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清樱个性虽强,究竟是女孩子,说到末一句时声音渐小,双颊滚烫如火,闭紧了双眼不敢看萧铁骊。她听到他急促的呼吸,等了良久却一句话都没有,心想:“完啦,完啦,遇到这么一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以后再也没脸见人了。”

  萧铁骊呆呆地望着这玉器般美丽的少女,她羞不可抑的模样令他的心软得像要融化,愣了半晌才扑过去紧紧地抱住她,像要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一般,咬牙切齿地道:“不!我决不会打死你。”

  卫清樱笑吟吟地睁开眼睛,眼波软得跟春水一样,声音软得跟柳绵一样:“萧将军,你真是个好人。”他笨拙地亲吻她的眼皮和嘴唇,她调皮地躲闪,一时洞中情致缠绵,风光无限。

  卫清樱是萧铁骊遇到的第一个宋国女孩,因为无从比较,他便以为宋国女孩就是这样的,后来才晓得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在宋那样讲究礼法规矩的国家,要怎样蔑视世俗的父亲,才能养出这样离经叛道的女儿?可是她骗也好,诈也好,他都心甘情愿地被她吃定。

  此后行程甜蜜万分,共分一块干粮,共饮一袋清水,再怎么难走的路都变成了坦途。萧铁骊征战多年,从没尝过这样的销魂滋味,真是连睡着都含笑。

  走出洄风洞,已是第三日正午,卫清樱手搭凉棚望着骄阳下的广阔荒漠,讶然道:“唷,这样就走出来了?”笑着回头,“铁骊哥哥,咱们可说好的,等这里的事情了结,你先陪我回我的国家,我再陪你回你的国家。”

  萧铁骊牵起她的手:“阿樱,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嘉树能在黑暗中视物,在急速的下降中感到一片清凉水色扑入眼帘,他的双臂突然展开,下降的速度不可思议地变得缓慢起来,到鞋底沾到水面时,堪堪卸完坠落之力,像只优雅的鹤一般掠过水面,在干燥的岩石上站定。 微微的深蓝湖水以及观音奴掉在湖对岸的碧玉簪。湖水与湍急的暗河相通,他沿河寻去,在半里外找到了她。

  一根倒塌的大石笋挡住了随水漂流的观音奴。在青碧的暗河中央,她的长发像藻类一样飘拂,面庞则似波心的明月一样皎洁。嘉树捞起观音奴,将她横置膝上,轻拍她的背心,迫她呕出了腹中的清水。

  观音奴被呛醒,睁大了眼睛道:“噢,嘉树法师。”迷惑地打量周围,“这是哪儿呀?铁骊他们呢?”

  “这是暴室底下的地洞,我下来以后只找到你,估计其他人掉落的洞跟这里不通。”

  观音奴想起刚才的恐惧,奇怪自己现在竟如此平静:“嘉树法师,我刚才做了一个噩梦,梦见那个白面城主在暗血城的迷宫里追我,我拼命地逃,连气都喘不过来了,还看到很多血腥的幻象,真是可怕,所以我连自己怎么掉下来的都不知道。”

  嘉树无奈地想:“是啊,感到你的灵魂蜷缩成一团,那么惊慌,那么害怕,我竟忍不住跟着跳下来。”他将手搭在她的腕上,一边察脉象,一边问:“你恨那个城主吗?若他当时没被铁骊杀死,你过后会不会找他报仇?” 么这样害我呢?我一心一意地盼着铁骊来杀了这个妖怪,结果铁骊真的来了。”她再想想,犹豫道:“如果铁骊没有杀死他……过后一定得报仇吗?反正我也活得好好的,虽然当时很恨他,后来就淡忘了,这次回居延才想起来。”她俏皮地扬着眉,“除非当时被他害死,那我就变成一个小鬼,天天缠着这个老妖怪,拖他到黑山大神那儿评理去。”

  嘉树喜爱观音奴的这种特质:始终和悦明朗,始终相信爱和善,即便遭遇残忍邪恶也不动摇。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加倍地爱她。那样纯白无垢、懂得宽恕的灵魂,是他在阴暗泥沼中挣扎的困顿灵魂难以抗拒的。他微笑着,低声道:“乖孩子。”

  “唉,咱们这次都中了那坏和尚的圈套。”观音奴打起精神道:“我每次倒霉都会得到嘉树法师的帮忙,小时候是这样,现在也是。”她双手合十,诚心诚意地感谢:“嘉树法师是我的贵人哪。”

  嘉树微喟,心想:“若不是我设计你来居延,你也不会吃这种苦头。”见她头发、衣服都在滴水,便道:“地底寒凉,你这么捂着,几时才干?我帮你吹吹。”手掌一翻,一股暖洋洋的风便裹住了观音奴。

  观音奴乖乖地坐在他对面“吹风”,衣袂翻飞,发丝轻舞,体内的夺城香一丝丝沁出来,将这不见天日的地底化作了花气袭人的原野。她将手臂支在膝上,托着腮道:“嘉树法师,真寂寺的内功真特别,寒气冻得人发抖,热风又这么舒服,一冷一热两种内力在经脉里不打架么?”

  嘉树道:“不会的,冰原炁行的是奇经八脉,呃……春野炁行的是十二正经。”

  后一个名字是他随口杜撰,观音奴却信以为真:“法师的春野炁跟凤凰沈家的熏风之功很像呢,我表伯也能发出这样的热风。有次在山里烤鱼,我们丢了火石,表伯把风里的热集中在一个点上,好厉害啊,木柴就燃起来了。”她兴致勃勃地道:“我突然发现嘉树法师的名字跟表伯也很像,‘后皇嘉树,生南国兮’,‘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像是两兄弟的名字。”

  最后一句话实在触了嘉树的逆鳞,若是旁人说的只怕会死得很难看,对着观音奴,嘉树只感到说不出的郁闷:“说你笨吧,你还能看出这些;说你聪明吧,对我却没一点疑心,太容易相信人了。”

  待她衣服干透,嘉树道:“这洞中既有暗河,就一定能走出去。只是居延的泉水散布各处,不知道这暗河是跟哪条泉相通。” 的

  观音奴见他这么笃定,安心不少,道:“说不定跟居延海是通的。”

  嘉树微笑:“嗯。”与观音奴单独在一起,这冰冷的人不知不觉地露出了和悦的一面。

  其时正是居延的雨季,暗河的流量极大,甚至淹没了很多在旱季时干燥的洞窟,两人不得不泅渡过去。有一个洞似羊肠般曲曲弯弯,长达七里,地底的水温又极低,观音奴游了一半,冷得实在受不了,攀到一根露出水面的石笋上,哆嗦着道:“早知道还会把衣裳弄湿,嘉树法师刚才就不用费力吹干了。”

  嘉树道:“不要紧。”见观音奴冻得脸色发白、嘴唇发青,便将承辉珠递给她,摸出一个小瓶,倒出两颗暗紫色的丸子,自己含了一颗,递给观音奴一颗:“还好瓶子封得紧,水没进去。这是九转固元丹,吃了以后精力充沛,七日之内都不会饥饿。”

  观音奴学他含在口中,只觉药味极重,实在难吃,忙不迭地吞下去道:“嘉树法师的衣囊里真是什么宝贝都有。”这丹药甚是灵验,吃下去一会儿便觉得丹田发热,全身暖洋洋地像泡在温泉中一般。

  将要游出羊肠洞时,嘉树忽然道:“小心些,这水声不对。”果然,暗河出了洞后突然下降,形成一个宽三丈、高十丈的暗瀑布,飞珠溅玉,水雾氤氲。观音奴虽得他提醒,却收势不及,竟随着瀑布一起冲了下去。嘉树腾身而起,后发先至,在半空中揽住了观音奴,抱着她翩翩落地。

  观音奴觉得有趣,笑道:“想不到地底还有瀑布,真好玩儿。”

  嘉树却被她吓到了,淡淡道:“好玩么?要不要再玩一次?”

  观音奴可听不出是反话,跃跃欲试地想再攀上去,见嘉树冷冰冰地睨着自己,总算醒悟,小声道:“算了,还是不上去了。”

  如此走走歇歇,两人在五天后进入一个宏伟的洞穴,底部是方圆五十丈的暗湖,宛如一块硕大、清透的绿翡翠。沿岸环绕着猩红的方解石,并有一溜儿延伸到了湖里,恰似重重叠叠的荷叶一般覆在水面。嘉树与观音奴沿着这朱色“浮桥”一直踱到了湖心。在承辉珠的照耀下,湖面映着洞穴的白色倒影,湖水潋滟流转、光影变幻,就算九天之上的星海也不过如此。

  观音奴忽然咦了一声,弯腰在方解石的边缘拈起一只褐绿色的小蟹,小心翼翼地捧在掌中给嘉树看,两人对视一眼,欢喜无限。一路行来,所获鱼虾都是通体透明、不生眼睛的,在这儿能捉到模样正常的螃蟹,想必离出口不远了。

  两人潜入湖中,在六丈深的湖壁上找到了出口,那是一条全充水的通道,洁白,细长,连承辉珠也照不到尽头。嘉树拉着观音奴浮出水面,深吸了一口气:“出口的通道太长,又充满了水,不换气的话,我可以潜行两百尺,你也差不多,等不到游出去,先就窒息了。” 的3435c378bb7

  观音奴沮丧地道:“怎么办呢?折回去找别的出口?”

  嘉树苦笑:“要有别的出口,我们早就出去了,也不会找到这里来。”

  两人默默地坐在湖边。突然间,死亡不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它不动声色地横亘在前路,没有刀剑之利,没有飓风之疾,安静地等在那儿,等着他们崩溃、衰竭直至死亡。

  观音奴将脸埋在手心,开始小声地啜泣,嘉树安抚地拍着她的背,她便抬起头,泪眼婆娑地道:“法师,我们走不出去了吧?会死在这里吧?可我还想活着,想一直一直活下去。”

  “吃了九转固元丹,还可以撑个四五天,足够把来的路再走一遍,兴许会有漏掉的出口,现在说死为时过早。退一步讲,真的没法了,不得不死了,也要死得漂亮一点,别像花猫这么难看。”他轻声安慰,用手擦掉她脸上的泪水,心酸地想:“我这一生,只为讨回母亲的血债而活,就算大仇得报,也不会生出什么快乐,多出什么意趣。这样安静地与你一起死去,再也不用筹谋算计,不知道是神的惩罚,还是神的恩宠?”

  观音奴渐渐松弛下来,倦倦地道:“我们歇一会儿再走回去,可以么?”嘉树很少听她喊累,现在这么要求,可见已是疲惫不堪,点头道:“好。”

  观音奴在嘉树身旁蜷成一团,一忽儿便睡着了。他觉得她的睡姿像猫咪般可怜可爱,便将她的头枕着自己的腿,令她可以睡得舒服点儿。观音奴醒来时,见自己枕着嘉树,嘉树则靠着石笋,呀了一声,慌忙跳起来,嗫嚅道:“我睡糊涂了,法师别怪我。”她已经懂得男女之防,但嘉树法师在她心中是近于神的存在,并不曾当他是世俗男子。

  嘉树的叹息深藏心底,她没有办法听见,只闻他淡淡道:“没什么。”

  两人沿原路回去,嘉树不大说话,观音奴也就默默,低着头胡思乱想:“要能走出这个洞,我再也不来居延了,吸血怪、大沙漠、黑洞穴……每一样都让人倒霉透顶,吃尽苦头。”她忽然停住脚步,狂喜中不觉拉住了嘉树的衣袖:“法师,法师。”

  观音奴喜不自胜地道:“小时候在居延,我和铁骊被那个坏和尚逼进沙漠,遇到了黑风暴,师父领我们在沙子底下避风,那可是一点气都不透的,我们也没被闷死。后来请教师父,才知道他用了南海秘术中的胎息法,点了我们的十二处重穴。胎息法可以让我和铁骊在密闭的地方活一个时辰,当然啰,要是一个时辰后不解开穴道,将经脉寸断而亡。”

  她喘了口气,道:“可是师父呢?师父是怎么在沙子底下保全自己的?甚至还有余力带着我和铁骊在沙子里钻进钻出。我想这才是胎息法的真正力量。”

  嘉树道:“你会胎息法么?”

  观音奴的声音低了下去:“师父没教过,不过我记得师父说的那十二处重穴。还有碧海心法的‘微息’篇,我虽然没用过,也能背得出来。”

  嘉树对武功一道有极高的天份,听观音奴将十二穴和微息篇背了一遍,又问了碧海心法的行功法门,竟自行悟出了胎息法。两人返回湖中一试,果然灵验,无须换气也能在湖底畅游,当即游进湖壁上的通道。

  那通道逼仄而漫长,承辉珠的柔光映着新雪似的洞壁和碧玺似的水纹,极幽邃,极美丽。游了两里后,通道渐渐抬高,水的压力也陡然增大,令人耳鼓生痛。幸而这水的流向是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的,含着一种喷薄欲发之力,推着两人往上游。

  游到后来,通道抬起的角度已堪称峭拔,两人无须费劲,水中自有一股大力托着他们向上。蓦地,观音奴只觉眼前一亮,身子一轻,竟随着一股喷溅的大水回到了地面。她被摔得七荤八素,勉强睁眼一看,深蓝的天幕上,碎钻似的星辰闪烁不停。野生的那伽花盛开在泉眼周围,有一枝柔软地垂下来,拂过她的面颊。风中深深浅浅的是花香、草香、水香……

  观音奴深深地呼吸着地面的新鲜空气,喜悦像泉水一样喷出来,跳起来抓着嘉树,一迭声地道:“法师,法师,我们出来了,我们出来了。”

  他温柔地抱住她,一半欢喜一半酸楚地想:“你永远不会知道,地底这五天是我一生中最欢喜的时光。没有仇恨,没有算计,一心一意地对待你。然而幸福是这么奢侈的东西,我本来就不该妄求,像现在这样,已经足够。”他却不知道,幸福如同罂粟,既然已经尝过滋味,又怎么可能浅尝辄止?

  观音奴实在开心,从他怀中滑出来,笑盈盈地摸摸那伽花,拍拍黄葛树,还踹了树下的石头一脚。平日司空见惯的这些东西,现在光用眼睛看都嫌不够,还要触碰到才满足。他微笑着看她折腾,心想:“活着,不过是吃苦、负重、还债,看到这样的你,突然觉得活着真是一件好事。”

  两人歇在泉水边,待天亮后再去寻找萧铁骊等人。睡了一个时辰,嘉树察觉旷野中有人接近,突然醒来。熹微的晨光中,潺潺的泉水映出一个挺拔的影子,竟是沈皓岩。 的

  嘉树微微蹙眉,心底生出冰冷的怒气。沈家的小子凭什么在这时候破坏他微薄的幸福?在漫长的离别后,在新的离别前,他只有这一点儿时间与她相处,还要被沈家的人打搅。嘉树阴郁地想:“好吧,我这一时的不痛快,要你用一世来还。”

  嘉树全神贯注地控制着观音奴的灵魂,还在睡梦中的观音奴很快臣服于他的意志,懵懵懂懂地站起来,拥住了他。嘉树个儿高,观音奴得使劲踮起脚尖,才能触到他线条优美、微微生凉的薄唇。他掌着她盈盈一握的细腰,轻轻啜吸着她温暖芬芳的气息,不禁沉醉。

  沈皓岩看到这一幕,愤怒像野火一样蹿起,烧得视野中一片血红。他曾进入洄风洞寻找观音奴,却无功而返。因为没藏空说洞里的暗河可能与居延的泉水相通,他又没日没夜地寻找,甚至不愿将时间花在睡眠上。不料人找着了,却是这样的光景,身为未婚夫,他都不曾与她这样亲密过。

  观音奴清醒时,晨光明澈,鸟鸣啾啾,正是一天中最清凉的时刻,心爱的人又奇迹般地出现在面前,不禁开心地迎了上去。沈皓岩紧抱着她,用力之猛,仿佛要将她肺里的最后一点空气都榨出来。他满怀痛楚地想:“前一刻背叛我,后一刻就这样清白无辜地走过来,真是没有心肝的人啊!”

  嘉树没有理这对情侣,衣袂飘飘地走进旷野。对于这骄傲的男子,用上邪大秘仪来换取意中人的虚幻爱慕,不但伤心,更伤了自尊。

  

  因灵府大阵而坠进洄风洞的人都逃出了生天,没藏空的局被破,他感到如释重负,卫慕银喜却恚恨难平。那对阿修罗一般的兄妹出没于银喜的每个噩梦,她想:这辈子跟他们是不死不休了。

  萧铁骊在胡杨客栈收到一个没有附拜贴的木匣,里面端正地放着一本薄薄的册子,名曰《迷世书》。嘉树看了以后认定是真迹,萧铁骊也感到如释重负,将册子交代给二十铁骑,并向皇上递了告假的折子:要到宋国讨老婆去,跟金国的半山堂也有一桩旧债要了结。

  嘉树先离开居延。细心的千丹发现,主人比以往更喜欢沉思默想,当他露出回忆的神气时,让人感到无法言喻的温柔。一把冰冷、贵重的长剑,转侧间只应有寒光照人,怎么也想不到是这样的温柔。

  洄风洞一番历险,于萧铁骊和卫清樱是美妙开端,于沈皓岩和观音奴却是猜疑之始。无论如何,来时是三人,去时是四人,一路行去,榴花开尽,桂子渐香,风光正好。

  注:对洞穴爱好者来说,不会不知道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号称“世界上最美丽洞穴”的列楚基耶洞,我第一次见到它的图片时,震撼至极,觉得只有滕王阁牌匾上的“瑰伟绝特”这四个字可以形容。贵州属于喀斯特集中分布区,洞穴多而且奇,最大的一个当属双河洞,目前已测定的部分长105.75公里,洞内落差达501米。其实想说的是,世界上不乏庞大美丽的洞穴系统,我以此为参照,臆造了洄风洞,并出于讲故事的方便,跟同样臆造的惠慈敦爱太后陵一起安置在居延这地方。

  

  (第2卷终)

  三京画本 之 东京梦华卷(卷三)

  盛 颜

  作为北宋的首善之区,东京共有三重城垣,最核心的一重为宫城,俗称大内;第二重为里城,即唐朝李勉营造的汴州城;第三重为外城,乃后周皇帝柴荣扩建。自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国,到钦宗赵桓即位时已历一百六十七载,承平日久,物阜民丰。且东京号称“四达之会”,位于黄河、汴河、蔡河与五丈河交会处,虽无四塞之固,却有漕运之利,宋国帝京的风雅富丽因此冠绝天下。

  孰料靖康丧乱,宋国徽、钦二帝与六宫皇族被女真人掳至金国,东京沦陷,日渐荒废。南宋绍兴年间,有位随宋室南渡的士人孟元老,暮年闲居,思及故都,作《东京梦华录》十卷,记述帝京风物之盛和冶游之乐,使当年繁华不致湮没于黄河泥沙。那文字并不出奇,掩卷后眼前却生发出异常绚美的风光,正是忽忽一场大梦,其乐也无边;悠悠一朝梦觉,其恨也幽远。

  第 一 折 伤心不独为悲秋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七月廿九。

  观音奴一行由西夏归来,自外城的新郑门进入东京。新郑门与西御街相接,沿途尽为妓馆娼舍,故京中皆呼西御街为曲院街。萧铁骊见楼宇雅致,珠帘翠幕高张,玉树娇花掩映,实为生平仅见的华丽之城,不由赞叹。卫清樱也不点破,挽起车帘道:“这儿到晚上才热闹呢,铁骊若有意游览,改日我换了男装陪你来。”

  萧铁骊不明白她为何要换男装,点头答应:“好。”想想又道:“你现在这样就很好。”卫清樱的面颊露出浅浅梨涡,脉脉地睇他一眼。

  观音奴见铁骊被蒙在鼓里,刚要开口说明,一只柔软的手伸过来掩住了她的嘴,卫清樱对她眨眨眼睛:“大伙儿一起秉烛夜游吧。”观音奴朝卫清樱的手心呵了口气,笑道:“说话算话。”

  沈皓岩在旁道:“九姑娘,你自与萧兄游玩,夜来不去那种……”他将“下九流之地”咽回去,神色越发冷峻。观音奴想起他一路不曾开颜,干什么事都没精打采,心里也难受起来,闷闷道:“我不去了。”

  卫清樱涵养甚好,面上微笑,心底却想:“夜来最怕拘束,似三公子这般从头管到脚,终究不是相处之道。”

  四人一路行来,坐于车中的观音奴明丽而卫清樱娟秀,骑于马上的沈皓岩俊朗而萧铁骊粗犷,着实引人注目。

  曲院街留春院的院主林挽香午睡初醒,握着牙梳在二楼窗畔发呆,远远地见到卫清樱,将牙梳往街面一指,笑言:“怪道今日眼皮乱跳,原来跳的是财。”

  林挽香新买的乡下丫头丝丝缠足未久,忍着痛一瘸一拐地摸到窗前,扶着窗台张望:“财在哪里?哟,娘子你看,这几人怎么凑一块儿的?俊的也忒俊,丑的也忒丑了。”

  林挽香一迭声地吩咐帘外侍立的小厮:“速到紫衣巷禀告小爷,九姑娘回京了,骑最快的马去。”转身又数落丝丝:“小丫头休要乱嚼舌头,跟九姑娘走一路的哪会是寻常人物?南武林的沈三公子和崔大姑娘自不必说,噢,这位倒是面生。”她仔细打量萧铁骊,见他生得方脸阔口、浓眉深睛,相貌虽丑,却有种如山之重、如渊之默的威仪,素日以为勾栏中陈三郎扮的西楚霸王出神入化,和眼前这男子一比,竟是纸糊的。

  林挽香赞道:“好汉子!好气概!”伸手按住丝丝,凉凉地道:“丫头没看出他通身的杀气么?那可不是在市井中混出来的,”她以手作刀在丝丝后颈一砍,“是在沙场上大刀阔斧地搏出来的。”

  丝丝缩回头,委屈地道:“我看不出那什么杀气,他跟车里两位姑娘说话,明明很和气。”

  林挽香在欢场中见惯风月,哪会不明白卫清樱与萧铁骊眼光交接时的情意,长长地叹了口气:“唉,可怜小爷对九姑娘的一片心。”

  说话间卫清樱等已去远了。

  踏进里城的旧郑门,西御街两侧的妓馆渐渐绝迹,果子行和书画铺却多起来,各色花果铺席令人目不暇接,花木芬芳和水果甜香混在空气中,酿出酽酽的秋日气息。沈皓岩闻到炒栗子的味道,心中一动,转头瞧观音奴,见她茫然出神,对从小爱吃的炒栗子也无动于衷,不禁疑她在想念那契丹法师。自居延泉水旁见到观音奴与耶律嘉树相拥相亲,沈皓岩的心魔便潜滋暗长,再无安宁之日。

  西御街的尽头是座石桥,正名儿叫天汉桥,京中却都唤作州桥。不但东、南、西三条御街在此交会,汴河横穿帝京时的中点也在此处,堪称里城的水陆要冲。卫清樱吩咐车夫在州桥南畔停车,顺手把全程的车资付给了他:“紫衣巷在北,武学巷在南,就不劳你两头送了。”又对观音奴道:“夜来,咱们在这儿分道吧,我和铁骊走回去。车里坐久了,倒想舒散一下筋骨。”

  观音奴醒过神来,挥挥手道:“铁骊当心哪,清樱的五哥可不是好相与的。”

  萧铁骊道:“你放心。”

  观音奴禁不住笑起来:“要紧的是清樱家的人放心!虽然凰自己要嫁,凤还是得诚恳去求啊。”

  卫清樱羞得晕生两颊,待要跟观音奴计较,又怕她小孩子心性说出更过分的话来,慌忙作别。他俩一走,似乎把欢悦的气氛都带走了,观音奴明朗的面孔也覆上了忧愁的影子,轻声道:“皓岩,你坐进车里,我有话跟你说。”

  青绨车帘垂下来,隔开了熙来攘往的人潮。观音奴苦恼地看着正襟危坐的沈皓岩:“从居延回来,你一直不高兴,”她抬起手轻轻抚摸他紧蹙的眉头,“连笑都没笑过。皓岩,到底出了什么事?你不能告诉我么?我不能帮你分担么?”

  沈皓岩慢慢握住观音奴的手。他有无数方法试探她的心意,就是没法儿跟她当面对质。伤痛、妒恨和不甘从他的肺腑中生发出来,却哽在了喉咙里,吐不出,咽不下。从小受到的贵族教养,身为男人的面子,还有破坏现状从此失去她的疑虑……一道道桎梏箍上来,他凝视着她,连眼白都挣得发红,终究还是问不出口。

  “在暗血城的地宫,夜来陷入危境时,我没有陪着你,没能保护你,一想到这个我就难受。你不知道那几天我是怎么捱过来的,想到夜来从此不见……”沈皓岩声音沙哑,再也说不下去。

  “噢。”观音奴睁大眼睛,释然道:“皓岩一直为这事儿难受啊!我真笨,太笨了,竟不明白你的心意。”她快乐地靠着他,“我们都活着回来啦,再别为这个烦恼好么?”

  沈皓岩深深吸气。是这样好哄的姑娘,相信他说的每一个字,从不质疑;又是这样天真的姑娘,仿佛这一刻倾心相爱,以后的千万个日子都如这一刻般稳妥。可他一直郑重守护的姑娘,就那样被人乘虚而入,肆意轻薄了去。

  沈皓岩捧着观音奴的脸,突然吻住那微微翘起的可爱嘴唇。观音奴只觉得天旋地转,周遭的一切变作模糊的光影,街市的喧嚣如潮退去……仿佛幼年时第一次跟铁骊学游泳,被他掌着潜入瓦蓝的湖中,世界突然变得轻柔安宁,她却感到没顶的眩晕与慌乱。

  他刚强又柔软的唇齿,辗转千匝,起初挟着某种不可解的狂暴怒气,察觉她的青涩与不安后,化作不尽的温柔缠绵,携着她在半明半昧的、橄榄香味的世界里浮浮沉沉。

  良久,沈皓岩松开观音奴,用手抹去她额头的薄薄汗水。车内昏暗,越发衬出她光耀如日的美丽。他转过头去,爱恨交织的烈焰在心中无声蔓延。

  紫衣巷秦府是一座室宇崇丽、园圃清雅的老宅,百年前秦氏为迎娶真宗皇帝的长女惠国公主赵绣而建造,到今日仍是京中最优美的宅院之一。沈皓岩与观音奴携手穿过后园的游廊,她只觉庭院开阔、林木疏秀,他却觉落叶委地、满目憔悴,可谓一样风景两般心情。

  李希茗的侍女玎玲在转角迎着两人,敛袂一福道:“二姑娘和三公子可回来了,夫人日日牵挂,早晚都要在佛前焚香,祈求佛祖保佑姑娘、公子出入平安呢。”

  沈皓岩不动声色地放开观音奴。观音奴抬手掠了掠头发,下意识地又挽住他,问道:“母亲身体可好?入秋以后咳得厉害么?还吃杨大夫的药?”

  两人十指相扣,玎玲只作不见,回道:“夫人夜里总睡不安稳,这积年的病,只好慢慢将养。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咳得倒没往年厉害,杨大夫也把汤药换成了丸药。”

  观音奴笑道:“什么喜事?我猜,熹照的殿试进了一甲。”

  沈皓岩默然,玎玲颇替观音奴汗颜,低声道:“姑娘和公子好事将近,正日子不就定在十月初九么?方才还听夫人说,姑娘回来得正好,打算今日回禀了太夫人,后日便带姑娘回宝应去。”

  与沈皓岩订婚后,两人聚多离少,令观音奴忘了亲迎和拜堂后才算真正夫妻。她赧然微笑,却在听到玎玲末一句话时傻了眼,惊讶地追问:“后日就动身?中秋都不在东京过了?离十月初九不是还早得很么?”

  玎玲忙道:“不早了,虽然夫人去年就开始筹备姑娘的嫁妆,临近婚期,总要一一过目才能放心。姑娘,就算龙王嫁女也没这么盛大周全呀。”

  沈皓岩淡淡道:“沈家的准备同样盛大周全,决不会委屈夜来的。”

  玎玲顺着沈皓岩的话道:“若非如此,三公子也不会亲自来东京采办聘礼了。”话锋突然一转,“夫人说,姑娘和公子两小无猜,一贯亲爱,不必学寻常人家作扭捏避嫌之态,但到此刻姑娘仍留在京里,有许多不便处,还是跟夫人回宝应较妥。”

  依沈皓岩的意思,两人在婚礼前一日自当回避,平时大可不必,不过碍着玎玲是以夫人的名义传话,倒没开口驳她。玎玲见他面色不豫,一笑而退。

  观音奴却感到无限烦恼,去西夏前母亲的叮嘱犹然在耳:“夜来,姆妈许你和皓岩、卫九走这一趟,回来后要乖乖听话啊。”她郁闷地叹了口气,又叹一口气。

  沈皓岩瞥了观音奴一眼,看她能忍多久,果然不出半刻,便听观音奴道:“噢,真不想回宝应。”她摇着他的手,恳求道:“皓岩,我们推迟婚期好么?好么?”

  时间突然凝固,世界失却声音。

  秋日的阳光在樱桃木铺就的长廊中造出迷离的光影,沈皓岩戴着淡青纱帽,面无表情地站在廊下,看来风姿闲雅,青衫下的身体却似将军挽弓时绷到极致的弦,只要手指一松,怒意就会像利矢一样射向观音奴。

  “东京的上元节光华灿烂,夜来不是一直期盼么?你想留多久都可以,就算明年赏了灯再回去,也不要紧。”沈皓岩痉挛的声带终于放松,他一字字说来,貌似云淡风清,实则怒到极点,左手任她拉着,右手却掩在袖中紧攥成拳。狂怒之下,他的话与真正的心意背道而驰,却以为她听了就会懂:他等这一天已经很久,并不愿再等。

  “太好了,皓岩竟有办法推到明年去。”观音奴仰起脸来看着沈皓岩,清澈的眼睛里盛满欢喜,认真地道:“跟皓岩要过一辈子呢,匀几个月给铁骊和清樱不要紧吧?等他们回西辽去,不晓得哪一年才能再见啦。”

  沈皓岩慢慢透出一口气,因她那句话,火烧火燎的肺腑似有清凉泉水灌入,浇熄了全部怒火。他松开拳头,活动着僵直的手指,慢慢抚过她秀丽的长发,苦涩地想:“卫九总说我霸道,却不晓得霸道的人是夜来啊。”见她眼巴巴地瞧着自己,沈皓岩笑得用力,露出左边的虎牙,声音却是干涩的:“对,我们还有一辈子要过,不争这几个月的时间。”

  到了祖母秦绡的院子,除了曾祖父秦长川,家中长辈俱在,熹照亦陪于末座。沈皓岩和观音奴请安问好,送上给家人带的礼物,一番热闹过后,李希茗道:“夜来,你和皓岩婚期将近,家中诸事需要人打点,我方才已禀告太夫人,带你回宝应去。两位太夫人难得回故乡一趟,想多住些时日;为熹照职官新任之事,你阿爹也要留在京中。后天你便跟姆妈一起走吧。”

  观音奴求助地拉了一下沈皓岩的袖子,见他摸出一个锦囊,倒出四五颗黑黝黝的种子,朗声道:“皓岩有事禀告各位尊长,此次去夏国,居延城双塔寺的空上师送给我一些九笛凤羽花的种子。我答应夜来,在婚礼当天,亲手将九笛凤羽花簪到她的发髻上。”

  像一块烧得通红的炭投进水中,屋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古怪而窘迫。熹照攥着椅子扶手,不安地看看沈皓岩,又看看观音奴。李希茗的身子微微前倾,竭力忍住剧烈的咳嗽。崔逸道怒极反笑:“那么,这种子洒到土里,几时才能开出九笛凤羽花?”

  沈皓岩不慌不忙地道:“空上师已传我栽培之法,现在播下,明年春天就会开花。”

  九笛凤羽是《西夷草木志》中记载的奇花,传说是天神遗落人间的仙种,它的花蕾晶莹如玉笛,开放时却像凤凰尾羽一样华美,若用作新娘簪花,能保佑姻缘和谐美满,夫妻福寿绵长。不论九笛凤羽花如何珍异,用作推迟婚期的理由还是太荒唐了,然而沈皓岩这般慎重地告于堂上,没人能当作儿戏。

  一室沉寂,沈家太夫人秦络踌躇着开口:“沈家这边,我自可做主。在夏国得到九笛凤羽花,是天赐的大吉之兆,孩子们的心意更是难得。既然喜帖尚未送到亲友手中,便晚几个月行礼又何妨?”秦络从不掩饰对观音奴的喜爱,却也从不掩饰对崔沈联姻的反感,此刻站出来首肯沈皓岩的提议,崔逸道夫妇均觉不是滋味。

  跪在榻前为崔家太夫人秦绡捶腿的侍女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叫,随即伏下身子向太夫人请罪。秦绡却不理她,轻轻吹着錾金甲套上的血珠,见那血珠溅到秦络的衣袖上,秦络的脸色亦渐渐发白,秦绡方慢慢笑出来:“那便延到花开之时吧。不论早迟,夜来总要嫁给皓岩的。”

  既然两家的太夫人都同意,余人更无异议。只是笑意融融的众人中,真正高兴的只有观音奴而已。

  

  第一折 伤心不独为悲秋(下)

  

  家宴过后,观音奴与沈皓岩一起退下。她对九笛凤羽花的种子好奇得很,翻来覆去却看不出什么特异之处,失望地道:“这就是没藏空送你的种子么?”

  沈皓岩道:“说穿了不值一提,不过是用一吊钱在居延城买来的那伽花种子,也许锦囊比种子还值钱些。”

  观音奴惴惴:“到时候拿不出九笛凤羽花怎么办?”

  沈皓岩笑了笑:“只好赖到和尚头上。”

  两人闲谈一会儿,熹照飘然而至。观音奴见他脸上的青涩之气尽数褪去,连个头也长高了些,不禁笑道:“几个月不见,熹照真有点做官的样子啦。”

  熹照的脸微微一红,“阿姐别拿我打趣了,阿爹正为这事儿烦恼呢。”

  沈皓岩道:“熹照既已进士及第,朝廷自会授予官职,表叔还烦恼什么?”

  熹照道:“那也不一定,庆历以后,朝中冗员渐多,即便中了进士,若列第四、五甲,亦只能在家中等候吏部铨选,称为守选。我这次考了一甲第五名,依嘉祐旧制,当试衔知县。不过官家去年登基,按例必有推恩,阿爹想借这机会为我谋一个更好的职位,这几日都在与京中要员周旋。”少年轻轻叹了口气,“其实我倒愿做个判官,在军中历练一番。”

  观音奴听得头疼,感叹道:“还没做官就这许多麻烦,真是难为熹照了。好端端地,干嘛去套这名缰利锁啊?”

  沈皓岩摇头道:“夜来,这话你可别在表叔面前说。”

  别人说这话,熹照还可一笑置之,观音奴这样讲,熹照便忍不住辩道:“阿姐不知,如今阿爹的生意已做得极大,不过就算富甲一方,在世人眼里咱们仍是商贾之家,不复魏晋盛唐时的高门甲族。阿爹要我跻身仕途,是希望清河崔氏再度显达于世吧。”

  观音奴知道父亲对崔氏血统的重视,想到他把这么沉重的担子压到单薄的弟弟肩上,对自己却一味溺爱纵容,面上不禁热辣辣的。

  正好李希茗派人来唤沈皓岩过去,熹照亦自悔刚才的话过于轻狂,趁这一打岔,便把话题转到旅途见闻上。观音奴将暗血城地宫中的历险略去不说,大谈西夏的风土人情,听得熹照心向往之。

  观音奴说得兴起,从行囊中抽出一卷《三京画本》,拆开羊皮封面,取出两张薄薄的白绢地图,向熹照指点居延城及周围的山川地理。雷景行的著作,熹照也读过一二,却不知羊皮卷中另有玄机。

  观音奴见熹照伏在灯下看得眼都不眨,蓦地想起一事,道:“今年四月我到相国寺东面的荣家书籍铺试印了一卷《三京画本》,若比杭州陈家的还印得好,我便请大管事把宝应家中存的羊皮卷都取来,一口气给师父印个几百套,师父肯定喜欢。”

  熹照的手顿时抖了一下,失声道:“阿姐,你把地图也拿去印了?”

  “师父说过,地图是国之神器,不可轻易予人,我好好收着呢。”

  熹照越看越惊,追问道:“阿姐,雷先生的《三京画本》有一百多卷,足迹遍及大宋和周边列国,卷卷都附有这样的地图么?不惟城郭里坊、关隘道路、山脉河流,连那些少有人知的小径和矿场都有标注,只怕比沈存中编绘的《守令图》还精细。”

  “就因为每卷都有地图和文字印证,师父才取名儿叫《三京画本》哪。沈先生年轻时在海州做官,师父游历到海州,与沈先生相识相交,并从沈先生处习得绘图之法,比裴秀的‘制图六体’还详实呢。其后沈先生编绘《天下州县图》,反过来又得到四处游历的师父襄助。”观音奴葱管般秀气的手指轻点地图,“这图是师父近年绘制,自然比当年的图老练。你看图中的道路里长、山岳高度都是实测以后缩到图上的,比如居延北城到这座山有三寸半,实际路程就是三百五十里。”

  熹照困惑地道:“别的还好说,这山高怎么测呢?”

  “师父测图有一整套工具,水平、望尺、干尺、式盘、指南针等自不必说,另有一种弩机,是沈先生在海州任上时仿地底掘出的古物改制的,有三经三纬的格子,用算家的勾股法来测那些无法丈量之处。”观音奴略为思索,将沈括晚年所作《梦溪笔谈》的弩机一节背给熹照听。熹照因应试之故,少读这类笔记,听得津津有味,末了感叹:“沈存中之智,可谓海内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