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大的人了,要啥红包啊。”宋长卿有些脸红,看看四周没有人,忙给王福儿塞了一个东西,那东西还用布包着,“给你的,大过年的,送你的东西,你可要收着啊。”又若无其事的进屋里去了。

王福儿有些傻眼,这叫啥啊。又不能当场打开看,王福儿也觉得有些心虚,忙四周看了一看把东西揣进去了。

干啥啊,自己为啥要心虚啊,都是被宋长卿给影响的。

王福儿镇定的和大姐二姐端菜,又镇定的招呼王伯伯吃菜,男女不同席,所以王福儿和大姐二姐还有戚氏在另一个屋子里吃饭,那边王铜锁陪着老王和宋长卿吃饭,王小宝也陪着,别看他小,可是人家是男娃,自然是有那个权利。

老王边吃边喝,和王铜锁是越说越高兴,宋长卿心不在焉的,老王道:“铜锁兄弟,你是个有福的,几个娃娃都好,我羡慕啊。”

“王大哥你太夸奖了。”王铜锁谦虚道。

“嘿嘿,我说的是实话,你家的姑娘和儿子都好,你说咱们这好几年的交情了,我还会说瞎话?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你家的福儿,那时候她穿的补丁加补丁的,还自己去卖药材,小小年纪,就晓得给家里分担,不得了啊。像我家的娃,那时候都还在娘的怀里撒娇呢。”

王铜锁有些眼红,“都是我这当爹的没有本事,没有给娃娃们好日子。”

老王拍拍王铜锁的肩膀,“铜锁兄弟,这话可不要这样说,要我说啊,你们两口子品行好,所以娃娃们才招人疼,虽然平时吃点亏,但是好人有好报。这不,现在日子不是越过越好了?以后娃娃们大了,你们两口子等着享福吧。”老王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你家大姑娘是不是已经定亲了啊,我前不久模糊的听了一句。”

王铜锁道:“嗯,是娃娃她二姨说的媒,我们也去看过了,人很不错。”

“唉,可惜啊,我没有年纪想当的儿子,不然我就先下手了。”老王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娶亲了,女儿嘛,当然是不成的。人小宝也太小了。

老王继续说道:“也不知道谁家有福气,把你家二姑娘和福儿那娃娃说去了。”老王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宋长卿。

王铜锁道:“你太夸他们了,我这个当爹的,只希望娃子们以后能过的好,烦心事少就成,别的倒是不在乎。”

这两人说这些话,王铜锁丝毫没发觉还有个宋长卿在这里,大概喝的也有些多,对了还有王小宝,这个小娃,估计是觉得王小宝听不懂。

“是啊,当爹娘的都是这个心思,我家里那个女娃,我和她娘也是操碎了心,觉得说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就怕姑娘嫁出去受欺负呢。”

“王大哥说的这个是理,我家大姑娘人老实,我怕她嫁到婆家被欺负,现在找的这家是个独子,还没有婆婆,就是这样我都还担着心呢。”

“唉,谁说不是呢。不过这过日子都是自己过的自己知道,我想你家大姑娘肯定会自己过好的,咱当爹娘的要是一辈子不放手,那可就长不大了。”

“是啊,所以我一咬牙就定下来了,我家二姑娘本来我也不担心,只是担心她那个火爆性子到时候得罪人呢。想要把她的性子给拘一拘,可是这性子跟了她这么多年了,也改不过来了,不过好在她这个人不吃亏,我倒是放了七八份心了。”王铜锁觉得能找个人说说心里话也很不错。

“那福儿呢,你就不担心?”老王问道。

“福儿是我小闺女,我说心里话,这几个娃子,我最喜欢的就是福儿了,我都恨不得给她找个上门女婿呢。”王铜锁说道。“咱家这里里外外的,好多事都是福儿拿主意,我想着我们当父母的能听她的,可是她要是去了婆家,人家哪会这样啊,我舍不得我闺女受那个委屈,所以一直想着给她找个上门女婿呢。”

宋长卿觉得有些烦躁,老王看自己是啥意思啊,那个眼神,他想出去,不过又想听听。就有些坐立不安。

老王说道:“铜锁兄弟啊,我说话你可别不高兴。一来啊,你是有儿子的人,这上门女婿也不好弄啊,人家也会说你,明明有儿子,还要上门女婿,这叫啥事,到时候说话都不好听啊。二来,这一般能当上门女婿的都是啥人?要么是穷的活不下去了,才舍了脸面当倒插门的,二来就是兄弟多,怕多分一份家产,才赶出来的,这样的人也配不上咱福儿呢,三来,要真的弄个上门女婿,人落魄的时候对你恭恭敬敬的,等他有了势头,觉得自己当上门女婿委屈了,反过来给咱脸色看呢,你说我说的是不是?”

“王大哥,你说的对啊,果然这上门女婿要不得。虽然我家福儿能降住他,可是这也委屈了我家福儿呢。唉,做父母的,哪个希望自己的娃子离开啊,都是自己的心头肉。”

这边吃吃喝喝的,完事了老王要告辞而去,宋长卿要去舅公那边,就和老王一起。

“王伯,你刚才看我干啥?”宋长卿很郁闷。

“嘿嘿,你咋知道我看你了?长卿啊,你王伯我可是比你大了好几轮,你这个小子的心思我可是明白的。”

宋长卿脸红脖子粗,“我有啥心思啊。”

“反正我今天该问的都问了,呵呵,说不定以后福儿要找个上门女婿呢,有些人要急了。”老王哼起了歌,很是得意。把宋长卿弄得很是没有面子。

那边王福儿到自己屋子里,把宋长卿塞的东西给拿出来看,是一对耳环,这边的女娃从小就穿耳洞,没钱的人家都用茶枝儿戴在耳朵上,要么就是稍微好一点的银质的耳钉或耳环。王福儿现在戴的是一对小丁香耳环,也是银质的,在镇上买的,不值几个钱。

可是宋长卿送的这一对,却是玉坠的,白色的玉雕成了小花形状,这应该值好几两银子了。王福儿突然觉得这东西很烫手。这玩意儿要是自己带出去了,估计大家都会问。

个宋长卿,你小子是啥意思啊,不会这么早熟吧。送女娃耳环,这是不是私相授受?当然咱不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没有这个狗屁规矩,只是还是说不过去啊。

说实话,以前王福儿是把宋长卿当成小娃子看的,觉得这是个傲娇别扭的娃,后来嘛,王福儿被年纪同化了,把宋长卿看成了玩伴,朋友。只是现在是啥呢?你没变,别人在一直变化着,王福儿突然觉得,人干啥长大啊。

104、王菊儿要出嫁了...

王福儿突然觉得有些脸红,又觉得干啥脸红啊,不就是人送了一对耳环吗?人家也没有别的意思,自己多想了。大家才多大啊。忙把耳环收了起来,唉,成长的烦恼啊。

王福儿恢复的很快,别人都不知道有这回事呢,王福儿也不会自作多情的跑去问宋长卿,你送我耳环是啥意思。

说不定人家会说,嗯,我上次在哪里哪里看见了,觉得还不错,给我娘还有某某某都买了的,咱们是玩得好的,看你也没有个好的,所以就给你送过来了呗。

所以一切烦恼都是庸人自扰。

年十五过后,王银锁和马氏还有王三宝和他媳妇陆氏都高高兴兴的去镇上接手那件铺子了,只是兴冲冲的去,愤怒的回来,就是那陆氏也弄得披头散发的。搞的尤其的热闹。张婶过来和王福儿家里说了,“你们没去,我是经过那边,看好多人看热闹,我也就去看了,听说,那铺子根本就不是你那位三侄儿媳妇的,说他们过去,人家都有人看着,两方面的人冲突起来了,你那位二嫂直接让你侄儿媳妇把房契拿出来,你那侄儿媳妇想跑,不过被你二哥他们给抓住了。后来才知道,那铺子早就已经卖出去了,那陆家的人都跑光了,他们还想找上门去,哪里有人。”

戚氏叹道:“那陆氏也是个骗子?”

张婶道:“那陆氏倒是那陆家的闺女,只不过听说是那陆家的和别人生的私生子,养大了就准备卖钱呢。结果你二嫂他们正好掉进坑里去了。”

“这不是造孽吗?”戚氏道:“嫂子不瞒你说,当初他二哥过来借钱,我们都说有问题,可是他们说我们不乐意借钱,才那样说,现在唉。”

张婶道:“管你们啥事?是他们想要贪,所以才这样。你啊,就是心软,我看你们这次不借钱是对的,不然那钱可都打水漂了。”

马氏和王银锁这事闹得挺大,马氏被骗钱了,当然不干,想要报官,并且要把陆氏送到衙门里去,只是王三宝不乐意,她哭天喊地的,觉得自己太惨了!

陆氏也真是惨,小时候不受人待见,在陆家都没有过过好日子,后来长大了,名义上的爹娘还利用她骗钱,钱倒是骗到了,人全跑了,这不,别人的怒火都跑到她身上了。

老屋里现在是弄得不可开交,老王家出了这个事,大家又开始在一起商议。马氏一个劲儿的说要报官,不然她丢的钱可咋办?她可是东拼西凑还回娘家借了才弄得,还给嫂子保证到时候分他们份子,现在一切都泡了汤,还被全村的人笑话,她不甘心啊。

王金锁道:“报官?进衙门就要孝敬钱,官司还不一定弄弄赢,人都跑了,你找谁去?”

马氏道:“那也不能让骗子自己乐乎啊,我那么多钱啊。都是你这个贱、人,你说,你是不是和他们合伙骗我们的?”把陆氏人脑袋打成了狗脑袋。

陆氏边躲边哭,楚氏看不过眼,说道:“二嫂你打她干啥?她以清清白白的姑娘,就是你用十两银子给娶回来不就得了,她要是真的骗你,成亲当天晚上就跑了,干啥还跟着你们一起去看铺子?”

陆氏感激的看了楚氏,马氏冷哼道:“谁知道她是不是装的,就是给她家人找时间跑?”

“这要真是这样,那侄儿媳妇可真是天地线没有的好人了,为了爹娘,自己给陷进去了。”楚氏讥讽道。

陆氏在正堂屋跪下,说道:“爷爷,奶奶,我真的不知道,你们要相信我,我是诚心诚意和三宝要过日子的,在娘家我天天吃不饱,好不容易后来爹娘对我好了,我还以为苦尽甘来了,哪知道他们是哄着我,就想把我换钱。我当时接过这房契的时候不知道有多高兴,哪知道后来成了这样。”

王老头说道:“你起来吧。”又对王银锁和马氏说道:“事情已经是这样了,你们就当是用那银子娶了儿媳妇了。要不是你们不贪,会这样?还有你们几个,都记住这个教训,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别以为天上能掉银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才是正道。”

马氏忙道:“那咋成?就她这样哦,也值十两银子?”

“要不然你想咋的?报官?好,你和老二去报,打点的银子你们自己出,大家都分家了,也没有

替你们出钱的道理,这日子都是自己过的,过的好过的坏,谁也别怨。三宝,爷问你,你想不想和你媳妇好好过日子?”王老头问道。

王三宝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她都是我媳妇了,我自然是和她过日子的。”

“那就成,老二两口子,你们都听见了,三宝乐意和他媳妇过日子。本来这事你们都不占理,以后也别尽想着好事,踏踏实实的比什么都强。好了,这事就这么着吧,都散了吧。”

马氏忙道:“我那十两银子都是到处借的啊,我现在没法活了!”

王老头怒了,“那你想干啥?还想着别人接济你?大家都是有儿有女的,都不容易,我知道了,你不就是看着老三现在有两个钱了,行动都想让老三出点钱吗?可是老三有啥理由给你们出钱,你们自己做的错事,还想要老三给你们承担?别说现在分家了,就是没分家也没有这样的事。还有你们,我今天说明白了,别老想着占别人的便宜,自己踏踏实实的赚钱,比啥都强。谁要是不要脸,以后就别认我这个当爹当爷的!”

王老头说狠话了,别人都不敢说啥,老二两口子灰溜溜的回去了。

楚氏和戚氏说道:“三宝媳妇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三宝也不是个有担当的,又有个这个事,二嫂心里有疙瘩。”

戚氏道:“唉,我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楚氏说,“各过各的日子呗,我看三宝媳妇也不是个软面团,要不当初咋想着要跑?说心里话,那陆家就那一个铺子,听说三宝媳妇以前不受待见,人说当嫁妆她就收了,我看那,也不一定是个软的。”

王福儿也觉得如此,陆氏能收那个铺子的房契,而且是陆家唯一的,说明她心里还是有个贪字,要不,你想一想要是这样的事放在王福儿和几个姐姐身上,会出嫁的时候拿走自己家里唯一的铺子吗?

说不定那陆家的人哪就是知道她这个性子才故意这样设计的呢,前十几年都受苦,等快要说亲的

时候对你好,你就觉得是真的了?要么就是人太笨了,要么就是耳根子软。

不过这都不管王福儿的事,只要二伯和二伯母不找自家的麻烦就成。开始的时候,咱可是说了,这事看着不对劲儿,可是你们不听,还觉得咱是不近人情,那么现在吃亏上当了,也怨不着咱。

就像爷爷说的那样,就当是十两银子娶了个媳妇,虽然贵了些,可是你们当初不是把人夸的跟朵花一样?

嫁妆什么的,都是浮云啊。

这场闹剧一过,王福儿家里就加紧准备王菊儿的嫁妆了,王铜锁请人在山上弄了好几颗大树回来,王二宝天天过来打家具。王福儿在过年的时候见过自己未来的姐夫潘宏,长得不错,就是有点黑,他是过年的时候来送年礼的,这边定亲的人家,男方会逢年过节的送节礼。

唉,其实担心那么多有啥用?这日子真的是自己过出来的,王福儿也代替不了自己的大姐。大姐是贤良淑德的典范啊,不想她和王花儿,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有些叛逆。

王菊儿天天都躲在屋里绣嫁妆,这不光是嫁衣,还有帕子,给长辈的鞋袜,还有给夫婿的衣服,鞋子,都得要新娘子自己弄。

媒婆也时不时的上门来商讨些事情,无外乎是聘礼,成婚的日子等等。潘家那边也会派来一个亲戚,毕竟潘宏是没有了娘,潘宏的爹一个大男人也不好弄这些事。总之是有分歧但是最后都说拢了,因为双方年纪都到了成亲的时候了,还因为是去年就定下的,所以婚期定在了三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戚氏尤其的忙,她当娘的,能不忙吗?准备背面,买料子,还有给闺女添春夏秋冬各色衣服,至少都要准备两套。

王铜锁已经让姜姨夫在县城里给大闺女买了一个铺面,到时候作为嫁妆带过去。

王二宝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家具都打好了,又涂上了漆,看起来真是气派!等到二月底的时候,王福儿的姥娘和小舅母都从县城里回来了,就是帮着王菊儿出嫁的事情。

当然他们也给王菊儿添妆了,至于是啥,这边就不一一细说了。

王福儿把自己去年铺子里的分红五十两全部给了大姐,希望她手里有钱,也底气足一些。

王菊儿忙道:“哪里用的了这么多,福儿,你快收起来。”

“大姐,我本来也想买些东西的,只是想着还不如钱方便,到时候姐你想买啥都行。我以后自己还能赚呢,我们都开分店了,以后赚的钱更多,姐你就拿着吧。到时候别人都不敢欺负你!”

王菊儿眼圈微红,把那银票收了起来,王花儿在一边说道:“福儿,你以后可得也给我一样的啊。”

王菊儿笑道:“不害臊。”

“有啥害臊的?姐,你到了那潘家,可不能软了,咱做好自己的本分,还被人欺负那就是不成了。”

王福儿也道:“大姐肯定能把日子过好的,不过要是有人欺负你,大姐也别瞒着,县里还有二姨和舅舅他们呢,咱舅舅可是镖局的教习,还有就是我们,我们和爹娘都会给你出头的。大姐,你记住,你不必别人差呢,你自己也有铺子,就是自己养活自己也成,咱不是白吃干饭的。所以咱把底气放足一些。”

孝敬公婆啥的,不用王福儿等人说,大姐肯定会去做的,所以现在是给她打气,希望能有效果。

不管王福儿等人再不舍,王菊儿也穿上了嫁衣,坐上了花轿嫁人了,王铜锁一家很失落,少了一个人就是不一样。戚氏抹了把眼泪,说道:“后天你们大姐就要回来的,咱们别想了。”

难怪人都想养儿子,这女儿大了嫁人,真的很让人难受。而儿子长大了娶媳妇,是进人了,完全不一样啊。

105、闺女回门...

三朝回门,王福儿看自家大姐梳起了妇人头,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个样。而姐夫潘宏则是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把回门礼从车上取了下来。

戚氏是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女儿嫁了人,咋感觉过了几辈子一样。担心她在婆家不适应,担心她受委屈,反正担心的多着呢。

老屋那边的人今天也都过来了,帮着这边准备饭菜招呼新女婿。楚氏他们一家三口也来了,就连二伯母他们也过来了。这可是王家小辈里第一个出嫁的姑娘,男的自然是把潘姐夫围起来招呼,而这边则是把王菊儿叫进屋子里,好好的问一番。

当然这中间没有几个小姑娘啥事,本来嘛,有些事是不能和小姑娘说的。

索性王福儿和王花儿就呆在了厨房里,做饭去了。

王枝儿也过来了,不知道在想啥。大嫂和二嫂今天要一展身手,三嫂陆氏也跟着在下面打下手。

不管这些人在家里是啥光景,今天是大姑娘回门,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闹腾。

上面赵氏和王老头镇着呢。屋里几个伯母婶婶都问王菊儿在婆家的情况,王菊儿忍着羞意说道:“相公和公公都对我很好,公公第二天就把家里的事情交给我了,相公也把他的私房钱都给我保管了。”

大伯母丁氏忙道:“菊儿可是个有福气的,你公公和侄女婿对你可真好!你算是掉进了福窝里了。”

马氏想要讽刺几句,又想着今天要真的这样了,肯定是要挨捶的,于是就也奉承了几句。

戚氏倒是松了一口气,既然亲家公和女婿能把钱财大权交给女儿,那么就是重视女儿,要知道这过日子,啥时候都离不开钱的。她对王菊儿说道:“既然你公公和女婿都对你好,你可要好好的当人家的媳妇,孝顺你公公,伺候好女婿,知道吗?”

“唉,娘说的我都听见了。”王菊儿说道。

这王菊儿上没有婆婆,下没有妯娌,这些已经都要当奶奶的女人也没有啥经验传授给王菊儿的,不过心里还是羡慕王菊儿,马氏还想着,要不要也给枝儿找个这样的人家?不过想着这样的人家不一定有钱,看这次王菊儿和她女婿回来,也不见的有多富贵,还是把闺女嫁给有钱人家的少爷里才好呢。像那送少爷和赵少爷不都是挺好的人选吗?

丁氏则想着自己咱没有个闺女,这一年四季的,也没有人给自己送点东西,都是儿子和媳妇给他丈母娘送东西,这样一算还真划不来啊。

楚氏是真心为王菊儿高兴,当然也想到了自己的女儿王芽儿,等她长大了,也得操心她的婚事了。

戚氏见说的差不多,就让王菊儿去另一间屋子里找赵氏去,赵氏虽然人不咋好,到底是王菊儿的奶奶,说不得要给赵氏磕个头。

王福儿真心觉得大姐嫁人了,自己和二姐根本就捞不着和她单独说话的机会啊。只能以后去县里再说了。

那边估计潘姐夫被问的有些招架不住,还好戚氏叫了吃饭,不然真心要落荒而逃了,这就是家里亲戚多的好处啊,潘家福觉得要是真的不小心欺负了菊儿,这些大舅子小舅子都饶不了自己啊。

所谓的下马威就是这样滴。

因为回门不能在娘家过夜,所以王菊儿和潘宏吃完饭没有多久就告辞而去了,戚氏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王铜锁搀扶了她的胳膊,看着女儿和女婿的马车越走越远。

前面各家也带着潘女婿给的礼回家去了。丁氏道:“说起来咱生了三个小子,但是现在和老三他们比,我这心里不是滋味啊,你看看这娶媳妇要钱,每次去他们丈母娘那边也只出不进,想一想真划不来。“

王金锁说道:“那要不你和老三家换换?“

丁氏立刻道:“换啥换?“她虽然这样说,不过是心里不平衡罢了的,但是有儿子谁要闺女啊。看今天三弟妹那个难受劲儿,这嫁出去的闺女真的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马氏摸着这光滑的料子,说道:“没想到这菊儿女婿不显山不显水的,还能拿出这东西来,到时候给我和枝儿都做一套衣服。枝儿年纪也大了,你这个当爹的就没有啥说法?”

王银锁道:“做什么衣服?有啥想法?你赶紧把这料子卖了换钱,给你哥哥嫂子送过去,免得过几天都来闹,说咱们骗他的钱,我王银锁可受不了这个气!”

说到这个,马氏就指桑骂槐了:“还不是那个扫把星!一进门就出事!我就是买头猪到时候还能吃上肉,她能干啥?”

另一间屋子里的陆氏只能是默默的流泪,王三宝看不过去,直接喊道:“娘,你是干啥啊,还嫌咱家的事不够多啊,每天不闹腾就不行啊。”

“哎哟喂,我这一把屎一把尿的养大的儿子,现在胳膊肘往外拐了!老娘是你娘,还说不得人了?”

陆氏在一旁劝道:“三宝,都是我的不是,我给家里添麻烦了,娘,您别骂三宝,要骂就骂我吧。我,呃!”陆氏忍不住干呕,马氏道:“你看看你那个样子,装给谁看的?咦?不对!三宝媳妇,你是不是有了?”马氏立刻转过弯来,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陆氏真的怀孕了,马氏看在孙子的面子上也没有对陆氏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反而和别人说,自己的儿媳妇才进门就有了身孕,果然是个好的。

当然她这话也得罪了人,谁?就是二宝媳妇宋氏,因为二宝和三宝成亲搁的很近,而宋氏现在还没有消息,马氏这样说,不就是打了宋氏的脸吗?尤其是马氏时不时的到老屋这边和丁氏炫耀,丁氏气出不来,就对这宋氏有些言语上的不好,大媳妇全氏早前也有了身孕了,就等着生娃了,宋氏觉得好委屈。好在王二宝是个体贴的,这当人儿媳妇的,谁不受点委屈啊,不过对于来挑拨离间的马氏,宋氏是真心看不上眼。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啥人是个啥样的,时间长了都知道了,自己的婆婆丁氏说不上好说不上坏,三婶和四婶倒是个好的,可惜不是自己的婆婆,就这个二婶马氏特别的让人讨厌。现在还拿这事说事,婆婆竟然还听进去了!

王二宝说道:“娘说啥就听着就是了,她就是嘴碎,等我哥他生了娃子后,有我娘忙的,你别往心里去。”

宋氏想着,不管咋样,自己的男人是向着自己的,那就比什么都强。其实要真的吵架起来,她也不必别人弱,就二婶那样的她都能说出一大堆来。先前还说三弟妹咋样咋样,现在又这样,真是,让人看不起呢。

王福儿才不管这些事呢,她今年又多种了一些西瓜籽,以后长出西瓜了,送礼也是个好东西,要是有多的,卖出去也是钱。树上的樱桃快变红了,王小宝从秀才公那边下学了后,就喜欢看这樱桃树。

没错,王小宝小朋友已经入学读书了,家里现在也出的起束修了。就送到秀才公那里,只不过现在秀才公年纪大了,不怎么教学了,但是有个秀才公的学生过来接着教这群娃,这个学生也是秀才出身,不过是考了好几次举人都没有中,家里也供不起了,所以就没有接着考,想着能教几个学生养家糊口,只不过他家里那边已经有了学堂,所以最后联系到秀才公这边,秀才公正愁着自己不教了这村里的娃娃们不就耽误了?于是就把这位徐秀才给弄过来了。前面的学堂都给这徐秀才用,徐秀才也把一家子人带过来了,王家村的读书声就没有消失了。附近几个村的也有把娃娃送过来的。

“三姐,你给我摘一个樱桃呗,我好想吃啊。”王小宝在树下面直流口水,那红艳艳的樱桃,真的很让人馋那。

王福儿说道:“成,我一会儿摘一些,你给秀才公和你的先生都送一些过去,咱吃东西前也要先

孝敬长辈先生。”

王福儿搬过来一个很轻巧的梯子,这梯子是王铜锁自己做的,然后爬上去摘樱桃,都说樱桃好吃,但是这摘起来可真的是费力气。尤其这树上还有毛毛虫,一个不小心就被拉一下子,手不一会儿就肿了。

王福儿好不容易摘了有一大盘子的樱桃,然后洗干净了,塞到王小宝嘴里一颗,“先给先生们送去,我再摘一会儿,你回来就有的吃了。”

王小宝高兴的去送樱桃去了。王福儿揉揉肩膀,这个老抬胳膊也很累啊。“二姐,你帮我摘摘樱桃呗。”

王花儿从河边挑了两桶水,说道:“我还要浇菜园子呢,你自己先摘,是不是小宝又嘴馋了?”王花儿觉得大姐嫁人了自己就是家里的老大了,所以各项责任都要担起来啊。

这菜园子长势喜人,看着绿油油的,趁着春日正好,拼命的吸收养分。那边的黄瓜秧都长出来了,还有撒的辣椒籽也出苗了。

张婶笑嘻嘻的过来,看见这姐俩都在忙活,就说道:“花儿,福儿,我听你娘说你们的辣椒苗出多了,我过来移几棵啊。”

王花儿爽利的说道:“行啊,张婶,在那边!”果然是撒多了,长得太密集了,别人不来弄,到时候也要拔出去一些的。

“张婶,一会儿吃樱桃啊。”王福儿在树上喊道。

“成啊!你们这樱桃树今年接的可真多啊,我家里都没有接几棵,估计是去年接的太多了,今年

在歇枝呢。”

王福儿说道:“那我们这棵树明年是不是也要这样啊。”

张婶道:“也不一定,有的树是三年一歇枝,有的是两年,还有的时间更长。我记得十几年前,这王家村的果树都歇枝了。”

戚氏跟着王铜锁去旱地里忙活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没过一会儿,有村里的人急慌慌的过来,对王花儿和王福儿喊道:“花儿,福儿

106、没有多大事儿...

“啥?”王花儿手里的水瓢都掉了,王福儿忙从树上溜下来。张婶忙对这姐俩说道:“别急啊,别急!二墩子,你好好说,啥情况?花儿他爹严重不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