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心柔她们焦急的声音打断我和叶九卿的争辩,回头才看见田鸡已经跪在山洞里,跪行了十多米。

“傻小子,你进去干什么,我也只是猜的,万一错了要死人的!”叶九卿大吃一惊大声喊。“你要是有三长两短,我怎么给你爸交代。”

田鸡头也没回的继续跪爬着往前走:“总得有人先进,叶叔,不是我说您,自个多大岁数也不清楚,就您这老胳膊老腿,万一有什么事,别说自保,我担心您能不能反应过来。”

“老子还没那么不中用!”叶九卿逞强。

“够了,他说的没错,还当自己年轻呢。”我在旁边笑了笑,然后冲着田鸡说。“自己小心点,别着急,就按照现在的姿势和速度。”

田鸡快跪行到一半,安安全全也没什么事发生。

“我就知道清太祖就是吓唬人的,他都快走到头了,也没见发生什么。”叶知秋虽然嘴上说的轻松,可瞧她样子还替田鸡捏了一把汗。

刚过到一半的地方,田鸡一直跪行了这么远,猫着腰估计实在憋屈的不行,想抬头缓口气,头刚刚抬起,两边十殿阎罗石像上各处隐蔽非常精妙的箭孔,犹如暴雨梨花针般左右对射。

石像里射出的箭一支接一支,毫不停歇,宛如箭雨般在田鸡头上穿梭,我甚至能看见,好几只箭是贴着田鸡头皮飞过去的。

虽然这些机关已经过了几百年,可一旦发动威力不减,很多箭头都没入石头里,这要是射在人身上,早就成了刺猬。

我这才意识到,之前我们发现的那些兵将尸骸,穿透铁甲没入身体中的钢针就是从这里射出。

“不要抬头,保持你现在这个高度,快点过去,这是连弩,不会停的!”宫爵在后面心急如焚的大声说。

田鸡汗如雨下,心惊胆战的按照宫爵说的话,跪行到通道另一边,人刚一过去就瘫软的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说:“清太祖也太歹毒了,这样的机关也能想的出来,刚才我要是头再抬高一点……”

田鸡应该是想到这里自己都觉得后怕,我在后面看他虽然惊险但安然无恙,长长松了一口气,再次告诉其他人,必须像田鸡这样的姿势过去,否则太高会触动机关,到时候万箭齐发必死无疑。

我第二个过去,其他人跟在后面,等所有人都安全到达同道另一边,我回头才看见刚才的通道早已千疮百孔。

第739章 风水大阵

穿过山洞后再往前行,前面的路越发宽敞,火光映射在白银装饰的道路上,明亮的如同白昼一般,当我们走到通道的尽头,所有人全都被震惊的说不出话。

临来之前我曾经不止一次幻想过这圣宫深处到底是什么样,以清太祖的生平和丰功伟绩,我勾画出的画面中,这里应该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而如今我们凝望的地方,相信任何人站在这里都会被震撼,以至于到现在我们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话来。

令我感慨和惊讶的是这里的庞大,在我们视线的下面是一处难以用语言描绘的平台,由三个巨大的石柱支架支撑,下面就是漆黑的深渊。

很难想象当年是如何修建完成这里,工程的浩大和精明即便是现在也难以完成,那三个巨大的石柱支架由机关相连,触发任何一个都会导致石柱的坍塌,从而上面被支撑的平台也会轰然塌陷掉落深渊之中。

那四四方方的平台我们隐约能看见边际,可这里并非是此行的终点,到现在我们都没有看见圣宫,平台的四周边缘中心各有一个巨大的银器雕像,离我们最近的是一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龙。

“青龙……”我眉头一皱喃喃自语的说了一句,然后看向其他的银器雕像。“朱雀、玄武和……和白虎!”

“这是四灵。”宫爵也认了出来惊讶的说。“也称之为四象,指的是青龙孟章神君,守护东方,白虎监兵神君,守护西方,朱雀陵光神君,守护南方,玄武执名神君,守护北方,四象也叫四方护卫神,在古代的神祗,保护一方,以壮威仪。”

正如同宫爵说的那样,这四尊银器雕像完全是按照方位排列,虽然巨大威严可在这庞大宽敞的平台上却显得微小,足以衬托出这平台的巨大。

宫爵指着平台上的四尊四灵银像告诉我们,青龙是四象之中能令妖邪胆战且法力无边的神物,而白虎也是也是战神、杀伐之神。

白虎位居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和青龙相辅相成左右不离,龙阳生于离,离属火,故称为龙从火里出,虎阴生于坎,坎属水,故谓之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

又因为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在道家是具有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因此被称为云从龙,风从虎。

“古语有言画虎于门,鬼不敢入之说。”叶九卿环顾四周疑惑不解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白虎是战伐之神,虽是四灵之一称为祥瑞之物,可白虎就戾气过重,一般地下遗址不宜摆放,我探了一辈子墓,还没瞧见过在地下放这玩意的,这地方的摆设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宫爵指着剩下的两尊银像继续说,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

北方玄武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为北方神主幽冥之地。

“说真的,我怎么瞧着这里的格局像是陵墓啊?”田鸡挠挠头说。

“之前我们看见东珠铺设的道路,已经说明这里就是陵墓,而且还是帝,只是我想不出,这里埋着的会是谁。”我说。

“在风水堪舆中绝对不会把四灵放入陵墓,因为四灵是守护神虽然能守护一方断绝鬼物邪灵,但同样埋葬于此的亡人也不得安息。”叶九卿眉头皱的更紧。

“那些大小不一的圆点是什么?”薛心柔指着平台上地面的图案问。

诺大的平台也是全部由白银所铺设,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圆点按照不规则的顺序排列,相互之间由一条线串连在一起。

“是星宿!”宫爵脱口而出很肯定的回答。“这是按照北斗七星排列,在民间称北斗七真君为义斗星神。”

“这是……”叶九卿忽然眼睛一亮震惊的说。“这是风水阵啊!”

“什么风水阵?”我问。

叶九卿重新看了良久,竟然把自己看笑了:“从过往的发现看,清太祖对风水深信不疑,但没想到居然信到这份上,这还不是一般的风水阵,是趋吉避凶的杀阵。”

“杀阵?”叶知秋一脸茫然。“爸,这杀阵有什么用?”

“叶叔,该不会这里很危险吧,我们是不是不小心闯进了什么阵法?”田鸡立刻警觉起来。

“危险倒是挺危险的,不过你不用害怕,这阵法还不是用来对付你的。”叶九卿还在笑,摸摸下巴说。“说白了,你还不够个呢。”

“那是用来对付谁的?”薛心柔问。

“封神榜你们都该听过吧,里面有一个让神仙谈虎色变的阵法叫诛仙阵,这个风水大阵就是根据诛仙阵演化而来,这一般都是用来化煞除劫才用的。”

“诛仙阵?!”我们全都茫然的张大嘴。

“总之这不是用来对付人的。”叶九卿苦笑一声说。

“那清太祖弄这个干嘛?”叶知秋完全一副不相信的样子。“爸,这玩意到底有没有用啊?”

“谁知道,反正从来也没有人用过,再说谁有这么大胆子,敢摆这样的风水阵。”叶九卿说。

“不是用来对付人?”白近眉头紧皱。“那是用来对付谁的?”

“诛仙阵对付的当然是神仙,你怎么还没瞧出来。”叶九卿拍拍白近肩膀苦笑一声。“风水阵就是一个摆设而已,真有用我早就学了,清太祖这是急病乱投医,为了对付你家先祖,什么都用上了。”

“对付我先祖的?!”白近大吃一惊。

“清太祖供奉你家先祖为神,明面上还要仰仗先祖帮其得江山,可背地里却时时刻刻都提防着呢。”叶九卿笑了笑指着四周的雕像说。“虽说风水阵充其量不过是摆设,具体也没什么用,即便有用,清太祖又没道行也发挥不了,但从这个风水阵的用途,压根就不是对付人的,不是用来对付你家先祖,还能有谁。”

“为什么要对付我先祖?”白近愤愤不平。

“这话看怎么说,也不能全然说是对付,但也算是防患于未然吧,从这里的摆设和布局来看,清太祖是不希望你先祖发现圣宫,并且进入这里的。”叶九卿说。

“白家先祖帮其入主中原坐拥江山,没想到回头居然还算计先祖。”白近神色越想越气愤。

“凡是都有两面,你得往好的地方想。”叶九卿不以为然轻描淡写说。“清太祖既然如此看重,不惜偷偷试图用这样的办法来制约白家先祖,可见这里藏着的秘密非同小可。”

田鸡从前面探路回来,样子有些紧张,不时的舔舐嘴唇,停在我们面前:“我在前面找到点东西,相信你们会感兴趣的。”

“你找到什么了?干嘛这么神神秘秘的?”薛心柔好奇问。

田鸡没有回答带着我们往平台深处走,当田鸡指着他发现的东西时,所有人全都瞠目结舌愣在原地,然后我听见叶知秋和薛心柔惊喜的尖叫声。

九个浑厚大气的青铜鼎呈现在我们面前,传闻中让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九鼎竟然被我们找到。

在光芒的映照下,九鼎反射着肃穆威严的青冥之光,每个鼎器上的纹饰清晰可见,和古籍中的记载一样,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

这九个被称为国之重器,象征天下归宿的鼎器本身就是无价之宝,在薛心柔和叶知秋的眼里,她们应该感觉自己找到了天下最大的宝藏。

“不是说,神域图就藏匿在九鼎上吗?”宫爵围绕九鼎看了一遍。“为什么只有名山大川,没看见神域图啊?”

“真有那么容易看见,这秘密还能保存几千年啊。”我淡淡一下,在魔国的时候近卫教过我如何使用神域图,我取下背包拿东西,不经意摸到黄金罗盘,无意的瞟了一眼,忽然诧异的怔住。

我把黄金罗盘拿在手中,不停的改变方位,越看越吃惊。

“怎么了?”叶九卿走过来问。

“奇怪了,在我们找到秦岭长生仙宫的时候,黄金罗盘因为吸收龙脉地气暂时恢复了能力,这件神器理应可以指示其他神器的位置。”我看着黄金罗盘一筹莫展说。“可如今九鼎就在眼前,为什么黄金罗盘非但没有反应,而且指针不停的乱转?”

田鸡走过来看了看说:“别大惊小怪的,应家先祖留下黄金罗盘,并没有告之这神器真正的作用,一直以来应家后人都以为黄金罗盘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能感应地下金银。”

“这并非是原先的神域图啊,朱家先祖把神域图的内容铭刻于九鼎上,真正的神域图怕是已经被毁掉,黄金罗盘当然无法对九鼎有反应。”薛心柔指着四周不慌不忙说。“这里全是用白银装饰,四面八方全都是白银,黄金罗盘的指针当然会乱转。”

“我懂了!”叶九卿猛然抬起头恍然大悟说。“清太祖本来就在提防白家先祖,千方百计不让其发现这里,想必是清太祖发现白银可以阻碍白家先祖的感知,用这样的办法让其不能觉察圣宫的所在。”

第740章 金册

我从包里取出鸿蒙珠,其他人也没感到惊诧,或许都以为我从顾远山那里重新把这件神器找回来,我站到九鼎前,把鸿蒙珠放在手心。

刹那间当鸿蒙珠触碰到我掌心的那刻,平滑的表面瞬间闪耀出绚丽的光芒把我们所有包围其中,一条有光晕组成的羽龙,翱翔游弋在我们四周。

那些光晕照射在九鼎上时,上面那些铭刻九州名山大川的纹路忽然间不连贯的发出光芒,九个青铜鼎都是如此,想必朱家先祖把神域图分割后就藏匿在这些纹路中,只有鸿蒙珠能读取上面的内容。

那些看似断断续续的纹路被照射后全都出现在鸿蒙珠发出的光晕里,然后开始有条不紊的组合,直到一副全新的地图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返回神域的指引,光晕渐渐黯淡最终消失在鸿蒙珠上。

我看着手里的归墟神器,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悸动,多久了?我已经记不得等到这一刻到底有多久,很庆幸我失去了记忆,否则那段往事一定会很漫长,即便去回忆都要耗费太多的时间。

如今还差最后的一步,我收起鸿蒙珠看向通道的深处,那艘船最后停泊位置的线索或许就在这圣宫之中。

从平台穿过去后,一座石宫出现在我们眼前,这里应该是此行的终点,当我们走进宫门的那一刻,几乎我们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愣在原地,脸上都写满了震惊。

面面是一处依山而建的圆形石室,我很难用语言去描绘眼前的景象,那种震撼溢于言表,站在这里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渺小。

在那些依山雕刻而成的石像面前,我们仰头凝视,那种莫名的震撼和惊讶让我们所有人都呆立不语。

这个圆形的石室修建在山中,山体已经被挖开,在光亮的照射下,我们必须要抬头才能看见那些宛如天神的巨大雕像,这些雕像每个大约都有二十多米高,借助山体雕刻而成,看穿着装束都是八旗兵甲打扮。

每个雕塑都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怒目圆瞪双手按在巨大的剑柄之上,剑尖竖立在地面威严的默默注视着我们。

我环顾一周细细数了一遍,不多不少刚好有十三尊雕刻在山体之中的巨大雕像,呈环形分布低头俯视着这石室。

和之前我们看见的一样,这个石室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白银所铺设装饰,即便是那十三尊高大威猛的石雕巨像,身体表面也被涂抹上一层白银,在火光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看上去更加令人震撼。

在宫殿的最里面,摆放着一个硕大威严的玉棺,在火光中散发着蔚蓝色的光芒,这玉棺的材质我们太熟悉,和在叶九卿暗室以及万象神宫看见的一样,这分明是月宫九龙舫上的人用来延缓生命衰亡的载具。

眼前的玉棺并非我们常见的棺椁样式,并没有棺盖,走上前看见里面平躺着一个面容安详双目微闭的老人,皮肤下竟然还透着微微血红,这里至少有几百年没有被开启过,可玉棺中的人如同是刚刚才睡下一般,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已。

我留意到玉棺中老人的服饰,明黄色的长褂在两肩和前胸、各绣正龙一条,上衣前后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下平水江牙,下裳襞积绣行龙六条间以五色云,下平水江牙。

下裳其余部位和披领全表以紫貂,马蹄袖端表以薰貂,胸前戴着一串朝珠,头戴尖顶头冠样式极其华丽,通体以金工中的镂空累丝技法制成,顶衔一颗大珍珠,下方分成三层,层与层之间贯一颗东珠为间隔。

每层承以四只金龙,半球形底座层之金龙首朝下,上方两层之金龙张口朝上,各龙之间饰以东珠一颗。

扑通!

我们回头看见图尔占直挺挺一桩跪在玉棺前,神情恭敬谦卑的三叩九拜。

“他,他这是怎么了?”田鸡一脸茫然。

我先是一愣,看看跪在地上的图尔占,忽然心里暗暗一惊,转头再看向玉棺之中的人,嘴角蠕动几下:“这是大清帝王服饰,他,他是清太祖!”

我话音一落,其他人顿时目瞪口呆,叶知秋半天才反应过来:“不对啊,清太祖不是被葬在福陵,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萨么库不是说过,多尔衮来这里的时候,先到的盛京,他在那里开启过福陵,请太祖圣体。”我皱眉沉思说。“可见多尔衮当时从福陵把清太祖的遗骸带到此地。”

“古人都讲究入土为安,多尔衮当时即便权倾天下,可他也没胆子敢动清太祖的福陵。”

“多尔衮当然不敢这样,不过这未必是他的主意,能开启皇陵这么大的事,除非是清太祖自己的意思。”我说。

“人都死了,好端端埋在皇陵里,干嘛要折腾让人再挖出来?”田鸡一脸疑惑。

“这就不清楚了,我猜想应该和清太祖修建这里的圣宫有关。”我摇摇头说。

“玉棺里有金册。”叶九卿指着里面对我们说。“清代陵墓和中原传统墓葬不太一样,很少用碑文记载生平,都是记录在金册上,随同棺椁一起下葬。”

我从里面把金册拿出来,小心翼翼展开,发现里面用满文写满了内容,这些文字我们没有一个人能看懂,我让图尔占被拜了,既然都找到这里,还是先弄清楚清太祖到底留下了什么秘密。

图尔占一脸虔诚,埋首毕恭毕敬双手接过金册,一边看一边给我们翻译,金册中所记载的要追溯到清太祖统一女真部落之前。

从图尔占翻译的内容看,清太祖自己都承认,能建功立业开创帝王之路,并非是他一己之力,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清太祖出生在赫图阿拉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其母在他十岁时去世,继母那拉氏为王台族女,对其很刻薄,清太祖十九岁时不得不分家生活,仅获得少量家产。

为了维持生计靠进山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等方式为生,阴差阳错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收养,成为其麾下侍从。

“关于李成梁和清太祖,坊间还有传说。”白近在旁边插话。

“什么传说?”

白近告诉我们,民间传闻李成梁见还是孩子的清太祖机敏伶俐又乖巧可怜,收留在帐下做了书童,专门侍侯自己。

一天晚上,清太祖侍服李成梁洗脚,不期然间发现这当朝一品大将的脚心有一颗红痣,无意中他告知李成梁,说自己的脚心有七颗红痣。

说者无心,听这有意,李成梁对此大为震惊,而偏偏这个时候在北京的钦天监在观察天象时发现辽东有王气出现,断定这里会出皇帝,为此,朝廷立即派员来追查。

李成梁想到当初清太祖脚心的那七颗红痣,马上怀疑到朝廷要抓的就是自己帐前的这个小小的书童,清太祖也意识到了李成梁对自己的警觉,为此他随即逃出了李府,一口气逃到了辽阳城北的一个草滩上。

但后面李成梁的追兵越来越近,精疲力竭的清太祖索性躺在一条草沟里想听天由命,适逢此时飞来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旁,将草沟里几乎绝望了的清太祖严严实实地遮盖住,因此躲过了李成梁的追兵。

后来统一女真大权在握的清太祖为了感报乌鸦当年的救命之恩,下令满族百姓都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竖立木杆套锡斗以盛上粮食喂乌鸦,这就是满族民间流传的索伦杆子的由来。

“是的,这个传闻在满人之间甚为流传,不过金册之中并没有提及,看起来应该是杜撰,不过太子爷却提到另一件事。”图尔占说。

“什么事?”

“大明天启六年六月,大明精锐突至辽东,节制李成梁兵权,要求其派兵探查辽东区域。”图尔占说。

“大明精锐到辽东?!”叶知秋大吃一惊。“李成梁可是辽东总兵,相当于辽东最高官员,驻扎边陲手握重兵,只听命于大明皇帝,谁有这么大的权力能节制李成梁?”

“金册上没有说,连清太祖也不知晓,只知道看服饰是大明的雷营卫,而统军的是一个戴着金丝面具的人。”图尔占看着金册说。

图尔占话音一落,所有人不约而同都看向我,而且全都目瞪口呆,我也大吃一惊,好半天没反应过来,很显然金册中所描述的那人就是我。

大明的军权和皇权一直被我和近卫牢牢掌握在手中,难怪可以轻而易举节制辽东总兵的兵权,只是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竟然在那个时候到过辽东。

“金册上所记载,雷营卫是什么时候到的辽东?”薛心柔忽然问。

“天启六年六月。”图尔占回答。

“王恭厂大爆炸发生在天启六年的五月,白家先祖和其中一条羽龙因为被伏击重创,和月宫九龙舫脱离之后,向东北方坠逃,最终消失在辽东区域。”薛心柔一脸认真对我们说。“雷营卫在六月出现于辽东,想必是为了追查那条羽龙的下落。”

第741章 无心之举

薛心柔推断的合情合理,我连忙追问图尔占,在金册上记载的其他内容,图尔占越看越震惊,声音都有些惊诧。

“辽东当时的确有坠龙传闻,雷营卫下令但凡有人提供关于坠龙消息将有重赏,但关于坠龙一事都是只听闻,但却没有人目睹,雷营卫追查消息来源,得知看见坠龙的是阿突罕。”

“阿突罕是谁?”我问。

“阿突罕是建州女真头领,清太祖的外祖父,归顺大明当时官拜建州右卫都督。”白近在旁边解释。

“阿突罕看见了坠龙?也就是说最先接触到羽龙的并非是清太祖,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连忙追问。

图尔占根据金册上的记载告之,阿突罕无意中看见有龙天降,并尾随龙踪前往辽东深处查探,虽知晓坠龙的大致位置,可并没有见到龙,因而此事在女真部落传开。

雷营卫要求阿突罕带路前往他所见的坠龙区域,可阿突罕认为,天降神龙是祥兆,预示女真将会崛起,不能让汉人得知和找到龙迹,因此阿突罕以龙为号令,带领部落反了大明。

图尔占翻译到这里停顿住,嘴慢慢张开神情惊愕,叶知秋在旁边说,这和历史的记载其实是吻合的,之前阿突罕是归顺大明,但后来突然反叛。

“并且与明朝断绝贡市,率领部众坐大举进犯辽阳和盛京。”叶知秋一边说一边恍然大悟。“史学上对于阿突罕谋反一直没找到原因,原来竟然和坠龙有关。”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薛心柔问。

我看图尔占的表情,不用等他回答也能猜到后事的发展,我虽然没有这段记忆,可在魔国的时候,我在高塔中看见过其他近卫留下的记忆,那个时候的我有着无法去想象的冷酷和无情。

为了找到月宫九龙舫,我带着近卫耗费了几千年的时间,又岂能容许几个凡人当绊脚石,何况当时我麾下还执掌着大明兵权,我在意的并不是谁反了谁,权力和天下在我眼里没有丁点意义。

但我绝对不会容许有人隐藏关于那艘船的下落。

“阿突罕的反叛很快遭到镇压,雷营卫节制李成梁的大军,对阿突罕实施围剿,本来是想活捉阿突罕逼问,结果阿突罕宁死不从战死疆场……”图尔占嘴角蠕动几下。“残部见大势已去只能缴械投降,可雷营卫传令,对所有参与反叛以及和阿突罕有关的宗亲一律灭杀,下达这个命令的就是戴金丝面具的人。”

我猜到了结果,但怎么也没想到,这段历史竟然和我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不过我并不吃惊,当时的我是绝对不可能放过这些人。

“太祖全族在这场浩劫中被屠戮殆尽,而阿突罕在临死前把坠龙地点告之了身旁的清太祖,在屠杀中清太祖侥幸存活下来,却被清理战场的明军发现,清太祖无路可去便向坠龙地点逃跑。”图尔占看着金册对我们说。

“你可知道,你当年的举动竟然改变了后世的历史。”叶知秋走到我身边,压低声音苦笑。

“我改变了历史?”

“后来清太祖起兵反明,发布的讨明檄文,以七大恨告天,其中第一恨就是说,他祖辈未损大明一草一木,结果大明无端起衅边陲,杀他祖辈全族。”叶知秋声音很小,生怕被图尔占听见。“要不是当年你下令灭杀,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清,你说是不是你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我愣住,一时间无话可说,清太祖在金册中提及,雷营卫在灭杀他全族的时候,他躲在尸骸中才逃过一劫,从尸骸的缝隙中他看见骑在马上戴金丝面具的人,从那一刻起,他对大明的仇恨就注定无法化解。

我多少有些感慨的转头望向棺椁中的清太祖,原来我竟然和他有这样的渊源,几百年前他就看到过我,只不过那个时候,我压根不会去在意和同情任何人,即便倒在尸骸中的仅仅是一个小孩。

可谁能料到,就是在那场灭杀中,没能被我斩草除根的一个小孩,竟然后来入主中原开创大清三百年江山,我在心里暗暗苦笑一声,造物弄人真是世事难料。

谁能想到几百年前我一个无心之举,就如同叶知秋所说,竟然改变了后世三百年的历史,不过想到这里,我忽然发现有件事有些奇怪。

魔国之后我们拥有了人的身体,可以轻而易举混迹在人群之中,虽然历史不断在变迁,可我和近卫却因为要寻找月宫九龙舫的下落,自始至终都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可是为什么在大清统治的这三百年里,我和近卫竟然悄然无息没有任何作为呢,在魔国的高塔里,我看过所有近卫留下的记忆,在魔国之后的每一个朝代,我们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时间能改变一切,但对于我们来说,唯一改变的只有名字,但奇怪的是,唯独在大清统治的这段时间内,我和近卫却一直没有动静和行动。

“清太祖逃往坠龙的地方,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想到这里,我目光从玉棺中清太祖的身上移向图尔占。

图尔占根据金册的内容继续翻译,清太祖根据阿突罕临死前透露的秘密,一路向坠龙的地点逃亡,身后的明军穷追不舍试图赶尽杀绝,最终清太祖逃入深山之中,而明军也如影随形跟到。

结果清太祖因为体力不支还是被明军追上,眼看就要命悬一线……

图尔占瞪大眼睛声音颤抖:“一条,一条双翅飞龙从山林中出现,龙脊上站着一人如同天神!”

“龙?!”田鸡大吃一惊。“清太祖真的看见羽龙了!”

“传闻中月宫九龙舫是由九条羽龙拉行,说真的,我一直认为所谓的羽龙应该是雕刻在船身上的装饰,没想到竟然是真的龙。”薛心柔一脸震惊。

图尔占估计也没想到,居然会有真龙存在,声音惊诧的继续翻译,乘龙的神人挥手之间,便将明军灰飞烟灭,清太祖跪地不起,战战兢兢说出到这里来的始末。

乘龙神人得知一切之后,告之清太祖他名叫白古,因为阿突罕临死都没有透露坠龙之地,因此白古投桃报李愿意答应清太祖一件事。

清太祖家破人亡,一意要报仇雪恨,可势孤力单,怎能与拥兵百万的大明交锋,见神人威力便请求神人帮其覆灭大明,神人竟然一口答应。

白古把清太祖留在深山之中,清太祖见白古身边的双翅神龙伤势严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敢去问神人,在山中停留数月,雷营卫从辽东撤离之后,白古让清太祖召集剩余的残存部众,并且和清太祖一同离开深山,在白古的协助下,清太祖虽然兵将不过百,但却以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势席卷辽东。

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清太祖已经从当初家破人亡,变成一统女真兵强马壮的汗王,并且在赫图阿拉黄衣称朕,同时要供奉白古为神,让所有臣民膜拜,白古严拒让清太祖不能透露其身份,因此清太祖奉白古为辽东王。

清太祖本打算休养生息再图谋中原,可白古却让清太祖一鼓作气挥军入关,清太祖对白古言听计从,便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统军征伐大明。

白古传授清太祖兵法以及战阵,让八旗大军攻无不克,图尔占再往下翻译,记载的内容和历史完全一致。

“白古就是白家先祖,无意中救了清太祖,当时清太祖只是想要报仇雪恨,可为什么白古要让其争夺天下呢?”薛心柔自言自语。

“这个不难理解,月宫九龙舫一直都在藏躲,王恭厂的伏击以后,估计白古意识到,只要天下的权力掌握在祖神的手中,对于月宫九龙舫来说会是一件极其被动和危险的事。”宫爵一脸认真说。“想要确保月宫九龙舫的安全,就先得控制天下掌握权力,这原本一直都是祖神在做的事,白古想要拨乱反正。”

“是啊,这也并不是月宫九龙舫第一次这样做了,如果不是当初扶持黄帝,恐怕这艘船早就被祖神找到。”田鸡点点头说。

我听到图尔占翻译到这里,一直没有说话,叶九卿走到我身边,声音细若蚊吟:“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什么?”我好奇问。

“清太祖挥军入关对抗大明,可当时掌握大明兵权的是你。”叶九卿声音更小,在我耳边说。“你不会在意什么权力,可一旦江山易主,你又要重新建立和巩固权力,你全力以赴在找那艘船,怎么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上,所以说,你是不会允许大明灭亡的。”

我苦笑一声,还是叶九卿了解我,我虽然失去记忆,可从发现的所有事中,我和近卫扶持过太多的王朝,唯一失败的就是九黎,可那一次归根结底是输在异巫上,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和近卫不再依靠异巫,而是利用人来获取权力,避免再被归墟人制约。

如同叶九卿所说,当时的我和近卫应该不会允许大明的灭亡,白古帮助清太祖入主中原,而且还势如破竹问鼎天下,我如今脑子里只有一个疑问。

当时我和近卫在什么地方?

我们明明有能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为什么却没有任何反应和动作?

还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大清统治的三百年里,我和近卫一直悄无声息?

第742章 天启掘陵

我让图尔占继续往下翻译,后面发生的事和我猜想的差不多,大清入关之后,白古向清太祖提出,若是想要江山永固就必须在辽东龙脉之上修建神陵。

清太祖心中白古就是神,他的要求又岂会违背,只不过清太祖一生戎马,对风水堪舆之术并不涉猎,但也不需要他明白,白古让清太祖只需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便是封禁东北,第二件是调派修建的人手,第三件最为重要,龙脉之地关系大清国运,若是被人知晓蓄意破坏的话会导致大清衰亡。

“前面两件还能理解,封禁东北是不想有人知晓龙脉之地的位置,调派人手是为了尽快完工。”田鸡在旁边苦笑一声。“这第三件嘛,白古明显是假风水地相在诱导清太祖,怎么说白古都是无所不能的神,居然也会骗人啊。”

“就是,清太祖明明见识过白古的神力,他能得天下靠的是白古的帮助,居然会相信风水之说。”薛心柔说。

“这话可不能这样说,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命穷累死鬼,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命而庸碌无为,有多少人知道了自己的命却不愿意改动铸下大错,甚至丢了性命!”叶九卿一本正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