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位列榜首。”唐平安道,“反正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件事情,也不会忘记吴昊。”

刘华附和道:“虽然给大家笑笑,但都不是恶意的,而且这辈子大家都记住了,你也不亏。”

“我亏啊!”吴昊道,“我追了一年的管理系女生,再也不理我了。”

“呵呵,那是没缘分,后面有更好的姑娘在等着你。”唐平安道,这事情大家都知道,其实就算没有这事儿,那姑娘也看不上吴昊。

一切只不过是借口罢了。

“你们这帮损友,我以后没有媳妇,我就赖上你们了。”吴昊无赖道,他人也开朗,也能开得起玩笑。

因为看光光,变成风云人物,也是没谁了。

之后,其他人也说了同学之间的趣事。

席间,何甜甜借口去上厕所,去柜台那边付钱。

“您好,牡丹厅的钱已经付了。”老板娘道,“这些学生挺奇怪的,以前都是吃完放再付钱,今天要求先把钱付了。现在我知道了,原来是有人争着付钱啊!”

何甜甜笑笑,道:“我还想请他们吃饭呢。”

既然用不着她付钱,那就不付了,稍后她准备一些礼物,送给同学们。

跟在后面的元华偷偷跑回来,道:“何老师果真去付钱了,幸好咱们先付钱了。”

“哎,何老师是我遇到最好的老师了。”刘华道,还那么好看。

“是啊,我也这么觉得。”元华道,“咱们要好好学习,好好创作,将来别人问我们最喜欢哪个老师的时候,我们就说何老师,让更多的人知道何老师的好。”

“嗯,嗯。”唐平安道,上次出版社给了寄过来一些问题,访问作者一些问题,然后发表在杂志上,推广他的报道。

上面有一个问题:在创作的路上,你最想感谢谁?

唐平安毫不犹豫地写:“我的班主任,我的恩师。”

是的,没有何甜甜的鼓励和开导,他不会有机会出版,也不会发散思维,也不会写出更加精彩的故事。

第815章 飞鸟,小鱼

众人听了唐平安的话,纷纷点头,认唐平安的话。

“对,就是我们的何老师。”大家纷纷大笑,“我们永远记住何老师的对我们的教导。”

他们在大学遇到一名教学开放的老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何甜甜在门外听到这些话,心里真的非常感动。

这些学生很可爱。

同时也感受到为人师表的高尚之处。

虽然她只带过这一届一年,但是何甜甜最为认真的一年。

桃李满天下不敢想,但却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进了屋,大家喝了一些酒,唱唱歌,气氛活跃。

“好了,大家吃饱了,喝足了。我在这里感谢到大家今天请我吃饭,你们还要赶车,就不继续了。我的地址已经给元华了,你们谁去燕京,去找我,我都会热情款待你们。”何甜甜说道,酒足饭饱,更能体会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惆怅。

大家纷纷看向元华,想着待会一定跟班长要何老师的地址。

到了燕京,或许可以去拜访何老师。

“何老师再见,我们看着你走。”元华说道,分别的话,不多说了。

“好。”何老师笑笑,眼睛有些酸涩,推着自行车,消失在街口。

大家目送何老师离开,众人问元华道:“班长,老师的地址呢?”

“去那边买支笔和本子,我把地址每人给你们写一遍。”元华道,这是何老师交代的,如果有人去找何老师,或者写信,就寄这个地址。

刘华跑得快,买来本子和笔。

元华已经把那个地址被熟了,一遍一遍地写下来,撕下来给大家。

大家拿了何老师的地址,这才四散回校。大部分的人拿着行李,准备去火车站,赶火车。

最后只剩下元华和唐平安。

“唐平安,你怎么不走啊?”元华好奇问道,唐平安的老家离得很远,以前都是一放假,他就立即回家的。

“还有点稿子。”唐平安道,“尽快写完,后天寄出去,就回家了。你呢?”

“我没事,就是舍不得这个学校。”元华道,心里有感,“一转眼,一年过去了。”

是啊,四季转换,又是一年。

唐平安迷茫地看着学校里绿荫大道边的绿树,眼神有几分迷离。

元华也不说话,两人默默走在校园里。

在前面的路口各自分开,一左一右。

元华回到宿舍,立刻拿出纸笔,非常迅速地下了一首诗。

诗歌名字,《她》。

里面没有过多的华丽的辞藻,只是用特殊的押韵,记录着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唐平安虽然喝得有些微微醉,但脑子非常清晰,笔走龙蛇,不停地写,那些故事情节,犹如山泉倾泻,奔流不息。

一直到深夜,唐平安劳累,趴在桌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唐平安看着眼前厚厚的稿纸,居然已经把《风云》的结尾全部写出来了。

唐平安不敢相信,担心质量不好,一字一句地读了一遍,除了笔迹有些乱,语句顺畅,一气呵成,非常连贯。

这算是意外之喜吧。

唐平安拿着原稿,去了图书馆,请里面的工作人员帮着复印一遍。之后拿出塑料文件夹,把原件仔细收集起来,之后把复印件和那篇访谈一起寄给谢婉莹。

唐平安拿着行李,走在学校的绿荫大道上。

夕阳西下,把他欣长的身影拉得很长。

元华也拿着行李,看到唐平安道:“唐平安,你几点的火车。”

“晚上八点的,你呢?”唐平安问道,转头看向班长元华。

“我是七点半的,咱们一起吃晚饭,一起去火车站。”元华道,“我写了一首诗歌,你帮我看看。”

唐平安道:“好,我看看。”

两人在等菜的时候,元华拿出自己的笔记本,递给唐平安道:“最后一页,你看看。”

“《她》,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她有善解人意的心灵”唐平安逐字逐句,一个一个的仔细品味。

元华激动,昨天她喝酒了,手脚酸软,但是她的大脑却非常清醒,用了几分钟就创作了这首诗。

好一会儿,唐平安点点头道:“很好!你是以何老师为原型写的吗?”

“嗯嗯。”元华道,“可以是一切伟大的女性,也可以是所有美好的事物”

“这是你所有诗歌里面最有感情的一首。”唐平安道,“能抄给我吗 ?”

“可以啊!”元华点头,亲自给唐平安抄录一份。

唐平安看了两遍,就可以背诵下来,记在了心里。

吃过饭,两人一起去了火车站。

元华的火车七点半,唐平安送元华班长上车,又在单独等待他那列火车!

检票了,虽然人流走在拥挤的人群中。

夜晚的天空,并不黑,反而在灯光的映射下,变得有几分空明。

她,要离开了。

她,向北。

他,向南。

眼角的泪水终于顺着眼角流下来。

他不是傻子。

尽管之前不想承认,但一个人的时候,通过那首诗,他明白了自己的内心。

离开也好,唐平安决定此生不会见何甜甜。

不是因为不想见。

而是不能见。

怕了见了还想见,到最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破坏了师生友谊,破坏了那份美好!

这时候,唐平安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那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以前读过这首诗,只觉得泰戈尔不愧是著名的诗人,可以写出如此精辟的日子。

可真正经历过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才会知道这首诗里面的甜蜜,痛苦,挣扎,无奈

唐平安扬起头,希望眼睛里的泪水可以蒸发。

他心悦她。

她不知道。

他不能说,只能埋藏在心里。

因为彼此不相爱,所以更不能够在一起。

她是天空中自由的飞鸟。

而他只是水里一条卑微的小鱼,注定不能在一起。

第816章 思绪,开导

何甜甜批改好试卷,把成绩登记好,然后做了交接,就可以离开学校了。

到了大门口,何甜甜转头,看向后面熟悉的校园,心里有些不舍。

以后如果不是有特殊的事情,何甜甜不会来学校了。

再见了,我的母校!

再见了,我的青春!

何甜甜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湖边,坐在长椅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开始沉淀自己的思绪。

重生以来,每一阶段,她都走得踏实。

一九七零年到一九七七年,在齐家村度过了难忘而又充实的七年。

七年里,她多了亲人,多了朋友,克服困难,打击了那些那些伪善,欺负她的人;同霍英杰的感情经受挫折,但总算过来了,结婚生子,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她保护了家人,父母平安活着,还多了两个学员的亲人,祖母白琼玉,弟弟何豆豆。

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一年,在南市。

四年里,考大学,上大学,完成了心灵的洗礼,让她变得更加从容。

当了老师,在思想上,眼界上,又高出一层,实现了自我提升。

她有同学,她有学生,她有同事。

当有,她有自己的事业。

虽然不能和祖母在国外的庞大产业相比,但三凤桥是何甜甜亲自建立的,是她的心血和成就。

赚得每一分钱,都是问心无愧的。

不久之后,她要去燕京了。

从此,开始新的征程!

何甜甜抬起头,看向天空。

有些刺眼,但却带来光明!

小旋龟在不远处看着,不明白夫人这是怎么了?

不高兴吗?

又不像!

可能有些舍不得吧?

哎,不想了,人类的世界,就是这样。

它还是老老实实做旋龟好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何甜甜起身,骑上自行车回家。

家里孩子里的欢笑声,把何甜甜从惆怅的情绪中吸引过来。

王奶奶见何甜甜回来了,问道:“甜甜啊,工作的事情处理好了吗?”

“已经处理好了。”何甜甜点头,“这两天奶奶要过来,我陪陪她老人家半个月,咱们就去燕京。”

“好啊!”王奶奶道,虽然她身子骨不错,但每年冬天来往于南市,燕京,也让她有些累。

如果以后可以定居燕京,就不用来回了。

再者,孩子也大了,等上学了,或许就不用她带了。

王奶奶就想待在一个地方,不想动弹了。

齐正翰,齐正敏回齐家村,把齐三奶奶,齐老头接过来过段时间。

南市虽然热,但齐正敏的院子并不热。

屋里有霍英杰改装过的空调,外面绿树成荫,风景很好。

“奶奶,我过段时间就要去燕京了,以后或许就不能经常看到你了。”何甜甜轻声道,轻轻抱着齐三奶奶的胳膊,就像以前在齐家村那样,她无助的时候,总是想从齐三奶奶这里得到启示。

齐三奶奶轻轻摸摸何甜甜的柔软头发,轻声笑道:“傻孩子,既然不能改变,那就接受了。以前有句话诗句描写男女之间的情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同时也会用在其他情感之上。你这孩子纯善,孝顺,重情义,但事事不可过了。只要你心里想着我,比你整天在我眼前晃荡心里没有我,更有情义。”

“奶奶,还是那么擅长安慰人。”何甜甜听了齐三奶奶的话,小声嘟囔道,不过心里的确舒服很多了。

“好了,不要想这些了。”齐三奶奶道,“来跟我说说,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虽然平时写信,但齐三奶奶并不知道具体的细节,让她很好奇。

何甜甜一五一十地跟齐三奶奶讲了,不时传来笑声,有时候还有齐三奶奶的,称赞声,呵斥声。

齐正敏在不远处带孩子,小声和齐正翰道:“哥哥,你有没有觉得甜甜像是奶奶的亲孙女啊?”

“呵呵。”齐正翰笑笑,“她们一起相扶相持度过艰难的日子,自然是你我比不上的,但这也改变不了我们是祖母亲孙子,亲孙女的事实。我们身上流着她的血,就要好好孝顺她,同时祖母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不是吗?”

“是的。”齐正敏道,“祖母和甜甜姐能相处这么融洽,我觉得是因为她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不嫉妒,但就是很好奇。”

“何止你一个人好奇!”齐正翰低声道,这一段时间同张萌萌相处,他发现了张萌萌的可爱之处,不过在偶尔还是会想起何甜甜。

他想去发现,但又不确定这里的情感是否同之前混合了。

只能望而却步。

齐正敏听到了,但她没有接话。

不知道怎么接,总不能说:“哥哥,你还惦记甜甜?”

还是什么话也不说比较好!

甜甜姐去燕京也好,不用甜甜见面,或许哥哥就可以安心和那个张萌萌相处了。

王奶奶,何甜甜带着孩子搬到了湖边的院子,每天都去齐三奶奶那边吃饭,玩耍。

半个月之后,何甜甜终于收拾行囊,准备北上了。

走之前,找到了崔莹,黄静梨,三个人约在外面的一个茶馆里。

各自坐下,点了一壶西湖龙井。

“甜甜,你什么时候去燕京啊?”崔莹问道,华山在燕京帮忙,已经两三个月没回来了,要不是南市这边走不开,她都想去燕京看看,到底忙什么呢!

“呵呵!”何甜甜笑笑,“想华山了?”

“想个大头鬼!”崔莹翻翻白眼道,嘴上不承认。

“甜甜,你要去燕京啊?”黄静梨最近一直很忙,夏天了,那些鸡鸭鹅等家禽牲畜,要仔细管理,她每天都要去那边督促检查,不敢有片刻马虎。

现在三凤桥的生意非常好,何甜甜把供货的生意给她做,她不能因为同何甜甜关系好,就不认真。

黄静梨很了解何甜甜这个人,如果出事了,何甜甜会换新的供应商。

不会因为之前的情分,就不追究了。

第817章 闺蜜私话

何甜甜拍拍头,像是想起来什么事情一样。

“最近忙糊涂了,我没时间找你玩,你也没时间找我,就忘了把这件事情忘记告诉你了。”何甜甜笑道,“英杰已经调到燕京了,我带着孩子过去。再者,那边的两个铺子准备同时开店,我必须过去盯着。”

“哦,那以后就不能经常喝茶了。”黄静梨叹息道,你去燕京,那边还有小燕陪着你。我身边还有崔莹,不算孤单。”

“你们都不在体制内,时间比较自由,以后你们可以来燕京啊,再者,我有空也会过来的。”何甜甜说道,距离不是问题,时间才是关键。

“说的是。”崔莹道,“我早就想去看看了,正好我小叔放假了,可以去铺子帮我看着,我和你一起去燕京。”

“嘿嘿!”黄静梨眨眨眼睛,“还说不想华山,都想追过去了,还口是心非!”

“是啊,口是心非。”何甜甜附和,贼兮兮地笑着。

已婚妇女在一起说话,就是荤素不忌。

“好了,好了,我就是想华山,怎么了?他是我老公,还不能想了?”崔莹梗着脖子道,“你们男人离开时间长,你们不想啊…”

“咳咳!”何甜甜呛了一下,是很想,她有深切体会。

“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说说生意上的事情。”崔莹道,“古董店,生意还不错,等到燕京那边稳定了,华山还想在燕京开个分店呢。”

“哎呀,开分店,到时候你们都去燕京了,就我一个人在南市了。”黄静梨苦笑,“你们真是太狠心了,留下我一个人。”

崔莹笑笑道:“还不一定呢,关键可以赚钱啊。就拿南市的古董店,你知道今年能分到多少钱吗?”

“多少?”何甜甜问道,去年因为刚开店,没多久,所以没有分红。

崔莹伸出一根手指。

“一万?”何甜甜问道,“一家一万,还是总共一万啊?”

“都不是,再猜。”崔莹道,“往多了猜测。”

“总共十万?”黄静梨道,心里一片火热,有十万块,她有两成,那就有两万块啊,本钱都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