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雨:“…小解?”

阿沁醒了?

阿沁醒了!

他满脸欢喜,忙叫了两个小厮进去侍候。

玉芝坐在明间里,听着卧室里传出的水声,她根据水声判断出阿沁尿了不少,不由心生欢喜——看来阿沁小时候她的法子还是有用的,不停地喂水,热毒随着尿排出来,再辅以喝药,烧渐渐就退下去了!

待张喜雨出来请她进去,玉芝这才急急进去了。

阿沁无力地躺在床上,见娘亲进来了,便扯起唇角笑了笑,声音沙哑:“娘——”

玉芝看着自己好好的儿子,如今脸色白得快要透明了,蒙上了一丝病意,眼皮微肿,往日潋滟明亮的桃花眼也没有了神采,嘴唇发白发干,色泽暗淡,心里一阵难受,含着泪道:“阿沁,还冷不冷?”

阿沁轻轻道:“娘,我冷…头疼…”

玉芝恨不得代他病了,急急走了过去,一把抱住阿沁,柔声道:“阿沁,没事,娘一直在这里陪着你!”

又问:“饿不饿?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阿沁闭上眼睛,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娘,我想吃你小时候给我做的鸡汤面片…鲜美的鸡汤,薄薄的透明的面片,翠莹莹的蒜苗…”

玉芝满口答应了下来。她把阿沁安顿回床上,又喂阿沁喝了一盏温开水,这才出去了。

玉芝哪里有心思去几趟面片,她和张喜雨商议了一番,叫了专门给阿沁开小灶的厨娘过来,细细交代了一番,又进去守着阿沁——阿沁又睡着了。

玉芝刚在床边坐下,摸了摸阿沁的额头,就听到外面传来张喜雨着急的声音:“许夫人,陛下来了!”

闻言玉芝一惊,忙站了起来,道:“那我先出去避避!”

张喜雨一边用衣袖擦额头急出来的汗,一边道:“来不及了,夫人,您先躲到床后吧!”

玉芝当机立断,掇了张小锦凳直接去了拔步床后。

阿沁爱洁,拔步床后干干净净的,铺设着石青色的地毡,旁边紫檀木架子上还放着几本书,还有一对素瓷花瓶,花瓶里居然还都插着青翠的竹枝。

玉芝把锦凳放下,轻轻坐了下来。

她刚坐下,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就是张喜雨等人跪拜迎接的声音——承安帝果真来了!

玉芝稳住神,凝神听着外面的动静,以防有什么意外。

外面先是传来一声“阿沁”,接着又是一声“阿沁”。

片刻后,又响起了第三声“阿沁”,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了。

玉芝是第一次听到承安帝的声音,发现承安帝的声音很好听。

外面静了一瞬,很快又响起了承安帝的声音,他让跟着来的太医给阿沁看脉息。

太医看完脉息,又看了太子私邸中大夫开的药方子,然后说药方甚是妥当,殿下不日就要痊愈云云。

得知阿沁刚喝过药,承安帝叹息了一声,道:“你们都下去吧,让朕陪阿沁呆一会儿!”

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远去之后,承安帝的声音再次响起:“阿沁,快快病愈吧!你病了,父皇心里很难受,恨不能替你病了…父皇已经去太庙祭祀祈祷过了,若是你能早些好起来,父皇就在太庙斋戒一个月…”

玉芝坐在那里,静静听着。

原来阿沁还是幸运的,他的父皇待他如亲生…

承安帝坐在床边,琐琐碎碎说了无数的话,正说到当年照顾小阿沁的欢喜与烦恼,忽然听到阿沁的声音:“父皇,我快要饿死了,鸡汤面片好了没有…”

承安帝一阵欢喜,探身过去:“阿沁,你醒了!”

阿沁睁开眼睛看着一脸憔悴的承安帝,桃花眼亮晶晶,笑嘻嘻道:“父皇,你说若我早些痊愈,你就要在太庙斋戒一个月的时候,我就醒了!”

承安帝笑了起来:“只要你早些痊愈,朕当然会去太庙斋戒一个月!”

第154章

阿沁怕承安帝担心,勉力支撑着和承安帝说了几句,便道:“父皇,我饿了…”

这时候张喜雨已经用托盘端着一小碗鸡汤面片进来了。

承安帝照顾阿沁很有心得,便扶了阿沁起来,端了碗去喂阿沁。

阿沁一向好洁,这碗鸡汤面片阿沁吃得心惊肉跳,生怕父皇不小心把碗翻在自己身上,那可就太麻烦了,居然因此急出了一身汗,身体倒是舒服多了。

承安帝亲自喂阿沁把这碗面吃了,然后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了,问阿沁:“阿沁,要不要喝水?”

阿沁摇了摇头。

承安帝又问:“阿沁,要不要再吃些东西?”

阿沁又摇了摇头,见承安帝脸色甚是苍白,眼下有青晕,知道他担心自己,便道:“父皇,您先回宫吧,晚上再来看我。”

这时候已经过了丑时了,父皇再不回去就赶不上上朝了。

承安帝见阿沁精神还行,知道阿沁担心朝会的事,这才扶着李鹤林出去了。

玉芝待承安帝一行人离开了,这才走了出来:“阿沁,又该喝水了!”

阿沁“嗯”了一声,轻轻道:“娘,我嗓子好疼…”

他已经不觉得冷了,不过嗓子还疼。

玉芝柔声道:“我看了药方,里面有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和黄芩,都是清热解毒去火的,好好喝药,多喝水,就不疼了!”

喂阿沁喝了两盏温开水后,玉芝在床边坐了下来,凑过去摸了摸阿沁的额头,发觉似乎没那么烧了,有些不放心,便掀开锦被,揭起阿沁的中衣,直接在阿沁的肚皮上摸了摸,又探进去摸了摸阿沁的背脊,发现出汗了,不由笑了起来:“烧终于退了!”

虽然是自己的亲娘,阿沁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抬手遮住脸,声音闷闷的:“娘,我都十七岁了…”

玉芝抬眼看他,理直气壮:“就算你七十,我也是你娘!”

一想到阿沁烧终于退了,玉芝就欢喜得很,给阿沁盖好锦被,又喂阿沁喝了些水。

阿沁闭着眼睛躺在那里:“娘,给我讲故事吧!”

玉芝想起阿沁喜欢读公案话本,便道:“我给你读书吧!”

读完了一个唐朝奇案,玉芝摸了摸阿沁,发现他又烧了起来便又喂阿沁喝了药和水,然后继续给他读故事。

这是一个阴森恐怖的故事,可是阿沁听得很专注。

刚喝的药汤中有安神成分,没过多久,阿沁的眼皮就越来越沉重,都有些睁不开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玉芝待阿沁睡稳,便放下书,让人拿来铺盖铺设在拔步床的脚踏上,安安稳稳睡了下来。

她得休息好,这样才能好好照顾阿沁。

第二天早上,阿沁一醒,玉芝就也醒了过来,忙起身先喂阿沁喝了一盏温开水,然后让张喜雨带着小厮伺候,自己打算去隔壁梳洗。

玉芝起身要出去,阿沁以为娘亲要走,急忙撒娇:“娘,你别走——”

玉芝扭头看向阿沁,见他穿着白绫中衣,盖着锦被躺在床上,乌黑长发散在枕上,一双桃花眼一瞬不瞬地盯着自己,可怜兮兮的,跟个小奶狗似的,心里不由一阵柔软:“阿沁,我不走,我出去洗漱,然后让人给你准备早饭!”

阿沁这才放下心来,目送母亲离开。对手认为他性格深沉诡谲难测,可是在母亲面前,在父皇面前,他还是个小孩子,也希望这两个疼爱他的人把他当小孩子一般疼爱…

待玉芝梳洗后过来,阿沁已经洗漱罢起来了——他已经退烧了,精神很好!

玉芝还是逼着阿沁又喝了药,这才让人送上她给阿沁安排的早饭。

看着托盘里绿莹莹的鸡汤蔬菜粥,阿沁简直失望极了,满心的失望都要凝聚成实体了。

玉芝不由笑了,柔声道:“你身体刚刚痊愈,得好好将养两天,吃些清淡滋补的食物!”

阿沁乖巧地“嗯”了一声,把一碗粥全给吃了。

吃罢早饭,阿沁又歇了一会儿,问起了妹妹宝珠。

玉芝笑着道:“我想着照顾你,让烹茶带着奶娘和丫鬟,伺候着宝珠住在隔壁春雨阁——你先别管妹妹,先管你自己吧!”

阿沁特别想看看妹妹,却又怕自己的病气过给了妹妹,只得作罢,道:“娘,你陪我散会儿步去吧!”

玉芝陪着阿沁散步的时候,把蔡丞相夫人给自己下请帖,邀请自己五月十六那日去运河别业参加莲花花会,而自己反将一军,反过来邀请蔡夫人、蔡晶、蔡大奶奶和蔡丞相的嫡长孙蔡恒五月十三那日到许府参加生日宴,可是蔡夫人却回帖拒绝了的事说了一遍。

阿沁听得很仔细,听罢便冷笑起来,道:“蔡中原这是想脚踏两只船,身在朝廷,心在敌营,打算帮助安氏或者张勇挟持你和宝珠妹妹,然后用来威胁许灵!”

他负手而立,眼中满是鄙夷不屑:“蔡中原真是打的如意算盘!”

玉芝看着阿沁:“阿沁,那我——”

阿沁看向娘亲时眼睛已经满是笑意:“娘,如今外面局势紧张,你别跑来跑去了,就安心带着妹妹住在我这里吧!”

他怕娘亲不肯留,便撒娇道:“娘,我身子还有些弱,你留下来照顾我吧!”

玉芝最吃阿沁这一套,当即连声道:“好好好!我留下照顾你!”

阿沁不由笑了起来。

中午阿沁又服了一次药,趁玉芝去看宝珠,他让私邸的大夫来了一趟。

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大夫含笑道:“殿下,您已经痊愈了!”

阿沁重赏了大夫,又问了注意事项,得知可以洗澡了,便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他洗澡的时候,张喜雨立在屏风外面道:“阿沁,刚才李鹤林来了一趟,陛下派他来询问您的情况,我把您彻底痊愈的消息告诉他了!”

阿沁泡着澡,道:“嗯,张叔,你找个机会,暗示我娘,就说我病虽然好了,可是身体很虚弱!”

张喜雨:“…你这孩子!”

不过他最偏心阿沁,还是去了隔壁的春雨阁,陪着宝珠玩了一会儿,等玉芝问他阿沁的情况,便道:“许夫人,殿下的病虽然好了,可是大夫说他身体还很虚弱!”

玉芝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就留下来照顾他吧!”

张喜雨完成了阿沁交给的任务,终于松了一口气。

阿沁又开始生龙活虎精神奕奕了,当然就忙碌了起来。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掉蔡丞相。

这日下朝后,蔡丞相正陪着几个门生亲信在外书房秘密商议里应外合的大事,小厮沏了壶蔡丞相最喜欢的黄山毛峰送了进来,给蔡丞相和在场诸位大臣一人倒了一盏,然后恭谨地退了下去。

过了一刻钟,小厮又进去续水,发现里面有些不对——似乎都靠在椅背上睡熟了…

片刻后,小厮跌跌撞撞奔了出来:“老爷死了!老爷死了!都死了!都死了!”

蔡丞相及朝内几位重臣同时中毒身亡,此事闹得很大,太子林玉润命大理寺查办此案。

半个月后,此案终于有了重大发现——蔡丞相等人所中之毒来自永亲王府!

此时鲁州永亲王府,章王妃正在给永亲王出主意:“昕哥哥,如今林玉润众叛亲离,安氏军队不日将要打到鲁州,我们不如带领府兵,挟持鲁州知府,投靠安氏,安氏的旗号可是‘清君侧’,清罢君侧,不就给另立新帝了?那我们的涵儿不就有希望了?”

第155章

听了章婕的话,林昕没有说话,只是定定看着章婕,想看看她到底能傻到什么地步,居然会想出这么蠢的主意!

一则阿沁早已控制了大周的朝堂、大周的经济和大周超过一半的军队,安氏和张勇现在虽然气势汹汹,可是随着他们逐渐往京城方向推进,补给线拉得太长,早晚会陷入危机的。

二则虽然林涵是他的儿子,可是林沁也是他的儿子啊!

虽然林涵和他更亲,林沁见他如同陌路,不过是要做傀儡皇帝的生父,还是要做大周一代雄主的生父,这道选择题,他又不傻,总会选择的吧?

章婕娇纵惯了,见从来乖顺的林昕一直打量着自己,一声不吭,便用力摇着林昕的肩膀:“表哥,说话呀!说话呀!”

林昕被她摇得头都是晕的,皱着眉头道:“咱们府兵才多少人?安氏会把咱们这点人放在眼里?安安生生在王府呆着吧,别再生事了!”

章婕气得用力在林昕身上拍了一下,大声道:“我就知道,你心里还有宋玉芝那贱人,还有林沁那庶出的野种,不把我们母子放在眼里!你不喜欢我了,你这没良心的——”

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林昕没有说话,闭上了眼睛。

他若是真的没了良心,在阿沁抄了章府的时候,就会逼死章婕,以换取阿沁的原谅了…

想到被承安帝教养长大的阿沁,林昕眼睛有些湿润了。

阿沁这孩子太像玉芝,天性聪明,性子太强,过于刚烈,眼里不揉沙子,却不知过刚易折。

要知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不断地妥协…

就像他,对章婕妥协了半辈子,早成了习惯。

章婕见自己连拍带打再加骂,可是林昕依旧不动如山,不由更加生气了,指着林昕恨恨道:“我知道,你是瞧着我们章家完了,没有利用价值了,这才不听我的话了!你等着瞧!”

说罢,她旋风般跑了出去。

林昕疼爱儿子,就算不喜欢自己了,起码儿子他还是疼爱的吧?

那她就带走儿子,看他林昕投不投降!

林昕在房里枯坐了半日,他的亲随杨智波忽然跑了进来:“王爷,王妃纠集了府兵,带了世子乘着马车出门往北去了!”

到底是多年的夫妻,林昕一听,便知道章婕是真的要往沧州见安氏谈判,不由一惊,当即站了起来:“她真的带着世子去了?”

杨智波忙道:“王妃的确带着世子出去的!”

林昕没想到章婕是一心作死,气得脸都白了,心脏跳得很快,当即厉声大喝道:“快去备马!”

他得赶紧把这对母子追回来!

章王妃坐在马车里,揽着林涵密密叮嘱着:“…安氏为了安天下之心,一定会选择一个林氏皇族做皇帝的,咱们这时投靠了安氏,他们一定会选择你的!等你做了皇帝,再一步步铲除安氏势力…”

林涵习惯了听母亲的,闻言觉得母亲说的大有道理,忙道:“娘,儿子若是做了皇帝,一定让您做太后,还让您垂帘听政!”

章王妃满意地笑了。

正在这时候,外面响起了王府侍卫的回报:“启禀王妃,前面十里远的曲江凹驻扎有大批军队”

章王妃闻言大喜:“安家军这么快就推到鲁州城外了?太好了!”

省的她再跑几百里路了!

林昕心急如焚,不停地夹着马腹,挥着马鞭,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出去,拦住章婕作死!

就在他的马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队人马,其中在风中招展的旗子上正绣着“永亲王府”四个金字。

林昕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身上的中衣早被汗水浸透了,如今贴在身上,潮湿黏腻,难受极了。

得知丈夫追了过来,章婕心中得意,不禁笑了起来——她就知道,林昕会听她的。

安家军一离开沧州,阿沁的亲信大将叶明哲就带了五万军队尾随了上去,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预备随时切断安家军的退路。

叶明哲正在看京城刚送到的千里加急文书,斥候忽然来报:“启禀将军,鲁州永亲王府的府兵护着永亲王和王妃来了!”

闻言叶明哲不禁笑了起来,当即道:“全部捆起来,验明身份,押回京城!”

怪不得许灵说他是福将,刚接到殿下的千里加急文书,命他派人把涉嫌投毒害蔡丞相等朝廷重臣的永亲王府诸人押解进京,永亲王和王妃就自动送上门来了!

母亲在身边的日子,对阿沁来说,就是幸福的日子。

他每日天不亮就去上朝,先前习惯了早上不吃饭,等下了朝再用,有时候忙起来干脆就忘了。

玉芝发现之后,特地拟了个早膳菜单,吩咐红枫苑小厨房的人按照早膳菜单十日一轮,给他准备早膳,都是很简单的早饭,荤素搭配,清淡为主,往食盒里一装,放在阿沁上朝时乘坐的大轿子上,等阿沁的轿子到了大庆殿前,正好可以用完,再用香茶漱口。

阿沁原本习惯了不吃早饭,可是不过一个月时间,就被玉芝给改了习惯,开始吃早饭。

玉芝呆在太子私邸,除了干涉阿沁吃早饭的事情,其余一概不干涉,每日只是陪着宝珠玩耍。

待阿沁身体彻底痊愈,玉芝便预备带着宝珠回许府。

太子私邸早晚会迎来女主人,玉芝有自己的家,觉得老是呆在这里不合适。

她疼爱阿沁,却想让阿沁自在独立地生活,不必顾忌她的存在。

阿沁一听说母亲要离开,当即就恼了,半日不说话,也不肯见玉芝。

玉芝才不管他,略收拾了一番,和张喜雨说了一声,就带着宝珠乘了马车回去了。

阿沁知道母亲带着妹妹离开了,心里难受,却也没法子,只得用忙碌来让自己不想这件事。

进入六月之后,战场的形式已经明朗起来。

许灵在东北战场势如破竹,捷报连传,张勇麾下六员大将已经折损了四位;赵云岭在宋州重创安家军,打死了安氏兄弟中的老大和老四,与叶明哲合围,预备围歼安家军。

因为战场形势的明朗,太子林玉润趁机对朝堂进行了一次清洗,从内阁到六部,大部分都换上了他的人。

玉芝回到家里,已经是傍晚时候了。六月虽热,可是傍晚还是好一些,不像中午时候阳光灼热。

玉芝叫上在外书房读书的阿宝,预备带着宝珠去看自己的爹娘。

阿宝坐在明间的圈椅上,抱着宝珠逗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