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抬嫁妆的人一走完,又开始鼓乐、爆竹齐鸣,万大中骑着威风的高头大马(马是向梁大人长随梁拾借的)走前头,花轿紧跟在后,向花溪村走去。

花溪村、二柳村、大榕村的村民都挤在路边看热闹,看到第一抬嫁妆都快到村东头了,最后一抬嫁妆才到村西头。

村人们议论纷纷,当初万家小子和钱家闺女定亲的时候,还以为万大中亏了,现在才知道是那小子赚大了。早知道,自家该在钱家最穷的时候去说亲,那这些嫁妆就是自家的了,这真是有前眼没后眼啊。

连范婆子的心都在抽着痛,自己那没眼水的二小子,干啥掂记那个傻寡妇啊。若当初调戏的是钱满霞,这么多好东西岂不是都要抬进自己家?

不提这些人的羡慕嫉妒恨,钱家三房除了去送亲的钱亦锦,剩下的人都哭了。特别是程月,在窗边看着送亲队伍走过荒原上那条小路,消失在村口,哭得泪眼模糊。当初,她看着婆婆从这条路把江哥哥送走了,如今又看着儿子从这条路把小姑送走了。

而坐在马上的万大中,咧着嘴不停地笑着,心里却是感慨万千。

九年半前,他和父亲护着王妃回京。住在温县驿站,准备第二天乘船的时候,没成想听到宁王弑兄杀了太子,已被下了大狱的传言。

这个传言犹如晴天霹雳,让王妃痛不欲生,竟是早产生下小殿下。

王爷已经有了三个闺女,还没有儿子。所以才准了王妃亲自去大慈寺求子,并在寺里念经茹素三个月的请求。

这倒是生了儿子,可孩子才七个多月就见了天,王爷在京城又前程未卜。

为了以防万一,保住宁王的骨血,王妃让他们父子带着孩子隐惹民间,她继续北上,对外则说孩子早产死了。

温县离溪山县不远,万二牛的老家大榕村就在溪山县辖内。父子两个便带着孩子日夜兼程,赶往老家大榕村,一同带去的还有一条番狗小崽。这条小狗是他们在温县时,出高价买的。本欲带去京城王府看家护院,现在却带着它一起逃了。

小殿下虽然七个多月就见了天,但十分健康。在路过小村落时,父子二人打听到哪家有哺乳孩子的妇人,便会把孩子抱上门,掏钱请那家的妇人帮着喂一口。如此,平安回了溪山县。

他们不敢抱着孩子直接回大榕村,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在路上听说花溪村西头钱家三房的傻儿媳妇这几天就要快生孩子了。都在说那家人残的残,傻的傻,都穷疯了,再多张嘴可怎么活下去。

万二牛跟钱三贵的岁数差不多,原来在村里的时候也认识钱三贵,知道他是个古道热肠的豪爽汉子。把孩子放去他家,孩子有口奶吃,自己也放心。

钱家三房不是穷吗?那就在孩子包被里放几块银饼子,为了那几块银饼子,钱三贵也会养着小殿下。却是不能多给钱,那样容易引起怀疑。

真是巧了,那天夜里,当父子二人把孩子放去钱家门口时,竟然听到他家媳妇也生了孩子。

第二天,钱家傻媳妇生了一对龙凤胎的消息便传扬开来。这让万家父子极高兴,小殿下能隐藏的更深了。

他们发现,有些小混混经常跑去钱家三房周围,侍机想看看或是调戏一下那家据说貌若天仙的傻儿媳妇。刚满十四岁的万大中便请那几个混混喝了几次酒,成了“好兄弟”。之后几人就经常一起去花溪村西头,不是学蛙叫学狗叫,就是起哄说些调戏小寡妇的话。

这让好后生万大中十分难受,但为了小殿下不得不这么做。

一天,万二牛问万大中道,“你觉得老钱家的那个小姑娘咋样?”

万大中不知他爹的意思,随口道,“骨瘦如材。不过倒是个勤快的小姑娘,性情温和,对小殿下也很有耐心。”

万二牛又说,“你以后就娶这个姑娘吧。”

万大中吃惊不已,那个小女娃刚刚六岁,比自己大腿高不了多少。

“怎么可能,她还那么小!”万大中涨红了脸说道。

万二牛道,“再过九年,她就不小了…若是王爷翻身无望,那么咱们就要把小殿下抚养出息。你娶了他的姑姑,有利于更好地照顾小殿下。若是王爷翻了身,小殿下回了王府,那你今后的前程就大了。”

不管万大中愿不愿意,他爹就这么拍板定下了。

这之后,在他爬上树看着小殿下的时候,目光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骨瘦如材的小女娃。

一年年过去,他看着那个小小女娃渐渐长大,长高,清秀的面容越来越妍丽。而不变的是她多年来清脆的笑声,温柔的个性,以及忙碌的身影…(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诞生了

不说万大中终于把想了多年的好姑娘娶进了门,他是如何高兴,万家如何热闹。只说归园,虽然也是宾客盈门,但气氛却比不上万家那般喜气洋洋。

同样是办喜事,嫁闺女那家总是没有娶媳妇那家欢快,这或许就是娶和嫁的区别。养了十几年的闺女,一下子就走了,成了别家的人了,总是不大习惯。

钱家更是如此,一家人相互扶持着走过来,一直觉得缺一不可,但今天之后就要缺一个成员了。吴氏几人难过很多人理解,但钱三贵一直红着眼圈搭拉着眉毛却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钱老头看到儿子这副怂样直皱眉,心想三儿子原来是多豪爽刚强的人啊,病了以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跟个婆娘一样多愁善感。

下晌,客人们陆续走了。

只有最早来的那几家没走,他们明天早上再启程。

梁则重是明天都不想走,却又不好意思继续住下去。跟钱家人非亲非故,打着恭贺人家嫁闺女的旗号来住了几天,再住下去就不像话了。

他不愿意回省城,应酬太多,不是这家来请,就是那家来攀关系。但他又不想回京,一个是放心不下长孙,一个是夫人想多陪陪身体不好的岳母,三是想趁着无事一身轻的时候好好静一静。

他住在归园这几天,不是在和熙园里溜达,就是领着动物之家去花果山和荷塘月色转转。连人家嫁闺女当天都没有去前院坐坐,哪怕他知道有许多溪山县城的官员是冲着他来的,也没有露面。

这几天,他觉得是自己这辈子最轻松愉悦的几天了。不用想朝堂纷扰,不用想家族未来,吹着带花香的风,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心境纯净得就如雨后的天空。

可惜只住了三天,就又得走了。

可钱亦绣却巴不得这位大神快些走,他在家里,全家人都高度紧张,生怕照顾不好惹恼了他。特别是三贵爷爷,每天去给这位大神问安,腿都在打哆嗦。

这么多客人中,钱家人最喜欢的就是张老太太,那真是个慈善人儿,生怕自己给钱家添了麻烦。

钱亦绣想着,等以后,再单独把老太太婆媳接来家里多住些日子。

第二天早饭后,钱家终于把这几尊菩萨送走,青姐还哭得不行,她舍不得猴妹。水做的猴妹见小姐姐这么舍不得自己,也跟着洒了几滴眼泪。

第三天,是钱满霞回娘家的日子。

钱老头两口子、大房、二房、四房早早就来了归园,连钱满蝶都来了。钱家人,除了程月和去县城发奋的钱亦善,所有的人都在这里,像过年一样。几家人一共有二十几口子人,都是自家人,男女老少都在正院里玩。

正房正厅里,钱老头坐在香樟木做的大官椅上,望望气派的雕花八仙桌,桌上几个细碟里放着水果、糖果,正前方摆着雕着富贵如意的绣屏,还有两旁坐满了儿孙的圈椅,再听着大院子里重孙子、重孙女的笑闹声,突然有了些恍惚。

当初自己和老伴儿跟着大儿子的决定是不是做错了?

若是跟着三儿,或许自己其他的儿孙会沾更多的光,享更多的福。

但自从点心斋那件事出了之后,他也不好意思再提出这个要求了。老太婆倒是表示了几次,想来跟着三房享享福。

看看吧,若是以后三儿再邀请他来跟着三房一起过,他就来!

院子里,多多正对钱亦绣讲着村里人对她家的各种议论及羡慕。然后很是遗憾地说,“我问了我奶,我姑姑嫁人的时候会不会也这么显摆。可我奶摇头说,我姑是嫁二道人,要藏着掩着,咋可能这么显摆。”

钱满蝶今年冬月就要成亲。

钱亦绣笑道,“家里的条件会越来越好,等到多多出嫁的时候,”看了眼一起的钱满亭,又道,“还有亭姑姑,到时候十里红妆,嫁妆定会比我姑姑还多。”

多多也知道害臊了,红着脸跟钱满亭一起咯吱着钱亦绣的腋下,几个小姑娘咯咯笑着在院子里闹起来。

吴氏坐不住,来到正院和前院的那道月亮口,不住地向外张望着。

钱亦锦站在前院门前迎客,他终于看到从村口向这边走来了一辆牛辆,赶车的是苏二武,车上坐着万大中、钱满霞和蔡小花。

赶紧对钱小雷说,“快去跟我奶说,我姑姑和姑夫来了。”

一家人终于等来了新人。

万大中穿着钱满霞给他做的棕色绸子长衫,黑脸上笑得一脸灿烂。

钱满霞脸色绯红,眼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娇羞。她穿着海棠红绣折枝梅花的褙子,淡粉色马面裙,头上戴着赤金嵌珠蝴蝶簪,一副少奶奶的模样。

她的这副模样,让吴氏笑意直达眼底,也让钱满蝶和钱满亭羡慕不已。

只不过,坏阿姨钱亦绣想到了更深一层。满霞姑姑走路不太利索,跪下给长辈磕头和起身,都由万大中扶了一下。

不由地深深同情起这个才十五岁的小姑娘,那个可恶的万大中,一把年纪就算了,牛高马大也就算了,也不知道疼惜小姑姑一点,把人家小姑娘折腾成这样。真是太可恶了!

饭后,吴氏把钱满霞拉去了另一间屋,钱亦绣也皮厚地跟了来,被吴氏不客气地撵了出去。待屋里只剩母女两人了,吴氏悄悄问道,“女婿对你可好?公爹好相处吗?”

钱满霞又红了脸,点头道,“相公对我很好,公爹也很好。相公还拿了五十几两银子给我,说是他的全部私房。昨天,公爹也给了我二两银子,说是一个月的家用…”

吴氏听了,笑得合不拢嘴,不住点头,“好,好,这样娘就放心了。“

钱满霞又使劲扭了几下帕子,犹豫着问吴氏道,“娘,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件事,怎么想都想不通。就是,嫂子生锦娃的事,嫂子怎么可能睡着了还能生下孩子呢?生孩子多痛啊…”

吴氏吓得赶紧捂住了她的嘴,嗔道,“你这丫头,咋又胡说。你嫂子刚来咱家那么傻,除了吃啥都不知道。这事就烂在心里,谁也不要说,不要问,包括女婿。”又叹着气说,“你还没看出来呀,咱们家若是没有锦娃这个男娃,这么大个家业就被人家掂记走了。”

钱满霞赶紧点点头,心里极不好意思,因为她已经把那件事跟万大中说了。

那天夜里,她突然想起了已经久远了的,但时不时又会跳入脑海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现在,初为人妇的她更加怀疑了。

她对万大中说道,“相公,生孩子肯定比做这事还痛吧?可我嫂子怎么会睡着了还能把锦娃生下来呢?而且,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把吴氏说的话学了出来。

万大中听了大笑不已,笑了好一会儿才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疼痛的感觉就不同。或许你嫂子天生不怕痛,所以睡着了生孩子也不一定。还是岳母说得对,这话千万不要说出去。若是被有心人听见了,你娘家的那一大片家业可不保。”

钱满霞想起大哥和嫂子成亲那天,嫂子的那声惨叫,觉得她不像不怕痛的人。但娘和相公都不让她说,相公甚至还提起了家业问题,便只有把好奇心压下去了。

她不知道的是,万大中听了她的话后暗中庆幸了好久,还好自己把这个小媳妇娶了回来,否则小主子不是钱家亲生子的事怕是要泄露出去了。

转眼冬月到了,钱家又出了四件喜事。

第一件是月初钱满蝶嫁了于家,于家人对她非常好,她也过上了真正的县城少奶奶的生活。于家还专门给她配了个丫头,不停变换着补品给她吃,希望她能早日怀孕生子。

第二件是二房的小王氏又生了个儿子,钱老头取名为钱亦生,生娃。钱亦绣听到这个小名,笑了好半天。

生娃的名子起得真好,他两出生半个月,就传来了两件喜事,也就是钱家的第三件和第四件喜事。

第三件是出嫁两个多月的钱满霞怀孕了。

第四件是月底传来了钱满蝶怀孕的喜事。

为此,生娃的满月宴上,大房和三房包了两个大红包给他,把唐氏乐得半天找不到北。

还有一件喜事,只有钱家三房自己知道,就是程月的绣品终于完成了。

腊月初,钱亦锦专门带着下人,在姑夫的陪伴下,去了省城西州府最著名的玲珑斋,把绣品进行了装裱。

绣品一拿出来,玲珑斋的东家和掌柜就看傻了,当时想以五千两银子的价强买。好在钱亦锦有远见之明,来之前把梁大人的长随梁拾管事一起带了来。

梁拾没有多话,直接把梁老国公爷的名贴拿了出来,玲珑斋的东家才老实下来。

同时,钱亦锦还带去了钱家送宋府的年礼。这次没有送翟府,因为翟树已经调去京城,被皇上任命为吏部侍郎了。

装裱好的绣品拿回家之后,陆师傅专门来了家里,郑重地把绣品嵌进了屏风架。

大乾朝的旷世奇作,名为“盼”的绣屏终于在花溪村的归园诞生了。

看到这架绣屏,钱家人都哭了,连外人陆师傅也哭了。

钱家人哭的是,程月十年如一日地望着那片花开花谢的荒原,盼着钱满江的回归。她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一针针一线线地绣了下来,这幅绣品凝结了她的所有思念和爱恋。

而陆师傅哭的是,自己打的屏风架嵌上了最漂亮的旷世奇绣,自己就要扬名四海了。

终日忙碌的小娘亲突然闲了下来非常不适应,她的状态就像前世那些紧张学习了十二年的学生考完了高考,天天盼着分数又闲得无聊。

小娘亲不是盼着分数,她是盼着赶紧把屏风拿去北边。

钱亦绣安慰着她,“娘不急,这马上到年关了,大家都回家团年了,谁还去买屏风啊。等明年吧,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就跟钱华叔一起去京城,咱们把绣屏摆在锦绣行里卖。”

程月一听女儿要去京城,不愿意了,说道,“绣儿不能去,娘舍不得。”

钱亦绣说,“这么重要的东西,娘放心别人拿去卖?反正绣儿不放心。哥哥说把这幅绣品拿去店里装裱,就有人强买,万一又遇到这样的坏人咋办?他们买了又不拿去北边,而是拿去岭南或江南,咋办?听说明年春天梁公子就要回京,到时我跟着他一起去,就没人敢惹咱们了。”

程月听了又开始眼泪巴巴。钱亦绣拿帕子帮她擦着眼泪道,“娘不哭,成行还有两、三个月呢。”又说,“娘啊,绣品是拿去北方了,但爹爹不一定马上就能看到,马上就能回家。娘还是要耐心等待,等着爹爹看到绣品。”

程月垂泪道,“娘已经记不起来江哥哥走了多长时间,娘到底等了多少次花谢花开。娘除了等,还能干什么呢?”

钱亦绣听了也是心酸不已。傻傻的小娘亲,你这辈子恐怕都要在等待中慢慢老去枯萎了。

她怕程月无事多想费神,那样会加重病情。就让人去县城把小神医张央请了来,给小娘亲把脉,并开了安神汤。

钱亦绣无事便领着猴妹在望江楼陪她,做做绣活,再望望荒原,程月的病倒也没有加重。

要过年了,钱亦绣给钱三贵出主意,让他过年给老爷子和老太太封大些的红包,再以给老两口送年礼的借口,多送吃的用的,最好把汪氏的眼睛闪瞎。那样,大房就会拚命地把老两口留在大房了。

因为钱亦绣现在经常听老太太说起想过来跟三房过的心思,老爷子竟也不加阻拦。老太太来钱亦绣一点都不怕,但她怕老爷子来。他一来,自家好不容易跟那边断了的家业弄不好又会被老爷子搅和在一起。

钱三贵也害怕。若锦娃是自家亲生骨血,自己有底气,把爹娘接过来就是了。但恰恰锦娃不是,若这个秘密暴露出来,老爷子肯定不会让自家的产业传给外姓人,那样锦娃就可怜了。

但锦娃是自家带大的孩子,早就当成亲生的了,他可不愿意自己的产业不给锦娃给别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下犯上

大年三十,除了程月留在归园,钱家三房的主子们都去了村里的大房。猴妹撵路撵得眼泪直流,钱亦绣也没带它去,而是让它在家陪着小娘亲。

小娘亲如今把猴妹看成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非常喜欢它,无事还会给它做做衣裳绣绣花。有了它的陪伴,倒也没有那么孤寂。

这次三房孝敬老两口的东西把其他几房都震住了。老两口每人二十两银子,两套绸子衣裳、两双鞋,另外就是半扇猪,一只野羊,五十斤香肠,五只烟熏鸭、五只缠丝兔,十斤苹果,二十斤柑桔,二十斤红糖,二十斤白糖,一百斤精米,一百斤精面,一匹细布,一匹绸子,足足拉了两大车。

钱三贵道,“爹娘养我不容易,我现在的日子好过了,也得让爹娘吃好才行。”

唐氏嫉妒得眼睛都红了,大声嚷嚷道,“三叔何止是孝敬了公爹、婆婆,你是连着多多、得娃都一起孝敬了。这么多吃食,就是大房一家胀破了肚皮,也要吃上三个月。那两匹布,把他们全家人的衣裳都孝敬了。”

老爷子骂了一句,“粗鄙。”脸上也露出了笑意,还是三儿孝顺,自己好过了也想得到爹娘。

汪氏这回罕见地没有生唐氏的气,爽朗地笑着叫陆嫂子及儿子媳妇帮着把吃食扛进了厨房和仓库。

钱三贵看到孙女跟他扬扬眉,摇着头笑起来。

之后,钱老爷子又带着一家人去大坟包给众先人上坟,主要汇报了钱家“点心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总算没有让外姓人挤进来。

钱亦锦和钱亦绣在小爹爹坟前磕头烧纸,钱亦锦又汇报了一番今年家里的大事及自己学业的进益。

在大房吃过晌饭,二房、三房便各自回了家。

动物之家越来越精明,也知道今天过年了,所以天黑之前就赶回了家。一家人在正院吃着团年饭,虽然少了满霞姑姑,但多了一个会讨喜撒娇的猴妹,倒也逗得大家笑声不断。

猴哥看到主人们宠猴妹宠上了天,连护犊的大山妈妈都没有吃猴妹的醋,不时捂着嘴偷乐,得意地不行。

大年初一,钱亦锦代表钱家去给村里人家拜年,钱三贵便让他在去万家的时候请万二牛初二跟着儿子媳妇一起来钱家玩。

万二牛欣然接受了邀请。他看到小主子长高长壮已经成了半大小子,也越来越有宁王的丰神气度,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他让钱满霞把钱亦锦领去小两口住的东厢房多玩玩,悄声问万大中道,“让你买的药买到了吗?”

万大中点头道,“买了。”又为难地说,“爹,咱们这么做,岂不是以下犯上?”

万二牛无奈道,“主子如今虽然处境比原来好多了,也从塞北回了京城,但是还没有完全脱困。倘若那两家知道主子有这么根独苗苗,定会对小主子不利。所以,万不可让他回京冒险。这笔帐先记着,回京后咱们自当向主子请罪。”

万大中点点头,犹豫着又悄声问道,“爹,你说,多年前的那句传言会是真的吗?”

万二牛跨下脸说道,“怎么可能是真的!那定是主子的政敌忌惮主子,编出来破害主子的。唉,就因为这句传言,皇上到现在都不待见主子。”

转眼过了大年十五,钱亦绣小兄妹就要去趟大慈寺。一个是看看小和尚,二个是想问问钱锦昭京城的具体日子,他们要跟着同行。上次玲珑斋的人强买绣品还是把钱家人吓着了,觉得小兄妹跟着梁家人才放心。

程月无事又给小和尚做了套夹袄,还做了顶僧帽,让他们带去。他们又带了霞霞香饼屋做的一些素点,以及一小坛子蜜汁金花藕。

这次猴妹撵路,钱亦绣也就带着去了。

闲不住的动物之家过了初八就又上了山,到现在都没回来。

钱亦绣怕溪顶山的弥猴害怕赤烈猴,给猴妹穿了套捂得严实的小衣小裤,还戴了条围巾。

来到大慈寺,径直去了小和尚的住处。

小和尚似乎知道他们会来,已经在小院门口等着了。

看到小兄妹给他带的东西,抿着嘴直乐,说,“回去替贫僧谢谢婶子。”

回了小和尚的禅房,他拿出一尊大概十公分高的紫色弥勒佛像说,“我前年从大师兄那里要了一块紫檀木,雕了一年多才将这尊弥勒佛祖像雕好。你们帮婶子请回去,希望佛祖能保佑婶子快快乐乐,不要太愁苦。”

小兄妹十分感动,谢谢了小和尚,又拜了拜佛祖,才将佛祖雕像请入包内。

钱亦锦和小和尚又开始讨论起了学问。钱亦锦自从跟了好先生,进步神速,两个小正太的水平如今是旗鼓相当。

钱亦绣环视了小和尚的书架一圈,有了个新发现。就是书架上原来的那些四书五经只剩下了‘易经’,又多了许多经书。

钱亦绣问道,“怎么小师傅不学那些四书五经了吗?”

小和尚点头道,“师傅说那些学识我学了五年已经足够用了,以后还是要多多参悟佛学才是正理。”

钱亦绣暗道,那老和尚还真是会忽悠人,四书五经有些人穷尽一辈子还不见得能领略其精髓,他一个五到九岁的小屁孩就是再聪明,又能学多少,还“足够用了”。再一想,他一个和尚本就不应该学那些世俗的东西,的确多参悟佛学才是正理。

等到时近晌午的时候,老和尚才给梁大叔“讲完课”。无名和尚把小兄妹请入老和尚的禅房,猴妹还认识老和尚,一去就爬上了老和尚的身上,逗得老和尚哈哈大笑。

说道,“你这小猴儿,倒是比那泼猴乖巧伶俐。”

或许梁大叔要趁着出师前多跟大师学些本事,非常辛苦,人清瘦了不多,连脸色都有些泛青。

他穿着月白色圆领箭袖长袍,腰间系着一条杏黄色腰带,头上只用一根木簪子把头发束在头顶。显得人更加长身玉立,五官也更加立体深邃。

他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那一分青涩。许是好没见到除了师傅和师弟以外的人了,见到钱亦锦和钱亦绣兄妹极其高兴。虽然高兴,也只是眼里多了几分笑意,嘴角微微上翘,而不像原来咧着大嘴嘎嘎直笑。

也是,今年他该是满十七岁的青年后生了。

再想想当了爹的张央,也是成熟内敛了不少。还有那个比梁大叔还大几个月的宋公子,也应该更加稳重了吧?据说他早就定亲了,若不是因为要给宋老爷子守孝,已经成亲当爹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当初那几个公鸭嗓子少年郎,已经长大了。这位梁大叔回京后,家里也会赶着给他定亲吧?在古代,这个岁数已经不小了。

成人芯子的钱亦绣正在感叹时光易逝,梁大叔比划了她的个子一下笑道,“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那个又矮又瘦的小丫头已经长得这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