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墨浓猜对了,苏涟漪就是借个引子赶这人走,她都烦死了。

墨浓将李玉堂带回马车,本来要出城之事也临时取消,返回了县城。

涟漪看着那远去的马车终于长长舒了口气,女人哪有不喜欢被人追求?从前她也幻想过,但如今真正碰见,才发现,自己原来不适合被人追求。

搞不好在古代,她也会走现代的老路吧——做个保守无趣的老处女。

正说着,原处有一车影,是老马头赶着驴车回来了,当看到浑身湿淋淋的苏涟漪时吓了一大跳,涟漪轻描淡写地说自己掉了河,又游了上来,并未提那名男子。

老马头不知该如何是好,涟漪却觉得这只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只要入了县城便有很多成衣店,随便买一件穿穿便是。

老马头拍大腿夸涟漪聪明,后者无奈,这有什么可聪明的?

驴车入了县城,到了成衣店,涟漪买了身合适的衣裙,这才被老马头送到了李府。

其实苏涟漪没想到,她对“追求她”的男子那么抗拒,难道真因为死板的性格吗?自然不是,也许是因为她心中已有一人罢。

李府,李老爷身体好了大半,如今除了不能做剧烈运动,其他与常人无二。

涟漪到来,又受到了全管家的亲自迎接,弄得涟漪很是不好意思,全管家却坚持,最后李老爷放下命令,只要是苏涟漪来,便不用通报。

李老爷的书房。

“老爷最近感觉如何?”涟漪问。

李老爷微笑着点头,“多亏了涟漪,已经恢复大半。”

“哪里,之前晚辈便说了,老爷您是福大命大,”涟漪笑了笑,话锋一转,“这一次前来叨扰老爷,除了探望老爷外,涟漪另有一些事。”

李福安眼中闪过兴趣,这聪颖精明的小姑娘终于要有什么动作了?“涟漪但说无妨。”他虽不知这苏涟漪为何突然性情大变,但却知道,以如今的苏涟漪,是不会拘泥于苏家村,更不会拘泥于苏家小酒厂,这姑娘是个成大事的料。

涟漪点了点头,神情坚定,“老爷,晚辈欲发展苏家酒厂,想在县城开一家商铺,专门出售苏家酒和苏家药酒。”

本来有很大期待的李福安,很是失望,涟漪到底是女子,这天下哪有专门的店铺只卖一种酒?“涟漪啊,我李某把你当自家闺女,有些话不得不说,即便是天下名酒,也没有开一个铺子只为卖一种酒。”

涟漪点头,这些,她之前了解过,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名酒,扬名在外,众人慕名纷纷前往购买,或供应给酒楼,或供应给酒铺。而那铺子也是卖诸多种酒,并非一种。

但,这些都是作古的销售方式,她用古式的销售方式来和古人竞争,便是以己之短搏他人之长,换句话说便是自寻死路。

她想用的,是现代的销售方式,李老爷是不懂的。

而她现在还不想说,毕竟,熟人防三分,她和李老爷最多是个生意伙伴,连熟人都算不上。

“多谢老爷的提醒,但总要有那么个人第一个尝试吧。”涟漪道。

李福安见涟漪决心已定,便也不劝,“那,我能帮你做些什么?”既然这小姑娘来了,定然是有她的原因。

涟漪一反平日里的淡然,狡黠一笑,“我希望,老爷您成为苏家酒的形象代言人。”

“形象代言人?这是何物?”走南闯北的李福安真真没听过这个词,好奇得紧。

“其实就是一个噱头,告诉大家,德高望重的李府老爷是我们苏家酒响当当的首席客人,连吃遍山珍海味的李老爷都喜欢的酒,百姓们有什么理由不喜欢?”涟漪一边巧妙的解释,一边小小的拍了个马匹,把李老爷哄得哈哈大笑。

但李老爷笑声的末尾却是苦涩,他长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眼中丝丝伤痛。

涟漪见此,突然有种莫名其妙得想法——难道李老爷喜欢苏家酒,还有渊源?

“好,我答应你。”李福安道。

涟漪见李老爷并不想多说,便也不多问,“涟漪得知,李家产业的酒楼遍布岳望县及周边各个大城小县,涟漪冒昧,能否将苏家酒送入李家所有酒楼待售?”

李福安微微点了点头,“这些不难,但问题出在苏家酒的价位上,即便是李家所有酒楼都卖苏家酒,但这高昂的价钱便限制了其销量。”

“老爷这个不用担心,苏家酒降价,每坛只收一两银子。”这时代的酒馆皆是以“壶”为单位,一坛酒便是二十壶,若是一坛酒一两银子的话,一壶酒就是五十铜钱,比普通酒水仅仅贵上十铜钱。

要知,从前这苏家酒,可以要一坛二两银子,降价整整一半。

李福安惊讶,“这样,你们苏家酒厂能赚吗?”

涟漪微笑,“老爷放心,薄利多销。酒,不是白卖,一坛一两银子的酒,送到李家酒楼只收九百铜钱,这样可好?”

李福安喝了苏家酒十几年,自然知晓苏家酒价钱居高不下的原因,此时苏涟漪主动降价,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说刚刚李福安对苏涟漪未来的畅想抱着坚决否定的态度,那如今,则是抱有怀疑态度。虽觉得苏涟漪这做生意的方式离经叛道,但却隐隐觉得,她定然会有自己的道理。

“好。”李福安点头。交情归交情,生意是生意,这是生意人的基本准则,为了交情可以减少利益,却不可不要利益。

“接下来就是店铺了,一定要旺铺,这个还真得麻烦李老爷帮涟漪物色了。”涟漪又道。

“恩,这个好说。”李福安再次应允。

几件大事说完,涟漪又随意和李老爷说了些小事,又叮嘱了下病情,便告辞离开李府,毕竟来时便是午后,此时太阳逐渐偏西,她趁着发现苏家酒秘方的冲动劲直接跑到了县城,估计大虎和初萤还在家中傻傻的等着呢。

全管家一直送她到门口,门外,老马头的小驴车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在大门前等候,很是神气。

告别了全管家,涟漪便上了驴车。

驴车离开,李玉堂慢慢从入大门西侧几尺的假山后走了出来,望着大门的方向若有所思,犹豫了一下,便转身去往父亲的书房。

“爹,您忙吗?”自从李老爷收回了李玉堂手中的生意,后者便赌着气,处处以消极态度应对,能不出席有李老爷的场合便不出席,如今,他竟反常来到李老爷的书房。

“玉堂啊,进来。”李老爷也是很好奇。

李玉堂入了书房,其实还在生气,“孩儿见过爹,这几日恐打扰了爹休养身体,故未来请安,今日特来探望。”

“玉堂有心了。”李福安微微一笑,心知这小子定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爹,刚刚有客到?”玉堂问。

“恩,是啊。”李福安略微惊讶,玉堂性子孤高,从来不屑关心其他事物,更别提从前缠他很紧的苏涟漪,如今怎么对苏涟漪有了兴趣?

若是说李玉堂不知刚刚谁来,李福安是不信的。

“是苏涟漪?”玉堂又问。

“是。”李福安静待后话,一双精明的老眼微微一眯,若有所思。

李玉堂有些犹豫尴尬,这是他第一次因为外人之事来问自己父亲,父亲向来观察敏锐,会不会看出什么?他虽担心,但却管不了太多了,“父亲,孩儿斗胆一问,苏涟漪来,有何事?”

李福安并未马上回答,而是直勾勾盯着李玉堂,把那惯了淡然的李玉堂也盯得有些发毛,只当是自己不礼貌。毕竟以孝为先,作为儿子如此质问父亲,确实不妥。

“爹,若是不方便说,就当孩儿并未来过,孩儿告退,您休息。”说着,李玉堂便转身离开,不想再多做停留。

李福安无奈地笑了笑,玉堂确实在经商有天赋,但其性格孤冷高傲,阴戾任性,他又如何能将李家产业交给他?大儿子李玉兰已走仕途,如今也只能好好将玉堂调教一番,以接重任。

“方便说。”不慌不忙道。

已转身的李玉堂猛地又转了回来,站得笔挺,等着自己父亲继续说下去。

李老爷的眼,从若有所思到算计,最后化作和蔼的笑容,“玉堂啊,我们父子好久没谈上一谈了,到那边坐坐。”说着,便引了李玉堂到一旁的桌椅坐下。

丫鬟上了香茗,但给李福安上的却是白水。

李玉堂觉得奇怪,却没心思问,他现在关心的是那苏涟漪来此的目的。“爹,现在您可以说了吧。”若是普通瞧病,不会这个时辰来。

“苏涟漪,要壮大苏家酒,欲在岳望县城开独家酒铺。”李老爷微微笑着,眼神中的算计越来越浓。

“恩,还有吗?”李玉堂尽量压制自己心头的怒气,外表尽可能地表现得闲适。

李福安是李玉堂的父亲,怎会看不出他心中所想?更是坚定了自己的计划。随后,他便将苏涟漪所求他之事,一五一十地都说给了李玉堂听。

果然,李玉堂的脸色越来越不好。

李福安话锋却突然一转,“玉堂,既然涟漪求到了我们李家,而我也答应了,苏涟漪的事儿,我们李家便保了,这些,你可懂?”

李玉堂尴尬,好像自己被看穿一般,点了点头,“孩儿懂。”他爹的意思是,不允许他在内部偷偷破坏。

李福安端起白水饮了几口,余光扫了李玉堂,“我们李家要做的,便是尽我们的本分,当然,若是有其他酒家与其竞争,最终苏家敌之不过,那我们李家也是,爱莫能助。”说完,便垂下了眼。

饵下了,只等鱼上钩。

李玉堂的唇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优雅站起身来,“爹放心吧,孩儿不是那种不明事理之人,这经商之道,孩儿也是略懂一二。”

“当爹的自然是信你的。”李福安道。

“爹,那孩儿就不多打扰了,爹保重身体,孩儿告退。”

“下去吧。”

李玉堂从容出了李老爷的书房,全管家入,神色担忧。

“老爷,您不是没看出来,二少爷对涟漪姑娘心怀怨恨,他到现在还认为是涟漪姑娘才害得他失去权势,您这样将计划告诉二少爷,难道就不怕二少爷从中捣乱吗?”

李老爷慢慢饮着白水,笑呵呵的,“是啊,玉堂那孩子,怎么就对涟漪有这么大的怨恨?大全,这个你去调查下,我很好奇。”

全康跟随李福安多年,自然也了解他,“老爷,难道您有别的计划?”

李福安点头站了起来,在屋内踱步,“玉堂那孩子心气浮躁,就是因为他无法将心态压下,正好借着这件事磨练下,以后也好将李家交给他。”

全康糊涂了,老爷这是打什么哑谜?而后,他又将刚刚老爷对少爷说的话回忆一遍,恍然大悟,“老爷,您是想…”

李福安慢悠悠伸手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那涟漪姑娘怎么办?”全康很是担心。

李福安重新坐回桌案后拿起账册,“不用担心,苏涟漪这丫头不简单。”

“是,知道了,老爷。”既然老爷做了决定,全康便放下心了,老爷办事,从来是稳妥的。

李玉堂出了书房,一扫这几日的怨气,充满了干劲。“墨浓,走,回海棠院。”

在外等候的墨浓,不解为何少爷从老爷的书房出来便心情大好。

入了海棠苑便进了书房,“磨墨。”

“是。”墨浓赶忙上前磨墨。

李玉堂铺好纸张,蘸饱了墨汁,开始在纸张上洋洋洒洒书写。

“少爷,这是…”墨浓不解。

“是酒厂计划书。”李玉堂心情反常的好,唇角微微勾着,“苏涟漪要开酒铺,爹却说李家保了她,以为这样做,我就没办法了?不用李家的权势,我李玉堂照样可以让苏涟漪一败涂地。”

墨浓想到了今日那目光清冷的女子,竟莫名有一种预感——少爷的计划,也许不会那么顺利。

接下来的几日,涟漪很忙。

写计划书,在县城中选铺址,设计一些宣传品,忙得不亦乐乎。

苏皓在苏家村靠近县城处买了一块地,盖了不小的院子当工厂,购入大量酿酒设备,花重资在工厂院中开了一口井,直接在井中取水酿制苏家酒。

为什么普通井水便可酿制?原来是因苏涟漪找到了提取、存放“碎银子”花粉的方法,经过多次试验,根据一定比例可用花粉调制出仙水潭中七八九三个月份水的味道,少了大大一道工序,加之没了季节的限制,苏家酒成本自然猛降,且可加班加点源源不断造出。

在苏家酒厂新址一旁,是一个略小的庭院,这是苏家药酒厂,苏峰也来了斗志,将行礼衣服都搬到了药酒厂,一心制酒,支持儿女的事业。

店铺位置选好了,位置极好,本价钱昂贵,但因李老爷出面,便宜了不少。众人以为苏涟漪找人将货酒搬入,挂块牌匾便经营,却没想到,苏涟漪店还没开,第一件事便找人将整个铺子改造,名为“装修”。

改造好的铺子焕然一新,地面是浅色大理石拼成,光洁照人,柜台及摆设皆是浅色木质,其上摆着精心搜集来的各式酒具。

整个铺子敞亮、大气。

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最让人惊讶的是,一入门最显眼之处的墙上,挂着一幅精致的画卷,上面有一儒雅中年人端杯饮酒。

当李府老爷李福安进店参观看到那巨幅画像时,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因为,这画中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李福安。

画卷一旁还有着显眼的大字——李老爷之挚爱!

其实苏涟漪是不会经商的,她毕竟不是全才,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沉淀无法忽视,现代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运行无法否定,即便是她不会经商,但耳濡目染也懂上一些。

没错,别人家卖的是酒,而苏涟漪卖的却是品牌。

商品有价,品牌无价!

------题外话------

贫嘴丫头的感谢名单:神仙伴侣(1钻)tamyatam(1钻)小气爵西(1花)fxl761210(1花),谢谢大家。

题外话只能容纳300字,所以赠送月票的亲,丫头没办法一一感谢,但丫头都记在心里!

从今天开始,送评价票的亲,丫头也不一一感谢了,因为总又看官们误以为在感谢送月票的人,所以抱怨被忽视。抱歉了,么么么么么,虽然不用文字来表示,但你们的粉丝值是铁当当的,丫头绝对不会赖账。

收到好多月票,好开心,真的好开心,谢谢你们!让我这么开心!

063,月事(咋又是万更?)

苏家酒铺开业了。

涟漪的铺子位置极好,在闹市街道的十字路口处,一个大大的拐角。

交叉的两条路都很宽,所以十字路口中央区域很是宽广,今日在中央的空旷区域,搭了一个大大的戏台,有人请了戏班子来唱戏,过往行人免费观看。

这戏班子,自然就是苏涟漪请的。

商家开业都图个吉利和热闹,所以现代商家开业当日都要放鞭放炮,大一些的商家甚至请上那么几位歌手唱歌助兴,吸引路人的同时也可做造势之用。

这种行为虽在现代不算稀奇,但在古代绝对是开天辟地第一招。

古代人的生活,没什么娱乐活动,可以说是乏味,看戏班子唱戏就如同现代人去影院看好莱坞大片一样。

几乎半个县城的人都赶来了,将本宽敞可同时过往十辆马车的十字路口围得水泄不通,津津有味的看着大戏。

苏涟漪可不是请他们白看的,只见那台子上四个方向拉了四条横幅——苏家酒,口感纯正!苏家药酒,强身健体!

四条横幅上都是这一句话,便是为了确保在各个角落看戏的百姓们能看见条幅内容。

在定制宣传语时,初萤还帮忙写了一首诗,朗朗上口,但苏涟漪斟酌许久最终未用,原因很简单,她面对的是广大百姓,她无法确保百姓们都识字,即便是识字也无法保证百姓们的文学造诣,写得太高深了,他们看不懂,便起不到任何宣传作用。

相反,这样直白白的话却能被迅速理解,且被百姓记住。

苏家酒铺的大门,从屋顶向下垂了一条条布帘,上面写着字——李府李老爷热衷饮用十七年;苏家药酒可缓解风邪之症;苏家酒业老字号创立五十周年,为回馈百姓,首次降价;胳膊疼腿酸,来一碗苏家药酒吧!…

苏家酒铺一改普通酒铺那般陈旧杂乱,整个铺子为浅色,入内便觉眼前一亮,伴随着淡淡酒香,有小二热情招呼、介绍,却无赠饮活动。

入门一侧的墙上,是李老爷的画像,画像很高很大很显眼,栩栩如生,上面题着醒目大字——李老爷之挚爱。

很多人看戏累了,便顺便来酒铺提上一壶酒尝尝,虽然这苏家酒确实比普通酒贵上一些,但人家李老爷都喝的酒是什么酒?那可是好酒!这些贵上的价钱便也觉得理所应当了。

如果说,这一日,岳望县有人不知苏家酒铺开张,那便是真真正正的落伍者,即便是没来看热闹,苏家酒铺也如同一声惊雷般横冲出世。

涟漪临时高价雇佣了几名语快嘴甜的临时小二,接待着客人。不善言辞的苏皓也被推上了前台,手忙脚乱的招呼着,相反苏涟漪本人却在二楼窗子向下观看。

她不下楼有两点原因,一是,在鸾国毕竟男尊女卑,虽女子可抛头露面,但堂而皇之做生意游走于男人之间的,毕竟是少数,她对经商出风头都没兴趣,如今做的也只是为了在异世活得舒服罢了。

二是,苏皓性格本就内向,若是不逼着他锻炼,便更内向。她能帮的了一时,却帮不了一世,她也有她自己的生活,酒厂,最终还是苏皓的。

正在这时,有衙门官兵开路,两顶华贵的轿子被轿夫抬了过来。轿子落地,轿帘撩开,下来两名穿着华贵之人,一胖一瘦,那瘦的,正是李府老爷李福安。

涟漪见此,赶忙快步下了楼,亲自招待迎接。

“李老爷,感谢您百忙之中前来捧场,真让小店蓬荜生辉。”今日的涟漪,一身桃红色衣裙,一反平日的清冷色调,衬得白净小脸面若桃花。

李福安笑得和蔼,“涟漪丫头嘴甜了许多,但今日使苏家生辉的并非在下,而是这位。”说着,便一闪身,让那身材略胖之人入内。

涟漪是不认识这人的,但见他大腹便便,衣着考究,举止之间带着些许威严,加之能被李老爷如此推崇,应该是个大人物。突然想起刚刚开道的官府官兵,心中已猜到了对方是谁。

“奴家苏涟漪见过这位老爷,”涟漪正正经经福了个礼,“这位老爷天庭饱满,面带福运,红光高照,一看便是位大人物,可惜了奴家是名妇人没见过世面,还请这位老爷海涵。”

那位老爷马匹好话听得多了,但不知为何,竟被面前这年纪不大的女子哄得心花怒放。这话若换个人说,定然给人势力拍马之感,但这女子不卑不亢,唯有诚恳。

李老爷眼中是赞赏,“涟漪真是有眼力,这位,便是我们岳望县的县太爷,吴大人。”

涟漪一愣,李老爷真够意思,竟把县太爷请来给她捧场,这在现代相当于市长,谁家开业能请来市长?大喜。“原来是吴大人,真真抱歉,民女真是丢人丢到家了,我们岳望县父母官都不认识,让您笑话了。”

这人名为吴长安,是个喜出风头的官,最讨厌别人说不认识他,他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大名,牢记他的音容笑貌。

“无妨,呵呵。”

在铺子里询问购酒之人见县太爷来了,都惊讶纷纷,看来这苏家酒确实是好,这么多大人物都来捧场。

像李老爷、吴县令这样在岳望县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涟漪怎么好让他们在一楼挤,便将二人请上了二楼,好茶招待。

楼上的布置也是清爽雅致,两人落座,涟漪亲自上前倒茶。

“是这样的,有一次吃酒,我听吴大人说,他也有风邪病,所以今日便陪着吴大人来,买一些药酒回去。”李老爷道。

“吴大人为民操劳,患得此病,作为百姓,怎么能要吴大人的钱呢?”涟漪笑道,“随后,我让人送上两坛到大人府上,以表敬意,可好?”她正愁没什么官家背景呢,这不,上门给她贿赂的机会。

两人一来一往,那吴长安却闷头思考。

刚刚他进酒铺时注意到,墙上有一大副刘福安的画像,未来这苏家酒铺人来人往众多,画像被挂在墙上,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招摇。

吴长安打心眼里希望那画像上是他而不是李福安,心里捉急,但也不能自己说出来,那多失官家的威严?急,急,捉急!

涟漪用余光看到吴县令好像面色不好,很是纳闷。见县令并未搭话,只能找个话题叉过去,救了自己的冷场。“多谢李老爷给涟漪选的铺子了,涟漪的铺子能开,都是老爷的功劳。”这县令到底怎么回事,难道想如厕?

涟漪一边客套着,一边暗暗寻思。

“呵呵,哪里,涟漪丫头鬼点子真多,只不过…”李福安老脸微红,“涟漪啊,楼下那画像,可否摘掉?”

“那怎么行?您可是答应了做我们苏家酒的形象代言人啊。”涟漪道。

“形象代言人?”李老爷大呼上当,他要是早知道这“形象代言人”要这么招摇,他不会答应。

涟漪虽嘴上和李老爷说着,但注意力其实都放在吴县令身上,她发现,当她说到那画像,吴县令面色更是不好,有些微红,有些急切。

难不成…涟漪做了个大胆猜想——难不成吴县令觉得画像上挂的是李老爷而不是作为父母官的他,挑了理?

她心中后怕,千万不要因此给她穿小鞋。

“涟漪啊,我这老头子没什么可看,要不然,将画像换个风流才子如何?”李老爷是真真不想当这“形象代言人。”

涟漪眼珠子暗中一转,嫣然一笑,“当然不行,我们苏家酒也是有历史积淀的,那毛头小子如何能压得住镇?这形象代言人啊,只能是您…或是吴大人这样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才行。”说完,便偷眼看向吴县令。

果然,吴县令脸上捉急的表情呼之欲出,在心里呐喊——李福安不愿,就让我来吧!

涟漪心中有了数,唇角勾起了然的笑。

“吴大人,您是男子汉大丈夫,心胸宽广,您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您就答应民女的要求吧行吗?那两坛酒,不要钱,是民女孝敬您的。”涟漪明知吴县令想出风头,但还是给其台阶,“求”着他。

吴县令心里有一万支花朵一齐开放,美不胜收。但心里美是美,面上还得维持威严。“听闻苏姑娘与李老板有交情,而本官与李老板也是老朋友了,作为长辈,这个忙,本官是愿意帮你的。”心里美滋滋的,“但,那酒钱,本官还是要给的,本官先来上十坛吧,回头要送亲戚的。”

苏涟漪差点噗嗤一下乐出来,但脸上保持着淡定的微笑,“从前民女没见识,不识吴大人,如今是真真见识了,吴大人真是个清廉的好官,我们岳望县百姓能遇到您这样的好官,真是有福了。”

古代真是好,形象代言人不收费还搭钱,真是赚了!

吴县令可美坏了,还殷勤地介绍起了画师,说哪一家画师的技术好,哪一家的画师收费低廉,涟漪一边微笑地捧着,一边不动声色地奉承着,把吴县令哄得得意洋洋。

一旁的李老爷并未插嘴,悠闲品着香茗,观察笑谈自若的苏涟漪,心中又不免想起了某位女子。

忙碌的一日过去,吹拉弹唱终于结束,戏班子正拆临时搭建的戏台,楼下往来客人也少了,维持了整整一日的嘈杂也终于安静下来。

涟漪这一日,大半都不出现在明处,暗暗观察往来的客人,多大年纪的客人喜欢买酒,一次性买多少,穿着如何,谈吐如何,通过穿着判断其家底如何。

太阳偏西,苏家酒铺打样,完成了第一天的营业。

苏皓这辈子第一次说了这么多话,刚开始很羞涩,但客人越来越多,后来他便也顾不上羞涩,大声招呼着客人。一天的吆喝,嗓子哑了,但心里却敞亮、痛快。

“哥,你总说你不适合做生意,但如今看来,你这老板当得很称职嘛。”涟漪笑着从柜台后绕出来,打着趣。

苏皓羞涩一笑,“哪里,这不是太忙了嘛…再说,别说我是老板,涟漪你才是…”

“哥,不许瞎说,苏家酒厂的老板只有你苏皓一人。”涟漪反驳。这位哥哥是个好人,无怨无悔劳动,将赚的钱养家人,还得忍受那么个极品媳妇。没人心疼他,那她这个做妹妹的就心疼他。

“涟漪,我…”苏皓大为感动,有些语噎,“我有你这个妹子,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涟漪噗嗤笑了出来,“哥,你不仅会做生意招待客人,还会甜言蜜语了。”

“我这不是甜言蜜语,涟漪。”苏皓急了。

“我知道,”涟漪笑道,“哥,你辛苦了一天,晚上还得让你看店,我有些过意不去。”

现在店铺刚开张,还没雇到什么合适的人,适合的好伙计要慢慢的碰和培养,急之不得。在这之前,便只能苏皓和涟漪两人打更。

涟漪是女子,自然不妥,便只有苏皓了。

“涟漪别这么说,其实我还喜欢自己在店里睡呢,”苏皓的脸上带着淡淡无奈,“…清净。”

涟漪见此,便未说什么,她能猜到哥哥心中所烦躁之事,想必是那极品嫂嫂,蒋氏。

这一天,算是个开门红,卖出了大量苏家酒,药酒也卖出了二十二坛,其中有吴县令的十坛,李老爷的十坛和散客的两坛。

价钱?自然也不是从前那般高价,之前那坑人的价钱是苏涟漪对李玉堂的报复,如今不报复了,涟漪也不去做那黑心商人。

普通苏家酒一两一坛,药酒五两一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