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这个韩韩是如今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女主角,演绎的就是孔尚瑾的角色,感情她人物带入了。

中年女人摇了摇头,决定不跟脑残粉计较,转身对身边的人说道:“要我说,那时候的武帝才是真正的明军,孔尚瑾这种功高盖主的大臣,居然也能容忍下来,据说他们是师姐妹,这样看来,武帝倒是个重情重义的。”

旁边的男人一听,倒是笑道:“算了吧,皇帝还重情重义,你看她的姐妹都被杀的差不多了,真要是那么重情义的话,怎么可能这样。不是都说了,那时候太女的死,也是她动的手吗,我看啊,是孔尚瑾帮她做了许多事儿,这才能一直君臣相得呢。”

女人一听这话急了,连忙说道:“我就跟你说少看点电视剧,少看点电视剧,电视剧里头那都是假的。太女死的时候,赵旭还是个光头皇女呢,亲姐姐死了,她能有什么好处,再说了,那时候五皇之乱,八皇女才是幕后黑手。”

男人听了也不反驳,只是大大的翻了个白眼,十分淡定的说道:“就许你喜欢武帝,不许我喜欢孔尚瑾,她就是专情,就是美貌,就是十全十美的。”

得了,这又是一个孔尚瑾的迷,不得不说,即使过了百年时光,孔尚瑾在男人的眼中,还是那么具有魅力。

前头的导游索性也不去搭理他们,每次来旅游的夫妻,总有几对因为孔尚瑾的缘故吵架的,据说还有吵架一吵到离婚的,谁让这位历史上的美女,出生好,自身能力好,还是个爱家爱老公,爱孩子,不沾花惹草的异数的。这样位高权重的女子,就算是现在一夫一妻,不能多侍的年代,也是不可多得的,也难怪那些男人心心念念的。

历史上的孔尚瑾如何,她是不知道,不过在史书上记载的那个人,就是跟她的祖先孔圣人相比,似乎也相差无几了。甚至孔家至今遗留的血脉之中,有些宁愿自称是兴国公后人,也不愿意搭上孔圣人之名的。

明朝是继唐朝之后,中州再一次强盛到四方来贺的唯一年代,孔尚瑾作为鼎盛时期唯一的太傅,自然也被无数的史书记载评说,不说多少的史学家如今靠着研究她吃饭,就是由她的一生改编的电影电视剧都不在少数,就是她的夫郎秦玉双,也成了如今小说被穿越的热门人物。

不远处的屏幕中,那个风靡中州的影视巨星一脸严肃,一身黑色为底,红色作为花纹的锦衣衬得她面冠如玉。一双似笑非笑的桃花眼微微挑起,透过银幕映射出来,带着无限的魅力,若是孔尚瑾在此,恐怕也会感叹一声,原来自己在后人的眼中,居然是这般玛丽苏的模样。

韶华易逝,是非对错,功过与否,留待后人说。

 

第118章 番外三孔家有子

 

有了孔青玌之后,孔尚瑾便有意识的在想办法避孕,一来是她觉得自己有两个女儿已经足够了,女儿多,将来的是非也多,就算是他们永宁候府,因为女儿多儿子更多,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问题。

只是古代人避孕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对于身体无害的却少之又少。孔尚瑾是绝对不愿意让秦玉双去吃那些避子汤的,固然用最好的药材,吃上几年,恐怕都难以有孩子,对身体的伤害显而易见。

而其他的,类似羊肠鱼泡什么的,就是看着都觉得恶心,他们只能采用物理性一些的办法,只是这方面,秦玉双配合的不太好,或者说他其实并不情愿,比起孔尚瑾,他觉得两个女儿还不够,在古代人的思想观念里头,多子多福才是好的,只是碍于孔尚瑾的话,不得不配合罢了。

夫妻两个恩爱无比,时隔多年之后,孔尚瑾三十五岁这一年,秦玉双终于还是怀上了。这一怀上却是遭了罪,他生前头两个女儿的时候,都是顺顺当当吃嘛嘛香,到了这个,却是连苦水都吐出来了,弄得孔尚瑾隔着肚皮骂里头的孩子,是个不知道体贴家里头老爹的,秦玉双被她弄得哭笑不得。

就这么熬过了前三个月,秦玉双的胃口倒是一天比一天好,甚至比怀着女儿的时候吃的还要多,肚皮跟吹起似的一天天大起来,五个月的时候能有人家六七个月大,一开始的时候,孔尚瑾还以为是双胎呢,但请太医看了好几回,都说肚子里头只有一个,她倒是松了口气,冯氏和吕氏都有些失望。

怀胎十月哇哇落地,秦玉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生下了个十斤重的大胖儿子!这年头的孩子,超过八斤的都少,这小子居然能在爹肚子里头长到这般大也是醉了,抱着沉甸甸的儿子,孔尚瑾笑了起来,虽然比起女儿来,儿子以后会活得辛苦一些,但有她在,总不至于让儿子委屈了去。

比起孔青璇和孔青玌,他们的小弟弟孔青玓简直像是糖水里头泡大的,对于唯一的儿子,孔尚瑾简直宠爱到了溺爱,从小到大,就没有对他说过一句重话,更别说对前头两个女儿那般的严厉了,每每这时候,就是疼爱弟弟的孔青璇和孔青玌,也难免有些羡慕嫉妒恨,不过看着白白嫩嫩的小弟弟,这样的心思转念即散。

孔青玓刚出生的时候是个大胖子,慢慢长大起来,倒是跟孔尚瑾像了个七八层,往那边一站,便是个风姿无双的美男子。或许这也是孔尚瑾过于偏爱他的原因之一,前头两个女儿,眉眼跟她也是相似,但总是更像父亲,到了儿子这边却不同。其实儿子长得像娘,从冯氏韦氏到秦玉双,都暗地里松了口气。

孔青玓一日日长大,孔尚瑾对他的宠溺不改,不爱学绣花那就不学,爱拳脚那就亲自教导,每个月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带着还年幼的儿子到处走,每当这个时候,孔青璇和孔青玌倒是感激这位弟弟,以前娘可不能每个月都有时间。

孔尚瑾宠爱儿子,但也不想把他养的娇蛮任性,不能下狠手,她就用另一种方法让他看着世间百态,人啊,见得世面多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不过在秦玉双看来,自家妻主就是带着儿子满大街的乱跑,也不怕将来收不回性子,妻主愿意当一个慈母,他就只能做一个严父,家里头,孔青玓最害怕的人就是自家父亲。

让孔尚瑾哭笑不得的是,自家两个女儿没有遗传到天生神力的本事,到了儿子这边倒是成了意外之喜,只是男孩子力气太大实在不是好事儿,绣花针到了她手中,分分钟就成了一团针球,平时玩个小游戏,都能直接造成极大的杀伤力。

秦玉双为此操透了心,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力气也是越来越大,虽然没有到孔尚瑾那么夸张,但距离纤纤弱质实在是越来越远了。

唯一让秦玉双欣慰的是,随着年纪增大,儿子的美貌也越发的惊人,孔尚瑾原本就是难得一见的美女子,如今孔家玉娘子的名头还风靡京城呢,如今这份美貌展现在孔青玓的身上,自然美不胜收。

孔青玓越来越大,很快便到了该谈论亲事的时候,孔尚瑾是真的舍不得这孩子啊,每次秦玉双提起就装聋作哑,转身就可着劲的折腾嫁妆,那架势跟当年的韦氏有的一拼,恨不得将整一个兴国公府都塞进去,弄得秦玉双都不想理她,比起儿子,他也得为两个女儿考虑考虑不是,再说了,这还有两个女婿在呢。

相比于孔尚瑾,秦玉双则忙着到处相看,以兴国公府的权势,孔青玓就是做一个皇女的正君也是可以的,当然,不管是孔尚瑾还是秦玉双,都舍不得孩子进宫去吃那个苦。外头适龄的女郎让他们刷选了一遍又一遍,从人品相貌到家里长短,恨不得找出一个十全十美的来,秦玉双算是明白当年韦氏的心。

谁都没有料到,一向懂事乖巧的孔青玓,居然自己看中了个人,这个人还不是别人,就是冯氏娘家荣国公府,这一代的嫡长女,冯璐山!说起来,其实这两人是差着辈分的,冯璐山得叫他一声小舅舅。不过京城贵族姻亲错综复杂,按着这边算是同辈,那边便是晚辈的多的是,要说起来的话,却是也不算太过分。

身份勉勉强强合适,但问题是,孔尚瑾看不上那人啊,她娘冯远征,如今的荣国公世女,明明是个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的人才,但不知道哪方面出了问题,这个冯璐山一出生就体弱多病,从小便开始吃药,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总归是有些不妥当,更有一点是,这个冯璐山是个文弱书生,就是那种张口闭口就是之乎者也,能把人呛死的那种。

作为晚辈,孔尚瑾是欣赏冯璐山的,觉得她虽然身体不太行,不能习武,但文能治国,更难得的是,她的思想十分开放,跟孔尚瑾很合拍。但作为儿媳,这就成了不合格的地方,自家儿子多么乖巧,多么老实,找到这么一个智多近妖的人物,那还不得把他吃的死死的。

但不管孔尚瑾这么反对,秦玉双怎么劝说,孔青玓就咬紧了牙关非君不嫁了!这事儿一闹就是好多个月,最后还是冯氏出面,也不管夫妻俩的反对,直接把事情定了下来。在冯氏看来,冯璐山唯一的缺点就是身体不太好,但他们这样的人家,好烫好药的养着,不愁不能长寿,这孩子以后也是要承袭爵位的,玓儿嫁过去不吃亏。

有冯氏撑腰,孔青玓终于得偿所愿,孔尚瑾心中就是不乐意,也拗不过一直疼爱的儿子,再有一个,自从儿子表达了要嫁人的意愿之后,那冯璐山也是个识相的,如果不是身体太差,就要来一个程门立雪表示自己的诚心了。

嫁人归嫁人,孔尚瑾可是把话放在哪儿,不管是不是亲戚,这要是欺负了自家儿子,她可是要打上门去的。再一想,若是那冯璐山是个不老实的,不用自己出手,儿子给她两下子,也能把那纸片人直接给打晕过去,于是孔尚瑾终于放心了。

孔青玓欢欢喜喜的过了门,出乎预料,风风火火的他跟温温吞吞的冯璐山,居然就这般恩恩爱爱一生,孔青玓脾气上来的时候,就是孔尚瑾的话也不听,也就是对着秦玉双能收敛几分,但到了冯璐山这边,却像是遇到了克星似的,每次他火气上头,冯璐山都有办法让他消消气。

小夫妻俩的生活旁人无从得知,不过后来身为荣国公的冯璐山,一辈子向着自家岳母大人看齐,房内连个通房小侍都没有,当然,也有传言看起来貌美如花的孔青玓其实是个公大虫,据说一巴掌就能把人拍死过去,只是这也就是传言罢了,看着娇美无比的孔青玓,许多人还羡慕着冯璐山的艳福呢。

荣国公府内,孔青玓心不在焉的吃着一盏水果冰,淡淡的看了一眼下头跪着的小厮,笑着问道:“听说你这几日,倒是往妻主那边走的勤快?”

那小厮哆嗦了一下,勉强鼓起勇气说道:“奴才,奴才只是想着如今天气热,大娘子或许需要个人打扇子。”

孔青玓慢慢放下吃完的水果冰,旁边的小厮见他意犹未尽的模样,连忙说道:“太太,出门之前大娘子就吩咐了,说今日只准吃这一盏,等她回来了有新鲜的玩意儿,您可不能把肚子塞满了。”

孔青玓一听,只好放弃再来一碗的想法,轻轻的捏了一把那个茶碗,笑着问道:“是吗?”

话音落下,那茶碗居然直接碎成了一片一片,哗啦啦的落了一地,周围的小厮见惯不怪,纷纷笑道:“太太,您的力气可是越来越大了,之前跟国公爷比划的时候,国公爷还都夸奖呢。”

他们口中的国公爷却是孔尚瑾,如今的兴国公,正是炙手可热的人物,那小厮一听这话,吓得浑身颤抖起来,他也是听说过这位太太天生神力的传言,只是从未见过,难免心中怀疑,如今见他露了这么一手,顿时吓得差点没有当场失禁,心中懊悔自己吃了猪油蒙了心,居然敢对世女动了心思。

孔青玓也不再说什么,让人直接把人拉出去,旁边的小厮倒是笑着说道:“太太何必跟这样的小人生气,咱们家大娘子一颗心都在太太这边,从来不把这些人看在眼中,哼,也算他识相,没有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来。”

孔青玓一听这话却笑了,压低声音说道:“若是妻主知道,我明知道有人勾引她却无动于衷,那是要生气的。”

说完这话,身旁的小厮显然也想到了冯璐山的别扭性子,捂着嘴一个个偷笑起来。

 

第119章 番外四杨怡晴

 

冷寂的小院内,到处都是浓郁到不会散去的药味,除了偶尔传出几声咳嗽的声音,居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声响。

很快的,一个中年男人穿过院子,朝着里头走来,看见床头病的起不来的人,顿时红了眼眶,愤愤骂道:“主子都病者呢,那几个贱蹄子都去了哪儿,连个看护的人都没有。”

床上的人咳嗽了一声,勉强笑道:“我都快死了,他们一个个的,自然都要找一个好去处的。”

中年男人听了这话,眼泪便落了下来,伸手抓住他的手,只觉得入手的手指冰凉,只剩下一根根的骨头,再想到年轻的时候,床上这个人的美貌,心中更是凄凉:“主子别说这样的丧气话,您只是偶感风寒,只要好好养病,很快便会好起来的。”

床上的人却摇了摇头,凄凉笑道:“我的病情自己清楚,我让你送去的信,可是有回应了?”

中年男子微微一顿,床上的人见他不回答,便说道:“莫不是叔叔还是不能原谅我?”

中年男子再也忍不住,扑到他身上哭道:“少爷,我的少爷,这里距离京城十万八千里,想必回音就在路上,您也可一定要等着啊,若是连您都去了,咱们小少爷可怎么办,可不得被人作践死。”

病床上的人似乎也这般想,但很快被制不住的咳嗽打算了想说出口的话,一连串歇斯底里的咳嗽之后,他也是泪流满面,不知道是感叹自己凄凉的一生,还是嘲笑自己当初的天真:“是啊,我若是死了,还有谁能看顾雪儿。”

这病床上形容枯槁的人,却正是当年那杨怡晴表少爷,当年那个楚楚动人,让人一眼便怜惜不已的少年郎,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

却说当年他带着对吕娘子的满腔爱意,不顾小冯氏的反对,执意回到生母身边,最后由生母做主,当了吕娘子的二房太太。

那时候小冯氏深恨他不知好歹,虽然还是将这些年置办下来的嫁妆留给了他,却也放了话说,他们永宁候府,是没有当人小侍的表少爷的,他们这些年的情分,也都到此为止了。

可惜小冯氏最后的警告,杨怡晴全然没有往心里头去,在他看来,吕娘子对自己有情有义,他们定能相知相许一生。

期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吕娘子的太太据说不能生,这才在家里头长辈的做主下纳了二房,说是二房,不过是好听一些,其实也就是个有地位一些的小侍罢了,明朝重视嫡出,连带着正君的地位也比小侍高大许多。

杨怡晴并不是那种八面玲珑之人,进门之后一没有讨好未来的公公,二没有讨好未来的主君,只靠着吕娘子的一些爱意过活。一开始吕娘子对他确实是有几分真心,日子倒是过的也不错,但入门一年也没有生下子嗣,那吕家太太便以此作为借口,到底是将自己娘家一个庶出的侄子弄了进来。

三个男人一台戏,吕太太占着正君的地位,那娘家侄子占着公公的喜欢,杨怡晴只能依靠着吕娘子的爱意,但女人的爱意又能持续多久,更何况是吕娘子这种最会怜香惜玉的人物,外头多的是落难可怜的男儿等着她去关心。

随着吕太太和那侄子前后生下了女儿,杨怡晴却在三年后才挣扎着生下了一个儿子,在家中的地位越发的不堪。这时候的吕娘子已经有了新欢,对于旧爱虽然不至于绝情,但也不再像以前那般时时刻刻放在心上。

在吕家这么多年,杨怡晴最后唯一能依靠着的,却是那时候小冯氏拼着跟杨家撕破脸皮,直接将嫁妆变换了银钱,让他带进了吕家的那些银子。

有钱下人才会听话,他跟儿子才能安安稳稳的活到现在,只是银子毕竟不耐用,他又是只出不进的,渐渐的便入不敷出起来。

这几年的时光,杨怡晴熬得很辛苦,好不容易吕娘子过来看一眼,见他满脸的病容,不说温柔体贴,反倒是嫌晦气。连带着他儿子也受了牵累,既不是女儿能得到家里头长辈的重视,又不是讨人喜欢的新欢所出,能得到母亲的宠爱,一日日的被磋磨,竟是比他年幼的时候更加难过,那时候他至少还占着嫡长子的名分,儿子却什么都没有。

杨怡晴是真的后悔了,只是一切都太迟了,为了儿子,他也只能一日日的熬下去。只是儿子如今越来越大,很快就要到相看的时候,以他的身份,哪里能谋得什么好亲事,他不想儿子跟自己与父亲一般凄苦一生,更加放心不下面慈心狠的吕太太和冷漠自私的吕娘子,只能将希望放到了京城的叔叔身上。

遥想一生,他这一辈子,居然只有在永宁候府的那段时日才是无忧无虑的,只可惜那时候他却只顾着对镜自怜,有时候几个表兄弟无意之间的一句话,也能让他心伤好久。

等离开侯府,进了吕家,他才知道,自己那时候能进永宁候府是多大的幸运,若是那时候他足够知足,愿意听叔叔的话,嫁一个普通的人家,或许就不是这般的结局。

那时候他一意孤行,伤了叔叔的心,如今却还要为了儿子求上门去,只求着叔叔看着那些年的情分,看在他们还有几分血缘的面子上,能对儿子伸出援手。

很快的,中年男子的话打断了杨怡晴的回忆,再抬头,却见自家儿子亲手端着一碗羹汤走进来:“小少爷,这哪里是你能干的事儿,快放着让奴才来。”

吕雪长得跟杨怡晴很相似,但眼中比他多了几分倔强和坚韧,听了这话,只是笑道:“父亲生病了,我一个当儿子的,为他做一些事儿也是应当的。”

话虽然这般说,但房中两人其实都知道,屋子里的小厮们一个个都找门路去了,杨怡晴连吃喝都成问题,吕雪心疼父亲,这才只能亲自动手,大门大户的少爷,到了这样的份上也是可怜。

杨怡晴心中苦涩,握住儿子的手,见他手心烫红了一块,更是悲从中来:“他们竟然这般欺负我儿。”

吕雪看着他流泪的模样,心中也是难过不已,虽然这个父亲一直都是悲春伤秋的模样,却是这个家里头唯一一个为他着想的人了。“也不是欺负,家里头人手有些不足。”

这话倒是也有一定的真实性,吕良伟并不是家里头长女,她前头还有一个嫡亲的姐姐,并且姐妹俩的关系并不十分亲密。吕良伟年轻的时候,还算是有几分才能,为此家里头父母都更为宠爱这个女儿,为她动用了许多嫡长女才可用的资源,但正因为这样,她姐姐十分不喜欢这个妹妹。

只是吕良伟年纪越大,越是愤世嫉俗,又忙着怜香惜玉,一年年的功夫都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更是因为京城那边孔尚瑾平步青云心中嫉妒,连永宁候府都不愿意去了。

前几年的时候,吕家的家主去世,吕良伟的姐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几乎丧礼办完就分了家,不该给的东西一样也不愿意多给。

吕良伟的俸禄就那么一些,分到的家产也不多,一时之间,家里头都捉襟见肘起来。吕良伟光是小侍都有七八个,吕太太不受宠爱,自然不会充大头傻子,拿自己的贴己帮她养小的,他的那些银钱都是为女儿准备的,不从家用里面死扣就不错了。

吕良伟的父亲倒是心疼小女儿,常常私下补贴一些,但挡不住这是个无底洞啊,看着大女儿和大女婿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他也不敢做的太明显。

这般一来,吕太太借着家用不够的机会,对内宅大肆清算,结结实实给了吕良伟那些宠侍们一记巴掌。

这些事情杨怡晴也是知道的,只好叹了口气,开口说道:“若是你太叔愿意接你进京,以后你可要听话,千万别学你父亲不知道好歹,不知道对错,临了临了,落到了这样的下场,这些都是我咎由自取。”

吕雪却不抱什么希望,他亲生的外祖就在附近,却不肯来多看父亲一眼,一个隔了那么远的太叔叔,哪里能指望得上,就算那位太叔叔真的如父亲所言,当年对他十分宠爱,但这么多年不联系,多少感情都淡了,又怎么肯为了自己打了吕家的颜面。

杨怡晴见他不信,又说道:“若是叔叔愿意,那边哪里会把你母亲放在眼中,不说永宁候府,荣国公府,就是叔叔的女婿,就是朝中的明珠郡主。还有小姨,她可是皇上亲封的兴国公,她最是护短,若是知道有人欺凌自家亲戚,短短不会容忍的。”

吕雪张了张嘴巴想要反驳,若是这位小姨真的把父亲放在了心上,他们那里会是这样的处境,但看着父亲的眼中难得带着希望的光芒,到底还是不忍心再说。

旁边的中年男子却说道:“少爷可别不信,京城那边,可不是现在的吕家可比的,哎,只是旅途遥远,不知道他们何时才有回应。”

吕雪见他们主仆两个信誓旦旦的模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这一等,杨怡晴临终之前,到底是没有等到那一日。

他只是小侍,虽然有一个二房的名头,丧事却是不能大办,也不知道是不是吕娘子总算有了几分愧疚之心,倒是吩咐下来不许太过于减薄了。

杨怡晴一死,吕雪的日子更加难过,吕太太深恨当年杨怡晴进门时候给他的难堪,对于这个庶子十分苛待,杨怡晴没死多久,居然就跟他定了一门亲事,对方虽然是个当官的,但官职低不说,还死过一任夫郎,吕娘子倒是要说几句,但吕太太将聘礼和好处拿出来,居然也不再说话。

吕雪心如死灰,他似乎看到自己的一生或许比父亲还要凄凉,甚至有时候恨不得一根绳子吊死了自己。

谁知这一日,许久未见的吕娘子忽然出现在他面前,看着他的视线带着十分的复杂,最后只是说道:“去了那边也好,你爹总是惦记着侯府,那你就去替他看看吧。”

吕雪莫名,后来才知道,原来他那位素未蒙面的太叔叔,居然真的派人过来接他,吕娘子果然不敢阻拦,他心中有些怨恨,为什么他们来的这么晚,若是早一些的话,父亲是不是不会死了。

后来的后来,已经嫁人生子的吕雪才知道,当初吕家的信件直接送到了侯府,但那个时候永宁候府已经分家,当家作主的人是吕氏,吕氏心中觉得奇怪,便派人打听了一番,临了也恨这个侄女不争气,要不是他早就在侯府站稳了脚跟,就娘家一日不如一日的样子,那还不得被人看不起。

吕氏也有心瞒下这件事,但到底是聪明人,知道这事儿若是瞒不住再被那边知道,恐怕反倒是埋怨他。后来才把这信送到了小冯氏手中,小冯氏看完之后也是一场唏嘘,到底还是派人去了吕家,将吕雪接到了身边。

 

第120章 番外五秦玉双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秦玉双坐在窗前,看着外头的无限春光,这是一年最好的时候,百花盛开生机勃然,但他的心却像是浸在了一片冰水里头,再也没有了一丝丝温度。

就在昨日,他送走了相伴一生的妻主,在那一刻,似乎连他的心也跟着一起走了,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笑颜。

外头传来小厮走路的声音,大概是怕吵到了里头休息着的老太太,小厮脚步其实已经轻到微乎其微,但一走进来,那小厮便惊讶的叫了一声,连忙走过来给他披上了一件厚实的披风,才说道:“老太太,您怎么起来啦,太医说了,这次风寒来的猛,若不好好养着,可对…”

秦玉双微微叹了口气,那小厮连忙噤声不敢多说,家里头孔尚瑾一贯都是宠孩子的人,所以许多时候还是秦玉双唱红脸,所以在兴国公府内,这位老太太一直都是有权威的。

曾经的青丝已成了白发,他们相伴走过了一生,自己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呢,秦玉双这般想着,倒是露出一个笑容来。

妻主一直以为,他们的初次相遇是在清梦园外,其实并不是,第一次相遇的时候,他们都还是懵懂不知事的孩子。那时候的妻主就是个温柔的人,即使他长得并不美貌,又是那么狼狈的模样,还递给他一方绢帕。

他一直以为,自己的念想就只能放在心底,她那么优秀,多好的男儿都能找到,又怎么能看上出生算不得高贵,还有一个丑陋无盐名声的自己呢。

接到圣旨的时候,他欢欣鼓舞,却又怕这不是她心甘情愿的,若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让她一生不开怀,却是他的罪过。

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如同置身水火之中啊,现在想想却觉得可笑,即使不喜欢自己,以妻主的为人,也断断不会为难一个弱质男儿的,即使这个夫郎是皇帝任意指配的。

不过在听见妻主说出喜欢二字时,他高兴的几乎要飞起来,连带着父亲那些嘱咐的话,都一点儿没有听进去。

够了,真的是够了,他拥有了妻主一辈子,独占了一辈子,如今妻主先走一步,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他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

秦玉双忽然笑了,满是褶皱的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就像是每一次看见妻主归来那般温暖。

站在旁边的小厮却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谁都知道,兴国公夫妻恩爱无比,兴国公去世的时候,太太大病一场,几乎熬不过去,却硬撑着办完了丧礼,怎么一觉起来,居然就能笑得出来了。

小厮不敢腹诽,却见秦玉双忽然精神大作,还把自己的私房体己都收拾出来,又让人去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叫回来,至于孙子辈的,却是一个也没有提起。

听到消息的孔青璇孔青玌和孔青玓很快赶到,他们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不太妙的预感,在看见秦玉双似乎精神头还不错的时候才微微松了口气。

秦玉双看了看三个子女,老大如今已经是兴国公了,虽然兴国公并不是世袭的爵位,但当今是妻主一手教出来的弟子,对于老师的子嗣,自然多有照顾,于是便恩封平袭了一辈。

老大为人沉稳,保成绝对没有问题,老二心思活络,不愿意入朝为官,一直以来都是跟着船队到处跑,倒是也干出一些成绩来,这次回来之后倒像是定了心,他也算放心了。

秦玉双看向唯一的儿子,心中默默叹了口气,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以前有母亲看顾着,以后还有姐姐没看顾着,妻主又是个一心一意的,这么多年下来,他也算是默认了冯璐山的心,就是孔尚瑾对于这个儿媳也是无话可说。

其实说起来,几个子女里头,居然是唯一的儿媳冯璐山,不管是人品还是谋略,与孔尚瑾相差无几。不过可惜的是,冯璐山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这次岳母过世,她也跟着大病了一场,实在是有些惊险。

秦玉双眼中流露出几分慈爱,笑着看了看三个儿女,才又说道:“父亲的东西,已经分成了三分,你们姐弟一人一份,谁也不会偏着谁,你母亲走了,你们更要相互依靠,以后啊,便没有人给你们遮风挡雨了。”

孔青璇最为细心,听了这话忍不住皱了眉头:“父亲,这些孩儿们都知道,您也要保重身体,若是母亲知道您为了她这般伤心,怕是也要难过了。”

孔青璇知道在秦玉双的心中,母亲比他们都要重要,所以才会这般说话。

谁知道秦玉双一听,倒是笑了起来:“是啊,你母亲就是那样的性子。”

那边孔青玓也说道:“父亲的东西自己个儿留着,喜欢赏给谁就赏给谁,哪有现在就分了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不孝顺呢。”

孔青玌也说道:“小弟这话说得对,父亲,您便好好养着身体,以后几个孙女孙儿,重孙女重孙儿,还指望着你去教训呢,那些皮猴子最是不听话,若没有父亲看着,怕是要闹翻天了。”

孔尚瑾一去世,兴国公府的一座靠山便倒下了,孔青璇孔青玌已经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影响其实并不大,但也明显的察觉到,朝中对待她们的态度,已经隐隐发生变化。

孔青璇姐妹俩与孔尚瑾感情十分好,这会儿也是伤心异常,如今只当是不知道这些事儿。

重孙辈分的人,其实秦玉双平时见的并不多,一来是不愿意骨肉分离,觉得孩子还是要跟着亲生的父亲才好,二来也是他大半的时间,还是花在照顾妻主身上。不过听了这话,他还是忍不住说道:“你们母亲最是疼爱几个孩子,以后你们可要好好教导。”

几个儿女自然应下来,秦玉双又说了一会儿话,几个人却越听越不对劲,这话怎么跟临终遗言似的,但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了父亲要好好活着,父亲最是听母亲的话,不应该才是。几个人惴惴不安的心安定了一些,互相对视了一眼,只以为父亲身边没了人,想要找人说说话罢了。

谁知道第二日,小厮左等右等不见老太太起来,小心翼翼的进来一看差点没吓死,连忙跑出去叫兴国公过来。

孔青璇听了回话心底就是一沉,等看见父亲已经僵直的身体,心中那不妙的预感终于成真。

姐弟三个伤心的不成样子,孔青玓更是痛苦失色,倒是孔青玌还好一些,还能安慰自己的两个姐弟:“父亲一辈子最爱的就是母亲,如今母亲去了,他也是了无生趣,与其让他为了我们挣扎着活下去,这般去了,倒是更合他心意。黄泉路上,有父亲作伴,母亲也不会孤单。”

京中听闻兴国公老太太殉情一事儿,纷纷感慨兴国公夫妻俩的情深意重,就是皇帝也亲口夸赞秦玉双有情有义。只是这些功名,向来不是秦玉双会关心的,他嘴角带着微微的笑意,一如往常看到孔尚瑾的那般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