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等呗。向来,晋亲王极少违拗她的意思,此时她不便直接开口,当然就要晋亲王说话,而且此时还有个事情可以用:“晋亲王,你的年纪不小了,不娶正妃也可以迎个侧妃或是纳个妾室;进进出出身边总是男人怎么能成?”她说完看一眼水慕霞,此时她倒是拿水慕霞话来将了晋亲王的军。

不是她要逼晋亲王成亲啊,而是晋亲王不得不成亲,她做为晋亲王的嫡母怎么能任由他和男人鬼混?所以她眼下只是担心晋亲王,而不是非要让平家和晋亲王结亲不可。当真是一番苦心、慈心天日可表啊。

水慕霞看向太皇太后笑道:“太皇太后,既然亲事让晋亲王自己做主,王爷当然会做得很好,您老人家放心就是。”他才不管太皇太后的话暗示什么呢,反正谁也不会把话挑明,只要敲定太皇太后把亲事交给晋亲王做主就成。

晋亲王更为干脆的看向平知寿:“退亲。”他不喜多话,这种事情更是不必多说,他反正是不会迎娶平家长女,如今有机会退亲,他才不管皇帝要打什么主意,当然要借机把亲事退掉,从此和平家再无瓜葛。

太皇太后说了那么多话,就是想逼得晋亲王答应平家的亲事,然后她还能再给晋亲王定个侧妃或是送个妾室什么的;但是水慕霞却避重就轻,四两拨千金就把她大部分当成是废话,只认定了一句“亲事由晋亲王自己做主”,使是她心机落空自然有几分恼怒。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太皇太后看向晋亲王:“我想太皇太妃也想你能早日成家,她也能早一日看到孙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晋王你不能太过任性了。”她看一眼水慕霞:“你们这些朋友只是朋友,他王府里的事情、他过日子总是少了要有人打理的。”这算是警告。

提到太皇太妃,自然就是拿晋亲王的生母来威胁晋亲王了:留在宫中陪伴太皇太后的太皇太妃只有这么一位了,其它不是和儿子住到一起,就是已经去庵堂里修来世了。

水慕霞没有让晋亲王开口,抢先嘻嘻而笑:“我们何止是朋友,王爷府就是我的家,有什么事情忙不开只要王爷开口,我自然为他做得妥妥当当。”他说完低下头吐气如兰:“你说是不是,王爷?”柔柔的声音让紫萱马上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晋亲王瞪水慕霞一眼,却并没有开口说话;因为事涉他的生母并不好直接和太皇太后有什么冲突,不然最终受委屈的人就是他的生母了。他看到水慕霞对他抛了一个媚眼后,当即就想一掌拍飞水慕霞,可是心中一动反而静坐不动由着水慕霞在他身边胡闹。

反正水慕霞也是个没有正形的主儿,至于名声——那是什么东西?他不在意,水慕霞如果在意的话,这些年来他也不会如此的离经叛道,视礼教如无物了。

太皇太后没有想她在警告水慕霞后,水慕霞居然公然在她面前和晋亲王“打情骂俏”,当即脸放了下来:“慕霞,你也应该到成亲的年纪,哀家…”她想说哀家我就给你赐婚,你择日就迎娶司马家的三姑娘吧,可是话没有说完一口气险些没有喘上来。

水慕霞懒洋洋的道:“成亲那个急什么,传宗接代也不必非我不可;眼下嘛,我和晋亲王兄弟二人逍遥快活正好。”

皇帝自打刚刚平知寿要退亲之后,就没有再开过口,端坐在那里吃着茶,仿佛眼前的事情同他无关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太皇太后是他的长辈,现在不过是皇家人的一门亲事,他不必多操这份心。

皇后当然更不可能多嘴,正伺候着太后用水果,一个吃得香甜,一个剥得仔细,两个人倒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对晋亲王的亲事是充耳不闻。

司马风的眼珠子转了几转,最终他沉默不动:事不关己当然要高高挂起;如今说得是晋亲王和平家的亲事,可同他司马家没有干系,也不想被拖下水去。眼下,他琢磨的却是皇帝的用意。

紫萱看着水慕霞,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反倒是钱天佑自进殿来后一句话也不说,太皇太后唤他便移几步,但是老实安静的就如同是换了一个人;这让紫萱有些担心,不知道钱天佑是被伤到了头,还是出了什么事儿。

她在想水慕霞和晋亲王如此做想惹怒太皇太后的目的:皇家人有断袖之好,那可是大大的丑事,晋亲王按说罪过还不小呢;一个弄不好,亲王就会丢掉,但是水慕霞自然不会害晋亲王,晋亲王也不是那么老老实实呆着肯被人害得。

太皇太后已经怒了:“你们像什么样子。”

水慕霞却拿起晋亲王的手来把玩:“太皇太后您指什么?”

“你在做什么?”太皇太后不敢置信,气得身子发抖:“皇帝,你看到了,你也不管一管?”

水慕霞用手指头勾着晋亲王的中指:“勾勾手指头嘛。”

太皇太后一拐杖打了过去,使得水慕霞和晋亲王分开了:“你们以后不准见面!”她实在是看不得这种丑事。虽然很讨厌晋亲王,但是他倒底是皇家人,所以这种事情她还是不能让人传出去的。

晋亲王微挑眉:“不行。有些事情,儿臣少不了他。”的确是有很多事情需要水慕霞去做,不过此时这句话落在众人的耳中,就算他的声音冷冷的没有温度,一样也让人听出那么丝丝的暖意来。

水慕霞马上再次粘到晋亲王的椅子边上:“就是,草民也万万少不得王爷。”同样话出自他的嘴巴,比起晋亲王来更能让浮想联翩。

267章盐与铁

太皇太后看着水慕霞和晋亲王脸色变了几变的,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你们以为这个样子,就可以让哀家一怒而遂了你们的心愿,由着你们胡闹不成亲?男大当婚,你们两个年纪都不小了,再不成亲岂不是让父母总是牵挂在心,你们又于心何忍?”她在暴怒的关口,忽然想明白硬是把一口气压住了。

紫萱感到有些可惜,扫过皇帝发现他的眼中也闪过可惜,而晋亲王和水慕霞依然故我,倒是没有什么神色变化:一个还是冷冰冰的,一个依然笑嘻嘻。

晋亲王忽然间看了一眼水慕霞,然后起身推开他:“母后,儿臣的亲事儿臣自己有数儿,眼下还是请皇上为辅国县主做主;而且,大阳蛮族的人还在城外,此事不能拖得太久,免得人当真回转大阳蛮,岂不是无缘无故和大阳蛮结仇?”

太皇太后看看晋亲王:“国家大事哀家不懂,自有皇上做主就是。”她好像忘了自己说过要走的话,又缓缓的坐了回去。

皇帝不能不开口了:“平家你是果然要退亲?”

平知寿马上叩头:“是。请皇上恕臣之罪,实在是情非得已。”他想不退亲成吗?天知道他们如果坚持要结这门亲,皇帝会如何借为辅国县主做主而责罚平家呢。

皇帝又看向晋亲王:“皇叔?”

“退亲。”晋亲王从来就没有答应过这门亲事。

皇帝点点头:“好,既然你们男女双方都是这个意思,这门亲事就此作罢吧;自此之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平知寿终于松了一口气,心知自己是躲过了一劫,平家也躲过了一劫。

“平知寿,你们平家自边关、到东通再到京城,为什么接连为难辅国县主?尤其是平博文,为何要假传朕的旨意——他好大的胆子!朕什么时候说过辅国县主是蛮夷的奸细,什么时候又说过让他把大阳蛮王的子女捉拿到天牢中?如此胆大妄为,你们平家是想要谋反不成?!”皇帝却并没有放过平知寿,亲事退了可是罪责一样也不会少了平家的。

紫萱马上行礼:“谢皇上为臣妾做主,皇上当真是千世难遇的明君。”不忘顺口歌功颂德,捧一捧皇帝好使他能再接再厉不放过今天任何一人。

司马风的脸色微变,实在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皇帝,心中浮现出一个最可怕的想法:不会是皇上要对四大世家下手吧?可是四大世家历经世祖和先帝之后,已经大不如以前了,为什么就不能容下他们四大世家呢。

平知寿惊出一身的冷汗,为难辅国县主的罪名可大可小,就算是再大又能如何?平博文罢官,他平知寿罢官也就成了吧?可是一个假传圣旨的罪名扣下来,他们平家就要倒大霉了,这可不是罢官就能了事的,没有听皇帝问吗——你们是想要谋反吗?

“臣惶恐,臣不敢,臣等对皇上、对朝廷忠心可表…”他胡言乱语根本不知道如何分辩,分寸早已经乱了。

皇帝也不理会他:“传旨,捉拿平博文交由三司会审!”居然就这样把平家的人送进了天牢,虽然只是一个,但是谁知道明儿、或者是两三天后,平家的人会不会在天牢里团聚呢?

紫萱虽然想大大的出口气,希望自己在上唐也能挺得起腰来,却没有想过要抄人家的家、灭人家门;听到皇帝的旨意后一股冷意直窜到后背上,微低下头去不再去瞧皇帝的那张脸。不过,她也没有生出要为平家求情的心思来,怎么说今天平家的下场都是平家所为带来的,没有她平家离灭顶之灾也不远。

平知寿吓得全身颤个不停,除了不停的叩头外已经说不出话来:平家,难道就这样完了?进宫时,他父亲还拍他的肩膀说,定要和其它几家人把辅国县主定成重罪,不死也要让她进天牢、流放!以后,他们平家得晋亲王相助,定会成为第二个萧家。可是眼下呢,他感觉自己就如同是冷天雪地当中受惊的兔子,想跑连力气也拿不出来。

皇帝看看他温声道:“你起来吧,朕知道假专圣旨之事同你无关的。”他绝口不提谋逆之事,完全忘记了刚刚的话完抚了平知寿几句,打发到一旁立着了。

平知寿只知道喏喏应声,皇帝说什么他应什么,自立到一旁脑子也是一团桨糊,乱糟糟的,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倒底在想些什么。

司马风手脚都开始发冷、发木,看到皇帝看过来,他马上跪倒在地上:“臣知错,请皇上降罪。”此时求情是不管用的,皇帝如果当真有了那等心思,不是他苦求两句就可以的。

皇帝哼了一声:“你也知道错了?朕还真不知道你们司马家也有错,说来听听。”他却并不想听司马风说什么,瞪向席家长子席卓明:“你们席家有没有话要说?”

席卓明上前行礼,他虽然是和众人一起进来的,却是唯一不曾在殿上开口说过话的人:“回皇上,叔父做错的事情家父已经知道,让叔父上折子请罪;臣之叔父认为自己不足以为官,代天了守牧一方,所以在折子中已经请辞归乡省自己之过错。”他说完自袖中拿出折子来奉上:“请皇上过目。”

如此一来席巡抚的错就不能过多的连累到席家,这一招显然出乎众人的预料,连晋亲王和水慕霞都对视一眼。

皇帝接过折了扫了两眼:“罢他的官还是轻的。”似乎是余怒未消。

席卓明却叩头不紧不慢的回道:“皇上,臣父已经把叔父的双腿打断,现在应该在宫门外请罪。”他们还真得做得足够绝。

紫萱后背忽然一紧,很不舒服的看了一眼席卓明,想起了那个初相见就要求退亲的席蓉:果然不愧是席家的姑娘啊,就是和其它家的姑娘不同,看席卓明的奏对也能知道席家老爷子的利害。

皇帝看着席卓明半晌才道:“你起来吧。朕回头会有旨意的,你叔父虽然做错了事情,但曾经也是对朝廷有功之人,叮嘱你父亲也不要太过重责于他。”

紫萱猜想席卓明定会提退亲之事,因为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皇帝没有不准的;就如同是平家一般,亲事还是退掉为好。但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席卓明叩头谢恩起身,并没有提及和钱家的亲事。

想到席巡抚对席蓉的喝斥,紫萱看一眼席卓明,心想席蓉的兄长不如席蓉聪明啊,而且他们兄妹的心思也不一样。

皇帝看向司马风脸便又放了下来:“还不向辅国县主请罪?”

席卓明倒不用皇帝喝斥,便和司马风一起向紫萱行礼赔罪;他们是正经的大礼叩拜,因为他们是代家中长辈赔礼。

紫萱生受了他们行礼,然后看向皇帝:“皇上,他们原本想要可是臣妾的性命?指臣妾勾结外族,这罪名加身死得又何止是臣妾一人?如果叩几个头就可以抵过的话,臣妾是不是可以一把火烧掉席家和司马家,回头也让臣妾对他们叩头——臣妾不叩三个,臣妾叩三十个头给他们,就能抵得过臣妾之过的话,臣妾也愿意如此为之。”

她知道她和四大世家的仇怨解不开了,因为错不在她所以此事更加不会揭过,四大世家的人不会放过她,也不会容得下她。何况,听四大世家及文家等人的话,他们根本就是瞧不起她的出身,想不起她身上流着的一半九黎血脉。

所以现在皇帝肯处置人的时候,她岂能就这样算了?说什么也要弄得四大世家翻不了身,她说不定才能有个好日子过。

皇帝闻言有些为难的想了想:“辅国县主说得有道理,你们两家如此冒犯县主实属可恶,如果不加以惩戒岂不是助长此风?在我们上唐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司马家嘛,把交铁给晋亲王和户部吧;而席家,把盐交给户部;如果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朕绝不会只是小小的惩戒了。”

这当真不能算是小小的惩戒,司马和席家之所有成为四大世家,就是和他们手中的盐铁两样有关:当然不是上唐所有的盐与铁——席家的盐不是海盐,但同样让席家富贵到现在;而司马家的铁只是在上唐北方,还是当初他们先祖和开国皇帝的协定。

但是,此时此地司马风能提当初的白纸黑字吗?除非他是想把司马家整族都送上断头台。于是两个人都很沉默的叩头谢恩,谁也没有向皇上多分辩一句,只是两个人的目光扫过紫萱时,都闪过冰冷的寒意。

所有和紫萱做对的、侮辱过紫萱的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丢官的都算是小的,连累到家族的那才叫一个惨。如司马家和席家,他们还能保持四大世家的名号多久?没有了盐和铁,相信他们两大家族败落的日子不远了。

唯一没有受到牵累的就是萧家,不过谁也没有不解:太皇就坐在这里,萧家自然是稳稳当当,不会有半点不好。

皇帝看向紫萱微笑:“来,给朕说说九黎和大阳蛮族之事吧。”他想让紫萱去请火舞兄妹回来。

水慕霞唉声叹气的抢先答道:“说起九黎和大阳蛮族来呢,首先就是路远了;走这么远的路,鞋子磨穿了好几双啊,皇上。”他给紫萱使个眼色——该罚的罚了,可是这该赏的也总要赏点吧?不赏,那对不住了,他们只好敲敲皇帝的竹杠了。

268章生儿子

水慕霞自出现后就暗示紫萱少说话,而紫萱也看明白皇帝想要对付的人是四大世家,嗯,应该说是三大世家,萧家因为太后的关系倒是没有吃什么亏——她又何必多说呢?这个时候闷声不响是最好的,除非是皇帝非要她开口时,她不得不开口表示一下下。

四大世家的仇已经结下了,紫萱也无所谓再结得深些,反正已经解不开了,且她也没有打算再在上唐长住下去;于是中间还是小小助了皇帝一把;怎么说看四大世家、文家和丁家被罚,心里也是极痛快的,这也算是值了。如今应该收拾的差不多都收拾了,至于那些没有收拾的,便如秦家,相信他们在知道坤宁宫之事后定会老实下来,绝不敢再轻易来寻紫萱的麻烦了。

就算是没有水慕霞的暗示,紫萱也不打算就这样放过皇帝;原本她以为皇帝是昏了头,才会纵容丁阳等人如此欺辱于她,因而才会闯宫也要指着皇帝要个说法,虽然眼下知道皇帝不是那么昏,但是利用她也让她极为不舒服,且她也真得被人欺得不轻啊?如果不是一股气冲上来,打马直奔,说不定如今还被拦在京城的某条街道上,根本无法进宫呢。

这些委屈,在丁阳等人受罚之后是讨了回来,但是公主郡主们的,还有贤贵妃、皇后以及皇帝这些人的呢?皇帝不会就打算这样算了吧——过河拆桥可以,但怎么也要给得拆迁费不是?紫萱对着水慕霞微微点头,誓要在皇帝和皇后身上刮点什么下来才成。

可是紫萱还没有开口,钱天佑忽然几步窜到了席卓明面前,一指点到他鼻子上对皇帝道:“平家能退亲,席家可是最早提出退亲之事的,为什么皇上不为我做主?”

太皇太后沉下脸来:“天佑…”

“太皇太后,我原本就不想娶什么席家的姑娘,正巧人家姑娘也看不上我,如今平家亲事退了,我的亲事是和晋亲王一起定来的的,为什么要厚此薄彼,不给我、还有水兄也退亲?是不是看我们兄弟好欺负!”钱天佑开始胡搅蛮缠,歪理开口就是一堆;显然他刚刚那么安静,就是在想主意。

“胡闹。”太后薄嗔钱天佑:“天佑你和慕霞怎么能够平辈论交?而且你说得道理也不对啊,哪有亲事一起定的就要一起退的道理?听话,皇上这里有正经事…”

钱天佑却不管不顾:“太后,你不疼我只疼皇上了,怎么他就是正经事,我的亲事就算不得正经事儿?亲事不是正经的,正应该退掉的,现在就退,马上就退,皇上你赶快下旨啊。”他就差满地打滚耍无赖了。

太皇太后皱眉:“天佑,你不要胡闹。”

“我只有胡闹的本事,不胡闹难不成等着成亲?”钱天佑振振有辞:“我有那么傻吗?今天不退掉席家的亲事,我、我——”他左右看看干脆坐在地上:“我哪里也不去,你们也什么也不要做了。”说他胡闹他就胡闹到底。

皇帝头痛抚额看向席卓明:“怎么回事儿?当日的亲事太皇太后和朕都曾亲问过你们席家,也让你们回去商量过,转过身去你们就去找天佑退亲,你们席家眼中还有朕和太皇太吗?”他现在最想做得就是把大阳蛮族的人召进宫来,只是紫萱和水慕霞、晋亲王等人不去宣旨,怕是大阳蛮族的人不会进宫的;而想让紫萱等人去宣旨,看样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偏生在这个时候钱天佑还要出来胡混,让他实在是头痛的要命;不过,借此再敲打敲打席家也不是坏事,所以他就开口问罪也希望能快些解决。

当然,也要太皇太后肯点头,或是席家如平家那般肯退亲,那么此事也就是一句话;不然,还真就有点麻烦。

席卓明跪倒在地上却不开口,直到皇帝带着怒气轻喝他才道:“回皇上的话,不是臣妹想退亲,而是臣等在和钱府文定之后才知道,原来钱小公爷另有所爱;臣妹向来性子高洁,不欲做出这等抢人所爱之事,想成全钱小公爷才会提出退亲一事;但,臣妹绝非是自视过高,只是不想被人指着脊梁骂罢了。倒底,有个先来后到。”

这话的理正不正先不说,但是有意无意间却句句刺向紫萱,当然也就刺到了丁阳:丁阳和芳菲两情相悦,本来就要议亲之时,杀出朱紫萱来最后丁阳奉旨成亲;之后丁家发生的事情都与三人间的纠缠有关。正所谓是当着和尚不骂秃驴,席卓明的话怎么都像是有意为之,活生生的绵里藏针,借着踏紫萱一脚来显他妹妹的高洁之性——人家有成人之美的心胸啊。

而且这成人之美里的人提的就是紫萱,因为京中现在还无人知道碧珠之事,因此这一番话更有贬底紫萱之意;但是人家高明在没有直说,却能让众人心里明白,且还是让紫萱承席蓉之情:现在,紫萱不开口分辩就会被人当成默认,如果开口更会被人指责为人太坏。

这个席卓明不简单!

紫萱眯起眼睛来看向席卓明:“席公子,不知你们席家所知的钱小公爷的爱慕之人是谁?你说出来吧,不然被大家误会你是暗指我便不好了。你也知道,今天很多事情就是因为大家胡乱猜测,乱往我身上泼脏水所致。你不说清楚,不要说其它人,连我也感觉你是在暗指我呢。”她看向钱天佑:“你说,是不是?”

席卓明没有想到紫萱不生气、不发作,反而一指点在他鼻子上不容他回避:说吧,你要成全谁和钱天佑?!现在骑虎难下的人不是紫萱而是他了。

他微微一抿嘴唇:“后来就是听慈安宫的宫人说,钱小公爷为了辅国县主到慈安宫门前寻死觅活。”他没有直接说,但是却说出了真凭实据,此事在宫中也不算什么秘密,不能说是人人得知吧,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在少数;而且也等于是有佐证辅国县主有多不肖,居然让钱小公爷大闹慈安宫。

紫萱微笑:“钱小国公到慈安宫寻死觅活做了什么?席公子,你不是想说要成全我和钱小公爷吧?”她紧紧的盯着席卓明:“是与不是,席公子答一句吧,并不难得,也就是一两个字的事儿,席公子怎么那么难以启齿呢。”

席卓明看看紫萱再看看太皇太后终于点了头,反正他所说也不是空口白话;且他被紫萱逼到角落中,此时否认的话,那他更易被捉到把柄:无缘无故提及慈安宫门前的事情做什么,又是何居心啊?因而他也只能点头。

紫萱闻言马上翻脸:“你既然知道慈安宫门前之事,以你席公子的聪明会不仔细打探清楚?流言不可尽信的道理,相信席家在席公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过你了吧,细究之后你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钱国公做了什么——太皇太后见了我,很是勉励一番让我以长辈身份劝导钱国公多读书。”

“自我到京你们就个个就含血喷人,如今皇上为我做主责罚了你们,不想你席家还是紧紧的咬着我不放?钱国公要退亲,你们也要退亲,相信皇上会为你们做主——而你一再辱我的清名,此事皇上也会为我做主!”紫萱马上骂完看向皇帝:“请皇上下旨。”

皇帝看看紫萱沉下脸来喝斥席卓明:“你好大的胆子!来人,剥了他的官服、摘了他官帽,给我叉出宫去。”他说完看一眼太皇太后:“至于亲事,还是由太皇太后做主吧。”

钱天佑大叫:“席家的女儿都看不上我,嫌我是个只会玩乐的人,你们却非要我娶这样的一个女子为妻,我真得不要活了。”

太皇太后的脸沉下来:“此话怎么说?”她当然知道钱天佑好玩,但是在她老人家的眼中,钱天佑当然是好孩子,就算是有什么错处她说得罚得,旁人却是说也不能说一个字的。因而听到席蓉有可能说过瞧不起钱天佑的话,她极为恼火。

钱天佑撇嘴看向太皇太后:“不止是席蓉如此看吧?太皇太后你只要打发个人出去打听打听,就知道席家的人说过什么——什么同为定亲,他们席家最为倒霉了,不是攀上王爷也不是攀上了萧家之类的。”

其实席家并没有这样说过,只不过是在旁人恭喜时他们自谦了两句,例如不是更应该恭喜平家之类的;但是一句话只要换个说法那意思就有极大的不同。

太皇太后的脸沉了下来,看着席卓明哼道:“原来还是天佑高攀了,实在是哀家对不住你们席大姑娘!这门亲事,作罢吧,哀家也想看看你们席家姑娘能寻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席家能得个什么样的乘龙快婿!”她极为恼怒席家对钱天佑的瞧不起,因而把席蓉也记恨上了。

席卓明实在想不到事情会演变至斯,马上叩头想解释,可是钱天佑早就跳起来扶着太皇太后就走,边走还连诉委屈又劝慰太皇太后,根本就没有理会席卓明。

太监们上来把席卓明拖了下去,这位席家嫡长子算是完了;但是他的最大悲哀并不是丢了官,而是他并无一母同胞的兄弟,也就是说他不足以撑起席家的大门来,接掌席家的会是他的庶弟,这予他母子、兄妹来说绝非是好事。

丁阳并没有同情席卓明,原本丁文两家就同席家有诸多的不和,只不过后来四大世家在东通拉了丁阳一把,他们要联手除掉朱紫萱才会按下原来的那些不快;但是刚刚席卓明的话却让丁阳心中大为不快且恼恨不已,当年的事情、还有芳菲都是他不想听人提及的事情,这一点京城的达官贵人哪个不知?偏他还在皇上面前提起,在眼下不是落井下石是什么。

司马风忽然间大牙疼痛起来,真得很想吸几口凉气,不过他倒底不敢失仪而是把身子躬得更低,脸上的神色更为谦恭:绝不敢再因为身为四大世家的长子而自傲。

皇帝的这一招好损啊,拿掉四大世家赖以为根的财源,再把长子的前程毁掉,势必会引起家族的内斗来:哪个庞大的家族不都是人人盯着嫡长子的位子眼红?那就是未来的族长,家族中的一切还不都是他的?

四大世家当然都有祖训,以嫡为长不会乱了长幼尊卑,大力培养嫡长子才会传承到现在;可是如今他们的祖训却不能再保家族内无夺嫡之争了:因为嫡长子被皇帝废了!如此一来皇帝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观其内斗自耗,看着四大世家衰败下去。

皇帝等这一天,谋算这一切多久了?司马风悄悄的看一眼水慕霞,想到他曾经对自己说过的一些话;当时他不屑一顾以为水慕霞是杞人忧天,如今看来四大世家当中看得最远、最透的当属他了。

水慕霞正和晋亲王咬耳朵,两个人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原本大家看到他们交头接耳也不是一次,只是两个人都是大男人,平常也不曾听说他们有特别的喜好,因而无人多想;但在此时,看得太后和皇后都微扭过脸去,众人心头也生出异样之感来。

因为这两个大男人一冷一热立在一起在居然是那么的赏心悦目!

太皇太后走到殿外想起一事要叮嘱皇帝时,正好看到晋亲王和水慕霞密语,她的额头青筋跳了跳喝斥道:“你们两个就算是不要自己的名声,难道也不顾祖宗的名声,不把皇家的体面放在眼中吗?岂有此理,两个大男人成什么样子。”

晋亲王看向太皇太后:“母后,我和他…”说着话他还伸手点了点水慕霞;而水慕霞干脆轻握了握他的手——此等举止就是明白告诉众人他们的关系,摆明就是吃定众人会因为脸面等等,不会开口拆穿他们而放肆的让大家不得不正视、承认他们的存在。

“住口!”太皇太后听到晋亲王一口一个“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何况还看到两个大男人居然亲昵到要摸摸手?她想到那个妩媚到连女人都心生怜爱的太皇太妃,想不到晋亲王居然也能让男人动心。

就在她气得半死之际,看到水慕霞居然抓住一络晋亲王的头发,终于忍无可忍:“你马上给我成亲,不要再和萧家长子胡混,除非他能给你生个儿子出来!”

269章不如不辩

太皇太后的话冲口而出后,就连皇帝都屏住了呼吸下意识的看向晋亲王和水慕霞;大殿之上静得仿佛连空气都凝结、冻住了。晋亲王脸冷得比三九的北风还要冰三分,而水慕霞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张大嘴巴看着太皇太后。

如果水慕霞手指上没有缓缓掉下去的、晋亲王的头发,他的神色就更有说服力了。因而紫萱看到水慕霞一脸的震惊时,真得很想笑出来——你做假就做假吧,以他的功夫之高抖掉那络头发而让人不察觉很容易的,可是他硬是没有去做,任晋亲王的烦恼丝绕在他的手指间,再缓缓的滑落,迟缓的让人:包括皇帝在内恨不得过去一巴掌把头发拍下来。

实在是碍眼了,太碍眼了。

水慕霞的声音干涩的如同钝掉的锯子在锯坚木,难得让紫萱以为那不是水慕霞的声音,就算是看到他开口说话,也很难让她相信那么难听的声音是出自他的口:“太皇太后,您——,是不是误会了什么?”他说完好似才发觉他手指上还有一络晋亲王的头发,就好像那头发变成了毒蝎子般,慌忙抖掉:“草民,草民是正常的男人,大男人,我对天发誓。”

他说着话连移了两步远离晋亲王的身边:“那个,真得只是误会。草民和晋亲王只是性情相投、无话不谈、相交至深,时常见面;就算是常常深夜促膝相谈、或是抵足而眠,那也是因为有事情要谈,绝不是有私情。”

“绝不是。”他最后还要加上一句。

紫萱再也无法看着水慕霞,匆匆低下头以袖子掩面假装咳了一声,以掩饰她的狂笑:这也叫解释?这叫越描越黑好不好。如果不解释的话还好些,如此一解释就算是有那心中存疑的,也要相信这两个大男人绝对有私情——喏,私情二字还出自于水慕霞之口,不是他人说出来的;他用什么来形容他和晋亲王的关系不好?居然在这个要命的时候用了这么两个要命的字。

有人说水慕霞是无意的,是惊慌失措,是着急失了分寸:有人这样对你说,你相信吗?他是谁?他是水慕霞!让京城权贵们极为头痛的人,他会手足无措?您不要开玩笑了!

无人会相信水慕霞也会六神无主,就算现在应该是一个男人最为恼羞成怒的时候,只要是水慕霞,他就不会说错话、做错事。说错或是做错的话,那此人绝对不是水慕霞。

皇帝暗暗咬了咬后槽牙,因为他的牙也痛了,恨恨的盯着水慕霞手都不自禁的握了握,心知这小子就不会安份,但也不用玩得这么大吧?这要让他如何收场?他恨得咬牙切齿,可是水慕霞却对他递了一个眼神,让他呕得想拍案而起:那是一个媚眼,十成十的媚眼;他真得忍不住想怒吼了,可是却又硬压下来。

因为他懂了水慕霞那个眼神的意思:这可是个好机会啊。晋亲王和水慕霞不惜自己搭上自己的名声,他岂能让二人的心思白费?

太后那里却先叫起来:“慕霞,你给哀家住口!”她气得抬不起胳膊来:“你给哀家滚过来,给哀家好好说话,不要这样玩世不恭自毁名声。”她自然不能让自家的侄儿弄个这样的名声扣在头上,同时也不能毁掉晋亲王的名声。

宫中无情,她能在宫中熬到现在却也是因为几份情:一份是萧家的支持,一份就是晋亲王这个小叔子的相助。这在深宫之中,是极难能可贵的,因而她也是真心的待水慕霞和晋亲王好。

对于太皇太后叫出的那一声,她是恨到了极点。只有在宫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人才知道,宫里不会有糊涂人,也不会有老糊涂的人:她不相信太皇太后是气极而喊出的话,因为在宫中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不会是自己的切身之事岂会动真气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太皇太后肯定是想以此来败坏晋亲王和水慕霞的名声,如此一来她可以出口气且能把晋亲王捏在手心里,为他安排的亲事再不如意也能找到理由搪塞——谁让他好男色?有女子肯嫁他已经不错;同时,还能让萧家蒙羞,等于是给了萧家重重一击,要知道世家最重名声与体面,如此一来萧家势必会大不如从前,而太皇太后的娘家万氏一族就可以扬眉吐气。

说起了万家和萧家的恩恩怨怨那就多了,虽然万家得太皇太后历三朝而做后盾,却依然被萧家后来居上而压得抬不起头来:原因无他,因为万家倒底是新晋,能比得上传承百年的萧家呢?两家的不睦自然影响了太皇太后和太后这对婆媳的关系,但是宫里向来讲究的就是面不露色,因而她们并没有撕破脸。

水慕霞看看太后应了一声“是”就要移动脚步,不想晋亲王伸手握住了水慕霞的手道:“太后,臣弟离不得他。”他说完看向太皇太后:“慕霞什么都能做,只有儿子是生不出来的,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得。”

水慕霞的性子众人都是知道的,他胡说八道没有什么可是晋亲王如果开了口,那事情就是板上钉钉,绝对假不了。因此晋亲王这一握一说,就连太皇太后也愣在门口那里忘了应该开口说话的。

皇上抿紧了嘴唇,使眼色阻止了太后和皇后,看着太皇太后没有作声。

晋亲王看着太后挑起一边的眉毛来:“母后,慕霞是个男人,你让他生个娃娃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拍拍水慕霞的手:“不过,我们两个是…”

太皇太后是真得怒了,不过她的眼底深处也有着狂喜,如果此事是真的晋亲王这一辈子也不要指望自晋亲王府里踏出一步!而萧家因此受到的重创,想一想就算睡着了也能笑醒过来啊。

“晋亲王,你给哀家回王府面壁思过。”她指着晋亲王喝道:“你如此不知羞耻为何物,可对得起你父皇对你的疼爱,可对得起列祖列宗?!天下那么多的女子你不要,嫌平家的女儿不好,成,哀家不逼你,让你自己做主选个王妃。可是你给哀家选得什么儿媳妇?他——”指着水慕霞太皇太后一步一步又踏进殿来:“他就是你给哀家的儿媳,哀家打死你再自尽向你父皇谢罪。”

她有多少年不曾加一指于晋亲王了?不管是当着人还是背着人,这个庶子在七岁之后就让她不敢稍有异动,以免引祸上身。如今,能亲手教训他也让她有些激动。

高高举起的拐杖落下了,可是却只是重重的打在椅子上,晋亲王的人早不在上面了。这更让太皇太后着恼,她这个嫡母要打庶子,庶子居然天大的胆子敢躲开;可是她看向左侧的晋亲王时,一声怒吼硬生生的憋在了嗓子里。

到此时她才发觉一直扶着她的钱天佑居然不在她身边了,此时的钱天佑正像一条八爪鱼样巴在晋亲王的身上;见太皇太后看过来他还大声叫道:“不要打他,要打就打我吧,太皇太后你生气就打我吧。”

什么情况?!

这下子不止是皇帝差点咬到舌头,就连水慕霞也是一头的莫名其妙,紫萱托着下巴显然是不小心咬到了舌头。所有的人都看着抱住晋亲王的钱天佑,谁也弄不明白倒底发生了什么。

晋亲王直挺挺的立在那里,并不因为身上多了一个人而有丝毫的变化,依然是身子笔直、神色冰冷;只有一点例外了,那就是他没有把钱天佑扔出殿外去。依着所有人对他的了解,他是极不喜欢人靠近的,更不要说是爬到他身上去——曾经有人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还被他扔出去了,那人还是晋亲王的兄长。

但是晋亲王就由着钱天佑爬在他身上,虽然脸上很不耐,虽然盯着钱天佑的目光很不善,却没有把钱天佑一把扯下来,更不曾对钱天佑动粗。

皇后在心里呻吟了一声:不、不会吧?她合上双眼向上天祈求,千万不要和她想得一样。

太皇太后气得发抖:“天佑,你给我滚一边去!”

“谁要打晋亲王,就要先打死我。”钱天佑放开了晋亲王,却死死的搂住晋亲王的脖子:“我不放,我死也不放。水兄,你给我滚远些,离晋亲王远远的。”

这是抢亲的戏码?丁阳看看晋亲王再看看水慕霞,最后落在钱天佑身上:这三个男人看都有点别扭啊,钱天佑这种混人会搅进这种混水里的?

太皇太后手一颤,拐仗掉在了地上砸在了她的脚上,却顾不得自己脚痛:“天佑,你在胡说些什么?席家的姑娘你不喜欢,哀家再给找个好的,来,听哀家的话到哀家身边来。”失去儿子的她,孙子和她并不亲近,虽然天伦之乐看上去很好,但她真正疼爱的只有钱天佑一人。

钱天佑就是她的命根子啊。

钱天佑摇头:“不要!”

晋亲王却盯着太皇太后道:“母后,您刚刚说儿臣和水慕霞要做夫妻?还是您认为我要和天佑做夫妻?”声音不大,可是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人活活的冻死。

270章物以类聚

太皇太后闻言看着晋亲王,很认真的看着晋亲王,然后慢慢的开口道:“是本宫说得吗?满殿的人都看到你和水慕霞做了什么!如果你不承认的话,你又何必和水慕霞在众人面前如此龌龊?想逼得大家伙默认,想让哀家默不作声?妄想,哀家为你父皇,为了列祖列宗也不能容你如此胡闹。”她说到这里转头看向皇帝:“下旨吧。”

她看到晋亲王冷冷的目光心里就是一突,在暴怒中猛得清醒过来,想起晋亲王和水慕霞的性子:这两个人有哪一个会是笨人,当直想厮守一生也有得是法子,甚至大可以各自娶妻以掩人耳目,而不会用这种法子逼她或是皇帝承认他们——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这两个奸滑似鬼的岂能不知。

晋亲王没有着急开口分辩,而水慕霞也沉默着,他们看着太皇太后的目光里没有惧意,只有平静。静的让太皇太后的心头浮起了一丝的不妙,直觉告诉她好像中计了。

紫萱看着钱天佑肚子有些疼,全是因为憋笑而弄得,只不过又不好表现出来,痛也只能努力让自己缓缓的吐气吸气;不过,在看到太皇太后的臭脸后,她在心里更是大笑了几声,就算是暗笑到肚子更痛,也认为很值过了。

按理说太皇太后是不会上当的,因为晋亲王和水慕霞的手段看上去并不是很高明的,但她偏生就是上当了,居然还想让皇帝下旨降罪。紫萱心里还是有着担心的,谁知道皇帝会不会因此而降罪呢。

皇帝却是一脸的愕然:“皇祖母,您让孙儿下什么旨?”他是完全的不解,茫然的看着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闻言猛得抬头看向皇帝,就在和皇帝目光相撞的霎间,她已经确定自己是真得中计了!但是皇家的名声皇帝当真不顾了?她压着怒气开口:“晋亲王言行如此荒诞、德行岂止是有亏而已?哀家看,他需要在王府里好好的读书修身养性几年才成——皇上,列祖列宗的英灵在上,你做为儿孙岂能让他们英名受损。”

皇帝抚了抚下巴看向晋亲王:“太皇太后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朕看…”

“这也能叫误会?!”太皇太后气得一顿龙头拐杖,如今已经中计就只能将计就计,迫得皇帝下旨就算她赢了:“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放肆,再放任下去百官、百姓人人皆知,我们皇家的体面还要不要。皇上,哀家知道你心疼皇叔,哀家何尝不心疼晋王,只是爱之深就要责之切,为他好就要让他修养身心,不要再任他胡闹下去。”

晋亲王淡淡的开口:“不知我何处德行有亏?”

“你和水慕霞如此,以为哀家的眼睛老花了,众人的眼睛都看不到吗?”太皇太后不留情的斥道:“如今还不知道悔改,看来是要好好的多读几年书才成。”

水慕霞一脸的平静,也不分辩只是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太皇太后如此认定,那就是草民也要受罚了?”

太后闻言神色一变,瞪向水慕霞心道你多得什么嘴!

太皇太后“哼”了一声:“你把一个好端端的王爷勾/引成如此模样,现在还有何话好说?你的罪过自有太后和你们萧家的人处置,哀家才懒得理会你。”

她知道不能把水慕霞和晋亲王一并责罚,不然定会引来太后、皇帝和萧家的全力反扑;她眼下只要把晋亲王收拾掉,拿掉这颗在她眼中多年的钉子,相信不久之后太皇太妃也就会被她这个不肖儿子气死——大快她心啊。

水慕霞耸耸肩膀:“太皇太后,草民实在是冤枉的,如果太皇太后执意要责罚王爷和草民,草民就只想问一句——钱国公,您打算如何处置?”他指着紧紧搂着晋亲王不放的钱天佑,瞪大眼睛瞧着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被问得说不出话来,她要处置晋亲王和水慕霞的话,那钱天佑自然不能这样放过:重责了晋亲王也没有道理轻饶钱天佑;只是,她如何舍得、如何能狠得下心来。如果放过钱天佑,当然就要放过水慕霞和晋亲王,这当然也是她不想做、也不能做得的事情。

她做为太皇太后,指责晋亲王和水慕霞的话大家都听到了,为了偏袒钱天佑而放过晋亲王二人,以后她在宫中就真得不必发号施令了。看着水慕霞,太皇太后终于有些明了,她知道自己是中计了,却不是原本以为的那样,是水慕霞和晋亲王哄骗了钱天佑,用他来做挡箭牌。

太皇太后恨恨道:“天佑只是被你们被哄骗,他向来是个好孩子,就是心思太过单纯了些;如今他也不过是为晋亲王担心而已,岂有其它心思。水慕霞,你不要胡言乱语,天佑是个好孩子。”她再强调一遍钱天佑是个好孩子,仿佛如此说就能让众人相信般。

晋亲王看着太皇太后:“天佑抱着我,太皇太后是认为他只是想代我和太皇太后求情是不是?他也只是出于义气,出于亲情是不是?”

太皇太后当然要点头:“当然。你们不要牵扯天佑。他对你们如此好,你们怎么能害他呢?”她再动之以情,希望晋亲王和水慕霞能放过钱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