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皇帝,王爷还说了,最好连那个秦堪也杀掉,秦堪与唐元帅的恩怨凌某就不说了,元帅曾经败在此人手里,你的宏图大业被他断送,难道你不想亲手将他除之而后快吗?”

听到“秦堪”二字,唐子禾身躯不易察觉地颤了一下,接着眼中瞬时闪过一丝阴森的寒意,她没想到连秦堪也上了宁王的黑名单。

凌十一看着唐子禾,眼中充满了殷切的期待。

所以说,从古至今,情报工作是多么的重要,这位山贼出身的凌将军若知道唐子禾和秦堪之间那档子比乱麻还乱的事,不知是自扇耳光还是分分钟切腹自尽以谢王爷…

帅帐内寂静无声。

良久,唐子禾忽然笑了,笑得咯咯有声,最后前仰后合,连眼泪都笑了出来。

凌十一也跟着笑,虽不知唐子禾为何发笑,但显然,一定很好笑的样子,不笑便是不懂风情了。

二人各怀鬼胎笑了好一阵,唐子禾忽然止住笑声,道:“好,这桩买卖我干了!”

凌十一大喜,急忙抱拳:“多谢唐元帅拔刀相助,我这里再派二十名身手超凡的死士供元帅调遣!事成之后,王爷重重…”

唐子禾纤手一挥打断了他的话头,道:“给我帮手也成,所谓重赏先不提了,但是我需要一个人为我里应外合…”

“什么人?”

“刚才那个锦衣卫百户,钱宁。

第六百一十二章一线生机

凌十一的心情很好,有了唐子禾的加入,他忽然觉得前途充满了光明,王爷灰暗无光的大业瞬间也变得光芒万丈。

请唐子禾帮忙刺杀朱厚照的动机自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这是一个试探,唐子禾愿意帮忙,那么下一步便更容易说服她归附王爷帐下,就算她不愿归附,刺杀朱厚照的行动有了这位杀人于无形的女魔头相助,成功率也会高很多,哪怕她失败了,是死是活也与宁王和他凌十一没有任何关系…

思来想去都是一桩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买卖,令凌十一喜出望外的是,唐子禾居然答应了。

至于唐子禾开口指名要的那个锦衣卫百户钱宁,凌十一想都不想便答应了,在他眼里,钱宁完全是个赠品,可有可无,可死可活。

一团祥和欢欣的气氛里,刺杀昏君朱厚照一事双方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看出来了吗?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如果书读得少,脑子又不太灵光的话,最好不要胡乱删改老板给你的命令内容,老老实实按老板的话去做,一丝不苟地完成它,或完不成它,有时候自以为是的灵机一动,说不定实际上是给自己找麻烦,或找死。

合作意向达成,双方都很高兴,属于各怀鬼胎式的高兴。

在热烈亲切的气氛里,唐子禾和凌十一又拉了一会儿家常,并对当今天下形势各自交换了意见。当然,唐子禾的意见都是凌十一喜欢听的,半个时辰不到,凌十一已深深陷入在唐子禾给他勾勒的封王拜相世代公侯的美好前景里不可自拔…

唐子禾平平安安走出了反军大营,不仅没人敢碰她分毫,还被免费送了个参观大营活动的纪念品。

满身伤痕的钱宁蹒跚跟在唐子禾身后,直到现在他仍搞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明明十死无生了,此刻却被反军们毕恭毕敬送了出来,让他跟在这个女人后面。

人生啊。真是充满了种种不可思议的奇迹。

钱宁受的伤不轻。这时代没有战俘公约,反军对他也没太讲客气,揍他时丝毫没留情,所以现在他走得很吃力。一瘸一拐的。但他却不敢停下。咬着牙跟在唐子禾身后。

不知走了多久,钱宁只觉得自己的伤口已麻木到仿佛感觉不到痛了,同时也感觉不到双腿是属于自己的时候。唐子禾忽然停住了脚步。

这里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山深处,附近只有鸟鸣水溅之声。

唐子禾静静地注视着钱宁,面无表情。

钱宁在她的目光里渐渐垂下头,不安地扭了扭身子,忍着身体痛楚艰难地躬身抱拳:“多谢姑娘相救,在下钱宁,京师锦衣卫…”

唐子禾扬手打断了他,冷冷道:“你是什么人不关我的事,我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救你不过随性而为罢了,你用不着感激。”

“姑娘可以这么想,钱宁却不能不报恩,还请恩人赐告名号,容钱宁来日再报。”

唐子禾有些不耐烦了,若非钱宁是秦堪的属下,她根本不会发这种莫名其妙的善心。

“罗嗦什么,救了你你就好好活着,赶紧回去给你上官报个信,要他提防宁王派死士行刺皇帝…”

钱宁一惊:“宁王竟敢行刺陛下?”

抬头看着唐子禾,钱宁万分诚挚道:“再次多谢姑娘提前示警,在下一定尽快赶到安庆向秦公爷禀报,姑娘可知行刺者何人为首?”

唐子禾娇媚一笑,纤细的大拇指往后一翘,指着自己道:“以我为首,回去叫你们皇帝和秦公爷小心点哦。”

钱宁愈发惊愕,呆了片刻,脸色有些难看地笑道:“姑娘真是风趣之人…”

唐子禾冷笑道:“你以为我在跟你开玩笑?”

“难道真是?”钱宁脸色发绿,看着唐子禾的眼神就像看着一个疯子。

唐子禾忽然大笑,仿佛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笑得不可遏止。

“不用多问了,照我的原话去报信吧…”唐子禾停住笑声,朝钱宁淡淡一瞥,道:“你被反军俘虏之事,我不会说出去的。”

钱宁垂头连迭声地道谢,谁也没看见,他那黑亮如星的眸子里,忽然闪过一丝杀机。

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救了他的命,这个女人目前的身份敌我难辨,不论她说刺杀陛下是真是假,自己被俘之事,被她所救之事,以及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惊天大事,对他的个人利益来说都不是好事,这个女人若活着,对他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一切挡住自己前程的人或事,必须毫不留情的铲除!

当初那个被刘瑾收买的校尉挡住了他的前程,钱宁手起刀落毫不犹豫地杀了他,今日也是如此。

这个女人不能活,她活着对他来说,不可测的因素太多了,很有可能会牵累到他。

深山里一片静谧,鸟叫虫鸣仿佛忽然间消失了,一股莫名而诡异的气氛在二人之间萦绕。

四周很安静,安静得连树叶落在地上都能发出回音。

唐子禾是经历过战争和生死的人,无影无形的杀机别人或许察觉不到,但怎能瞒得过她?

脚步一顿,唐子禾转过身,蹙眉静静地看着垂头不语的钱宁,从他那不易察觉的微颤肩头,唐子禾终于肯定了刚才那一瞬间的感觉。

无声的叹了口气,唐子禾的眼神有些复杂。

他的手下里面,怎么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静谧中,唐子禾轻柔开口。轻得仿佛母亲哄孩子睡觉时的呢喃。

“钱宁,你想杀我?为什么?”*

朱宸濠的反军仍在向安庆城推进。

令人奇怪的是,反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每天只行二三十里,说是出征打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个大款组织了好几万人郊游踏春,那么的悠闲逍遥。

只有反军内部的几员大将和谋士知道朱宸濠在等什么。

一明一暗双管齐下,两者不可缺一,甚至连发动的节奏都要配合得天衣无缝,否则等待朱宸濠的只有刀剑加身。

朱厚照在安庆气得暴跳如雷。

多日来的行军布阵。他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是一名不错的主帅。然而他还是太年轻,太缺少耐心了。

安庆城外,二十万朝廷大军稳稳扎下营盘,大营连绵数十里。一眼不见尽头。营盘布成雁形阵势。从上空看去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螃蟹在平原上极其嚣张地挥舞着两只大钳。

营中处处旌旗飞舞飘扬,万顶帐篷众星拱月般将朱厚照的帅帐簇拥在营盘中心腹地。

朱厚照在帅帐中大发脾气,这已是数不清第几次发脾气了。恼怒愤懑的声音隔着老远都能听到。

“朱宸濠他想做什么?啊!他想做什么?他是怎么行军的?一日只行二十里,他是爬着过来的吗?”涨得脸红脖子粗的朱厚照跳脚大骂。

帐内不止他一人,还有秦堪,朱晖,徐鹏举等一干勋贵,朱厚照沉不住气,再次提议主动出击迎路与朱宸濠决战时,帐中众人不得不再次劝住了他,然后,不负众望的,朱厚照再次发起了脾气。

这样的戏码最近几乎每天都要上演一遍。

“陛下勿急,耐心再等几日,反贼疲师远来,我军以逸待劳,只待他们到达安庆,陛下且看老臣为您斩将夺旗,亲手砍下朱宸濠的人头献于陛下帐前。”朱晖指天画地,胸脯拍得啪啪响。

朱厚照狠狠瞪他一眼:“滚远!朕大老远跑来是为了眼巴巴看你斩将夺旗?朱宸濠的狗头,朕亲自去摘了方才不算白来一遭!”

朱晖呆了一下,大惊:“陛下万乘之躯,万万不可犯险冲阵,否则…”

“闭嘴!你,出去!”朱厚照非常蛮横地把朱晖赶出了帅帐。

帐内暂时安静下来,徐鹏举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一只不知从哪儿打来的野鸡,野鸡已做成了叫花鸡,香喷喷的直流油,当初秦堪的手艺如今已全被徐鹏举学会了,而且颇有青出于蓝之势。

这些日子徐鹏举可遭了大罪,行军的苦累且不说,最要命的是军中伙食,对一个纯正且专业的吃货来说,出征的这段日子简直比人间地狱更悲惨。

依依不舍地分给朱厚照和秦堪一人一只鸡腿,徐鹏举捧着鸡身嘴起牙落,一口朝鸡屁股狠狠咬去,三人就在帐内毫不顾形象地大吃大嚼起来。

擦了一把嘴边的油光,朱厚照边撕咬鸡腿边含糊不清恨恨地道:“每日行军二十里,朱宸濠到底在玩什么花样?秦堪,下面的锦衣卫没探出点什么吗?”

秦堪苦笑道:“锦衣卫探子只能探出反军的行军方向和人数,具体的战略意图,总不能指望探子闯进敌人的帅帐当面去问朱宸濠吧?臣估计朱宸濠应该也不会肯说的。”

朱厚照叹了口气,连嘴里的鸡腿都觉得没滋没味儿了:“这家伙一定有阴谋!”

秦堪一本正经地附和:“不错,一定有阴谋,反贼如此慢慢吞吞,说不定朱宸濠想跟陛下比比谁活得久,如果他真是这想法的话,呵呵,恭喜陛下不战而胜,不出意外的话,朱宸濠肯定活不过你。”

朱厚照苦笑不得:“朕都急得满嘴火泡儿了,你能说几句正经话么?”

顿了顿,朱厚照疑惑道:“莫非他想拖延决战时日,借此耗费我军粮草?”

秦堪更苦笑不得:“陛下这个怀疑更不靠谱儿了,此战乃是陛下以举国之力击其一隅,二十万大军的粮草每日源源不断从各地运来,朱宸濠若有这个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或者说,他想改道转攻别处?”

秦堪又摇头:“也不大可能,陛下,时至今日,朱宸濠已没有别的选择了,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打败咱们这二十万大军,然后攻取南京,否则,不论他改道湖广,浙江或是福建,都将面临朝廷大军的围追堵截,以及各地方官府和卫所的袭扰,占住南京,他才能占住阵脚,得到南直隶,江西,湖广等半国之兵源和粮仓,才有与朝廷相抗的资本,臣敢断言,朱宸濠绝不会改道攻别处。”

朱厚照快疯掉了,抓着自己的头发恶狠狠叫道:“那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行军的路上顺便下令反军踏踏春,打打猎放松一下心情?兵贵神速的道理都不懂,当王爷不好好当,造反又不好好造,文也不行武也不行,活到这把年纪他不觉得羞耻么?”*

钱宁在山路上跌跌撞撞蹒跚而行。

他身上的伤痕更多了,大腿处甚至被树枝尖石划出一道半尺长的大口子,深可见骨,鲜血随着他的脚步走一路滴一路,模样非常凄惨。

近一个月的深山跋涉,钱宁独自一人从九江来到了安庆,站在山腰处,朝廷二十万大军的营盘如白雪覆地,连绵不绝。

看着远处的营盘,钱宁心中一暖,由衷露出了笑容。

他,终于活着回来了!

反军大营外的深山里,当他满怀杀机准备对唐子禾动手时,忽然发觉自己浑身酥软无力,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仿佛中了某种邪法儿。

当时他大惊失色,心中懊悔万分。

他忽然想到,一个女人,敢独自走进虎狼环伺的反军大营,最后又能毫发无伤地走出来,一定有她的本事,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竟敢对她动手,简直是找死。

想通了的钱宁马上跪地向唐子禾痛哭流涕求饶。

唐子禾当然不是善类,钱宁敢向她动手,便已被她判了死刑。

恩与仇,在二人之间转化得非常迅速和自然。

好整以暇的唐子禾根本不听钱宁杀猪般的嚎叫求饶,慢条斯理地用一根木棍打断了他的一双臂骨和四根肋骨,割下了他的一只耳朵,并用一种特制的牛筋残忍地穿过了他的一双琵琶骨,然后绑起手脚吊在一棵大树上。

唐子禾终究没下最后的杀手,离开霸州以后,她已很少再伤人命。

离开时,她给痛苦哀嚎的钱宁扔下了一句话。

“天数五十,其用四九,遁其一,此为天道。我不下杀手,便是给你留下一线生机,是死是活,且看你的造化。”

第六百一十三章处处漏洞

牛筋穿过琵琶骨将整个人吊在树上,在血没流干以前,钱宁找到了唐子禾留给他的一线生机。

他用牙齿艰难地一点一点咬断了特制的牛筋绳,背靠在乱石一点一点磨断了绑在他身上的绳子,接着用嘴将被打断的双臂用树枝固定,依靠着双腿在危机四伏的深山里穿行。

抱负和野心这种东西,在危急关头会转变成活下去的无尽动力,这种动力是可怕的,它支撑着他生存下去的意志。

任何人都无法想象,一个双臂已断,浑身血流不止的人是如何在深山老林里生存下去,并且一步一步从九江走到安庆。

钱宁必须活下去,活下去的念头跟自己的使命无关,他只是纯粹的想活着,然后立功,升官,做出一些旁人无法做到的功绩,让这些功绩摆在秦公爷面前,让秦公爷从此真正开始正视他这个人,给他一份敞亮的前程…

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他的野心或许只想升个千户,如果命好能当上镇抚使,则算是老天开眼,一生知足了。

这个小小的却坚定的野心,支撑着他穿林过溪数百里,来到了安庆的大营外。

站在山腰看着连绵数十里无尽的营盘,钱宁忽然跪在地上,几番生死边缘都咬牙撑过来的他,此刻却泪如雨下。

这一路,他似乎过尽了整个人生。

六杆长枪抵在钱宁的背上,钱宁若敢稍有异动。长枪便会毫不迟疑地戳穿他的身躯。

朝廷王师的营盘边缘,不是寻常人能接近的。

钱宁没动,眼泪仍在哗哗地流,脸上却绽开了笑容。

“京师…锦衣卫东城百户钱宁,有急事…禀报宁国公秦公爷…”

钱宁说完了这句话后,身子一歪便晕了过去。*

宁国公秦堪的大帐内。

钱宁跪在秦堪的面前,双臂下垂软软地耷拉着,一脸平静偶尔因为疼痛而微微抽搐,正低声禀报前方军情,以及关乎皇帝和秦公爷的生死大事。

其实钱宁被抬回大营时。便有军中大夫欲为其治伤接骨。但钱宁醒来后却非常蛮横地推开了大夫,非要坚持以现在这副凄惨模样见秦公爷,也不知怀了什么心思。

秦堪坐在大帐中央,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伤痕累累的钱宁。他的心里在想什么。表情上丝毫看不出端倪。

“正德三年六月廿八。逆王朱宸濠兵围九江,汀赣巡抚王大人决意固守,并从九江城附近征调卫所将士近六千。城内城外无数闲汉泼皮亦在征调之列,令凡不从者,王大人皆以军法斩之,又调粮草军械滚木擂石火油无数,誓言与九江共存亡,属下奉公爷之命,寸步不离王大人左右,奈何王大人正值用人之际,强命属下带人出城散布告示以惑敌,属下人等幸不辱命,回城复命时却惊见王大人弃守九江,所部将士不知所踪…”

钱宁说到这里,低垂着的面孔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抬头小心地看了看秦堪的脸色,却见秦公爷的表情无悲无喜,古井不波,钱宁抿了抿唇,心中有些失望,却只好继续说下去。

“属下与三十余弟兄惊愕惶然,于是属下决定与弟兄们分散奔赴安庆,向公爷禀报其中内情,却不料属下半路…半路遭遇小股反军扎营,属下小心接近,探听反军说话,听到一个惊天秘密,原来逆贼朱宸濠正打算派遣死士潜入安庆,寻机将陛下和公爷诱骗出营,趁机刺杀,属下闻知此事半步不敢耽搁,急忙奔安庆而来…”

前面的叙述没错,但后半部分却被钱宁完全删改了,被反军所俘,被唐子禾所救等等事情,钱宁一个字都没说。

一个有着蓬勃野心的人,是绝不会让自己的履历上出现任何污点的。

钱宁将近来所遇娓娓述出,大帐内只回荡着他低沉平静的声音,秦堪坐在大椅上眼睛半阖一言不发,从始至终没说一句话,手指却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

钱宁该说的都说完了,垂头静静等待秦堪发话,心中却有些忐忑和心虚。

大帐内很安静,静得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呼吸。

秦堪面无表情,但心里却颇不平静。

他对钱宁的印象并不好,他认为钱宁绝非善类,这一点他看出来了,李东阳也看出来了,而且他相信王守仁也看出来了。

所以派钱宁离京赴江西,秦堪心里其实存着杀他的念头,这个念头王守仁想必也清楚的。

然而今日钱宁却活着回来了,说明王守仁并没对他痛下杀手,圣人就是圣人,指望圣人干这种不大光明的勾当,王圣人可能心理上不大适应。

秦堪心里隐隐有些失望,王守仁怎么就没把他弄死呢?战场上找这种机会应该很简单啊,比如指指宁王的帅帐让他去把宁王的脑袋摘过来之类的…

良久,秦堪终于打破了帐内的沉默。

指了指钱宁软软耷拉着的双臂和浑身淋漓可怖的伤口,秦堪淡淡道:“你身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回公爷的话,属下离开九江后不敢走官道,于是只能在深山里潜行,山中野兽蛇虫众多,属下这些伤皆是与野兽搏命所致。”

秦堪闻言愈发失望了。

这家伙是只打不死的蟑螂啊,跟野兽玩命居然都能活着回来,派他出京之前真应该找个算命先生算算他的流年八字…

“钱宁,我问你…”秦堪盯着他。目光如剑芒刺进他的眼睛:“你从反军那里听来所谓刺杀陛下和我,此事果真属实?”

“属实。”

秦堪仰头闭上眼,口中喃喃自语:“难怪反军行路缓慢,原来朱宸濠打着这个主意…真以为刺杀皇帝便能挽救他必败的气数么?”

睁眼朝钱宁一瞟,秦堪淡淡道:“钱宁,你离京以前我是如何吩咐你的?”

钱宁一凛,垂头道:“公爷吩咐属下,寸步不得轻离王大人身边,属下等人的职责便是保护王大人。”

“你照我的吩咐做了吗?”秦堪的语气渐渐有了一丝杀气。

钱宁吓得浑身一颤,猛地磕了一个头。道:“公爷明鉴。属下亦是不得已,当时反军围城,王大人缺少人手,并且以军法相挟强迫属下出城办事。属下不敢不从啊…”

“他要你出去你就出去。分明是给你的任务设置障碍。你不会扇他两记耳光让他清醒清醒吗?”

急得欲辩难辩面孔赤红的钱宁闻言忽然安静下来,定定注视着秦堪。

“公爷…真这么干的话,王大人一定会砍下我的头让我清醒清醒了。公爷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秦堪恨恨瞪了他一眼,目光中有几许怒气,也不知是气他没扇王守仁耳光,还是气王守仁没把他弄死…

看着低眉顺目的钱宁,秦堪心中着实犯了难。

如果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属下,这次历经生死赶回来报信,无疑是立了大功,应该重重奖赏,可这个人是钱宁…

良久,秦堪叹了口气,不情不愿地道:“钱宁,你的差事办得好,给我锦衣卫挣了脸,给陛下立了功,锦衣卫赏功罚过军纪森明,立功不能不赏,待陛下平定朱宸濠之乱回京后,你去经历司办个交接,我会给经历司下个条子,擢情升赏…”

钱宁浑身一震,接着大喜过望,重重磕头道:“谢秦公爷提拔,属下誓为秦公爷和锦衣卫效死!”

“下去好好养伤吧。”

钱宁千恩万谢退出大帐,丁顺后脚跟着进来,一边走一边回头看钱宁的背影。

转过头看到秦堪阴沉的脸色,丁顺若有所思。

“公爷,这姓钱的刚才说的话不尽不实啊…”

“你在外面听见了?”

丁顺咧嘴一笑:“属下就站在帐门外呢,公爷,钱宁说他身上的伤是与野兽搏命所致,但属下刚才随便看了一眼他的伤,双臂骨折处位置相同,颈下琵琶骨伤口对称,这些伤分明是人为所致…”

“况且,属下也不信朱宸濠要刺杀陛下和您这么惊天机密的大事,会被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随便碰到一小股反军他们都知道刺杀一事,难道朱宸濠是个傻子么?而且还那么碰巧竟被钱宁听到…公爷,钱宁所言处处漏洞,属下觉得这人有问题,要不要属下带几个南镇抚司的弟兄好好审审他?”

秦堪摇头:“算了,明面上来说,他是锦衣卫里立了功的弟兄,审他未免寒了别的弟兄的心,尽管知道他话里有问题,我还是不得不升赏他…钱宁得知这些机密军情的过程不得而知,但他说朱宸濠欲刺杀陛下和我,这话确有几分可信,不论是真是假,我们不能不防…”

丁顺笑道:“二十万大军的营盘里,谁有本事能刺杀皇上和公爷您?简直是说笑,除非把皇上和公爷您诱骗出营…”

“这倒是极有可能…”秦堪若有所思,然后阴森一笑:“丁顺,布置一个圈套,咱们等着瓮中捉鳖。”

丁顺兴奋抱拳:“是。”

“公爷,那个钱宁…真要升赏他吗?回京后给他升个什么官儿呢?”

秦堪皱着眉头叹气。

对这种打不死的小强,最幸福的升赏便是让他去推粪球,估计他不大乐意…

**

江西饶州府。

王守仁弃守九江后,并没有北上安庆与朝廷平叛大军会合,而是领着队伍继续在江西敌后活动。

这些日子以来,王守仁一直在饶州,广信和抚州三地打游击。朱宸濠抽调江西绝大部分兵力北上,江西腹地各州府的守军很多只有寥寥数百上千,有的城池甚至根本就是两个巡检司,区区几十上百号人在守着。

这些城池便宜了王守仁。

后世常有人说,放弃也是一种美。王守仁无疑是尝到这种美妙滋味的先行者。

放弃了九江后,王守仁所部如鱼得水,在朱宸濠后方地盘上纵横驰骋,无法无天,短短一个多月,王守仁便收拢江西境内仍忠于朝廷的卫所官兵两万多人,连失守吉安府的知府伍文定也闻风来投,队伍一时空前壮大。

队伍里不完全是卫所官兵,王守仁干得有点不讲究,他和朱宸濠一样堕落了。江西地面上但凡没被朱宸濠纳入麾下的山贼土匪,以及各城各镇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的流氓混混痞子闲汉们,统统被他强征入军。

继九江剿匪之后,江西的山贼土匪们再次倒霉了,带给他们霉运仍是王守仁,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

王守仁的队伍里一时间哭声震天,一众无端端莫名其妙从良当了官兵的山贼土匪们叫天天不应,求告无门,显然他们舍不得放弃山贼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只可惜王大人的军法森严,毫不留情,更让土匪们胆寒的是,王大人最近新收了一名手下,专门负责执行军法,谁敢半途脱逃,或擂鼓不聚,拒不操练者,这位手下二话不说,当众枭首,最近被他枭首的山贼们少说也有数百之众,最变态的是,他竟将砍下来的脑袋细心的堆成京观,供人瞻仰凭吊,非常的惨无人道。

王大人新收的这位手下姓伍,名文定,正经的进士出身,曾任吉安知府,论手段之凶残,态度之恶劣,生存之艰难,简直令人发指,相比之下,朱宸濠实在称得上万家生佛的活菩萨了。

饶州也经历了战火的荼毒,城中百姓颇多家破人亡,凄苦无依。王守仁站在城头,看着远处郊外绿油油的田野,时值夏忙之时,田中却无人看顾,地主和佃户们躲避战乱,眼看着这些百姓的口粮即将成为蝗虫和鸟雀的吃食,再看城中,处处回荡着破家百姓的哭嚎声,一具具尸体从废墟中扒拉出来,引来亲人们无尽痛苦的哭喊。

王守仁的心情很沉重,正与邪的交锋,不论谁输谁赢,必然的输家却只是百姓。

城头凭风而立,王守仁拳头握紧,狠狠捶了一下城墙箭垛。

一定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身后,吉安知府伍文定,临江知府戴德孺恭敬站立,看着王守仁的目光充满了钦佩。这些日子他们跟着王守仁在江西后方袭城击敌,眼看着队伍越来越壮大,眼看着后勤物质越来越充足,两位失守城池的知府对王守仁可谓心服口服。

“王大人,咱们刚克下饶州,饶州千名反军愿降朝廷,下一步咱们该打哪里?”戴德孺恭敬问道。

羊皮地图展开,王守仁目光冷峻,沧桑的手指在地图上徐徐移动,最后在一个城池名字上停下,化指为拳,狠狠砸向这个城池。

伍文定和戴德孺凑过来一看,二人大惊,一齐倒吸口凉气。

“南昌?”*

第六百一十四章布置绸缪

不可否认王守仁是个天才,这个天才很有自知之明,从来没有妄自菲薄,很小的时候便一本正经告诉他的父亲王华,他要做个继绝学开太平的圣人,结果换来了王华狠狠一记耳刮子,毕竟这句话太不要脸了,一贯要脸的王华无法接受,甚至对儿子的智商产生了怀疑,觉得当年制造儿子的过程中一定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或是一声鸟叫,或是一声虫鸣,令他当时爽得不那么纯粹,于是生出个疯儿子。

三十年后,事实证明王华错了。制造王守仁的过程是毫无瑕疵的,当然,生出的儿子也是毫无瑕疵的,他的儿子已迈上了一个千年来读书人无法企及的台阶,他看到了更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