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王矗立不倒,他们的北宫也是坚不可摧,一切都会好的!

身后的侍卫都被他放走了,这个巨大的相亲盛会怎么可能不让他们去物色自己一生的幸福呢!

他一个人站着,没有孤独的感觉,至少在那个人出现在身后时没有。

“虽然你很适合一个人站着,这样的你有种遗世独立、飘飘欲仙的仙人风骨,可是我还是想把你拉下来做凡人,喝酒吃肉,会哭会笑,会流血,也会死…如果是这样,你愿意赏脸做凡人吗?”

风离回头,明月一袭水红色的衣裙依在门边微笑着看着他。

“那要看是谁拉我做凡人了!”风离招手,明月走了过去,和他并肩站在城楼上,自上往下看,整个城就是一片火红的海洋。

“这个可比四季园漂亮多了,那里虽然有长生不死的东西,可是太过虚幻,你就算进去了也不知道是渴望长生还是渴望自己心中的幻想。这个至少可以帮你实实在在地触摸到幸福!”明月感慨地说道。

“所以我选择了做凡人!”风离搂过了她,并肩一起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长生不死都是虚幻的,爱,却能以另一种方式长存于世,只要心中有爱,处处都是四季园…

希望不死,爱不死…

******

呼呼,终于写完了!本来想写到婚礼的,想想还是放在番外里吧!这样的结局就好了,很圆满。

差点忘记昱轩和沈秋芙,总算月神节出来了。这算风的善良大放送吧!不能恶有恶报,这两人也有点小优点,至少子轩曾经代替过肖峤照顾龚玥,就让他也修成正果吧!

反思我总是个老好人,我书中的人就算坏都没坏到彻底,哎,毛病!

风的新文倾向写一个霸道的男主,风离冷得让我坚定地要换换口味了,亲们喜欢霸道的男主记得要来捧场哦!

另外番外还会写几章风离和明月的,其他还在考虑是沈东豫还是腾冰这对冤家,什么有感觉我就写什么吧,亲们继续支持哈!谢谢!

温馨提示:按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按方向键上下(↑ ↓)可上下滚动, 按键盘回车键:返回帝凰:名门庶女目录

番外:明月风离篇(一)

391

北宫的新皇大婚,那是国家的盛事,也是整个京城人民的喜事。

相对而言,南宫家和沈家更是把这事当成了自己的大事来抓。特别是沈奶奶,早把明月看成是自己的孙女,贴补的嫁妆珠宝衣服几十箱,那排场弄得比太子大婚还要大,据京城老道点百姓回忆,可以算是北宫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婚礼。

沈东豫都开玩笑说明月的婚礼弄得这么隆重,他的肯定不可能和明月相比了。

明月笑道:“没事,我保证你的婚礼会是最特别的,因为到时我会亲自帮你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的婚礼!一定让你因此闻名。”

沈东豫一笑,换了话题:“你让我物色的人我都找到了,你什么时候有空见见吧!”

明月虽然不管婚礼的事,但还是忙的团团转,医馆南宫友除了医就出不上力,佩歆则忙着诸葛家的事,弄得她请大夫什么的都是自己亲自上,每天累得一沾上床就睡着了。除了月神节那晚见到风离,之后两人都没再见过面。

还好小妖现在断了奶,也不粘她,经常就是留在宫里。

宫里风离也忙,但再忙都会抽时间带小妖,晚上还一起睡。父子两的关系是越来越好,小妖续单音的‘妈’字后就蹦出了‘爸’字。

一开始弄得风离莫名其妙,等听江姨解释过才知道是‘爹’的意思,不由龙心大悦,每次和小妖单独在一起就努力纠正他‘爸’应该是‘爹’或者‘父皇’,鉴于后面是两个字,小妖懒得念,往往就是白了他一眼,继续‘爸…爸…’地叫个不停。

风离有些无奈,某日沈东豫到御书房说事,碰到小妖,小妖冲着沈东豫叫‘爹’,风离顿时就气急,当着沈东豫的面就训斥小妖干爹和父皇的区别。让沈东豫笑个半天,才说:“皇上,小妖是特别喜欢你才叫你‘爸’的,他不会说两个字,所以就简称‘爹’,你去听听他是不是这样叫谷将军他们啊,我倒宁愿他叫我‘爸’,那也要他肯啊,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风离这才发现这个‘爸’字的确很独特,最起码小妖除了叫他就再也没这样叫过别人,于是就喜欢做爸爸了!‘爹’很多,爸爸才有一个,能不喜欢吗?

**

明月托沈东豫物色的是些京城老名医,南宫医馆重新开业后虽然也有大夫做诊,可是名气规模一直上不去,那些从原来医馆跳出去的人看到没收益,谁也不愿回来,佩歆请来的又缺少名气压不了阵。

明月看着心急,自己大婚后进宫的话就更顾不上医馆,所以要趁着没进宫前先把人都请到。

沈东豫一帮她联系好人,她想了想,让沈东豫把人都请到了沈家的茶馆,准备一起就见了这些老名医。

事先明月已经打听过每个人的性格,很迂腐的明月就直接放弃,挑选过来的都是些有医德的名医。

明月自己是外科出身,虽然跟着江姨学了很多中医,都不是很精,所以她也没想着用自己的医术去压人,只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各位名医坐镇南宫医馆。

这些名医虽然有医德,可是门第之见也很深,任明月说的口干舌燥,他们都不为所动。

明月一怒之下也不客气了,冷笑一声说道:“各位都是医界的前辈高人,明月只是略通药理的小女子,论医术明月没有各位精湛,可是论品德,明月敢响亮地说一声比各位都强。各位先别恼,明月会说出个一二三让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说,然后各位可以各抒己见来驳倒我!”

这些名医都是五十以上的人,谁不是凭着一身过硬的医术闯出名声来的,被明月这个黄毛丫头说品德不好,谁受得了,都冷冷地看着明月,准备她说不出个理时就一起声讨她。

明月也不惧,扫视了他们一圈,指着年龄最大的,据说是看儿科最历害的吕大夫先发难:“吕大夫,您今年贵庚几何啊?”

吕先掳了掳下颚上的白胡须,自豪地说:“老夫今年八十八!”

吕先会保养,虽然满鬓白发,可是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双目炯炯,腰板也很硬朗,说他六十也有人信。

话一出口,就获得其他大夫一致羡慕:“吕老高寿还如此精神,难得难得!”

明月等众人拍完马屁,才问道:“吕老觉得自己还能再活几年?”

这话就是得罪人的话,谁想死啊,谁会好好的想自己还能活几年,一时众人都瞪着明月。吕先更是面色不善,还好中医讲的是修身养性,吕先再怎么生气都是很淡地一笑:“能活几年算几年吧!乐安天命!”

“吕老真豁达啊!”继续马屁。

明月再接再励:“吕老可有传人?”

吕先指指站在窗外的一男子,已经四十多岁的儿子,得意地说道:“他是我的衣钵传人。”

明月回头看了一眼,那男子看着老实,身材高大却有些驼背,明月不以为然转过身问道:“吕老的医术世人皆知很高明,不知道吕大哥和吕老比起来学到了吕老的几成?”

吕先皱了皱眉,瞪了那男子一眼,回答明月的声音就多了几丝郁闷:“不到四成。”

明月还没说话,那些大夫就纷纷安慰道:“吕老,别急,侄子能学到四成已经不错,就我家那个小畜生,二成都没学到…够用了!”

明月好整以暇地给沈东豫倒茶,然后轮流倒了一圈,等回到座位时看到大家说的差不多了,才问道:“吕老几岁开始学医啊?”

“六岁。”吕老说起这个就有些得意:“老夫当年可是我师傅几个徒弟中最成器的一个,学什么一教就会,哪像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教多少遍都不懂,一点天赋都没有。”

明月伸出手算了算,笑道:“吕老从六岁开始到现在八十八,应该都在学习医术吧?还是现在不学了?”

“怎么可能不学,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不死就要一直学。大家都是从医的,都知道有些病例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怎么能停止学习呢!我现在见到一个新的病例都会想方设法去弄懂病因和医治方法,学会了比什么都高兴,各位也和我一样吧?”吕老一提起自己的专业就兴奋的两眼发光。

这种精神就是明月所赞赏的,对他也多了一份尊敬。

“八十八减六,八十二年,吕老,你八十多年多奉献给医学事业,真是难能可贵啊!”

明月这一算,是由衷的佩服了,起身双手捧了茶过去敬吕先:“明月代表所有战斗在医学事业上的人和所有你救过的病人向你致敬。”

沈东豫也配合地端了茶过来敬,边对明月说:“回头和皇上说说吕老的事迹,应该让皇上下旨嘉奖才是!”

明月点头:“那是一定的,就让皇上赐吕老一个‘医学终身成就奖’吧!”

吕先高兴地合不拢嘴:“那就谢谢沈公子,七小姐了。”

他虽然老,可不是不知道世事的人,南宫明月即将和皇上大婚,那就是未来的皇后娘娘,她的儿子也将是太子殿下,她的话就等于皇上的话,自己要能获得皇上的嘉奖,就意味着吕家在京城红火了。

一时就忘记了刚才明月得罪自己的事,看这个丫头顺眼多了,想着今天还是自己坚持己见给沈公子面子过来看看,要是听家人的话不来,岂不是错过好事了。

其他大夫也打起精神,都目光炯炯地看着明月,指望着她也问自己几个问题,好给自己弄点什么声誉。

明月似乎没看到他们期待的眼神,依然和吕老话家常:“吕老,你学医八十二年,学到的东西吕大哥才学到四成,那其他六成怎么办呢?吕老可有记录下来,流传后人呢?”

吕先苦笑:“这个…老夫遇到的病例那么多,怎么可能一一记下来,都是平时积累了一些病例,再遇到同样的病例就指点他一下,看他的天分能领悟多少算多少了!”

明月若有所思:“吕大夫今年八十八,按照北宫目前记载的最高长寿者一百零八岁来算,吕老还能活二十年,吕老觉得再有二十年,吕大哥能学到吕老全部本事吗?”

吕先可没敢想自己能活一百零八岁,充其量能活过九十就知足了,一听明月将自己和长寿的人相比,心里早没不快了,微笑着摇头:“按他的天分,再有六十年也学不全。哎,学医不是靠死记硬背,也要懂随机应变啊!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个聪明的弟子。”

明月要的就是这话,闻言就装作可惜地说:“那吕老一生所学就失传了,这不是很可惜吗?吕老就没考虑过另收徒弟吗?”

这些大夫都微微变了脸色,碍于明月和沈东豫的身份没有当场暴怒就算给面子了。

中医世家很多方子都是家传秘方,有些过分到就算一家人都只传男不传女,没男丁的宁可失传也不传外嫁的女儿,更何况是外人了。明月的话无疑是窥伺大家的秘方,有几人接受得了,一时就算吕老,也认为今天的茶会可比鸿门宴,明月沈东豫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他们的秘方了!

明月当然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却淡然无视地一笑,转了话题:“吕老,听说你有个孙女在宁州对吗?”

吕先愣了愣,本能地点了点头。

明月笑了笑说:“我还听说你孙女给你生了一个曾孙子,可惜还没见到你的面就没了,是吗?”

吕先脸色就有些难看了,看着明月强忍下不满:“七小姐就别提老夫的伤心事了,再提老夫走了!”

“哦,对不起,我不想让你难过,只是吕老先听明白我的意思再生气吧!”

明月给他加了热茶,关切地说:“我是听说吕老的曾孙子病重,吕老千里迢迢地赶去却没救了曾孙子所以为吕老惋惜。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吕老,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可以让你在曾孙子死前赶到,你确定你能救活他吗?”

明月的口气很强硬,目光也一改刚才的温和,认真而强势地逼迫着吕先。

吕先在这样的目光下被逼着回想当时的情况,半响无奈地闭上了眼,苦涩地摇了摇头:“救不了。老夫这一生遇到过十多起同样的病例,每次都无奈地看着他们死去…老夫不配为名医,救不了他们,也救不了自己的曾孙子…”

这些话很沉重,吕先虽然没有老泪纵横,一瞬间塌下来的肩还是暴露出他的脆弱,让明月心软了,内疚自己这样逼一个老人会不会过分了点?

想了想,明月还是屈从了自己心底第一个想法,走过去搂住了吕先的肩膀,轻轻拍了拍说:“吕爷爷,我理解你的心情,当日风离中毒,我也是如此的无奈,自己会医,可是却救不了自己爱的人,就觉得学医何用啊!”

番外:明月风离篇(二)

这样的心情其实是很大众的,毕竟大家都是人,不是神,没有那么全能,自己的亲戚朋友患了病,如果是自己擅长的还可能帮忙,遇上自己不擅长的就只能望病兴叹。

再遇到那人是自己最在乎的,这时自怨自艾肯定少不了。这些大夫多少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吕老曾孙子的事大家听说过,当时只为吕老惋惜,现在一听吕老说就算自己赶到也救不了,大家的心情就更郁闷了。

赶不到还可以怪阴差阳错,赶到了却救不了那不是更残忍吗?

叹息了一会,有人安慰道:“吕老,算了,咱们都是人,就算医术再精湛也有不能医的病,是他命薄…”

明月收起了怜悯,淡淡地说:“这样说就是逃避现实了,虽然我承认医家不是全能的,但是吕老曾孙子的病我却是知道能医的。”

吕先顿时睁大了眼,瞪着明月:“你说那病能医?谁会医?你见过?”

明月微笑:“吕老不能医,不代表别人不能医,我自然是见过了才敢说这话,吕老先稍安勿躁,听我慢慢说吧!”

吕先有些激动了,自己一直以为的疑难杂症竟然有人会医,如果早学会了方法,曾孙子可能也不会死。

“吕老,对不起,没经过你的同意我派人问了你孙女你曾孙子的病症,你听听我复述的对不对。患儿病发后食欲不振,食后数次呕吐,夜间睡眠不好,啼哭不止。眼睛下视呈落日状,头大如斗,叩之有空壳水声…”

众大夫听着明月的述说在脑子里判断着这是什么病,有几个也是儿科的权威,一听互相看了一眼,都暗叹,吕先的曾孙子原来是得了这种病啊,这病吕先都医不了,他们也更不行了。通常遇到这样的病例,都婉转地劝病人家属准备后事了。

真有人会医吗?

众人不相信地看向明月,明月拍了拍手,叫道:“二哥,请进来。”

众人就看到南宫家的二少爷南宫友抱着一个小孩走了进来,那小孩…等等,曾经给小宝看过病的大夫睁大了眼,就连吕先也愕然地看着小宝,抖着手指问道:“阿友…他…他是那个你请老夫去看的…你的小少爷?”

南宫家遭查抄后医馆就倒了,南宫友据说是下了天牢,吕先根本没想到当日自己下了权威判决让准备后事的小孩还活着,见鬼似地看了半天,实在难以置信。

在坐的其他几个曾经被南宫友请去看病的大夫都是一样的表情,根本不相信小宝还活着。

南宫友抱着小宝给各位前辈行了礼,淡淡笑了:“各位世伯,这的确是我家小宝,他没死,有人救了他。”

“怎么救的,我看看!”

吕先跳起来,抢先接过小宝就检查起来,屈指敲在小宝额头上,已经没有当日的水响声,转过来,小宝稀稀疏疏的头发间那个小洞疤痕就露了出来。

大家都是大夫,多少都有经验,一看就知道那是什么造成的,吕先当即倒吸一口气,摸着伤疤抖索着问:“是谁?怎么用这种逆天的方法…这是救人还是杀人?”

“当然是救人!”

明月笑了:“吕大夫,有刮骨疗伤的方法,为什么就不能有剖头救人的方法呢?谁告诉你们剖开肚子和脑袋就一定会死呢?至少我就知道三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是魏夫人,另一个是龚皇后,她们剖开肚子没有死,而小宝,剖开脑袋也没死,还好好地活在你们眼前呢”!

“是你做的?”吕先看着明月,惊讶地合不拢嘴:“你说的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明月耸耸肩:“正是我!吕大夫,我很遗憾你曾孙子生病时不在现场,否则我一定会救活他的!”

众人都吃惊地看着明月,惊讶于她的大胆,有些心下不以为然地想就算你会救,吕先敢不敢给你救还不一定呢!

“诸位先别质疑我的能力,我来问大家,就拿吕大夫曾孙子的病来说,换了你,是愿意冒险一试,还是看着他死呢?”

当然是愿意冒险一试!虽然诸位大夫都不是激进派的,可是在生与死之间,谁不希望奇迹呢?

“愿意冒险,也要有肯冒险的大夫。大家也许知道京城有多少大夫,可是肯定不知道京城有多少人!来这里之前,我让沈公子去户部要了一个数字,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们每一百个人中没有一个大夫。有人会想了,这不是很好吗?大夫越少越赚钱!不…我觉得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是昧着良心把人命抹杀掉的奸人才会有的。我们大夫不应该这样想!”

明月觉得自己是在给大夫上心理辅导课,一手撑在桌边,一边往后抚了抚短发,激动地说:“这次瘟疫你们有几个去过豫州,你们知道瘟疫蔓延是怎么样一种惨状吗?它比敌人更凶残,敌人你至少还知道怎么防备,瘟疫你却不知道怎么防备。没有大夫会怎么样?百姓一片片死亡,疾病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蔓延。不要以为和你们没关系,死的人中有可能是你的家人,而放任不管,有可能就蔓延到你脚下这个城池。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夫就能幸免,瘟疫的无情你们都和我一样清楚。这时候还有人想着赚钱吗?”

明月停住,目光扫过一个个沉思的大夫,沉痛地说:“这时候的我们想的就是有更多的大夫,可以阻止这场瘟疫,挽救更多的病人,也挽救我们的家人。就像吕大夫的曾孙子,如果有更多的人学会我的方法,就不用吕大夫千里迢迢地赶去救人而无果…”

吕先皱起了眉,看着明月不知道在想什么。

明月自然地说:“南宫医馆重建的时候我就和我二哥说过,我要培养的是更多的医学人才,不是为了赚钱才开的这家医馆。前些日子我和沈大哥也说过,让他给我找的人是要带学生的。再拿吕大夫做例子吧,吕大夫,先得罪了,我说的难听你也别急着反驳,过后真觉得我说错了,我会道歉的!”

明月歉意地一笑,真不客气了,指着吕大夫说:“吕大夫说自己八十八了,我不管他能活几年,我只知道他一生所学很丰富,可是他的儿子只学到了四成,这对于吕家可能够了!我却觉得不够,太浪费了!吕大夫,你算是医学天才,你跟着你师傅六岁开始学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是你师傅秉着你这样的心里,只想传给自己人,你还会有今天的成就吗?也许你可以说你会自学,你有天分,我却半点都不信,没有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天分之上的,没有你师傅的大公无私,就没有你,承认吗?”

吕先张大了口,半天才沉重地点了点头,他虽然固执,却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虽然恩师都不在世了,欺师灭祖的事还是做不出来。

“你学到了你师傅的医术,却没学到你师傅大公无私的品德,这不能证明你厉害。”

明月刻薄地说:“如果你恩师还活着,知道自己倾心教会你治病救人的方法,却被你藏了起来,你觉得你恩师会瞑目吗?”

吕先脸一瞬间就红了起来,无地自容。

明月不忍再打击他,转向了别人,摇头说:“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我没想过要夺了你们的饭碗,我只想请你们想一想,你们学了这么多年的医,难道真的是为了赚钱吗?你们就没想过把自己的所学用来造福更多的人吗?如果一个徒弟只能学会你所学的四成,你们是不是该考虑收个更聪明的徒弟,让他学会其他六成。这样当你们闭目时,你们的所学还能造福百姓,而不至于带到棺材里和你们的肉身一起腐烂?”

环视了一下被她激烈言词说的目瞪口呆的一群大夫,明月再抛下最后一剑:“你们还想你们的子孙患病却因为当地没有名医而死亡吗?你们就真敢保证你们生活的地方不会再发生瘟疫,自己一人就能守护全家吗?没有交流就无法发展,你们今天以为守住的秘方他日成为害死你亲人的约束,你们会不会后悔自己失去的比得到的多?银子没了可以再赚,家人多少银子一个?”

 

番外:明月风离篇(三)

明月当日一席话并没有得到即时效应,她也没逼大家,说了激励的话,也谈了医馆的前景。大体就是南宫医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最主要的是为北宫培养医学人才,为广大的从医人士提供一个交流共进的平台。

她自己当即做了表态,说自己擅长的就是外科,如果各家医馆有人愿意学,都可以到医馆报名,她会定期给大家讲授外科的知识。

茶馆聚会后三天,吕先第一个找到了医馆,答应明月会到医馆坐诊,同时也会挑几个学生亲自带,还报名参加明月主讲的外科学堂,说自己也学习一下外科知识。

明月自然是表示欢迎,对吕先这种求知精神相当敬佩,也报名做了吕先的挂名弟子,表示只要自己不忙,一定会努力跟着吕先学医。

吕先知道她的身份,也不能勉强她跟着自己天天学医,只能在闲暇的时候提点一下她。明月有神宫宫主的优势,再加上名师指导进步神速。吕先相当欣慰,对自己这个皇后身份的弟子,关心的就不止是医术,还有思想的进步。

明月没失言,茶馆聚会的第二天就让风离下旨赐了吕先‘终身成就奖’的金匾,送过去时吕先接了,却连蒙了牌匾的金色绸缎一起挂在堂上,对传旨的林公公说:“老夫现在还没资格挂着这牌匾,没有拒绝是不想拂了皇上和皇后娘娘的好意,老夫就把这块牌匾挂在正堂勉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去做,等死的时候配得上拥有这块牌匾…”

这事也变成了学术界的一段佳话,许多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都以吕先的精神为学习的榜样,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肯定,光宗耀祖,也证明自己的能力。

明月没想到自己偶然兴发建议的这种嘉奖激励起学术界掀起勤学风,风离续吕先后,派姚政详细去了解各行各业的人,只要有突出贡献的人,都按照功劳颁发了不同的奖励来鼓励更多的人努力做贡献。

对于‘终身成就奖’则当做一种最高荣誉,本着宁缺勿滥的精神,只奖励给有特别贡献的人,来保证拥有者独一无二的荣誉感。

医学界的目前为止就吕先一人拿到,明月授意姚政要抓出一个农业典范,可惜姚政走访了许多城镇,都没找到一个适合的人选。只是把朝廷要发展农业的精神传遍下去,让各乡推荐种田能手到镇里系统学习,从中再挑选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送到京城再接受农业部的教育。

明月要的不是种田能手,而是农业科学家,她给这些年轻人请了天气学家,病虫学家,植物学家等来系统地授课,在各地给他们开设自己的试验田,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培养高产量的农作物。只要有人有实质进展,都能得到朝廷的奖励,还被朝廷封为农业部的官员,这大大刺激这些年轻人的积极性,不要人说,自己主动地上山下乡,走访一切民间高手来提高自己。

有明月医馆作为‘医学院’的开始,风离认识到了教育的好处,大笔一挥,将医馆周围的民宅全部迁走,专门拨款在附近建了太学院,内里按照明月的建议设了各个专科学院,广招有能之士担任‘教授’,免费教授各项知识。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至少不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学生是不可能留在太学院的。

太学院初建,学生教授都少的可怜,沈奶奶把自己家族的孩子都撵到了学堂里,还四处向自己商业来往的客户宣传学堂的好处,再动员自己家商铺的掌柜长工都把子女送到学堂。

吕先也应用自己的影响力,一家家走访有孩子的家庭,动员人家把孩子送出来学习,弄得明月都感动不已,这老人是越来越把教育当成自己最伟大的事业了。

被这两个高龄老人一动员,来学院的孩子就越来越多,弄到最后,教授不够用,明月、沈东豫,诸葛云翔都客串教授,一个给孩子讲医,另一个讲商,诸葛云翔就是文。

明月讲的医有点高深,沈东豫就不同了,作为外交大臣的他在接触了各国人士后灌输给孩子的就不止是商业的重要,还有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一个人所见的视野宽阔后,思想也跟着改变,沈东豫现在完全不管沈家的事业,一来外交大臣的工作很忙,二来就像沈奶奶所说守业的人才很多,沈家的生意都定型了,只要好好守着就不会有什么事,就算有事,沈奶奶也可以帮忙搞定,他就全心全意投身到外交大臣的工作中。

沈东豫走出国门,看到了北宫许多不足,也用他独有的敏锐看到了别国的长处,因此也有了很多想法,每次回来都和风离长谈,一个通宵是常有的事。让明月感叹他和风离的感情比自己和风离的感情还要深厚。

对于明月,沈东豫是特殊的,不但是哥哥也是朋友,更是超越爱情和友情的第三类感情。

而风离和沈东豫,也是特殊的,这两人现在不止是君臣,也是朋友,兄弟。沈东豫在风离面前什么顾忌都没有,坦坦荡荡。批评,建议都是直说,而风离也不会有任何猜疑。

对于这个把家业都抛弃跟着自己共建北宫的人,再怀疑他的用心就是侮辱他了。

月神节的相亲聚会,成全了谷隽,张梓几人的姻缘,沈东豫和时文都说没找到喜欢的女子,事后明月给他们留的秀女图两人也没挑出动心的女子,明月就放弃了,姻缘不能强求。

出乎预料,沈奶奶也没忙着催沈东豫成亲了,而是忙着给沈东豫的堂弟沈大成说媒,娶了一个逃难来的东北女子。身材又高又大,除了做农活比较厉害,经商是一点天分都没有。配沈大成觉得有点悬殊,沈奶奶却很满意,明月偶然听到她说漏了嘴,才知道沈奶奶看中的是人家的屁股。

“屁股大,能生…”沈奶奶笑眯了眼,似乎看着那大屁股就看到了一群曾孙子。沈东豫不给她圆这个梦,她就让沈大成圆,反正以后孩子都姓沈,都流着沈家的血液,管他谁生的。

明月对这样的话特无语,也没打击老太太,沈奶奶已经七十五岁了,虽然看着精神还可以,那也是经常用药膳调理着,随时都有可能没了,有这样的希望支撑着也好。

明月后来就暗暗留意着沈大成的媳妇,她是不太相信屁股大能生这种话,直到看到沈大成媳妇一胎给沈奶奶生了两个孙子,才有点相信。等到一年后,沈大成媳妇又给沈奶奶添了一对孙子后,明月是心服口服了。

到做沈大成儿子的满月客时,明月由衷地说:“大成啊,按你媳妇这产量,很快沈家就人丁兴旺了,加油,国之昌盛就靠你了!”

彼时北宫因为战乱,农业医学不发达人口相对比较少,风离也鼓励生育,明月这还真不是讽刺的反话。作为一国之母,自然要鼓励生育了。

只是她这个带头作用是怎么也起不好了,因为忙碌,和风离大婚后半年肚子都是扁扁的,她和风离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正已经有小妖,平时两人都忙,一个小妖就够带了,也没想过刻意地再要孩子。

直到看到沈大成刺激性地连生四个,风离才受启发,做客回去的路上好奇地看着明月的肚子,明月都还没反应过来。从这天开始,每次送来的饭食都是养生的,一到夜晚就被宫女盯着回去沐浴就寝,更过分的是本是公事繁忙的风大皇上也破天荒地按时回来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