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玄清笑应了,目光闪烁,接过来再次郑重道谢,他二十年前就得了这病,当年家里人甚至为他请来薛泽薛神医,都不能完全治愈,如今早就绝了痊愈的希望,他这些年钟情于书画,不入朝堂,也未尝不是这个病的缘故。

此时听顾婉说能控制,他也是半信半疑的。不过,白玄清这人性情还好,就是不怎么相信顾婉,也不会说出口让别人难堪。

顾婉也不在乎这位相信不相信,自顾自地让小厮赶紧把他家郎君扶回家去。

沐七看了一眼白玄清渐行渐远的背影,莞尔一笑:“人们只知道白玄清号称书画双绝,却不知,这人在排兵布阵上,非常有天赋,当年洛红缨就说,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军事奇才,那一年沐家军打下胶州,全靠他运筹帷幄。”

顾婉一愣,这事儿她还真不知道,上辈子就没听说过白玄清除了精通书画之外,还有什么能力——这世间因为各种原因而埋没了天赋的人,本就数不胜数。

“我们和达瓦族必有一战…一场大战!”

庆朝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很多,可是,能称得上帅才的,却寥寥无几,便是洛红缨,都差了些火候。而且,洛红缨毕竟是女子,沐家已经耽误了她的花信,总不能让她一辈子孤苦无依,身为女人,还是嫁人生子,才是最好的结果。

况且洛红缨又不是那等真正喜欢舞刀弄枪的女人,她性情温婉,是个贤妻良母的料子,若非世事弄人,她一定会和天底下大多数女儿家一般,有一个寻常却平静的人生。

“洛红缨对我沐家有大功,我不能让她晚年凄凉…一个女人,要是没有嫁人,没有个孩子,将来可怎么办?”即使沐家能给她荣华富贵,给她无边的权势,这样下去,她终究还是会落个凄苦寂寞的下场。

“要放走洛将军,总要有人替代才好。”

沐七从早年开始,就掌握沐家军的情报系统,对于自家军队的了解,普天之下,也无人能超过他,这些年来,他几乎是时时刻刻都期盼着老天爷忽然掉下一个举世无双的天才大将,好让边疆防线,固若金汤。

忽有一阵凉风吹来。

沐七搂着媳妇转身,低声道:“回吧,天色不早了。”

两个人便挽着手扭头离去,至于唐红,早让王府的侍卫捆起来,准备送至官府,她会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就是不死,大约也要流放三千里。

顾婉和沐七,都未曾给她求情,她也没哭没闹,这个女人在做出这种事儿的时候,恐怕已经想到了自己的下场。

两夫妻在外面玩了一天,挺痛快,结果刚一回府,就让吓得三魂七魄都差点儿飞出去的万岁爷给召唤进宫。

沐七被叫去了大兴宫,顾婉则被皇后娘娘提溜到凤仪宫。

柳氏拉着顾婉的手,仔仔细细看了她半天,见周身上下都没被伤着,才松了口气,直念阿弥陀佛:“好在无事,哎,你们俩也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还这般让人不省心!”

顾婉耷拉着脑袋让柳氏压着数落一顿,到半夜宵禁,这一双至高无上的夫妻才数落痛快,大发慈悲地把俩人赶出宫门。

——————

刺杀事件只是个小插曲,沐七没怎么放在心上,事实上,他连唐红最后判了什么刑都没过问,心思都被从虎跳崖赶回来的孙镖头身上。

因为有陈昊留下的设计图纸,沐七带去虎跳崖的人里,能人也不少,再加上几分运道在,居然还真让他们把整个藏宝库都给挖通了。

那些机关暗器,能破解的破解,破解不了的绕道暴力破坏,最后从第三层藏宝库里弄出三千块儿银锭,还有奇珍异宝无数,刘衎看过记录单子,认出好几样前朝皇宫的藏品,沐延旭这才恍然,怪不得进宫的时候发现皇帝的私库里一穷二白,闹了半天,水泽把宫中的宝贝都拿去埋藏了起来。

丰朝也是少数民族建国,建国之初,四处劫掠,不知道积压了多少好东西,当时沐家没有翻出来,多多少少也是有点儿遗憾的。

如今宝藏重现,沐延旭甚是开心,治国也不能没钱,手里头没有银子,做什么事儿都束手束脚的,要是早有这么多钱,上一次和桀骜开战,也就用不着那般捉襟见肘。

顾婉到对这些金银珠宝不大感兴趣,实际上,就是她感兴趣,这些东西也变不成她的,到是还挖出来不少古籍珍本,让顾婉动了点儿心思——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典籍,孤本,可是连随身商店里都没有出售的好东西。

顾南通过内部消息知道有这么一批典籍在,当场就给抢劫到集贤馆,还专门从藏书楼旁边又建了两座楼,就用来装这些书籍。

顾婉干脆就成了藏书楼的常客,每天让宝笙宝琴带着茶水点心,一消磨就是一整天,一本本地抄写那些没看过的典籍。

这东西可能是因为新鲜的原因,在随身商店里的价值非常高,只一页,就够顾婉拼命刺绣或者练习字画两三年的,一下子,顾婉就脱贫致富。

当然,重复的不行,只有随身商店没有的典籍,才有高昂的价值。

第二百零六章 科技

顾婉也是头一次发现这个现象,她以前看得多是比较常见的书籍,在随身商店里面有很多,价格便宜,根本没有想到,这些典籍居然这般值钱。

其实很正常,每个世界都有独特的文化知识,即使包容万物的随身商店,也不是什么都有,一旦发现新鲜的知识文化,价格自然就高了上去。

自从顾婉长大成人,陈文柔给的功课都停了大半儿,她又做了王妃,事情多,练字,画画的时间越来越少,赚取的积分也越来越少。

她娘亲留下来的珠宝首饰,她又舍不得卖出去,再说,卖出去也不划算。

当年为了沐七的安全,她几乎是把手底下的积分都耗得一干二净,后来又弄出超出这个时代很多的各种技术资料和实物拿去给柳木头他们研究。

如今庆朝的炼铁,炼钢工业,武器锻造方面,都大有长进,代价却是顾婉积分的入不敷出,她的积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超过一千点。

现在出售抄录的典籍,不过半个月,就有三万多点儿入账,就是顾婉这些年已是越来越不大依赖随身商店,也忍不住欣然。

计算了一下,有三万点,她甚至能买一辆性能相当不错的跑车…当然,在庆朝的道路修得实在不怎么样的现在,她就是买车,也只能买越野车。

不过,即使有了汽车,她恐怕也只能藏在自家院子里偷偷欣赏,否则,即使她是王妃。露了痕迹,也会让人侧目。

顾婉看着积分,以前积分少,她需要用的地方也多的时候。她从没有想过那些有的没的,可现在积分多了起来,她却忽然有些怀念二十一世纪的生活。

即使二十一世纪。空气恶劣,环境糟糕,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她只是个小小孤女,没有伺候,衣食住行都靠自己,但不能不说。二十一世纪是个极好的年代,生活便利,娱乐多样,那个时代,对古人来说。简直就是神仙才能呆的地方。

一个人,一旦享受过那样的日子,就再也忘记不了。

那电视,电脑,空调,冰箱,让人眼花缭乱的各项高科技设施,还有那更迷人的,这个时代的人永远也想象不到的娱乐活动。

顾婉按了按眉心。把纷杂的思绪撇开——还是别乱想了,即使她现在是王妃,权势地位都有了,但想不着痕迹地复制二十一世纪的生活,还是不大可能。

难不成,还让她撒一个弥天大谎。说那些不能用常理解释的东西,都是神仙给的不成?沐七也就罢了,便是知道自己的秘密,最起码也不至于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烧,毕竟,这么多年的感情不是假的。

可其他人呢,其他人就怎么会不介意。

人类,本就是一种排外的生物,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是让别人发现她与众不同,那不是会被当成妖怪,就是会被当成神仙供起来,这两种,她都不想要。

于是,顾婉也仅仅是补充了一批以前不大舍得买的小型医疗器具和药品,还有一堆这个时代不大能仿制出来的零食。

一盒子巧克力,一盒子咖啡豆,几块儿奶油蛋糕。

也就是尝尝鲜,顾婉比较挑嘴,这些东西也不是太爱,到是沐八娘很喜欢,顾婉送她几块儿巧克力,只说是最近试验出来的新吃食,让她先尝尝。

一开始小姑娘还看那黑不溜秋的颜色不顺眼,结果一吃就爱上,把顾婉手里去了封皮的巧克力搜刮走。

再有就是弄了一堆比较便宜的玻璃艺术品,扔到京城的铺子里出售。

顾婉虽然有了玻璃作坊,但这个时代做出来的玻璃,失败率高,成品率很低,大部分玻璃还是那种带了点儿绿色杂质的玻璃,一窑烧出来,轻易没几块儿透亮的,吹制工艺也差点儿劲,工人们没经验,又都是手工作业,这时代的人,又哪里见过现代五花八门的玻璃工艺品?

顾婉聘的掌柜听说这是海外来的东西,登时激动的不行,差一点儿自己就上了出海的商船要一起出海。

庆朝并不闭关锁国,商人的地位也不像后世传说中的那般低下,沐家自己就开着商行,国内有许多海商,但大部分都是把国内的丝绸瓷器运出去贩卖,还真没听说过海外有什么好东西。

当然,这个时代海外估计也真没什么高超技术存在!

顾婉看着老掌柜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非要出海去见识一下外面的玻璃工艺,哭笑不得地费了好大的力气安抚住他,答应替他寻找各种技术书籍,心下却觉得,她回来这么多年,做的事儿真不算多,其实,她完全可以在国内普及一下科学教育。

现在享受不到类似现代的生活,她要是努力一下,说不定几十年之后,她的子孙后代,能够看到点儿希望!

算一算,其实她早就开始让这个时代的人关注科技了,比如,她把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之类的书籍弄出来普及,比如,她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和设计图纸拿给柳木头,让他研究水车,研究炼钢炉,研究兵器。

只不过,一来这些都不是什么基础知识,以实用为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只有柳木头那样沉浸在行当里半辈子的能耐人,才能理解,但即使是柳木头,因为基础知识缺乏,他就算能照着图纸做出东西,让他自己研究,还是相当困难的。

顾婉也没想一下子做出多大的事业,让天底下所有人都认同一个新的系统学科,她活了这么久,早就学会了什么叫不要好高骛远。

这就是忽然在她脑子里冒出来的一个念头,仔细想想,大约也就是因为孝期没有完全过去,宴会游乐比较少,王府又没多少事让她操心,实在是闲得慌,顾婉姑娘自己想给自己找点儿乐趣罢了。

只是想想容易,要做,可不那么好做。

不说别的,就算有教材,她连个老师都找不出来,而且,她也不知道该上哪儿去找学生去!

这时代匠师都是世代传承,父传子子传孙,独门绝活都是严格保密,想让这些人教学生,难上加难,再说,这些人可能自己会干活,让他们手把手带徒弟还行,大规模的教学,可不是他们能做得来的。

顾婉自己又不是理科生,初中高中的基础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她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教学。

一开始,顾婉琢磨着可以和顾南商量一下,顾婉本身搁在未来,肯定能被评为大教育家,擅长教学,又有集贤馆在,现成的学校都有了,结果,她才透露了一点儿话头,人家顾大名士就直接翻了白眼。

好吧,就算顾大名士很开通,并不认为工匠低贱,可集贤馆是什么地方,是为了培养治国人才的地方,这里不教授基础知识,凡是能进入的,无不是通过十年苦读,心怀大志,一心一意奔着做官去的,除非哪一天官员考核考‘工匠’知识,否则,让这些人为了讨好王妃,学什么乱七八糟的‘技术’,门都没有!

当然,顾婉也不觉得,一群文科人才能弄得懂数学,物理化学这类理科基础知识。

于是,打集贤馆的主意是不可能了,别说顾南,就是顾安然,也不会允许自家妹子乱来,集贤馆那些人,有不少名门世家的公子,更不会由着顾婉‘摆布’。

她只好弄了一批理科的基础资料,改头换面说是古时候留下来的典籍,扔给柳木头,让他在他的那个圈子里多传播传播,这个肯定受欢迎。说不定几年之后,能出现一批看到这等理科知识魅力的人才在。

再者,顾婉一直很注重自家下人的教育工作,很早以前,教导宝笙,宝琴一群丫头的时候,就涉及到一些数学知识,为了将来管账,俩丫头学的还不错。

这个到能发展下来,以后再教导下人里面的小孩子,完全可以插入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小孩子的观念还没有形成,可比成人容易接受新东西!

如今宝笙非要自梳头当嬷嬷,宝琴却许了人家,还是比她大上十几岁的王刚,也还在顾婉身边做活。

顾婉一开始知道宝琴竟然想嫁给王刚,还真吓了一跳,毕竟俩人的年龄相差太大,而且,当时沐七手底下有好几个有官身的人,都有意娶宝琴,在这年代,主母的心腹丫鬟,可绝对是相当抢手的,顾婉又是王妃,若是宝琴好运,当个三四品的官太太,都没有问题。

王刚也不错,可论前途,比沐七手底下的人差得远,完全没有可比性。

奈何宝琴就是相中王刚老实,据说王刚还在涯州打理一品斋,没被顾婉召进京之前,她就已经决定了,顾婉也只有笑着祝福,发还了身契,还给她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后来想想,顾婉也觉得宝琴的选择不错,至少王刚知根知底,人又老实憨厚,顾婉的生意,多靠他打理,再加上一开始就是顾婉的心腹,和顾婉情分不同,宝琴嫁给他,绝不会受气,要是嫁给了官员,即使有顾婉做靠山,也缺些底气。

第二百零七章 三年

一转眼,又是一个三年!

这三年,庆朝还算平静,外敌达瓦族一直很安生,没随便挑事儿,沐延旭励精图治,朝内的情况也不错。

像降级袭爵之类会触动世家大族利益的政策,都磕磕绊绊地实施起来,纵然不是那般顺利,反弹却也算不上很严重,如今世家势力,勋贵阶层,还有寒门子弟,在朝廷上形成微妙的平衡,所以大面上看来,还真有几分盛世的兆头。

只是有一点儿,还是沐延旭的子嗣问题!

沐延旭的年纪不小,可膝下空虚,底下的臣子们,无论是不是一心为公的,都很着急,一开始还好,沐延旭的压力不大,因为赶上先帝逝世,他要守孝,便是底下的臣子再着急,也没有拦着皇帝为先皇守孝的道理,但等到孝期一过,所有大臣的目光,就都开始盯着万岁爷的后院。

这么长时间,皇宫里又添了两个让御医检查过,身体健康,身材也适合生养的嫔妃,偏偏就是没有喜讯传出。

不说大臣们,便是皇室宗亲,都开始不安。

好在沐延旭威望日隆,一时半会儿,到还弹压得住,事情没有闹得太大。

顾安然一步步地往上爬,在大理寺做了一阵子,又在户部干过一段时间,去年被顾南扔到宣州去做了刺史,也算得上是简在帝心的人物。

只不过庆朝官员外任,没有带老婆孩子的先例,顾安然出京。扔下方素和儿子在家里,到让方素挂念得很,偶尔也颇有几句抱怨之词,便是顾玥。也蔫了好久回不过神。

刘衎和陈文柔依旧身体健康,生下的两个女儿才三岁,正是最好玩的时候。两口子把所有心思都搁在闺女身上,那样的宠爱,一开始顾婉都有些怕,担心这俩人养出一对跋扈嚣张的姐妹花,索性刘衎也好,陈文柔也罢,在教育上还是很有一手的。虽然宠爱女儿,可俩丫头小小年纪,就表现得大方得体,完全可以想象,多年之后。又是两个陈文柔一样的贵女。

一想到十几年后,会冒出两个陈文柔来,顾婉就忍不住眉眼直跳!

至于顾婉和沐七,还是老样子,沐七数年如一日地被沐延旭压榨,顾婉把王府上下也打理得不错,自己的生意更好,一品斋的店铺开遍了大江南北。

而且,通过柳木头他们的努力。再加上顾婉的资料帮忙,造纸术和印刷术发展挺快,已经能造出比较便宜的纸张,也有了活字印刷技术,顾婉就和朝廷一起组建了‘大庸日报’,和几个师姐闺蜜。还有师傅办了一份儿报纸,叫‘大庸新事’。上面连载大庸的趣闻八卦,也介绍新近流行的发型衣裳首饰等等。

报纸杂志这个行业,如今也算是挺兴旺的,除了朝廷创办的以外,还有有商户自己创办的,五花八门,顾婉偶尔看到,还颇有成就感。

不过,还是只是‘大庸日报’和‘大庸新事’这两份报纸知名度最高,不说‘大庸日报’上偶尔还能看见皇帝的笔墨,就是‘大庸新事’,就有如今大庸最神秘,也最受男女老幼追捧的飞卿居士写的文稿连载。

要说飞卿居士的文章,到也算不上最好,至少,比不得很多大名士的文字,却是非常的新鲜有趣,还时不时会有发人深省的观点出现,尤其是,他很擅长讲故事,写出来的故事无论是荡气回肠的英雄秘史,还是柔情蜜意的才子佳人童话,都极为吸引人,在这个娱乐活动实在罕有的年代,这些文字故事,还真能让人看得欲罢不能。

……

腊月,天公作美,万里无云。

顾婉端端正正地坐在布艺沙发上,对着用上好的红木镶边的玻璃镜上下照了照,调整了一下鬓角的玉钗。

如今出了孝,一大家子都换上新衣,顾婉也难得着红,一身大红的束胸高腰长裙,肩膀上披着用碎珍珠和红宝石,配着狐皮串起来的披肩。头上是缀了五彩玉的步摇。

她这个步摇是陈文柔给的好东西,上端双翅扩展,镶嵌了精雕细琢的玉片,玉片层层叠叠,竟宛如一大簇桃花,下面是分垂珠玉串饰,只是看,就耀目得很,以前年纪小,戴上也衬不起来,如今年华正好,步摇配上她越来越浓重的风情,相得益彰。

顾婉轻轻地晃了晃脑袋,从榻上起身,随手关上窗户,宝笙用冰糖煮了牛奶,加入几颗梅子,捧到顾婉眼前。

“王妃,宾客们都要到了,您填填肚子,快出去迎客吧。”

顾婉失笑,伸了个懒腰,慢吞吞地拍了拍面颊,任由宝笙给她披上斗篷,“我家办酒席,我却吃不好饭,还真是…不知该说什么好。”

话虽如此,她却没有什么不乐意的,今日正好是腊月十二,是沐七的生辰。

沐七往年是不怎么过生日的,只是今年刚出孝,沐延旭那位皇帝陛下又重视,亲自下令要给沐七操办,不得已,纵然沐七嫌麻烦,王府里还是张灯结彩,热闹起来。

一出门,就看见沐七难得一身正装,温文尔雅,怎么看,怎么好看。

他过不了几年就到三十的人了,看着却还是少时的模样,也没有蓄胡须,一张脸光洁无比,眸子依旧宛如稚童般清亮。

沐七看到自家媳妇,忍不住挑眉,估计要是换到二十一世纪,他得吹起口哨来。

顾婉笑眯眯地伸出手,让自家男人牵了,一起携手出去迎客。

说是要迎客,实际上以顾婉和沐七的身份,能让他们迎接的,不过是两个哥哥,再加上沐家宗族里的长辈们罢了,大部分人,哪里敢劳驾他俩?

沐七去接了他二哥,三哥,去前厅喝酒,顾婉陪着两个嫂子,还有其他朝中大臣和宗亲家的女眷说话。

酒菜都是极好,不过,沐七不大喜欢歌舞,顾婉就让人请了戏班子,登台随意唱,也热闹热闹。不一会儿,万岁爷沐延旭竟然携着皇后一起登门。

他是轻车简从来的,除了一箱子礼物外没带别的东西,可王府却得是正门大开,所有人起身相迎,折腾了有好半天,才把沐延旭迎里屋。

“张老,你也别客气,出去吃吧,有我们在,万岁爷还能饿着不成。”

沐七在他大哥面前向来随意,在外面还做做样子,屋内都是自家兄弟,便自在许多,沐延旭虽然当了这么长时间的皇帝,却还没学会摆皇帝的架子,想吃什么自己捞,根本不让跟着来伺候的张宏动手。

张宏也是有眼力的,答应一声,恭恭敬敬地退下去,自有人领着他去吃酒。

沐延旭仿佛有些心事,一个人拿着酒壶,一杯接一杯,不停地往肚子里灌,老二信王瞧了他一眼,也没拦着。

沐七也只是笑了笑,叮嘱几句多吃菜,就由得他去,至于老三,那就是个憨人,因为自家媳妇嘱咐过,不许多喝酒,只能喝三杯,一边儿抱着酒杯,小口品尝,一边儿忒羡慕地盯着自家大哥瞧。

酒过三巡,信王漫不经心地吃了一口菜,瞅了自家大哥一眼,皱眉道:“大哥,那传言是真是假?”

沐延旭一愣,脸上顿时黑下来。

信王皱眉:“万岁,皇上,这其实真不算坏事儿,要是真的,臣弟觉得,还是把人接进宫来为好。”

沐延旭咳嗽了一声,板着脸,低声道:“行了,这事儿还得细查,没查清楚之前,谁也不许乱传…尤其是别让你们嫂子知道。”

信王苦笑:“不能乱传?在大庸,这事儿,咱们怕是最后知道的…不过大哥放心,嫂子身在深宫内院,这事儿没确定,肯定没人敢在她面前嚼舌根。”

一句话,几兄弟都沉默。

沐七哭笑不得,敲了敲盘子,“大哥,二哥,三哥,今天我生日,咱们吃饭喝酒看戏,别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行不行?”

其实,让沐延旭兄弟讳莫如深的事儿,顾婉知道的比他们都早,这到不是因为他们兄弟关心的是军国大事,而顾婉,更关心的是八卦情报,而是,这种秘闻的主角,已经找到顾婉头上来了。

那是两个多月前,天还有些热的时候。

因为出了孝,顾婉便约了师姐唐娟几个闺蜜一起去骑马,跑了一圈马,还逮住两只白毛的野兔,正想起自家皇后嫂子前几天刚说,想吃一顿烧烤,就顺便绕道去皇宫。

没想到,车辆刚刚到宫门,就有一个中年妇女,一头栽倒在车前,把车夫吓了一跳,要不是车夫的技术还行,怕是一不小心,马就踩在那妇女的脑袋上了。

虽然很多大庸贵女,都喜欢骑着马在大庸的街面上乱逛,这些贵女骑马的英姿,还是一道挺不错的风景线,偶尔能吸引到不少青年才俊围观,但顾婉却不大喜欢,她一向是进城就换车,行路非常小心,她手底下的人,也养成了和她一样的习惯,以前从来没有出过‘车祸’,这次乍然遇见,车夫和侍卫都有点儿不知所措。

第二百零八章 血脉?

马车骤停,顾婉差点儿一头撞在车壁上。

王府的侍卫也回过神,腰刀出鞘,明晃晃的刀光吓得周围来往的行人还有几个出宫采买的宫女,尽皆走避。

顾婉撩开车帘,向外看去,就见那个中年妇女,半坐在地上,发鬓略有些凌乱,正痴愣愣地看着宫门。她的衣着打扮都不像是大庸人,尤其是发饰和那一双马靴,明显是涯州那边儿的样式,顾婉还未开口,随行的侍卫已经上前怒叱:“汝是何人,因何挡路?”

说着,便弯腰欲把那女人拽起。

那中年妇女显然被吓了一跳,茫然抬头,也就一眨眼的工夫,又有一少年快步走出,朗声道:“贵人,还请手下留情。”

顾婉顺着声音看去,就见出声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那少年长相很讨喜,面如冠玉,明眸如秋水,传来身青色的旧衣袍,即使沾了泥污,还是一身书香气。

这少年颜色太好,气度也甚佳,王府的侍卫居然一时没想起来上手阻拦,就让他平平稳稳地走到那中年妇女身边,还把人扶了起来。

顾婉就瞧着他细声细气地在那女子耳朵边说了两句话,那女子就一个激灵,猛然回神,哐当一声,跪倒在顾婉的车前,哀声道:“王妃,请救奴一救!”

那少年满脸无奈,俯下身欲把女子托起,只是他大约气力不够,扶了半天,那女子还是死死跪着不动弹。

少年也不生气。只缓缓俯下身,搂住女子的肩膀,轻声唤道:“阿娘,您先起来。地上凉,会生病的。”

却不曾想,那女人一听少年称呼她阿娘。脸色一下子就得惨绿,嘶声道:“莫胡说,莫胡说,奴万万当不起!”

顾婉蹙眉,这是在宫门口儿,闹起来实在不好看,敲敲车窗。立时便有个侍卫走近:“你且请这二位到…一品斋暂坐一坐,我一会儿过去。”

一品斋的一家分店就开在皇宫门口,也就一百多步的距离。

当时顾婉想着,看样子可能是有什么冤情,看在这小郎君模样好。若是小事儿,她伸伸手也没什么,不得不说,顾婉的颜控属性这些年不但没有降低,还提高了许多,这会儿遇上的要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没准儿她就直接喊金吾卫来处理了。

顾婉也没放在心上,径自进宫,见了皇后。柳氏还留下她一起吃饭,吃的便是顾婉带去的两只野兔,由御厨妙手烹调,味道鲜美,吃饱喝足,柳氏又拉着顾婉说了一阵家常。还看了百戏,听了教坊司新出的妙曲,才放她离开宫门。

出了宫,顾婉心情不错,想起刚才碰见的那美少年,又琢磨着也有好几天没见宝琴,听说一品斋的生意太红火,她和王刚都忙得很,于是,转向一品斋。

……

顾婉上了一品斋二楼,在屋里坐了片刻,吃了几块儿点心。

中年妇女和那少年就被宝琴领到她的眼前,两个人都换了新衣服,中年女子也洗漱干净,人显得比刚才精神些,那少年就显得更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