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娘脸上微红,“越说越没边儿了。”

什么是好日子?让三姑娘说,现在安安稳稳的就是好日子了。

何涵家生意做的顺风顺水,正是兴旺之兆,谁晓得一日王氏正在何老娘这里说话儿呢。王氏笑眯眯的样子,“喜房都收拾出来了,婶子只管着人去量尺寸打家俱吧。”

何老娘笑,“好。我算着也差不多了。”再收拾不出来,就得耽搁打家俱的事了。

沈氏在旁凑趣的听着,何老娘笑着打听,“听说你家里又置地了?”

王氏笑,“这话不好去别人家显摆,我是真觉着自从给阿涵定了三姑娘,我家里这运道就无端旺的了不得。涵哥儿他爹接了单军中的大生意,人家看他实诚,倒是肯照顾他。我想着,丽丽还小些,培培与子衿是同岁,过两年就是大姑娘了,既然家里日子宽泛,也得给闺女预备些呢。别的我不大懂,这田地自来最稳当不过,总不会错。”

“很是。说来还是田地最可靠,虽出息上不如铺面儿,可生意不如田地稳妥呢。”何老娘也是田地钟爱之人,极赞同王氏的法子。何念家家业兴旺,何老娘也高兴,还顺道赞了沈氏一嘴,“子衿她娘也是一样,铺子里的盈余慢慢的置了地,每年出产,家里吃用不尽的再卖了置地,慢慢儿的就是一份家业了。”虽然沈氏自己置下的自己打理,何老娘不打沈氏私房的主意,可沈氏是她们老何家的媳妇,沈氏的私房,到头来还不是她家乖孙和丫头片子的么。所以,沈氏私房丰厚,何老娘也很是开怀。

王氏正说买地的事儿,突然蹭的从椅中站起来,嘎的一声,直挺挺的就躺地上了。

何老娘沈氏都吓一跳,连忙将王氏从地上抬到了榻上去,又命人去叫大夫,还有到隔壁说一声,王氏这是犯什么病了啊?没听说有旧疾啊!

碧水镇上的神医张大夫都请了来,张大夫却是束手无策,将王氏扎醒后王氏不会说话也不认人了,从榻上跳下来,双腿僵直的往前蹦!

何老娘大喊一声,“不好!中邪了!”

何涵抱住他娘,王氏还要一纵一纵的蹦哒,何涵一手刀将他娘砍晕,浑身急出满头大汗,“这可如何是好?五奶奶,我娘这是怎么了?”

何培培何丽丽闻信儿跟着兄长过来,见娘这样都吓哭了,三姑娘何子衿一人一个的安慰她们。何恭急的团团转,道,“阿涵,赶紧去找你爹回来!”

何老娘觉着王氏肯定是中邪了,道,“我们正说你家新房收拾好量尺寸打家俱的事儿,你娘说要再置些田地,突然就这样了!”

沈氏道,“要不要打个跳大神的来看看。”

何涵倒还有主意,“五奶奶、恭叔,你们帮我看着我娘些,我去叫我爹,再去青云观找我师傅来。”他也觉着他娘是中邪了。

“成!你去吧!我守着你娘!”何老娘这把年纪,经过见过的也多,又让余嬷嬷去拿洗衣裳的棒槌,“万一又醒了,倘咱们制不住她,阿恭还有膀子力气。”

沈氏细看王氏双目紧闭、直挺挺不动的模样,与婆婆商量,“好生邪性,莫不是涵哥儿他娘撞克了什么东西。”

何老娘道,“不好说,反正瞧着不是病。”

何子衿三姑娘谁也没见过这个,更说不上好歹。阿念心想,王大娘这不是也鬼上身了吧?

老鬼:…

阿念在心中问,“老鬼老鬼,还在不在?”怀疑是老鬼从他身体出去附了王氏的身。

老鬼:真想掐死这小东西!他以为上身是这么容易的事啊!他老人家决定不理会这没见识的小东西了!

阿念得不到老鬼的回音,以为老鬼真的附了王氏的体,顿时脸色都变了,望了他家子衿姐姐一眼,又没敢说。

一时,何念急匆匆来了,拧眉临近了唤王氏几声,“阿杏阿杏——”

王氏陡然睁眼,双手如爪,手出如电,一道残影就扣住了何念的脖子,用力之大,手背都显出几分狰狞来,何念被掐的双眼翻白,何恭立刻去救何念,谁知王氏力大无穷,双眼圆瞪,咬牙切齿的掐啊,喉咙里还发出“嗬嗬嗬”的声音。何恭这样的大男人都掰不开王氏的手,何老娘生怕王氏掐死何念,抄起棒槌对着王氏的后脖颈子就是一下,王氏咚的又倒了回去,没动静了。

何念扶着榻险把肺叶子咳出来,三姑娘忙倒了盏茶给何念,何念喝一口,一张嘴嗓子都哑了,“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莫不是给脏东西缠住了?”

何老娘道,“莫急,阿涵去请芙蓉寺的和尚了,叫和尚来瞧瞧再说。”

王氏突然中了邪,何涵将芙蓉寺的和尚请来也没用,连朝云道长来了亦束手无策,黄大仙儿也拜过了,王氏仍是老样子。何念的老娘方氏也急得来了小儿子家看顾这中邪的儿媳妇,常氏过来帮着照看何培培何丽丽姐妹,这几天,姐妹两个都是跟着三姑娘何子衿的。亲娘突然中邪,饶是何培培大些,也给吓得不轻。何丽丽就更别提了,因为担心母亲,每天都得哭几遭。

好在王氏蹦哒几日失了元气,随着人越发消瘦,便不蹦哒了,只是躺在床上悄无声息。

方氏瞧着实在悬心,跟次子商量,“着人给你岳家送信儿。”

常氏道,“弟妹的父亲不是他们那块儿观里的仙长么,听说素有些神通么,不如请他老人家过来看看。”这样,倘王氏有个万一,也不能怪到何家头上了。

何子衿还不知道王氏的爹是道长来着,私下跟她娘打听,沈氏道,“听说以前只是在家居士,突然有了神通,你王大娘娘家那份儿家业都是王仙长置下的,也是使奴唤婢的人家了。不过,王仙长听说要修行,尘缘了断,已鲜少回家。就是你王大娘回娘家,在家也见不着亲爹,得去观里才见得着。”

这回去请王仙长就是何涵亲自去的,怕别人去没这面子请不来。

何子衿道,“王大娘倒看不出什么仙气儿来。”

“要是有仙气儿也中不了邪呢。”沈氏十分担心王氏,这么多年的邻居且不说,何况王氏又是三姑娘的婆婆,倘王氏有个好歹,何涵就得守孝三年。再则,三姑娘门儿还没进,婆婆先死了,也不吉利,何念还年轻,倘死了老婆,就不定就要续娶,对三姑娘而言,以后再有什么后婆婆的事儿啥的,更是麻烦。

再说阿念憋这几天,实在憋不住了,悄悄的寻了他家子衿姐姐道,“老鬼好几天不说话了,会不会是上了王大娘的身哪?”

何子衿连忙掩住嘴,低语问阿念,“打什么时候没动静的?”

阿念很是担心,“就是王大娘犯病的那天。”

何子衿想了想,也没好主意,叮嘱阿念,“谁都不要说,他来的奇异,说不定走的也奇异。现下看不出来,你那会儿可没像王大娘这样,看看在说。”

阿念有了子衿姐姐的叮嘱,方稍稍放了心。何子衿却是不放心阿念,时时将他带在身畔。

王仙长哪怕真成了神仙,亲闺女有难,也得下凡来。

王仙长的模样与闺女王氏大不相同,不知是修行久了还是怎地,确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质,浑身上下十分洁净,一身精工细作的八卦道袍,胡子收拾的飘飘秀逸,眉宇中带着恬静安然之气,总之,一举一动不与凡人同。

甭看芙蓉寺的和尚、朝云观的道长、以及碧水镇的黄大仙皆束手无策,王仙长却是有策的。只是,他言时机未到,于是,命身边的小道童收拾出个干净房间来,他老人家要先养精蓄锐,明日午正三刻方能作法。

靠!杀人的时候作法!

何子衿瞅一眼王仙长,也瞧不出什么,再看三姑娘,三姑娘正望向何涵,几日间的奔波焦急,何涵瘦了一圈儿,脸上有着显而易见的憔悴,似是感受到三姑娘的目光,何涵对三姑娘微微点头,叫她放心。

何子衿自己来历奇异,何况还有阿念身体里住着老鬼这现成的灵异事件,故此,对鬼神之事也有几分信的。王仙长做法时并不禁外人围观,他老人家的功夫不是镇压邪灵,是先请仙姑,问明缘由,再除邪去祟。

王仙长一身本事委实令人大开眼界,尽管何子衿瞧着不大靠谱,但也不能揭露其中秘密。王仙长两指夹一黄符纸,嘴里念念有词几句,再将拂尘耍的眼花缭乱,颇有江湖骗子气息的啪的将黄符纸往地下一拍,里头便有一行字。

王仙长闭着眼睛将黄符纸往外一递,他身边服侍的小道童连忙双手接过,递给何念,道,“这就是仙姑法旨。”

何念打开一瞧:祟灵,东十五步。

往东十五步是何家的东配房,何念连忙过去,一看,正有个黄鼠狼在东配房墙根儿打洞,不待何念过去,何涵一脚飞过便黄鼠狼撵成了一张皮,只听屋里王氏一声尖叫——

之后,就没动静了。

当然,王氏不是死了,是好了。

王氏人是消瘦憔悴许多,但神智精神是恢复如初了,大家都连连念佛,更赞王仙长法力不凡。

何子衿虽然觉着王仙长有些装神弄鬼,但王氏的确是好了的,何子衿悄悄问阿念,“老鬼还在不在?”

阿念刚摇头,何子衿感叹,“他可能是真走了。”

阿念说不上是什么滋味儿,何子衿笑,“赶明儿有空咱们去庙里上柱香,好不好的,总是一番缘法。”

阿念笑,“也好。”

两人商量着给老鬼去烧香,老鬼心下觉着有几分受用,也不再憋气了,实在是憋这几日没动静,说是将阿念闹的有些提心吊胆,但他老人家把自己憋的够呛。这会儿不堵气了,老鬼一语惊人,道,“那个王仙长,是在装神弄鬼。”

要不是阿念早习惯了身体里有人与自己对话,非尖叫出来不可,他脸色一变,何子衿忙问,“怎么了?”

阿念别别扭扭地,“还在。”这回省得烧香了。

老鬼与阿念道,“那黄鼠原是他训练好的。”

阿念问老鬼,“可王大娘…”

“这都看不出来?”老鬼道,“上辈子王道士就靠这一手装神弄鬼做了道录司的头目,后来与弟子反目,方被揭露出来。”

阿念仍是不解,“王大娘是真的中了邪啊。”

老鬼冷笑,“黄鼠即是王道士的,王氏的样子自也是装的。”

阿念都不能信,他是亲眼见王氏撞邪的模样,真真儿的啊。不过,他还是与子衿姐姐说了。何子衿倒是很容易接受老鬼的解释,与阿念道,“约摸是王道长想拓展业务领域,才叫王大娘配合他装一装吧。”

阿念赞叹,“王大娘好会装啊,我都没看出她是装的。”

何子衿心道,甭说你没看出来,她也没看出来呢。

不过,既然王氏“大安”了,这也是好事。

何恭家也痛痛快快的吃了顿饭,说到王仙长的法力,自何老娘到沈氏都是极佩服的,倒是何恭自诩念书人,圣人教诲,子不语怪力乱神。对王仙长这种神神道道,是极为唾弃的,也不准阿念何冽去信。

尤其何恭私下同沈氏道,“以往我只听说涵哥儿的祖父是道士,不想竟是江湖术士,装神弄鬼,要早知这样,三丫头这亲事真得细思量一回。”如今亲事定了,他是守诺君子,自是不能反悔的,但也很烦王仙长的样子。在何恭看来,和尚念经,道士念经,这便是本分,若同什么神神鬼鬼的弄到一处,便失了本分,入了邪道!

沈氏知丈夫是个执正的性子,恐怕就是鬼站他跟前,他也不信这是鬼。王氏笑,“天下也难免有些稀奇古怪的事儿,你看王嫂子,亏得有这么个神道人来,不然王嫂子有个好歹,可算怎么着呢。”

何恭哼哼两声,“总之以后切不能与这种神神道道的多来往,想烧香往芙蓉寺烧几柱便罢。”

沈氏笑,“知道了。”

原以为王氏这就好了,不想王仙长一走,王氏又犯了两回,何老娘沈氏听说都过去探望,瞧着何念何培培的面色就有些不对,尤其何培培,看着三姑娘的眼神十分仇恨,婆媳两个只当她小姑娘家焦心母亲的病罢了。及至两次将王仙长请回来给王氏去祟,何培培是个直性子姑娘,她终于忍不住爆发了,说何涵,“外公都说了,咱娘与三姑娘的八字相克,娘每每犯祟,就是三姑娘八字不好!你这样!是不是看她克死咱娘,你就痛快了!”

何培培此话是当着何老娘沈氏的面儿说的,何子衿三姑娘也在,何子衿是来看热闹的,她觉着王家父女实在是演技派中的实力派,很值得一观。三姑娘则是随着何老娘沈氏来看望未来婆婆的,何培培蓦然爆发,何老娘沈氏险惊个跟头,三姑娘脸色微微一白,继而平静下来,一双宁静无波的眼睛望向神色激动双泪横流的何培培。

第116章 搬离

三姑娘天生就是极富理智的人,她很快恢复镇定,道,“培培,不要急,既然王大娘的病根儿找着了,就不要急。要因我害王大娘生病,我不会坐视王大娘受这种苦楚。”

镇定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情绪,何培培抹着眼睛,“是我外公亲口说的,我也不会学。我就是看我娘太受罪了,我哥不想跟你退亲。”说着便哇哇大哭起来。

三姑娘道,“既然王道长也在,不如说个清楚。”

王道长就是吃察颜观色这碗饭的,他老人家见三姑娘反应机敏迅速,便知这丫头年纪虽小,可不是寻常好糊弄的人。王道长叹,“姑娘八字无妨,虽六亲无靠,命中却有贵人相助,乃是大富大贵的命相。就是与阿涵也八字契和,并无妨克。姑娘是水中金命,我这女儿却是白杨木命。说来这事与姑娘无干,都是我泄天机太多,故而家中儿女颇多磨难,我便是因此方与他们少些来往。阿涵她娘八字轻,原命中没什么大富贵,我给她压着些,也能平安祥和。姑娘八字太旺,你与阿涵她娘却是有些相克。若往日并无妨碍,人世有婚姻,命中有缘法,她魂轻神弱,故而易生邪祟,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一道小劫吧。”

三姑娘问,“可有破解之法?”

王道长道一声“无量天尊”,脸上隐现悲悯之色,却是没再说话。

“是我问差了,道长不是外人,若有破解之法,想来道长也早用了。”三姑娘起身道,“此事不是小事,有道长守着,想来王大娘这几日还能平安,且容我们回家商量一二,再作答复。”

不待何老娘沈氏说话,三姑娘便告辞了。

三姑娘走了,何老娘可没走,她瞧瞧道长,再瞧瞧何念,往在床上睡着的王氏脸上瞄一眼,哼哼两声,“真是奇也怪哉。”抬脚也走了。

沈氏是跟着婆婆走的,何子衿拉了何涵到外头说话,一直将何涵拽到自家自己房间里,何子衿问,“涵哥哥,你信王道长的话?”

何涵不同于何子衿,何子衿有老鬼这作弊器,心知肚明是王家父女演的一场戏。何涵也不同于何老娘,何老娘活的年岁大了,稀奇古怪的事虽见的多,还不至于糊涂,处于信与不信之间的怀疑状态。何涵是王氏的亲儿子,他是个孝顺的人,只看他如今双眼里布满血丝,憔悴消瘦,就知道他有多担心他娘了。幸而何子衿没直接说,你娘是装的。要这样说,何涵非翻脸不可。他娘这些天她如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时糊涂一时清醒,命都没了半条,何涵是眼见的,谁要说他娘是装的,何涵第一个不能答应。

如同阿念所说,实瞧不出是装的来。

真的,演技到了王家父女的水准,凭你火眼金睛,也是无用的。他们的演技,已经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戏精境界。

何涵不知他娘底细,他用粗糙的手掌揉一揉自己的脸,这些天,焦急且担心,嗓子也是哑的,道,“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喜欢看着三妹妹,我这一辈子,也没这样喜欢过一个人…子衿妹妹,除了三妹妹,我可能,再不会这样喜欢别人了…”他真正喜欢三姑娘入心入骨,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喜欢,打心眼儿里喜欢。但,他娘如今就剩半口气了,他但凡有些人心,但凡有一丝治好她娘的可能,她也不能不管他娘。

何涵眼眶通红。

何子衿还能说什么,道,“你以后好好过日子吧。”听她娘说,她舅也曾经刻骨铭心的喜欢过一个女人,后来,各成各家,她舅现在更爱自己的家庭孩子。再如何入骨入心的喜欢,敌不过现实生活。王氏能这样装疯卖傻的折腾掉半条命也要退亲,肯定不是寻常理由。何况,何念知情吗?是不是同伙?何子衿倒是相信何培培何丽丽是不知情的,当然,能叫王氏装疯装傻到这个地步,除了利益,唯二的理由就是何涵了。

王氏这样,何家没有不退亲的理由。

何恭气的了不得,怒与何念何涵父子道,“若因别个原由退亲,我也认了!阿涵,你可是念过书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做何解?难道你不清楚!你娘身子不好,请大夫吃药便是!荒唐!实在荒唐!”

尽管生了一场气,何恭也与他家退了亲事,用何恭的话说,“这般糊涂,就不该结亲!”

何念一脸愧色,“要不是因着阿涵他娘,我再不会…”死活不肯收回聘礼。何恭才不理他,怒道,“我家不缺你这个!”硬给何念家送了回去!

何恭在家大骂何念何涵父子糊涂,发誓赌咒,再不与这等没见识的人家结亲!何恭也严令家人不许再与何念家来往,王氏身上略好后来过两回,都吃了闭门羹,也便不来了。

倒是何念的杂货铺的生意,越发兴旺了。

这亲事既退了,何老娘也气了一场,沈氏心细,特意私下叫了三姑娘安慰,三姑娘道,“婶子别担心,我没事。我知道,这并不关我八字的事。王氏装疯卖傻,不过是与王道长弄个套儿糊弄着何涵退亲罢了。她家既起了这心,我便是嫁过去也没的好儿。退便退了,这样的人家,我也不是很想嫁。”

沈氏皱眉思量,“我也觉着蹊跷,可若不是有极大的好处,她怎会设这样的套儿与咱家退亲呢?一时间,偏还看不出好处在哪儿来?或是咱家也没得罪过谁,还是有人算计咱家?”

“其实,好端端的,她家铺子突然接到了军中的大生意就很可疑。”三姑娘也是想了许久,道,“我不是瞧不起阿涵他爹,可倘他真是有本事的,发财等不到现在。哪怕发不了财,也不至于大半辈子只守着祖产和小杂货铺过活。突然有这样的大机缘,便可疑的很。当初阿涵与我说时,我便劝他小心,只是没多想。”

沈氏叹口气,“不管怎么说,倘真是阿涵家里设的套儿,纵使咱们戳破,你嫁过去也要艰难。何况装的跟真的一样,她要死活在床上装疯,咱们也拿她没辙。你年纪还小,又这样聪明,放一放再说一门好人家不难。”

三姑娘模愣两可,“婶子,再说吧,我现在也不大想这些事了。”

沈氏心下也有觉可惜之处,道,“阿涵却是个好孩子。”

“这回是装疯,要哪天王氏真命性命威胁,何涵是孝子…”三姑娘叹口气,他也不想看何涵受此折磨。别这样,为了一门亲事,闹得阖家不宁,老子娘的豁出命的装疯卖傻。三姑娘倒不是看出王氏是装的,只因三姑娘根本不信这些无稽之谈。如果不是最后将事引到她身上,她也会相信王氏是中了邪,但最后将矛头指向她,三姑娘就确定,这事,肯定有蹊跷!

何况,何子衿当晚就与她说了,“我听说有人装神弄鬼,先串通好了,再训练几只黄鼠,也不是什么难事。”

何子衿没敢跟何老娘说这些,王氏是铁了心的要退亲,何老娘是炮仗脾气,真就两家翻脸,总是女方吃亏的。何涵再喜欢三姑娘,有孝道管着,也不会为了三姑娘就六亲不认。

何况,王氏如此,何涵已非良配。

王氏理亏,虽心下想发财,到底还有丝愧意,故此伙同她爹说是她自己八字轻,禁不得三姑娘这大福气之人。

可就这样,何老娘仍是一口恶气难出,更不领王氏的情,到处去说,“这事儿也悬,当初合八字忘了合一合婆媳八字合不合?阿念家媳妇一中邪,不论芙蓉寺的高僧,还是朝云观的道长,都不成。非得阿念媳妇的亲爹来作法才成!以前跟我家求亲合八字的时候呢,是芙蓉寺的高僧也没算出不好来,朝云观的道长也没说不好,今儿阿念媳妇的亲爹一来,立刻就不好了!呸!装疯卖傻,作张作致,以为谁是傻子!”

“铺子里突然得了大生意,又置房子又置地的,前脚说我们三丫头旺夫,后脚她又中邪!她这邪中的可真是时候,我看接不着这大生意,她也中不了邪呢!”何老娘天天在家开茶话会骂王氏,王氏初时做出理亏嘴脸,表示完全是迫不得已才与三姑娘退的亲,想着自家演技高超,绝对可以既笼住儿子,又能光鲜亮丽的退掉这门亲事的。不想,何老娘这嘴脸直接超凡脱俗了,哪怕你出神入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演技,她老人家只看实在利益。敢因着八字退亲,她老人家不好过,她也不叫王氏好过!管她王氏是不是真撞克了,管她是不是真因与三姑娘八字不合,反正她老人家是不会认的。

至于那单大生意与退亲之间的关系,倒不是三姑娘同何老娘说的,也不是何老娘自己想的,凭何老娘的智慧,还想不到这里,是沈氏私下与婆婆说的。沈氏也气的很,自来定亲,结的是两姓之好,你嫌弃你不满意,你别来提亲啊。什么叫定亲,定者定也!定下来的事还敢反悔,真当她家里好欺负!

沈氏这性子,心里再有盘算,做不出何老娘的泼样。她便与何老娘将事大致说了,何老娘原就是不吃亏的性子,哪怕真是三姑娘八字与王氏相克,她也不打算认下的。听沈氏这样一推测,她立刻就信了沈氏的话。

既有了底气,何老娘可不是好相与的,什么脸面不脸面的,先找回里子,再说面子不迟!

于是,何老娘先骂大街骂的一遛够,转头又在家开茶话会,把相近的族人都找来说道此事。直骂得王氏门都出不了门,半夜一条绳子吊在了房梁上。

当然,王氏这不是真想死,她主要是死给她儿子看的。别人说她不怕,她怕说就不会退亲了,她是怕她儿子心中生疑。

待何涵把她救下来,王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啊,“当初我就说,不叫你们退亲!三姑娘是好姑娘啊!有你外公在,咱们再想想办法,会有法子的!你们把亲事退了!又叫你五奶奶误会,我吊死了,也好说一说我的清白!”

王氏又哭,“赶明儿把铺子关了,生意也不做了,叫你五奶奶看看,我是不是那等见财忘义之人!我宁可当时死了的好!我对不住三姑娘啊!赶明儿我就去给三姑娘磕头赔罪!”

王氏不是没手段,只是她这手段刚使出一半,三姑娘在她耳畔低语一句,就把她给吓死了。三姑娘没说别的,只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冯姑丈、沈舅舅都是进士出身,你以为,我家在州府没人?你铺子里生意怎么来的,我不信查不出蛛丝马迹来。我不愿撕破脸,也想你在何涵面前留个面儿,你最好自己也给自己留个面儿。”

王氏也不理何老娘的茶话会了,立刻叫丈夫另寻了宅子,惹不起躲得起,阖家搬去新宅过活。

第117章 闭嘴

三姑娘退亲之事,陈姑妈很快耳闻了风声。

这风声,还是陈大奶奶带来的。

陈姑妈很是惊讶,连忙问,“好端端的为何退亲?”

陈大奶奶道,“外头人说,念大奶奶中邪好几天了,人就剩半条命,仙师说是因着三姑娘八字与念大奶奶八字相克,克了念大奶奶,这才退的亲。”

陈姑妈一拍几案,问,“哪家的仙师这般混账?”

陈大奶奶脸色古怪,“念大奶奶的爹…”

陈姑妈是知道王仙长的,狠狠的往地上啐一口,道,“我呸!他是哪门子的仙师!装神弄鬼的玩意儿!以前在山上神神叨叨的炼金丹,非说能长生不老,还叫你舅舅吃,亏得你舅舅没吃,他自己吃下肚,烧得屁\股都炸了,哗哗拉好几天血,还是你舅舅想法子给他止了血!”

“当初你舅舅真不该救他狗命,拉死他才好!”陈姑妈就要出门找王仙长说道一二,问他是哪国的神算,算出三姑娘同王氏八字不合的!

陈大奶奶忙拦了婆婆,劝道,“那老骗子早走了,娘你去了也没用。倒是明儿个我收拾些东西,陪着娘你一道去看看舅妈吧。舅妈不知多伤心呢。”

陈姑妈也是担心自家弟媳,自榻上起身,道,“还等什么明儿个,没三步远,这就过去!不用收拾东西,又不是外处!”

陈大奶奶又急吼吼叫人备车马,陈姑妈却是等不得,道,“等你们备好车马,黄花菜都凉了。”直接走了去。陈姑妈微末起家,不觉着走着去有什么,倒是陈大奶奶不自觉摸一摸头上金簪玉环,看一看身上绫罗绸缎,想自家这等人家,女眷这么大喇喇的在街上走实在有些丢面子,可又不能不陪着婆婆,且陈大奶奶还有桩心事想去何家探一探口风。

陈大奶奶服侍着婆婆去了,那会儿何老娘刚开完批判王氏的茶话会,送走了相熟的族人,正口干舌噪的喝茶润喉,乍见陈姑妈来了,何老娘忙起身相迎,一面问,“姐姐,你怎么来了?”扶着陈姑妈坐榻上。

陈姑妈叹口气,“我听大郎媳妇说三丫头退亲了,哪里还能在家坐的住?这可怎么回事,不会是给那王骗子耍了吧!”

沈氏亲自端上茶来,陈姑妈接了道,“侄媳妇也坐。”她与何老娘不愧姑嫂,都是急脾气,且顾不得吃茶,不待人说话便道,“我听的十分不像话,怎么还牵扯上婆媳八字相克?我活这大半辈子没听说过有婆媳八字相克的道理!就是人家儿成亲合八字,无非是图个心安,谁还真正信来着?难不成就因这个便叫他们退了亲?这也忒窝囊了!”娘家出这事儿,陈姑妈便不能忍!

“说到这个我也来火!”何老娘道,“姐姐你可是不知道,就前几天,那王氏正在我屋里说话呢,突然嘎一声就倒地不起了!醒来就=魔怔一般,险把自家男人掐死,人都不认得一个。后来闹了好几遭,不是双腿打直的往外蹦,就是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还要杀人哪!”

“这我如何不知,我不是还令人请芙蓉寺的方丈大师过来么。”要知道,方丈与寻常和尚可是两回事,这次还是陈姑妈着人拿帖子请的芙蓉寺方丈相助,结果,也没帮上什么忙。

“姐姐你听我说。”何老娘道,“你可不知道装的多像,我活这大半辈子,也没看出是装的来哪。王氏就跟中邪一模一样,请神人来也没法子。那王骗子不也神神叨叨的么,这是他亲闺女,都死一半儿了,也没的不送个信儿的道理。谁知,王骗子一来,往他家东厢里打死了一只黄鼠,王氏立刻就好了。这会儿,我还傻高兴呢,不知是入了人家的套儿。这好是好了,谁晓得,王骗子一走,王氏又犯了邪病,王骗子便又回来给他闺女治邪祟。就这样两三趟,王氏眼瞅着命都要没了,他家才说,是三丫头克了王氏。”

“我倒是不信,恭儿也不信,子衿她娘也不信,我们全家都不信!可有什么法子,何念阿涵是信的呀。”何老娘冷哼,“咱们不信是因着事关三丫头。可何念阿涵父子两个,这是人家亲婆娘亲妈,王氏那样要生要死的,事关人命,那父子二人怎能不信?便是病急乱投医,也不能眼瞅着王氏去死不是?再者,也不知是不是一家子串通设的套儿呢。”

“这种亲事,他不想退我也得退。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他家是这种人家,当初我就不能应了他家的提亲!”何老娘又想到一处,与陈姑妈道,“说来还有件事托姐姐打听一二呢。”

陈姑妈与何老娘半辈子的姑嫂,感情早便极好的,道,“什么事,只管说!”

何老娘就将何念铺子接了大生意的事同陈姑妈说了,道,“子衿她娘是个心细的,不然我也想不到这儿。他家到底为何装疯卖傻的也要退亲,我自问三丫头配阿涵绰绰有余,倘不是他家攀上高根儿,断不会这样想方设法退亲的。但有蹊跷,就在此处。”

陈姑妈自然应下,“你放心,我回去就叫大郎去打听。”

陈大奶奶劝道,“舅妈也不必为这些个小人生气,是那小子没福,配不上三丫头,说不得三丫头以后有大福气哩。”

何老娘根本不大想理睬陈大奶奶,不过,陈大奶奶这话却是挺合何老娘的心,何老娘道,“可不是么,我去找芙蓉寺的大师算过了,三丫头的确是命好,以后有大富贵的。”

“是啊是啊,给三丫头再说一门好亲事就是。”陈大奶奶觑着何老娘的脸色,她儿子听说三姑娘退了亲,高兴的午饭都多吃一碗,直嚷嚷着要来探望三姑娘,还是陈大奶奶劝了几句,陈志方肯好生休养。但因三姑娘退亲之好消息,陈志整个人气色都红润起来。

陈大奶奶拗不过儿子,这次鼓动婆婆过来,就是想探一探何老娘的口风。她儿子着了三姑娘的魔,既然三姑娘退了亲,她也不嫌三姑娘出身了,打算给儿子求娶。只是,不知何老娘的意思。

何老娘瞟陈大奶奶一眼,鼻子里哼一声,“三丫头如今刚刚及笄,倒不急着亲事,慢慢再说吧。”

陈大奶奶知道先时得罪何老娘不浅,赔笑两句,“是啊,舅妈说的是。”心下想着如何回转一下何老娘对自己的印象,关键,儿子这不是非那丫头不可么。不然,陈大奶奶当真是看不上三姑娘的出身,不就是一会绣活的孤女么。父母双亡,生就命硬…想到这里,陈大奶奶觉着,以后合八字时也要将三姑娘的八字与自己的也合一合才好,人王氏兴许不是装的呢,说不得真就是三姑娘克的。没爹没娘,可不就是克父克母么…唉,儿子这是什么眼光啊,死活就瞧上了这克父克母的丫头!

陈姑妈心里也嫌自己这大媳妇,不会说话不会做事,除了得罪人有一手,余者别无长处。何老娘烦陈大奶奶,只与陈姑妈说话,“好几天了我就说去瞧瞧姐姐,谁晓得这些天竟不得清静。那天本打算去姐姐家来着,路上遇着三婆子找抽,就没去成。后来又有王氏这作神作鬼的。我还没问呢,姐姐身子可好些了?”

“好了。我都走着过来的。”陈姑妈笑,“我在家里都听说了,打得好!我还说子衿也颇是能干,不愧是咱们老何家的丫头!”

何老娘心下得意,嘴上还假假谦道,“还算有几分机伶,不是木头桩子那类货。”

姑嫂两个说起话来极是开怀,一时,何恭带着孩子们过来,三丫头何子衿也来给陈姑妈见礼。陈姑妈瞅着娘家亲侄儿,再瞅这四个水灵灵的孩子,心下爱的了不得,还犹其称赞了帮着何老娘把三太太婆媳揍翻的何子衿,给了她一块儿玉,也给了三姑娘一个镯子,道,“丫头家,就得能干!我都说大妞她们现在学了一肚子的酸文假醋不实在,子衿这样就很好!三丫头也好,那等装神弄鬼的小人之家,不嫁是你的福气。倘嫁了才瞧出他家的真面目来,那才是吃大亏呢!”

陈大奶奶立刻顺着婆婆的话称赞两个女孩子,笑,“三丫头出落得越发好了,有一回我们妯娌说起来,真真是咱们县里有一无二的好丫头哪。子衿模样似弟妹,天生的水灵。唉哟,这般叫人喜欢,我恨不能带了家去。”她原想大手笔一回,叫三姑娘瞧一瞧陈家的富贵,只是有婆婆的例在先,她做媳妇的,再怎么也不能越过婆婆去,故此,撸下手上的宝石戒子,一人一个。

何子衿心道,今儿个看来有财运。

沈氏见陈大奶奶这疯颠人,不*孩子在屋里多呆,一笑道,“姑妈和嫂子时久未来了,因这些天我家里忙,一直也没空过去。今儿既来了,晚上可得留下来用饭。正好三丫头子衿正学厨呢,叫她们准备去,总不能白得了姑祖母和大伯娘的东西吧。”

何老娘笑,“很是。”对三姑娘何子衿道,“前儿熏的那炉肉就很好,弄些来给你姑祖母尝尝。”至于陈大奶奶,你就顺带脚儿的也吃点儿吧。

两人应一声便下去了。

何恭陪着姑妈说话,很是问了回姑妈先时的身子,他是念书人,也知道一些医道,同陈姑妈道,“姑妈有了年纪,早上练一趟五禽戏,初时不显,练上一年,强身健体,很不错。”

陈姑妈道,“我嫌麻烦,家里薛先生倒是会。”

何老娘道,“一点儿不麻烦。先时我也懒得动弹,子衿劝我早上起床后在院中走一走,这五禽戏是阿恭教我的。以前只觉着在屋里歇着是福气,倒是不如天天活动活动,姐姐以前最会种菜的,弄个菜园子也好。不是指望着吃菜,只当寻些事情做,比天天在屋里闷着强,你又不好打牌。”

陈姑妈颇有知音之感,道,“可不是么。年轻时我带着他们兄妹七个,那老贼天天忙的跟个陀螺似的也帮不上我,我是连闭眼的空都没有,就盼着哪天能过上使奴唤婢的日子,可觉着是大福气。如今倒是有的是人伺候,反又觉不如年轻时有滋味儿了。”

陈大奶奶笑,“待阿志成了家,生了曾孙,母亲四世同堂,就有滋味儿了。”

沈氏都不知该说陈大奶奶个啥,陈大奶奶不叫不会说话,只是这时机明摆着不对呀。何老娘烦她烦的要命,她还弄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可真是…

闹得陈姑妈也烦死这长媳了,一把年纪都要做婆婆的人了,好像这脑袋就跟个摆设似的,长来有什么用啊。陈姑妈随口打发了长媳,道,“你前两天不是说要跟子衿她娘打听酱菜怎么做吗?你们年轻的自去乐呵,我跟你舅妈说几句体己话。”

沈氏请陈大奶奶去自己屋里坐坐,陈大奶奶在婆婆手里经常性碰壁,碰的她都习惯了。这会儿她心下盘算着找沈氏打听一下三姑娘,便也乐呵的与沈氏去了,还说,“是啊,我家里也有腌酱菜,只是总觉不对味儿。”

到了沈氏的屋子,沈氏倒了盏茶给陈大奶奶喝,陈大奶奶果然没打听酱菜,直接就问沈氏,“弟妹别嫌我说话直,我简直是心焦火燎。弟妹也知我修来那孽障,实在拿他无法,只得跟弟妹打听一二了。”

沈氏都气笑了,哦,阖着你是拿儿子无法,才来打听三姑娘亲事的。便三姑娘不是她生的,也在何家养了这好几年,沈氏一样疼她。沈氏也素知陈大奶奶为人的,眸中一冷,只管含笑推托,道,“看大嫂子说的,您只管放心,三丫头绝不是那种攀富慕贵的人,她说了,就找门当户对的。大嫂子放一千个心吧,你着紧的给阿志说一门亲事吧。我家小门小户的,虽是亲戚,也高攀不起哪。”

陈大奶奶哑口,连忙道,“弟妹听差了,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倘你愿意,三丫头也没人家,我想着替我那孽障提亲来着。”

沈氏笑,“这我哪儿能做得了主,家里的事儿,都是太太做主,再者,也得问问三丫头的意思。”谁家会把闺女嫁给“某孽障”吗!

陈大奶奶又跟沈氏打听何老娘的意思,沈氏多机伶的人,同陈大奶奶绕到吃晚饭,也没给陈大奶奶一句实诚话。

晚饭的菜都是何子衿三姑娘一起定的,这几年,陈家有了银钱,各方面水准自然是一等一,不过,陈姑妈仍是赞了声好,道,“这炉肉烤的好不说,这荫油味儿也特别,醮来吃真正下饭。”

何老娘半是抱怨,“三丫头还好,她是学绣活的人,厨下的事知道些便罢了,我怕她手使粗了,以后做不好针线。”指着何子衿道,“这丫头片子上辈子兴许是厨子投生到咱家,天天除了养花弄草就是捣弄吃的,刚一开春儿就死磨硬泡的叫她爹给她垒了个挂炉,就为弄口吃的。”

陈姑妈笑,“恭儿还会做泥瓦匠的活不成?”

“哪儿啊,外头找的人,就是西边儿成大哥家的三小子,真是好手艺,人也实诚,介绍咱家买了些旧砖,就花了买砖的钱,手艺没要钱,做活俐落的很。”何老娘道。

“成大哥就是个实在人。”陈姑妈道,“子衿这做饭的手艺可比寻常丫头要好。”

“她爱捣鼓这个,也是没法子。阿念阿冽得实惠,吃的好,口也壮,蹭蹭的长个子。再者,要捣鼓的多了,拿到酱菜铺子当熟食卖,也还卖的出去。”只要是能增加家里收入的事儿,何老娘其实是大力支持滴。关键是,何子衿捣鼓什么炉肉啊熏肉啊啥的,都是沈氏拿钱出来给何子衿捣鼓。沈氏是个心眼儿活泛的人,她能想到开酱菜铺,其实现在铺子里不只卖酱菜了,连带着秋油、大酱,酱肉酱肘子酱排骨啥的都有。如今还兼卖烧饼来着,这卖烧饼倒不是沈氏想的主意,是沈山的媳妇章氏,章氏娘家原就是做小生意的,章父可是一把打烧饼的好手,后来将绝活传给了闺女,章氏打出的烧饼也极好吃的。何子衿知道后就跟她娘说了,不如弄些酱肘子炖了,搭配卖。酱肘子铺里早便有的,酱肘子配老汤煮,一定要煮的咸淡松烂入了味儿,介时切一块儿肥肉相间的,拿刚出炉的火烧一裹,肥的部分直接见热化成油,咬一口顺嘴流,那滋味儿就甭提了。每天傍晚阿念何冽都要去吃一个热烧饼夹酱肘子来着。酱菜铺子生意本就不错,如今有这一招儿,沈氏虽没说赚了多少银钱,不过天天瞧着宝贝闺女笑眯眯笑眯眯的。沈氏虽然不会给闺女分红,但闺女要盘个持炉啥的,沈氏催着丈夫就把这事儿给办了。就是现在闺女要捣腾什么吃食,沈氏也大力支持,还会拿钱给她买原材料,反正做的好吃了就拿铺子里当熟食卖。就是沈氏也觉着,自家闺女大概上辈子的确是厨子把投胎,但,肯定不是寻常的厨子,说不得是天上的天厨哩。不然,咋会这样捣鼓吃食呢。

陈姑妈说何老娘,“这还不好。你就天生这脾气,心里多欢喜,到了嘴上必然要嫌弃几句。”这脾气还有个别名,叫,得了便宜还卖乖。

何老娘呵呵笑,“我还不是像姐姐么。”

陈姑妈给何老娘逗的一乐。

老姑嫂两个吃过晚饭,又说了会儿话,陈行带车过来接祖母回家,进门又是一通见礼说话。天色不早了,陈姑妈便辞了弟妹,回家去了。

何老娘带着儿孙送到门口,直看着陈家车子走远。

陈姑妈在车里闭目养神,陈大奶奶欲言又止,终于憋到了家,服侍着婆婆回了屋,又奉了茶,这才问,“母亲,您觉着,三姑娘这亲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