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齐慎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太平院就来了人把勺全送回来了,除了要走的,其他的全回来了。这让齐慎不由得摇头,太平院的人也太闲了,这丢了个勺也管,而且还管得这么细。

齐慎家的勺儿倒是全回来了,可那些窃“宝妹妹”“林妹妹”的雅贼们又失窃了呀,又不好声张,只好四下里乱找,寻找无果后又听说姚海棠那儿还有一套,一个个就鼓足了劲儿盯着姚海棠那儿,备足了银票就等着姚海棠摆摊卖瓮了。

看来以后,姚海棠真要开个铺面卖大家伙儿还得不习惯!

又过了三天,杜和说:“差不多了,就今儿吧,还到原地儿去。”

还是那茶馆下边儿,还是那个小摊儿,旁边还是那卖菜的大婶儿,杜和还站身后,安丰还在那儿忙进忙出,姚海棠么自然还坐那儿笑眯眯地既不叫卖,也不说什么。

总有吃螃蟹的人上前来,有人谨慎地派了小厮来出价儿:“二百两?”

围观群众啐他一脸,二百两就想买铜瓮外带一百来个石头记里的人物錾花铜久,做梦去吧。

“五百?”又有人加了三百两,群众们继续不干。

“六百两!”

加来加去群众们一直“嘘”声一片,最后人群里走出个人来,姚海棠一看脸上的笑僵了僵:“一千两。”

“言公子!”

与此同时杜和在姚海棠后边儿轻声嘀咕了一句:“小言?”

与姚海棠不一样的是,杜和的心里充满了各种疑惑,而姚海棠仅令是觉得各种事情会摊到自己脑门儿上来。想想这位言司任在司珍坊可是个大大的忙人,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怎么会不远千里跑到云泾河这样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她开始觉得自己应该连夜包袱款款地跑路。

南方自然不缺少大富之家,更不缺少为了吃可以花大价钱的,更何况这物件看着好,若个运回乡里去那也是头一份儿,这世上最值钱的就是稀罕这俩字儿:“二千两!”

言公子没在再往上加价儿,也没人再往上加价儿,这出价的是南陇上某位大大有名的财主,更关键是这家就是做吃起的家,至今酒楼饭馆儿还遍东朝开花儿,所以这位怎么也比旁人要更舍得一些。

最后二千两成交,其实二千两并不多,这一单买卖要除了成本,能挣下的实在没几个钱,不过耐不住齐家没要,这二千两倒是实打实地挣着了。再加上《石头记》挣的银子,这一单买卖也算是直接脱贫致富奔小康了。

都说口袋里有粮心不慌,可她反倒是慌了,不为旁的,只为那言公子一路找到了她住的地儿!

14.言行云

如果在京里,你拦着人问太平院,十个人会有九个指了方向后赶紧闪开。可要拦着人问言公子,十个人有十一个会拉着你热情地送你到宰相府,告诉你今天守值当班儿的侍卫叫什么,然后再明明白白地说清楚言公子什么时候在府里,什么时候在司珍坊。

这么说吧,如果太平院是一个高高在上,受老百姓敬畏的部门,那么司珍坊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受老百姓欢迎的部门,而言公子就是那部门的司任。

加之言公子为人随和,宰相府上上下下都平易近人,按现代话儿说这位叫“平民宰相”,以草根致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大家对宰相府有着天生的亲近,宰相府对下人又约束得很好,所以言行云是自然而然地受尽了欢迎。

当看到言行云站在院门口时,开门的安丰倒是没什么,在院儿里遥遥看着的姚海棠和杜和都有点儿出神。一个出神的是似曾相识,一个出神的是最好不相识。

“冒昧登门,还请海棠姑娘见谅。”言行云进来后先说了这么一句,接着就看到了杜和,他是知道姚海棠没有亲人的,所以看到杜和言行云甚感奇怪。

而杜和或是从前惯见了人情世故,对言行云这眼神只一沾就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是这时候不宜解释什么,只需要摆出个态度来就是了:“坐吧,小言。”

只这一句让言行云怔愣当场,这世上没有几个人会叫他小言,宰相府出来的公子,除了宫里一干王候家的公子,谁能叫他小言。而杜和明显叫得很顺嘴,而且叫得很从容,就像他从前一直这么叫似的:“这位公子,我们从前莫不是相识?”

“只是觉得言公子像一位故友,失礼了,安丰沏得茶来。”说话间杜和又招呼着一块儿坐下了,在这院儿里,他显示出的是一派主家风范。

倒不是他想显出这范儿来,关键是姚海棠一直没声儿,他只好先支应着。其实杜和想过再置间屋子,可又觉得和姚海棠在一块挺好,也就打消了这念头。

既然是好,那就不要多生枝节,杜和就是这么个人。

直到安丰把茶沏了来,姚海棠才从乱纷纷的各种念头里回过神来:“请问言公子,你这一趟是为何而来。”

对她这直来直到的性子,言行云是了解的,所以也直来直去地答了:“自是为了请姚姑娘帮忙而来的。”

帮忙,好吧,她就知道,这得叫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言公子应当知道,若是京里的贵人都帮不上您的忙,我就更难得帮上您什么了。”姚海棠是个很怕死的人,尤其是死过一次的,更想好好的活着,哪怕是活在这个莫明的时空里,她也想把自己这一辈子过得安稳顺心。

人生最难的事儿,不是权利财富地位,恰恰是平静安稳顺心。

对于姚海棠的回答,言行云也如在意料之中一般点头说道:“我知道,司珍坊里放还了,本不当要求海棠姑娘再帮什么忙,可这事儿实在是关系颇大,如果不是这样,我也不敢来烦劳姑娘。”

这时杜和开口了:“说来说去,你们还是应该把事情先说明白,事情没说明白之前就在这推来辞去的,实在没有必要。言公子,这么说吧,如果这事是让海棠以身犯险,那就不必说了,如果只是不关性命安全的,且说来一听。”

看着姚海棠与杜和,言行云点了点头,接下来的一句话,把姚海棠跟杜和都唬了个正着:“当年海棠姑娘制过春雨剑,姑娘可记得?”

名剑春雨,当年由东朝出赠给了远嫁沉国的慧思公主,据说那是一柄连沉国第一剑师都称道的好剑,有“一剑春雨,百里无人”的说法。可是在场除了言行云,谁都没有想到,春雨剑竟然是出自姚海棠之手。

“为什么要提这件事?”总不能还让自己制剑,她倒是能把上好的龙泉剑仿出来,可关键是这时代的硬件跟不上,老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可这时代哪儿来的好钢!

这时安丰到后头浇园子去了,言行云静神听了听四周的动静之后才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慧思公主用春雨剑杀了沉王,春雨剑自出世起从来没有沾过血腥,但是眼下沾了血腥,擅用剑之人自然能看出不同来。”

这时杜和不知道在想什么,在姚海棠没反应过来之前就说道:“是要再打造一把春雨剑,以洗脱慧思的弑夫之名?”

虽然觉得杜和不称公主有些不合规矩,但是这时候也没工夫说这个,言行云连忙点头道:“公子慧心。”

这倒不麻烦,关键是…春雨剑长什么样儿,她有多少时间,一把好剑总要千锤百炼方得成的,要就给她三天,打死她也做不出来:“时长日久了,要做一把一模一样的绝对不可能,除非有当时的图纸,否则会有差距。这差距在我看来或许微小,但是在用剑的人手里一过就肯定十分明了。”

其实…姚海棠这是明摆着在拒绝,当时的原主得多小啊,肯定没图纸呗。

正如她所的一样,言行云闻言摇完头后说:“图纸只怕是很难…”

听着这话姚海棠窃喜,这可不是她不帮忙,是没这条件!

可是接下来言行云的话就让姚海棠喜不出来了:“不过太平院的人会把春雨剑完完全整整地送到海棠姑娘手里,但是海棠姑娘只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你需要什么请尽量告诉我,不管多难我都会替姑娘办到。”

苦着脸叹了口气,这事儿知道都是个祸,何况还要掺和进去,侧着脸看了眼杜和,希望他能想出点儿主意来。别说,杜和还真有主意,只是这主意有点馊:“把原剑回炉再造,司珍坊并不缺能工巧匠。”

“司珍坊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公子也许听说过,这里头多少事是说不清的,我们就不说了。眼下春雨剑不能回司珍院,更不能让人知道太平院把春雨剑送了回来,所以只能来请海棠姑娘帮忙。”言行云从进来起就把姿态摆得很低,慧思公主是言行云的心上人,而太平院之所以肯这么帮忙是因为——慧思公主是太平院有史以来身份最高的间人。

当初东朝把慧思公主送去,就是为了有一天把沉国这块心病去掉。

沉国以剑师闻名,更有天下第一剑师坐镇,东朝一直拿沉国当成一根肉里的刺儿,眼里的针儿。这慧思公主一是杀国主乱民心,二是这几年来给剑师们的丹药里下药…

之所以要让慧思公主没有任何罪名地回国,那是因为不能给沉国任何借口攻打东朝。隔山观内乱,坐岸收渔利,东朝一直打的就是这么个主意。

所以到最后…春雨剑要制,而且要不差一分一毫地打造出来:“可是我为什么要帮忙!”

这话问出来言行云半晌没说话,杜和则是笑了一声,看着姚海棠眼神分外柔和,这句话才叫把问题问在了症结上。于她来说这都是不相干的人,她为什么要帮忙,隐约之中杜和有种感觉,帮这位慧思公主对自己似乎不怎么有利。

“海棠姑娘这话倒也说得直爽…”言行云思量来去左右无法,他可以用很多话来打动姚海棠,但是这句话一问出来,他又发现很多话都站不住脚了。

看着言行云的模样,姚海棠忽然有了点儿发现:“你喜欢慧思公主?”

闻言,言行云点了点头。

最后姚海棠决定答应言行云,不是因为言行云说:“哪怕知道她嫁作人妇,哪怕知道她双手沾满了鲜血,哪怕知道她可能已经不再纯粹如初,还是一样…”

也不是因为那位公主有多么可敬,可敬到以身犯险,为国为民去刺杀沉王。只是因为言冰云让她感觉到一种很微妙的东西,那就是言行云在用他的态度说明一个事实:“若生愿同生,若不同生愿同死。”

“愿同死”…曾经也有这么个傻子跟她说过呐,只是她年少太不懂得珍惜。在人海里错过了再回头时,却发现自己懂不懂珍惜不重要了,时过境迁一切都随浮云去了!

或许她只是想看看,这世是有没有她走远了,他在原地守候一生的傻子!

看着她深思无言,杜和问道:“为什么答应他,我看你似乎有些担心惹上麻烦,原本以为你会拒绝。”

然而回过神来的姚海棠却笑着指了自己,冲杜和说道:“你不觉得我是被感动了吗,女人都是很容易心软的,也是很容易被打动的,你不觉得他们俩之间的感情很美好吗?”

其实更多的像是她在自问,杜和瞟了她一眼没有说话,这态度很明显:“你自己都不信自己,还来问我信不信你!”

杜和总是这样的一针见血,他看得出来,姚海棠有些难过,他也是头一回见个姑娘难过了还能笑成这样儿,笑得极灿烂,却能让人感觉到疼。

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姑娘,杜和头一回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15.春雨剑

如果说言行云的到来,让姚海棠感觉到的是麻烦,那么太平院送春雨剑来的人,让她感觉到的就是危险,一种从骨子里发散出来的危机感让她内心难安。

每每见到这位太平院的院长,姚海棠都有种自己要命不久矣的感觉。所以当太院院长这院长执剑立于门外,一身黑衣肃然看来时,姚海棠第一个念头就是把狗放出去再关门!

可是她既没奍狗也没胆子把门当着那位院长的面关上,只能是站在那儿犯了会儿痴后干笑了两声,她这时才懊恼自己那天一时文青,却把这么个麻烦招惹来了。要是早知道送春雨剑来的是这位,打死她也没文青的胆儿!

“海棠,你怎么站在门口?”杜和并着安丰一块从后头菜园子里回,一到院儿里就见姚海棠站在门口站着一动也不动的。

一听到杜和的声音姚海棠就回头,苦着脸说:“是太平院的院长,他不说要进来,也不说不进来,我该跟他说什么啊。”

闻言,杜和不由得失笑,举步上前来说:“言公子不是说过乔院长会送春雨剑来么,噢,那天你上街去了,这事我还没跟你说过呐。”

掠过姚海棠,杜和看了眼门外肃然无言的乔院长,说道:“乔院长请进来吧,这里不是京城,没谁会见了你来就怕。”

但是那位乔院长并没有移步,只看了眼安丰,杜和就赶紧让安丰上前去取春雨剑。春雨剑到安丰手上后,乔院长这才看了杜和与姚海棠一眼,然后说道:“不便入府,春雨剑已归,请海棠姑娘多费心。”

说完也不管院儿里三个人怎么想,举步转身就走了,闹得姚海棠松了一口气,然后问道:“他不会留下来吧。”

“这时候乔院长应该还要去沉国,慧思是今上最疼爱的女儿,当年谁拿沉国都没有办法,是慧思自请去沉国的,今上是个重情之人,所以必会竭尽全力迎慧思归朝。”杜和说完顺手抽出了春雨剑,春雨剑在天光之下如一泓静静的秋水,而杜和只是在风中伸手一弹,春雨剑竟如歌般响起。

然而让姚海棠感到震惊的是,随着声音在风中扩散开的,除了剑光还有血腥气。她微微一皱眉,想起一部残本中说的:“剑为君子,一经血染便恶臭难当。”

原来真是这样,姚海棠想了想说:“这血腥气得多久才会消失呢?”

“血腥气,哪里来的血腥气?”安丰不明就里的问了一句,脸上是一脸的茫然。

她看着安丰,杜和则看着她:“海棠能闻到血腥气?”

“当然了,这么重的血腥气怎么会闻不到。”姚海棠就不明白了,难道他们都没闻着,不可能啊!

“据说浴过血的兵器,这天下只有两种人才能闻到血腥气,一是剑师,他们对剑无比了解,剑稍有些许偏差他们都能察觉出来。二便是器师,兵器兵器既是器就逃不开器师的眼,或许应该说鼻子。”杜和难得地开了个玩笑,似乎他心情不错,看来这个发现让他很高兴。

器师,还不就是个做手工艺品的,姚海棠咂了咂嘴,觉得自个儿这辈子看来就得靠这双手吃饭了:“先看看材质,我觉得复制得完全一模一样会有困难,不过看不出来摸不出来我肯定能办到。”

说完接过了春雨剑,剑竟然轻鸣一声,害得姚海棠差点失手把剑砸了出去,她感觉这剑好像还认得她一样。在心里“呸”了一句,姚海棠赶紧把这荒唐的念头给扔脑门儿后面去了。

细看过了材质和份量之后,姚海棠写了张单子让安丰送去给言行云,单子上写的除了材料之外,就是向言行云要几个力气大,擅长打铁的铁匠。

好在这对于言行云来说并不困难,三日后,言行云就把材料连同人一块儿送了来。临走的时候,言行云对姚海棠说:“一定要快,你越快,我们这边的人就越能掌握主动,一切交托给海棠姑娘了。”

“好。”姚海棠既然答就了,就会地尽全力去做,否则宁可不答应。

来了四个铁匠个个都是手底下有劲儿的,而且使得巧,但是打出来的铁姚海棠一遍一遍让他们回炉,又一遍一遍地敲打,四个铁匠轮翻打下来姚海棠还是一直没喊停。

不过姚海棠倒是对这四个铁匠一语不发执行的态度很意外,最后还是说了一句:“千锤百炼方成钢,并不说一千锤就够了,只是说需要经过重复多次的敲打,这样开刃之后,才能达到吹毛断发的效果。”

别的剑她不知道,反正春雨剑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不过春雨剑也没有达到百炼钢的标准,当然她也不准备这新铸的剑达到。仿古嘛,仿得就是分毫不差,这才叫水准不是。

当然,她还很假公济私地让几名铁匠多打了,这样的东西留着以后总有用的,以后可没机会让她这么奢侈地用工用料了。

剑成与十五天之后,当姚海棠把剑拿到言行云面前时,故意把新剑说成是春雨剑:“言公子拿好春雨,再来看看这柄新剑可有什么不同。”

就这招,那天杜和都被她骗过去了,言行云也同样中招,姚海棠解释过后,言行云说道:“谢过海棠姑娘,因事出紧急,我必需立刻和太平院里人一块去沉国,不能好好谢过海棠姑娘,实在是抱歉。”

“没关系,言公子一路走好。”姚海棠心说,我替你制了春雨,也留下了一大块儿好钢,别的不说,回头打一套菜刀估计能经用上一辈子。

姚海棠心思一动想打成刀叉,因为光泽感实在太好了,但是最后还是没能狠下这心。于是她心里痒痒地想做东西了,可是没等她想做什么,齐家就来人说老太太病了,非说想吃她做的东西。

姚海棠心说,我又不是大夫,找我也没用啊。

“老太太怎么不爽快了,看过大夫了没有?”姚海棠对于齐家这位老太太倒感觉挺亲近,齐老太太总容易让她想到自个儿奶奶,可不就是这么位有趣的老太太么,虽然齐老太太在现代也就是她妈的年纪…

“回海棠姑娘,看过大夫了,只是大夫开的药,老太太一口也不肯喝,一是味苦,二是腥臭难闻。老太太却说吃了你做的东西就能好,哪里还肯听大夫的吃药用药啊。”

得,制春雨剑的时候她还觉得自己是工艺大师,这齐家人一来,她又直接从工艺大师沦落成厨娘了。看吧,她就觉得这辈子,自个儿跟厨娘会结上不解之缘:“老太太是什么病症,你说给我听听。”

最后一听完,姚海棠心说:“其实老太太也不过是普通的老年病,一到冬天就觉得冷,肠胃又弱,一吃点儿过寒过燥的都得被放倒了。这寒燥指的是食材本身的特点,比如玉扇菜寒,吃了得拉,比如岩山根大补却燥,吃了准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补没补着还得上火。”

“这就讲究食材的配伍了,像老太太这样的身体,就得吃什么都温正甘平才好。”于是…她要研究药膳了么,唉,果然越来越往厨娘靠了,这叫什么,这就叫天意弄人啊!

她在这边玩得兴起时,有事儿堵着她,她就自然所言行云和那位乔院长全扔脑袋后边儿去了,她自然想不到到自己制的那柄春雨剑正在沉国掀起一场风雨。

风风雨雨什么的与她本也不相干,她只是仿了把剑,这对姚海棠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工作,她是收了钱的!嗯,这很关键…

午后天下了小雨,外头都是一片湿凉,院子里的花花叶叶落了一地,姚海棠想起齐家老太太来,就拿了杆子到院子里打了一堆金钱果,金钱果多用来炖汤,有性甘味温百无所忌的说法。

她在那儿打得正辛苦,杜和走出来看了她很久,看着她蹦起来打来打去光见打下叶子来,别的没见着,杜和就问:“海棠,你在干什么?”

抱着杆儿继续打,姚海棠回道:“打金钱果儿,你没看见啊!”

于是杜和看了眼树上的金钱果,又看了眼满地的叶子,终于忍不住说道:“我以为你打叶子生火…”

瞪了杜和一眼,把杆儿往他怀里一推:“你来,要是知道你在家里,我就找你打了。话说你最近老不见人,干什么去了。”

家,这个字让杜和琢磨了很久,感觉这个字从姚海棠嘴里说出来时,有淡淡的余味儿让他想去回味。很明显,他喜欢这种感觉,并安于这种感觉:“挣钱养海棠,不让海棠被烟薰黄了。”

此话典故来自于姚海棠某天的抱怨,说:“天天蹲厨房,迟早被烟薰成黄脸婆。”

侧脸看着杜和,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这茬儿,于是笑道:“那你可得努力了,我不好养的!”

或许很多年后她可以这么想:“曾经有个傻子说要挣钱养我!”

感觉真不错…

泪奔,她要求是不是越来越低了!

16.十珍宴

微雨中的小院儿很干净,杜和的笑脸也很干净,可姚海棠却幽怨地看着杜和笑得一口白牙,这会儿他也笑得太得意了!

“别得意,以后树上的果子全交给你了,嗯…后边有座云泾山,山上据说有不少野果子,回头每样打一筐回来。”姚海棠看着满地的金钱果,又看着树上似乎是一片不少的叶子,心里感慨——人和人就是不一样啊!

只见杜和极认真地点头说:“好,海棠什么时候要呢?”

看他这么认真,姚海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是认真的,于是她只好回答说:“就这两天吧,这时正是野果子新下的时候,用来酿醋酿酒都是不错的。对了,你什么时候去云泾山记得叫我一块儿,我也想去看看。”

“海棠要去做菜吗?”杜和见她往厨房去,就这么问了一句。

“是啊,金钱果去了壳儿和皮儿跟鸡肉一块儿做,齐家老太太派了人来,说想吃点我做的吃食,我总不能不答应,承着齐家这么多人情呢。”姚海棠说着就开始去剥金钱果。

听姚海棠这么说,杜和就想着去生火,但是姚海棠赶紧拦住了他说:“待会儿去齐府,唉…我怎么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个职业厨娘了。”

职业?杜和不明所以,最后说:“如果海棠不想去,拒了就是。”

“老太太身体不爽,药也喝不下,我想着给老太太做个素十珍,既养病袪病,又能和胃安神。有道是药不如食,吃得好自然就百病不生了。”姚海棠说着就把金钱果剥好了,拿开水一过然后捞起来扔冰水里镇一镇。

然后又取了些食材要上齐府去,杜和说:“我和你一块儿去,给你拿东西,安丰就留下来看着家里好了。”

没注意到杜和对院子称呼的改变,姚海棠一听他要一块儿,麻溜地就把手里的东西匀了一半给杜和说:“你不是老说齐家人太过殷勤吗?”

“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齐晏到底是有真才实学的,将来庙府之上应该也是梁柱,只是可惜了出身。”士族子弟为官有诸多便利,虽然说也要考要选,但条件要宽松得多。而像齐晏这样商贾出身的学子,最后至多只能在朝堂上谋个中上之职,那还得上头看重。

这时杜和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想得太多,这几乎就是种本能了,当然这些话他也只想想,没有说出口来。

到了齐府,齐府下人一见这二位贵人携手来了,连忙一边相迎一边派人去请在府里的齐晏。齐晏一番迎了后,把二位领到了新打的灶房里,干净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

做起菜来的姚海棠,那是手不慌眼不乱,气定神闲地站在灶台前,一星半点儿事也不假手他人。这来自于她爹,一个人能操控五个灶台,还能顺便把食材料理好的牛人,她别的没学着,没想到还能学着这点儿。

今天她备的是各类时鲜蔬果,有甜有咸有酸有辣,但总的一个性温味平正是秋季里去燥滋养的佳品。养生不是进补,而是各类食材搭配得宜,做出适合食客吃的菜肴来。

晚饭前一个时辰开始做,掐着点儿就能上菜了,最后一盘菜由姚海棠端着进了厅里,一看…好多老头儿老太太!

“海棠闺女来了,你们瞧,我说得没错吧,这姑娘不但长得俊、手艺好、脾气还特另乖觉,这要是娶作媳妇儿该多舒心啊!”咦,听着这话儿,老太太倒像是在推销她。

赶紧上前一步,把最后一道菜放到了桌上,这道菜是盖着盖儿上来的,是今天这顿饭的主菜。她也不急着揭,只笑着说道:“老太太再夸我,杜和可不干了,见天在家里说我笨得很呐!”

苍天可证,杜和绝对不可能说这样的话,他也从来不会说类似的话。

不过她这一句话摆出来,这些个吃过不少盐走过不少路的老人精儿们都明白,这姑娘十成有九是有主儿了:“姚姑娘要自己笨,那我们这些人可没法儿活了。”

“哟,我闻着味儿了,这最后一道菜有乾坤吧,海棠赶紧揭开了看看,别拿香气儿再勾着我了。”齐老太太从前没觉得自己好吃如命,可现在吃着舒坦,还身体爽利,所以她开始好吃了!

闻言,姚海棠揭开了盖儿,大盘儿周围是一圈儿嫩生生的野栈芽儿,中间又叠了一个盘儿,上头放着石头!老太太和老头儿们看了很久,有个老头儿拿筷子戳了戳说:“确实是石头啊,姚姑娘难道请我们吃石头?”

“当然不是,大家伙儿咬得动,我也不能让大家伙儿吃呀,这道菜是用乌和石在油里炒得滚烫了,再取出来装盘儿,盘上还得供火保持热气儿不散开。”说着姚海棠就从旁边的小丫头手里端过了事先调好的蛋液,里头有各种蔬菜小粒儿,还有一点点虾仁、野山菌,加了盐调味儿后就得,其他的一点儿也不用。

趁着老头老太太们都看着她的时候,她把鸡蛋液往石头上一浇,“滋滋”的声响就出来了,香气随之而来,各种味道揉和在一起显得分外融洽。这道菜味觉、听觉、视觉都很好,而且透着新鲜劲儿,看着就让人分外期待。

差不多转了色儿都凝固起泡了之后,姚海棠说:“各位趁着现在吃,正是爽滑鲜嫩的时候,这道菜这样做来鸡蛋不容易做老。在锅里炒,三两下就得老了,就没这味儿了。”

“咦,这里头好多东西,我怎么尝着好像什么都有似的。”虽然说食不言,可云泾河这地方没这么多讲究,一桌子老头老太太就更没这么多讲究了,更何况遇上了姚海棠这喜欢在饭桌上交流的。

点头笑了笑,姚海棠说:“是,这桌叫十珍宴,由十样主要蔬菜为主,配以各类材料做出来的。最后一道菜名字叫十珍汇海!鸡蛋里除了十种蔬菜,还另加了虾仁和山菇子。”

于是就有人满脸惊讶地指着桌上十几道菜说:“就这样了…我以为还没开始呢,你这全是蔬菜啊,都没肉的?”

这时姚海棠才记起,在这时代自然是以肉为贵,当然这时代的肉那真是肉啊,就像这时代的菜真是菜一样。她这话说得有点儿没头没脑,可这时代肉和菜味道都要更好一些,毕竟这可是正宗的纯天然有机绿色蔬菜!

“也不是完全没肉,有的菜里是配了肉的,有鸡肉、羊肉、虾仁、鱼。膳食讲究的是均衡,道是不可食无肉,但同样的也不可全是肉,像这样配在菜里的肉是不是吃起来晚爽口清甜一些?”姚海棠不急,慢慢解释嘛,乔老太太都被忽悠得爱吃蔬菜水果了。

“可我没肉就觉得不算吃了饭。”这话说出来还有人附和。

看了那几位一眼,姚海棠说:“您是不是走急了感觉有些喘不上气儿,胸口闷,脑袋昏沉,经常出虚汗?”

“你…你是大夫?”人就奇怪了,明明连脉都没切,光看两眼就看出来了?

当然不可能,爱吃肉又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综合症,这位算是比较轻的,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吃半年蔬菜,戒肉戒荤油,勤动弹我保证您就不会再有这些症状了。病从口入,要是入口堵上了不就不药而愈了。”

“你的意思是我吃肉吃多了才会这样?”

那位开始深思,于是老头老太太开始重新给姚海棠定位,大家都寻思啊,这位会治器,还会炒菜,还能养病强身,该给个什么称谓才好呢?

这事儿吧不光他们纠结,姚海棠自个儿还纠结着呐,她想做工艺大师,结果眼看着除了做厨娘,还要做膳食营养专家,她悲催不悲催啊!

“各位要是不好信,就先试半个月,看看是不是感觉轻爽舒适一些,如果是那就说明有用了。”姚海棠也没想着一天就让人接受,看着这些老头老太太说吃肉,她就老起她爸来,做了一辈子厨师,竟然没吃厌烦肉,太强大了!

于是这一顿十珍宴过后,云泾河里掀起了素食热!

但是谁做素材都没姚海棠这功力,毕竟素材本身多不好入味,而且味薄,刀工如果不细还容易把菜做坏。这世上考功力的多不是复杂的菜,而是最简单的,所以大家伙儿还是怀念姚海棠做的,无奈人家既是大家姑娘,又是个器师,大家不好请她去做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