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她们是有孩子的。母亲就劝她,“一样是宠爱,一样是孩子,你选哪个?聪明人都选孩子。”

是啊,她们有孩子。王妃一碗水也端得平,她们几人的供俸也从未委屈过,对孩子们也好,孩子们在宫里都能得了今上与太后的喜欢,王妃还为孩子延得名师…

她们要是再有什么不满,就是不知好歹了。

谢莫如这里交待了侧妃,五皇子那里也交待了二位留守的长史,以及留守城中负责藩王府安全的耿天意,道,“你们都是本王身边的老人了,本王此去,府里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侧妃与属官们相送,五皇子携谢莫如带着三个年长的孩子登上车驾,带孩子一道是谢莫如的主意,谢莫如道,“闽地是咱们的封地,以后孩子们也要在这里扎根的。孩子们,自小见些世面也是好的。”又说,“李九江也随驾,且耽搁不了他们的功课。”

五皇子听谢莫如说的有理,便带了孩子们去。

孩子家都爱个新鲜,听说带他们去,都乐得了不得。这会儿都换了新鲜衣裳,都挺着小胸脯,神气完足的跟在父母身边,他们在走前也有样学样的叮嘱四郎五郎昕姐儿,大郎道,“四郎你好生照顾弟弟妹妹们,教你的字和诗不许忘了。”

二郎道,“好好吃饭,妹妹不准挑食。”

三郎是话唠,所以,一直到要出发了,他的话还没说完,但因为要赶时间,三郎摆摆手,同弟妹道,“记着我说的话啊,唉哟,我还没说完,该写纸上给你们的。”把大家笑翻。

如今孩子们随父母坐同一辆车驾,这得得益于他们爹的车驾足够宽敞,谢莫如在给孩子讲军营的情形,“将军们穿着铠甲,士兵们拿着兵器,有□□,有大刀,还有矛与盾,威风极了。”

三人就爱听这个,三郎最爱说话,道,“母妃,有弓箭么?有大马么?”

“都有。”谢莫如道,“等你们大些,也要学骑马,学武功,学弓箭的。”

大郎亮晶晶着一双眼睛,还是努力端庄着一张小脸儿道,“母妃,我和弟弟们一准儿好好学。”

二郎腆腆小肚子,也表明了自己对于武功的喜欢。

三郎急着问,“母妃,我们什么时候能学武功?”

谢莫如想了想,“学武功辛苦的很,现在学,也得十年后才能学好。”

三郎立刻道,“我不怕辛苦,大哥也不怕辛苦,二哥可能会怕!”所以说小孩子不会说谎,二郎十分不满,不过,他性子温柔,也只是瞪弟弟一眼,慢调斯理道,“母妃,我也不怕。”

五皇子听得直乐,道,“咱们家的儿郎们都是好样的!”想着二儿子也就适合练个慢慢拳之类的吧。

孩子们受到父亲表扬,更是开心了,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待到了军营,果然见到了穿着铠甲威风凛凛的将军,也见到了持□□的士兵,于是,愈发精神十足的跟在父母身畔。他们都学过规矩,在这样的场合半点儿不怯场。

广威将军麾下五千将士,都威风凛凛的站在校场上。

广威将军带着麾下千户百户亲迎,将军甲胄在身,不必大礼。五皇子本也不在意这些繁琐规矩,将手一挥,“让我看一看将士们。”

宋将军连忙请五皇子一行过去,在五皇子身畔的,都是高官,最低的朱雁也是四品知府。不过,这是军营,宋将军自然要随在五皇子身畔帮着介绍军队。

五皇子威严十足的带着王妃孩子们一路看过去,看了一遍,五皇子道,“不错,军容尚可。”

广威将军宋将军道,“接下来还有军中比武。”

谢莫如忽然在五皇子耳际低语,五皇子看向妻子,谢莫如微微颌首,五皇子就折回去,又从尾到头的看一遍,之后,脚下一折,横着了竖着看,指了里面的一个脊背佝偻的士兵道,“这也是营中士兵?”

宋将军连忙道,“是。”

五皇子将那人叫出来,刚没留意,远着看时以为是个中年人,近来这一脸沟沟坎坎的皱纹哟。还有,头发是染黑的吧,染汁不大好,蹭到脸颊了,还有一股子墨臭味,看来是用墨汁染的。五皇子问,“老人家,你什么年岁了?”

那人瞅宋将军一眼,一双绿豆眼眨了眨,哆哆嗦嗦道,“草民三十有五。”

三郎瞪大眼睛,忍不住道,“三十五?父王,我觉着这位老人家起码五十五岁诶!你看他脸上的皱纹!头发肯定是假的!染料都弄脸上去了!”

三郎正是天真年岁,一句话说的老翁跪地上了,五皇子唇一抿,沉了脸问,“他所在小旗是哪个?”

小旗出来,五皇子问,“这是何人?”

小旗连忙道,“回王爷的话,他姓丁,人都叫他丁老汉。”

五皇子的脸更冷了,“拿出军营名册来!”

小旗直接瘫了,老翁心里素质更是不成,绿豆眼往上一翻,直接抽了。幸而五皇子出巡带了太医,唤了章太医来,三针就把老翁扎醒,原来是军中人数不齐,老翁是被找来凑数的。老翁生怕被找麻烦,道,“五十文草民不要了,草民不晓得王爷要来,要是知道王爷要来,草民打死都不敢过来凑数啊!”十分冤枉,十分委屈,十分后悔。

五皇子一句话,“现在冒充兵士的,自己站出来,本王不追究。不然,给本王查出来,一律处斩!”

然后,忽啦啦一群人跪地求饶。

宋将军腿都哆嗦了,五皇子阴沉沉的望向唐总督,大冷的天,唐总督额上冷汗都下来了,唐夫人正是脸色煞白,唇瓣都在发抖。唐总督到底是一品大员,沉声请罪,“臣有失察之罪!臣不敢求王爷宽宥,当务之急,请王爷将此事交给微臣,微臣立刻清查冒充兵源一事!”

五皇子眼睛微眯,他并不是俊秀款的相貌,因生得端严,以前在宫里怕被人小瞧就时常不苟言笑,以增气派。那时五皇子年少,生怕被人小瞧而已。这些年在朝中历练,五皇子真正历练出威仪气派,此刻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当真慑人。

宋将军不知是心理素质一般还是反应机敏,他不待五皇子点头,就扑过来一跪,不必唐总督清查,就把营中之事一五一十的交待了,花钱雇了多少人,四十岁以上的士兵多少人,自己就说明白了,还将事铁肩一担,“兵源差得太多,都是臣愚钝,一时糊涂,想出此等下策。此事,皆臣所为!臣有罪!”

五皇子道,“唐大人去清查。”

唐总督连忙去了。

大年初一正是冷的时候,谢莫如看五皇子的脸色,吩咐道,“将暖帐设在这里。”谢莫如自己倒是不怎么怕冷,她每天起早都会晨练,只是孩子们还小,不能总在外头吹风。

谢莫如一声吩咐,底下人立刻在此设了暖帐,五皇子对妻子一向尊敬,道,“你带着孩子们去暖帐坐着。”

谢莫如道,“我知王爷恼怒,又心系此事,只是此事也非王爷与诸位大人的过错。王爷这么站着,诸位大人可不是什么结实的身子骨,岂不都陪王爷罚站了。”但凡高官,年轻的就少。如苏巡抚也是不惑之年了,周按察使更是五十以上,就是藩王府的属官柳扶风,也是个身子骨不大好的。

五皇子看一眼身畔官员,这才去暖帐坐了。

五皇子如此震怒,除了谢莫如,谁都不敢说话。朱雁悄悄望向江行云,毕竟江行云虽然现在姓江,原本却是姓宋的,据说宋太太与江行云关系很是不错,此刻宋将军落难,朱雁也不知怎地,鬼使神差的看了江行云一眼。结果,江行云根本眉毛都未动一根。

要说朱雁对江行云,据说是一见钟情,再见倾心,非君不娶…虽然被江行云拒绝,而且,因此惹出一段小小风波,朱雁来到闽安州这几年,也是未娶妻的。如今江行云随谢莫如来了闽地,要说朱雁没什么想法,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此时此际,心中那丝蠢蠢欲动在看到江行云冷淡而不动声色的侧脸时,忽然间烟消云散,不留一丝痕迹。

爱与不爱仿佛一场魔法,突然降临,又突然消失。

朱雁别开脸,心想,她说的对,我从来不了解她。

孩子们感觉到气氛冷峻,最爱说话的三郎也不敢说话了。

谢莫如摸摸孩子们的头,三郎小小声问,“母妃,是不是我说错了话?”

谢莫如温声道,“三郎说的很对,你父王是生他们的气。”

三郎小小声,“他们是不是骗父王了?”

“是啊。说谎可不好。”

“嗯,我从来不说谎。母妃说过,说谎是笨蛋干的事!”三郎说着说着就恢复了正常音量,五皇子面色微缓,看着帐外唐总督亲自按着军中名册点名,一直唐总督念得嗓子都有些哑了,午时刚过,唐总督进帐回禀,“冒充士兵的一共两千三百八十人,余下的人中,过四十的有八百六十七人。雇人的是千户祝,广威将军宋双成对此事亦是知晓。如何处置,请殿下明示。”

五皇子对苏巡抚道,“今年不是要修堤防么?验明身份后,让他们去修堤防吧,什么时候堤防修好,什么时候放了他们。”

苏巡抚正色应下。

五皇子问宋双成,“军中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一样一样的说与本王知道。”

宋双成不傻,五皇子还肯问他,而没有直接砍了他的头,这就是在给他机会。宋双成将牙一咬,将军中的那点事儿都说了出来,什么伙食上动手脚,譬如每位士兵规定每顿半斤米,改为三两。譬如,军衣上偷功减料,军械上以次充好以旧换新…反正,就是这点子事吧。

五皇子五皇子对几个儿子道,“你们出去问问外头的士兵,每月军饷多少?”

三个小家伙应一声“是”就颠颠儿去了,后头自有侍卫跟着,一时回来,大郎道,“儿子们问了六个人,他们有的说一月八百钱,有的说最后这月发了一千六百钱。”

二郎道,“是哦,还不一样。”

三郎嘴快,“最后这月是过年啦,咱们过年,母妃也给咱们发红包啦!”

二郎觉着有理,点点头。

五皇子对宋双成道,“你饷银倒是能发全的。”

宋双成额上冷汗涟涟,深为庆幸自己坦白交待,五皇子这明显有备而来啊,五皇子道,“重新整理队列。”

宋双成腿都跪麻了,听到此语如闻天籁,连忙起身,顾不得双腿酸麻,踉跄着就跑了出去。

谢莫如见是晌午,小孩子禁不得饿,就先带着孩子们、江行云、唐夫人去了军中给安排的休息的屋子用午饭。看唐夫人战战兢兢的,谢莫如道,“夫人且宽心。”

唐夫人如何能宽心,只是谢莫如都这样说了,她道,“谢娘娘关怀,臣妇,哎。”

一时,侍女捧上几样荤素相宜的菜色,大家一并用午膳。唐夫人是饭也吃不下去,谢莫如也不再劝她,专心带着孩子们用饭。

外头,宋双成相当俐落,手下的兵士一看就知道是经常训练的。待将队伍整理齐备,五皇子道,“平日里如何训练的,现在就如何训练吧。”

兵士的训练也很卖力,当然,不除排是因五皇子在场的原因。及至后来,两阵对垒军中演武,也颇有些可取之处。

待训练完毕,已是下晌,五皇子道,“让兵士们去吃饭吧。”

宋双城垂头静站,五皇子问,“军械军粮军衣是怎么回事?”

唐总督先道,“王爷,臣有事回禀,请王爷秉退左右。”

五皇子便命周身官员退下了,唐总督道,“王爷,军械都是上头发用什么,臣等用什么,不敢有二话。只是,每次军械更换,军中会有一笔补贴银从上头发下来。咱们闽地的军械,还能使得,只是并非上等军械罢了。永定侯这两年练兵,他手下的兵士所用之物,上头是不敢怠慢的,俱是锃新的。至于军粮军衣,皆是兵部调谴,下头的人,也有不干净的。臣等无能,也只保得住兵士们可得食用。”

“你为何不与本王说?”

唐总督叹,“这事,臣实张不了口。”

宋双城道,“唐大人到后,微臣麾下将士装备大有改善,王爷不知,先时,哎,先时臣都接收过全不能用的□□。”

五皇子接着检查了营中军械,一直到傍晚,五皇子道,“二位写一份陈词给本王。”

唐总督劝,“王爷三思哪。”帝都管兵部的谁,唐总督清楚,五皇子更清楚。这,这闹不好,就得是兄弟反目。何况,这会儿得罪兵部可没好处啊!

五皇子冷冷道,“别的地方,本王不管,但本王的封地,容不下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本王绝不姑息!你们在别处当官怎么样,但在闽地,要按本王的规矩来!”

五皇子气个好歹,直接命永定侯麾下李将军接手了宋双城手下军队,宋双城随驾巡视全境,然后,发挥了想像不到的重要作用。宋双城这里有的问题,别的军营都有,有些将领不大乐意承认,五皇子立刻派出宋双城这位火眼金睛的得力干将,军中伎俩半点瞒宋双城不过。

除了军中,五皇子也不忘见一见各地大小官员,谢王妃随着接见各地大小官员的女眷。还有,阵亡将士家属啥的,五皇子颇是纡尊降贵,亲自探望,问一问年下补助的银子可发到手了,领了多少。不出意外的砍了几颗人头,这不是五皇子第一次杀人,去岁科弊案就是五皇子的主审之一,几多人头落地。但,五皇子第一次气的浑身发抖,去岁年下多难啊,唐总督也是很不容易的挤出这些银子来,发到阵亡家眷手里的不足一半。五皇子早同诸官员说过了,“这个钱,是阵亡将士的卖命钱,一分都不准截流。”

查吧,当地县令眼瞅着性命不保,他也不敢兜揽到自己头上去,按察使就在这儿呢,一溜查下来,一排人头落地。

此刻,大小官员才明白什么是掌军政大权的皇子藩王。

三品以下官员,五皇子有先斩后奏之权!

甭管你家族多么显赫,多少人脉,没等你家人脉运作,直接砍了脑袋,你去阎王那里运作吧!

五皇子冷冷道,“本王平生最恨有人将手伸到将士身上,全饷发到将士手里就是半饷,一顿半斤的米落到实地只有三两,新米成了陈米,陈米成了糙米,全套的路数,本王什么不知道!以前什么样,本王不再追究,以后什么样,要依本王的规矩来!不愿意干的,趁早走关系去谋别处的缺!本王治下,断不相容!”

五皇子杀人杀的痛快,补缺也补的俐落,巡视前柳扶风李九江便都说了要多带些人的,然后此时可不就派上用场。譬如谢远就成了一地县令,然后其他空出的缺,亦各有安排。

五皇子对他们这些人道,“官员除了薪俸,夏秋二季,均有税赋截流,这些银钱足够过宽敞日子了,你们虽是我点的差,到底各人本领如何,品性如何,我不听别人说,只看你们任上成绩。若效仿前任,终有前任之果。”

说有那叫个不客气。以至于有些不明白的都觉着,去岁前番各种德政各种路数收买人心的五皇子这是怎么啦?

其实,五皇子没怎么,只是气的狠了。谢莫如闻此事,不过淡淡一笑。

恩威并施,恩威并施。前既有恩,今必有威。

帝都太小,掣肘太多。不到闽地,焉得有此历练,不经此历练,焉知如何收服人心,不收服人心,谈何将来!

作者有话要说:PS:明天见~~~~~~~~~~~~~~~~~

第182章 大皇子的对策

五皇子不可谓不雷厉风行了,五皇子一行,自闽安州出发,经宁川、剑州、汀州、漳浦,到达泉州城。泉州城与闽安州相邻,其繁华富庶亦不逊于闽安州。五皇子见街道干净,店铺林立,周边百姓的衣裳也都齐整,一张脸仍是端严。当初他们刚到宁川时,所见景象比泉州犹好,后来才知道那是宁川知府特意准备的,街道洗了三天,坑啊坎的都补好了,至于店铺,更令其重新装修门面,连带着出迎的百姓的衣裳,也做了特别要求,最次都得是细棉布,要是麻布啥的,出来也得给差役拘起来。这就是宁川知府干的奇葩事之一。譬如还有街上但有乞讨者,一并抓进大牢,五皇子当时还恼怒了一回,后来得知这乞丐也是分帮成派,当时五皇子的感想就甭提了。还有,面目不雅的,也要抓起来,不令其上街啥啥的。

五皇子给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所以,有前面经历,此刻见着泉州的迎驾场景,也就没什么好高兴的了,还不知是真是假呢。

五皇子这两个来月颇得历练,他端严着一张脸,也注意到了周边百姓男女老少都有,街畔的铺子,有些是旧的,有些是新的,不过,做过清洁是一定的。这倒是无妨,倘知道自己来,啥准备没有,五皇子也会觉着受了轻慢。这并不是五皇子的虚荣,哪怕就是你到别人家做客,也希望主人家郑重以待吧。何况他并非做客,闽地本就是他的封地,他来自己封地看看,提前通知了州府官员,州府官员自然会有准备。但因五皇子不大喜欢排场,所以,有所准备也不要太过,不然到宁川前知府那等奇葩,五皇子亦是要震怒的。

五皇子一路看过去,倒没觉出不对劲的地方,谢莫如悄悄对他道,“殿下太庄严了。”

五皇子看向妻子,他媳妇道,“殿下和百姓们打声招呼。”

这个,这个要怎么打招呼,总不能自我介绍说,我是闽王吧。五皇子的皇室教育委实没有这一块儿啊,他们家都讲究,他家人一出门,忽啦啦跪一地,然后,他家人就会淡淡的说一句,“平身,不必多礼啥的。”

五皇子一时懵住了,这跟他去看望军烈属也不一样啊。谢莫如忍笑,对孩子们道,“外头都是来看咱们,跟大家招招手。”

三个小家伙原本都在学他们父亲,坐得笔笔直的腆着小胸脯,满满的一脸皇孙相。听到母亲这么说,大郎犹豫的看向父亲;二郎这孩子虽然行动慢,直觉敏锐,看母亲;三郎最直接,立刻对着车窗摆起手来。闽地百姓哪儿见过这个啊,要是乡下人,见个县令都不敢抬头的。就是州府里的百姓,知府也不是寻常能见的,不要说知府,就是平常的衙役啥的,对着平民百姓都是一幅大爷嘴脸。见着王爷车驾里有人摆手,顿时就轰动了,就有人说,“那是王爷吗?”

还有人说,“不是,王爷没这么小,兴许是小王爷!”

三郎小手摆得更来劲了,恨不能立刻告诉外头人,他是三郎呀!待得到了知府衙门,三郎小手腕都摇酸了,让他嬷嬷给他揉揉手腕。

大郎说他,“叫你摇个没完!”

三郎道,“百姓们太热情了呀!”

大郎还是很关心弟弟的,拉起弟弟的小手腕看了半日道,“还好,没肿。”

二郎说,“嬷嬷,你去跟厨下说,中午烧个蹄筋给三弟补一补。”

三郎是个爱挑食的孩子,说,“我不喜欢吃羊蹄筋。”

二郎道,“那就再加个牛筋煲吧。”好吧,他喜欢吃羊蹄筋,卤着吃,烧着吃,炖着吃,扒着吃,都好吃。只是三弟这个没口福的家伙,竟然不喜欢。

三个小的唧唧咕咕的说话,他们爹接见泉州府大小官员,他们娘在见泉州府大小官员的女眷,谢槿之妻常氏都有些拘谨,下头那些同知太太、通政太太更是不敢轻易说话,还有就是一些士绅家的太太们。

谢莫如见到了徐家太太,常氏挨个介绍,士绅里头一家就是徐家,谢莫如不过颌首而已。徐太太还说,“先时臣妾也去过帝都,只是没福分给娘娘请安。”

谢莫如道,“听说你家颇得大皇子府重用,你就是去了帝都,也不好两家皇子府一并串门子的。”

徐太太讪讪,连忙恭谨非常道,“能得娘娘们召见,已是几辈子的福气,哪里敢说串门子。”他家的确巴结上了大皇子,可五皇子分封到闽地,他家也想走一走闽王门路,奈何闽王府的门路实在不大好走。

谢莫如笑,“徐魏两家,皆是积善之家,上次海匪围城时,你们出人出力,我都是知道的。”

徐太太脸色方略好了些。

说一时话,谢莫如留下常氏说话,将其他人打发下去自便。

常氏命丫环叫了儿女出来相见,谢莫如笑,“在二老爷那里见了堂弟。”常氏的大儿子去了公婆身边,如今出来相见的是次子、三子以及两个女儿,男孩子们都是读书的,谢莫如随口问了两句四五文章,皆是通的。女孩子就问平日里念什么书,喜欢哪种字体,有什么消谴之类。

然后给了颇为丰厚的见面礼。

五皇子一行就住在州府衙门,谢槿是谢莫如的堂叔,虽然现在叔侄身份有别,招待起来到底安心些,不必很战战兢兢。

倒是江行云又收到了厚礼,徐家上门求见,来的不是徐太太,是徐老爷。要是等闲人,一个中老年男人,不好要求见人家未出阁少女的,好在,江行云已经不是少女的年纪了,她现在是青年女子,尽管没有成亲,但消息灵通的都知道,江行云是为数不多的能在谢王妃跟前说得上话的人。

徐家不是头一遭对江行云表现出善意,早在五皇子就封闽地时,徐家就托人情见过江行云,甚至想让江行云在徐家的生意里掺一分子。不必江行云出钱,直接给她占一分子。江行云何等出身,这些事也是见惯的,当初她父亲掌管西宁关十万军队时,西宁关的商贾只恨巴结不上,哪里会吝惜这分子钱。有些妥当的商家,宋家也愿意他们投靠,其实也是按分子钱算,这些商家每年往将军府孝敬,倘有些什么事,将军府关照一二。

就是这些把戏。

徐家约摸也是这样投靠大皇子的。

徐老爷见过江行云,此次在闽地相见还是头一遭,恭谨又客气,且他虽是商贾,徐家也是富庶多年的,若头一遭见,定想不到这此人乃一介商贾,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文士呢。徐老爷也正是着了一袭细棉的玉青色文士长衫,温文儒雅,道,“早盼着能与江姑娘在闽地相见,闽地在帝都人看来是荒僻之地,其实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江行云道,“是啊,与西宁帝都颇有不同。”

徐老爷呷口茶道,“先时姑娘在西宁颇有生意,如何匆匆就结束了?姑娘是正经经商手段,您突然结束了西宁的生意,我们这些老东西都觉着惋惜。”

江行云道,“先时凭着我在西宁生活多年,多去跑两遭罢了。而后分封,毕竟是皇长子的封地…天下之大,何地不可行商,如今在这闽地,背靠大树,岂不更是便宜。”

要是别人嫌西宁为皇长子封地,徐老爷定要劝上一劝的。但对着江行云,因皇长子先前颇有纳她为侧之事,而江行云,宁可出家为道,也不乐意的。故而,徐老爷没劝,反是顺着江行云的话道,“是啊,其实闽地颇有可行商之处,我们徐家在闽地多年,江姑娘相中哪样,不是我老汉吹牛,倒是能给姑娘些意见。”

江行云道,“一时哪里想得好,只是也不急的。徐老板只管放心,我断不会与你争利的。”

徐老爷一阵轻笑,“我倒乐意姑娘能瞧得上我这点儿小生意,只怕姑娘瞧不上。”

徐家毕竟送了厚礼,江行云道,“徐老板素来消息灵通,想也知道王爷这一路何等凌厉。你们徐家是此地大商家,闽地军中粮草多赖你们供应,只是你家一事我多有不解。”

徐老爷忙道,“姑娘请说。”

“你家供应永定侯麾下粮草时既得力,粮草亦是上上等,怎么供应当地驻军,就那些猫腻。”江行云道,“这些粮草生意,想来只是你家生意的九牛一毛,可你家干的这事,不是我说,军中之事,你们也忒糊弄了些。”

徐老爷叹,“我的粮草运去时什么样,若到了将士手里还是原样,这事,我定会认下,不喊一声冤。”

江行云生于西宁,性情爽快,道,“你托到我这里,我便将此话替你传了,可到底如何,你最好有真凭实证。”

徐老爷自是有备而来,沉声道,“除非面见殿下,不然,我断不敢拿出实证的!”

江行云挑眉。

江行云不会自己去见五皇子,她命人送走徐老爷,将徐老爷送的东西与传的话都与谢莫如说了,谢莫如道,“行啊,有什么证据,只管让他送过来。”

江行云道,“既是有着闽地驻军,想来不是小事。这一路过来,殿下杀伐决断,心里有鬼的已是惊惶。昭武将军一万驻军,就驻扎在泉州,焉知里头没昭武将军的事。哪怕要处置,还是回到闽安城再处置的好。”他们就带了不到五千卫队,江行云是担心谢莫如的安全。

谢莫如轻描淡写道,“你说徐家为何现在才呈上证物?”

“他家自有其打算,只是我们为何要按他们的算计走呢?”徐家自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要提交物证。

谢莫如道,“早在广威将军处发现军中这些事,殿下就命人八百加急往帝都送了密信。帝都,应当已经知道这事了。大皇子掌兵部这些年,此事,要是大皇子说不知,谁信?陛下是断不会信的!大皇子不会坐以待毙,但此事殿下已有实证,大皇子想干干净净的脱身是难了。既脱不了身,干脆把整个闽地驻军都拖下水,不好吗?”

“想来,这就是大皇子的对策吧!”

作者有话要说:PS:明天见~~~~~~

第183章 与世同浊

徐家出现的时机非常尴尬。

像江行云说的,如果是涉及整个闽地驻军的大事,便是五皇子也不好在此地处置的。不只是法不责众的事,稍有差池,会酿出大事件。

尤其是五皇子就藩时间尚短。

而且,五皇子此时并未在闽安州,还把老婆孩子一并带出来了。

身边亲卫不到五千。

谢莫如突然道,“昭武将军刘太太没过来。”

江行云道,“说是刘太太得了风寒,年前就病了,至今起不得身。”

谢莫如撑头想了一时,“这对徐家,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徐家献上证据,他一个商贾之家,再有钱,仍居末流,最容易被牺牲的就是徐家了,这对徐家有什么好处呢?

谢莫如还在思考,江行云道,“这有什么难知晓的,我立刻把姓徐的抓来!”她将门出身,喜欢用武力说话!

江行云匆匆去了,谢莫如吩咐紫藤,“请王爷过来。”

五皇子还在与诸官员说话,他媳妇有请,五皇子就先去见他媳妇了,诸官员坐等。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总督大人,唐总督不愧一品大员出身,依旧坐的端直,眼观鼻,鼻观心,心神合一,纹丝不动。真是的,看他有个毛用啊,他也不知道五皇子去做甚了啊!但在此地此时,能请动五皇子的也没谁了,这还用看本大人么?蠢材!

看,人小苏巡抚就坐得端。

小苏巡抚,唐总督五十出头的人,称呼未至不惑之年的苏巡抚,自然能唤一声小苏巡抚。殊不知,小苏巡抚心下很有几分不满,觉着,谢王妃以往挺有规矩个人,怎么今儿个这时候就叫殿下走了呢?这场合,可不大合适。可又担心,是不是王妃那里有什么要紧事啊!这么想着,小苏巡抚就坐得更端正了。

五皇子过去,谢莫如就将徐老爷这事同五皇子说了,五皇子道,“他有啥证据?还非要见了我才能拿出来。”徐家奉承大皇子多年,五皇子在帝都就知道。徐家要递证据,五皇子登时就有些怀疑,他不是很喜欢徐家。

谢莫如道,“这就不知道了,只是我实在看不出此举对徐家有什么好处。”

谢莫如一向心思细致,她想事,必要求通透的。五皇子自觉论智商不如妻子,但五皇子有一样,他受的教育是皇室教育,五皇子冷哼一声,直接道,“不管他有什么好处,他既敢透这信儿,事儿就不能是他说了算的!”这时候递证据,早干什么去了!

谢莫如看向五皇子,五皇子不由一笑,唉呀,他媳妇也能在他面前露出这种迷惑的神色呀。五皇子心下豪情顿生,轻咳一声,面儿上恢复庄严,拉他媳妇手起身,道,“你过来,教你一招。”

五皇子就带着谢莫如去了前面议事厅,谢莫如还是第一次这样与五皇子正式见当地官员,她素有气派,倒没觉什么。大家见五皇子带着王妃过来,连忙起身行礼,五皇子摆摆手,“坐吧。”

五皇子自己是坐正中一张大红锦缎铺就的软榻的,软榻下面左右两溜太师椅分坐文武官员,五皇子将榻让出半个,夫妻俩一道坐了,五皇子方道,“老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没与本王说明白!”

唐总督有些懵,五皇子点名,“宋双成,刘昭武,你们军中的事!”

三人屁股刚挨椅子,一点名立刻又站起来了,唐总督疑惑,“王爷但有所问,臣无不以实相告!”

五皇子一拍榻椅扶手,添了几分怒色,直接开骂,“本王早说过,你们先时军中那点子事,既往不咎!本王这里想保下你们,你们屁股有没有擦干净!”

五皇子这么一点一骂,诸人虽有些惶恐,倒也不由几分心生亲近。这也不奇怪,主要是五皇子说话的口吻,完全是一幅自己人的样子。

谢莫如还真有些意外,不知丈夫还有这一手。

五皇子接着就把这些人臭骂了一通,唐总督等人挨了回骂,反是身心舒泰,最后同五皇子说起粮草上的事来。唐总督说来也难哪,“地方军的粮草,一向是朝廷拨一半银子,余下一半是地方截流上出。朝廷的银子,没有哪一遭是定时拨下来的,就是旨意上说拨银二十万,到地方能有十五万就是运道。朝廷对军中口粮有规定,像侯爷他们用的都是当年新米,这也只有帝都禁卫军才有的待遇。”说着看一眼永定侯,永定侯并未提出异议,可知唐总督说的是实情。唐总督继续道,“二十万银子只剩十五万,地方赋税截流也是有限的,殿下也知咱们闽地的税赋,总不能把百姓压的太狠,还有地方上的建设,也不能太省的。不然,穷则更穷,百姓的日子就没法儿过了。”反就一个字,难呀。

五皇子道,“我知道户部但有拨银,你们难免要去打点,只是二十万银子只余十五万,这也忒狠了吧?”

唐总督使个眼色,想着私下同这位年轻的王爷解释。不料苏巡抚直接道,“以前只消千把银子打点户部便好,近来这打点银子节节攀升,也不知是哪儿去了。”

唐总督愁死了,苦口婆心,“我的苏巡抚啊,慎言慎言哪。”都知道你爹是首辅,这事儿传出去,你首辅爹也捞不着好吧。

苏巡抚干脆闭口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