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江晓没想到郁衍一居然还想着这件事,她的脸瞬间红了,“不是不孕不育啊……”

她一边处理着手里的食物,一边想着要怎么解释给郁衍一听。她不是很想敷衍这个人,因为他的眼神很专注,甚至于很认真。

江晓回眸应了声,“嗯……就是我以前不是得过病吗?在精神病院里待了三年才出院,虽然医院已经开出了病愈单,但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医生当时还给我开了不少精神病的药。”

“然后清淮爸爸妈妈的心结,可能在于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没有太多时间等我恢复身体。又或者说……是等我能够正常的生孩子。”江晓犹豫着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郁衍一听,“怎么说呢,老一辈的父母亲可能对于传宗接代很在乎吧。我不希望他们因为这件事失望,也不想让清淮为难。他平时对我那么包容,甚至为我付出很多。我也想为他做点努力嘛。”

她如释重负的冲着郁衍一笑了笑,“虽然我也想自私点或者任性点,但这个世界不是一个人肆意而活的世界,我总得为了谁学会委曲求全。”

郁衍一目沉如水,只靠在那里静静的凝视着江晓。

直到江晓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后,他静静的从口袋里取出一包烟来夹在指间。

“你不是不抽烟吗?”江晓奇怪的问了句。

郁衍一微微摇头,细碎的刘海因为这轻微的举动而稍遮挡住他的眸子,之后他点燃一根才回答江晓,“戏里主角需要。等拍完以后再戒。”

所以演员其实真的是外表光鲜的工作,但内里有太多别人不知道的艰辛。要你瘦的时候需要迅速的瘦到剧组想要的体重,要你胖的时候同样无法拒绝。每次变化都要对自己的角色尽职尽责,因为演员饰演的是他人的人生,而非自己。

这就是江晓为什么特别喜欢拍戏的原因,因为体会不同人生,才会有活得多姿多彩的感觉。

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只能有一回,须臾不过百年而已。

江晓将需要配的食材从后厨找到拿出,一一开始为炖煮开始准备,郁衍一才走到她身边去说了一句,“人一般都是自私的,如果她愿意为了谁去委曲求全,那就是付出了真感情。”

江晓抬眸看向郁衍一,他的眸子很深,深到那刹那江晓都觉着自己有点不认识这个人了。

因为他说了很多话,而不是如同以往那样藏在心里,“你应该是爱沈清淮的吧?”

第102章 不够爱他?

江晓愣住,她几乎是下意识的抬眼去看郁衍一,昏黄的灯光给这个人镀上了层温柔的颜色,使得他深邃而又硬朗的五官看起来柔化许多。江晓居然有那么一刻不敢和他对视,而是低下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小土豆丁,被人直接戳穿那层窗户纸的心情是很微妙的,尤其这个人还是她敬仰过的角色。

她的脸有些发热,好半天才讷讷回了句,“难道我平时表现的不够明显吗?这种事情突然间说出来……好、好害羞啊。”

“我还以为你一直直来直去惯了。”郁衍一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有些感慨,“居然还知道害羞?”

“当然啊。”江晓觉着自己平时到底有多坦白,才会给这个并不熟悉自己的人这样的印象,“爱不爱……的,说出来羞死人了好吗?不、不过阿彩和我说,清淮总觉着我不够爱他。你看你都能看出来,为什么他就不能确信呢?”

江晓的本意从来都是自己这种身体这样的情商,还是别去祸害别人比较好。但是她又抵挡不了沈清淮对她的好,甚至也无法忽视这个男人在她心里的存在感。

她就是喜欢这样向她坦诚的表达,和涓涓细流般的情感。

没办法控制这样的感情,她也就顺应了自己的心情,和沈清淮交往起来。

说爱不爱的实在是太过虚无缥缈。

年轻时候她和邵景辉交往,私下里说过多少次她很爱他,他也说他爱她。结果呢?结果还不是镜花水月打了个水漂。

所以还是实实在在的两个人待在一起才是最实际,最有效率的生活方式。

也许没想到江晓会问这样的问题,郁衍一沉思片刻后才回答了她,“不知道。但我想……像你这样容易招蜂引蝶的女人成了女友,大部分的男人都不会有安全感吧。”

江晓开始耍赖,“我哪里招蜂引蝶了。我什么都没做过!”

“一般做过这事的人,都不会承认。”郁衍一的言辞依旧犀利,但江晓能听出来他是在开玩笑。

她虽然有自己的不满,但也没好意思真的和郁衍一呛声,准确来说,目前和她直白的表达过喜欢她的人,也只有陆麟一个而已……至于身边这个人,她从来没觉着郁衍一对她有特别的感情?

就算有过,那也是过眼云烟不是吗?他一直都在祝福她和沈清淮的。

所以江晓和他谈关于自己和沈清淮的事情,一直都非常自然。

郁衍一的身上有一种历久弥新的沉淀,那是他将自己过往所有吃过的苦以及磨练过的路尽都转化成为自己的生活态度,所以他对于自己的亲人或者友人都非常亲近,除此之外便不想多花时间去维护。

江晓和郁衍一之间虽然曾经有过误会,但现在能和平相处,她觉着自己算是特别幸运的那一个。

她没有注意到,郁衍一始终凝视着她的侧脸,那双眸子不同寻常的浮动着别样的情绪。他是个内敛的人,大凡有任何心事也不愿意说出来,其实对于江晓他早就已经放下,可总还是想说——如果他是沈清淮,他也许会比沈清淮更加霸道,更加专制。恨不能让她整天待在自己的视线当中,更无法容忍她去和其他男人合作拍戏。

正因为他不是沈清淮,做不到如同他那样给予她足够的自由,让她体会拍戏的乐趣,所以他无法将她圈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如果他是沈清淮,应该不会介意所谓孩子的事情。人生只有一次,不会给你多余的机会去博得这么心爱的女人。

后来江晓和郁衍一谈论的话题就略没有营养了。也正是因为不怎么有营养,郁衍一的台词便少了很多,不是“嗯”就是“啊”。

不过他切菜的动作明显要熟练许多,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刀感慢慢上来了。

江晓也跟着开始把土豆的各种做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幸好这后厨食材齐全,土豆炖牛肉,炒土豆丝,炸薯条,甚至她还用当地的特色海鲜做了土豆丁炒鱿鱼……

总之后来两个人离开餐厅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早晨的六点钟。

整个海城已经苏醒,海浪声成了当地晨起的一道悦耳的风景线,而左近的餐厅却渐渐开始收摊关门,不绝于耳的是那带着闽南口音的对话和早起的呼喝,哪怕隔着卷闸门都能听见外方的热闹非凡。

郁衍一过去将卷闸门拉开,江晓刚要弯腰去提做了一晚上的各色土豆配出来的食物,他已经抢上两步提到自己的手上,侧头看了一眼略有倦意的江晓,“走吧。”

“嗯嗯。”江晓打着呵欠跟在郁衍一身后,双手插兜看着左近忙碌的景象,“这里早上的空气比B市好太多呢。我本来以为这些土豆处理起来会很快呢,结果搞这么晚……好困。”

“上午没有你的戏。你回去休息休息。”郁衍一看着两手满满的食物,难得露出了点笑意,“辛苦你了。”

“不辛苦。”江晓也些微有些感慨,“没想到你居然能练那么久。太敬业。”

“敬业是演员的本分。”郁衍一低低回答她,可能也习惯了拍戏时候高强度的进展,他并没有感觉到倦意,只是话刚落音他眼疾手快的将江晓往自己的身边一拉。

“哗啦——”巷口一家小排档险些将脏水泼到江晓的身上,老板看见自己险些办了坏事,连声对着二人说对不起。

这些人都知道有明星过来拍戏了,但当地民风淳朴,加上地方信息相对闭塞,老百姓就看到了眼前的实际好处,对于所谓的明星反而没有太多的概念。

拐进巷子,里面是一段比较潮湿的路,剧组就是在这里安营扎寨,而女主角乔可君的家自然也是选在了这里。

江晓和郁衍一把夜里处理好的食材分发给了左邻右舍,这些人都很疑问为什么剧组拜山头用了这么多土豆,甚而在此之后又演化出迷之传说——剧组如果要红,要票房大卖,居然是要给左近邻居拜山头送土豆,但大家还是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这份礼物,毕竟这可是大明星江晓亲手做的。将来这个村子因为电影火了,说不定可以把这份菜当做镇店之宝供奉起来!

江晓和郁衍一当然不清楚这些人的心思,郁衍一没有把两袋食物都送完,自己又留了几份说是回去当早点。

江晓已经困得几乎没有了想法,和郁衍一挥挥手告辞后才推开房间的门,扑腾直接躺倒在绵软的被子上。

阿彩揪了眼罩,声音都在空中颤抖,“姐啊……你居然一夜未归……”

“我不是在短信里告诉你了吗?”江晓打着呵欠把自己揉进被子里,“总之让我先睡一会,你和导演说一声,上戏之前一个小时把我喊起来。”

阿彩于是自己一个人起来收拾洗漱,埋在床上的睡神那边传来哼哼唧唧的声音,“对了桌上有早饭……你记得吃掉,被浪费啊。我可是做了一晚上……”

阿彩跑过去打开一看。嚯,各种土豆大餐……她咬着牙刷非常费解的问了句,“这地方盛产土豆?不是吧?”

“嗯……”结果那边就传来江晓迷迷糊糊的声音,阿彩失笑的将炸薯条和土豆炒饭拎到外面的堂屋。跟着江晓在这边拍戏还是蛮有乐趣的,每天早上就能听见对面的屋子里传来满依然和季肴吵架的声音,两个人关于预算的问题在不断的抬杠,然后剧组里还有个小哥清晨都会在院子里拉二胡,据说这是他雷打不动的喜好。

幸好这里的人都习惯性早起,否则这小哥不得背个扰民的称号?

……

江晓一觉起来,才知道季肴听说她夜里帮郁衍一干活,所以才那么疲劳,特别大度的把她这场戏挪后拍,就为了让她多睡一会。

江晓其实也没有睡多久,中途还和沈清淮煲了个电话粥,他那边已经是晚上正准备就寝的时间,不过沈清淮还在紧锣密鼓的背台词,她嘲笑了他好久,看吧,三十好几的人了,居然要为了英语台词烦恼。不过清醒以后她反而更加振奋,不管是郁衍一还是沈清淮,似乎都在为了自己的戏更加精进而努力,那她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懒散?

于是江晓起来之后,坐在那老婆婆身边,和她学起了当地的方言。

郁衍一学刀工是因为他扮演的是餐厅老板,行为习惯上都必须要有所谓厨师的习惯动作,他除却自己一夜没睡的练习,还和江晓说过,他在来这里之前,亲自去观察过很多餐厅的大厨的习惯。而他还戏谑着和江晓说,酒店的大厨和大排档的老板,这做饭的动作姿势还都不大一样。

前者因为有很多打下手的学徒,甚至大部分时候都不用亲自上阵,派头十足;而后者事必躬亲,常常与锅灶油烟打交道,所谓的派头自然是不可能有,要么会很来事的和顾客们打交道,而且记性极好,能记住每桌点的都是什么菜;要么则比较沉默,大部分时候都在闷头做菜,点菜的工作是别人完成。

总之凡夫俗子,三教九流,能在这烟火朝天的世界中生存,总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第103章 我想帮她

老婆婆教的时候其实有点费劲,因为她不太会说普通话。而江晓却只会一点点方言,但这样安静的时刻哪怕是在B市都不多见,咸湿的海水味道入了鼻尖,处处都是听不懂的乡音俚语。

忽然间,江晓的目光被木楼对角的一个小姑娘吸引了。

她大概只有两岁,穿着有些老旧,摇摇晃晃的扶着墙边走着,她手里捏着个碗,试图去接木楼外的水,然而走到半路没站稳,直接摔倒在地上,手中的碗也碎了一地。

楼上忽然间出现个女人,冲着楼下大声骂了起来,“夭寿的!走路都不会吗?连碗都能摔破了!”

江晓一下子呆住了,她来这里时间很短,看到了村民的热情接待,也看到了民风的淳朴与风景的秀美,然而这两天她倒是也隐隐感觉到这个地方的闭塞。

可是她居然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她怎么能骂这孩子呢,她才多小啊?”江晓瞠目结舌,寻常家庭看见这情况难道不是心疼孩子摔倒了吗?何况江晓视力相当好,能清晰的看见小姑娘长得清秀可人的,这么漂亮的小娃娃被骂得大哭,她都跟着心疼起来。

老婆婆说了一段乱七八糟的话,江晓没听懂,还是老婆婆的媳妇过来拽着江晓到一边去,唉声叹气了好半天。

这个媳妇是从外地嫁过来的,她普通话说的还算不错,她小声的和江晓说:“这地方的人啊……都重男轻女。连婆婆都觉着那丫头是个赔钱货。那个小丫头父母前两年出海的时候死了,政府拨了救济款被她的姑姑和姑父占了,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小丫头父母死了,姑姑和姑父占了丫头父母的家,之后美其名曰把小丫头养起来,但其实非常不待见这个小姑娘。平时短了吃的短了穿的,还嫌弃这孩子无法自理。可一个两岁的孩子,能自理到哪里去?这个媳妇还算有点文化,平时最看不惯那姑姑的嘴脸,但村子里似乎觉着这种事情很正常。

就连这个老婆婆都在那里胡说八道,说小丫头命太硬,克死了自己的父母,要是个男孩就一定不会这样……

江晓对那老婆婆的印象瞬间变得极其扭曲,怎么会有那么多奇怪的思想?即便她知道这是因为地方民俗闭塞导致的结果,可仍旧无法接受他们那样对待一个年幼孩子的事情。

那年轻媳妇开始念叨自己的苦,江晓看见那姑姑已经下楼揪住小丫头的胳膊,终于忍不住蹭蹭下了楼。

姑姑正好看见江晓,知道这是给村子带来不少营收的剧组的大明星,顿时间换了张笑脸,“哎呦,你这孩子怎么了?摔成这样太不像话?让人看笑话了吧?”

江晓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怒气,可她很清楚目前为止她做不了什么有效的事情,她曾经看见过很多新闻,如果一个村子都是这样,那么他们会觉着这是件正常的事情,你去游说他们根本不管用。

那部相当有名的《盲井》,不就讲述了一个极其悲伤的故事,整个村子都在为虎作伥。而江晓感觉自己似乎正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往日里都是与人为善的脸,可一旦触及到某些外人无法理解的范畴,便会……瞬间露出尖利的獠牙。

愚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将愚昧当做惯常,认定这就是本质。

良久,江晓终于还是轻笑了声,温和的问了句,“小宝贝叫什么啊,长得好可爱。”

那姑姑本来想带着小姑娘赶紧走,结果听见江晓那温柔的询问,便停了下来,将小丫头往前一推,“叫菁菁。”

江晓望着那菁菁的眸子越发柔和。

菁菁的脸长得非常可爱,但有点怕生,试图躲在姑姑身后,可又似乎更加怕自己的姑姑,于是整个身体缩在墙边。

江晓看见菁菁手里拿着一块凉掉的红薯,心里头感觉更加酸楚,“阿彩啊……”

阿彩听见江晓喊她,赶紧从楼上跑了下来,瞧见这局面后愣了下。

“小姑娘好可爱啊,咱们不是昨天做了那么多吃的吗?待会给她家也送一些吧。”江晓采取了迂回的方法,一方面对那姑姑示好,另一方面让阿彩领菁菁上楼去吃点热的早饭。

这个姑姑听说剧组要送吃的过来,哪里还想得到江晓的私心,连忙让菁菁道谢,阿彩这才领着菁菁上了楼。

江晓却并没有觉着特别高兴,以至于剧组那边派人过来的时候,她还处在忧心忡忡的状态当中。

“江小姐,ONE先生请您现在去一趟呢。”剧组那边知道江晓今天的戏份已经挪到了第二天,所以过来喊她的时候还有点担心,生怕江晓不愿意过去。

江晓愣了下,“喊我做什么呀?”

但她毫不迟疑的跟在那工作人员的身后往巷子外走着,她完全不想待在这里,只觉着狭小的通道寸余的天井仿佛让她变成了坐在井底的蛙,她恨不得赶紧逃离这里去到外面的碧海蓝天下。

“唔……”那工作人员稍微有点艰难的回答,“他说让你去处理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