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记得,惠妃看她总是带着意味深长的笑。

当初不懂,如今懂了。

男人,不是喜欢让你陪着睡,就是宠爱你的。

七年。

万岁爷的宠爱,持续了七年。

后宫开始恢复选秀后,万岁爷还是来的。

良妃满满都是对未来的期盼,万岁爷肯来,就是好的。

也苦涩,因为万岁爷不肯留子,每次侍寝后,就会叫老嬷嬷盯着她喝掉避子汤。

良妃忍了七年,就在第七年头上,不想再忍了。

于是她前头喝掉汤药,后头就催吐出来。

如此,不出半年,便有了身孕。

万岁爷没怪罪她。没责问她。甚至还来看她。

良妃的心一天天安定了,过去,也许是万岁爷习惯了,忘记了,所以才一直叫自己喝那汤药吧?

一样的宫女,德贵人都成了德嫔了,不也是两个孩子了么?

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也许,等孩子生下,就可以晋位了,哪怕只是个贵人呢?

可惜,良妃失望了。

八阿哥生下后,她还是庶妃。

孩子也抱给惠妃抚养了。

良妃安慰自己,都是这样的,德嫔生了四阿哥不也抱给佟佳贵妃养着?下一个就好了。

可是,良妃再也没怀孕。

万岁爷不再给她汤药了,她也不再能怀孕了。

许多年之后,万岁爷给她妃位的时候掐着她的下巴告诉她,早在生下八阿哥的那一天,就给她喝了让她一生都不能有孕的汤药。

良妃一句话也说不出。

是自己不该违背这个男人,是自己不该妄想位份。

他说,如果不是自己当初非要生孩子,他反而会厚待自己的。

良妃从始至终的沉默。

那时候,她才想起他曾经说过,卫氏,你要是听话,朕总会叫你坐上高位。

是自己不听话。

可是,德妃呢?她为什么就可以接连产子?为什么就没有做过一天的庶妃?

万岁爷从一开始,就给了答应,常在,贵人。一步步往上。宫里进人不少,然而德妃却早就稳稳的坐在四妃的位置上了。

不一样,不一样。直到那时候,良妃才知道,自己和德妃不一样。

身份,身份!德妃纵然是宫女出身,但是乌雅家还是小吏,而自己家,是罪籍,奴籍。凭什么呢?八阿哥,是她惟一的孩子,可是,恐怕是他的耻辱吧?

可是,自己那么喜欢他啊。从第一天见他就喜欢啊。

良妃好后悔,真想时间慢慢退回去,不生八阿哥,不伺候万岁爷。不进宫。

可是,一切都是妄想。

万岁爷对自己真是无情啊,对八阿哥也是无情啊。

老八,老八。你就安分守己做个乖孩子不好么?

良妃知道,不会的。老八太过在乎身份,这些年,福晋不孕,就不肯叫府里侍妾有孕。

良妃笑的悲凉,纵然八阿哥的出生不是你喜欢的,可是,那好歹是你的儿子啊。

竟然连七阿哥那个瘸子也比不过。

福晋,是那样的家世。

这些年,您就连个格格也不赏赐给他!

好绝情!好绝情!真的好绝情!

良妃觉得自己不能呼吸了,几十年的时光,发生的事一幕幕的在眼前晃过。

记忆最深刻的,不是万岁爷,不是八阿哥,不是阿玛额娘弟弟。

却是惠妃。

是惠妃当年似笑非笑说的那句话:不过是个玩意儿。

是呀,玩意儿。

最悔……嫁做帝王妇。

☆、149.第149章 雍亲王

那是要昭告太庙,要停灵四十九日诵经。康熙要亲自守灵,皇子们自然也要守灵。后宫妃子人人缟素。福晋们也要穿素衣吃素四十九日。

这一年的新年宴会也取消了。反正就是各种跪。

康熙在守灵几日后,就病的起不来了。皇子们一边要侍疾,一边要守灵,还要忙乎皇太后的一应事体,也是忙乱的紧。四爷就是典型。这两个月几乎没回府。

皇太后葬东陵,谥号:仁宪恪顺诚惠纯淑端禧皇太后。

原本,敏妃去了,康熙是有些难受的,毕竟是陪伴了几十年的女人,给自己生了一儿两女,皇太后去了,再加上劳累,康熙就扛不住了。前几年太子的去,那打击还在,康熙的身子早就是一日不如一日。这一病,直到万寿节才有所好转。

五月初四,是康熙的生日,也就是万寿节。康熙要给皇太后守孝一年并不欲大办。本该是今年选秀的,也推至明年。

康熙要去五台山替皇太后祈福。带着九爷到十六爷一并走了。倒是把十三爷留下跟四爷办差。

康熙是下旨令四爷监国的。虽说事无巨细,四爷总是要快马问过康熙的意思。但是这总是了不得的权利了。大臣们隐约闻到了不一般的气息。四爷府上就多了许多莫名拜访的人。

四爷不厌其烦,直接带着一家子又进了园子。十三爷跟着四爷办差,也是被拜访的对象,索性也跟着四爷进了园子,专门住了四宜书屋,离着福晋李絮等女眷很远,倒是和四爷的九州清晏也远许多。

两人开始宫里,园子里来回跑。没人敢往御赐的园子里闯。

远在五台山的康熙爷知道这事之后,笑了一场。老四是怕家人掉了链子,他本人反正就是一张黑脸了,竟也没有多少不怕的。

三爷感叹了多少回。自己走的是文人路线。全然忘了满人是马背上的天下。如今虽在文人中有些声望,可是皇阿玛只是把自己当做是个大学士,却不是能继承皇位之人。

五爷性子其实不是个爱争的,这会子也甘居于四爷之下。他到底是跟着皇太后长大的,宜妃那性子竟没有学到几分。不像小九那般精明圆滑。

八爷还在思过,他心里就是有万分的抱负,如今也施展不出一分。皇阿玛去五台山不带着自己,四哥监国将十三弟带着办差,九弟十弟十四弟都被皇阿玛原谅了,唯独自己却被皇阿玛遗忘。八爷觉着自己和大阿哥没什么不一样。不,不如大阿哥。大阿哥儿女成群。自己却只有一个格格。还是侍妾所出。无能啊。

七月,山东再次发生水灾,四爷急报康熙。

康熙批示,命四爷差人去山东查实,四贝勒坐镇京城全权指挥救灾,一应物资尽快送到灾区。

四爷接了旨,命门下奴才赶往山东,十几日后又派十三爷亲自去往灾区指挥救灾。派了太医去防治疫情。由于救灾及时,比上一次损失是降到了最低的。

九月里康熙回朝。四爷亲自出城迎接,几日后四爷主动请旨亲赴山东巡查灾后重建。四爷没带女人去,只带了一队侍卫飞马往山东去了。

颂金节前,四爷和十三爷才回来。

康熙在大殿上大大褒奖了四爷,册封他为雍亲王。十三爷封了贝勒。又恢复了九爷十爷的贝子。封了五爷为恒郡王。三爷没封,赏了园子。八爷依旧闭门思过,十四爷也被遗忘了。

德贵妃听说后,只是叹了口气。万岁爷这是把十四留着给老四安排呢!但愿十四懂事,呗耍了性子才好啊。

一时间,内务府很忙,一个亲王,一个郡王,一个贝勒,两个贝子。这礼仪,用品都很是繁琐。册封后,四爷上折子请封亲王妃。满人不大习惯叫王妃,还是称呼福晋。只是如今的四福晋已经是亲王福晋了。四爷可是康熙朝第一个亲王。

李絮年氏也水涨船高,两个都是亲王侧福晋。

四爷并不请封世子,还得再看看。

福晋也不知道该抬举哪一个,一个是病弱,一个是蠢笨。再看看吧,四爷还年轻,以后还会有孩子的。到时候抱养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才好啊!

而且,如今四爷是亲王,那么以后呢?福晋不禁有些愣怔,自己有那个命吗?

福晋想到的,年氏和李絮自然也想到了。年氏想的是,若是真能有那个造化,还得有儿子!

李絮想的是,太子早早没了,如今直郡王幽禁,八爷早被康熙爷玩的没了问鼎皇位的能力,三爷就是个文人,五爷貌似也不行?

至于十四爷,如今还是个光头阿哥,康熙爷今年可五十多了,难不成剩下几年就更赶上罗卜藏丹津叛乱?十四爷从一个光头阿哥一跃成为铁帽子王?想想不大可能哎。

就拿这次来说吧,跟八爷的九爷十爷都给了个贝子,十四爷却没有。单单不原谅十四爷不可能,那就是留着给新君安置的。

四爷这些年也做了不少事,康熙爷就是压着不给爵位,叫四爷在贝勒上一呆就是将近十年。如今一下子给个亲王,不可谓不惊喜。

说不准如今那正大光明匾额后头,就有四爷的名字呢。李絮琢磨半天,要真是这样,四爷这就是和平演变啊!没有兄弟之间的战斗就能继承皇位,无疑是件好事,对于四爷来说,名正言顺太重要了。作为四爷的女人,李絮绝对不想面对以后德妃和四爷之间的龌龊。

不过这些都不能和别人分享,分析,真心寂寞啊!

内务府赶着在颂金节之前,将一应事情弄好。于是颂金节的时候,四爷一家子闪亮亮的就出场了。一个亲王,一个亲王福晋,两个亲王侧福晋。一堆亲王家的阿哥。

四爷穿着五爪金龙的朝服,器宇轩昂带着一群儿子往乾清宫去了。

福晋穿着亲王福晋的礼服大红的底色,绣着团龙密布,帽子上是硕大的东珠十颗,脖子上一长串类似朝珠的红珊瑚珠子。

☆、150.第150章 侧妃

年氏的朝服底色是秋香色,帽子上东珠八颗,脖子上戴的是南珠串。

李絮的朝服本来也该是秋香色的,四爷知道她最不喜欢秋香色,便通知了内务府,改成偏浅色的黄,与明黄区别很大,又不是秋香色那么黯淡。其他处与年氏一样。

永和宫了,四爷这一家子自不必说。早年的七爷也是贝勒,七福晋与七爷侧福晋皆是贝勒福晋吉服。十三爷自敏妃去后,年节也就跟着四爷来永和宫,今年也是新出炉的贝勒了,十三爷还没侧福晋,福晋穿着贝勒福晋的吉服,浅笑盈盈。唯独十四福晋,很是不好意思。十四爷是个光头阿哥,她只穿着一般的福晋吉服,难免失落自卑。

坐在一边也不说话,打量着众人的首饰。

德贵妃见她如此也没有刻意与她说话,倒是和七福晋十三福晋聊得热闹。成妃与四福晋聊得也很好,不时也问上一两句李氏年氏,都是笑着回上一半句,再把话题引回去。

李絮是原本就不打算和成妃德贵妃改变策略,就是坚持当壁画的。年氏那,四爷是专门吩咐过,不可轻狂。福晋在外头,四爷还是放心的,很是顾全大局。李絮是根本懒得管事。就年氏有时候有几分招惹是非的品性,四爷自然早早的吩咐下来,成为亲王的头一年,自然是不能出错的。

今年,四爷自然是可以代替康熙敬酒的。康熙笑呵呵的,整个酒宴上从头到尾好心情。夸四爷儿子教得好。夸十爷十三爷生了儿子,反正众人都乐呵呵的。

整个节日,最悲哀的是八爷。康熙爷说无召不能进宫,颂金节就没给他恩旨,他只能在府里过节。八爷越想越下气,如今是不能进宫,即使能进宫,家眷该往哪里去?

哪还有脸去惠妃宫中,罢了,不进宫也好。

颂金节之后,四爷一直帮着康熙爷处理朝政,从早到晚的进宫。这一年冬天,原本的四贝勒府要修缮,要改建亲王府,所以福晋李絮等人就住在园子里。李絮的玉漱殿早就修了地龙,四爷连带着湖心岛上也修了地龙。

四爷百忙之中还叫苏培盛送了些吃食回去。苏培盛亲自拎着那些吃食,笑眯眯的候在玉漱殿外。

李絮忙叫人迎进来。

“李主子吉祥,咱们王爷叫奴才给李主子送零嘴儿来了,王爷说了,不能多吃。”苏培盛将手上的东西递给巧月,一脸笑容的站着。

“有劳苏总管,王爷在宫里可缺少什么?”李絮也笑着问。

苏培盛忙道:“不缺,李主子给王爷送去的衣物足够用,王爷说了,小主子们还在宫里读书。李主子要是闷了就跟闪电玩,也可去湖心岛,只是要提前叫人烧上地龙,且不可在那多住,王爷担忧着李主子的身子呢。”

李絮点点头:“转告王爷,要按时用膳,冬日寒冷,晚了就别回园子了,路远。”

苏培盛笑着去了。

出了玉漱殿,苏培盛啧啧嘴,瞧瞧李主子说的那话,那该是一个侧福晋说的?可是能怎么着呢,王爷喜欢不是?谁叫福晋不说呢!

果然苏培盛回了李絮说的话,四爷嘴角就勾着。四爷问苏培盛:“你李主子面色如何?你去时她做什么呢?”

“回王爷,李主子面色红润,瞧着挺好的。玉漱殿里地龙烧的旺,就是穿着单衣也不冷。奴才去的时候啊,李主子正等着从府里拿冰鞋呢,说是要溜冰。就在后湖上玩。奴才已经吩咐了李茂才,在那冰上好好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也吩咐了巧月他们,不能叫李主子玩的时间太长,回去也得记着喝姜茶。”苏培盛认真的回复着园子里的事,四爷听得很是受用。

“你办事很好,赏。”

苏培盛谢了赏一脸笑的退出去,吁了口气!赌对喽!对于那位主子,上心多少分都没错,你看看,这不就得着赏了?苏培盛又琢磨那膳房的刘武,聪明人!上赶着一天三顿给那位主子搭配吃食,那位主子吃的开心,赏赐不少。四爷得知赏赐更不少。四爷这一年的赏赐有一大半都是叫膳房得了去!

这一年,所有的圣旨上批复都不是康熙爷的字体,有认识的大臣心里都有数,看来就是那位爷了。不认识的慢慢见四爷天天出入上书房心里也有数了。

难怪呢,那位爷可是本朝第一个亲王啊,当年的直郡王如何得宠,又是长子,最辉煌时,不过也就得了个郡王,这位爷不一般啊!

不显山不露水的,这就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大臣们又开始四处钻营,争取和四爷挂上钩。一品二品的大员自然是要上赶着和四爷亲近。那些个小官员们,就琢磨起四爷的亲戚。首当其冲的,那自然是乌拉那拉家。

再者京城中都有耳闻,四王爷的侧福晋李氏,多年来颇为受宠,李氏的兄长可是在京城里的。如今也是正四品的二等侍卫。那李氏的阿玛远在苏州,却是苏州知府!官职可是比嫡福晋的哥哥们高。

再有那年氏,父亲虽去了,哥哥可也是从四品宣抚使呢。

如此一来,就连远在苏州的李大人,也是颇为受到同僚以及下官的厚爱。一时间有些傻。闺女如今是亲王侧福晋了。

李大人知道,自己和儿子的仕途都是闺女在四爷跟前的脸,四爷才拉自己家一把。还是多年前那想头,自己家里是闺女的依仗。原本就老实的李大人,如今更是不敢有一丝一毫行差踏错。

不仅自己要小心,也给远在京城的儿子去了信,要他约束好媳妇,不可轻易收了哪家的礼。孙家管不了,就算出了事,必竟也不能过分连累了闺女,李家人不能出事的。

李蓉的公公陆大人也是如此约束陆柬之,如今四爷水涨船高,对于陆柬之而言,只有好处。但是陆柬之万不能给四爷脸上抹黑。

今年过年,四福晋就跪在了诸位皇子福晋最前面。李絮年氏也往前跪了一大截。

☆、151.第151章 不安分的新人

如今在这后宫之中,佟佳氏还是贵妃,但她无子。德贵妃与四福晋就成了最为显赫的女人。李絮年氏虽为侧福晋,却也是有体面的。

过年这几天,十四福晋没进宫,抱病了,实际上是刚诊出有孕。

她一个光头阿哥的福晋,来不来的,就连德贵妃也只是问一句就罢了。倒是提了一句:“老四家的三格格几岁了?这几年倒是没个小的。”

这是说这几年四爷府里在没孩子出生。福晋忙道:“三格格也有四岁了。这几年我们爷东奔西跑的,劳累得很,如今也出了皇太后的孝。三月里要选秀,还要请娘娘好生给我们爷选上两个格格,府里孩子还是少了些。”

德贵妃见四福晋如此说,心里也安慰。总算是个聪明的。自己不能生,也没嫉妒别人生,这样就挺好的。

“十三爷早早的没了额娘,十三爷常说,四哥待他好,德贵妃也就像是自家额娘,如今德贵妃既给四哥选,也多劳累给十三爷选两个格格吧。”十三福晋进府两年了,还无身孕,也是有些急,十三爷府里只有一子一女。

“行,这有什么难?到时候早早的选两个好的留着就是了。”德贵妃倒是挺高兴,兄弟们要是真心的好,比什么都强。

李絮琢磨着,是不是乾隆他妈该进府了?不过历史乱成这样,她还能生出乾隆?李絮表示:呵呵。

果然,三月末钮祜禄氏和张氏云氏进府了。

李絮表示张氏云氏是谁?没听说啊,四爷女人好多啊!

见到钮祜禄氏的时候,李絮惊讶了。这位五大三粗的菇凉就是传说中的乾隆妈?李絮觉着四爷一定吃不下去。不是李絮自信,而是四爷喜欢的就是小巧一些的女子。这位钮祜禄氏标准的满族女子骨架子大个头高,脸也挺大。浓眉大眼的。倒是云氏看着小巧,也有几分美色。张氏就一般般,也许是看她好生养?

钮祜禄氏果然不受四爷喜爱。不过作为唯二的一个满族老姓的格格,待遇还是很好的。将兰氏搬来与她一起住。

福晋索性全部重新安排了。张氏和云氏一起住,尹氏和汪氏一起住,耿氏单独小院子,武氏和宋氏一起住。

府邸修缮之后,正院和李氏年氏住的地方都是要修的,选秀结束后,四爷将福晋,年氏李絮耿氏连同三个新格格和兰氏一并都送进园子里。

倒是汪氏宋氏武氏尴尬了,依旧留在府里。

李絮依旧住在玉漱殿,湖心岛也给李絮留着。福晋还住日天宇林,年氏还住曲院风荷,耿氏住进了碧桐书院,张氏和云氏住坐石临流。钮祜禄氏与兰氏住杏花春馆。

此次选秀,康熙后宫进了六个答应。

给皇子们后院也都添了人,四爷三个格格,五爷两个格格,七爷一个格格。十爷一个格格。十二爷指了侧福晋,十三爷两个格格。十四爷一个格格。其余的有一部分留了牌子的。有一部分指给宗室的。

四月末选秀事宜彻底结束了康熙又要去热河。四爷监国,五爷十三爷从旁协助。其余儿子一律带走。当然,八爷还在闭门思过。

四爷如今处理政事越来越得心应手。

六月里,有人上书弹劾乌拉那拉氏宇辉受贿。也就是福晋的大哥。四爷大怒,不争气的东西,刚给他安排了个包衣护军参领还没有一年,就出了这龌龊事!

四爷一边上书康熙,一边严办。

福晋知道后,跪在九州清晏外头替哥哥求情,被四爷一顿怒骂!还有脸求情!乌拉那拉家没一个争气的!

宇辉被革职,永不录用。本来早年就因为费扬古死的窝囊,三个儿子仕途受损,如今老大又是这样的结果。福晋虽说跟着四爷水张船高,可她无所出。也不是个腰杆子硬的。

费扬古早年也是权势中人。随着他身死,往年里来往的好的大臣们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如今宇辉本来能借着四爷的东风往上走,无奈眼皮子太浅,毁了自己的前程。

福晋回了日天宇林就病倒了。四爷更是厌恶。

“她是忘了自己的身份!她是爱新觉罗家的媳妇!不是他乌拉那拉家的人了!还为他那没出息的哥哥求情,怎么张得开那口!”四爷来了玉漱殿还是气呼呼的。

李絮给四爷端上茶,陪着,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四爷是最见不得自己人掉链子,早年十四爷跟着八爷混,被削爵,四爷就气的厉害。如今福晋的哥哥做的事本来就叫四爷觉着生气。福晋要是和四爷一样还好,福晋这求情,四爷只能更生气!

不过李絮也不是不能理解福晋,自己的亲哥哥出事,哪有不着急的。

李絮暗暗想,明日要给哥哥送信,千万别做错事,也得跟哥哥说,约束好嫂子。李絮始终觉得自家嫂子就是凤辣子那一伙的。别哪天就给天捅出窟窿来。

福晋这一病,管事职权就又交给李絮和年氏了。李絮很是无奈,平白少了很多时间玩儿。

新来的张氏挺老实。云氏却不老实。

福晋病中,且没有四爷的宠爱,云氏就敢不给福晋面子。

李絮看着打扮的孔雀一样的云氏坐着巴拉巴拉的说着福晋的是非,李絮表示很淡腾。

“云氏,你身为格格,岂能轻易说主子的事?今日你所说我权当没听见,你回去吧,没事别过来了。”李絮还没有用这样的口气和府里四爷的女人们说过话,真不习惯。

云氏原本是以为李絮与福晋肯定不和睦,想挑拨几句的,不想李絮不接茬,自己也只能道了罪,退下了。

没几日,四爷就把云氏送回府里去了。

原因是四爷去了云氏那,云氏说了李絮的是非。四爷当时什么话也没说,穿衣服走人,连夜将她送回府里了。

李絮也没问为什么,反正四爷不说,她也不那么关心,走了个喜欢搬弄是非的挺好的。

钮祜禄氏大大方方的,张氏老老实实的,都挺好的。至于云氏,还是离得远些吧。

☆、152.第152章 番外:帝心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