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元娘红了脸:……老夫人和二爷说话,怎么又把她扯进去了。

顾远到是宠腻的看着她,笑着不接话,算是默认了,谢元娘这回耳朵都烫了起来。

太晚了,夫妻二人回到竹笙居的时候,先哄了湛哥睡,小家伙睡着了手还拉着谢元娘的手,谢元娘心疼的也不想把儿子放到里面的火炕,就留在了夫妻这边。

顾远没拦着,看了之后却心下叹气,似乎从湛哥出生之后,他在小丫头心里的位置就退居第二线了。

谢元娘将湛哥放到床里,说起了白府的事,“白天遇到了白间兮,徐府竟然还会同意合离。”

她是不知道白太医求过二爷的事。

顾远给她解释了几句,谢元娘才惊呀出声,后又撇撇嘴,“她那人太张狂,今日出来还站在我面前用身份压我,以砚姐长辈的身份,要不是为了砚姐我更难听的话都有,最后想想还是忍下了。我现在就担心砚姐回府后会不开心,她平时看着乐呵呵的,可心思比谁都重。”

“自己被欺负,还担心别人?”顾远无奈的点她的鼻子,似无心的问,“白间兮怎么欺负你了?”

谢元娘就把事情经过细细的说了一遍,顾远目露冷光,语气慢不惊心,“确实有些张狂了些,她这样的人已经不怕丢人,还能在乎什么。”

谢元娘点头,“所以说她现在是疯子,谁会和她去计较。”

“对,不能掉自己的身份。”顾远扯了被子给她盖上,将人搂进怀里,“过几天我要回西北,府里的事就交给你和母亲,大嫂那边我怕她没有心思放在内宅的事情上。”

谢元娘原本已经躺下了,心了之后又坐起来,“二爷要去打仗?”

顾远拉着她躺下,“别冻到了。”

因为小丫头不喜欢烧炭的味道,所以他们的屋子里一直也没有放过炭盘,都是烧的地炕和火炕取暖,这样一来屋子里就要冷一些。

谢元娘哪里还顾得上这个,“二爷要去多久?”

按前世的时间算,还有半年三皇子就要登基,那个时候她在府中一直闭门不出,可是也知道金陵城里很乱,今生与前世还不同,顾府与二皇子那边已经算是都撕到了明面上,顾府一定不会像前世那样安稳。

“要去几个月。”顾远没有说出具体的日子。

谢元娘想说要一同去,可是湛哥还太小,她也不能扔下婆婆和大嫂在府中自己躲出去。

“我会留下江义,顾家军有一只军队在庄子上养着,紧要关头也会护着你们,二皇子不会做的太难看。”顾远把她担心的地方都说了,“我到是担心二皇子从孔家那边下手。”

谢元娘觉得自己是真的操碎了心,顾家才不用担心,孔家又出事了,孔家与她来说自然是同样重要的。

“你祖父傲才恃物,又是三皇子太傅,我担心二皇子会先从他身上下手。”顾远心中到是有一计,凑到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谢元娘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这样也可以?”

第599章 名利

顾远笑了,他喜欢看小丫头惊呀又错愕的样子。

他笑过之后点点头,“现在来看,只有你出面才能拦得住你祖父。”

谢元娘眨了眨眼睛。

好吧,是为了孔府,她也不怕再惹一次祖父那边了,反正在祖父的眼里,她也不是好东西。

谢元娘转念又有些尴尬,钻进了二爷的怀里,“二爷为什么觉得只有我才能做到?”

“黄虎的事你祖父可一直记着呢。”顾远想到当时听到这件事时的心情,眼里都是笑意,“这次只要你出面,胜过别人。”

这是说她一直被记恨,所以她出面才好使?

谢元娘觉得这不是夸她。

这一晚谢元娘夜里迷糊的被二爷叫醒喂了湛哥一次,又钻、进了二爷的怀里,似乎屋里冷,两个人挤在一起总是暖暖的,也让她喜欢在二爷的怀里。

次日,谢元娘想着二爷交代的事,原是想带着湛哥一起回去的,结果婆婆身边的董嬷嬷就来了,说了老夫人要帮着带湛哥。

谢元娘这才记起昨晚婆婆说的话,她还以为婆婆只是开玩笑,现在见是动真的了,感激婆婆却又有些心疼湛哥,最后干脆一狠心不看湛哥,让董嬷嬷将湛哥抱走了。

今天顾远说有事,让江义护送着人回了孔府,谢元娘回到孔府时,看到砚姐也在,还挺意外的。

她是有事今日才回来的,可是砚姐不是前日才回来过吗?

谢元娘立马就觉得是出事了,砚姐原是想帮姐姐出头,没有出头反而又被白品劝了回去,此时见了姐姐也觉得抬不起头来。

小舒氏看着姐妹两个的模样,到是笑了,“你们两个啊,一个担心一个,就你们自己说吧,也省着在这猜来猜去的?”

“妹妹怎么了?”

“姐姐我没事。”

姐妹两个又是同时开口,然后同时闭嘴。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小舒氏乐不可支,“好了好了,也没什么事,砚姐是昨日回府想帮你报不平,可是被你妹夫拦了下来,今日心情不好才回府的。”

然后又问元娘,“你回来是有什么事?”

谢元娘想了想,便把二爷担心的事说了,“……二爷让我劝劝祖父。”

小舒氏嗤笑,“你劝你祖父?我还真想看看你是怎么劝的。”

不把人气个半死就行了。

谢元娘觉得母亲是猜到真相了,尴尬的笑了笑,二爷出的办法,可是为了孔府的安全,她也只能照着办了。

砚姐知道姐姐是回来办正事的,“祖父今日正巧没有进宫,姐姐有事就快过去吧。”

相比之下,她的那件事就不算事了。

谢元娘也没有客套,“那我先去见祖父,然后再回来与你说话。”

和母亲又说了一声,谢元娘才往前院去。

前院书房里,孔大儒听说大孙女求见,还挺意外的,“她有什么事?”

双寿摇头,“大小姐没有说。”

孔大儒继续作自己的画,“就说我没空。”

那个孙女是争气,嫁给了顾二,可是一想到做的那些事,孔大儒就头疼。

双寿还不等起身出去,就听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祖父在忙什么?作画吗?我也看看。”

谢元娘已经擅自推开门走了进来。

孔大儒握着笔的手一顿,好好的画就这么毁掉了,他心疼的直皱眉,这可是他画了半个月的作品,就这么毁掉了。

就说遇到这丫头就倒霉,果然没有错。

孔大儒甩开笔,“说吧,什么事?”

双寿提了一把汗,起身递了帕子过去,孔大儒接过来用力的擦手,把气都撒到了帕子上。

谢元娘似没有看到,笑盈盈道,“世人都说祖父是当世大儒,如今又是三皇子的太傅,有一次我无意间听到人说祖父的当世大儒是假的,若真是大儒,又岂会在乎名利而给皇子做太傅,我这是觉得他们说的不真,才过来和祖父说说这事。”

“放肆。”孔大儒拍了桌子。

双寿吓的身子一抖,谢元娘却不怕,还笑盈盈的装糊涂问,“祖父也觉得他们说的太放肆了?我也是同样的感觉,祖父怎么可能是在乎名利的人呢,毕竟在乎名利的都是俗人,祖父才不是俗人。”

“死丫头,滚出去。”孔大儒气的身子晃了晃。

谢元娘一脸的惊呀,“祖父生气了?难不成是真的?”

“滚出去。”孔大儒一把将书桌上的东西都扔掉了。

谢元娘没害怕,还摇摇头,人是往外走了,却一边往外走一边喃喃自语道,“原来还真是重名利的人。”

双寿:……

走在院子里,谢元娘听到书房里有砸东西的声音,嘴角扯了年扯,年岁这么大了脾气还这么大,可不好。

书房里,孔大儒一双眼睛差点没瞪出来,该死的丫头,哪里是听了别人说来问他了,明明是过来看他笑话的。

明明是回来报复他的。

她在报复当年是他点头将她送走的,所以她一直在等这一天。

他就知道她是个狠毒的丫头,果然不假。

双寿不敢劝,恨不得将头缩起来,可是更糟糕的事情还在身后,不多时孔老夫人身边的老嬷嬷就过来了,是过来传话的。

“老夫人让奴婢过来问问老太爷可是因为小小姐说的话在生气?”

孔大儒的眼睛瞪大了,“滚。”

死丫头这才出去,就将事情在府里都传开了?

岂不是满府里的人都在笑话他,都在认为他是外面传的一样是为了名利?

重要是为了名利,孔大儒也不会承认。

死丫头,真真是害残他了。

谢元娘和祖母把事情原因解释之后,孔老夫人坏笑道,“祖母帮你一把。”

然后就有了派身边老嬷嬷去问话的事。

孔老夫人最了解老头子,为了名声是什么事都狠得下心来,何况为了孔府的安危着想,她也得出把力才是。

待小舒氏的院子里,小舒氏听到元娘把人气到之后,无奈的摇了摇头,“只希望将来你祖父知道你是为了孔府才做的恶人,能对你好点。”

说到底,小舒氏还是心疼自己女儿的。

第600章 解释

孔大儒确实被气到了,当天晚上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连饭也没有用,孔老夫人到是不着急,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才问书房那边的情况。

孔嬷嬷回道,“老太爷一大早就进宫了。”

孔老夫人笑了,“我猜是去像皇上辞呈了,他一辈子要名声,这次给三皇子做太傅也是为了名气,心里也在骗自己假装听不到那些话,可谁能想到让元娘就这么把脸皮给撕破了,他哪里还有脸再撑下去。”

孔嬷嬷不好接这样的话。

“这样也好,全府的人也不用跟着提心吊胆的。”孔老夫人到是松了口气。

宫里的气氛确实有些凝重,孔大儒一跪下,让圣上都惊呀了,听完他的话之后,只沉默了片刻,便允了。

孔大儒确实推掉了给三皇子做太傅的事情,还提出要去山上静心礼佛一年。

这么大的年岁,四世同堂的人,还要去礼佛?

这得受多大的打击。

圣上没有问,可这事传出去之后,以前那些心里不服的,此时还真是挺同情孔大儒的。

街上,孔大儒听到叫卖竹叶青的,叫停了马车,就钻进了小酒馆里,酒馆住置偏僻,孔大儒坐的又是青篷小马车,平日里他又不出府,也没有人认得。

正是如此,他才进了这么一个小酒馆。

竹叶青的味道很正守,孔大儒连喝了两壶,酒馆慢慢的也有人了,不算低的议论声也传进了耳里。

“孔大儒辞了太傅一职,这个时候,你说有没有趣?”

“读书人迂腐,有官不做,谁知道他们脑子天天想的是什么。”

“曹兄可别这么说,若是被曹大家知道你在外面说读书迂腐,怕是你又要被上家法了。”

曹大家?

孔大儒侧头看过去,看到那胖头大耳的中年男子不但没有怕,反而说的越说得意,“我在外面说他也听不到,每日里只会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教训人,还能顶银子用?”

“听你说这话,似乎家中现在有些手紧?”与他聊天的男子明显没安好心,一副为对方着想,又忍不住往出套话。

“还不是因为我那个妹妹,嫁给苏牧中之后,日子不好过,整日里回家让娘家贴补,老爷子能挣几个银子,府中现在有点余钱都给那丫头拿去了。”

“当初你妹妹可是要订给小刘将军的,结果被苏牧中给截胡,要我说就是苏家和刘将商量好的,知道你家老爷子重规矩,不然就那么抱了一下,怎么就将好好的孙女嫁给一个家里犯了事的?”

曹家小少爷听了也越发觉得这么回事,恨声道,“所以说大儒书香世家里最龌龊,都好面子,做些让人看不起的事情。”

孔大儒在一旁听着,原是说他他心中不喜欢,后又扯到曹大家,他脸色才略好了一些,此时听到又扯到大儒身上,心中就又不快了。

哪知曹家小公子坏笑道,“我家这算什么,你看看孔家,还不是将自己的孙女送给女儿,关系弄的乱,还自说是大儒呢,呸,也不知道私下有多少肮脏的事情呢。”

若是平时听到这些,孔大儒还真不会去理会,觉得不没必要与这些小人理论,此时喝了酒,又憋了一肚子的火,当时一冲动就走了过去。

“你说我孔府如何?你在说一次?”孔大儒眼睛瞪得大大的。

突然站了个老头出来,两男子吓了一跳,待听他问‘孔府’时,两人脸色一变。

“我们可什么也没有说。”曹家公子中个怂的人,眼睁说瞎话脸也不红。

孔大儒看他这副无赖的样子,直接就动了手,一巴掌甩过去之后对方还愣愣的没有反应过来,他第二巴掌就又甩了过去,两巴掌就把对方的脸打肿了。

这还不算完,转身看到旁边的男子要偷溜,孔大儒步子灵活,伸手将人抓到,几巴掌顺利的甩了过去。

人打的太突然,动作又快,让酒馆里的人都措手不及,双寿看了更是惊住了,他就没有看过老太爷这粗暴的一面。

后知后觉,双寿冲上去,“老太爷,消消火气,为这样的人不值得。”

孔大儒的胸口高低起伏,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打人时动作太快累的,不过被双寿这么一劝,确实松开了手。

心里是一片的惊涛骇浪。

孔大儒不敢置信他会动手,甚至还在外面。

双寿也看出老太爷被自己吓到了,连忙扶着人往外走,最后还不忘记往柜台上扔了一块银子。

孔大儒动手打人的事,他还没有到府就传开了,孔老夫人听了下人带来回来的消息,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奴婢听了也是吓了一跳,特意又多问了几句,是老太爷动手打的人,还是打的曹大家的公子,从酒馆出来后,老太爷便出城了,去了庄子上。”

孔老夫人压下心里的惊呀,“他这是觉得丢人,躲出去了。要我说不做太傅就不做太傅,眼下是什么时候?偏还弄个去山上礼佛一年,老了老了还闹着要出家,这一辈子他就过的过的糊涂。”

纵然心里不满,孔老夫人还是让人去给长子送了信,让长子过去看看,人年岁大了糊涂,可是家里也不能管啊。

顾府那边,谢元娘听到寒雪说的这些事,她忍不笑了,“看来祖父还是年轻,身上带着少年的冲动劲。”

寒雪可笑不出来,“大老爷那边去城外的庄子上了。”

谢元娘点头,“可是出了什么事?”

寒雪点点头,“曹家公子受了委屈,在外扬言要报复回来呢。”

谢元娘嗤笑,“那也得看看他有没有那个胆子,让人去盯着点。”

抬眼看到二爷进来,谢元娘才让寒雪出去,顾远走过来将湛哥抱进怀里,“在说你祖父的事?”

谢元娘忍着笑,“二爷也都知道了吧?”

顾远颔首,“你祖父这样一闹也好,二皇子那边彻底放下对他的热度,孔府那边也安全。”

还真是误打误撞的就把事办成了,谢元娘想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第601章 出面

顾远看着小丫头笑的没心没肺的,和怀里的湛哥也没有什么区别,笑着揉了揉她的头。

“这几天圣旨就会下来,府中的事我已交代好,有事直接吩咐江义即可。”

这话这几天,谢元娘觉得她听了不下百次了,“二爷,我记得了。”

这是嫌弃他唠叨了?

顾远无奈的笑了,“记住了就要做到,不许乱来。”

谢元娘苦笑,她好像没有闹什么事情吧?

顾远可不相信,转念想着有湛哥在,小丫头也舍不得往外跑。

三日后,蛮族进犯,西北失守的消息传来,圣上震怒,同样牵扯到贾侯府也受了训斥,当日一道圣旨进了顾府,顾远官复原职当晚出发去西北。

这一消息在金陵城中也没引起什么大的震惊,谁都知道顾远不是普通人,如今也不过是又回到了之前。

谢元娘也没有了旁的心思,这几日二爷一走,她带着湛哥的心思都淡了些,人也是强打着精神。

顾老夫人看在眼里,待十五这日,便催着她出去看看花灯,一边又把湛哥揽到了身边。

谢元娘早就过了出去玩的年岁,又活了两世,可是看婆婆的用心,又不好拒绝,这才带着三个丫头出府去了。

江义也跟在身后,谢元娘到不担心出事,从东街走过去,经过状元楼,回想起去年在状元楼的一幕幕,谢元娘眼里也有了笑意。

街上人山人海,谢元娘不着急,便慢慢的走,路过河边时,令梅靠在了她的身旁,“去年被小爵爷弄了一身的水,今年还是小心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