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见母亲已经醒悟过来,妹妹也一声不吭不敢反对,便放缓了声音道:“母亲只管帮妹妹选人家吧,我自然会照管妹妹的。”

但一转身,陈博的愤怒重新冒了出去,大步去了前院的书房。

第40章 铜鱼调令

陈节度使正在庭院里拿着竹剪修着一株盆栽夹竹桃,见他回来了,笑哈哈地放下了竹剪道:“保定府那边的事情都完了?”

陈博怒目而视,“祖父,明明你当时答应我不再针对怀远军的!”

“不是我要针对怀远军,而是玉枇杷一直嚷着要重建卢龙折冲府,前些天她还带着那群野小子野丫头们去了卢龙折冲府的废墟。”陈节度使收了笑容,摆出无可奈何的样子问:“你说,如果她看出了什么要怎么办?”

那么父亲和陈家都要彻底完蛋了。

“我这次只想将她送到突厥王廷。”陈节度使擦擦手坐了下来,“等玉进忠回营州,一定也会再老调重弹,他就是要重建卢龙折冲府,这半个月他已经在我面前说了不下五次。再动手我只能将玉家人直接除掉了。”

“祖父,你要是真害了玉枇杷,我就,就,”陈博又是悲凉又是无奈,最终只能说:“我也不活了,让陈家彻底完蛋了吧!”

陈节度使虽然先前答应了孙子不再为难玉家,但其实,在他的心中从没放弃将玉家解决的了想法。

甚至这种想法因为孙子的玉家的极力维护反而更加强烈,因为他已经确定孙子不会对玉家强硬,那么如果自己不在了,那么只陈博极有可能一退再退,甚至毁掉陈家。

趁着自己掌握着大局,将玉家彻底打掉,也就是为陈家的兴旺发达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只除了对玉家小姐的感情,陈博做为陈家的继承人并没有别的弱点了。

对于孙子,陈节度使当然并没有说实话,事实上是他本想直接对玉守义和玉枇杷动手,将他们用武力灭掉,只是这对兄妹本身武艺都很高,身边又时常围着不少的人,再者营州城内到处都是军士,想做成功并不被人发现很难。

这一次乐安公主和亲,给他提供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好机会,他甚至已经准备好牺牲亲生的孙女,只要将玉枇杷送到突厥王廷,玉家就彻底毁了,只可惜功亏一篑。

对于陈博的威胁,陈节度使亦有对策,他摆摆手说:“博儿,你要知道不是祖父要针对玉家,而是玉家一直要重建卢龙府,他们已经将我逼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眼下我还有一个办法,不但能保全陈家,也能保全玉家,只是你也要帮忙。”

陈博将信将疑地听了,不由得问:“玉将军离开营州了,那突厥人再来进犯怎么办?”

“朝廷已经送公主和亲,所以最近不会打起来的。再者,玉家人走了,我们掌控了全部营州军,真有战事,也一样能守得住营州城。”

“也好,”陈博想了想也觉得祖父的办法可行,毕竟他亦不想枇杷知道陈家的过往,但是他也提了一个条件,“密库里的东西要给我一半。”

陈节度使完全明白孙子要钱财做什么,便无奈地答应,“好吧,只要能把玉家送走,我肯定会给玉进忠一大笔钱,让他到京城能过上好日子。”

于是,玉进忠两个月后从突厥王廷回到营州时,就接到了门下省颁发的铜鱼符调防的命令,他被调入京中左千牛卫任从四品中郎将。

“真是很奇怪啊!”玉进忠拿着调防专用的铜鱼符向家里人说:“我听祖父说过,好多年前朝廷调府兵轮流到京师宿卫,但后来就停止了,连祖父都未曾经历过,如今我怎么能被调入千牛卫呢?”

杨夫人虽然出自官宦人家,但杨家一直只出文官,所以对武将的各种制度并不十分的了解。

但“左千牛卫”属于京城南衙十六卫中的一卫还是知道的,且原本都由公侯荫封子弟充当,而且还要先姿容美丽者,花钿绣服,宿卫皇宫左右。只是天宝之后,南衙已经衰败,宿卫皇宫已经由北司主管,原来声名赫赫的左右千牛卫早徒有虚名,而左千牛卫中郎将这个职务更是成了虚衔。

现在玉进忠调入京城左千牛卫,很是不合常理,杨夫人也奇道:“若是因为你守过营州,京城想调你过去守城,那为什么是去千牛卫呢?”

想了想又问:“你在京城过一年多时间,可是有谁说过这个话?”

“不曾,”玉进忠摇头道:“我在京城,除了王家,只与管给怀远军拨钱粮的户部兵部几司打过交道,并没有人提起到京城任职之事。”

京城那边不会有人想调玉进忠过去,而营州这边按说也一直倚重他守城打仗,那么这次调动还真是令人觉得一头雾水。

玉守义从父亲手中接过铜鱼符,仔细地看着,又问:“爹,我们怎么办?”

既然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调入京城,但是可以慢慢想,不过接下来怎么办确实是就要下决定了,军中的调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违期会受到处罚。

虽然并不想离开营州,但是玉进忠还是立即得出了结论,“当然还是要遵从军令,尽快入京。”

“那么怀远军呢?”

这一次再入京与先前那一次临时的任务不同,玉将军也没有再留住怀远军的道理,他沉吟着说:“我们进京不能带太多私兵,其余的只有交给节度使了。”

怀远军虽然在父亲手中不断壮大,但究其根源并不是玉家的,玉家在营州时自然一定要保住怀远军的军权,但是离开了也只有交上去。对此大家也觉得如能这样了。

杨夫人又问:“将军,你是一个人先赴任还是带着我们一同进京呢?”

这一点玉进忠并没有犹豫,立即说:“送嫁那次我自已在京城真特别想你们,这一次也不知会在京城留多久,我们全家都一起过去吧。”

丈夫既然下了决定,杨夫人便笑着说:“其实到京城也很好,守义的伤可以请京城的名医诊治,没准能好了呢。还有枇杷,不是一直想到京城见识见识吗?”

是的,玉枇杷以前每次提到京城都带了些艳羡,但这一次真要去京城了,她反倒不觉得开心,而是在想她就要与少年营的小伙伴们分开了,于是她马上问:“爹,我们什么时候还回营州呢?”

还没走就想回来了,其实还是舍不得啊。枇杷这样一说,一家人都沉默了下来,刚刚勉强显露出的一点欢快之意马上都消散了。

就在这时,陈博到了玉家,玉进忠听了外面传话进来,就赶紧去了外院,玉守义便道:“我也出去看看。”枇杷自然也好奇,刚站起来要陪着三哥到前面,却让玉守义拦住了,“你去了倒不便,就留着陪娘收拾东西吧。”

枇杷不觉得自己去了有什么不便的,但见三哥的表情很是严肃,只得由着他去了,可是她到底还是想知道,就趁着娘不注意时离了正屋,溜到了前院的后窗向里看去。

玉家的小院并不大,前厅后窗正对着内院,只是后窗略高了些,但枇杷只要站到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就能清楚地看到前厅里的情况,结果首先映入她眼帘的是正中间放着的两口大箱子,箱子已经打开了盖子,露出了满满的金银锭,晃得枇杷眼睛都快花了,她从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财宝。

枇杷忍住没有叫出声来,平静一下心神才又看向厅内的几个人,只见父亲坐在正位,只露出背影,而陈博和三哥分列左右,都向父亲侧着头,也正对着自己的方向。

好在陈博和三哥都看着父亲,并没有仰头看到自己,枇杷便闪到了窗边的墙后,就听陈博笑着说:“玉将军,一定要收下这些金银,毕竟这么多年来怀远军的军饷就没按时足额发过,养兵的费用都是你拿出来的,现在要离开营州,节度使府上总要补偿一二。”

陈节度使才不会给自家补偿呢,一定都是陈博的主意,枇杷心里很高兴,就在刚刚母亲还发愁到京城应该怎么过日子呢。如果得了节度使府的补偿,那么玉家到了京城就不至于太难了。

可是三哥却冷冷地问:“那么说铜鱼符调防之令是你们陈家搞的鬼了?”

枇杷心里一惊,然后也醒悟过来,朝廷已经有几十上百年没有调过外面的府兵入京了,而父亲在京城也没有听到任何消息,确实有可能是陈家想办法将父亲送走的。她赶紧伸长脖子向厅内看去,就见陈博难堪地低下头,并不回答,只是说:“这些东西你们收下吧,到了京城总要用上,长安那里什么都很贵。”

“我在营州任职这么多年,自认守土卫国不落人后,为什么节度使会要将我调出营州呢?”父亲这时也明白过来,气愤地站起来道:“我去当面问节度使去。”

陈博这时已经一个箭步上前跪到父亲面前,“玉将军,你不要去了,京城繁华,玉家带着这些财物,一定能过上很好的生活,就算我求求你了!”

“这不干你的事,我要向你祖父问个明白!”父亲一把推开陈博向前走去,却又被三哥拉住了,“爹,节度使岂能对你说什么,我们还是问问陈将军吧。”

是啊,陈节度使才不会承认呢,更不用说告诉父亲什么了,而陈博一定会知道原因的,而且他一向正直。

可是陈博只是反复恳求父亲不要去节度使府,又说:“我一定用玉将军的方法好好带兵,守住营州,玉将军就放心吧。”其余再多一句话也没有了。枇杷心急起来,抬脚便要到前厅去,冷不防娘拉住她的胳膊,低声说:“赶紧跟我回房去!”

枇杷便在杨夫人严厉的目光下回了正屋,却跳着脚说:“娘,你一定没听到刚刚的话,原来是陈节度使想办法让父亲到京中调防的!”

“其实我刚刚就猜到了。”杨夫人按住小女儿说:“你爹和你三哥会处理好的,你只管和我在一起等着就好了。”

第41章 离开营州

父亲三哥在前厅里一直坐到很晚才回来,枇杷见了他们马上问:“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三哥淡淡地看了枇杷一眼,“又去偷看了吧。”

“陈节度使倒底是为什么啊?”玉枇杷还是不解,“只为了我们不把怀远军交给他“可是怀远军是父亲一手壮大起来的啊,再说又不会与他作对。”

“但总归不如陈节度使一家独大为好。”玉守义也只能得出如此的结论,然后他又劝父亲,“爹,你不要气闷了,府兵调防一般就是几个月,至多一年两年,到时候我们再回营州还能重新拉起新的怀远军,或者就直接到卢龙,将卢龙折冲府重新建起来呢。”

“守义说的得有道理,”杨夫人也笑着赞同,已经接到了铜鱼符也只能进京了,她便劝道:“近几年营州一定会很平静,我们趁着这个时候进京也算是好事吧,我刚就说守义的伤正好请京城里的名医看看,我们营州还真没有好大夫。”

然后她又看了玉枇杷一眼,向丈夫和三儿子示意了一下却没有说出来,小女儿要是借此机会能到京中,也许会有机会与王家来往,而当年王大人和夫人都提过两家要结亲的。如果枇杷能嫁到如此的名门世家中,正是她一直盼望着的。

玉进忠脾气急了些,但一向胸怀宽大,先被陈博死缠烂打地抱住求了半晌,又被妻儿一番劝说,也慢慢释怀,只是向儿女道:“守义枇杷,你们拿纸笔来,把分给怀远军上下的金银都算好写出来,明天一早赶紧发下去。”

“那些金银没退给陈将军?”枇杷问道,她以为父亲一定不会收的呢。

“爹是要退回去的,后来还是我拦住的,”玉守义道:“节度使府确实欠了怀远军很多军饷,我们收下再发给大家有什么不好?”

玉将军这时也笑着向杨夫人道:“我们家的守义就是比我聪明,今天的事还多亏了他呢。”又将儿子劝他的话一一说了出来。

枇杷本也认为不应该收陈家的东西,但是转念一想也觉得收下这些财物并不错,不只是自家今后的生活会宽裕些,怀远军的将士们也能得到很大的实惠,为什么非要为了一时的气愤非要退回呢。

于是她赶紧研了墨,听父亲口述,记下怀远军各部的将领及下属军士人数,并在后面附上每人应得多少金银,杨夫人和三哥在一旁帮着父亲查对人员名册,核算总的数目。

用了一整个晚上,又几经删改,最后枇杷抄出了一份清楚的明细,箱子里的金银也都分配妥当,她又向父亲要了一些金银,单独写了一个名单,给少年营的小伙伴们也分了一份。

接下来玉进忠与节度使府交割怀远军的军务,杨夫人收拾东西,玉守义和枇杷也要帮着父母打点杂事。

就在忙碌而又沉闷的气氛中,玉家带去京城的两百私兵已经确定,马匹车辆安排妥当,细软小件的东西打好包要带到京城,而大件的家具已经分送他人,只待他们离开后由各家取走,至于他们住的房子,本是营州为将领们安排的,并不是私宅,也无需交待。

而玉家真正的祖屋是在已经毁掉了的卢龙府,因为房子已经倒了,又没有直系亲人,自然也没有必要回去。

总之,这一去,他们应该在营州完全没了牵挂。

但其实不是的,玉进忠在营州军中几十年,交下的朋友不计其数,他要离开的消息传出去后,想请他喝酒道别、赠送皮毛特产的将士们络绎不绝,就是陈节度使也专门为他举办了很隆重的送别酒宴。

杨夫人与玉守义也与交好的朋友们道别,而枇杷则与小伙伴们每天都到城外打猎习武,因为她说:“趁我们还能在一起的时候,更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尽情地做我们喜欢做的事,将来就是分别了也不后悔!”

最后离别的日子还是到来了,枇杷骑在马上忍住泪,笑着向送行的伙伴们挥手,“我会给你们写信,捎东西回来!”

直到再也看不到大家的身影,枇杷的眼泪才流下来,她垂着头,放松缰绳,由着马儿跟在车队后面,无比的难过。

“枇杷,别伤心了,也许过几年玉将军又会回营州了,大家还能在一起。”

“阿鲁那?”,枇杷透过一双泪眼,就见到那张熟悉的黑圆脸,大吃一惊地问:“你怎么在这里?”

“我要跟着你们去京城啊。”阿鲁那骑着他的大黑马,灿烂的向枇杷笑着说:“通往京城的路只有一条,今天一大早我就出营州城了,在这里等你们过来,现在果然等到了。”

怪不得一早上阿鲁那没有来送行,当时枇杷还以为他太过伤心而到哪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哭了呢。之前他就要随着玉家到京城,但是玉家在选私兵时,他的年龄不够,所以没能入选,没想到最终他还是偷偷跑来了。

“阿鲁那,这样偷跑出来,你爹和你娘他们都会担心的!”

“不会,我已经告诉他们了,他们也愿意我跟着玉将军出门,”阿鲁那恳求道:“枇杷,你就带着我去京城吧。”

“可是你现在太小了,还不够当兵的年纪呢。”

“我已经想到了,”阿鲁那笑了,“先前你们不是说京城里女孩子出门不能骑马,只能坐车吗?那你到京城肯定需要一个赶车的人,以后我就替你赶车了!”

乐安公主到营州时给大家说过很多京城贵女们的一些生活,阿鲁那听木朵她们讲了是很自然的,他见枇杷在犹豫,又补充道:“你知道我赶车赶得很好的!”

这时玉将军亦闻迅赶了过来,拍拍阿鲁那的肩膀说:“小伙子,你还是太小了,先回营州吧,过几年你满了二十再过来找我,我一定会收下你。”

阿鲁那不肯,“玉将军,我现在进不了怀远军也没关系,我可以给枇杷赶马车,我五岁就会赶马车了,而且马车走赶得特别好。”

“这小子可真倔!”玉将军劝了几回后说:“来两个人,把他捆起来送回营州去!”

阿鲁那大声叫道:“送回去我也还会再来的,我知道你们要去京城!”

大家拿阿鲁那都没有办法,只好让他跟着一起走,而且没多久,枇杷果真坐到了阿鲁那赶的马车里,因为杨夫人不让她再骑马了。

“枇杷,”杨夫人语重心长地说:“先前在营州那个形势,家里又是那样的难,我也便由着你丢了才艺,整日舞刀弄剑的。若是我们就一辈子在营州了,想来也未为不可。可是现在你父亲这次进京任职,我们都跟了来,你也少不得要有个女孩子样。”

这些话不待杨夫人说,枇杷其实心里也有数了,就连阿鲁那都知道京城的女子出门要坐车,她又如何不清楚呢。是以还没出营州呢,杨夫人让她换下胡服,穿上襦裙,她便听话地换好了,又乖乖地坐在车里,只是心里不并自在。

“我也晓得你拘得难受,但是现在不拘着你,等到了京城你会更不适应。”杨夫人看着女儿的脸色有什么猜不到的,慢慢地给她讲道理,“我小时候听祖母讲,本朝因为皇家原本在胡人所建的西魏做官,开国之初京城风气极为开化,对女子束缚极少,不只出门做事就如营州一般随意,甚至还有很多女子参与政事。高祖起兵时,平阳公主散家资还招了娘子军响应,部卒最多的时候七万余人,当时高祖攻下京城,她要居首功呢。”

“自此以后,本朝后妃公主多参与朝政,太平公主就曾穿着武官的全套官服出度宫宴,后来又有武后、韦后之事。不过也就是在此之后,世风便对女子苛刻起来,就比如出门一事,不只是不能随意出行,而且还要带上长长的帷帽,你到了长安自然也要按那里的规矩行事。”

杨夫人熟知历史,娓娓道来,教导女儿,并又对她提出了很多的要求。所以,枇杷还没到京城就已经开始提前适应未来的生活了,有时她嫌气闷将车帘子打开,母亲都要示意她不能全开,最好放下一半,保持不露出面容。

“唉!我真后悔不如就留在营州好了。”枇杷隔着卷了一半的车帘,向赶着马车的阿鲁那抱怨道:“在车里再坐下去我就要闷死了。”

因为杨夫人大部分的说教都是在车里进行的,所以阿鲁那自然听了不少,他帮枇杷想办法,“不如等到晚上的时候,我把我们的马偷偷牵出去,我们出去跑一圈兜兜风再回来?”

枇杷心动极了,可是她想了想还是说:“算了,就算不被大家发现,第二天娘只要看我的手也能知道,到时候她又要急,说我的手没法见人了。”

枇杷伸出双手,果然比过去细嫩多了,还养起了长长的指甲。其实不只是手,她的脸也较过去风里来雨里去的时候不一样了。可是这时阿鲁那却问:“枇杷,那你以后就不练连珠箭了吗?”

这正是枇杷最纠结的地方,她已经十几天没碰到横刀和弓箭了,再这样下去,她的箭术和刀术就会很快下降,比不过阿鲁那他们了。

见枇杷许久没有回答,阿鲁那便道:“枇杷,你若是不练箭了也没关系,我会更天天用心练习,

将来我可以替你射箭。”

第42章 玉家美女

当天晚上,枇杷躺在驿馆的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突然间,她猛地起身下了床,就在黑暗中将放在床头的一个箱子小心地打开,从里面拿出了她最心爱角弓和箭壶,轻轻地摸索着。

下一刻,枇杷已经穿好了衣服,将箭壶背到身上,手里执了弓悄无声息地打开房门,来到了院子里。

驿馆为来往带有家眷的官员准备的小院与玉家在营州的房子很相似,只是更小了一点,枇杷在进门时只略一扫就将院子的格局记在心头,她来到半人多高的院墙边,用手一撑就跳了出去,借着淡淡的月光她辨别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朝一个方向走了过去。

没多久,她就知道自己找对了,因为她已经听到弓弦发出的铮铮声和箭只破空所发出的啸声,阿鲁那正在这里练箭。

枇杷走到他的身边,拉开角弓向着阿鲁那摆在前方闪着光亮的香射过去,三箭过后,三只香灭掉了。

“枇杷!你来了!”阿鲁那惊叫。

“嘘,小点声。”枇杷说着重新拿出三只箭,嗖嗖嗖地射了出去,没多久,阿鲁那摆成一排的香火都没了,她长叹一声道:“心里真是舒畅极了!”

“可是,明天杨夫人一定会说你的手又弄粗了。”阿鲁那担心起来,据杨夫人说,女孩子的手就是第二张脸,甚至有的时候比真正的脸还要重要,在京城一双粗糙的手被人发现,大家立即会瞧不起你的。

想到这里,阿鲁那特别后悔没有上点劝住枇杷练箭,他可不想枇杷被人瞧不起,“枇杷,还是别射了,你毕竟是官家的小姐…”

“不!”枇杷已经将箭壶内的箭都射空了,她拿起阿鲁那放在一旁的箭,向先前插着香烛的一段横木射去,她天生目力惊人,借着云中撒下来的月光,将一支支箭整齐地射在横木上,排成一条直线。

阿鲁那跑过去收箭才看清楚,诚心叹道:“枇杷,你的箭术已经和玉将军差不多了吧。”

“还差得远呢。”枇杷摇头笑笑,如果父亲来,恐怕会将横木从中射裂,她欠缺的东西还很多,比如力量和经验。

“但是比我要好得多了。”阿鲁那带了些沮丧,在营州也好,出门后也好,他从没间断练箭,但是总也达不到枇杷的程度。

“势如追风,目如流电。弓如满月,三箭连发。”枇杷说:“还有射箭时你要什么也不想。”

“我好像就差在这里。”阿鲁那叹道。

“我爹常说每个人习武的天赋都不同,你更适合练好刀和枪。”枇杷说着又忍不住道:“阿鲁那,你把刀借我用一下。”阿鲁那解下腰间的横刀递了过去,枇杷用手掂了掂,比自己的有些沉,不过总是聊胜于无啊。

她抽出横刀,一转身向阿鲁那砍去,“接招!”

大家在一起习武时间长了,自有默契,阿鲁那侧身闪过,从一旁拿过一只长枪,一抖枪尖迎了上去,两人在月色下刀来枪往,厮杀起来。

直到实在太累了,枇杷才跳了出来,放下手中的横刀,然后就像在营州城外的草原一般随便坐到了地上,又马上不自在地挪了挪,向也在一旁坐下的阿鲁那说:“这地坐起来真不舒服呢。”

“可不是,这里比草原的地面硬多了。”

“阿鲁那,”枇杷说:“我想好了,以后我还是要继续练箭练刀法枪法,每天晚上我来找你一起。”

“行,明天我还是在驿馆的马场等你。”

第二天一早,枇杷便向母亲说:“娘,我什么都能听你的,只是练武我不想放下。”

杨夫人拉起了枇杷的手看了一下,马上知道她昨晚一定又动了刀箭,却没有生气,只是轻叹一声,“随你吧。”

枇杷本是拼着要被骂一回,甚至她已经打算好了不行就要撒泼打赖的,甚至哭闹一场,反正父亲最看不得她掉泪,一定就会帮忙,而三哥其实也会被自己的哭声打动,最终三对一,母亲也就只能同意了。

结果没费什么力气就过了关,让枇杷怔了又怔,然后心虚地扑到杨夫人身上,“娘,我以后只在夜间练武,白天一定做你说的淑女,再热的天也不把车帘子全卷上去,一直穿着裙子,还有注意举止,走路说话都要放慢几分…”

“行啦,别在我身上赖着了,怪热的。”杨夫人笑了笑,“过几天我们就到范阳了,范阳节度的贴子昨晚就到了,邀我们一家去节度使府上坐客呢,这两天我给你做了几件新衣服,你穿上试试。”

因着母亲的宽容,枇杷格外乖巧,马上特别配合的换上新衣。

雪白的冰丝短襦,红色的绸布长裙上绣着几十朵翩翩飞舞的蝴蝶,外面再罩上粉红色罗纱半臂,将白色的短襦与红色的长裙色彩完全调合起来,又使人显得更加飘逸,正有些像上次乐安公主穿的样子,自己回家后曾给母亲讲过的。

“娘,这衣服太好看了,比乐安公主那件还漂亮!”

“那也要我的女儿长得美才穿着好看呢。”杨夫人笑着让枇杷转了个身,确定长短大小都很合

适,又让她坐在身前,“娘给你重新梳头。”

枇杷的头发又黑又密,还带了些卷曲,梳起来并不容易,但是杨夫人手巧,又梳习惯了,很快就帮她挽了两个垂练髻,并用准备好的粉色绢帛系好,又上在面装饰了几朵珠花。

然后又拿出胭脂让枇杷抿在唇上,再端详一下道:“脸上不用再打腮红了,粉也不必擦,免得出汗不舒服。”

枇杷在刘嬷嬷举着的镜子里看到美得不像自己的那个影像道:“娘,不是说过两天才到范阳吗,现在打扮这么好做什么?”

“虽然过两天才能到范阳,可是刘夫人应该会派身边的嬷嬷们来问好,有可能今天就能接到我们了。”杨夫人看着女儿又道:“这些礼节我也曾对你讲过,你总是不留心。”

枇杷想了想,母亲是给自己讲过,只是过去根本用不上的知识早被她扔到了脑后。她又一次确定了自己已经离开了粗放豪爽的营州,进入了礼仪周全的繁琐华之地,“噢,从今天起,我会都想着的。”

杨夫人免不了又要把见到刘家人要注意的事项又向女儿灌输了一遍,正在絮絮间,玉进忠回了屋子,“车马都准备好了,我们这就出发吧。”

转眼见小女儿穿着美丽的衣裙向自己笑着,也张开大嘴笑了起来,“这是谁家的小美女呀!”

枇杷拉着裙子在父亲面前轻盈转了个圈,自己不忘了低头去看红裙上的蝴蝶,果然就像真的飞起来一般,翅膀上的金线还闪闪地发着光呢,笑着叫道:“我是玉家的小美女,玉枇杷!”

玉将军笑着搓了搓手,没有再像以往一般把女儿抱起来轮着她转上一圈,女儿真的大了呀!

杨夫人笑着劝道:“小心别转晕了摔上一跤,把牙栽掉!”

“才不会!”枇杷说着继续转着,让裙子完全张开,上面的蝴蝶飞舞着,然后她又顺着旋转的力道哼着歌从屋子里跳出去了,看到院子里的三哥,又在他身边跳了两圈才停下了脚步道:“三哥,你也换新衣服了。”

玉守义换了一件浅玉色圆领袍,里面露出雪白的中衣领子,衬着他一张沉静的脸显出不同平日的英俊,他也向枇杷笑着,“今天在车上好好睡一觉!”

看来是知道自己昨晚出去练武的事了,枇杷向他吐了吐舌头,“娘已经答应我以后继续练武了!”说着跑向自己的马车。

枇杷并不是急着上马车,她是来看自己的大红马的。虽然不能骑马了,但是她的大红马却一直拴在她的马车后面,跟着她在一起走。每天早晚以及休息的时候,她总能看到她心爱的马儿。

大红马看到主人也是开心的,向她打了个响鼻又“咴咴”地叫了两声,马头就蹭了过来,枇杷张开手,露出了一早就拿好的几块饴糖,让大红马舔食着,又拿另一只手拍拍她的额头道:“我每天都给你送糖,你可要听话啊!”

仔细查看大红马一遍,浑身上下涮得干干净净,“阿鲁那养马还真细心,看来你被照顾得不错啊!”又拉住它的尾巴,“别乱甩,弄脏我的新衣服我就会生气了,这些绸布罗纱都很贵的,而且还是我娘路上赶着给我做的呢。”

阿鲁那早就在一旁,便也说道:“马不能总不跑,时间久了该跑不动了,枇杷,有空时我替你骑着大红跑一程吧。”

“好,”枇杷答应了,但又说:“有机会我也要出去骑大红马跑一跑。”

与大红厮磨了一会儿,大家就要出发了,枇杷坐上了车子,就听阿鲁那在车外突然说:“枇杷,你这么漂亮,就是手粗一点也不要紧的,京城里的贵女们一定会喜欢你!”

“噢,对了,我穿新裙子确实很漂亮吧!”枇杷遗憾地说:“刚刚忘记了转一下让你看看了,上面的蝴蝶就像要飞起来一样,翅膀上还闪着金光呢。”

第43章 无边富贵

杨夫人所料一点也不错,还没到中午刘节度使夫人所派遣的嬷嬷果然迎到了玉家的车队前来拜见玉家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