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就是说,到时候他就是你,你就是他。”

“…啊?”

“简言之,雌雄同体。”

简单一句话轻轻巧巧在我耳朵里,炸开却有如五雷轰顶之势。当即匆匆问了他一句:“是开玩笑的吧?”

他嘴角轻轻勾起,笑了笑没有回答。

“你一定是在开玩笑的对吧?”

他再次笑了笑,依旧没有回答。

《万人刀完结》

第112章 番外法僧一

番外《法僧》(关于第一集出场那个小和尚的故事)

一.

曾近有人问过我:小周,作为一个记者,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那你到底见没见到过真正有法术的和尚?

我问:怎么样才能具体定义你所谓的法术呢?

他想了想,道:就跟电视电影里演的那样,做法啊,降妖捉怪啊之类的。

我笑:倒是见过别人葬礼上做法事的和尚,但降妖捉怪的那种,也就只能在电影电视里看看了。

那怎么解释佛法无边?他又问。

我答:精神信仰,自然是没有边际的。

三年前的回答,答得很唯物。

但三年后,当我遇见了玄因,我发觉我从此看待一些事物时开始变得比较唯心。

玄因是个出家很久的和尚,但刚遇到他的那会儿,我还以为他是个剃着光头冒充和尚的小骗子。

第一眼见到玄因的时候,很难想象他会是个和尚。

年轻,时髦,穿着i.t的夹克衫,背着路易威登的邮差包,安静坐在颠簸得让人反胃的长途巴士里,连混浊的空气似乎都因他身上的淡淡香水味而变得干净。

在我打量他手上那块式样好看的运动表的时候,他对我笑了笑,问我是不是个记者。

我问他怎么看出来的。

他说,‘感觉’。不同职业能让人有不同的气质,你身上有着特别浓的记者的气质,所以一下子就能感觉出来。所以,你能感觉出我的职业是什么吗?

我被问住,摇摇头:职业?我以为你还在上学。

他笑笑,有些害羞地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原来我长那么年轻。但我离开佛学院好些年了,我的职业是和尚。

然后不出我所料,在主动介绍完自己身份后,他立刻递了张印着佛像的卡片给我,腼腆又不失直接地我道:既然遇到就是缘分。出门在外,有个平安符可保一路平安,居士要不要请一张?开过光的。

多少钱?我不动声色问他。

他再次腼腆地笑了笑:随缘。

当时的我,自然不会掏钱从一个‘小骗子’手里请什么平安符。

不过一车子的人听到说有和尚,总归还是会有人愿意上这当的。

那个掏了两百块钱从玄因手里请去护身符的,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人很瘦,脸很黄,样子普通不过很有派头。套用玄因的话来说,就是身上有着特别浓的有钱人的气质,所以一看就知道,是个特别有钱的人。

有钱人的有钱并没体现在他衣着打扮上,但他取钱时露在夹层外的那张黑卡,足以说明一切。

所以我就颇有些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有钱人会和我这种一穷二白的小记者一样,坐上这么一辆驶向山沟沟里的长途车,去到一个毫不起眼,几乎无人问津的小地方。

直到下车后,有钱人才按捺不住,向我们透露了他这趟旅程的秘密。

有钱人叫叫卢友坤。下车的时候,他已跟玄因聊得很熟。

说不上为什么,一个有钱又上年纪的人,会这么相信一个如此年轻又时髦的男孩真是个和尚。不过就我所知,不少有钱人对宗教都有着极为虔诚的信仰,有些几乎到了单纯的地步。所以一和玄因聊起佛学,两个人就没完没了,中途令我昏昏然睡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目的地,才被他俩一同叫醒。

所以得知原来我们三人此行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自然就一起结伴而行。

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地,就是这辆长途车送我们到达终点站后,再步行两三公里,一个名叫金华村的旅游景点。

两三公里路并算不长,但对卢友坤来说却有点吃力,因为他身体不太好,所以每走大约五六百米他就必须得休息会儿,苦于周围雇不到任何交通工具,只能拖着行李箱勉力而为,每每看着他,总觉得吃力到连我自己走路都会有点发沉。

都弱成这样为什么还要出来独自旅行?

后来边走边聊才知道,原来老爷子不但身体不好,而且还得了绝症。

胰腺癌晚期,并已扩散,所以即便有再多钱也无济于事。所以有一天,当他跟往常一样被化疗折磨完,然后毫无希望地对着特等病房单调的天花板发呆时,突然想,不如索性出来走走,或许得巧碰上运气,没准能找到条活路也说不定。

出外走走能碰巧找到癌症晚期的活路?我想即便碰到再大的运气,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看破不说破,只要心里高兴,随人怎么想都是没关系的。

不过就怕那‘和尚’嗅到商机,于是不失时机地再对这绝望的老人灌输些什么。譬如一张小小的护身符,有时候就会让人深信是个保命护身的东西,愿意为之花上成本价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钱,开开心心地去买下来。这要是再换个救命的说法,那还得了?

正当我这么想着时,玄因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担心,在又一次见卢友坤站定休息时,笑了笑问他:“老爷子之所以会选择金华村,怕是跟那个村一直以来的那个传说有关吧?”

卢友坤一听愣了愣,然后犹豫了下,不太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是啊没错,听说金华村有一种包治百病的神药。”

第113章 番外法僧二

二.

金华村据说有一种特别神的药,吃了能包治百病。

早些年时见人在网上发的这个段子,一度流传很广,说得很玄,并且因为一直没人能确切证实、也没有能人确切地辟谣,于是就让人有种特别神秘而且神奇的好奇感。

由此,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也几乎没有多少旅游资源的小地方,逐渐被开发出来,成了一个小有知名度的旅游景点。

但其实那种药就是当地的一口地下泉,泉眼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上面还有不知道什么年代的人给刻的名字,叫金华泉。

跟村子一样的名字。

那些旅游回来的人都说,村子里的人看起来都特别健康,而且长寿的人也多,所以无论那口泉水是否真有治病的作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对人体的确有点好处。

所以前些年时,去这村子旅游度假的人挺多的,去那边喝上几天泉水,再装上一些带回去养身。

但到了现在,随着时代变迁,也因为各种类似的说法越来越多,打假曝光也越来越频繁,人们对于这种传说便越来越不屑一谈。

天真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况且去那里的交通年复一年都是那么不方便,所以到了如今,那地方几乎已经无人问津,除了省钱的,或者节假日为了避开景点高峰的那一些。

所以一听卢友坤说起,我本能地就想对他实话实说。

但看他走路时一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以及眼里那抹疲惫又坚持的信念。我就没能说出口。

由着他去心存这么一个念想,总归好过绝望。所以一到金华村,没顾上找地方住,我就先和那和尚一道,一边问路,一边把卢友坤送到了金华泉,顺便也想看看这传奇的泉眼到底长得怎样一副模样。

然而现实却比实话实说更打击人。

金华村靠着金华山,金华泉位于金华山的半山腰。

当我们沿着村里通往金华山那条山路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那处位于半山坡的泉眼时,发觉由于气候或者保养不善的缘故,那口曾经听说清澈无比,流水潺潺的泉眼,如今已几近干涸,唯有一些细细的水珠从石缝里勉强挤出,苟延残喘着泉眼的生命。

而那泉水基本上看着是根本没法下口的。水质混浊,腐叶遍布,随处可见昆虫的尸体飘来荡去,就连手都不愿意直接往里伸,又怎么可能张嘴去喝它?

不过对于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来说,这一点倒并不太能阻挡他的信念。

尽管有些迟疑,也尽管我曾费尽口舌试图阻止,卢友坤仍是用水壶装了半壶泉水,甚至为了不影响它的‘原生态’,连烧也不肯烧,就这么直接喝了下去。

这一喝,连一小时也不到,他的肚子就给了他最直接的反馈。

几乎是刚在村子里找到落脚处,他就上吐下泻起来。

本就体质羸弱,怎么经得起这么一番折腾,所以当他熬不住跑来敲我房门时,门一开我几乎都没认出他,就见原本还气派光线的一副老干部模样,如今枯萎得像具骷髅,一度连腰也直不起来,所幸住在隔壁的和尚总算排上了用场,背着他一路跑到村卫生所,两瓶抗生素吊下去,终于在几小时后,见他从一副活死人般的状态里慢慢恢复了过来。

村大夫以为他是在旅店吃坏了肚子。当听我说了原由后,不由苦笑着叹了气,转头对卢友坤道:“老哥,都这年代了,看您挺有学问的一副模样,怎么还会迷信这个。村里人身子健康长寿多,那是因为这里没污染空气好,您还以为世上真能有包治百病的仙水呐?不过是为了招揽游客造的噱头而已。况且那水原本还挺干净,后来人一多什么都往里丢,也没人去管,如今就是个臭水坑子,猫狗都不会去喝里头的水,您也真下得去那口。”

卢友坤一听脸色更加难看,身子一软,又仿佛变成了先前那副活死人般的模样。

见状我只能立即将大夫拉走,然后跟他说明了老爷子身体的状况。

大夫一听挺后悔,一度似乎想说些什么,但犹豫了阵,拍拍我的肩就走了。返回输液室的路上,我看到玄因快步朝我走来,正要问他上哪儿去,他朝我打了个快跟他走的手势:

“老卢跑了。刚出去买了瓶水的工夫,他拔了针头自个儿跑了。”

凌晨时,总算在金华泉附近一处悬崖边找到了卢友坤。

他摇摇欲坠地站在那儿,想跳又不敢跳,听见我们叫他,当即一屁股坐到地上,凄凄哀哀地哭了起来。

五十多岁的人,哭得像个五六岁的孩子,那种面对死亡以及毫无挽回余地的绝望,脆弱到令人无法直视。

所以始终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他,该和他说些什么,便只能指望和尚能跟他说些佛学上的大道理,好歹做个精神慰藉。谁知他却也跟我一样一言不发,因此只好同他一前一后坐在老卢身边,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静静陪他一起坐到天亮。

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卢友坤拍了下大腿站起身,像个革命战士一样悲壮地看了看悬崖地下细小的路面,然后对我们说:“走吧,出来过了,我想我该回家了。”

第114章 番外法僧三

三.

送走卢友坤后,我跟玄因也分道扬镳,他说他要去附近几个有名的景区转转,我则因为有些事,所以仍需上一趟金华山。

实话说,这次金华村一行,我跟老卢一样,也并非是为了旅游而来的。

之所以会到这个地方,目的则是起源于近来有人发布在网上,一则关于金华村的不知真假的帖子。

那是一对小情侣。他们说,由于慕名金华泉的传说,又不想人挤人,所以放假时特意选了那儿去旅游。但一到那里后,才知道网上的评价都是真的,金华村如今的确是徒有虚名,景点破,住宿脏,吃得差,最糟糕的是,那个有名的康复泉,如今简直就是条臭水沟。

完全没有旅游价值,不过去也去了,总不能浪费了行程,所以他们就决定抛开景点和旅游路线,做一段比较刺激有趣的探险之旅。

所谓探险之旅,就是不走寻常之路。他们在离开了金华泉后没有下山,而是继续往上走,想一路拍些山野风光,顺便试试深山里打野战的乐趣。于是尽管一路走得很累,也看到了插在半路上禁止继续前行的标识牌,他们仍继续往山的深处走,毕竟一路上虽然没了前面新铺的石板路,但有从古时候就留下来的青砖台阶,虽然一块块短小得捉襟见肘,但对两个血气方刚的人来说,既然古人能靠这种路上山下山,那现代人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这么走着走着,黄昏时候四周鸦雀无声,放眼四周除了树也看再看不到其它,难免叫两个人开始有点不安起来,找刺激的念头淡了点,两人商量着还是原路返回吧。但正要转身走的时候,男人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个破庙。这让他精神一振来了兴趣,因为翻遍旅游图册,上面从没写过这座山上有庙,显然是座跟青砖台阶一样古老的庙。

既然是古庙,那自然应该是个值得一游的景点,为什么没被开发?

带着这个疑问,两口子一扫先前的疲惫,立刻兴致勃勃朝庙里跑了过去。

谁知很奇怪的事,就在那时突然发生了。

当他俩往破庙方向跑了约莫刻把钟后,不知是否因为天黑降温的缘故,山上开始逐渐聚集起一层雾气。跟平地的雾不同,山里的雾很快就让人视距缩短,然后没法像先前那样快速行走。于是两人不得不放缓脚步,这时他们突然意识到,明明看起来最多四五分钟就能走到的距离,他们怎么还没接近那座庙。

似乎怎么走,那庙离他们始终都保持着最初见到时的那段距离,再过了几分钟后,连这点距离也看不出来了,因为浓重的雾气完全挡住了前方两米开外的一切,令他们就仿佛被关在了一口乳白色的深井里。

这种密闭般的感觉让女人害怕了,当即拖着男人往来时的方向后退。可是走着走着,由于既看不清前方,又因为这一段山路刚好是平坦的路段,所以感觉不出地势,两人发觉自己已完全感觉不出自己到底是在下山,还是仍在往山上走。

那样又硬撑着在这死寂而幽闭的空间里乱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候,女人终有不顾一切停下脚步,急得大哭起来。然而没哭多久,原本正心烦意乱得无心安慰她的男人,突然用力拉了她一把,然后示意她噤声,往他手指的方向仔细听。

女人最初仍是恨恨地哭着。但当哭声间断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也发现了什么,因为身旁那男人所指着的方向,隐隐也飘着一阵哭声。

真的是飘动般的感觉,那哭声忽远忽近,过了会儿,就见浓重的雾气里慢慢走出来一个五六岁大,穿着件黄衬衫的小女孩。

衬衫是非常老式的的确良料子,配着红格子百褶背带裙,让这小女孩看上去活像是从八十年代老照片里走出来的。她一边走一边哭,径自走到女人身边时,女人正想叫住她,她却突然不见了。

真正的跟变魔术一样消失不见了。

当时把这两口子看得傻在原地足有一分多钟。

然后醒过神,争先恐后地就朝那小女孩一路而来的反方向狂奔而去。

奔了多久不知道,只知道他们奔的方向没有错,是下山的路。但虽然一路都是奔跑,他们下山的速度却并不快,因为到达那口标志性的金华泉时,雾气终于散去,他们下意识抬头往四周一看,发觉天已经蒙蒙亮了。

也就是说,从起跑到结束,相当于在山里毫无停歇地跑了一整夜。事后想想,他们当时居然没有跑断气,实在也是个奇迹。

这篇帖子因为是在网站上陆陆续续张贴的,所以后来看得人越来越多,变得很有名气。

所以才会引来我的注意。

不过最初跟大多数人一样,我是把这帖子当连载故事看的,压根也就没相信过他们真的在山里遇到鬼打墙,以及那个鬼一样出现又消失的小女孩。

直到后来,兴许是被人质疑得有些气不过,男人突然在网上发了一张照片。

照片因拍摄时的颤抖,以及周围的环境和光线,所以非常模糊。

但仍可清楚看到,在一片从夜色里渗出的浓雾中,站着个说不上到底算是清楚还是模糊的小女孩的身影。

正如小两口描述的那样,女孩身穿嫩黄色的确良衬衣,红格子吊带百褶裙,脸的五官虽看不清楚,但轮廓还算是比较清晰。的确,一眼看去还真有种时空错乱的诡异。

看不出图片有处理过的痕迹,所以这张照片的出现,令那帖子被再次掀起一阵热潮。

其实要把图片处理得□□无缝并不是多难得事,但一种猎奇的心,和追逐连续剧般的快感,还是让更多人倾向于相信这张照片以及这对情侣的经历,可能是真实的。

不过尽管如此,大部分人仍非常现实地认为,这一定是他俩精心制作的局,无非是想利用这种气氛和效果来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罢了,况且照片里那孩子要真的是鬼,按理说不是根本就拍不到形象的吗?只能说,这小演员的演技倒是挺可圈可点的罢了。

不过这种反对声引发的种种争议,倒是让这帖子越发红火起来,一度几乎上了网站的首页头条,于是就在一个毫无防备的日子里,突然帖子里出现了一个情绪颇为激动的人,她说照片里这个小女孩,是她失踪了整整三十年的小女儿。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说她哗众取宠;有人说她是那对情侣装的;有人要她拿出确凿证据证明自己的话是真实。

那之后一度对方沉寂了好几天,正当人们笑着将这事当做一场炒作而淡忘时,突然那人再度出现,然后发了好几张在金华村拍的照片。

每张照片上都有个穿着跟小情侣发的女孩照一模一样的小女孩。

照片上的日期清楚写着,1985年8月27日。

那时候的照片都是用的胶片,所以质地以及时间在照片上所留下的痕迹是做不了假的。但并不因此就代表照片里的女孩就是小情侣拍到的那个女孩,毕竟那个女孩被雾气笼罩得分辨不出五官,不过仔细对比的话,脸部轮廓和身材比例,倒还真的是一模一样的。

由此,关于这件事的真实性再次引发了白热化的口舌之战,以至于让人忽略了发上来那么多照片来证明自己没撒谎的中年女子,她那阵子的心情究竟是怎么样的。

同时也忽略了她一遍遍的陈述:当妈妈的怎么可能认不出自己孩子的轮廓!如果你们不信,还可以去找找当年的报纸,我女儿失踪后我去报案的,还闹到了报社,登了寻人启事!那时候很多人都知道的!真的!我说的都是真的!

但人们并没怎么理会。或者说,一件八十年代中期的报纸上的小小寻人启事,要找起来可不是光靠百度查一下就能出来那么容易。所以人们更热衷于在网上为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争个输赢,以至于事情本身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那名中年女子的孩子三十年前为什么会失踪,为什么失踪了三十年后会以三十年前的模样出现在别人的相机里…这一切,倒是没几个人会去真正愿意关心的了。

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后来才有了我这一趟的旅程。

相对而言,我查询当年那些各地报社的报纸内容,还是比较容易一些,又因在警局里有一些私交不错的朋友,所以趁着当时一股好奇心一番折腾,倒是真被我查出当年刊登在金华村所属地方上报纸里的那条幼女失踪的新闻。

新闻下面就是寻人启事,小小的女孩,扎着马尾辫,穿着白色衬衫和格子背带裙。虽然报纸上颜色是黑白的,但确实跟网上两边的对比照一模一样。

女孩是在她父母忙着往水壶里装泉水的时候失踪的,那天他们急疯了,山上山下找个底朝天,始终没有找到女孩。如今一切过去已有三十年,可想而知,那个当妈妈的女人在一眼见到网上那对情侣所发的照片后,是怎样一种震撼。

可尽管如此,还是很难让我说服自己,那两边照片里的女孩会是同一个人。

毕竟中间隔了三十年,如果女孩还活着,那早就该是个成年人,若死了,难不成那对情侣拍下来的真是鬼魂么?这未免太可笑了。

同时又发觉,那对小情侣自开了这个帖子后还开起了网店,并因为成了网红,所以店的生意很好。于是我原本打算停下对这件事的热衷,纵观总总,使我更倾向于这一切从头至尾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炒作,但不久,警局里的朋友在同我聚会时饶有兴趣地跟我说,小周,这事我觉得你还可以深挖一下,因为在给你查当年那件失踪案的时候,与此同时,我们还挖出来关于那个村的一个挺让人觉得有点怪异的现象。

什么现象?我问。

他说,自八十年代开始,似乎每隔五六年就会在那里发生一起儿童失踪的事件。但因为每次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父母不慎所导致,又每次间隔时间很长,再加之信息传播落后,所以从没被人关注过。就像我们,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看了这些文件后连续找出相类似的时间,它们早就在灰尘里埋得看不见踪影了,谁会记得这些被时间都快要遗忘了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