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反正现在稻子也插好了,我一会儿就去。”王铜锁说干就干,和自己的爹王有根交代了一下,王有根答应了,那赵氏还说,“地里的水都没有放好哩,你去捉什么鱼,小丫头片子,哪里有那么精贵,煮鱼还费柴火哩。”

王铁锁听到了,立刻接口道:“田里的水我去放,放完了我去捡点柴火回来!”

赵氏被自己的老儿子给堵上了话,气得直接回屋了。

王福儿觉得自己的奶奶肯定肝火旺,这一天一天的不是吵架就是生气,真是难为她了。不过,爹要捉鱼,晚上可以喝鱼汤哩,想一想就流口水哩。

4

4、好美味的鱼汤...

等到日落偏西,王家老大王金锁和其媳妇丁氏从娘家回来了,跟着去的还有他们的三个儿子,王大宝,王二宝,和王四宝,赵氏本来还等着这丁氏能给自己带些好东西,可是看儿媳妇手中空空如也,这脸就拉下来了。

要不是看在大儿媳生了三个儿子的份上,绝对不会允许她回娘家帮忙。这丁氏的娘家也是苦哈哈,比王家更是不如,但是好歹这丁氏也拔两棵菜不是?怎么能什么都不带会来呢?好歹是帮了一天的忙了,这亲家也太不像话了。

赵氏脸色的变化丁氏等人自然看见了,可是人家丁氏有三个儿子,这不,一声奶奶交换后,加上又刻意哄着赵氏,赵氏就顾不上找丁氏的麻烦了。王花儿看了很不服气,但是不服气有什么办法,谁让奶奶就是喜欢孙子呢,明明自己姊妹三个比大伯家的几个都听话懂事多了。

正在这个时候,王铜锁捉鱼回来了,收获不小,又一小盆呢。马氏忙说道:“正好我这胃口不好,三叔这鱼捉的真是时候。晚上我可要多吃几碗了。”

“二嫂脸皮可真够厚的,那是我三哥给我侄女儿补身子的,什么时候说给你了?”王荷花毫不客气的说道。

丁氏见马氏吃瘪,心里暗自高兴,说实话,她也不喜欢这个二弟妹哩,仗着自己娘家比别家好,就瞧不起人,干个活也偷奸耍滑,偏偏婆婆还就是看在她娘家有本事,什么也不说她。

如今被自己的小姑子,婆婆的爱女说了一顿,真是大快人心哩。

马氏脸红一阵青一阵的,又不敢说自己的小姑子,真是委屈的要死。

赵氏见状,说道:“好了,好了都堵在门口干什么?老三家的,还不快去做饭?”

“娘,本来今天是二嫂做饭的,中午一顿让三嫂做了就做了,怎么晚上还让三嫂做?”王荷花不满的说道。

赵氏对着戚氏大声问道:“老三家的,晚上你做饭,有什么意见?”

戚氏接过鱼盆,“晚上还是我做吧,这鱼做起来也麻烦。”

赵氏满意了,马氏满意了,王荷花跺了跺脚,回自己屋里去了。丁氏见没有自己什么事,也回了自己的屋子。

而戚氏则用心的做鱼汤,想着一会儿自己的几个女儿都能喝上新鲜的鱼汤,不由的心里高兴。

王福儿三姊妹也盼望着能喝上鱼汤,在这个时代,肉是吃不上的,也只能是自己想办法,改善伙食,水里的鱼正是个好东西,所以虽然没有什么调料,也还有些腥气,但是一家子五口人都很高兴。开始的时候,戚氏和王铜锁还不吃,最后王福儿和王花儿说了,爹和娘不吃他们就不吃,王菊儿也想要自己爹娘吃,于是第一次,这一家子提前喝了鱼汤,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王铜锁和戚氏是赵氏和王有根不吃,他们绝对不会吃的,如今又破了例了。

大概是平时王福儿有意无意的提醒,也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赵氏越来越过分了,或者是孩子们越来越大了,反正这两口子是有些觉悟了。

这还远远不够哩,话说这大锅饭实在是养懒人,累死勤快人,干活的累的七晕八素,偷懒的还吃好喝好,让人心里很不平衡,有时候王福儿都觉得为什么自己不快快长大,然后说话也有分量,可是还是这个小身板。

不行了,就自己攒私房钱好了,反正二姐肯定会支持自己的。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王家村也是有山的,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在山上弄到东西去卖,先私底下弄点钱,她就不信大伯和二伯家不是这样,也就是自己的爹娘实诚,什么钱都上交,不管了,等过几天就去看看。反正现在农活也忙完了,大家都闲着哩,奶奶也不能一直不让自己出去玩吧。

晚饭倒是吃的很平静,大家都没有再找事儿,古代的农村,一到晚上,为了省灯油,几乎是吃完了烦,洗漱完就要睡觉的。

好在到了夏天,日头长,戚氏把厨房里都收拾好,又用余热烧了水,就去屋里做针线了。

戚氏这针线活做的挺好,每次去赶集,还能卖几个钱。王福儿对戚氏说,“娘,你教我针线吧。我学会了,也能多卖几个钱。”

大姐都能做针线了,二姐就是屁股坐不住的,也开始学了。

王花儿夸道:“咱小妹就是乖,不过,福儿,你还是等几年吧,瞧你这小手,估计针都拿不稳哩。”

王菊儿也说:“福儿,有姐和娘做就好了。”

王福儿说道:“我想自己攒钱买糖吃哩。”

“哈哈,咱福儿还是个小馋猫哩,菊儿她娘,你就教一教福儿简单的,也让咱福儿能有两个钱花。”王铜锁在旁边说话了。这话说的有些心酸,自己的孩子,自己却手上没有一文钱给他们买零嘴吃,娘那边又把钱看得严实,根本不会买什么糖,若是福儿自己动手做东西卖了,娘总不会还要让上交吧。到时候,想吃些什么,等货郎来了,也能拿的出钱来。

戚氏说道:“那我先教福儿打络子吧。”

“好啊,好啊。”一个络子,要是打的好,也能有三文钱哩。积少成多,总能攒到钱。

王家的房子不多,总共也就那么五间,三个成亲的儿子一人一间,赵氏和王老头一间,而他们这一间又隔成了前后半间,里面住着王荷花。而老四王铁锁则是在堂屋搭了铺,晚上睡,白天收起来,紧巴巴的。

像王福儿这边,里面睡的就是自己的爹娘,姊妹三个就在外面睡在一张床上,那床也是王铜锁自己摸索着做出来的,样子不好看,但是结实。那大伯和二伯家也是同样,人穷啊,没办法,连房子都住的憋屈。

王家大房这边,丁氏对王金锁说:“咱娘说的那事,你可是想想办法哩。”

王金锁烦躁的说道:“我有啥办法呢,你家那么穷,还想要我小妹嫁过去,说了娘肯定要扇我耳光哩。”

原来这丁氏的娘也有个小儿子没有娶媳妇,原因还不是穷,这王家好歹是土坯房,而那丁家就是茅草房,也是子女众多,这丁姥娘也急啊,就想到了大女儿的婆家,不还是也有个女儿没有嫁吗?别人怎么说的,她不管,反正她从自己大女儿嘴里知道这王荷花并不像是和赵氏一样难管,再说了,这王荷花不也是到现在也没有说亲,正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于是趁这次大女儿回娘家,就把这事给说了。

丁氏听王金锁这样说,不由得也恼了,“我家穷怎么哩?你家又好到哪里去了?再说,你也不看小姑到现在都没有人提亲,到时候拖成老姑娘你们王家就好了!”

“那你自己去说,我一个大老爷们,我不去说!”王金锁说完就翻过身睡去了,凭丁氏如何的推搡都不动,把丁氏给气的也一晚上睡不好。

第二天,那马氏果然回娘家了,这厨房做饭的事情还是落在了戚氏头上。丁氏一晚上没有睡好,盯着两个黑眼圈,不知道该如何跟赵氏说这个事。

想了想,到了厨房,看见王福儿在厨房里烧火,忙对戚氏道:“咱们福儿可真是乖巧,这么小就能帮弟妹干活了。”

“大伯母好!”王福儿忙问候。

“唉,唉,福儿,去外面跟你四宝哥哥玩去好不好?”丁氏说道。

王福儿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的大伯母是想和自己的娘单独说话,肯定没有什么好事情,娘可别被诓了,于是笑眯眯的说道:“大伯母,我帮娘烧火哩。”

“大伯母帮你。”丁氏也道。

“大伯母,你就让我呆在这里呗,我想呆着。”哼,咱年纪小,咱就耍赖也要呆着,看你还让咱出去不?

丁氏想了想,觉得这福儿个小丫头肯定什么都听不懂,既然她不想出去,那那在这里吧。不过这小丫头怎么变得越来越难缠了?

5

5、丁氏的打算...

戚氏也是个明白人,问道:“大嫂,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丁氏看了几圈,“也没有什么事。”

王福儿心里鄙视,没事,你会过来厨房帮忙?看来这说的事,真的还挺难的,看看大伯母都在转圈圈了,要说这王家的功臣还有什么事是她难说的?

“大嫂,你别和我客气。”

王福儿吐槽,娘啊,人家肯定不会和你客气的,现在不过是铺垫。

丁氏说道:“我是看咱小姑到现在都没有提亲的,所以这心里着急,说到底,咱们是她嫂子,咱们不为她着急,谁为她着急?”

戚氏是下意识的接了一句,“不是还有咱爹咱娘吗?”

丁氏的脸立刻变黑了,王福儿暗笑,要是不知道自己娘的性子,还以为她是故意堵了大伯母哩,可是戚氏就是实话实说,正因为这样,丁氏才是有气没法出。

“这个,爹娘当然能替小姑做主,不过我们也要想办法打听哩。这不,我回了娘家,我娘听说了小姑的事,可是急的不得了,这不,刚好我小弟也没有娶亲,这不是天造地设亲上加亲的事情吗?三弟妹,我想着,我一个人去娘那里说这个事,怪不好意思的,毕竟那边是我兄弟,有些自卖自夸的意思,三弟妹能陪我一起去吗?不让你说什么,就在旁边给我随便说两句话就成。”

这个大伯母,还真是存心给奶奶找个筏子哩,大伯母的娘家听说境况不怎么好,依自己奶奶的性子,肯定是会不同意的,但是这大伯母还必须把这事给说了,所以拖上自己的娘,到时候给自己承担一部分骂。毕竟奶奶要骂起人来了,可是想什么就骂什么,加上自己娘都是随手被骂惯了的,又没有生儿子,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娘挨骂。

戚氏有些犹豫,丁氏忙要拉着戚氏走,王福儿忙喊道:“娘,这饭要是做糊了,爷和奶都要骂我们哩。大伯母,今天是我娘做饭,走不开啊。”

“大嫂,今天实在是没有空儿,要不等过几天?”戚氏说道。

等过几天,自己老娘都要急了,王福儿是想了,不管这大伯母什么时候说,自己都要给搅合了,真够阴险的,连找骂都要找个垫背的。

丁氏脸色沉了下来,见说不动这戚氏,只能自己去找这赵氏,其实她也想了,等吃完饭再和戚氏一起去,但是吃完饭,赵氏肯定要让儿媳妇干活,所以只能趁着吃饭前说。

丁氏进去了赵氏的屋子,没过多久,就传来了赵氏的怒骂声,不想触霉头的都躲的远远的,王花儿和王菊儿从村口抬回来水,王菊儿还好,王花儿早就兴奋的想去打探究竟了。

“姐,你可别去,万一奶奶把火气洒到你头上,可就糟了!”王福儿忙拦住。

戚氏也在一边说道:“花儿,这热闹咱不去凑啊。”

自己二姐的这个性子哟,还真是。王花儿得意的说道:“以前就看见奶奶骂咱们这一房,现在也该轮到大伯他们了!”

王菊儿忙道:“花儿,别说这样的话哩,被人听见了不好。”

“就是,二姐,大姐说的是。一会儿奶奶肯定心里不舒服,你要是还高兴,她还不直接找你个现行?”

“好吧,我在心里笑就成了,也不知道大伯母做了啥事,让咱奶这么生气。”王花儿嘀嘀咕咕,不过戚氏和王福儿都不想告诉她,反正过不久大家都会知道的。

早饭赵氏竟然气得都没有吃,王老头没有管她,所以王福儿姊妹几个能上了桌,不过和大伯家的三个小子是怎么也抢不赢的,好在她们现在也学精了,在厨房里先垫补了一些,所以还不算吃亏。

王荷花愤恨的看着丁氏,丁氏装作没有看见,王老头说话了,“今天都给我去摘桃,这桃子一个也不许吃,都摘下来卖了!”可能是今天被刺激了,王老头也知道自己家太穷了,连累的小儿子和小女儿都无人问津,想要改变现状。起码得卖出给媒婆的钱吧,让媒婆也给两个小的,找一个好的。

于是王福儿又一次来到了桃树下,只是她年纪小,还轮不到她上树,不过她倒是看家自己的二堂哥王二宝偷偷的藏了一个桃子在口袋里,还以为别人没有发现哩。

桃子下了也装了两筐子,王老头亲自带着三个儿子去镇上卖去了,赵氏生了半天的闷气,也出来了,王荷花还是闷声不吭,赵氏指着她的额头说道:“老娘为了你可是操碎了心,你还要生气到什么时候?”

王荷花却扭头,“娘,你咋就不能和善一点儿呢?你知道外面人都怎么说你吗?”

赵氏不屑的说道:“外面怎么说,老娘不管,娘告诉你,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咱们手上没有钱?让人瞧不起?要是现在咱手上银子一大把,那些人巴不得上门来说亲哩。娘还就不信了,你有四个哥哥,还有三个嫂子,就给你弄不出一套嫁妆?就是借也要接出来,我这就和杨媒婆说去,一定给我老闺女说个好人家,到时候气死那些人。”

王荷花见说不通,心里又难受,赵氏还以为说通了自己的闺女哩,心里也高兴起来,“再说还有你大姐哩,到时候让她给你打听打听,保证比你大嫂那个兄弟要好的多。”

“娘,你怎么又说起这事来了?烦不烦啊,我去三嫂那里做针线去了。”

“你少去你三嫂那里啊,你都快要议亲了,和你三嫂黏糊的紧了小心被她传染了,生不出儿子来!”

这下王荷花是理都没有理就走了,自己的娘怎么这样啊,老是拿着三嫂不生儿子说事,生不出儿子难道是三嫂自愿的?人家三哥都不嫌弃,娘操的什么心啊,又不是没有孙子!再说,菊儿,花儿和福儿不比枝儿好多了?就是比起四宝来,也是乖的很,偏偏娘都看不见。

“老姑!”王福儿跟王荷花打招呼,王荷花对自己姊妹三个还不错,有时候还帮自己的爹娘说话哩,所以王福儿叫的那是一个甜。

“哎!福儿在干什么呐。”

“我跟娘学打络子哩。姑能不能也教一教我?”王福儿问道。

“好咧。”王荷花的针线也很好,所以教了王福儿好几种打法。“咱福儿就是聪明,一会儿都学会了。”

“小姑,小孩子不兴夸,福儿这丫头可都要翘辫子了。花儿,带着你妹妹去外面玩去。”

王菊儿在院子里喂鸡哩,王福儿在和王花儿咬耳朵,“二姐,咱们能不能上山去呢。”

“你又想干啥?”王花儿问道。

“二姐,我还不是想攒几个钱吗?以后有急用的时候也拿的出来,你看看,爹和娘他们手里能攒上钱吗?”

“你说的是,但是山上什么东西能卖啊,那兔子和野鸡我们也抓不住。野果子也卖不了钱,山菇子咱吃都不够哩。”

“去山上看看不就知道了?说不定就有好东西。”王福儿说道。

“你个小脑袋瓜都是怎么想的哩,不过,你说的也对,咱去山上看看,但是爹和娘肯定不放心。”两个小娃子大人当然不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啦,更新啦,嘿嘿。

专栏求收藏:

6

6、王福儿的认字计划...

“狗蛋哥说他们也去山上,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吧。”第一次先去探路。

“也好,狗蛋他们经常去山上,跟着他们不会走丢了。我说,福儿,你咋啥事都想了啊。越来越鬼精。”

“我要是鬼精,咱爹和娘还能受气?咱奶那边还不是摆不平?”自己就是个赔钱的丫头,奶奶就是看不上啊。

说到这个,姊妹两个都有些泄气。

“菊儿啊,在喂鸡呐。”院子里进来一个人,是王菊儿爷爷的兄弟媳妇刘氏,也就是赵氏的妯娌,据说赵氏以前的性子也不好,和这个刘氏也有矛盾,她今天过来是啥事哩?

“二奶奶过来啦!”王菊儿忙问候。

“呵呵,咱菊儿都成大姑娘了,你奶奶呢?”二奶奶刘氏问道。

“在堂屋哩。我去喊奶奶。”

“不麻烦,不麻烦,我进去找她,花儿,福儿,过来,二奶奶有好东西给你们。”

赵氏早就听到自己的这个妯娌的声音了,见她说这话,就出门说:“我孙女不稀罕你的东西!”于是王花儿和王福儿就原地不动了。好东西是什么都没看清楚哩。

“大嫂,咱妯娌几十年,这有什么恩恩怨怨的都该结束了啊,咱孙子孙女都一大堆了,怎么还和我置气啊,花儿,福儿,二奶奶给你们带酥糖了,快点儿吃!”

“不准给我吃!”

眼看着炮火要落到自己头上,王花儿和王福儿手拉着手溜出去了,这个时候不走,等着当炮灰啊,我说二奶奶,你们自己斗自己的,干嘛都弄到我们头上啊。王福儿可郁闷了。

大宝,二宝,和四宝都吃完饭早就溜出去了,人家是男娃,不用干多余的活,反正自己姊妹是丫头片子,本来就是伺候人的,所以这些活不干,谁干?

“我看,今天咱奶也够倒霉的,一开始大伯母给她找不痛快,现在二奶奶来了,一定也是给她找不痛快的。”王花儿断定。

“二姐,二奶奶以前也给咱奶找不痛快了?”王福儿好奇的问道。

“是啊,那时候你还小哩,二奶奶家养了一只猪,咱家什么都没有,二奶奶就故意在咱奶面前端了一碗饭,吃着香喷喷的肉,把咱奶气死了。”

呵呵,还真够幼稚的,不就是攀比吗?肯定是咱奶当时的嘴巴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现在二奶奶反击回来了。

“二姐,咱去秀才公那边去吧,我想去看看。”不会写字是很可怕的,王福儿决定利用这一次次的机会学一些,反正自己的底子在那里,有些字再好好的琢磨琢磨就八、九不离十了。

“那里有啥好看的哩,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就是大哥和二哥都不喜欢去。”王枝儿虽然这样说,但是还是领着妹妹去了。

秀才公住在村子的东头,村子里自己弄得学堂,只要愿意学字,交上一定数量的束修,就可以过来了,王老头家没有这个能力,所以都不认字。

听着郎朗的读书声,王福儿有些激动,要是自己也能学一学那就好了,可是这也只是幻想罢了,不说自己家穷得要命,就是自己是个女娃,这学堂里也不收哩,只能在窗口偷偷摸摸的看着学了。

王花儿一会儿就觉得没有意思了,王福儿倒是听得津津有味。那秀才公也发现了这姐俩,不过一个是昏昏欲睡,一个是听得有滋有味,看这样子还像是能听懂哩,不由得有些好奇,看这女娃也不过是五六岁的样子,怎么可能听懂?难道真的是有神童?但是神童说的不是男娃吗?

秀才公不动声色的出了屋,来到了窗子边上,王花儿吓了一跳,忙拉了拉正听得聚精会神的王福儿。

“见过先生!”王福儿彬彬有礼。

“哦?你这个女娃,咋懂这规矩呢?”秀才公笑着问道。

王枝儿早就低下头不敢说话,爹说了,这秀才公可是个官哩,人见了都怕,何况自己?

王福儿说道:“我看其他人都是这样哩,先生,我做的不对?”

秀才公呵呵笑了,“是这样,是这样,不过,你趴在这窗户边上是干啥哩?”

王福儿不好意思的笑了,“我听他们读书挺有意思的,就过来听了,先生,你不要赶我走,我不会打扰到他们的。”

秀才公道:“你说有意思,那你听得懂他们在读什么了?”

王福儿想着,让这秀才公对自己刮目相看,说不定以后自己过来看,他就不会阻拦了,于是点点头,“我听得懂哩。”

“呵呵,小娃娃可不要说大话啊,那我考考你,他们读的是啥?”

“先生,我要是说出来,你以后可不可以准我在窗户边上看看?”王福儿问道。

“这个嘛,你说对了,我再考虑。”

王福儿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其实也是王福儿运气,这首诗在现代,小孩子都会的。

秀才公吃惊了,“你真的是刚刚听见了就会的?”他可是刚刚教这群娃娃的,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农忙,让他们背这首诗,也是为了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辛苦,养成不浪费的习惯。

只是这个女娃娃就凭刚才站了一会儿就会背了,难道真的是神童?

“你知道这是啥意思吗?”秀才公问道。

王福儿摇摇头,惊讶一次就成了,如果太过,到时候就麻烦了。

秀才公这才觉得肯定是这女娃记性很好,所以才这样,好可惜,若是个男娃,以后肯定出息大。秀才公竟然耐着性子给王福儿讲了一遍意思,听得王福儿直点头。

“你为什么要在这边偷听?”秀才公问道。

“我想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