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唐隐对准的,却不是正与暗河大家长对阵的赵玉真。

而是已经负伤,坐在那里观战的李寒衣。

李寒衣一愣,二十七根银针已到眼前,她猛地提起真气,却感觉浑身一阵刺痛,半步也移动不了。

赵玉真猛地回头,怒喝道:“小仙女!”

“你来不及了!”大家长冷笑道。

“不!”赵玉真冲着李寒衣的房间递出一剑。

那个瞬间,仿佛整个时空都停滞了,那原本急速袭去的梨花针速度像是被放慢了十倍,二十倍,三十倍!众人几乎都能看到梨花针在空中慢慢地一圈一圈的旋转着,唐隐不敢置信,张了张口想要说话,却发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这种可怕的场景,在李寒衣适才递出的一剑极为相似,只是赵玉真的这一剑,更完整,也更可怕。连暗河大家长都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竟然真的可以,一剑入神游?

赵玉真手中桃花剑上的红光扫过,他持剑挡在了李寒衣的面前,将那一整片的梨花针都一剑斩了回去。

唐隐,唐烈,唐月落。

这三位活了六十多年的唐门遗老生前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是一根极小的针从他的眼前划过。下一秒后,三个人额间忽然喷出一道血泉。

死了吗?

这是他们最后的一个念头,随后三个人就往后倒了下去。

另一边,大家长手轻轻挥下,将手里拦住的一排细针洒在了地上。

“暴雨梨花针一共二十七枚细针。”苏暮雨轻声道。

“三根赐给了唐门三老,剩下我拦下了二十三跟,还有一根。”大家长幽幽地说。

谢七刀猛地朝前方望去,喝道:“李寒衣还是中了一根!”

“杀了他们。”大家长看到了刚才那一剑入神游之威,但是他也相信,那样的剑术,在短时间内用出第二剑并不可能。

三个人猛地向前跃去。

赵玉真忽然转手,左手将昏迷过去的李寒衣拦腰抱起,右手提起桃木剑,目光凛冽,也向着暗河那三人奔去。他一手抱人,一手持剑,再度挥出了那一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间至暖之剑——春风来。

只是一剑。

谢七刀肩膀上猛地鲜血狂涌。

苏暮雨手中利刃寸寸折断,裂成数十块碎片,散落在了地上。

大家长以掌对剑,一掌之后,连退三十二步。

赵玉真以最后一剑之势,伤谢七刀,败苏暮雨,退暗河大家长!

他却也一口鲜血吐出,但脚下步伐却不减,抱着李寒衣,掠过三人,朝前猛地跃去。

第140章 夺魂一针

平原之上,一袭紫衣正携着一身白衣飞速地向前奔袭着。李寒衣感觉身上的真气正在一点点地泄去,最后那枚梨花针钻进了她的身体里,封住了她的气门。赵玉真将手按在她的背上,不断地将真气输进李寒衣的体内,可李寒衣却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她比赵玉真清楚自己身体正在发生的变化:“没用的,已经晚了。”

“不晚,不会晚的。”赵玉真声音有些嘶哑,“我带你去找大夫!”

“傻子,什么样的大夫能治好这样的伤势。”李寒衣苦笑了一下。

“药王谷!我带你去药王谷!辛百草一定可以治好你!”赵玉真猛地想到,立刻运气向前狂奔而去。

“傻子,你三十年没下山了,又哪里知道药王谷在哪里。”李寒衣心想真是个傻道士,过了十几年当了掌教,还是个傻道士。但是这句话刚说完,她就晕了过去。

落雷山上,苏暮雨和谢七刀静默地站在大家长的身上,望着山下那个狂奔离去的身影。谢七刀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家长,现在要追上去,兴许还来得及。”

大家长沉吟道:“刚才赵玉真那神游一剑是强行使出,我能感觉出那一剑对他的反噬也极强。若此行能一举除掉两位剑仙自然是再好不过。”

“那,追?”谢七刀的眼神中流露出一道狠光,他的肩膀正在不停地流血,但是血的味道却更激发了他的杀性。

大家长转过身,轻轻叹了口气:“怕是追不了了。”

他们的身后,一个手持拂尘的白袍道士正站在那里,道士似乎很老了,须发都已经白透了,又好像还很年轻,眼睛清澈而明亮。道士微微地笑着,轻轻地摆着拂尘。

道士一句话也没有说,脸上的神情似乎还很和善,但是却挡在那里,没有挪开半步的意思。

“真有趣,一个道剑仙下山了,一个老神仙踏出天启了。”大家长冷冷地说道。

白袍老道一摆拂尘,眼前立刻出现了一条几十丈长的沟壑:“请大家长莫过此鸿。”

大家长退了一步:“当今国师有令,自然不敢不从。”

那真实身份为北离国当朝国师,钦天监监正的齐天尘欣然接受了这份恭维,点点头:“谢大家长。”

“我们走。”大家长转过身,一步一步地往山的另一路出头走去。

谢七刀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在传说中已经几乎神仙的老道士后,也跟了上去。只有苏暮雨难得地对齐天尘露出了几分恭敬的神情,甚至微微侧了侧身,对其行了个礼后才转身离去。

“久违了。”齐天尘也微微侧身,还了一个礼后慢慢转过身,看着那个已经快要看不见的身影后,喃喃道,“真的来晚了吗?”

落桑城。

这是一座小城,离落雷山不过百里。一个穿着紫衣的道士抱着一个白袍的绝色女子在街上匆忙地行走着,道士很奇怪,逢人便问:“可知药王谷在何处?”

当然这座小城里的人不可能知道药王谷在何处,便只能对他频频摇头。只是有好心人见他神色焦急,告诉他,在城东湘南茶楼最近住着一位厉害的正在云游的大夫,似乎医术高超,各种疑难杂症,在他手上都能药到病除。

“就算他治不好这姑娘的病,但是至少是个大夫,或许知道药王谷在什么地方。”好心人这么和他说着。

话音刚落,赵玉真就瞬间从他身边掠过,一步就踏到了长街尽头。那好心人揉了揉眼睛,已经有些呆了:“这已经是个神仙了,还要找什么大夫啊?”

“大夫在哪?”赵玉真一步踏进了湘南茶楼,怒吼了一声。

众人惊诧地抬起头,甚至有几个文人雅士因为这一声惊扰了这茶楼的宁静,而露出了一丝不愠之色。

“大夫在哪?”赵玉真继续怒吼了一声,这一声,让整座茶楼都颤了一颤,小二手中端着的茶壶摇晃了几下后摔在了地上,正拿着茶杯准备小饮的茶客手中的茶杯也在瞬间崩裂了。小二跌跌撞撞地从地上爬了起来,走到了窗边,拍了拍那正躺在凳子上用这一本书盖着自己的脸,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的书生的肩膀:“谢先生,这位道长是不是来找你的。”

书生将脸上的书拿开,打了个哈欠,说道:“什么道长啊,这一声怒吼当真是真气十足。也不知是要治病,还是要杀人呢?”

“你就是大夫?”那个原本还在远处的声音已经晃到了他们的面前,小二立刻爬了起来,逃也似地离开了。

书生皱了皱眉头,望着赵玉真,愣了一下后说道:“道剑仙?”

赵玉真被喊出名号也是一愣,只是看了看书生的装扮,又看了看那放在他身边的那个巨大的书箱,迟疑地问道:“儒剑仙?”

“你怎么下山了?还抱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儒剑仙谢宣和赵玉真是初次见面,但两个人都在片刻都认出了彼此,但谢宣没来得及和传说中这位和自己齐名的剑仙寒暄几句,就被他怀里的姑娘吸引了。

谢宣曾在做客雪月城百花会的时候说过,雪月城有两个美人,但从来不来百花会,其中一个嗜赌如命,另一个又脾气太差。那个脾气太差的姑娘,他只有幸在年轻时见过一面,只是那一面后,那姑娘的容颜就刻在他的脑海里,一直无法忘却。十几年过去了,没想到那绝色,一点都没有消失啊。

谢宣只是愣了片刻,就立刻站了起来,惊呼道:“李寒衣?”

赵玉真急忙点头:“先生可能救她?”

谢宣伸手一把搭住了李寒衣的脉搏,眉头紧皱:“唐门,暴雨梨花针?”

“是!我拦下了26根,但是有一根还是没有拦下。”

“最后那根梨花针封住了她的气门,如今她的真气正在不断外泄,不出半个时辰,就神仙难救了。随我回屋,必须立刻将那根梨花针逼出来!”

第141章 十针锁魂

儒剑仙谢宣本是一位儒生,但读破万卷书,悟尽天下事后一步踏入了儒圣境界,提笔可成书,持剑为剑仙,而拿起药箱,同样也是天下一绝。当年大将军叶啸鹰幼女叶若依降生之时,被太医府确诊为先天心脉不全,活不过十日,叶啸鹰便邀请了天下名医赴京,其中有药王传人司空长风、钦天监监正齐天尘,亦有儒剑仙谢宣。

赵玉真虽然三十余年未曾下山,但也听闻过谢宣的事迹,所以得知对方的身份后,他心里终于燃起了最后一丝希望。

谢宣将李寒衣带进屋中后将她放到了凳子上,随即在拿出一块白发,缠住了自己的双眼,并且也递了一块给赵玉真:“戴上!”

“为何?”赵玉真不解。

“一会儿我要给李寒衣行针,不得不脱去她的衣衫。但若是她醒来发觉我看了她的身子,怕是五大剑仙只能剩下四个了。雪月剑仙的剑术不一定是五大剑仙中最高的,但脾气一定是最大的。戴上吧。”谢宣幽幽地说道。

赵玉真摇头:“不戴!”

谢宣一愣,赵玉真依然一本正经:“不戴,小仙女是我未过门的媳妇,我不戴!”

谢宣像是看一个白痴般地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真是疯了。”但是救人要紧,他并没有功夫和赵玉真纠缠,立刻蒙上了眼睛,左手微微一颤,一根银针便握在了他的手中,他猛地一弹,银针划过李寒衣的衣带,竟带着那一袭白衣飞了出去,稳稳地钉在了墙上。白衣飘飞,露出了下面洁净无瑕的肌肤,赵玉真轻轻地咽了一口口水。

“如果还想娶你这未过门的媳妇的话,就别分心。”谢宣小心地提醒他,双手一挥,十根银针握在了他的手中。

“一针鸠尾!”

“二针神阙!”

“三针七海,四针关元,五针中极,六针曲骨,七针期门,八针章门,九针商曲,十针膺窗!”谢宣十针瞬间皆出,已是满头大汗,“我用这十针封住她十处大穴,她的真气会逼得那根梨花针游走到檀中穴,我需要用你的真气把它引出来。”

“檀中穴?”赵玉真一愣。

“是的,檀中穴,那个位置常人不能乱碰,但你既然自称是李寒衣的夫君,也就没有问题了。”谢宣那刺出的十根银针虽插入了李寒衣的体内,却依然蠢蠢欲动,他双掌推出,隔空用真气强自将他们压下,心中暗惊,迟疑道,“暴雨梨花针虽然厉害,但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威力,是谁将李寒衣伤得这么深?”

“是暗河的人,我到的时候,那个用阎魔掌的男人先击伤了小仙女。”赵玉真答道。

“苏昌河?”谢宣皱眉道,“他又入世了?”

此时,李寒衣低低呻吟了一下,谢宣回过神来,冲着赵玉真说道:“从她的檀中穴将银针引出来!快!”

檀中穴,最早见于《灵枢·根结》篇:“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膻中为心之外围,代心行令,居于胸膜之中。此穴在胸,居两乳之间,心包膜所在之处,故名。赵玉真缓缓地将手推了出去,按在了仅穿一身亵衣的李寒衣的****之间。

李寒衣丰盈的****随着她重重的喘息在亵衣之下此起彼伏,赵玉真的手微微颤抖,他修道三十年,虽在年少时见李寒衣而一见倾心,但这么多年的清心寡欲也不是假的,此刻却觉得那颗原本平稳安然的心跳动的异常之快。

“定心!”谢宣怒喝一声。

赵玉真手猛地用力,凝下心来,暴喝一声:“起!”

青城山道法之绝,大龙象力!

那十根银针猛地颤动起来,一道很明显的气影从李寒衣的腿部迅速地往上游动着,只在瞬间就游动到了赵玉真的掌下。

谢宣感受到了银针的变化,不由地感叹:“这就是青城山的大龙象力,果然不愧天下第一道法的名号。”

“引!”赵玉真猛地一提,最后那根梨花针被他立刻就引出了一半,但就在此时,赵玉真却感觉脑海里忽然一阵晕眩,真气在瞬间崩泄下去,那根梨花针再度退了回去,赵玉真立刻再度强行运起真气,稳住了那根梨花针。但感觉心中气海翻涌,仿佛整个人都要炸裂开来。

“你受伤了?”谢宣感受到了这突然的变化,问道。

“小伤,不足挂齿!”赵玉真暴喝一声,一身紫衣道袍无风自扬,他右手猛地一挥,那根细到几乎透明的梨花针被他一把引了出来,紧紧地握在了手中。

昏迷许久的李寒衣在此时猛地吐出一口鲜血,神思却也渐渐恢复过来,缓缓睁开了眼睛。

“好险。”赵玉真看着手中银针,长呼了一口气,转过头看到李寒衣慢慢睁开的眼睛,喜道,“你醒了?”

李寒衣看了看自己的身子,发现自己身上仅穿着亵衣,脸色立刻涨得通红,眼神中满是震怒之色,立刻抬起一脚,将赵玉真整个人踢飞了出去。她怒吼一声:“我杀了你!”只是这一声刚骂完,便立刻又晕了过去。

那眼前蒙着白布的谢宣轻叹了一声,一跃到了墙边,拿过了那钉在墙上的白袍,将它披在了李寒衣的身上后摘去了眼前的白布:“就说了你会被打死,你还不信。什么未过门的媳妇,青城山的臭道士就会吹牛。”只是话音刚落,门口忽然响起一人落地的声音。谢宣大惊,右手一挥,拔出了那藏在书箱之中的一柄长剑,剑身修长娟秀,透露着一股儒雅之气。

谢宣握住手中长剑,没有犹豫,对着门口用力一挥,整道门扉都在瞬间被劈裂,但是尘埃散去,站在门口的那人却安然无恙。一身白袍的老道士轻轻地甩了甩手中的拂尘,笑道:“一柄万卷书,行遍万里路。谢道友,多年未见了。”

谢宣立刻收起长剑,对着门口的老道士微微鞠躬,脸上满是恭敬:“国师。”

第142章 桃花树下桃花仙

落桑城。

湘南茶楼。

茶楼的庭院之中栽着一棵桃树,如今已是六月天,桃花早已凋零,上面挂着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桃子,鲜艳欲滴。身着紫衣的俊朗道士懒散地走在庭院之中,伸手摘下一颗大桃子,使劲地嗅了嗅,随即莞尔一笑:“当年一直没吃到的桃子,没想到在这儿吃到了。”

道士面目俊朗而白净,腰间松散地挎着一把桃木剑,紫衣道袍无风自扬,一声说不出的仙风道骨。原本想进入庭院之中的那些人看到道士后都有些说不出的自惭形秽,远远地站在那里,看着道士窃窃私语。

“现在看来,倒有几分传说中的道剑仙模样了。”谢宣站在厢房之上,打开窗户望向庭院中的赵玉真,浅笑道。

国师齐天尘却面色沉稳,望着赵玉真微微皱着眉头。

“话说国师为何会出天启?众人皆知赵玉真三十年没有下过青城山,我却知道,国师大概也有三十年未出天启城了。”谢宣忽然问道。

“我与故人有一个约定。”齐天尘答道。

“故人?谁?”谢宣不解。

“青城山上任掌教,吕素真。”齐天尘缓缓说道。

谢宣回过神来,点了点头:“那如今,是否约成了呢?”

齐天尘轻甩拂尘,只是摇头,并没有回答。

庭院里的赵玉真用力地咬了一口桃子,汁水流淌下来,他满足地仰起头,轻声道:“好甜。”随即又低低喃喃自语:“不知道当年如果真能吃到那桃子,会不会有那么甜?”赵玉真随即左手轻轻一甩,那柄名为桃花的木剑飞了出去,围着桃树绕了一圈后,数十个硕大的桃子纷纷掉落下来。赵玉真手指轻轻一弹,一股紫色的真气散出,将那些巨大的桃子一个一个地打了出去,落到了那些站在庭院外驻足的人们。

有孩童拿到桃子后惊喜地喊道:“神仙叔叔!”

更有成人见此状真以为是仙人临世,激动地几乎就要跪倒在地。

谢宣和齐天尘也都拿到了一颗桃子。谢宣拿到鼻子边使劲嗅了嗅,随即用力地咬了一大口。齐天尘望着手中的桃子,依旧沉思不语。

“国师在想什么?”谢宣问道。

“在想,枯木如何逢春,春去如何秋来。”齐天尘幽幽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