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究是个心怀热血、冲动无比的十几岁少年。

李信可以冷静地想惩罚丘林脱里一顿,但丘林脱里超过他的冷静度后,李信并不保证自己不会做什么。

丘林脱里还在说话,李信已经往后退了两步,跳上了墙面。他跟吴明使个眼色,就带着吴明走了。吴明虽然遗憾从头到尾,自己就做了个套麻袋的事;然而想到方才,李信把那个蛮族人快吓死了的样子,依然心中激荡!

等丘林脱里气急败坏地撕掉头上的麻袋后,月色清辉拂照万里,那个揍他揍得不留情面的人,却已经看不见了。脱里用蛮族话大骂几声,“我让你们皇帝收拾你!”

他自然而然地把事情算到了舞阳翁主头上,可是对方的威胁又让他疑神疑鬼。他真怕对方厉害十分,突然冒出来杀自己

第二天,丘林脱里被套着麻袋狠揍一顿、揍得下不了床的事,就传遍了长安大街南北。长安百姓刻薄,听到这个消息,在官府的追查下,全都笑呵呵地表示这事真不知情,那个蛮族人说不定是做梦被打了呢。

执金吾的人找上了曲周侯府上,然而曲周侯府上当真没有人参与此事。他们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个结果,让脱里更加生气。

李信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自己单干这事,也成。不过露了痕迹后,很容易被扯到曲周侯府上。现在大家都觉得这是曲周侯的锅,可是他们又查不出来,事情就僵在这里了。

吴明比较废。

李信很确信,再查的话,就会查到丞相大朗头上了。丞相那个人喜欢和稀泥,比较狡猾,但是对他的大儿子,却是好得无话可说。执金吾的人如果真查到吴明头上,这件事,丞相便会干预,便会想办法压下去。

这就是李信所说的得借一借吴明的身份了。

李信野路子出身,不可能在朝廷上给脱里威胁。可是在野,谁又能管得了李信?

大早上,李信在院子里打了一套拳,满头大汗时,闻蝉进来院子了。侍女们在外,闻蝉紧跟擦汗的少年背后。

李信盘腿坐在院中竹榻上,闻蝉跪在他身边,以很兴奋的语气跟他说,“表哥,你知道么?有个蛮族人被打了!听说被揍得很厉害!我阿父还专门去看了呢。”

李信低着眼给她倒茶。

闻蝉说,“回来后,我阿父一说起来,就笑了。他那种眼神,特别的耐人寻味。你说我阿父是不是看出什么了?”

李信说,“那个帮你揍人的,对你挺好啊。”

闻蝉:““

她立刻撇清关系,“谁啊这么大胆,居然敢揍蛮族人!不怕惹一身骚么?现在全长安的人都觉得那个人在为我出头,表哥你别多想啊。但我我根本不认识他!”

“你说他怎么这么坏?!自己打人就算了,还落到我头上。大家都觉得我跟他有什么关系,蛮族人天天唧唧歪歪,烦死了。这种只求自己痛快的人,真是讨厌死了!”

为了哄李信开心,闻蝉把那个揍人的英雄贬得十二分差劲。

李信眼眸微扬,深深看向喋喋不休的女孩儿。

一眼万言,眼神对视的片刻,世界都静了。

闻蝉忽然明白过来了。

她小声,“你打的人?”

第79章 109

丘林脱里夜里被打的事,传得满城都在津津乐道。蛮族人十分愤怒,要求皇帝彻查此事,并多次建议去曲周侯府上详查。按照描述,对方是为舞阳翁主出的头,那么这事肯定和舞阳翁主无关了。曲周侯也不怕他们查,大有随便的意思。只是长公主很恼怒,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长公主与皇帝陛下怼了一番后,弄得皇帝陛下也很烦,给执金吾的人派了羽林军去,要求他们严查此事,好还曲周侯府上的清白。

因为这个事,舞阳翁主为了避嫌,称受到了惊吓,在家中休养,不再出门。长安城有名的美人被牵连得无法出门,不知道多少郎君背地里把蛮族人骂了个遍。

丘林脱里不信邪,又张扬无比地去曲周侯府上大闹。回去后他自诩武功好,自诩上一次被挑只是因为自己事先没有防备。脱里认为自己如果有了防备,那贼人就绝对不可能得逞。于是他严厉拒绝了下属乃颜关于请护卫来随行保护的建议,自己仍然大摇大摆地该去哪里去哪里。在当晚,路过一个长道时,头顶撒下一把石灰。他大怒时,再次被打了。

对方的话还是之前那个意思——“你找舞阳翁主的麻烦,我便找你的麻烦。你大可以试试,你在长安城的时候,哪里都躲不过我。”

丘林脱里再次不信邪,再次挑战极限。

于是多次蒙头被打。后来请了护卫,也没有顶上多大的作用。

丘林脱里被打怕了,整日疑神疑鬼。他对对方的神秘身份猜来猜去,也最终没有什么用。他确信对方肯定跟舞阳翁主有脱不了的关系,并渐渐怀疑对方是位高权重的人——不然怎么会他走哪里,对方都有办法找到他,暴打他呢?

长安的百姓们则是看笑话,看得乐死了。长安的执金吾等人天天黑着脸找那个影响蛮族人与大楚交情的狂徒,放到百姓眼里,就是——“这路英雄说不定就是执金吾的人,要不怎么那个野人走哪里,他都知道呢?”

一盆屎扣到了头上,还被传得有鼻子有眼,执金吾的人快疯了。在丘林脱里找上门时,满府邸的人耐心地一遍遍解释,一遍遍说百姓们只是闲聊,他们并没有打人。

针对丘林脱里闹出的这种动静,蛮族人的王子郝连离石非常的火大。他来长安,一是为了躲避兄弟间争权夺利的那种争斗,二是也当真羡慕喜欢大楚文明发达的文化,想为蛮族人引进来。结果丘林脱里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让郝连离石连出门都能感受到长安百姓的白眼。

更何况丘林脱里对着的,还是舞阳翁主。

舞阳翁主对郝连离石来说,是很重要的存在。

据说蛮族王子与丘林脱里大吵了一顿,王子以不出席面作威胁,让丘林脱里退了步。但丘林脱里也有底线,他可以不去找舞阳翁主的麻烦,不再提什么求亲的事,但是那个打他的凶手,一定要抓起来严惩。对此,郝连离石也觉得对方扫了蛮族的面子,默认了丘林脱里的意图。

而丘林脱里依然被打。

满城风雨,聚焦在这位空长了一身膘子肉的蛮族大汉身上。

李信非常的忙碌。

有种跟丘林脱里对上的意思——丘林脱里不服输,就打到他服为止!

会稽的事已经忙完了,不需要李信去操心了。李家小郎君的一颗心,全扑到了跟丘林脱里捉迷藏的事情上。他有智谋,有武功,还有跟在他后头赶都赶不走的冤大头吴明帮忙,李信调戏起蛮族人来,轻车就熟。

闻蝉则心惊胆战。

夜里寒风,天气凉飕飕的。闻蝉站在墙角藤蔓下走来走去,焦急地等人。她算着时辰,怎么算都觉得李二郎比往常回来的晚了。胆子比较小的舞阳翁主,想象力丰富。她开始自己吓自己,开始想表哥如何不小心被抓了,或者想那个脱里神武无比受了重伤

闻蝉扶着梯子,就想爬梯子出府。她急得都忘了还有正大光明出门这一条康庄大道,光记得她表哥总是爬墙来去,她直直地跟着说不定能碰上

小娘子刚攀着扶梯站到墙头,黑夜里一个矫健无比的身形就跳到了墙上。

如鹰隼翅膀拍案,贴着水面疾掠,突惊了一汪碧海。

闻蝉骇得身子后倾,梯子往后倒去。站到墙上的少年愣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这里突然出现一个梯子,梯子上还站着一个美娇娘。他反应迟了一下,伸出手臂去拉时,已经晚了一步。

闻蝉一声惊叫。

李信从墙上飞扑之下。他没拽住梯子,直接跳下墙,去抓闻蝉的手。

少年如风,借扶梯之力向下加快坠力,终是赶在女孩儿落地之前,拽住了她那飘飘然的袖子衣带。少年将少女搂入怀中,身子又旋了半圈。两个人跪抱着落地,后方,梯子劈头盖脸的,对着李信的后背砸了下来。

闻蝉的手发抖,眼睁睁看着梯子砸上少年的后背,她的脸也白了,“表哥!”

李信脸黑黑的。

他站起来,擦把嘴上的血迹,回头眼看塌了的梯子。李信长眉扬起,眼眸飞斜,一手扶着腰。他盯着还坐在地上的女孩儿,隐晦地看了某个地方一眼,手指指着她。少年一脸阴沉,手指发抖,分明是一个欲骂人的样子。

闻蝉泪眼汪汪地仰头看他,“我怕你出事,才爬上梯子想看你。表哥你会因为我关心你,要骂我么?”

他一脚踢开碍眼的梯子,满脸暴躁道,“烦死了!把你的眼泪擦干净!少给老子来这套!”

她心里诽谤:老子老子,你才不是我老子呢!粗俗的人拉到哪里都换汤不换药!

她乖乖站起来,跟上李信。反正表哥不骂她了,她就当没有之前的小风波。小娘子关切无比地追着李信的步子,“表哥,你受伤了?你嘴角哪来的血?是不是那个脱里”

李信停下步子,转头看她。他慢慢地让闻蝉看到自己的脸——少年郎君的面孔没有在一夜之间如闻蝉期待的那样,变得英俊不似凡人;然闻蝉在失望了一小下后,发现自己刚才果然没有眼花。小郎君的嘴角有血迹。

她一下子心就揪了起来。

然后听到李信好整以暇地感叹道:“我嘴角的伤,不是因为打架,而是因为你。你没发现你的额头上多了点什么东西吗?”

闻蝉无知无觉,伸手摸了下自己的额头,摸到了一手血。

她惊恐万分:“”

李信声音紧跟其后:“你看看你头上的华胜是不是全是血。”停顿一下,“我没有在丘林脱里那里受伤,倒被你头上的华胜给划破嘴角了。知知,你很厉害!”

闻蝉急急忙忙地卸下额发前的华胜,昏暗的光纤,华胜流光一转再一转,而她终于看到上面的血迹。

闻蝉脸涨红了。

她小声说,“对不住,我错了。”

李信冷哼一声,趾高气扬,不理会她。已经跟随李信走上檐廊的闻蝉想了想后,左右看看,发现侍女们依然远远吊在后面,并没有紧跟他们。廊檐下的灯笼十步一个,红光微微在摇晃,女孩儿忽然从后快走几步,扑上前,从后抱住郎君的腰。

李信的身子一下子就僵住了。

温香软玉从后扑过来,在黑暗中,少年的耳根腾地就红了。那红色,从耳根一径烧到了脖子里去。

李信笑问,“干什么?打了我,求我原谅?”

闻蝉:“不行吗?让你抱一抱,你不开心吗?”

李信哼了声,嘟囔道,“给看不给吃,有什么意思。”

他说得含糊,声音又低,闻蝉没听明白。她茫然问:“你说什么?”

李信摆了摆手,示意没什么。闻蝉还要追问,抱着郎君劲腰的手被拉住。李信手上的温度,烫了她一下。闻蝉面红耳赤,李信托着她的手,将她转了个方向。少年郎君靠在廊柱上,把小娘子换个方向,抱了满怀。

两个少年都是满脸通红。

李信比闻蝉要好一点,不过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他们每次抱一抱,碰到对方,异性肌肤相碰,那种颤栗感,深入骨髓,让少年们变得不再是自己。

每次都非常的不好意思。

却又非常的想靠近。

闻蝉仰头看李信,看到表哥眼中那种窘迫下的深深笑意。李信轻声说,“让我抱一会儿,就当你肉偿了。”

闻蝉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肉偿啊。”

李信:“”他默了半天后,仍是忍不住笑。少年胸腔传来的震动,让闻蝉意识到自己可能又丢脸了。而李信低着头,与她耳鬓厮磨,双唇一次次拂过她耳边的发丝,让闻蝉心慌意乱,一颗心起起伏伏,无处着落。她听到李信似笑非笑的声音,“什么‘肉偿’?我怎么没听懂?知知,你又从我这里偷什么画了么?你是不是比我看得还多?”

闻蝉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是让我随便拿么?而且你那么忙,我那么闲。你没时间看,我有大把时间啊。”

“哦,那你都看了些什么?”李信懒洋洋问,学舌道,“我这么忙,你那么闲。我没时间看画,你把你看得,给我解说解说呗。”

“说啊!”

李信被闻蝉踹了一脚。

他当即揪住她,与她咬耳朵,“刚打了我,现在又踢我。你胆子够大啊!不行,我要打回来。”

拽住惊慌的女孩儿。

闻蝉不敢喊人,让人来围观她丢脸的行为,只好视死如归地闭眼等他打。然后李信说,“打屁股吧。”

好粗俗!

她仰头对李信可怜兮兮地求情,眼中波光流转,楚楚动人地撩他一眼又一眼。李信怔了一下,看着她红润的唇峰,他低下头去,就被女孩儿跳起来,在脸上咬了一口。李信嘶一声后,往后仰,闻蝉则趁此摆脱他的钳制,几步跳得老远,警惕看他一眼后,转身沿着长廊跑远了。

李信大笑。

笑声放出,闻蝉躲得更厉害了。她生怕表哥不讲究起来,当真打她屁股。而李信在后面乐不可支,在闻蝉这里,就跟催命符一般。

这样的两个少年,在府上兀自玩乐。

丞相府,却被丘林脱里找上了门。旁观长安大事件许久的丞相,没想到火烧到自己家门上。他恭敬地送走蛮族使臣后,回头就变了脸。满院子提着扫帚追那个给自己惹了事的小兔崽子——

“你给我站住!我跟你说什么来着?不让你惹谁你就惹谁!”

吴明原本等着阿父放他出门,结果没等到阿父开门,却等到了阿父追杀。他哇哇叫着,满院子乱跑,不停喊救命。吴明喊声很大,丞相的续妻,续妻带来的一个郎君,并续妻与丞相生养的一儿一女全都出来围观。看到丞相一大把年纪,追着吴明满园子跑,一家人都唏嘘无比。

众人讨论:“阿母,兄长怎么又惹上父亲了?”

丞相夫人摇头不知,吴明是丞相原妻难产后生下来的小子,自小被丞相宠得不成样。长大后,吴明依然是个纨绔子弟;就是丞相操碎了心。像现在这番场景,在他们家,隔三差五就要演上一会。

这会儿,丞相追累了,吴明也跑累了。一父一子隔着假山大湖对望,并大声喊话。吴明叫道:“阿父你别追我了!我打人时,有没有报我的大名,我很小心不让那个蛮族人知道我是谁啊!都怪执金吾的人查得太紧了,才查到我来。我惹祸我认罚好啦,你不要总追我打啊!多丢脸!”

丞相隔空与他大喊道:“小兔崽子!我是怕你惹祸么?你不知道蛮族人势头现在厉害吗?你招惹了他们,被他们打死了,为父有办法吗?!谁教的你?我不信你做坏事还能瞒这么久,肯定有人给你出主意!说,是谁!”

吴明摇头,不肯说出李信大名。他心想李二郎寄人篱下,在曲周侯府上肯定没有在自己家那么自如。吴明决定自己背锅,反正当初他死抱着李信大腿不放时,说的就是出事自己顶。吴明很讲义气地拍胸脯:“识别十日,刮目相看!阿父我现在可聪明了!就是我自己做的,没人指使,你打死我吧!或者干脆把我绑到那帮野人跟前吧!”

丞相:“”

他火冒三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不是士别十日!你到底有没有在家好好给我读书?!”

他阿父的火气本来都快下去了,毕竟儿子仗义,丞相还是很欣慰的。结果转眼吴明又暴露了自己的短板,丞相读圣贤书长大,也想把儿子养成一个贤臣。眼看儿子越走越偏,丞相抓起扫帚,继续追打。

吴明继续嗷嗷嗷叫着逃跑:“母亲救命!阿弟救命!阿妹救命!阿兄我要死了!”

丞相府被闹得鸡飞狗跳。

在鸡飞狗跳后,盖于自家儿子死活不肯供出另一个同伙,丞相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他自动接过蛮族人这个烂摊子,跟对方周旋,说了一箩筐好话,送了不知多少礼,才把这事压了下去。

丘林脱里也安静了下来,几天里,他都没有再主动去招惹闻蝉,闹舞阳翁主。

大家都以为丘林脱里已经放下了那桩求娶的事,齐齐心里松口气。大楚皇帝还送了丘林脱里好几个美女,供对方消遣,只要不再盯着自家翁主好。然只有还在跟丘林脱里暗地里有所联络的程家五娘子程漪心知肚明:丘林脱里并不是放下了闻蝉,而是打算暂时蛰伏,以待后期的一击而中。毕竟,丘林脱里从她这里,套了不少舞阳翁主的行踪。

程漪漠然地想:闻蝉嫁去大草原,就和江三郎无关了。以江三郎那种凉薄心性,断不会为一个小娘子奔波那么久。

可她很奇怪,长安城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全没有江三郎的影子。江三郎又在做什么呢?

侍女婉丝去让人查了后,来回娘子的话,“三郎在投名写折子,婢子借人看了他的折子,他似是想朝廷设立太学,请五经博士,专教人读书。三郎拟的名单,还给了寒门子弟三个名额。大家对他的提议不感兴趣,三郎正在到处碰壁呢。”

程漪默了片刻后,讽笑:“他还真把自己当教书匠了。世家都有私学,谁耐心建什么太学?给寒门子弟名额?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啊一点都没有变。”

一点都没有变。

满长安的大人物们都忙着争权夺势。

都忙着瓜分这种利益。

江照白却逆着水流,走一条跟他们背道而驰的路子。理念不同,分道扬镳,本就理所当然。程漪一度觉得他的理念是疯人疯语,她不能理解他不想要权势,不能理解他的目光所在。

夜风中,程漪站在窗前,盯着浓浓深夜。离她与定王的定亲之日越来越近,她便越来越焦急,越来越想到她与江三郎的过往。

侍女婉丝站在她身后,迟疑了一下说,“大家都对江三郎的提议不感兴趣,但是定王似乎有兴趣,定王召见江三郎,很有兴趣建那个什么太学。娘子,你说江三郎,会跟定王一道走吗?”

程漪愣住了:什么?

定王?

定王忙着蛮族人的事,还有空召见江照白?

婉丝忧心忡忡,她家娘子和江三郎的过去,总觉得危险。定王脾气温和,但是再脾气温和的人,知道自己的未婚妻与自己的谋士的过往,会不计较吗?婉丝又自我安慰道,“江三郎应该不会跟着定王的。他也知道娘子你应该会避嫌的。”

程漪闭目,微微笑:“他才不会为我避嫌。他就是一个没有心的人,眼里只有他的锦绣河山,根本看不到我。也许我只是他路上的灰尘,随便扫一扫就行了,根本不值得他费心。我耿耿于怀,他无动于衷。”

“人啊,总是这么犯贱。”

总是越得不到的,越是放不下。

婉丝闭嘴,不再提江三郎的事情,徒惹娘子伤怀。她只满心祈祷,希望江三郎千万别和定王走一起,不然这三人之间的账,可就太乱了,乱得她胆战心惊,就怕出事。

转眼之间,在丞相一心压下蛮族闹事后,时间也到了上元节。陛下崇敬神仙,将“太一神”的祭祀活动放到这一天。天未亮的时候,曲周侯与长公主就出了府门进宫,与群臣同乐,陪陛下一起祭拜太一神,晚上再一同用宴。

蛮族人依然参加了这种节日活动。

大楚的神话传说色彩斑斓绚丽,充满传奇色彩。又因陛下寻仙问道的决心,这些神话传说故事变得非常完整,有逻辑性。蛮族一群野人在长安听这些传奇神话,再参加大楚人的祭祀。光过年这段时间,他们就旁观了好几起规模甚大的祭拜礼。

上元节在大楚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有资格进宫参宴的,没有旁的事,都来了。

曲周侯一家子都来了,只除了舞阳翁主闻蝉。

经过丘林脱里之事后,曲周侯这对夫妻终于意识到自己女儿不适合在这帮蛮族人面前晃。索性女儿这段日子也不爱出门,整日在家里玩,即便是和李二郎厮混,被李二郎带着学坏,夫妻二人都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反正在自己府上,李信也不敢做出出格的事来。待在府上,总比直面外面的野狼好。曲周侯夫妻把蛮族人和李二郎比来比去,不得不承认,李二郎还是能让他们放心的。

所以,当闻蝉早上支支吾吾地说上元节不想进宫时,夫妻二人很容易就点头同意了。

他们进宫参宴,闻蝉自己在府上跟侍女们玩耍。

李信不在府上。吴明被丞相打得下不了床,天天叫惨。李信哭笑不得,带着药去看那位可怜的丞相大郎去了。闻蝉倒没有多失望,反正表哥说,他晚上会回来。

晚上回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