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没想到,杨兰柔居然会跑过来送什么包子,杨家乔迁,她会过去帮忙,纯粹是为了不让村里人说闲话。反正她是没有和杨家深交的意思。包子喂了大黄确实有点伤人心,但也斩断了和杨家之间再来往的可能。要点脸的人,也不会再上门了。

两人中午还真就吃面条,当下的人想要吃顿面条可不简单,需要现揉面醒面,前前后后下来最快也要半个时辰。

好在两人这几天都不忙,周承康提议,“不如我们上山打猎?去年这个时候,收获还是不错的。”

还别说,去年周承康前前后后上山半个月,挣了足有五两银子,两人都不是张扬的人,也没谁知道。

从第二天开始,两人就一起上山。不过因为家中活多,去的时候挺晚,也会早早回来。猎物没打多少,但是柴火砍回来挺多。反正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因为这个,余妍都不太过来了。

其实余妍在村里的这些未婚姑娘中,算是长相最好的,因为她从小学绣花,从未晒过太阳,也没有干过粗活,哪怕到了这村中,三婶子也没舍得让她干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绣花能挣钱,养出来了一身好肌肤,手也顺滑细腻。

随便一个月挣个三四两不成问题,娶了她,那一家人的生计都够了。

不过这姑娘眼光也高,三婶子看到她年纪越来越大,且并没有要回家的样子,干脆给她张罗婚事,无一例外全都被她拒绝了。

本来也不是亲生母女,双方想要亲近都是试探着来的,三婶子并不想强迫她,然后毁了两人之间的亲密感情,也就随她去了。

李青荷知道余妍是个颜控,且她长相好,还会绣花,根本不愁嫁,平时也不催她成亲,但却没想到会有人想要求娶余妍而求到她面前来。

又是一日午后,她和周承康两人从山上回来,遇上了尤氏。

她对尤氏印象最深的还是当初她带着钱来满上门相看,之后就是钱父没了那一次她和钱来文两人之间的争执,真的是不熟。

尤氏一脸笑容,“青荷,这就回去了吗?”

李青荷本来只是点个头算是打过招呼就要错身而过的,闻言再次点头,“天色不早,我得回去喂鱼。”

就见尤氏靠近她,“我有事情跟你说。”

说着,已经转身掉头和她一起下山了。李青荷惊讶,怎么样倒像是特意来找她的,就听尤氏试探着问道,“听说你和那位余姑娘感情不错,经常一道绣花说话?”

听话听音,人家不会无缘无故问起别家姑娘的,李青荷稍微一思量,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钱来满的哥哥钱来星,最近刚从县城回来,本来三月的县试,结果他在去的路上摔了一跤,手臂摔肿了,简直流年不利,村里还议论了几天。

“我也不瞒你,来星的夫子说了,他今年指定榜上有名,谁知道就出了这事。”尤氏叹气,“今年都十九的人了,再不议亲,就该耽搁了。”

先问余妍,再夸自己儿子,又说儿子该成亲,确实是想要议亲无疑了。

作者有话要说:11点见。感谢在2019-11-27 13:45:27~2019-11-27 19:33: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6061393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喜喜事

钱来星这个人, 李青荷不常见到, 长得斯文,但其实还没有徐昌诘长得好, 尤氏一直护得好, 从来不让他和哪家姑娘走得近。

但在李青荷的记忆中,这个人和钱来文感情不错, 因为两人都读书, 基本上是同进同出。还有一样的地方就是, 都是文弱书生,两人读书大半的钱财来源,都是钱来满和他爹娘赚来的, 钱不能提, 手不能挑,除了读书那是什么都不会。

这样的一个人想要求娶余妍,要是因为什么感情那是屁话, 分明就是盯上了人家余妍绣花的手艺,与其说娶媳妇,不如说他是想要娶个钱篓子。

想到这些, 李青荷脚下加快,甩开尤氏的意思很明显。

尤氏做惯了农活的,随便就能追上,“青荷,你歇会儿,我好好跟你说说。”

李青荷当然不停, 脚下反而更快了些,刚好山上有人和尤氏打招呼,算是彻底甩开了人。

把柴火放下,刚喝一口水呢,外面就有人敲门,还没完了!

李青荷过去打开,外面站的果然是尤氏,她也不怕大黄,挤了进来。

“青荷,我就明说了吧,我家来星昨天出门转悠,遇上了余姑娘了,他一眼就相中了,托我去问,你帮婶子问一下,可好?”

李青荷叹气,“妍儿最近没想议亲。你自己去找三婶子问不是更好?”

尤氏不以为然,压低声音道,“不是啊,我不好去问,要是他们不答应,这传出去对我们两家都不好。她现在不想议亲,那是没遇上合适的人,来星明年去参加县试,若是得中,那就是秀才啊了,等闲姑娘谁能拒绝?”

“你们俩感情好,再说你三婶子也不是亲娘,她对着你,反倒比较好说,你就帮我问问,如果她不答应,就当我没来过。”

李青荷无奈,“我现在就去,要不你跟我一起?”

尤氏点头,“不过我不好出面 ,我在外面等你,你去帮我问了,我心里就有数了,到时候好上门提亲。”

提亲都想到了,果然自信。

她到的时候,三婶子正在院子里晒衣衫,看到她来了,颇为惊讶,“青荷,怎么有空过来?”

“我找妍儿说说话。”说着,人已经熟门熟路的进了余妍的屋子。

余妍也取笑她,“怎么想起来找我了?有正事是不是?”

“还真有。”李青荷压低声音,“那钱来满的哥哥,昨天你们是不是遇上了?”

闻言,余妍一愣,“我不知道啊,昨天我去镇上了,碰到那么多人,我哪知道哪个是他啊?”

“人家娘今天特意去山上堵我,非要我来问一问你的心思,还说她儿子今年是摔了,运气不好,明年县试指定榜上有名。”

余妍噗嗤笑了,“你那个妹夫,去年就是这么说的。今年不知道有没有榜上有名。”

县试的消息,也就是这两天了。

“人家可说了,要你一句准话,之后再不纠缠我。”李青荷摇头道,“追我一路,非要我来问。”

“她自己怎么不上门问?”她笑着问。

李青荷摊手,“说是如果你不答应,对两家名声都不好。大概还是怕你拒绝,之后对她儿子的名声不好。”

她扬眉一笑,“这样的人家,我为何要答应?”

“也对。”李青荷丝毫不意外她的回答,“那我就这么回。本来我觉得不用问,但又怕到时候万一你答应呢?”

余妍白她一眼,“回话去吧。”

两人又笑闹半晌,李青荷才出了院子,不远处的尤氏飞快过来,笑吟吟问,“如何?”

李青荷摇头,“她不愿意。说连人都不认识,大家也不熟悉。”

闻言,尤氏脸上的笑容僵住,“不是,你有没有和她说来星明年能中县试的事?怎么会一口回绝呢?”她有些狐疑的上下打量,“会不会你根本没问?”

“不信算了,自己去问。”李青荷恼了,抬步就走,“我那边还忙着呢。”

她忙着干活是真的,恼怒倒不至于,主要是她不想和尤氏纠缠,犹记得她当初带着钱来满上门时一副高高在上她儿子是香饽饽的模样,迷之自信。这样的人,还是少来往的好,最好是不来往。

这一次她果然没有再追上来,李青荷松了口气,继续上山干活。

过了两天,她听说尤氏找了钱氏又去了一趟三婶子家中,得到的一样是拒绝。

四月中,李青苗生了,母子平安,取名李光耀,喜得她爹娘到处和人说,请众人去满月。

李青荷得了消息,拿着鸡蛋去了她家,路上还遇到了端着一锅鸡汤的周母,“娘,我帮你拿。”

周母避开,“太烫,我自己来。”眼神有意无意扫过她的肚子,“还是早些生个孩子,一个家,有了孩子才热闹,夫妻感情有会更好,银子再多,哪儿有孩子可爱?你们那么大的院子,就不觉得冷清?”

猝不及防就被催生,李青荷愕然了一瞬,很快反应过来,笑着道,“娘,子嗣随缘。”

周母瞪她一眼,“打量我看不出呢,你们俩感情那么好,为何都一年多了还没有喜信?”

这话,说得李青荷都有点脸红,她轻咳一声,掩饰尴尬,“真不是故意。”

其实就是故意,两人都打算好了,把荒地全部开出来之后再生,本来预计是明年开春全部开完的,今年已经开完了,不过也还是想要多等等,年纪大点没那么危险。

周母就不说了,“你们俩最是有主意,我是劝不动,不过,就当可怜我好不好,你们都生了孩子,我就放心了,死了也敢去见你们爹……你大哥两人也是……”她摇摇头,一言难尽的模样。

说话间已经到了李家,满院子喜气洋洋的,李母煮了红蛋正到处送人,说是让众人沾沾喜气,周母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很是眼热,抱着舍不得撒手,到底忍不住,跑去要了红蛋两个过来给她。

李青荷兜里揣着两枚红蛋,耳朵里都是周母催生孩子的话回了家,看到周承康正在院子里打扫,剥了一个递给她吃,笑着道,“娘非要给的,说是让我们沾沾喜气。”

周承康顺着她的手吃完了鸡蛋,还亲了下她的手指,笑道,“不着急。早晚会有的,不会让娘失望,我们生他十个八个。”

“你以为后院的猪么,还生十个八个,最多三……两个吧。”

周承康哈哈大笑,很是愉悦。

两人笑闹过后,还真就开始规划生孩子的事情。不过算来算去,觉得还是等到明年的现在最好,生孩子的最好别选在秋收和春耕,要不然他再想要照顾精力也有限,最好是三月,刚好春耕完了,天气也不冷不热。

这边正盘算呢,隔两天就听说梅氏有孕了。

两人知道的还不只是梅氏有孕,而是周家吵起来了,还是隔壁的邻居特意跑过来告知两人的。

来人是一个胖胖的四十多岁妇人,“你们快点的吧,柳婆子和你娘吵起来了。”

李青荷觉得莫名其妙,梅氏都和周老大成亲了,有孩子岂不是很正常,这有什么好吵的?

两人急忙忙赶回去,就怕一言不合动手,再打出个好歹。到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没有再吵了,张海瑶抱着孩子站在屋檐下,看到两人进门,嗤笑一声,“现在才回来,真要是打起来,这还来得及?”

李青荷懒得理会她,直接进门,果然看到周母和柳婆子面色难看相对坐着,谁也不说话。

周承康直接就问,“娘 ,听说你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啊?”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下午两点见

隐隐秘

屋子里气氛凝重, 柳婆子面色难看, 见周母不说话,冷笑一声道,“刚才在外面那么多人看, 我觉得丢人没有继续吵,但不代表你们就能这样欺负我。”

周母皱着眉, 似乎不知道怎么说。

听到柳婆子的话,周承康回身, 问, “怎么欺负你了?”

柳婆子冷笑, “问你大哥。”

她满脸不屑,周承康不悦道,“大娘,你能不能好好说话?你到我们家也一年多了,开始没分家的时候,还是五妹做饭给你吃。平时也没人欺负你吧?你说话这语气冷嘲热讽的, 我怎么听着不对?”

他不高兴,柳婆子更生气, “答应我的事情没做到,你们还想要什么好语气, 你们家就是骗子!”

“这话可不能乱说。”周母终于出声,“我们周家确实穷,但我这几个孩子从小就不会拿人东西,更不会骗人。”

“不骗人?”柳婆子怒极, 伸手一指周老大,“当初他跟我说过,成亲五年之内不生孩子,这才一年呢,就有了孩子,这不是骗子是什么?”

周母也怒,“人家都成亲了,你让人家不生孩子,那我们家娶什么媳妇?这是找了两个祖宗回来伺候吧?”

不让梅氏有孕?

周老大一言不发,看来他真的私底下答应过这个事,周母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要发火时,看到边上面色煞白的梅氏,看在她肚子的面上,忍了忍气,对着周承康道,“你大娘就这意思,说你大哥答应了成亲五年不生孩子,这才许口这门亲事的,但是这事情我们都不知道。要是提前说,我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毕竟我们周家确实委屈了梅花,但是,如今梅花都有孕了,听听她说的什么话?她居然想要梅花落胎!”

“这样的毒妇,简直生平未见!”

李青荷语气温和,“为何五年之内不生孩子啊?这都成亲了,生孩子还能控制?除非不圆房,但不圆房那还是夫妻吗?”

“当初你们家就送了小定,加起来一两银子都没,这是求娶的态度?这婚事我之所以会答应,就是因为当初周老大说,成亲五年之内不生孩子。并且……”最后两个字,柳婆子语气重了重,“并且,赚的银子全部都给我收着。”

周母一愣,看向大儿子。

柳婆子冷笑,“别看了,这一年来赚的银子都是我收的,要不是早约定好了,你以为他是个蠢的?”

她顿了顿,继续道,“这个孩子不能生,想要生也成 ,你们家弥补我五年的损失。哦,四年吧,一年十两,四十两银子拿了,我绝不拦着。”

周母怒极,“你怎么不去抢?你要是梅花的亲娘,这话还有些道理。若那豆腐方子是你柳家的,这我也认了,但是你一个前婆婆,梅花再嫁愿意带你,那是她善良有孝心,做人要知足!”

柳婆子摊手,“你看,翻脸了吧?”

她看向周承文,“周老大,你别一句话不说,这事情怎么办,你自己说!”

周老大蹲在地上,揪着头发,“当初我确实答应过。”

梅花面色煞白,“我要生下这个孩子。”她似乎很害怕,浑身颤抖着去拉地上的周老大,哭道,“我想和你好好过日子。”

事情僵住,屋子里就剩下了梅花断断续续的哭声。

就是门口一脸看戏神情的张海瑶,都早已敛了笑容皱起眉来。

安静的屋中,再次响起柳婆子的声音,“梅花,你可别犯蠢,当初他会娶你,不过是盯上你的手艺,还有你再嫁不需要聘礼的身份,你这么真情实感的,别一片真心喂了狗去。”

“你胡说八道。”周老大满脸怒气,眼睛瞪得老大。

“你看。”柳婆子被他看得后退一步,“被说中了心思,急眼了吧。这是想要打人?”

周母闭了闭眼,道,“老大,带着梅花回房去。”

周老大皱眉,对上他娘的眼神,到底没有再说,扶着梅花出门,到了门口时,周母道,“梅花,你可要记住你方才说的话,这个孩子你想生,还想和老大好好过日子。”

“是。”梅氏语气认真,“这个世上,再找不出比他对我更好的人,我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娘放心,这一次之后,我们再不让您操心。”

“事情没说清楚不许走。”柳婆子伸手就要拦,“什么玩意儿就要生孩子了?谁答应了?”

周母拦住她,“帮你干了一年半,你方才说一年十两,赚了十五两银子也差不多了,那些银子我不问你要,不过你现在搬出我家,老大奉养你的话也作数,以后每年给你送粮食和布料去,至于别的,你就别想了。”

“我要是不呢?”柳婆子抱臂。

“那就报官。”周母坦然道,“反正我们家没占你便宜,寡妇再嫁也不是没有,我就没听说过带着婆婆改嫁的,给你养老,那是我们家厚道。让你住在我家,那也是我们家人心肠好。既然你不识好歹,那你就自己搬出去住。”

柳婆子扬眉,“那这豆腐方子,我可要拿去卖。”

周母反应飞快,接话道,“你要是卖了方子,那以后老大便再也不会管你。”

“好。”柳婆子转身出门 ,扬声道,“梅花,你可都听到了啊!”

她动作飞快的回了屋子,乒乒乓乓半天,拎着两个大包袱出来,“当初梅花跟我说。等老四他们搬走之后,那房子给我,结果呢?让我和一个小姑娘住,我早就受够了。那方子……随便几十两银子好卖,往后,我也不用起早贪黑了。”

梅花立在门口,扶着门框站立不稳,摇摇欲坠的模样。

看着柳婆子嚣张的大笑着出门,她手一软,身子滑落,身旁的周老大忙扶住她,“怎么了?”

梅花眼泪滚落,今天她哭得太多,眼睛都已经肿了,哽咽道,“我愿意听她的话,愿意把赚的银子给她,甚至愿意带着她再嫁后再帮她干五年。就是因为她答应过我,不会把我家做豆腐的方子外传。那是我爹娘留给我的最后一点念想。”

李青荷恍然,还真别说,这整个落月镇,卖豆腐的人家拢共就两家,要是谁都会做,柳婆子也不能一年赚十两了。

“那现在怎么办?”周母有些紧张,她方才只是话赶话,想着大不了一拍两散,赶在柳婆子卖出去前先把方子卖了,没想到对于梅花来说,这方子这样重要,哪怕自己不做,也是要紧紧拽在手中的东西。到底忍不住,问,“做豆腐那么多家,味道都不一样,你就没自己留一手?”

梅花哭着摇头,“她天天看,又是我婆婆,我不能催她离开,我哪儿留得住?”

“我去找她回来!”周老大把她放在椅子上,抬步就要去追。衣摆却被梅花拉住,他回身,就听她道,“不用了。”

“我早该想到这一日的,她本就不是什么良善的人。除非我一直遂她心愿,这辈子紧紧和她绑在一起,不改嫁,不生孩子,我既然嫁给了你,她总能找到机会把方子卖了。”

周老大满脸感动,就是周母也有些动容。对于梅花来说,嫁给他不只是嫁人那么简单,那是要丢了族上传下来的方子才能得偿所愿。

柳婆子走了,周家少了一个人。似乎和原来一样,但似乎又有些不同。

李青荷两人回了家,天色已晚,做了饭菜吃了,再把各处都喂了,才洗漱睡觉。

日子一天天过去,等到李青苗满月宴过去,两人就开始去地里割了番薯藤回来切了晒干,放着等到冬日的时候拿出来喂。

而柳婆子走后的半个月,镇上又多了三家卖豆腐的,不用说都知道是柳婆子的杰作了。

可能就像是梅氏说的,柳婆子老早就想要卖方子了,据说每家花了三十两银买来的,她一下子赚了近百两,听说拿着这银子她还在镇上买了个小院,买了几个婆子伺候她起居,日子过得可惬意了。

院子里都晒上了番薯藤的叶子,一开始没注意到两人种了番薯的人,这会儿也都知道了。看着麦地里郁郁葱葱的苗,还有隐隐破土而出的番薯,还有人忍不住过来问,“虽说这种子便宜,但,玩意儿它压秤啊,你们家这是买了多少,才能种上这么一大片?”问话的是李青苗的娘。

李青荷还没说话,边上一个妇人摇头道,“我们可种不起,人家不缺银子。”语气酸溜溜的。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见。

秋收秋二

李青荷本来也没打算隐瞒, 毕竟这番薯的种法要是传扬开去, 许多人都能不饿肚子,这是好事。正想要说呢,就被这话打断。

这人似乎对她很不满。

以前村里人说周家穷, 但是现在,谁也说不出这种话, 周老大天天早出晚归的卖豆腐,赚钱是肯定的。老二去了李家刚生孩子, 日子过得也不错, 老三就更不用说了, 娶的那可是镇上的姑娘,满月礼鸡鸭不说,猪都是半头,至于老四就更好了,那一大片地和敞亮的青砖瓦房可不是假的,养了那么多的鸡, 还有面前的池塘,鱼和鸡蛋那都不用买。

周母自己带着女儿过活, 再有几个儿子时不时孝敬,日子怎么也不能说难过。

周家起来了, 最后说酸话的人不少,但这么直白的那还真没有。

李青荷懒得看她,只对着李母笑道,“不用多少种子。而且这个种子只需要买一次, 往后每年都能自己留种了。”

“真的?”李母很是惊喜,“那等明年,我过来帮你种,你可要教我法子。”

李青荷笑着点头,伸手指着番薯苗的嫩尖,“这个还能吃,拿回去炒了,也是一盘菜,我试过。老了也能喂猪喂鸡。”

闻言,李母再没有客气的,伸手去掐,那边的妇人也掐,“我也掐些回去试试。”

李青荷笑了笑,“我还打算掐去卖呢,一文钱一把。应该会有人要。”

李母眼神一转,她哪里不明白她的意思,笑着道,“别说去镇上,就是村里,应该也有人要的,一会儿我给你送铜板过来。要是青苗喜欢吃,以后我还来买。”

听到要铜板,那妇人手中已经掐了几根,忙塞到了李母手中,“喂猪还差不多,我不喜欢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