴不要再滴到身上,虽然这样做对半身已湿的她们半点效果都没有。

桃儿等把盆里的水都甩干净了才把盆放下抬头瞧着她们:“这是我家门前的路,我见灰大,打一盆水出来盖盖灰,之前可是叫了声水来,是你们俩没耳朵没听到,见我出来也不避开。这会儿还怪我没长眼,简直是倒打一耙。”

桃儿论起嘴皮子的利落,也是不差的,只是这进了城,又定了亲,被陈母拘着,不许她和别人吵去,免得被婆家看了心里不喜欢。这两个妇人也以为桃儿是个不爱说话的,哪晓得先是一盆冷水当头泼来,接着又是几句话就把人堵的无话可说。这两个妇人不由恶向胆边生:“桃儿,别以为你们家攀上高枝就看不起人,我可告诉你,这条街上的,哪家背后没有人。你啊,别太仗势了。别说你姐姐还没进人家做妾,就算真做了妾,你家也不过一个妾的亲戚,算不得什么。”

这两人还越说越上了,小玫正待上前说话,就见桃儿脸色一变,把手上的盆丢到门后,袖子一拉双手叉腰就对那两人骂道:“放你的狗臭屁,我姐姐是什么样人,你当是你家小姑那样成天打扮的娇娆,把你们东家勾的魂都没了,哄他拿银子出来给你们做本钱的那种人?呸,别说那青楼妓子,就算那半开门的寡妇都比你小姑为人尊重些。自己家做了亏心事,就巴不得全天下人都一样亏心才好。我姐姐不过是一片孝心,我弟弟还小她不忍心出嫁才在家里多待几年,一没去勾三搭四,二没有妖娆引人,就惹得你双眼出火,成日只在那说我姐姐的不是,还做妾,呸,你当全天下人都像你家没脸没皮?你那小姑,还好意思当做黄花大闺女去说亲。我呸。”

桃儿不说则已,一说就又快又急如同炒豆一般,那妇人几次想打断说没有这事,可是怎能打断,等桃儿喘口气这妇人才算寻到机会:“你姐姐不想做妾的话,怎么成天往旧主人家跑?”桃儿哼了一声:“旧主人有了身孕,丈夫又不在身边,婆婆还在守孝,就算是个熟人这时都会多问几句,更何况是相处十年的人?”

说着桃儿眼一斜就看向那人:“怎么,但我姐姐和你那不要脸的小姑一样,每次都是趁家里主母不在家的时候才去问安盘帐?”这妇人不由小小掩住口一下:“什么每次都是,不过恰好主母出门礼佛…”不等说完妇人就急忙住口,耳边已经传来讥笑声,不知什么时候周围已经围了七八个邻居在瞧。

桃儿也冷笑一声,陈母这才走出来:“哎,我说桃儿,有些话不该你姑娘家说的,有些事就更不该好人家做的。”这妇人一张脸顿时红的快滴血下来,忙拉着方才和自己说闲话的人:“哎,你说,其实我也只是说一句闲话罢了。”这妇人的小姑和东家勾搭已久,众人只是没说破而已,今儿被桃儿说破,别人未免有些避之不及,把她的手拉开笑吟吟地道:“刚才可是你拉着我在这说陈家的姑娘只怕想做妾。就我们平日瞧来,这姑娘说话大方,为人妥帖,真是这条街上谁都比不上的,怎么会想做妾呢?我方才正打算劝你,哪晓得桃儿就一盆水泼下,倒让我来不及把话说出。”

这话说的这妇人一张脸都苦了,还待再争几句,就听到不远处有哭声传来:“你们,你们平日说的那么好,说会护着我,哪晓得今儿被人这样说也不见你为我说句响亮话,我不活了。”众人循声望去,见正是这妇人的小姑把手上的帕子一甩就在那哭,想是听到外面有热闹可瞧准备出门瞧热闹没想到被说的竟是自己,又羞又恼在那发脾气。

小姑可是这妇人一家的摇钱树,仗着这小姑吃穿用度,妇人忙从人群里挤出去,飞快上前去扶自己小姑。陈母这才笑着道:“都没什么可瞧的,散了罢。我家小玫不过是因没寻到合适的才没出嫁,说句不怕你们笑的话,真要做妾,我们小玫当初也不会从那家出来了。”众人忙顺着陈母的话说几声那是那是。

人群这才散去,陈母回身揪住桃儿的耳朵:“你这丫头,怎么信嘴胡说,还什么半开门的寡妇,叫你婆婆听去,这么个厉害媳妇,谁敢娶?”桃儿笑嘻嘻地说:“娘,怕什么,你还不是个厉害媳妇,也都这么多年了。人家还说媳妇像岳母呢,我就不信他不知道。”走到旁边的桃儿不由噗嗤一声笑出来,陈母抬头看见就哎哟了一声:“瞧你妹子这胡说的,她也不晓得害羞。快进去吧,这天儿热,我学这城里的法子做了酸梅汤呢,就是没有冰,放在井里湃着,不晓得好喝不?”

小玫只觉得浑身舒爽,一手挽了娘一手拉了妹妹进门:“好喝,娘做的,不管什么都好喝。”陈母正要说话就听到桃儿叫了一声,接着桃儿上前扯起樱子的小胳膊就往她屁股上揍了一下:“你这小馋猫,让你等一会儿就等不得,这会儿偷偷摸摸地把篮子从井里提出来,小心掉到井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