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筠眨眨眼,有些委屈道:“母亲不喜欢这赤金头面吗?若是不喜欢,就再换一套就是了,我年纪小,也不知母亲喜欢什么,母亲若是不喜欢尽管说出来,让李姑姑挑一套好的。”

温氏僵硬的扯了扯嘴角,道:“不用,母亲很喜欢。”

姜筠道:“母亲喜欢就好,我看那些夫人都是这么戴的,母亲以后出门戴上这副头面定能更加有面子。”

她说完打了个哈欠,面露为难道:“母亲,我有些困了。”

温氏现在是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多待了,再多待非要让这小丫头给气死。

她站起身道:“是母亲思虑不周了,这就走。”

姜筠道:“李掌设,你送送母亲。”

还要送她?那她还怎么将那副赤金头面藏起来。

温氏瞥了眼贴身丫鬟紫云手里端着的赤金头面就觉得心里一阵发堵。

李掌设对着温氏微微躬身,将温氏送出去,到了廊庑见那里站着的丫头有几个是今日才被她赶回去的,那几个丫头见了她都有些发慌,显然还记得李掌设那句颇具威严的将身契拿来,自有你们的去处,讪讪的跟在后头。

李掌设一直将温氏送到了院门口,感觉有几道视线缩了回去,心道,这卫国公府果然是个不省心的地方。

李掌设推开隔扇门,就见姜筠托腮坐在那里,一脸兴冲冲的问:“姑姑有没有将母亲送到院门口呢?”

李掌设笑了笑,宠溺的看着她道:“送到院门口了,外头的人都看见了。”

姜筠满意的捏了块酥皮马蹄糕放到嘴里,李掌设斟了杯茶给她,道:“可不能再吃了,仔细积食。”

姜筠嘻嘻笑了一下,小手悄悄的往令一个盘子里伸,李掌设抿着嘴看她,姜筠伸着食指撒娇道:“姑姑,就一块,就一块好不好。”

李掌设无奈道:“你呀?”

李掌设是看着姜筠长大的,也不舍得拘着她,姜筠听话,知道什么对她好,小孩子偶尔贪嘴些算不得什么。

雪松院里姜简一见温氏回来,目光就被温氏身后紫云手里端着的红漆木托盘上的赤金头面给吸引了,兴奋道:“娘,这是你新打的首饰吗?好漂亮啊。”

温氏有些心烦的瞥了眼那赤金头面,那哪里是好看,那分明就跟暴发户似的。

姜简还伸出手去摸那赤金头面,一副得了好东西的样子,要说姜简戴过的好东西也不少了,她又才四岁,头上不需戴多少首饰,就戴些项圈镯子,可温氏手里是真的没有什么银钱,当年她出嫁嫡母为她准备的空有箱子,可都是虚的,她就是三箱子的东西也比不得旁人一箱子的实在,又嫁到卫国公府这种地方,面子还不能落下,每年要打些新首饰,就叫人将从前的首饰偷偷拿出去当了。

姜简哪懂这些,每回温氏将她的东西拿出去当,她都要闹上好一阵子,这会见母亲突然拿了这么一副赤金头面,便以为母亲有银钱了。

开心道:“娘,你戴上这个肯定好看。”她摇着温氏的胳膊道:“娘,我也要,今日三姐脖子上挂的大珠子漂亮极了,你也给买一个。”

温氏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女儿,又舍不得骂,只能按着头皮让人将姜简带回她自己屋子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姜筠:“我有点愁,宫里的娘娘为了讨好阿佑哥哥送了我好多金首饰,我年纪小,没法戴,正好卫国公夫人来了,我看她戴的首饰都不新了,好像很穷的样子,送了她一套金首饰,她的脸色好像不太好,怎么办,我好像得罪了卫国公府的夫人,她会不会给我穿小鞋?”

第10章 偏心

卫国公到温氏的屋子里,就见温氏坐在窗前的贵妃榻上抹眼泪,见他来了,也不起身相迎,只是将头扭向一旁,愣了一下,问道:“这是怎么了?”

他走过去见温氏眼圈都红了,环着她的腰道:“好端端的,怎么哭了?”

温氏抽噎道:“公爷当我是什么人,好端端的便哭一哭来闹吗?”

“你瞧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从外头一回来就见你在哭,总不能是我惹了你吧,若是府里的丫头有谁惹了你的气不顺,你只管罚就是了。”

温氏一听他这么说,又拿着帕子掩面呜呜的哭了起来,卫国公被她哭的一阵心烦,想走又怕她闹,有些不耐道:“好了,有什么事就说,堂堂一个国公夫人,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样子。”

温氏竖起帕子,冷声道:“公爷还知道我是国公夫人,如今这府里还有哪个当我是国公夫人。”

卫国公冷着脸:“胡说些什么?”

温氏哭着说:“我嫁进卫国公府这么些年,尽心尽力的伺候公爷,照顾几位公子小姐,今儿不过是阿简斥责了阿箬一句,姐姐训导妹妹有何不对,还是当着长辈的面,阿简也无恶意,偏让二弟妹拿了话头说我苛待了阿箬,公爷自己说,我可曾苛待了几个孩子。”

后宅之事都是温氏在管,卫国公哪里知道这些,听着她说话就顺着她的话点头。

温氏继续道:“这也便罢了,二弟妹还明里暗里的贬低我,说我觊觎国公府的中馈,我本就是卫国公府主母,如今倒成了外来人了。”

卫国公皱眉,道:“二弟妹真这么说?”

“我知二弟妹是瞧不起我的出身,我虽为庶女,却是镇国公府正经的小姐,如今又是卫国公府的夫人,她总拿我的出身说事,将来阿简和阿纬如何做人?”

“怎么又扯阿简和阿纬身上去了?”

卫国公让她说的一脑门子糊涂,这不是在说中馈的事吗?

“公爷是在外头做大事的人,又怎么懂这内宅妇人之事,我堂堂国公夫人却不得中馈,落到下人眼里倒是我这个夫人不得宠,下人都是势力的,如今全都巴结二房去了,阿简才是正经的国公小姐,如今反而比不上阿篱了。”

卫国公哄道:“好了好了,就这么点子事,也值当你生气。”

温氏一见他这样更加气了,哪家的夫君是这样的,明知好处都让旁人落去了,还整日乐呵呵的样子,都说夫妻同心,她这夫君又哪里和她同心了。

其实卫国公又哪里是什么都不晓得,只是中馈一事终归是内宅之事,二房掌着中馈是老夫人决定的,他也不好驳了老夫人的意。

温氏本还想端着嫡妻的架子,如今姜筠回来让她意识到了危及,老夫人是二房何氏的亲姑母,偏心二房,万氏有个好姐姐,如今刚回府的姜筠更是全府要捧着的,这满府上下,真是要没有她的位置了。

她在家中时是庶出,知道怎么讨好,对男人来说,该示弱就示弱,到底是夫妻,卫国公哄道:“好了好了,你看那三弟妹手中不也没有中馈吗?”

温氏哀怨道:“三弟身边就三弟妹一个嫡妻,又有个好姐姐撑着,公爷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庶女出身,身边没多少嫁妆,这日子过的紧巴巴的,阿简平日里看着阿篱和阿筝的穿戴就觉得自己比不上,小孩子家不懂,还以为是我这个做娘的舍不得给她好东西呢?”

卫国公被她说的一阵耳热,他向来不管内宅之事,从前姜筠娘在时也没同他说过这些,如今听温氏这么说倒觉得不仅仅是温氏失了脸面,他堂堂一个卫国公,倒叫自己的妻子儿女日子过的拮据,是他疏忽了,温氏是庶出,比不得嫡出的嫁妆多,手上也不如当年姜筠娘的宽裕。

“我那里还有些银子,明日让人取了来给你做体己,你喜欢什么就派人去买。”

温氏叹了口气,道:“公爷,我也不是要你的银子,只是如今阿筠回来了,她是在宫里养大的,见过大场面的,今日去看她,她一看我就说我穿的寒酸,送了我一套赤金头面。”

卫国公微皱眉头,道:“阿筠才刚回来,一个小孩子,你收她的东西做什么?”

温氏噎了一下,道:“我原也不想要的,阿筠那孩子非要给我,我还未说话,她就说着困了,派了身边的人送我,到底是宫里长大的,她随手就送一套赤金头面,阿简看了只有羡慕的份。”

她话里多是怨怼,卫国公也听出来了,只故作不懂,他好歹也同温氏夫妻了这几年,温氏的性子他多少也了解,这么说不过就是埋怨阿简不如阿筠手里银钱多,可阿筠的银钱又不是他给的,阿筠有个好外家,能进宫,讨宫里的贵人喜欢,那些东西也是她应得的,阿简的外家也是镇国公府,可温氏是庶女,自然比不得阿筠。

“阿筠在宫中见惯了贵人,出手阔绰,送你头面也是孝顺,她同阿简是姐妹,会照应妹妹的。”

温氏心头堵着气,这意思还是让阿简靠着姜筠那丫头了,她明明说的是姜筠那丫头瞧不起她这个嫡母。

只是如今卫国公一门心思的栽到了巴结睿王的身上,连带着姜筠也成了宝贝,也是,睿王是孝慈皇后嫡子,当今太子胞弟,最是受宠,谁不想巴结他,倒是便宜了姜筠那个丫头。

卫国公脱了袍子道:“睡了睡了,有什么事明儿再说。”

温氏见卫国公这个样子,不阴不阳道:“我是个俗人,整日掐指算着这些银钱,公爷是做大事的人,不用操心,只管吃喝。”

卫国公本来今日心情甚好,回来便被她一直念叨着,这会有些待不下去了,正要起身,又听温氏道:“横竖还有白姨娘陈姨娘,将来公爷再给我添几个妹妹,公爷就更不必来此听我说这些闲话,我是不如她们会讨公爷开心,她们也不用顾着咱们大房的面子,只管着伺候公爷就行。”

卫国公一听也是,这温氏代表的可不就是他大房的面子吗?

又耐着性子道:“二弟妹是母亲的亲侄女,母亲偏着她也是有的,母亲将中馈给了二弟妹,她自己心里也舒坦,我虽不管后宅之事,可那卫国公府的产业还是清楚的,那不是个好的,底下层层还要贪着,二弟妹出身何氏,最会精打细算,现在让她管着中馈,早晚是要还给你的。”

他没说何氏女重利,老夫人也出身何氏。

温氏低着头不说话,卫国公道:“我知你心里不舒坦,那二弟妹要管就管,我这里的银钱放着也没用,日后拿来让你管着。”

卫国公的银钱虽然不能同整个卫国公府比,毕竟也不少,若是拿给她,她的日子也不必这么紧巴巴的,只是想到今日姜筠的院子,那屋里的摆设,无一不是精致的,有些不甘心道:“公爷还是公平些吧,都是公爷的女儿,阿简那里可是处处不如阿筠的,旁的不说,就说阿筠那院子就花了不少银钱。”

“行了,你还让不让人安生了,一回来你就闹,如今又提阿筠那院子,阿筠那院子花了你的银钱了?”

温氏一怔:“那还不是花的卫国公府的银钱,这卫国公府的银钱将来还不是阿纬的?”

卫国公站起来将衣袍穿上,温氏急道:“这么晚了,你要去哪?”

卫国公回头道:“我就说二弟妹管着中馈这么多年也没见你闹,怎么偏偏今儿闹,合着是不满阿筠回来了,阿筠她一个孩子,这么多年也没养在府里,便是我对她好些又怎么了?何况那院子也没花卫国公府的银钱,都是殿下派人直接送了银钱的,阿筠那屋中摆件也都是殿下着人买的,一两银子都没花着卫国公府的,你要埋怨也得有个由头吧,拿着这话说可说不通。”

他说完便不再管温氏,径自向外走去。

紫云眼瞧着她们公爷来了又走了,急忙走进去想问温氏怎么了,就见温氏目光阴冷的站在那里,嘴角扯出一抹弧度,要笑不笑的有些渗人。

“夫人,有话好好说,何必同公爷闹呢?”

温氏恨恨道:“那是个没有心的,都说齐州何氏女重利,公爷骨子里留着齐州何氏的血呢,从前也没见他关心姜筠那丫头,如今见宫中的睿王对姜筠好,便捧着那丫头,连说都说不得了。”

紫云叹了口气道:“夫人何必纠结,这卫国公府早晚是要交给咱们公子的,这卫国公府好了,咱们公子不也更好吗?”

理是这个理,可温氏不甘心啊,就这么一直被压着,被瞧不起。

第11章 司仪

卫国公被温氏闹腾了一番,从雪松院出来本想去看看姜筠,又想着这么晚了,姜筠约莫也睡了,当下也没有心情往侍妾那里去,便自己宿在了书房。

一大早又往雪松院去,早上几个姨娘和公子小姐们要过来给温氏请安,昨日虽不愉快,他还不至于为此打温氏的脸,何况早间阿筠也要过来请安,他正好要同阿筠说几句话。

紫云立在檐下,一见公爷又来了,赶忙又将他迎了进去。

温氏正坐在那里梳妆,心下虽对他昨日就这么走了不满,可还是开心的,同卫国公闹矛盾,最后吃亏的还是她。

她让人端了茶来递给卫国公,倒是都没有提昨日之事。

没多会姨娘公子小姐们便来了,姜筠也牵着李掌设的手过来给温氏请安,姜箬跟在白姨娘身边,一见姜筠来了,跑过去叫了声三姐姐。

姜筠淡淡的点头,姜箬有些失望的退回白姨娘身边。

姜简见姜箬跑过去同姜筠打招呼,小声嘟囔着:“就会巴结人。”

温氏象征性的问了两句,就听卫国公对着阿筠问道:“阿筠昨日睡的可还好?”

姜简撇了撇嘴,怎么不问她睡的可好,爹爹偏心。

姜筠点了点头:“多谢爹爹关心。”

卫国公满意的笑道:“你才刚回来,若是有哪里不习惯,就来同你母亲说,让你母亲替你安排。”

温氏心道,你倒是会拿我做人情。

姜筠只是拉着李掌设的手,轻笑着点头。

李掌设微躬身道:“公爷,殿下当日吩咐迎筠院的开销不走卫国公府,小姐习惯了身边的老人,也不需走卫国公府添人,还请公爷将这事说清楚,免得有心之人拿开销说事,还以为小姐拿的份例比旁的小姐多,那就不好了。”

温氏面色一僵,卫国公道:“阿筠是我卫国公府的嫡女,哪个敢乱说?”

“卫国公府之事奴婢不敢多言,只听着殿下的吩咐,伺候好小姐,将来殿下回来,若是知晓小姐有半点不舒心,可是要问罪的。”

卫国公讪讪的笑了笑,自是知道这李掌设意有所指,也不甚在意,睿王殿下对阿筠越上心,对他卫国公府越有利,旁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呢。

知道李掌设是宫里的女官,是个厉害人,从姜筠进宫起就跟在姜筠身边,宫里好些女官不能轻易得罪,只是阿筠怎么说都是他的女儿,让李掌设这么一说倒觉得她同卫国公府无关一般。

卫国公道:“阿筠年幼,有劳李掌设照拂了。”

李掌设道:“不敢当,伺候小姐,是奴婢的福分。”

姜简觉得这李掌设太过大胆,居然敢这么同爹爹说话,昨日她已经让温氏说了一通,说这李掌设是宫中的女官,不是一般人,这会瞧了眼姜筠的穿着,只觉得每一样都比自己的好,用手搓了搓身上的布料,垂着头,蔫蔫的,有些不开心。

姜箬乖乖的站在白姨娘身旁,也不敢去招惹自己的嫡姐。

温氏笑着走过去对着姜筠道:“阿筠,母亲带你去给你祖母请安。”

她对着姜筠伸手,姜筠往后退了下,躲到李掌设身旁。

温氏的脸色变了变,卫国公倒是先开口替姜筠解释:“阿筠才刚回来,小孩子怕生。”

姜简跑过来拽着温氏的手,警惕的瞪着姜筠,像是姜筠要抢她的母亲一般。

温氏对着卫国公道:“公爷,咱们该去给母亲请安了。”

卫国公点了点头,夫妻二人带着大房的几个孩子去给老夫人请安。

卫国公到了松画堂给老夫人请了安便退了下去,留下一室的女眷和孩子。

何氏今儿穿了一身红衣,手里拿着一把美人扇,富贵又喜气,卫国公刚走,她便对着姜筠招手道:“阿筠快过来,让二婶瞧瞧。”

姜筠小步走过去对着她行了一礼,何氏连赞她懂事,道:“大嫂可真有福气,听说阿筠昨儿一回来就送了大嫂一副头面,我若是有这么贴心的女儿就好了。”

她说着还用扇子掩了嘴笑,她是个嘴毒的,专爱寻温氏的不痛快,温氏不咸不淡道:“二弟妹也别那么贪心,有了阿篱,还想要阿筠这样的女儿,哪有这样的好事。”

一语双关,指责何氏贪心不足。

何氏脸色变了变,老夫人手里端着个白瓷杯盏,道:“好了,哪个孩子不是好的,当着孩子们的面说这个?”

老夫人招手让姜筠到她身边,问道:“阿筠在宫中可读了书?”

姜筠想了想道:“听睿王哥哥读过。”

她自三岁起,程文佑便每日亲自教导她读书写字,只那些都是在广阳宫里,她并没有正经的跟着夫子读过书。

老夫人听她这么说便以为她不认字,姜家的小姐大多五六岁送到族学念书,待年长些,七八岁的时候,就送去定熙书院,能考上定熙书院的,便在定熙书院,考不上的,便回族学中念书,姜筠如今刚好到了年纪,因着睿王的关系,老夫人对着姜筠格外的上心,一来这卫国公府将来还指望着这层关系,二来怕将姜筠养的目不识丁,睿王怪罪。

老夫人道:“你如今五岁了,到了认字的年纪了,祖母待会派人同你父亲说,让他安排你去族学念书,你大姐姐二姐姐如今都在那里念书,往后你可同她们一起去。”

姜筠乖巧的点头,姜篱笑着说:“太好了,以后就能同三妹妹一起去族学了。”

姜简站起来走到老夫人身边,老夫人慈祥的问道:“阿简怎么了?”

“祖母,我也想同大姐姐她们一起去族学。”

“呦,咱们阿简也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呢。”

老夫人将姜简揽到怀里,姜简满脸期待:“可以吗?”

老夫人笑了笑,往姜筠那里瞥了一下,道:“阿简还小,等明年再入族学吧。”

老夫人态度温和,说出的话却是不容反驳,姜简有些不开心,求助地看向自己的母亲。

温氏坐在老夫人左下首,将女儿的脸色看的一清二楚,有些心疼,她又哪里不了解自己的女儿,多半是见姜筠入了族学,能同姜篱姜筝一起了,以阿简的性子到了族学里肯定要去招惹姜筠的,眼下整个卫国公府都捧着姜筠,阿简这个时候去招惹姜筠,吃亏的还是她的阿简。

温氏招了招手,姜简便走过去趴到温氏怀里,抬头委屈道:“娘。”

温氏听着这个声音更加心疼了,抚着姜简的头道:“阿简乖,你年纪小,还未到入学的年纪,年纪够了,就可以同几个姐姐一起去族学了,你看阿箬也没有入族学呢。”

姜简蔫蔫的,目光落到姜筠的身上,心想,都是这个三姐姐,她一回来,所有人都巴结着她。

小孩子心思最敏感,何况是这么明显的落差。

姜筠倒是不介意姜简心中怎么想,横竖她按着规矩做事,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好好的躲在李掌设的身后,仗着睿王的名声,继续混吃混喝,温氏也好,老夫人也罢,谁都别想把心思打到她的头上来。

老夫人又嘱咐了温氏几句,说是姜筠刚回府,让她仔细照应着。

温氏心里暗骂老夫人,她是姜筠的嫡母,又不是姜筠的丫鬟。

正说着话,外头来人通报,说是宫里来了人。

老夫人赶紧扶了卢妈妈的手站起来,带着一屋子女眷前去迎接。

刚出了门,就见一个青衣女官领着八个宫人从抄手游廊往这边走。

老夫人一见来人,便满脸堆着笑,那女官见老夫人带人出来了,加快了步伐走过来,微微躬身道:“老夫人安好。”

老夫人笑道:“不知太后有何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