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怎么想都想不透,直到那边小二叫他,他才摸着胡子低笑摇头。

真是魔怔了,管她是不是乡下人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值得让他在这里思索半天!

☆、第55章 事先准备

出了满福楼的门,姚氏才激动的开口说道:“二嫂没想到能卖这么贵的价格,你可真厉害,我看到那小二和掌柜我都不会说话了。”

林青婉笑笑拍拍她的手,满脸沉思状。

又走了几步,她开口问姚氏:“三弟平时在哪里打零工,三弟妹你知道吗?”

杨铁根成日早出晚归的,林青婉几乎没有看到他,所以并不知道杨铁根此时的情形。

姚氏一愣,但还是点点头。

“知道,我听相公说他这段时间没有长时间的零工可以打,他平时就呆在车马行附近等着给人抗包,因为那一块儿经常有人运东西需要苦力帮忙搬运。”

“那你带我去找三弟吧,我想找他帮点忙。”

姚氏点点头,就领着林青婉往落云镇北边走去。

姚氏口中的车马行其实是一条街,街上因为开了几家大车马行,所以平时大家统称那里是车马行。

此时天色尚早临近中午,但是车马行附近并没有停什么运货的骡子车。林青婉看到有很多苦力打扮的人都蹲在墙角处,似乎都在等着活计。

两人打扮土气,头上都包着头帕,看起来并不显眼。一路走过来,倒也没招人眼。走了一会儿就看到杨铁根也跟其他人等活儿的人一样,蹲在那里等活计。

姚氏上前叫了一声,杨铁根一抬头发现媳妇儿怎么来了,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赶忙站了起来。

“怎么了?家里有事?”

姚氏摇摇头,转头看向林青婉。

“是二嫂有事情找你帮忙。”

杨铁根这才发现旁边站着的二嫂,刚准备问有什么事儿来着,林青婉开口说道:“在这里说话不方便,刚好也中午了,咱们找个地方吃午饭,再慢慢说。”

杨铁根面露为难,“二嫂还是不用了,我带的有干粮。”

林青婉知道他不是不想给她帮忙,而是怕花钱。便不由分说拉着姚氏就往前面走,杨铁根只好在后面跟上。

车马行附近就摆的有几个卖餐点的摊子,平时很多苦力等活计中午都是不回去的,条件稍微好点的就会去买上一碗面吃,节省的就会像杨铁根那样自己备上点干粮啥的。

天冷风大,林青婉算是受不了干巴巴的啃点干粮了事,而且她还想等会去买些东西回去。

三个人找了个面摊,一人点了一碗面条后坐下。

林青婉才小声的把中间的事细细跟杨铁根说了,交代他过个几日去满福楼问下,并托他明后天两天买些猪肉回去,最主要一定要买够猪小肠。

是的,林青婉准备再灌制些腊肠放家里。

首先不管李掌柜那里好不好销都无所谓,不好销她可以放家里自己吃。腊肠这东西不像其他东西,可以放,风干了放到明年六月之前都没问题。如果好销的话那就更好了,她家里卖了10斤,还有7、8斤的样子,畅销起来根本不够。而且这东西也不是现做现吃的东西,还需要风干几日才好。

反正林青婉觉得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杨铁根问要多少猪肉,还有多少猪小肠。猪肉这东西好买,但是猪小肠就不好弄了。有的卖猪肉人家,杀了猪直接就扔了,不过也是有卖猪肉也卖猪小肠的,一般都是买回去喂猫狗的。

如果要买多的话,还要提前跟卖猪肉的打招呼。杨铁根心里想着。

林青婉想了下,开口说买50斤猪肉,小肠的话越多越好。她也知道这东西不好弄到,反正也不值钱多弄一些放那里用水泡着,反正天冷也不会坏。

杨铁根一听到要买50斤猪肉就有些惊讶了,虽说二嫂的确是卖了10斤出去,但是买这么多就不怕压到手里?

林青婉看杨铁根脸上犹豫的表情,知道他心里考虑什么,便又跟他解释了一下自己是怎么打算的。

杨铁根听了后,觉得是挺有道理,但是这可是一大笔银钱——

现在猪肉平均价格是12文左右一斤,50斤就是要大半两的银子。如果砸在手里,该怎么办。

杨铁根生性朴实憨厚,嘴笨不会说话,但是心里却是暗自担忧起来。再加上二哥二嫂待他们家的好,他都记在心里。虽然嘴笨,但还是磕磕绊绊把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

林青婉笑了笑,安抚他道说没关系。干什么事都是要赌一把的,就算真的不好卖,自己吃了也是不亏的。

杨铁根眼见说服不了,便没有出声了。

三人吃完面后,林青婉把面钱付了。就把李掌柜给她的那一包铜钱递给了杨铁根,想了想又加了一块碎银子进去。那块碎银子大概有半两左右,如此以来购买猪肉的银钱想来也是够了。

杨铁根接过来之后,林青婉就准备走了。姚氏过去又交代了一下自己男人注意身子不要太累之类的话,两人才离开。

刚迈出脚步,林青婉想起什么又回头跟杨铁根交代猪肉买回来了不要送回家里送到大姑杨氏那里。

杨铁根想了想,就懂了二嫂的意思。50斤猪肉送回家里,的确很招眼。虽然他们两房已经跟家里分家了,但是他娘何氏还有大嫂王氏那个性子还是避着点的好。

林青婉拉着姚氏又去了一趟杨铁柱看病的那家医馆,在那里买了些做十三香用的草药。姚氏以为她是给杨铁柱抓药,倒也没有想其他。

两人坐牛车回到落峡村,林青婉去了趟杨氏那里跟她说杨铁根会送些猪肉过来,让杨氏帮她收着,又把其中的一些缘故跟杨氏解释了一遍。

出了杨氏院门,两人朝家里的方向走去。

进门的时候发现家里来人了,一个媒婆样子的中年妇人和何氏边说话边朝正房走着。

林青婉瞄了那妇人背影一眼,有点疑惑。

姚氏在旁边低语,“那是马媒婆。”

林青婉哦了一声,两人进了二房屋门。

媒婆?杨家有人要办喜事吗?杨雪章还是杨二妹?两人似乎都是适婚年龄。

推开屋门,看见杨铁柱在炕头靠坐着,两个小妞妞坐在炕角翻着花绳儿。

一看到林青婉回来,杨铁柱眼睛就亮了,一连串的话跟着就出来了。

“媳妇儿累不累?有没有哪儿不舒服的地方?中午吃饭没?”

剩下的话被林青婉笑着打断,“好啦,我不累,也没有哪儿不舒服的,中午和三弟三弟妹一起吃的面。你呢?吃饭了没有?”

林青婉早上临走的时候,把提前做好的饭菜装在盆子里,放在灶上锅里温着,就是怕中午赶不及回来,家里一个大人两个小孩没饭吃。

杨铁柱笑眯眯的,“我也吃了,”又问道:“你陪三弟妹去找了三弟呀?怎么没说等三弟晚上回来了再说。”

林青婉脸色干了干,她能说她当时太过兴奋根本没想到杨铁根这几日晚上都是回来的。给了杨铁柱一个笑容算是回应,林青婉开始把外面穿的厚棉衣脱了并解下头上的头帕,姚氏说了一句先回屋也回去收拾自己去了。

林青婉用头帕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边对杨铁柱说她今天的‘战绩’。杨铁柱听完之后,对着她就是一顿好夸。

林青婉嗔了他一眼,把头发解开,重新梳了一下,又挽了一个髻。其中断断续续把她让杨铁根买猪肉灌制腊肠的事说了。

杨铁柱听完也没说什么,他相信他媳妇。他媳妇又聪明又能干又漂亮又温柔,随便做个吃食都能拿出去卖钱。

怕林青婉有负担,他还又安慰了她两句,“媳妇儿,没啥的,就算卖不出去,咱们也可以放家里吃。而且你看”他举着例子说明,“咱们猪肉是12文一斤买回来的,卖60文一斤,10斤卖了

600文。你买50斤猪肉也不过是600文,这样算下来根本没有花本钱。”

林青婉笑瞪他一眼,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怕她担心亏了本钱,居然蒙她打模糊理论说不亏钱。

那以前10斤的本钱是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不过她没有开口说出来,既然自己男人想让她放下心里的负担。不管自己有没有心里负担,她都决定甜蜜的承担着。

“好啦,人家本来心里还有点担心怕亏了,你这么一说我居然一点都不担心了。”

夫妻的相处之道,本来就是互相承担着。女人太聪明了不好,有时候还是要装装傻,满足一下男人的大男人心态的。

更何况自从她男人受伤了以来,似乎一直有一种心理觉得自己拖累了她。虽然杨铁柱没有说,但是林青婉看的出来。尤其她每次去提水做些重活的时候,他都恨不得跳起来给她帮忙的样子,如果不是她硬压着他在床上养伤,他估计早就坐不住了。

这也是林青婉为什么没有借银子给三房两口子的原因,其实她完全可以把银子借给三房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但是每次看到自己男人看她一个人忙来忙去的愧疚样子,林青婉又沉默了。两家合在一起吃饭,姚氏那人勤快总会帮她做些活计的,这样一来杨铁柱心里也能好受点。

果然林青婉话一说出来,杨铁柱笑得脸都成一朵花了。

拉着自己媳妇儿的手都舍不得丢,林青婉瞪他一眼,又看看在炕角翻花绳的两个妞妞。

杨铁柱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不舍的蹭蹭才松开,林青婉抽回自己的手冲他甜蜜一笑,才上了炕去逗两个小妞妞去了。

过了一会儿姚氏过来了,手里拿着自己的针线笸箩。

两个女人两个小娃儿坐在炕角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林青婉喜欢逗孩子。把两个妞妞逗得笑成一团,然后她也跟着笑成一团。

姚氏在边上说她,让她注意自己的身子。林青婉刚开始的时候,还总是惦记着自己有身孕的,但是自从怀孕以来,也不犯恶心也没有哪儿难受的,有时候总会忘记自己怀孕了。

姚氏怕她坐的不舒服,便把炕角炕柜上的被子拿了下来铺在炕上,又拿了一个林青婉自己做的抱枕给她,让林青婉坐进被子里去。

林青婉无奈,只能老老实实窝到被子去,后面垫个抱枕舒舒服服的靠坐在那里。

现在她做的这两个抱枕成了屋里的新宠,杨铁柱一个,她一个。姚氏也觉得这东西好,准备拆了以前的不能穿又舍不得扔的旧棉衣也做上两个。

对于姚氏的这个决定,林青婉举双手赞成,并贡献了一件杨铁柱以前破得不能穿里面棉花都硬了的棉袄。

那边杨铁柱眼馋的看着媳妇儿跟姚氏有说有笑的,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

正郁闷着,林青婉的眼神瞟了过来,顺带还送给他一个甜蜜的微笑。

杨铁柱顿时觉得心里暖洋洋乐滋滋的,也不郁闷了。

林青婉心里窃笑,这个傻子,每次她都用这招他居然一点都不腻歪还照单全收。

☆、第56章 杨学说亲

杨家正屋里,何氏在跟马媒婆说着话。

比起上一次的爱搭不理,何氏这次的态度可好多了,隐隐有些巴结的味道。

没办法,杨学章这次县试又没考过,而且老头子已经决定不供孩子继续念书了,虽然何氏心里觉得自己儿子不在书院继续念着也能考上秀才,但是到底是心里没有底了。再加上杨学章的年纪也不能再拖,所以何氏的打算是先给儿子成了亲再说。

这一次何氏要求放的很低,也没要求要什么有钱人家好人家了。

可能是心态不一样了吧,马媒婆耐着性子跟她说了几个她觉得都不错。斟酌了半天,何氏才开口说觉得那个冯秀才家的闺女不错。

这个姓冯的姑娘家是附近一个村子里的,爹是秀才,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

按理说秀才家的姑娘怎么都轮不上杨学章的,但是冯家不一样,冯秀才年近30才考上秀才,本来家底还不错的也被掏了精光。考上秀才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儿,谁知道冯秀才平时用功太过心里

身子骨早就被掏空了,高兴了没几天就得了一场大病。

大病过后身子骨就不行了,别说继续考功名了,连当个坐馆的先生都没办法当。有哪家私塾会请一个隔三差五就卧病不能来上课的先生的?无奈之下,只好回家老实务农。所幸家中还有几亩地,日子倒也过得去,就是家里的孩子有些多,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所以冯秀才这个秀才除了能给家里省点田税以外,别无他用。但是冯秀才不这么想呀,他觉得自己是村里独一份儿的秀才,平时自视甚高,把女儿嫁个庄户人家的他不愿意。不但要求必须是读书人,而且要的聘礼钱也多,各色聘礼不能少,礼金要六两六。

光礼金这一项就吓走了不少庄户人家,更何况这年头哪个庄户人家有钱去供个读书人啊。所以冯姑娘一直云英未嫁,现年已经十八了。

冯秀才托了马媒婆说亲,这个冯姑娘的亲事就一直压在马媒婆的手里成了她的一桩头疼事。

拿得出礼金的,冯秀才嫌别人不是读书人,是读书人的拿不出来这个聘礼。

其实早在上次何氏把马媒婆请来,她就想对何氏说说这个冯姑娘了。但是当时看何氏自视盛高的样子,也没开口给自己找不自在。

这次杨学章又没考上的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再加上这次来何氏放软的态度,马媒婆就把这位冯姑娘说了出来。

马媒婆听到何氏说这个冯秀才家的姑娘不错,心下十分高兴。不过她做这一行做这么久,之所以会这么多人找她说媒,就是看中她人品好不会在中间隐瞒什么。便把冯秀才家里情况还有要求说了一下,何氏一听说聘金要六两六就只皱眉头。

不过这次本就是她求着马媒婆能给儿子说门好亲事,并且最好快一些,也没有说什么刻薄话,而是让马媒婆等一下,她进去跟老头子商量一下。

杨老爷子早就被何氏支出去了,她哪是进去跟老头子商量一下,而是跟杨学章商量。

对于要给杨学章说亲,何氏也没瞒着自己这个宝贝儿子,早就透露出口风。杨学章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要求媒婆上门的时候他必须在旁边听着,心里有数以作参考。

何氏心想也不是什么难事,便把杨学章安排在杨二妹屋里一起听着。

何氏进了后关上门,问杨学章的意见。

不愧是母子,两人都想到一块去了,杨学章也觉得冯秀才家里的女儿挺好。

也许别人不看重这个破落户的秀才,但是考了这么多次没考上,杨学章觉得能考上秀才的无一不是凡人,都是那种知识极为渊博之人。而且他还打了主意想以后请教自己的这个岳父,说不定这个秀才的岳父对他指点一番,他就能咸鱼大翻身呢。

作为何氏最宝贝儿的儿子,杨学章还是挺了解何氏的。他说出自己的意见之后,便把自己的打算说给了何氏听。

何氏心想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一想到娶冯秀才家的女儿,光聘金就需要六两六还不加其他别的摆酒什么的,顿时觉得心疼不已。

何氏此时手里抓的私房已经没有多少了,加起来凑凑才不过10来两银子。家里也没有多少粮食了,还需要留下买粮食的银钱。这么一算,根本不够。

可是看看旁边的自己护了这么多年的老儿子,何氏又心软了。她拍拍杨学章的手让他放心,才推门走了出去。

马媒婆看何氏走出来,放下手里的糖水碗,问道:“不知道你们当家的什么意见?如果真的觉得这个冯秀才家的姑娘不错,就赶紧定了吧。别人那边也等着想成亲,如果你们这边不行,我就说给别人家了。”

马媒婆这样说,也就想给何氏一个忧患意识。其实冯秀才家的姑娘哪有那么容易说得成亲的,能说成也不会拖了这大半年。

何氏一听马媒婆这话,本来还有些犹豫的心也不犹豫了。咬咬牙点头说道:“就这个姑娘吧。”

双方都是皆大欢喜,何氏又对马媒婆说了不少好话让她赶紧去给那边通个气好把亲事定下来,就把马媒婆送出了门。

想到不凑手的银子,很少忧郁的何氏也忧郁了。这又要买粮食又要给老儿子成亲的,她该从哪儿去弄点银子回来

*********

隔了一天,杨铁根就把林青婉要买的东西送到杨氏屋里,并回家对林青婉说了一声顺便把用剩下的银钱给了她。

忙完以后杨铁根也没急着走,最近镇上活计很少,总是等上一天都没什么活儿,他准备在家里呆上一天再回镇里。

三房两口子带着两个妞妞回二房屋里了,林青婉在炕上窝得懒得起来,但是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去杨氏那里一趟。

她从炕上爬起来,整整自己的衣服又在外面套了一件大棉袄。跟杨铁柱交代了一声,就往杨氏家里去了。

话说,真是冷啊。明明没有下雪,林青婉就是觉得冷。但是看姚氏却没有像她这么怕冷的样子,估计是习惯了的原因。

进了杨氏家的院门,大黑二黑一看到她就摇着尾巴跑过来围着她转,林青婉揉揉它们的大脑袋,才进了正屋。

“大姑,我来了。”林青婉边掀开门帘子边说道。

杨氏此时坐在炕上纳鞋底,笑着说道:“我听外面有声音,大黑二黑又没叫,我就猜是你来了。”

说完,努努嘴,“呶,铁根把你要的东西都买回来了,我怕放灶房不安全被老鼠啃了,就放在这里。”

林青婉对杨氏笑笑,放下手里一包东西,就弯腰去翻盆子里放的猪小肠。

盆子里的猪小肠非常完整,也没有哪里有破了的地方。

林青婉把袖子挽起来,准备端了盆子去外面洗。

手还没伸上去,就被杨氏把盆子拿走了。

“我的小姑奶奶,你怀着身子,别这么动作大。怎么弄?我来帮你。”

林青婉对杨氏说要先洗了,杨氏就端着盆子去了院子,林青婉在后面赶紧跟上,手里还拎了两个小凳子。

杨氏打了水,两人坐在小凳子上洗着猪小肠。搓洗完,冲洗了几遍,把猪小肠用水泡在盆子里,又端进了屋里。

外面实在太冷了,林青婉觉得受不住,便准备到屋里剥肠衣。

林青婉剥着肠衣,杨氏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再加上林青婉有意教她,很快就能上手了。

过了一会儿,姚氏也来了。进屋说家里没看到二嫂,听二哥说来大姑这边了想着应该是要做灌肠,便赶过来帮忙。

姚氏一看两人正忙着,便搬了个小凳子也坐了过来。林青婉又指导了下姚氏,然后三个人边说着闲话边剥着肠衣。

这次杨铁根买回来的猪小肠很多,等三个人弄完时间已经不早了,杨氏留两人吃饭,林青婉没答应说家里还有那么多人等着,杨氏只好放两人回家,并约好明天再过来继续弄灌肠。

回到屋里,林青婉和姚氏两人搭手做好了饭,然后二房三房一大群人一起在二房屋里吃了饭。

第二天林青婉和姚氏一起去了杨氏家,杨铁根也没继续在家里呆着而是去了镇上。不光是想着做零工赚钱,还记着林青婉托他的事隔5日去满福楼问腊味鲜卖的怎么样。

去了杨氏家,三个人一起忙着洗肉切肉,怕菜刀不够,林青婉还把家里的菜刀还有杨铁柱平时打猎用的小刀用布包了揣了来。

掏出来的时候,把杨氏吓了一跳。

看到杨氏惊讶又有些无语的样子,林青婉俏皮的挥挥手里的菜刀说,咱们这样看起来好像个简易的小作坊。又说如果以后这门生意真的有谱,咱们就弄个小作坊出来。

杨氏和姚氏笑笑没说话,但是心里却觉得不是怎么靠谱的,只是没说出来怕打击了林青婉。

杨氏和姚氏两人用菜刀切着肉,林青婉则拿着那把小刀把肉条切成肉丁。把肉切好后,林青婉就让杨氏拿来一个洗净的大盆子把肉放进去,放上佐料开始搅拌。

佐料是林青婉提前准备好带过来的,包括盐、酱油、糖、十三香还有姜汁白酒之类的。十三香是她上次研磨还没用完的,估计这次用完就没有了,所以林青婉上次去镇里才会又去买了一些草药。

分了几盆子才把所有的肉搅拌好,然后就是开始灌制腊肠了。

杨氏看了看时间,决定开始做饭吃了再弄。因为那天说好今天把所有腊肠灌制好,中午在杨氏这

里吃饭也是说好的。为此,林青婉还专门提前像前两天那样提前给杨铁柱和两个妞妞在灶上温好了饭菜。

三人吃完饭后,休息了一会儿,便又开始忙碌起来。

灌肠因为只有林青婉会,又教了杨氏姚氏两人好一会儿。

不过这东西上起手来也快,没几下杨氏和姚氏就学会了,只是因为只有一个漏斗,便只能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