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参将心中猜疑,莫非这女子身份不一般,这些人竟然会给她这样的脸面,也许他的选择是对的,他已经必死无疑,只要妻儿能有一线生机…

韩参转头向不远处看去,带着人站在那里的,就是女子所说的“宋大人”,此时他才有所领悟,那宋大人莫非就是宋成暄,诛杀了简王的人?

一路回到城中,韩参将躲躲藏藏不敢放松警惕。

终于踏入一处院落,韩参将手心中满是汗水,整个精神稍稍松懈下来。

“大奶奶您回来了。”管事上前迎接。

韩参将感觉到管事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他正要将头压低些,只听门口又传来脚步声。

“大爷回来了。”

管事立即又向门口走去。

那些人称呼女子为“大奶奶”,那么这个“大爷”应该是女子的夫婿。

韩参将心中好奇这女子的夫君会是什么模样,他抬起头看过去,那位“大爷”已经走到灯火之下。

那人腰背挺拔,幽深的眼眸仿佛能看穿一切,正抬眼向他看来。

韩参将顿时愣在那里,方才他看了一眼宋大人,虽然隔得很远看不清楚,但是那种迫人的锐气他却记得清清楚楚。

这人之所以让他熟悉,不是因为他们早就相识,而是他刚刚见过这张脸孔。

宋大人。

韩参将冷汗湿透了衣襟。

难道宋大人追到了这里。

不对,管事叫他“大爷”。

大爷,大奶奶,他们是一家人。

“这是哪里?”韩参将茫然地开口。

“这是宋都督府上。”

宋家。

韩参将浑身颤抖。

那宋大奶奶说的没错,跟着她宋大人的确不会抓他,因为他会自投罗网,根本不需要宋大人动手。

韩参将道:“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你们说就是,我都会照办。”他不再挣扎了,这样的差距,无论怎么做都是别人的囊中之物。

蒋大爷又将几箱东西送去宋家。

“我家小姐说了,大爷不要再破费。”宋家管事妈妈向蒋大爷蹲身行礼。

“都是些小玩意儿,不值多少银钱,”蒋大爷微笑着,“只要她喜欢就好。”

管事妈妈吩咐人将箱子抬进门,蒋大爷这才离开了宋家,一路走出胡同,蒋家管事上前道:“大爷,那边有消息了,梁老爷出城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成了。

蒋大爷眼睛一亮。

第六百五十章 独守空床

梁家上下一片愁云惨淡,带到京中的人手都被派了出去,却一无所获。

梁二爷一瘸一拐地从屋子里出来:“备马,我去找。”

“你要气死娘不成?”嘶哑的声音传来,紧接着是一阵咳嗽声。

梁二爷咬咬牙又转身去了梁大太太房里。

梁大太太靠在引枕上,旁边的梁大小姐眼睛通红地在一旁服侍:“母亲别着急,二哥回来了。”

梁大太太抬起眼睛看向儿子:“你大哥出事了,你爹又被人掳走,你本就受了伤,再有什么闪失梁家就要倒了。”

梁二爷道:“也许我们早就该将这一切禀告给衙门,我早就觉得这条商路有问题,像是有人想要将所有前往北疆的商贾都掌控住,也许大哥出了事也并非意外,都因为我们逆着他们的意思做事。”

梁大太太脸上浮起苦涩的神情:“要怎么说?手中没有证据…现在你父亲在他们手中,若是告诉朝廷,他们就会向你父亲下手。

还不如他们找上门时,我们就答应帮他们运货。”

梁二爷咬牙:“我们不知道那些货物都是些什么,就轻易答应下来,真的接了手,以后就很难抽身了,这样偷偷摸摸的运货,必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儿子猜测没有错,我们不答应,他们就绑走了父亲。

现在以父亲做要挟,还不知道要让我们去做什么危险的事。”

梁大太太道:“有可能是山匪,你不要胡乱想,常年走商的人谁没遇见过这种事,只要花些银钱,或是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将人放回来,那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没有你父亲的性命重要。

就像你说有人要掌控商路…那么多走北疆的商贾都不明白,怎么就你清楚。”

“母亲说的话,儿子不能认同,”梁二爷目光坚定,“我们不能就此向那些人低头,儿子去将父亲找回来。”

梁二爷说完话再次起身向外走去,这次无论梁大太太怎么喊,梁二爷都不肯回头了。

今年对于梁家来说就是灾难。

年初时,大爷走商客死异乡,大老爷带着人出城之后再也没能回来,二爷一路找了出去,又是一整天不见人影。

梁大太太和梁大小姐相依在屋子里,天渐渐黑下来,梁大太太心中的希望也渐渐磨灭。

“大太太,”管事进门道,“外面有人送来消息,让我们商队明日启程去往大同,沿路走官道…还说…”

管事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二爷腿脚不麻利,让您不必等他。”

梁大太太手一颤,她知道这是绑了老爷的人来传的话,这些人无处不在,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说不定老二出去找人的时候也被他们抓了。

她早就知道这些人防不住的。

现在梁家只剩下女眷让她们怎么办。

“太太,”管事道,“会不会我们家里有他们的人,要不然我带人再去查一遍。”

“不用查了,”梁大太太颤声道,“吩咐下去明天…启程吧!”她不能拿老爷和儿子的性命去赌,而且就算查又有什么用,真的能找到那些人的眼线吗?

就算家里能防得住,外面的人呢?

也许按他们说的去做,真的会有一线生机。

管事已经明白了梁大太太的心思:“我这就去安排。”

管事刚刚走出门,就听门房来禀告:“蒋大爷来了,问我们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商贾之间都会有些来往,路上也好互相照顾,万一谁家商队出了事,至少有人帮忙报信回来。

梁大太太想到自家的情形,明天两个女眷带着商队去大同,这一路还不知道遇见什么事,能不能将老爷他们救回来,心中不禁一动吩咐管事:“将蒋大爷请进来吧!”就算打听打听消息也是好的。

从前蒋家不太引人注意,现在却不同了,蒋家的姻亲宋家出了一位都督,而且这位都督十分年轻将来必然前程无量,最重要的是宋都督前往常州卫所任职,南直隶的官员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能够想到,蒋家以后会越发的兴旺。

梁大太太整理一下衣衫,支撑着从软塌上起身,坐在椅子上待客,梁大小姐则避去了屏风后。

蒋大爷走进屋子向梁大太太行礼:“世叔和二郎不在吗?”

梁大太太脸色微变,但不动声色地道:“他们有事脱不开身,明日我带着商队去大同。”

蒋大爷惊诧地看着梁大太太:“您…这…商路危险,您怎么方便,北边多不太平,可能会遇到乔装打扮的鞑靼人。”

“没关系,”梁大太太道,“我也曾与老爷一起走过商,眼下老大没了,家中人手不足只能如此。”

蒋大爷沉默片刻没有再劝说只是道:“我们明日也要去大同,大太太若是不嫌弃,不如一起同行,也算有个照应。”

梁大太太心中欢喜,想到那些人送来的口讯,只是说让他们明日启程,沿路走官道,没有他们不能与旁人同行。

蒋大爷这话就像是雪中送炭,梁大太太真的不想拒绝。

除此之外,蒋家是宋家的姻亲,这等于衙门里多了一条路,她们前途未卜,或许真的需要蒋大爷帮忙。

她就怕会无端牵连了蒋家。

梁大太太想到这里,心中一凉就要开口拒绝。

“就这样定下吧,”蒋大爷道,“大太太女眷走商必然有难处,涉及隐秘我就不问了,从前我们两家就相识,如今既然遇见哪有不相助的道理,这次我带的货物也不多,正好有空余人手,明日一早我就来帮忙。”

梁大太太心中一暖:“可这事…”

蒋大爷道:“蒋家有难处的时候,大太太再帮我也就是了,”然后起身向梁大太太行礼,“时间不早了,我就不叨扰了,大太太好做安排。”

梁大太太立即感谢。

蒋大爷起身时看了一眼屏风,屏风后的纤细人影让他心中一亮,这次还会另有收获。

送走了蒋大爷,梁大太太将管事叫来安排明日事宜。

整个小院子忙碌到深夜才渐渐安静。

梁大太太吹了灯,带着满腹心事躺在床上,刚准备合眼,就看到一条人影无声无息地站在了幔帐外。

梁大太太下意识就要喊叫。

“想要梁大老爷和梁二爷活命就不要出声。”那人影冷声吩咐。

梁大太太勉强点了点头,片刻功夫门被打开,又有一个人走进来。

随着那人渐渐靠近,梁大太太能辨认出那是个女子。

“母亲,”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来,“从明日开始,我就是您的女儿了,跟着您一起前往大同,这一路上还要我们母女互相照顾。”

宋家。

宋成暄看着空荡荡的大床,微微皱起眉头。

他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可今夜他却觉得屋子太过冷寂了些,就好像多年的习惯一下子被改变,让他感觉到十分不适。

第六百五十一章 谁都别想睡

大爷,该歇着了。”

陈妈妈犹豫再三还是进门来,大奶奶不在家,这屋里屋外的气氛好像都变了,现在他知道为何宋家下人见到大爷都是一副紧张的神情。

大爷在家中板着一张脸,的确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陈妈妈也是老管事了,见过不少风风雨雨,男主子独自在家的情形她常常见到,老侯爷最多晴转多云,这种情况只要少说话都做事,大家都会平平安安度过。

侯爷看似晴天,但是心中已经细雨绵绵,好在有世子爷在,别人用不着头上顶锅,再不济还有兵部洪大人那个倒霉蛋可以被折腾。

现在的大爷…有些让她心中慌张,就像小时候家中闹洪水,村子里所有人都被无情地卷了进去。

早知道她不该来做管事,主子越来越难侍奉,一个比一个能出难题。

宋成暄走向浴房。

陈妈妈松了口气,应该可以了吧,接下来希望大爷沾枕头就能睡着,那她的差事也算办好了。

陈妈妈走出屋子,忐忑地等着屋子里传来声音。

脚步声来了,灯却没有熄。

陈妈妈吩咐银桂:“去喊张真人过来。”永夜跟着大奶奶走了,这院子里了解大爷的也就剩下张真人了。

宋成暄躺在床上,却忽然感觉到床铺硬得很,还不如衙门值房的木板床,库里应该有更暖更软的褥子。

如果清欢在应该能将那床褥子找出来。

他们刚刚成亲不几日,她就跑了出去,外面那么好玩,比与他在家中好许多吗?

宋成暄看向旁边的矮几,上面放着几本书,她想得倒是周全,不过他今晚不太想读书。

宋成暄终于起身,拿起架子上的长衫穿上,这几日在家养得精神太好,以至于辗转难眠。

既然这样不如做些事。

“将张真人喊过来。”宋成暄吩咐一声。

“大爷,”银桂上前道,“张真人方才让人来知会,他怕…”

说到这里,银桂就生气,张真人原话说的是:怕世子爷办不好事,他过去帮帮忙。

就算世子爷一无是处,侯爷能打,夫人能训斥,却轮不到张真人那个骗子说三道四。

银桂心中默默向张真人翻了个白眼,将中间这段话抹掉:“张真人去找那些粮食了。”

宋成暄皱起眉头,张真人愈发不像话,竟然事先没有禀告自己就出府去了。

宋成暄又看了一眼冷清的内室,清欢这是为了朝廷的事奔走,不止是简王的遗祸,也是户部和兵部监管不当,这么算来宗室和兵部尚书大人至少也该出出力。

这么冷的天,顺阳郡王、宁王和洪大人应该也睡不着觉吧!

宋成暄吩咐银桂:“让门房备马。”

银桂应了一声立即打发小厮去安排。

陈妈妈松口气,看来大爷准备出去折腾了。

送走宋成暄,陈妈妈困意来了:“好了,吩咐厨房、柴房的管事,院子里的杂役都歇了吧!”

这场雷雨绕道去别的村了。

简王谋反,皇室宗亲都受了不小的惊吓,宁王妃将整个王府里里外外都整理了一遍,忙得脚不沾地,结果真的找到了好几个简王的眼线,夫妻两个胆颤心惊地将一切处理好,这才安下心来。

家里算是干净了,却也弄得宁王素了好几个月,今晚总算得了功夫,宁王早就一头扎进了浴房,然后心情不错地走出来,准备好好与王妃谈谈心,谁知刚刚脱了衣服,就听到门口传来管事妈妈的声音。

“王爷,顺阳郡王来了。”

“让滚。”

“宋大人也来了。”

屋子里一阵静寂,片刻功夫宁王脸色铁青地走出来,好好的晚上不让人睡觉了吗?大家都是有妻室的人,到底什么事想不开,非得这样互相伤害。

如果只是顺阳郡王来,那一定是故意找茬,他不会理睬,沉稳的宋大人不同,他前来定有十万火急之事。

下次办事也要看看黄历,最近他真是运气不佳。

在书房里见到宁王。

宋成暄的心情稍稍好了些。

顺阳郡王和宁王面面相觑。

宋成暄将整件事说了一遍:“南直隶年年都有佃户动乱,就是因为粮食不够,朝廷虽然有赈济却每年都要饿死许多百姓,如果不将此事查明,情形就不会好转。”

宁王义愤填膺道:“怪不得凤阳有那么都的存粮,这样放任下去,说不定哪天叛军就卷土重来,必须要查个彻底。”

顺阳郡王抿了口茶:“恐怕这件事还要只会兵部尚书,”

“去,”宁王赞成,“恐怕还涉及北疆的军资,我看那张玉弛说不定也插了一脚,我去问问几个盯着张家的御史,去年还有御史提议减少北疆的军资,正好趁着这机会将军资核查清楚、明白。”

顺阳郡王有些意外,宁王的火气不小啊,这是要闹得大家都彻夜不眠。

宁王起身道:“快走吧,我们分头行事。”

注定今晚许多人家府邸灯火通明,各位大人彻夜难眠。

梁家马车一路出了京。

蒋大爷和李四爷也带着马队跟了上去。

这样一来商队壮大了一倍,走在路上大家都心安不少。

蒋大爷道:“听说伯母也启程回太原了。”

李四爷点点头:“母亲好久没有归家,也要回去打理家事。”最重要的是朝廷传出消息,郎中回天乏术,大姐昏迷了几天已经撒手人寰,如今尸身就在义庄中,大姐身后事如何处置,母亲要回族中与长辈商议。

李四爷道:“走完这一趟,我也得赶去太原。”

蒋大爷叹口气轻轻地拍了拍李四爷的肩膀。

李四爷收回思绪,看向梁家的商队:“你不觉得梁家有些奇怪吗?梁家男人都哪里去了,竟然让女眷出面。”

蒋大爷看着梁家井然有序的队伍,眼睛微微发亮:“家家都有难事,我们不要多问,多帮衬一些就是了。”

队伍走了大半天,终于停下来休息。

蒋大爷叫来人:“将我从城中带来的糕点拿来。”他要给梁家女眷送去,路上能吃到这样的点心,想必梁家女眷会很感激他。

梁家马车外,蒋大爷拿着一只食盒走过去,即便梁大太太不想吃,也要顾及梁大小姐,女孩子多数喜欢甜食。

蒋大爷站稳了脚,正要说话,不知道从哪里忽然刮了一股风,他微微眯起眼睛,然后一个小厮走过来撞到了他的手臂,蒋大爷只觉得手臂一麻,紧接着手里的食盒就掉在了地上。

永夜满意地点了点头,若是让人在他眼皮底下向女主子献殷勤,他以后的日子还能过吗?

梁大太太不知道蒋大爷的尴尬,只是道:“蒋大爷,我们的货物就在前面了,你要陪着我们去取吗?”

第六百五十二章 掌控之中

蒋大爷还没从变端中回过神来,一时忘记回答梁大太太的话。

撞到他的小厮也一脸惊诧,方才不知从哪里来了一股妖风,将他推到了蒋大爷面前,还好马车里的太太和小姐没有注意。

小厮忙躬身收拾食盒,然后以极快的赔礼。

梁大太太这时仿佛在注意到外面的情形,撩开帘子不悦地看向小厮:“还不下去。”

小厮躬身将食盒一并带走了。

蒋大爷伸出手来,一时如鲠在喉。

偷偷摸摸在旁边下手的永夜收回探出的小手,他不能太猖狂,蒋大爷兴许见过他,万一将他认出来得不偿失。

蒋大爷望着眼前的情形,不禁有些恍惚,他方才是来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