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朝阳缓缓升起,满院子的人忙碌了一宿全都面带青色、疲惫不堪,崔幼伯也早就被大夫人派来的婆子拉回去休息,只有魏妈妈、秦娘子和秦妈妈,三个人神情肃然的守在房门外,等着消息。

“哇…”

一声细弱的哭啼,划破了晨曦。

第106章 回娘家(一)

荣寿堂

老夫人随意的坐在正堂上,她看了看大亮的天色,又算了算时间,问道:“已经十几个时辰了吧,孩子生下来了没有?”

裘妈妈跪坐在老夫人身侧,听到这话,忙挺直腰身,回道:“嗯,已经一天一夜了,派去的婆子回来说,情况不是很好,可能会——”

老夫人重重的一掌拍在身侧的凭几上,震得几面砰砰作响,怒道:“蠢货,平日看她挺机灵的,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想着用孩子耍手段。哼,若是伤了我崔家的孩儿,看我不剥了她的皮”

老夫人素来喜欢崔幼伯,如今他终于有了子嗣,虽说只是个庶出的,但也是崔家的骨血不是?

原本想着,若是阿槿能好好的把孩子生下来,不拘是男是女,老夫人都会劝着大夫人给她们母子妥善安置。

结果呢,别人不曾害她,她却自己傻兮兮的往死路上跑,真、真不知道她的脑子里装得是杂草还是浆糊“老夫人,婆子回来说,说阿槿直嚷嚷是县主害她呢。”

裘妈妈小心的将下人的话回禀给老夫人,不过,听她那语气,她都不信这话。

老夫人怒极反笑,保养得当的脸上露出讥讽的表情,道:“哼,凭她也配让乔木害她?再说了,乔木若是想害她,有的是机会,何苦会让一个姬妾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对她下手?她当别人都跟她一样傻?”

阿槿虽是奴婢,但好歹也是崔八郎的房里人。所以,老夫人可以随意骂她,裘妈妈却不好附和。

讪讪笑着哼哈两句,裘妈妈又道:“奴派人打听过了,说是除了崔德志,阿槿还曾经跟武五娘说过几句话。不过,具体说得什么,丫鬟离得太远,并不曾听到。”

老夫人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冷声道:“她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呀,又是认乔木做表亲,又是撺掇着阿江乱折腾,现在又跟个侍妾搅合在一起…她来做什么,当我真不知道?”

裘妈妈低下头,这个话题,她更不好参与讨论了。

毕竟,这个话题再往深里说,就会牵扯到稻香院,紧接着便会引出所谓的嫡庶纠纷。

裘妈妈贴身伺候老夫人,对老人家的心思,也能猜到几分,经过这几日的观察,裘妈妈猜到老夫人似乎动了分家的念头。

裘妈妈是崔家的家生子,自是知道崔家的分家是什么概念。

其实吧,也不能算是彻底分家,而是把成家的庶子分出去,崔曲的主宅只留下嫡支。

所幸第二代的崔家子弟并无庶子,第三代也只有两个,分家的时候,只需将他们全家打发出去即可。

不过,二郎(即崔守义)一家子马上要进京了,他们那一支还有庶子,若是分家的话,估计还需要跟二郎商量。

正想着,耳边传来老夫人的低声喃呢:“…果然子孙多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呀,崔家,也到了分家的时候了…”

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婆子急匆匆的来到廊下,门口服侍的丫鬟回禀道:“老夫人,风娘子回来了。”

老夫人嗯了一声,道:“进来吧。”

那婆子忙应了一声,规矩的来到门边,屈膝行礼,道:“老夫人,阿槿生了…”

迎晖院正堂

大夫人神情有些焦躁的在堂屋里踱着步。

跟老夫人不同,大夫人对阿槿此次的生产,更加看重。

从昨天得到消息后,大夫人就一直坐卧不安——这可是小八的第一个孩子呀。

转了一圈,大夫人顿住脚步,不安的问着身边的人:“怎么样?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一旁垂首站着的丫鬟忙说,“还没有消息。听派过去的婆子回来说,好像阿槿的情况不是很好——”

大夫人不耐烦的摆摆手,“谁管她了,我是问孩子,孩子怎么样了?太医诊脉了没有?胎儿是否安好?”

丫鬟神情一窒,心里莫名的苦涩,唉,怀了郎君的孩子又如何,在夫人眼中,阿槿不还是个卑微的丫鬟,她的生死,根本就不被主人们所关注。

微顿片刻,丫鬟回道:“婆子回来说,太医已经诊过脉了,说胎儿有点儿大,生产的时候可能有危险。”

大夫人眉头紧皱,抱怨着:“魏妈妈也是,我看她是个老实勤恳的人,这才放心的把阿槿交给她,她怎么还能看着阿槿补过了头?”

丫鬟低下头,不敢接话。

其实,她也挺为魏妈妈抱屈,辰光院的人都说了,魏妈妈对阿槿照顾得非常好,但阿槿根本不配合,魏妈妈让她做什么,她总要三催四请的才做,而且每每都不按要求做,弄到现在这个样子,一多半儿都怪阿槿自己。

可她只是个奴婢,根本没有资格在主人面前多舌,更不敢帮魏妈妈说话。

大夫人也知道丫鬟不会回应她的抱怨,只得继续在屋子里溜达起来。

又围着屋子转了N圈,就在大夫人快忍不住,想冲去辰光院亲眼看看的时候,门外终于有婆子来报:“大夫人,阿槿生了”

大夫人几步走到门边,急声问道:“生了什么?小郎君还是小娘子?孩子可还好?”

婆子气喘吁吁的说:“恭喜大夫人,阿槿生了个小郎君…”

不等婆子说完,大夫人面露喜色,再次确认道:“真是个小郎君?孩子可好?”

婆子见大夫人满脸笑容,心知这趟差事定能得到不少赏赐,声音顿时拔高好几度,欢快的说:“真是个小郎君,哭声可大啦,定是个白白胖胖的健康孩子。”

婆子并不曾亲耳听到,不过,她想着,好话谁不爱听,尤其是大夫人听到她最疼爱的幼子也当了阿耶,不管她说什么,只要不是太扫兴的,大夫人肯定高兴。

果然,大夫人笑声连连,一叠声的喊道:“好好好,来人,看赏”

婆子接过沉甸甸的几串铜钱,高兴得无可无不可,恭维的话更是不要钱似的往外甩。

同样是报喜,来辰光院正堂报喜的婆子,却无比苦逼的龟缩在廊下,小心翼翼的等着主母召见。

萧南梳洗完毕后,听说阿槿生了个儿子,眉头只是皱了下,随即便恢复了往日的淡然,“郎君呢?可派人通知他了?”

昨天四美婢和阿槿发生了冲突,不管事实到底如何,萧南为了不让人说她徇私,便派人将她们禁足在自己屋子里。

四美婢被关了禁闭,崔幼伯也忧心阿槿,是以,昨夜崔幼伯并没有去东厢,而是去流水亭后的客舍胡乱凑和了一宿。

刚起床,还不等梳洗换装,崔幼伯便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许是萧南这个妻子的角色,已经渐渐深入到了崔幼伯的内心,他忽闻喜讯想找人分享,第一个便想到了萧南。

像个孩子一般,崔幼伯一路跑来正堂,喜滋滋的对萧南说:“乔木,我、我有儿子了,阿槿给我生了个儿子,哈哈,我要做阿耶了——”

猛地,崔幼伯看到萧南沉静得有些异常的面容,欢喜的声音戛然而止。

看到萧南眼角闪烁的泪光,崔幼伯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额,乔木最不喜欢阿槿,哦不,更确切的说,乔木最不喜欢他有其他的女人。

如今他的小妾生了儿子,他却乐呵呵的跑到萧南面前炫耀,这、这貌似不是很厚道呢。

其实吧,崔幼伯还是个天真的乖孩纸,若是那些士大夫或者勋贵们,遇到同样的情况,极有可能晃荡到正妻面前装13,假惺惺的说什么‘庶子也是咱们的孩子,日后也要孝顺嫡母’‘你要大度,一视同仁’云云。

萧南忍着心头的腻烦,故意装着心酸的样子,悄悄拿帕子拭去眼角的水光(某南:清晨打哈欠的人伤不起呀),低沉着嗓子,道:“我听说了,恭喜、恭喜郎君了。”

说着,萧南低下了头,帕子掩着脸,肩头耸动,似在无声的哭泣着。

两旁伺候的玉簪、玉竹,皆用控诉的目光盯着崔幼伯,直盯得他心里直发虚。

“乔木,我、我…你别难怪,我真不是有意的,你放心,我不会因为阿槿生了儿子就对她偏听偏信,昨天的事儿,我相信你”

崔幼伯不是傻子,昨天阿槿的计划漏洞太多,只是昨天情况紧急,崔幼伯根本没时间也没心情调查事实。

不过,经过一夜好眠,他的头脑异常清醒,稍加思索后,便发现了不对劲。

此刻,崔幼伯见萧南如此伤心,也有些不好意思,几步走到萧南身边,伸手环住身子颤抖的妻子,轻声安慰道:“乔木,过去都是我的错,我、我以后都不会了。你不喜欢阿槿,日后,我不见她便是。”

萧南没有抬头,带着浓浓的鼻音,道:“郎君这是说的什么话,阿槿再不好,她也为你生了孩子,也算是咱们崔家的功臣,哪能丢到一边不管。”

崔幼伯见萧南还能如此体谅人,心里更是愧疚不已,唉,君直兄说得对呀,阿槿这件事上,他确实对不住乔木。

萧南又道:“…前几天,我阿娘派人来传信,说是按照规矩,女儿生产前要去娘家静养待产,我现在胎儿也稳了,所以,想、想回娘家住一段时间,可好?”

第107章 回娘家(二)

阿史那晼来到大兄的院落,正好跟回禀完毕的林四娘子错身而过。

“阿晼?怎么才回来?用过朝食了吗?”

阿史那旸的娘子程氏热情的招呼着,回头还吩咐一旁的丫鬟:“去,把我刚煎的红枣茶给县主端来一盏。”

小丫头答应一声退下了,厅堂上只剩下程氏和阿晼。

阿晼并没有回答程氏的话,而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她,只看得她有些发毛,抚了抚脸颊,不自然的笑道:“怎么?我、我脸上沾了什么脏东西?”

阿晼却冷不丁的问了一句,“大嫂,那个孩子是我大兄的吧?”

虽是问话,但语气甚至笃定。

程氏闻言,脸色大变,温柔的目光陡地一收,异常清冷的双眸定定的看着阿晼,随即又似想到了什么,释然一笑,道:“你看到了?”

是呀,林四娘子前脚出去,阿晼后脚就进了门,只看时间,阿晼很有可能亲眼目睹大门前的一幕呢。

阿晼点点头,继续追问着刚才的问题:“大嫂,你还没告诉我呢,他是不是大兄的孩子?”

刚才,穆大娘子抱着孩子撞石墩的时候,被史家的小厮拦了下来。

紧接着,林四娘子又是讥讽又是怜悯的一番劝慰,终于将穆大娘子母子打发了出去。

并且,林四娘子还非常确定的给出结论:穆大娘子不过是个市井闲人,想随便用个孩子来讹诈史家。

至于史家的人信不信,林四娘子以及她背后的程氏并不感兴趣,只要围观的众人相信就成了。

不过,阿晼经过昨夜和萧南的谈心,又异常用心的观看了刚才那一幕,她有种预感,大嫂并不像她表现的那般柔弱无用,而那个穆大娘子极有可能是大兄养在外面的女人。

想到这一点,阿晼隐隐的猜到了程氏不准穆大娘子母子进门的原因,但她还有一些细节没有想清楚,犹豫再三,她还是来找程氏一问究竟了。

似是被人揭穿了假面具,程氏再也没有继续扮演温柔大嫂的模样,而是慵懒的将身子依靠在斑丝隐囊上,白皙纤细的手指轻轻敲着凭几,圆润柔美的面容上带着一抹漫不经心的笑容。

程氏浅浅一笑,略带嘲讽的说道:“没错,这个孩子确实郎君的孩儿,怎么,咱们的定襄县主要仗义执言,接纳侄儿回府吗?”

以程氏对阿晼的了解,阿晼绝对能做出这样的事儿。

这个小姑子,被家里宠坏了,在她眼中,是非曲直都有着明显的界限,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根本没有所谓的灰色地带。

这一次,程氏却猜错了。

阿晼摇摇头,原本澄澈的双眼里沾染了一些世俗的色彩,她轻咬下唇,继续道:“你既知道,为何不准她进门?大嫂,你并不是善妒的人,否则,大兄身边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姬妾了。乔木说,温柔并不等于柔弱,温和也不等于怯懦…我不懂,大嫂,你能告诉我吗?”

程氏有些讶然的瞪大了双眼,身子也渐渐坐直,她定定的看了阿晼好一会儿,并没有在她身上看到什么‘气愤’‘鄙视’,只有丝丝的了然以及更多的茫然。

程氏不由得猜测,难道是襄城县主和小姑说了什么,让这个天真得近乎孩童的小娘子对俗事有了兴趣?

程氏转念又一想,猛地想起前些日子阿郎(指阿史那忠)和郎君(指阿史那旸)曾提到过,要给阿晼说亲事,唔,是了,阿晼也定是听说了这事儿,这才对内宅之事产生了兴趣。

想到这一点,程氏来了兴致。

说实话,她虽然对郎君很失望,但对阿郎和阿晼还是很关心的,尤其是阿晼,自从大家(婆母的尊称)过世后,阿晼就是她负责教养的。

只是阿晼被家里人宠坏了,喜欢玩玩闹闹,对女子的一些技艺很不屑,每次程氏想教她,都被她不耐烦的推掉了。

后来,程氏也放弃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妹妹,她没必要太过较真儿。

这次,阿晼却主动提起这个问题,程氏当然乐意好好教授一番。

好吧,就拿姓穆的市井奴儿做例子吧。

“早在十年前,我就知道这个女人的存在了,并且,在她刚怀孕的时候,郎君曾提出要把她接回来,我同意了,但也提出必须让她签下卖身契…”

程氏缓缓的将整件事告诉了阿晼,语调平淡,仿佛讲述陌生人的故事一般,“只可惜,那个女人根本不想进咱们史家的门儿,说来也正常,她在外宅是说一不二的女主人,哪肯来史家在主母跟前伏低做小?”

“生下孩子后,郎君为了那孩子的前程,又提出只把孩子接回来,认在孙姨娘的名下。我同意了,可那女人抵死不答应。那时我对郎君说,孩子现在不回来,日后再也不许进史家的门,更不准入史家的族谱。”

阿晼眉头紧皱,她脑子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只是想到今日那女子可怜、决绝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她现在求上门来,您为何又——”

程氏冷笑出声:“现在当然不同了,‘三岁看大七岁看小’,那孩子都十岁了,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又有那么个阿娘天天教着,谁知道他是个什么性子?我可不想给家里弄回一个祸害,搅的家里鸡犬不宁。”

阿晼似是明白了,她缓缓的点点头,“所以,大嫂明知道那孩子是谁,却不准许他进门。而那人,也是见孩子长大了,即使离开母亲来到史家,也能安全长大,并且还能有个正大光明的出身——”

程氏露出满意的神情,赞许的点点头,“阿晼果然进益了,一下子便看出了那女子的算计。哼,好个周全的计谋,但她把咱们都当傻子了?还是把史家当成什么了?想来就来,想算计就算计?”

真是被那个男人惯坏了,以为全天下的人都跟史旸一样,把她当心肝宝贝一样捧着、无条件的宠溺她?

阿晼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兄呢?大兄若是想让那孩子回史家,大嫂您又该如何?”

程氏冷冷一笑,“不会,当年我让你大兄写了契约,注明那个孩子是外室子,一世不得入史家。”他若是反悔,她就拿着那契约去求见皇后做主。

因阿晼是夫家的人,程氏便把后一句咽了回去。

阿晼眼睛一亮,她终于确定了一件事,大嫂果然不是简单的人呀。

几步扑到程氏的方榻前,阿晼双眼亮晶晶的看着她,无比期待与热切的说:“大嫂,你教我”

若是有一根尾巴的话,阿晼肯定会欢快的冲着程氏拼命的摇着。

崔家的人,觉得今天的新闻格外多。

先是崔八的爱妾阿槿产下了辰光院的庶长子,紧接着,还不等众人将这条信息消化完,又传来八娘子大张旗鼓的回娘家的消息。

“唉,这个萧南,真是…前些日子,看她行事作风,还以为她长进了,没想到却还是这般任性恣意。”

小柳氏随意的坐在正屋,背倚着隐囊,手里端着个茶盏,轻轻啜着茶汤。

“可不是,她怎么能在小妾产子的当日就拂袖而去,而且我听说,她根本就没有请示大夫人,而是象征性的去跟大夫人说了一声,就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崔家。”

崔薇也连连摇头,说实话,她很为这位疑似穿越同仁的NC感到无语。难道萧南不知道,她这样做,几乎把自己前些日子的努力全部抹杀了?

大宅门的女人都知道,心里嫉恨小妾和庶子是回事儿,但像萧南这般,为了小妾生子的事儿,做出这么大的反应,只差敲锣打鼓的告诉全京城的人,郎君的小妾有了儿子,本县主很生气,后果也将很严重。

如果不是萧南的身份贵重,其他嫡妻做出这种不顾大局的事儿,极有可能被夫家休掉呢。

妒,可是七出之一呀。

再说了,阿槿生的庶子,名义上也是萧南的儿子,接下来的三日洗儿、满月等宴会,主母若是缺席,这让京城的其他世家怎么看崔家?怎么评论她萧南?

难道这位县主,也被大唐的彪悍公主们附体了,嚣张的不顾及自己的名声了?

崔薇可以想见,日后若是那小妾和庶子出了什么事儿,人们第一反应就会想到萧南。

而且萧南这个悍妇、妒妇的帽子,却是再也摘不下来了。

“确实有失大家主母的风范”

小柳氏撇着嘴,很是不屑的附和着。她早就说过,萧南除了投胎的时候比她幸运,其他的任何地方,她都不如自己。

“表姐,三娘子,你们误会萧南了,”

一直沉默不语的武五娘,却阴沉着一张脸,郑重的说道:“她这么做,恰恰是聪明至极的选择。”

“什么意思?”

小柳氏和崔薇闻言,都满心疑惑,异口同声的问道。

武五娘目光扫过这姑嫂两个,最后落在小柳氏身上,淡淡的说道:“我这两天打听到了一些有趣的消息,据说,自从萧南怀孕后,她数次被人陷害,吃食、熏香甚至衣料,都曾经被人动过手脚…”

不知为何,小柳氏听了表妹的话,竟激灵灵打了个寒战,一个不留心,竟脱口而出,“你、你怎么知道?”

第108章 回娘家(二)

话音未落,小柳氏立刻意识到说错话了,忙不自然的遮掩道:“表妹,你不知道,前几个月我们崔家刚刚折腾了一回,你见过的那个萱草,也是因为八娘子怀孕的事儿,才被赶出去的呢。”

武五娘没有说话,只是那么定定的看着小柳氏,清冷的眸子里满都是了然和嘲讽。

小柳氏在武五娘洞若观火的双眼逼视下,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干脆闭上了嘴。

武五娘见状,也不好逼得太过,毕竟她目前还需要依仗这个没脑子的表姐呢。

浅浅一笑,武五娘舒缓了下室内紧张的气氛,道:“表姐,咱们三个都是自己人,有些事,大可不必遮遮掩掩的。再说了,我说这些并不是指责表姐,而是想提醒你——”

小柳氏未出阁的时候,就知道武家的这个小表妹是个厉害的角色,同辈里有好几个堂姐妹、亲姐妹,但最最出挑的却是她。

这次,武家想借机跟崔家攀亲,一下子选出了五名待嫁小娘子,但最后顺利抵达京城的,只有武五娘。

其他的姐妹,要么病了,要么水土不服,要么脸上生了疮,要么‘陷害’姐妹被发现…

如果说这样的人单纯、善良,别说骗鬼了,就是小柳氏都不信呐。

这会儿听到武五娘的话,小柳氏心里闪过好几个念头,只是现在她还不能确定武五娘肯不肯为自己所用。所以并不敢实话实话,打着哈哈敷衍道:“呵呵,表妹说的是,咱们都是姐妹,表姐我若是哪里做得不周全,你可一定要提点我呀。”

武五娘心里微微叹气。她知道,以小柳氏的多疑,她肯定不会这么轻易信任自己,毕竟她来到崔家也不过十来天的功夫,两个人即便有共同的目标和敌人。但也不会如此轻易的结成同盟。

不过,眼下的情况已经不容许她步步为营了,时间紧急,她必须在崔老夫人和大夫人彻查崔家前,帮小柳氏抹掉所有的证据。

如若不然,小柳氏倒了,她的依仗也就消失了。

武五娘不再废话。直奔主题:“八娘子这次回娘家,并不是为了萱草的事,而是因为随后的一些事,比如加了料的牛乳、来历不明的银香球,以及这次阿槿的早产。”

武五娘发现上天很照顾她,上次她跟阿槿提点了几句后,小柳氏的人也找上了阿槿。

经过她一番打探,得知小柳氏命人提醒阿槿借肚子里的孩子陷害萧南,并大方的给予阿槿诸多帮助。

小柳氏虽然没有蛊惑阿槿想办法早产,但她提醒的话语。恰恰让阿槿想到了一箭双雕的好办法——既陷害了萧南,又能让自己‘意外’早产。

只可惜,萧南很谨慎,慢说她本人不出门,就是身边的贴身侍女和妈妈,也都是轻易不出院门。

这让阿槿想陷害都没有机会。

最后无奈之下,阿槿这才选择了同院的宠姬下手。

这事儿跟萧南并没有直接联系。但只要仔细调查,便会发现阿槿的险恶用心,也会查到小柳氏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

而小柳氏的出现,势必会冲淡武五娘在此事中的印迹。

所以,武五娘听说后很高兴。尤其是在听到萧南借故回娘家后,更是大大的松了口气——查吧查吧,即使查到她曾经和阿槿聊过天,但也查不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再说了,有表姐在前头挡着,谁还会在意她武五娘的几句戏言?!

“五娘子,你这话什么意思?”

小柳氏脸色大变,目光宛若利刃般刺向武五娘,心说话,这些事她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她调查这些,到底有什么目的?

武五娘却笑得一脸恬静,柔柔的说道:“表姐,我说了,我查这些不是为了找你麻烦,而是要帮你。”

见小柳氏还是一脸戒备的样子,武五娘心底无声的叹息,唉,就这样的脑子还敢在内宅里玩儿阴谋诡计。

如果不是老夫人想保持府内各房的平衡,并没有拿出真正的手腕制裁,似小柳氏这般的人,早就死了不知多少回了呢。

“表姐,八娘子这次回娘家,绝对是聪明之选,”

武五娘知道对这样的笨人,话一定要说明说透,但凡有一点儿委婉,她都可能听不懂。

竖起右手食指,武五娘道:“第一,八娘子回娘家,符合时下的习俗,在礼法和道理上都说得通;”

小柳氏点点头,没错,现在确实有这个风俗,女子生产的时候,可以回娘家。

竖起右手中指,武五娘继续:“第二,她现在回娘家,是为了避免生产前,以及生产的时候有人陷害;”

说到这里时,武五娘特意扫了小柳氏一眼,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小柳氏却没有丝毫不好意思的感觉,反而沉思片刻,然后缓缓点头表示认可。

在武五娘看来,小柳氏在谋害萧南事情上不遗余力;而在小柳氏看来,比起自己,阿槿更热衷于算计萧南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不过这也没错,阿槿自己生孩子的时候,都不忘陷害萧南一把,更不用说等她生完孩子、休养完毕,将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害人呢。

而萧南还有三四个月才能生产,这期间‘意外’太多了。

武五娘竖起第三根手指,“第三,八娘子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娘家,是逼老夫人和大夫人表态。”

这次,连崔薇都想明白了,连连点头:是呀是呀,且不说她六嫂那一出又一出的暗害,单是阿槿这一件事。就足以让萧家的人有理由质问崔家。

大公主来崔家那次,崔薇虽然不在场,但事后听六嫂说过,老夫人和大夫人曾信誓旦旦的跟大公主保证,一定会好好照料萧南。

结果呢,一个卑贱的同房丫头。在生产的时候都不忘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