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扁扁嘴。继续流着泪。那拉氏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素来对我有些偏见,可你到底是我亲生,难道我还会害你不成?那些生意什么的。都不是正经姑娘家该做的事,你就趁此机会收了心。好好学些本事是正经。”

婉宁心中一动。看了母亲一眼。记得上次仔细看她地时候,她还是很年轻。现在她的脸上却已有了不少皱纹,发间也隐隐夹着银丝。自己多年来都与母亲对着干,在自己看来,她只是个便宜母亲,但对那拉氏来说,与亲生女儿疏远,想必她心里很难受吧?

这样想着,婉宁往日对这个母亲地不满就稍稍减轻了些,当下也乖顺地任她抚着自己的头。只是一想起今天在桃院受的委屈,她还是心有不甘,趁着那拉氏心情不错,便提出想见陈得美一面,问个究竟。

那拉氏皱了皱眉:“不许出门,要见就把人叫来好了。”她顿了顿,又道:“只是我们家还在丧中,她只怕不太方便过来呢。”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有很多人都来过啊。婉宁不解地望着母亲,却得到了一个让她惊诧不已的答案:“她最近要嫁人了,到咱们家来,只怕不大吉利呢。”我是两天后地分割线陈得美到底还是来了。在推脱了两天后,她踏入了伯爵府的大门。

婉宁打量着穿一身浅绿衣裙的陈得美,只觉得对方比上次见面时又漂亮了几分,眼角眉梢都带着春意,大概是因为快要嫁人了吧?

婉宁先向陈得美恭喜了一番,祝她夫妻恩爱,白头到老。陈得美笑笑:“多谢婉姑娘吉言。”却不再言语了。婉宁心中一沉,又强打着笑意问她夫家是哪里,陈得美便道:“也不是什么显赫人家,那位大人如今在詹事府做事,家里只有一位正室夫人,却膝下无子,因此正正经经娶我过门做二房,将来说不定也能挣个诰命呢。”

婉宁吃了一惊:“你是去作妾?那怎么行?”陈得美听了有些不高兴:“怎么不行?难道婉姑娘又要阻挡我的好姻缘了么?”婉宁睁大了眼:“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何时阻挡过你的好姻缘?”

陈得美不说话了,婉宁见她这样,又问:“不是说你有个青梅竹马的张大哥从家乡跑来找你了吗?你明明很喜欢他的,为什么要嫁给别人作妾?”

陈得美冷笑道:“不作妾,难道还能有哪个官肯娶我做正房?婉姑娘,我今年都二十多岁了,再不嫁人,就要做姑子去了。张大哥虽好,却是穷人,我已经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哪里还能回去受穷?既然有个官肯娶我做二房,我自然是应的。”

婉宁有些惭愧,她忘了陈得美年纪已经不小了,但她还是不希望对方委屈自己:“小美姐这么能干,又漂亮,就算不嫁穷人。找个有钱人也行啊,何必这样委屈自己?”

“有钱人?有钱地人谁不是三妻四妾?还不如嫁个官,我自问有本事站得住脚。姑娘就不必替**心了。虽然当年受了你的大恩,但我做牛做马这么多年。也该还清你的恩情了吧?”

婉宁愕然:“小美姐……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地像二叔二婶说地那样,你们也背叛了我吗?”

陈得美冷笑:“什么叫背叛?我们可没有害你。这些年来,你除了偶尔来逛逛铺子,出几个主意,叫我们帮你弄些玩意儿。还做了什么?不过就是见面时哄我和哥哥们几句好话,何曾真地把我们放在心上?我大哥地儿子要开蒙,是二老爷请地先生,二哥也是二太太做主才娶了老婆,我本来早就能出嫁了,当年提亲地那位大人如今已是一省巡抚,若不是你说我不能给人做小,我至于二十多岁还嫁不出么?我们倒是真心待你,但恐怕你根本没把我们当一回事吧?”

婉宁咬着牙。怨恨地道:“背叛就背叛吧,说那么多干什么?我把你们当作是最信任地人,你们却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被人收买了。还说是我的错。”陈得美收了笑意,冷冷地盯着婉宁。道:“你信任我们?别人的就是小恩小惠?婉姑娘。人心肉长,就算我们有别的想法。可你到底救过我们,我说这样的话,心里也不好受。想当初,钏儿最听你地话,你叫她进府,她就进了,你叫她给你家老太太梳头,她也去了。可她被人活活打死的时候,你在哪里?她下葬的时候,你还陪着害她的人说笑,也没探望过她家里人。若不是二太太送了银子来,钏儿的娘只怕连看病的钱都没有!伙计们那么崇敬你,你却太让他们心寒了。”

婉宁吃惊地望着她,嚅嚅地道:“我有托二婶送银子去……”

“可那银子不是你出的吧?”陈得美冷冷地瞥了她一眼:“算了,婉姑娘,你虽然对我们总是哥哥姐姐叔叔大伯地叫,好像很亲热,但其实你根本就没把我们放在心上。这么多年了,我们也看清楚了,你既无心,我们也不必白白耗费了真情。我们为你们家赚了那么多钱,什么恩情都报完了吧?从今往后,我们也不必再见面了,你好自为之吧。”

她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裙摆,走出去了。婉宁什么话都说不出,只能让泪水流出眼眶。我是转换视角的分割线淑宁做好了荷包,亲自送到芳宁房里,祝贺她的生日。芳宁很意外,也有些感动:“想不到除了我娘,还有人记得我地生日。谢谢三妹妹了。淑宁微笑道:“其实我也是刚过了生日不久,说起来,我和姐姐的生日常常被忽略过去呢,若不是至亲之人,定会忘记了。”芳宁微微一笑。她的生日是重阳前两天,淑宁地生日是中秋刚过,都靠近大节,加上是在孝中,便草草了事。

淑宁坐在芳宁身边陪着说了几句话,便听得隔壁小院中有些骚动,仔细一听,却是婉宁的丫头烟云在骂人:“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你算个什么东西……”这边院里地金妈妈匆匆走了过去,叫她不要吵闹。

淑宁道:“似乎是二姐姐那边闹起来了,不知是什么事?”芳宁淡淡地道:“大概是她又受了什么委屈,最近几天她那边都热闹得很呢。”她抬头望望窗外地天色,便说:“到了我诵经的时间了,恕我不便奉陪,三妹妹自便吧。”

淑宁应了一声,便告辞出来,路过婉宁地小院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几个丫环都在廊下说着话,见到淑宁,都向她问好,她摆摆手,便走进了屋里。

婉宁正在里间的床上趴着,哽哽咽咽地哭。淑宁走过去一看,她两只眼睛都哭成核桃一样,觉得分外可怜,便轻轻推了她一把:“二姐姐,你没事吧?”

婉宁转身看到淑宁。泪水哗啦啦地流着,整个人抱过来,哭得更狠了。淑宁被她一抱。动弹不得,只好轻轻安抚着她的背。

过了半晌。婉宁才缓过来,依旧哽咽着,断断续续地道:“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没……没有那么坏……”淑宁听得一头雾水,便轻轻问她是怎么回事。也许是最近几天总在一起相处,婉宁对她亲近了些。就把方才的事说了出来,然后又哭了:“我真地不是有意的,我不知道奶奶会打死钏儿,她那天明明很高兴。我才走开一下,回来钏儿就已经断气了……她下葬的时候,奶奶病了,我走不开,后来额娘又不准我出门……可是我有叫俏云去帮我烧香,只是没见到她地家人。我虽然粗心了些。可我不是坏人啊!”

淑宁忙道:“只是误会罢了,说清楚就好了。”然后又急急帮她寻了几块帕子来。

婉宁继续哽咽道:“小美姐的事,是我疏忽了。可那个巡抚是出了名地风流鬼,我怕小美姐吃亏才帮她挡了。我只是希望她能得到幸福。想不到她会有那样的想法……”

淑宁细想了一下,觉得有些不妥。她瞄了婉宁一眼。其实刚才她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但看到婉宁哭得这么惨,又觉得自己过分了,其实这位大姐人并不算坏。

她忍不住道:“照姐姐说来,虽然你有不对的地方,但陈姑娘那边,只怕未必全是实话。”看到婉宁疑惑地望过来,便分析给她听:“陈姑娘说你耽误了她的姻缘,这话有些不尽不实。她那位青梅竹马虽穷,可她本人却有钱,就算嫁过去,也不会受穷啊?而且你阻止她当妾,只有一次,之后她一直没嫁人,总不会都是因为你吧?她把责任都推到你身上,实在有些过分了。”

婉宁听她一说,倒有些清醒过来。她是气得糊涂了,才会没发现别人话中地破绽:“没错,她这是在推卸责任,可恶,害我哭得这么伤心。”

淑宁继续道:“只怕她是早有了二心,只是碍于你对她兄妹有恩,不好开口。钏儿出事,她便有了借口,所以才会故意这么说的。”

婉宁抹了抹脸上的泪水,道:“一定是这样,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要作妾,难道我还会拦着她不成?”

淑宁想了想,道:“商人都是逐利的,你没法为他们带来利益,所以他们就投靠了别人。其实说起来,你也没吃什么大亏,只是心里难受罢了。”

婉宁瞪大了眼:“谁说我没吃亏?那些生意我付出了很多心血,一下子就没了呀。”

“可是你没出本钱,也没有亲自去经营,虽出了些主意,每个月都有分红,几年下来,也有上千两银子了吧?不论是二伯父二伯母,还是陈家兄妹,都没有真正伤害到你,这已经很不错了。”

“可他们伤害了我的感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们的!”说着说着,婉宁又流起泪来。

淑宁笑了笑,道:“人心是最难控制的东西,谁也没法猜到别人心里的想法。受人一饭之恩,就一辈子不离不弃的老实人固然是有地,但不见得人人都会这么想。姐姐还是想开些吧。”

婉宁若有所思,也不说话,淑宁便也陪着发呆。

这时那拉氏走了进来,淑宁忙起身向她行礼,婉宁有些不好意思,连忙爬起来,低着头不说话。那拉氏叹了口气道:“你心里不爽快,松懈些也没什么,但往后不能再失了体统。”婉宁小声应了。

那拉氏又对淑宁道:“方才多亏三丫头开解她,以后也多来陪陪她吧。自家姐妹,别生疏了。”淑宁乖乖称是。

那拉氏伸手替女儿整理了一下头发,道:“就让你松乏两日,过了重阳,就给我重新打起精神来,继续学规矩本事。你也不要再偷懒了,瞧你三妹妹,比你还小两岁,就能给自己做衣裳,扎的花儿也好,会下厨,又会管家。你呢?就只是装了一肚子诗词歌赋,有什么用?”

婉宁扁扁嘴,却没再反驳,看她神色,似乎还有听话的意思。淑宁在一旁看了,暗暗称奇。我是九月中旬地分割线二房闹了几日,晋保都不肯松口,但渐渐地,也感到了些异样的压力,知道必是不能阻挡地了,与另两个兄弟商量了一番,终于松了口,只是条件还要再斟酌。

而兴保那边,也有些着急,虽然他舍不得那些财产,但又有些担心,真要和兄弟们吵起来,会引起外人闲话不说,自己地盘算也很可能落空,于是又退了一步。

最后达成的协议是,二房带着五家酒楼茶楼等产业分出去,胭脂铺子是索绰罗氏私产,也一并带走,府中地田产与古玩一律不分给他,而且为了补偿其他兄弟,他还要拿出名下的四处房产和一半的空铺面。

这个结果,虽然双方都不满意,但都可以接受。闹了大半个月的二房分家事件,就此落下了帷幕。

一零八、暗变

二房终于得偿所愿后,便开始着手将财物人手转到事先准备好的新宅处,但顾虑到母亲新丧便迁出,恐会惹人闲话,他们一家人便暂时留在了伯爵府,只等过了老太太的百日再搬走。

晋保夫妻对二房虽有诸多不满,但签订了分家协议后,便恢复了那种宽容公正的家长形象。晋保依旧十分关心侄儿们的学业功课,对待兴保也很和气,那拉氏每日都会按旧例向桃院供给肉菜米粮,连丫头们换季的衣裳也没落下一件,更是常常请索绰罗氏去闲话家常。府中人等看在眼里,都暗暗心服。

不过兴保夫妻却对这些嗤之以鼻,说他们是在装模作样。但族中人等听说了事情始末,都称赞晋保夫妻有大家风范,对于违逆父母遗愿分家另过的兴保夫妇,很有些不齿。兴保与索绰罗氏得知,心中更是怨恨,便不再与其他兄弟来往,每日只在桃院起居,仿佛府中府一般。

兴保还将家里派到几处酒楼茶楼处的人手一一鉴别,从中挑选出能干又忠于自己的,继续留用,那些办事不利或对大房死忠的,便全数遣回伯爵府。但人多事杂,难免有漏网之鱼留了下来,其中就包括了周四林的表妹夫和金妈妈的外甥女婿。

晋保夫妻在外头得了好名声,心里也有些得意,但几大财源都不复存在,他们也头痛得很。得到的几处铺面位置都不错,若是用来做生意定是财源广进的,但家里的下人中擅长做买卖的几乎都被二房笼络了去,剩下地几个又经验不足,若是买卖做不成。反亏了本,岂不是糟糕?夫妻二人合计了一宿,决定还是把铺面都租出去。每年能坐收两三千两租金。另外的几处房产,分别是两个五进大宅和两个三进宅院。或租或卖,得利也相当丰厚。

这样一计算下来,晋保便觉得虽然没了最赚钱的酒楼茶楼,收入也很可观,何况没了二房这一个销金大户。每年都能省下一大笔银子,日子其实没有想象中难过。他松了一大口气,想起两个弟弟在分家过程中一直站在自己这边,助益良多,其中三弟张保还私下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给他,府里这两个多月才能支撑下来,如今有了好处,也不该忘了他们才是。晋保考虑过后,便决定让两个弟弟各挑一处房产去。我是兄弟会议过后地分割线张保从长兄处回来时。步履轻快,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他进屋看到妻子,便得意地说:“你瞧。当初我掏银子给大哥时,你还担心会投了无底洞。如今转眼便得了一座五进大宅。价值可远远超过那一千五百两呢。”

佟氏见到他那副得意样,便笑道:“是是。老爷英明神武,我一介小妇人,不敢跟你比。只是老爷了未免太得意忘形了,孩子们都在呢,当心他们看了笑话。”

张保伸长脖子往屋里瞧,果然看到几个孩子都坐在桌前,端宁怀里抱着贤宁,正手把手教他写大字,淑宁也在边上练字。看到父亲方才吃鳖的样子,他们都偷偷在一边窃笑,连贤宁也对着哥哥姐姐挤眉弄眼。张保清了清嗓子,重新摆了正经样子,走到他们面前,说道:“正练字呢?很好,学会了写字,才能习得学问……”他正要继续大条道理讲下去,几个孩子地笑声却更大了,他不禁老脸一红。

佟氏笑着替他解围道:“你方才说咱们得了一座五进大院,可是太仆寺街上那一座?”张保摇头道:“是外城那座。太仆寺街的归了公中。”佟氏有些失望:“怎么要了外城的?内城才好租给别的官啊。”张保笑笑道:“四弟挑了广济寺附近那处三进宅院,若我挑了内城的大宅,只怕他心里会有根刺,如今他挑了内城地小宅,我挑了外城的大宅,谁也没占便宜。”

端宁问道:“阿玛,我们是不是要搬到外城去?”张保笑了:“只是挑处房产而已,租也好卖也好,搬过去做什么?我们还在家里住,有人管家,事事都能省点心。日后若你阿玛我起复,又再外放,也不会白空着屋子。”

端宁明白了,淑宁道:“外城虽然官员少些,却有许多富户,五进的院子算不上顶大,要转手也是容易的。”张保点点头:“的确。不过那院子位置不算太好,先放着吧,过两天派个人去照管,再慢慢物色合适的买家或是租户。”

佟氏点头应道:“这事儿交给我吧。你方才说四弟挑了个三进的小宅,他怎么不挑个大的呢?太仆寺街上那座不是更好么?离皇城又近。”

张保道:“太仆寺街的院子虽大,却没什么出色之处。他挑地那个宅子虽小,却有一个精致的花园,临近广济寺,景致很好,而且离四弟妹的娘家只隔了几条街。你也知道,四弟妹每年都要在她娘家位于城郊地别院住上几个月,一来是因为咱们家的作派不合她胃口,二来也是因为在府里做小儿子媳妇,不如在娘家当姑奶奶舒服。四弟不想总与妻子分开,便索性要了个精致地宅子,让四弟妹别再住在城外了。况且,那里离西安门不远,四弟从那里穿过西苑到宫里上差,比从家里去要方便。若是下差晚了,或是第二天要早些去,他也可以在那边过夜。”

佟氏点点头:“他想得倒周到,四弟与四弟妹近年来感情生疏了些,必是因为常年分居地缘故。往后能常在一起住,是再好不过了。”

张保微笑着,瞥了孩子们一眼,佟氏惊觉这些话不便在两个小的孩子面前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时王二家地进屋禀报说:“吴妈妈带了几位妈妈来给太太请安。太太见不见?”佟氏道:“你领她们进来吧。”然后转头对张保说:“你带着孩子们去书房吧。贤儿正在学三字经,已经能背一半了,你给他好好讲讲其中的道理。”张保答应道:“使得。只是那帮妈妈来找你做什么?”佟氏笑笑:“最近这些妈妈媳妇子们倒是常来呢。我先听听她们说什么,回头告诉你。”

张保笑着带了几个孩子往书房去了。迎面来了几个四五十岁地仆妇,都是有些体面的执事妈妈,见到主人,便笑着向他们行礼,张保点点头。继续往前走了。

等到晚上,佟氏才把事情的缘故告诉了张保:“有风声说,二房搬出去后,大嫂子要把府里整治一番,重新安排各处执事仆役。那几位妈妈都有亲眷和二房有些瓜葛,生怕大嫂子会把他们都撤了,便托了吴妈妈,来求我帮着说两句好话。”

张保皱眉道:“这事儿你还是不要插手地好。大嫂子这是要借机立威,咱们别掺和。”佟氏道:“我哪会不知道这个理儿?只是那几位妈妈都是府里的老人了。帮着说两句好话也没什么。若大嫂子真地要治那几个人,我自然不会拦着。”

张保点点头,然后笑了:“说起来。夫人越来越有体面了,这几位老妈妈都是眼高于顶的。府里的小主子都未必看得上眼。如今居然也来向你请安了,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佟氏笑着推了他一把。又想起一件事来:“如今是大嫂子当家,干脆咱们和她说说,让郭家的小宝搬进来吧?省得小刘妹妹总见不到儿子。”张保想了想,点了头:“好吧,等过了百日,就让他搬进来,跟他娘一块儿住就好了。”

佟氏高高兴兴地叫人请了小刘氏来,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小刘氏又哭了一场。她原来只能一个月见孩子两三回,现在终于能一起生活了。她差点就要跪下给张保与佟氏磕头,佟氏连忙扶起她道:“我当初许了你的,本来早就该兑现,谁知老爷升官,家里又接连出事,便拖到今日。你不怪我已是好地,还要行此大礼,却叫我怎么受得起?”

小刘氏摇头道:“我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本来我是到死都没法跟孩子见面的,多亏你们把我带回京来,又让我见到了孩子,如今还能一处住着,将来他的前程你们也会帮一把,这是再生大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张保最怕看她哭,忙躲了出去,佟氏只得好言劝她止了泪,又命人送她回房,才在书房找到张保,忍不住笑了。我是十月下旬的分割线老太太的百日终于到了。晋保特地请了人来做法事,又请族里的人来吃斋。等吃过饭,请了一位最德高望重的叔祖作证,兴保从此自伯爵府中分家出去,日后各自过活,两不干涉,只是每逢祭祀或重大节庆,兴保须带家眷回府拜祖宗,子女婚事,需通知家主,女儿孙女选秀,也要由晋保出面上报旗下参领。兴保一一应了,拜了祖宗,第二天就搬到了新居。

接着,那拉氏果然开始对府中仆役执事进行整治,有地人被撤下来,也有新人上了位,佟氏帮其中几位没什么大错的执事说了两句好话,那拉氏觉得没什么要紧,便都依了。一时间,佟氏的声望大大提高。只是她本人十分谨慎,处处以那拉氏为先,又与沈氏交好,更严厉约束院中下人,因此不但没有和那拉氏产生嫌隙,而且还与她关系更好了。那拉氏也极爽快地答应了郭小宝进府地事,甚至还给孩子安排了丫环和嬷嬷。

重新到衙门办差的晋保带回来一个消息,过去曾流传过地小道消息果然成真了,陈良本被委派为江南总督,总领江南三省,不日就要上任。而张保这边,也从玉恒处打听到广东巡抚朱宏祚迁任福建总督地消息,巡抚的位置由现任安徽巡抚江有良接任。不过张保丁忧已过了半年,吏部已经安排了接替地人选,玉恒安慰张保道,日后必会为他谋一个好缺。

张保心情有些复杂,他本来已经做好了起复的心理准备,结果现在却落了空。不过仔细想想,他原来其实也有休息几年的意思,便也放开了心胸,过起悠闲日子来。

某日,天气极好,张保想起在外城的那处院子,突然起了兴致,要到那里去看一看,便带了长贵和王二,穿了便服骑马出了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