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看向陆仲晗道,“我听说瑾儿祖父家的大表哥表嫂在松江府也开了一间铺子,专卖苏记的毯子。那松江的事儿就交给你们了。使个人去四处打听打听,那边可还有毯子到。”

陆仲晗点头应下。

丁氏笑看了看众人道,“如今运来的那些毯子,以我看,咱们就随他去。重要的是想法子,不让他们再做下去,这才是正经。”

苏士贞自知失态,连忙补救,故做坦然地点头笑道,“这话正是。没有一棒子都打死的道理”

众人议了一回,约定,丁氏去探这广记的底细,陆仲晗和苏士贞则去西市的广记走一趟,也探探。至于其它的,等看看情况,随后再商议,便就散了。

翁婿二人出了丁氏,一起去了苏家。这几日苏瑾回娘家小住,陆仲晗虽不能陪着,每日也会过府来瞧一回,看望她母子二人。进了府后,苏士贞回自己院中,他则径直去了苏瑾的院落。

这会儿,小家伙闹了一场,刚吃奶睡下去。今儿天气好,是个暖阳天。苏瑾无事,自坐在院子一角的秋千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晃着,想着盛记的事儿如何解决。

其实苏瑾心中挺恼火的,想当初她做那毯子可是容易地?从有了想法到试验成品,调试织机,皮毛染毛,羊毛去脂柔化,哪一样不是费尽了心思,不知试过多少回,最终才做成这么一件事儿。这姓盛的倒好,轻轻松松跟在后面捡便宜。若是只捡便宜也罢了,竟还想把她这个原创者踩在脚底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想到最恼处,恨不得一脚将那盛凌风给KO掉

陆仲晗立在秋千不远处,看她低首垂眸坐在斜阳里,上身着丁香色羊毛小袄儿,下系淡红裙儿,一双同色小皮靴子,上下交错,漫不经心的踢着。

随着脸上的神情,踢脚的动作,一会快,一会慢。突然,她飞起一脚,狠狠将一片落叶踩在脚下,下死力碾压。一边用劲儿,似乎嘴里还念叨着什么。

陆仲晗不由得“噗嗤”一声笑了,阔步走来,扬声笑道,“夫人,你这是在做何?可是谁惹着你了?”

苏瑾正沉浸在“一个帅气飞踢,将那盛凌风踹翻在地,盛凌风如何痛哭流涕扑地求饶”的脑内小剧场中,被他这一声,吓了一跳,忙抬头转身,见是他,不好意思地笑笑,站起身子道,“没事,玩罢了你打哪里来的?”

陆仲晗不答,反追问她方才在做什么,苏瑾哪里肯说,这都是小时候无人陪着玩,才养成的自说自话的小习惯罢了。她知道很幼稚,也很傻,所以打死也不说。

陆仲晗哄了她半晌,也没哄出半个字儿,不觉一叹,突地想起一事,因问道,“岳父最近可是因生意上的十分忧心么?”

“嗯?”苏瑾一怔,“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陆仲晗摇头,“也没什么,只是今日在丁府时,看他神情不似往常。便想可能是累了”

苏瑾原本满心挂着生意,听到这话,登时把生意丢到九宵云外去,一把抓着他的胳膊,急忙问道,“他神情怎么不似往常了?”

她满面的兴奋,并无半点担忧,倒让陆仲晗纳闷了,略想了想,笑问,“近些日子可有什么我不知道地事?”

苏瑾不答,只是催他。

陆仲晗没奈何,只得将在丁府的那一幕说了。

“哈”苏瑾怪笑一声,又忙问他,“爹爹可还说了什么?”

陆仲晗摇头,“没有了。”说着伸手在她脸颊上拧了一把,微笑,“现在你该告诉我,到底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儿”

苏瑾咬唇笑,今儿苏士贞的细微失态虽不能说明什么,似乎也能说明点什么。要不要赶明儿她去游说游说丁氏?有些事嘛,原本没想法,可能一直想不到。若是有人挑破了,说不得当事人都会在心中掂量掂量地。

这也是人之常情嘛。两下都在心中掂量了,这事不就又进一步?

她只顾自己高兴,把陆仲晗给晾到一旁,让他十分郁闷,一手扯了她进屋,又问,“到底有什么事儿瞒着我?”

苏瑾正好也要有个人替她出出主意,将常氏和小秀几个谴出去,含笑把她打定主意要撮合苏士贞和丁氏的事儿说了。

陆仲晗目瞪口呆,半晌无语。虽然一向知道她胆子大,似乎没她不敢想,不敢做地事。可这是长辈地大事,也是她能说道地?

“你说好不好嘛”苏瑾见他不语,急忙推他一把。

陆仲晗苦笑,又想象她和岳夫大人出这主意时,苏士贞的窘态,以及今儿在丁府的那场景。愈想愈觉得这丫头惹人恼,惹人笑。不过,细想想,丁氏和苏士贞倒也般配。

只是般配是一回事儿,喜结连理则又是一回事儿。

不得不说,因教育生长环境不同,陆大人在这件事儿上,确实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换作是他,这样的事儿,他是想不到,也做不出来的,亦不敢兴出这样的念头。

第一卷:梁家巷子261章他乡遇故人(一)

收费章节(12点)

261章他乡遇故人(一)

二人说笑了一会儿,陆仲晗趁机缓缓地将忻州府并孙毓培所托之事,以及丁府下人刚探得的消息和苏瑾简略地说了。

“这么说,盛记背后的人,是广记?”事到如今,猜也能猜着几分了,苏瑾反而平静下来,没有半点惊讶。

“定然与广记有关。至于是不是他家,还有没有旁家参与,现在还不得而知。”陆仲晗略有些谦然地看着她道,“原先在忻州时,他们的动作还不甚大,因而疏忽了,不想他们竟”

“是他故意要与我们为敌,故意瞒着,岂能轻易让咱们知道?”苏瑾笑着宽慰他,“何况,不过一千张毯子,对咱们也没多大的影响。”

江南富庶,她家的毯子,莫说富户大家,便是下辖县镇之中的殷实中等人家儿,也有喜它花样别致,而专程跑来买的。何况,自古没有独门的生意。

想不叫旁人跟风,也难。

只不过,跟风也好,仿制也罢,不能使那下三滥的手段,要不然,就莫怪人家反制了。

但是,眼下如何反击,她一时也没头绪。只有知已知彼,方好行事。和陆仲晗议了一小会儿,催他回家去,明儿一早便去西市口的那间广记打听打听。

送走他后,苏瑾继续琢磨他带来的消息,渐渐的也理出一些头绪。广记即是当铺,首要保证的是资金充裕,或者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要保证铺子里一直有一定量的现银,以维持铺子的运转。

若是能使个什么法子抽**的存银,那么他自然没银子维持忻州那边的坊子。

这个抽干,倒不是全吞了他的资金。而是暂时的将他的存银转移,只要断流三个月,忻州的坊子必然无以为继,不攻自破了。

另一点是陆仲晗所说的广记接受券子质押。这券子如今是一种提货券,也是一种类金融工具。风险比实物大得多。只是不知券子质押的比重在广记的生意中占多大的份量,若份量过小,对广记也产生不了大的影响。

苏瑾脑中乱糟糟的,一夜没有睡好,早上起来时,眼底有明显的青影。

常氏端来热水侍候她梳洗,宽解她道,“小姐也莫太忧心了。有老爷和姑爷,还有丁夫人帮衬着呢。”

“哪里忧心这个?”苏瑾笑了,没睡好,她还真不是忧心,而是有小小的亢奋。一种千方百计要击败敌人的亢奋。

常氏笑笑,“这才好”说着叫小秀过来替她梳头。

奶娘抱着小家伙进来请安,“今儿小少爷醒得早,天还不亮就醒了。我哄他半晌,竟还不睡。反倒越来越有精神了。少奶奶瞧瞧。”

苏瑾探头过去,见那小家伙乖乖地窝在襁褓中,一双黑溜溜地大眼睛直直盯着苏瑾看。她伸手接过来,抱在怀中逗他,这些日子,小家伙长开了,早已不是原先那红通通的模样。

奶娘的奶水也足,喂养得白白胖胖地。

常氏在一旁瞧着,笑,“瞧这眉毛眼睛多象姑爷鼻子长得肖似小姐。将来长大了,必是个清俊可人地小公子。”

苏瑾笑得没了眼睛,抱着她的宝贝儿子亲了又亲,直亲得小家伙的眉头皱了起来,直哼叽,才罢了手。

苏士贞早起后,先去瞧他的外孙,听说奶娘带了来这里,便也来了。

苏瑾一见他,忍不住又想起昨儿陆仲晗说的话,没看到他爹脸红耳赤的尴尬模样,颇有些遗憾呢,笑眯眯地上前给他请安,“爹爹昨儿睡得可好?”

苏士贞被她笑得赫然,扭了头,用力咳起来。

苏瑾明知故问,惊讶地道,“呀,爹爹昨儿夜里可是受凉?咳得这样厉害”

这里头只有常氏知原由,忍不住笑起来。苏士贞斥又斥不得,说也说不得,走也走不得,索性不理她,叫奶娘抱来他的小外孙,逗着取乐。

就在父女二人说笑的功夫,陆仲晗已用过早饭,坐了马车,径直去了西市口。

十一月的杭州府,也已显出冬天的肃杀模样,早晨的街道上,寒雾轻笼,行人寥寥。热闹的只有那些临街开设的汤饭馆儿。

广记的当铺,就位于西市口门前大街与背街小巷交叉处。是一栋三间开门儿,两层高的小楼儿。顺着小巷往里,是杭州城颇为知名风月烟花地,瞧着虽不起眼儿,这里头进去,可是一水儿的曲楼娼家。

小巷子深深,不知藏有几多这样的人家儿。

广记选在此处开当铺,可见也是用了心地。那些在此取乐的富家公子们,或一时不凑手,或者没了钱财贪恋不去,手中的物件儿随手就当了。且,但凡这类人,多数是不计较少几两多几两地。便是那些有心计较地,因怕传出去丢了脸面儿,心中虽不悦,也只得忍气吞声。

此时,多数人家儿高卧未起,大门未开。小巷中,偶有一辆马车驰进,多是被哪家公子富户接到府中过夜,天亮方送回地。

陆仲晗见广记铺门尚还未开,便在与铺子一巷之隔的饭食摊儿前坐了,要一碗云吞,慢慢吃着,边向小食摊主儿打听广记。

“这位爷,您可是急着当物件儿?”小食摊主显然将他当作在此处寻花问柳之人,又瞧他虽衣着尚可,通体却无甚值钱的玩艺儿,只有腰间一方翠玉,或可值几两银子,不由起了善心,因悄悄道,“小的与您说,这家铺子心黑着呢,若当东西,却往前行约一里多,有一间金满堂当铺,那家还公道些。”

陆仲晗哭笑不得,也懒得与他解释,顺口应下,又问广记的来路。

“这家呀,打苏州府来地。”小食摊主儿利索地盛好一碗云吞,送到旁的食客桌前,转回身和他道,“这广记,可真真是有钱,听人说,苏州府地当铺全是他家开地。”

一位食客听见,“嗤”然道,“小户人家没见识广记虽在苏州府有些名气,却也包圆不了整个苏州府”

“是,这位爷说得是”小食摊主儿忙陪笑点头,本来这些闲话不过是佐食而已,不值当争辩。转身又到热气腾腾的大锅前忙去了。

陆仲晗低头一笑,继续吃饭。

刚吃到一半儿,自东边驰来一辆马车,往小巷方向而去,经过小食摊儿时,里面一个女声懒懒地道,“停车!”

这马车红漆雕花,浅粉车帘儿,散发阵阵脂粉香气,见惯了的食客们都知这是哪家的女儿在外头过夜回来了,一齐向马车望去。陆仲晗也跟着抬了头,只见那粉色车帘一挑,半露出一个年约二十岁上下的女子面容,虽不算十分出色,也有中上之姿。她脸儿仰得高高地,傲然向小食摊主儿道,“做几碗鲜虾地,待会儿送到刘四妈家里。”

“哎”小食摊主早已迎到车旁,闻言忙响亮地应了一声。

“诺,赏你的。”车中女子伸出一只素白的手,指尖捻着花生粒大小的一块银子。

“谢瑶琴姑娘赏”小食摊主儿笑滋滋地接过,不住拱手道谢。

那女子见小食摊地男子都瞧她,颇有些得意,脸上傲气更浓。她们这些烟花人家的女儿,素来是不怕男子瞧,只怕男子不瞧地。眼波微转,自那群食客脸上顺了一遍儿。

待转到陆仲晗身上时,神情猛地一怔,眼神儿就变了,吃惊地望着他,呆呆不动。

弄得那些食客都莫明其妙,看看陆仲晗,有些人做了然不屑状,心下哼道,这年头,粉头也爱美男子

陆仲晗早在那一撇之后,收回目光,只顾低头吃东西,并不曾看见这一幕。不过,因旁人都瞧他,下一刻他便觉察了,抬头向马车望去,只见那脸涂得粉白,唇染得鲜红,满头珠翠的女子正扶着好车窗,怔怔看着自己。

他不由皱了眉,掏出一小块碎银子放在桌上,起身便要走。

“陆,陆陆公子?”车上的女子见状急了,忙喊道。

陆仲晗闻声转头,眉头紧蹙,不解看了看那女子。再次确认自己不认得这人,却不知这人如何认得他?又不想理会她,一言不发地转过身又要走。

“陆公子你等等”车上的女子忙又高声喊了一声。

陆仲晗微微有些着恼,不得已转身,面带不悦地问,“姑娘可是叫陆某?”

秦荇芷不由想起当初她不顾女儿家的矜持脸面去寻他的情形,那时,他亦说不认得自己,此时,仍说不认得。方才看到这人的激动心情登时跌入谷底,冷笑,“是,陆公子可真是贵人多忘事”

陆仲晗本就懒得理会她,听她这样阴阳怪气地说话儿,愈发不耐烦,淡淡拱手,“姑娘怕是认错人了。陆某并不认得你”说罢转身又要走。

小食摊儿上的食客们瞧见这一幕都来了兴致,饭也不吃了,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兴灾乐祸地看热闹儿。

“陆仲晗”秦荇芷素来傲气,虽当初离家吃了些苦头,但后来入了这一行,她生得也属中上之姿,整日价儿的,逢迎奉承还受不完,哪受过这样的冷落无视奚落,不由气涌上头,高喝一声。

她这一喝,喝得陆仲晗也来气儿。本不予与她这样的人多说什么,偏又说认得自己。他此时并非装糊涂,是真的早已不记得这人。便是早先七月七时,秦荇芷追了魁星宴,也是经她提醒,才忆起有那么一宗事儿。

单看面容,谁晓得她是谁?

方要发作,只见巷子里晃出两个青衫男子,其中一人高声喊道,“哟,瑶琴姑娘回来了。”

陆仲晗听这声音耳熟,转头一瞧,登时怔住,这人不是旁人,正是不久前在码头见过的汪颜善。

晚上还有一章。今天晚了点哈,抱歉

第一卷:梁家巷子262章他乡遇故人(二)

收费章节(12点)

262章他乡遇故人(二)

汪颜善自春闱失利,颇消沉了一段时日。且自他中了举子之后,汪老太爷和汪婆陈氏两个,登时抖擞了起起,再不如先前那般,把儿媳和岳家举着贡着,隐隐摆出高人一头的姿态。

那潘月娥可不是吃索地。早先她不察,吃了亏,自家相公挣得家财,都叫那老两口紧紧握在手里。这已让她心中不高兴。没成想,他们竟还要自已嫁妆的主意,这样的气,她如何受得?

她原本在家娇纵成性,养就个不肯吃亏的性子,算计了她,她必要找回来。至于什么脸面孝道,在她眼中,与她吃得亏相比,半分不值

若不是因这个,她如何会使性子闹着潘老爷到汪家提亲?

警醒过来,头一件事儿就是和汪家老两口算那积年旧帐,但凡她送出去的东西,一针一线也要讨回来。不还她就闹闹了还不给,她便指使丫头媳妇们去抢,反正她娘家有的是人手

汪家老两口也不是吃素地,在市井打混,嘴里哪没个三言两语的。何况那见钱眼开,视钱财如命根子的性子,本已吃到肚子里的肉,哪里肯再吐出来。

他们这两下顶了头,汪家倒日日不缺戏文瞧。三天儿一大闹,两天一小闹儿。闹得街坊邻里,西半城的人,人人皆知。

饭后若无事,邻里们见了面没二话,只一句,“去汪家听戏喽。”

汪颜善劝不住自家娘老子,亦哪里见过,哪里想过潘月娥又这样泼悍。被他们闹得一个头两个大,搅得他整日不得安生。他又是举人老爷,也要脸面地,恼狠了,索性不回家,专往那烟花柳地里钻,借此机会倒认得几个风流成性的同好之人。那些人见他谈吐有趣,且有个功名在身,为沾个风雅之名,亦不在乎那几两银子,去哪里都带着他。

如此这般,不出三个月,便有粉头闹上汪家的门儿,挺着肚子说,怀了汪家的种儿。要么给银子,要么就喝那虎狼之药打了

潘月娥头胎生地是个女儿,汪家老两口早盼着老三家生个儿子。哪里舍得,好说歹说,给了一百两银子,又找了小院儿,安置她住下,又买丫头媳妇侍候。许诺她若生个男娃儿,叫儿子纳她进门儿,抬她做姨娘。这才将事情平息了。

潘月娥还没和那两个老东西算完旧帐,又突然杀出这么个程咬金,哪里肯依,跑到那小院儿大闹。那粉头也是个厉害地主儿,她一上门闹儿,便寻死觅活,要打了那腹中胎儿。

汪老太爷两口子气得跳脚,扬言要休了潘月娥。

最后还是潘老爷看不过眼,将女儿叫回家,斥责一番。又派人与汪家说合,那汪老太爷也只是那么一说,自家儿子虽是个举子,到底钱财也没得多少。他还想着潘家的绝户财呢。

如何真敢休了这媳妇,趁势就下了台阶。

只是原本汪家就闹得鸡飞狗跳,新来这粉头更是今儿要吃鸡,明儿要吃鸭,后来又要燕窝人参补身子,喝茶也要好地,必要什么顶顶上好地松萝,她才吃得惯。

银子水淌似地往外花,潘月娥再不肯出一分,心疼得汪家老两口整日见了汪颜善便是一通埋怨,说他不成事,弄了这么两尊菩萨回来。再看苏家现今得多少家财,十个潘老爷也不比过!早知今日,当日就不该退了苏家。

因这事儿,汪婆陈氏和汪老太爷两个相互指责,都是说是对方出的馊主意。

潘月娥听见这话,气得又大闹了一场。不但和汪家老两口闹,还和汪颜善闹。

汪颜善心烦到极点,看看现今这潘月娥,哪里比得上苏瑾儿半分?要容貌没容貌,要钱财没钱财。更悔当初叫汪家老两口劝说得动了心,若是他坚持不退亲,如今那苏家的家财岂不是他的?

愈想愈心烦,愈发的不肯回家。

如此这般晃了一年多,眼看春闱又将至,家中仍是闹腾,便借着游学的名头离了家,一路随着他结识的几个狐朋狗友来了杭州。

说是游学,实则出门这半年多来,哪里读过几行书,写过一篇文章?不过整日吃喝玩乐罢了虽日日说,要好生读书,再不能游逛,可有这些人勾着,哪里管得住自己。

到杭州的第四日,来这青衣巷闲逛,便遇上秦荇芷,这样的地方,二人又是归宁府人士。偏他们,一个被陆仲晗“夺了”未婚妻,一个被苏瑾“抢了”心上人,有了共同的敌人,自然就愈发的亲近,自然而然的,就混到一处去了

昨儿秦荇芷得一位老主顾来接,出去过夜。他趁空去尝了鲜儿,正心中畅然,却不想,突然的,就和“仇人”见了面。

“哟,这不是陆学弟?”汪颜善怔了一怔,生怕落了他的下风,抢先拱手道。

“汪学兄。”陆仲晗负手而立,手都没抬一下,只淡淡地颌首地道。

汪颜善碰了软钉子,脸面上有些挂不住。有心刺他几句,可如今他是进士,他是举人。本就矮人一等,素来是这样的规矩,人要这样对他,他也没处说嘴。

只得悻悻地收了手。打着哈哈向身边那位细眉细眼的公子哥笑道,“这位乃是我在清源书院读书时的学弟,已是二甲进士。”

一句“原先派了秀容县做父母大人”即将出口,又觉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何况他已听说,这陆仲晗抱病去职,故而早先唤“陆学弟”,因而便没出口。

那位公子哥儿上前拱手,闲话套交情。

陆仲晗心中早不奈这汪颜善,故而对这人也没好气,只是微微点头,算是见过礼。那锦衣公子瞧他这样傲气,极是不快,拂袖转身,不再搭话。

陆仲晗不以为意,淡淡撇了汪颜善一眼,道了声失陪,便向广记而去。

“陆公子”秦荇芷不知何时下了马车,双眸眯起,带着一抹让人说不清道不明地笑意,往前走了两步,“听汪公子说,贵岳家已搬到此处,这么说来,我那同窗,贵夫人也在杭州了?”

陆仲晗微微点头,一见到汪颜善,他便想起这人是谁了。至于她为流落至此,便不用猜了。当年那事我,在归宁府传得也极广,他自然也听同窗们提及过。

“这么说来,我倒要去贵府叨扰了。”秦荇芷微微一笑,“说起来,早先我们也是同窗,又是同乡,这情份,自然要见一见地。”

陆仲晗眼睛都没眨一下,淡淡道,“好意心领了,如今她正养身子,不见外客。”

秦荇芷脸上笑意微微一滞,自嘲般地笑道,“莫非陆公子瞧不起我这烟花柳巷之人,怕脏了你家地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