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进城的时候是夜里,看不清楚街上的情形,今天夏瑞熙才算是知道西京城凋敝成了什么样子,多数店铺仍然没有开张,街上的行人还是少得可怜,只有当兵的,肆无忌惮地在各个地方出现。

虽然没有打仗,但局势还是很紧张的。刘力子和赵明韬的两派人马,没有谁真正相信谁,各自为政,互相制衡,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流汹涌。新朝廷一天不灭了伪朝庭,正式一统天下,人心就不安稳,也难怪欧青谨坚决不同意把金子挖出来,也不许她说出去,宁愿过紧巴巴的日子。

夏瑞蓓经营的那个大药铺,倒是开着门的,只是门可罗雀。从街上远远看去,甚至可以瞧见伙计正伏在柜台上打瞌睡,夏瑞熙看了几眼,知道是不可能看见夏瑞蓓了,便问崔元夏瑞蓓的近况如何。

崔元把他所知道的情况略略说了一遍,感慨说:“白白被打了一顿,头都打破了,欧二少还是被押着出去烧粮草送了命。伤成那个样子,那禽兽也不许人去瞧,老爷和夫人心里虽然恼她,却又有些可怜她,让丽娘悄悄送了些药去,幸亏芳儿这丫头还有良心,总会想法子传些消息出来,否则死了都不知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谁也帮不了她。三姑奶奶这是上辈子做的孽哦!”

夏瑞熙听得心头沉重,不管夏瑞蓓再做错了多少事情,再是咎由自取,始终夏瑞蓓救了她。如果不是夏瑞蓓传递出消息来,她现在肯定也没好日子过,还不知身在何处,怎么受赵明韬的折磨呢。可是这样的情形,赵明韬一日不死,他们就都帮不了夏瑞蓓,只希望夏瑞蓓不要激怒赵明韬,能活下去。

“咦,那人有些古怪,他跟了咱们许久了。”长寿指着街角处一个鬼鬼祟祟地精瘦男子。

那精瘦男子见几人停下脚步,一起看向他,迅速转身而去,很快就不见了影子。

第28章 新年(一)

见那人一溜烟地跑了,夏瑞熙有些紧张:“他不会是赵明韬的人吧?”赵明韬这狗贼若是知道她回来了,会不会又打什么坏主意?他憋着一口气,又坏透了,谁知道还会干出什么坏事来?

欧青谨心里也极度怀疑那人是赵明韬的人,他不动声色地把夏瑞熙护在前面:“不会。不要管他,就算是咱们也不怕他。”

夏老爷和夏夫人远远的迎了出来,接了众人,先就把达儿接过去,左看右看,欢喜得合不拢嘴。

夏瑞熙不依:“爹,娘,你们怎么见着了他就都不理我了?”

夏夫人抱着达儿,夏老爷一手牵着夏瑞熙,一手牵着欧青谨,眉开眼笑拉着他们往里走:“都一样,都一样,他小么。”

欧青谨对夏瑞熙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有其父必有其女,连理由都一样,“他小么。”

夏夫人眼尖,看见了两人带来的酒和火腿,便道:“人来了就好,怎么还带东西过来?”

欧青谨笑道:“家母一定要让带来的,说是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尝尝。”

“太客气了。我们有的,等会还是拿回去吧。”

夏瑞熙拉着夏夫人的手臂轻笑:“那哪儿行,拿出来的东西断没有拿回去的道理。本来是有两坛酒和两只火腿的,我做主一样只取了一件,二老不会嫌我女生外向吧?”

夏夫人腾出手捏了她的脸颊一把:“等会子拿两只风鹅回去,只是不太新鲜了,但好歹是肉,留着过年吃。这年头呀,拿着银子也买不到东西。”

去看了痴呆越发严重的夏老夫人后,夏瑞熙母女二人交换着育儿经,欧青谨和夏老爷说了几句话后,就拉着木斐去了木斐的房间说话。

欧青谨把路上有人跟梢的事说了一遍,和木斐商量:“赵明韬一日不死,我们就不算真正的安全。这事需要一个过程,在他死之前,必须得寻个武艺高强,合适的人随身保护她才行。无后顾之忧,我才能放手一搏,你有没有合适的人可以介绍?”

木斐沉思了一会,想起一个人来:“我的师姑,她平生最恨这种欺男霸女的恶棍,等我去求她,她一定肯的。只是她脾气古怪,到时候你们可得多忍让一些才是。”

欧青谨性急地问:“你什么时候动身?”

木斐道:“我明天就走,最多七八天功夫就回来。那件事情,你真的下定决心要做了?”

欧青谨点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下去哪里有我们的活路?我想好了,一定要去做的。”

……

夏瑞熙和夏夫人说起没个正经的奶妈帮忙带达儿的事,夏夫人给她介绍了一位姓廖的妇人。

这廖氏只有二十多岁,是原来夏家铺子里一个管事的女儿,嫁了个泥瓦匠。战事起的时候,她丈夫被拉去修城墙,被冷箭射死了,屋漏又逢连夜雨,她两岁的儿子又病死了,只剩下她一人靠着娘家过活。

廖氏与夏夫人身边的真儿有旧,夏夫人从真儿口里得知,廖氏回娘家以后日子很难过。世道艰难,住的时间一长,她娘家的兄弟媳妇和嫂嫂就开始看她不顺眼,总是指桑骂槐,老人有心想维护却也没有什么法子。

夏夫人道:“廖家人没有什么坑蒙拐骗偷的行为,是正经清白人家。廖氏我也见过几次,干干净净的,手脚伶俐,做姑娘的时候就出了名的孝顺温柔,她如今无依无靠,没有后顾之忧,又刚刚丧子,让她去照顾达儿是最合适不过的。”

夏瑞熙应了:“那明日让她过来我瞧瞧,先用上一段时间看。若是做得好,工钱好商量。”

夏夫人笑道:“只要不苛刻她,让她能不靠着娘家过活,少看兄弟媳妇的脸色,她就求之不得了,哪里会和你计较那许多?”

说话间,丽娘进来禀报说午饭备好了。

午饭很简单,小米、高粱、糙米混起来蒸的饭,一碟咸菜,一碟煎得黄霜霜的豆腐,一碟蒸腊肉,小半只熏鸡,一大碗清水煮老南瓜。

夏夫人抱歉地说:“没什么菜,温泉庄子那边的新鲜蔬菜早就被糟蹋完了,这咸菜和老南瓜、还有做豆腐的豆子还是围城前藏起来的,好歹混个肚饱。”

夏夫人嘴上说得客气,夏瑞熙却根据二老总往他们碗里夹菜,自己却只扒干饭的行为猜到,肯定已经是倾其所有了。

本来古代冬天里物资就缺乏,更何论是刚刚历经战火、围城数月的西京城呢?附近的农庄早被攻城的士兵糟蹋完,交通不便,就算是远处有东西可拉来,也得好些天才行,正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夏瑞熙不忍心吃,光吃饭不吃肉,总想给夏老爷夫妇留一些,让他们多吃几顿好的,人老了,需要营养。

夏夫人见她不怎么吃,失望地说:“不好吃吗?我记得你从前爱吃熏鸡,这鸡特意留了好久,是不是有味儿了?应该不会呀,天气这么冷。”说着夹了一块熏鸡闻气味变没变。

小半只熏鸡,也特意为她留了这么久,夏老爷和夏夫人真的对她很好。夏瑞熙鼻子一酸,掩饰地夹了一块鸡到嘴里,强笑道:“好吃的,是我吃早饭吃得有些晚。”这顿饭是她有生以来吃过的最香,最好吃的一顿饭。

夏瑞熙刚缓过情绪,就发现欧青谨吃得很专心,夹菜,扒饭,一样不耽误,一点不斯文,气得她悄悄掐了他一大把,他怎么这样迟钝呢?只顾自己吃呀?

欧青谨不理她,反而夹菜给夏老爷夫妇、夏瑞昸、木斐,又夹给夏瑞熙:“多好吃的菜啊,在山里我就没吃过做得这样精细的菜。今天可得多吃点,大家都多吃些。”夏瑞熙的意思他明白,但他自然有他的道理。

夏老爷就开心地笑起来:“喜欢就多吃点。”又感伤地说:“也不知道你大姐他们在东京过得如何?东京那边,想必也打得很激烈吧?吃得好歹,也就不求了,只希望他们能好好活着,就是上天保佑。”

一席话说得夏夫人又难过起来,忍了眼泪嗔怪:“楠儿肯定会好的。快吃饭!孩子们好不容易回来,你又说这些扫兴!”她心里却在担心,也不知道夏瑞楠有没有这样一顿饱饭吃?

木斐突然道:“我听说,东京的守备大人是新帝的母舅,一早就与伪帝撕破了脸,宣布站在新帝这边。当时伪帝曾调派周围的小股部队攻打过,可是他们早有准备,又因为偏远的缘故,不好调派大部队攻打,便不了了之。目前东京在这些地方当中,是最安全最太平的,大可不必为他们担心。”

夏瑞昸和夏瑞熙也七嘴八舌地劝:“是呀,如果不是路途遥远,世道太乱,说不定我姐早就托人送信来了。”

四个儿女,如今在身边的只得二人,夏瑞昸过了年还要被木斐带走,到时候老两口身边又空落落的。夏老爷勉强笑了笑,强自压下心头的酸楚,猛劝孩子们多吃些。

出得夏家大门,趁着长寿提着夏夫人给的风鹅跟在后面,夏瑞熙压低声音悄悄问欧青谨:“我让你少吃些,你倒好,只顾着自己吃,怎么也不想着给他们留一些?”

欧青谨叹道:“傻丫头,靠我们省那两嘴能省多少?他们特意做给你我吃,你我都不吃,不是让他们更难受吗?没听你娘说,那半只熏鸡是特意给你留的?你不吃,你娘多难受?”

夏瑞熙跺脚道:“省得一点是一点,他们平时也没吃呢。他们老了,身体不好,要多吃点好的才行。”

欧青谨笑道:“所以呀,我就拼命劝着他们一起吃,省得他们舍不得吃。”

夏瑞熙被他的这种态度弄得几乎要哭了:“连瑞昸也知道要少夹菜,我怎么就没看出来你是这样的人呢?东西那么少,不省着点吃,怎么够?”她只知道这样困难的情形下,得一个为一个着想,省着吃用才能共度难关,哪里管得了是不是斤斤计较,小家子气不小家子气?

欧青谨忍住笑,故意沉着脸说:“你可真奇怪了。人家都是巴不得自己的丈夫多吃些,你却不让我吃饱,别人总想从婆家多拿些东西回娘家,你也舍不得,你到底向着谁?原来和我争金子倒也罢了,现在却为了一口饭菜和我吵,真是越来越没长进,越来越小气了。将来你还怎么掌那么大个家?只怕当上三天家,人家就要喊你铁公鸡了。”

“呸!铁公鸡是你!”夏瑞熙有些恼羞成怒。

“是,铁公鸡是我。”欧青谨顿了顿,笑着说:“你是铁母鸡。”见夏瑞熙真的有些生气了,才说:“你着什么急?我既然敢吃就自然有我的道理。”

夏瑞熙眼睛一亮:“什么道理?”看他那胸有成竹的样子,应该是有法子弄到过年的东西才是。

欧青谨拿乔说:“不告诉你。”

讨厌的家伙,有好事还瞒着她,吊她的胃口?夏瑞熙恨恨地捏了欧青谨一下:“你说不说?你说不说?要不要我给你松松皮?”

欧青谨笑着捏住她的手:“过几日你就知道了,保证你睡着都笑醒。”

夏瑞熙心痒痒的,不死心地激他:“有什么稀罕的?让我猜,粮食肯定就是看咱们文渊街地窖里还有没有。说到肉食么,没有车,山里的东西拉不出来,还不就是靠着花老虎背(一声)一背(四声)狍子肉来而已,本来就没多少,还得看路上会不会被抢走,能不能顺利到达。”

欧青谨只是但笑不语,抱紧了达儿,牵了她的手走。

第29章 新年(二)

第二日一大早,欧青谨就起了身:“我要去文渊街那里去看一看,今天你就不要赶早去请安了,你带着孩子多睡会儿,我会和娘说。等会起来,不如去上房吧,那里热闹些,她们也可以顺便帮你搭把手领领孩子。”

夏瑞熙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翻身抱住他的腰:“还早,这么冷,再睡会儿。”达儿有些不乖,她昨夜起来了几次,这会子正是睡意正浓的时候。

欧青谨给夏瑞熙捋捋头发,顺从地又躺下去抱着她,夏瑞熙咕哝了一声,满足地把头往他怀里像小猫一样蹭了蹭,继续睡去。

欧青谨怜爱地亲了她的脸一口,又探手摸摸达儿滑嫩的小脸蛋,静静地等夏瑞熙睡熟,才悄悄起身下床。现在家里像这个样子,只能靠他撑起来,他要做的事情很多,再不能过从前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悠闲日子。

欧青谨自己收拾好了,轻手轻脚地把门关好,出了院子,长寿早就在门外候着了:“四爷,是去文渊街吗?”

欧青谨往上房走:“嗯,我先去上房和老爷夫人说一声。”他顿住脚:“怎么喊起四爷来了?”

长寿笑道:“是今儿早上老太爷吩咐的,以后都喊少爷们爷了,少奶奶们也跟着称夫人。说是再过两年,小少爷们也要娶亲,到时候就乱了套。”

欧青谨笑着摇摇头,原来大家伙儿都升级了。

欧二老爷听欧青谨说完,皱紧了眉头:“你决定了?”欧青谨想要做官,想要培养自己的势力保护家人,心情他理解,只是现在还没出孝,要被人说闲话的。

欧青谨眉间满是坚毅:“儿子决定了,不能再这样任人宰割。本来想等出了孝期再考虑这个问题,可是现在这样迫在眉睫的,也顾不得那许多。先和您说一声,若是以后有什么风言风语,请您不要太在意。”

欧二老爷叹道:“我有什么?人家最多说我管教不严罢了,倒是你,若是小打小闹倒也罢了,若是有所建树,以后这一点必然会被人抓住不放,攻击你不孝的。”

欧青谨淡淡一笑:“我本意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渡过难关,能过上平实富裕的日子,再不受人的气,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其他的,我不在乎。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就回家来,有什么大不了的?”

欧二老爷拍拍他的肩膀:“既然决定了,就放手去做。你媳妇知道了吗?”

欧青谨摇头:“还不知道。因为不知道能不能做成,所以不想让她提前操心。”其实他不太想让夏瑞熙知道他即将要与赵明韬对上,省得她操心。

欧二老爷道:“这是大事,还是应该早些让她知道,夫妻间,有些事情必须商量好了再去做,一起承担一起分享。若是以后有个什么的,谁也怨怪不上谁,否则是一定要闹腾的,那就违背你的初衷了。”

欧青谨敛容行礼:“儿子受教了,若是能成功,回来就和她说。”

欧二老爷目送欧青谨高大的背影出去,心里由不得有一丝欣慰,这个幺儿已经长大,有了担当,有了自己的想法,应该不会再让他和老妻操心了吧?现在要操心的,是想法子解决一家子的衣食住行问题和过年的事情,然后就是等局势稍微平稳些就把流散在外的媳妇孙儿找回来。

欧青谨出了街口,就碰上昨日与他约好的木斐,木斐从袖中递了个油纸包给他:“这么早出来,肯定没吃早饭吧?刚出笼的素包子,你和长寿一人两个。”

欧青谨笑道:“你咋和我媳妇一样周到呢?”

木斐哼了一声:“你以为谁都像你,见色忘友。”

二人笑骂着,一起去了文渊街的宅子。

看门的老苍头还在,只是房里稍微值钱点的东西都被搜粮食的官兵顺手牵羊拿走了。不过万幸的是,他们那个地窖修得隐蔽,入口是在那个赏梅的亭子里,没人发现。

欧青谨让长寿把着院门,自己和木斐提了灯笼下去探。夏瑞熙当时考虑得很周到,地窖修得比较大,里面装的粮食和品种都很多。看着那装得满当当的一箩筐一箩筐的米,谷,豆类,欧青谨欢喜得几乎想跳起来,夏家和欧家再也不必挨饿了。

明年的种子也算有了着落,虽然只够种很小的一部分地,可是总算是有了底气。只要种子在地里发了芽,就有希望,就有未来。

木斐背着手在里面晃了一圈:“都是你媳妇儿想到的?”

欧青谨得意万分:“那当然。你不知道,她可聪明了。虽然有时候爱耍小性子,但见识一点也不输给男人。”

木斐酸溜溜地说:“是,你捡到宝了。不过,我看你媳妇儿也挺有志气的,你得小心,若是要娶小老婆,当心她跑了。”

虽然夏瑞熙非常非常的小心,但他早已判定夏瑞熙就是和他一样的人。作为同一个时代来的人,他最能理解夏瑞熙的种种担心和想法,但他不能干涉她的生活,只能旁敲侧击地提醒一下欧青谨,尽量让她少受些气。

欧青谨警觉地说:“是她和你说的?”一想到夏瑞熙可能和木斐说这些事,他的心里颇不是滋味。

木斐哈哈大笑起来:“她怎会和我说这些?平时和我说话都要让其他人在一旁跟着,小心谨慎得很,又如何会和我说这些?是我自己看出来的,你还别不信!”

欧青谨干笑了一声,从袖里取出两个大布袋:“咱们装米粮,等会儿就烦劳你先把米提出墙去,等我们出去看着米,你又绕回来从正门出去。”现在粮食比银子还金贵,可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这米粮是从这没人住的小院子里拿出去的,否则还不得倒霉。

木斐一边装米粮,一边哀叹:“你可真是小心。我真是上辈子欠你的,一会儿帮你救老婆,一会儿帮你在你岳父家做人情,这会子又得帮你做苦力扛米,感情我这身功夫是专门为了你练的?”

欧青谨道:“难道你就不吃了?”总靠着木斐也不是法子,况且他晚上就要走,怎么地也得想法子弄张车来才行。

木斐道:“吃,吃,不是为了你,我躲在这里吃?”当然除了欧青谨,还为了一个人明亮的笑容。

木斐扛着两个巨型的米袋,做贼一样地观察了四周无人,才敢跳出墙去。寻了个隐蔽干净的地方站着等欧青谨,他的思绪有些飘忽,他是从什么时候忘不了那张明亮的笑容的呢?

第30章-第33章 新年(三)

木斐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对夏瑞熙有了那种特殊的感情,只记得从万佛寺回去后,就觉得这个女子不同于他所见过的这个时代的其他女子。

但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她和他来自同一个时空。

她听见他胡吹乱侃那个时代的飞机火车时,总是带着一种无限向往的神情,静静地听他说,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帮他把话引下去。从来就没有流露出过一丝,你是疯子,你师父也是个老疯子的意思来,仿佛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他喜欢她清亮,但又带点淡淡忧郁的眼神,喜欢她灿烂坚强的笑容。但那时候,也只是喜欢而已。

后来在京城别院保护她的时候,她那样放松地和他畅谈人生,讲述他“师父”的奇思怪想,听他半真半假地假借别人的名义讲述他前世的故事。

她对故事中的“他”充满了同情和理解,她总能一语中的地勘破当时他的心情和感受。他说到自己死去,一点都不悲伤留念,有的只是解脱的快感和轻松的时候,她竟然用那样心痛的眼神看着他,轻轻地说了一句:“他只是太累了。我想,如果有来世,他一定会获得幸福的,他值得一个好女子珍惜他,心疼他。佛说,这一世的痛苦,正是为了下一世的幸福。”

就是那个眼神,那样一句话,狠狠地撞击了他孤独寂寞许多年的心,让他几乎控制不住地想流泪,不得不找了个借口飞快地溜走。他不是一个相信一见钟情的人,但他确实在那一瞬间被她柔软地侵入了灵魂。

虽然只是短短一段时间的相处,但她远比那时候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更理解他,更体谅他,更懂他。当时他心里就生出一种奇怪的想法:如果这个女子生于那个时代,能与他相遇,他还会不会如此疲惫,如此孤独呢?他觉得不会。

心情发生了质的变化,他既想见到她,又怕看见她。他像一个毛头小子那样,往往因为她的一句无意识的话和一个无意识的笑都会心跳半天,胡思乱想很久。

他开始猜测,她对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如果此生他和她在一起,会不会得到从前所不曾得到过的幸福?他患得患失,焦虑不安。但他很快意识到,根据这个世界的规则,他和她几乎没有可能。如果只是如果,不会成为现实。

他觉得很好笑,他以为自己的心已经沧桑,早已变冷变硬,谁知道竟然还是这样的容易动情,容易心软,容易奢望。他暗自对自己说,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难道又要重蹈覆辙么?不行,绝对不行,太苦了,太累了,既然不可能,就应该早点断绝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才是。

正好她那位爱管闲事,以卫道士自居的姑母找到了他,要他注意与她保持距离。他立刻给自己找到了借口,他不该有这些想法,应该快刀斩乱麻,迅速抽身离去才是。

他开始刻意疏远她,而她,也是那样敏感自尊的人,一旦发现他的态度之后,迅速地就把“你”变成了“您”,彬彬有礼,再也不会求着他说那个世界的故事,再不会和他谈笑自若。他们之间疏远而有礼。

按道理她这样,正好断了他的念想,他应该感到高兴和轻松才是。他也的确觉得高兴,但心里又说不出的失落。他安慰自己说,自己是多情多心了,她这样养在深闺的古代女子,最多就是一时的心软同情罢了,哪里会真的懂得他的那些苦楚和辛酸?嗯,她就是一个假装了解他,同情他的大小姐,是他自己当真了。

于是他心安理得,顺理成章地离去。

她和欧青谨定亲的时候,他冷冷地旁观,他们才是一对,才是这个世界中最搭配的一对,一样的家世,一样的思想,一样的郎才女貌。他喝了很多的酒,果然是假的啊,她果然是装的,她怎么可能懂他呢?他冷笑着,却又没有勇气跟着他们一起回西京,不想天天对着她那张脸,于是找了个借口云游天下而去。

当他以为自己忘记得差不多了,才敢回来恭祝她和欧青谨的婚礼,结果命运和他开了个多大的玩笑。那张温水养鱼的鱼池和沟渠的设计图告诉他,那是个和他来自同一时空的人。那一刻,他才明白,那时候她是真的懂他,并不是做出来给他看的。

看着那个站在杏花林里幸福微笑的小女人,他失魂落魄,他知道他永远地错失了幸福。

爱在一瞬间,幸福也消失在一瞬间。她说这一世的痛苦是为了下一世的幸福,其实他不是,他是那个被佛祖遗忘了的人。

“木斐。”远处传来一声低喊,唤回了木斐飘离在外的灵魂,他忙收敛了心神,含笑看着小跑着过来的欧青谨和长寿。

欧青谨笑嘻嘻地掏了个荷包递给他:“最后一件事,请你帮我送一袋米去岳父家,你就可以去了,这是路费。”

木斐白了他一眼,恶意地提起一袋米扔向他:“我去了,你自己小心。”

待木斐走远,欧青谨转头看向长寿:“你把粮食送回家,然后取个小袋子,装两升米回来给看院子的老苍头,就在这里等我,我会回来寻你。”

长寿接米在怀:“四爷,您要去何处?不要小的跟前伺候么?”

欧青谨道:“不必,你且家去,给我带一身里外干净衣物来,若是四夫人问起,你就说我和木公子一起做事弄脏了衣物,让她不要担心,其他的不必多说。”却不肯说他要去哪里。

长寿依言将米交到吴氏手里,又问夏瑞熙要欧青谨的衣物,夏瑞熙觉得奇怪:“四爷呢,没和你一处回来么?你怎么不在跟前伺候?”

长寿按欧青谨交代的回答了,又道:“小的还要去伺候呢。”拿了衣物,问吴氏处取了两升米,自去寻文渊街看院子的老苍头,和老苍头一处烤火等着欧青谨不提。

眼见得天黑尽了,欧青谨也不见回来,老苍头熬了杂粮粥,唤长寿吃,他也没心思吃。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到底什么不对劲,他又说不出来。欧青谨应该是要做什么事,却又想瞒住众人才是。

戌时三刻,长寿再坐不住,正想出门去寻欧青谨,就听外面一阵嘈杂,有马蹄声,车轮声,还有大兵们粗野的笑骂声,接着院子门被人粗鲁地砸得“砰砰”响。

老苍头打了灯笼跑着去开门:“来啦,来啦!”

长寿自寻了个隐蔽的角落藏起来,往外看去。

只见院子门一开,三四个军士打扮的人蜂拥着把欧青谨扶进来,大声问老苍头:“你家主子和我们刘将军一见如故,喝醉了,快让人出来伺候!”

长寿忙跑出去,刚挨近欧青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酒味和脂粉味,不由暗自皱了皱眉头,一看欧青谨,却是醉得不成人形。只得让老苍头招呼那些人烤火喝茶,自己把欧青谨扶入房里躺下。

长寿正要去打热水,欧青谨一把抓住了他,指指自己腰间的荷包:“拿去,每人十两银子。”

长寿高兴地道:“四爷,您没醉呀?”他在欧家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有见过欧青谨喝醉的。

欧青谨扶着额头,对他挥手:“快去,打发了人,弄杯浓茶来。记得和他们借门口那张马车,说我改日归还,再请他们喝酒耍子。”

长寿忙应声去了,欧青谨扶着额头沉思起来。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早日斗死赵明韬,不让赵明韬有任何翻盘的机会。赵明韬一日不死,欧夏两家,他和夏瑞熙,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