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啦,真麻烦!”

两个人聊着天,手里也紧忙活着,朋友们拍的鲜花还真不少,她们两个得赶紧装完,否则天黑之前就送不完。

不一会儿,王志行也赶来帮忙,虽然孟家和王家的关系不好,但是孟三妮因为在果园干活,经常和王志行打交道,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倒也可以。

三个人的速度就快了许多,花房的空地上放了不少装好盆的各色鲜花。

“孟真,孟真在家吗?”

门外传来雷傲的叫声和女人的叫门声,孟真赶忙起身出来查看,门外是影楼的于姐和一个陌生的男人。

“是于姐呀,大冷天的你怎么来啦,这位是?”

孟真把门打开,请客人进来。

“呵呵,这是我老公,老公,这位就是健康菜的老板孟真!”于姐豪爽的笑了笑,给两个人介绍着。老公是做医生的,对卫生格外的要求,“孟府菜”上市后,他们家就不去超市买菜了,只认这种健康菜。

两个人客气的相互打招呼,于姐的老公轻咳一声,提醒老婆先办正事。

“小孟,是这样,我们要回老家过年,想给家里的老爷子带点花儿,我记得朋友们说过,你这里有上好的兰花,可以卖给我两盆吗?”

“兰花?有呀,来,进来看看吧,看好哪盆我给你优惠价!”

说着,就请人进了花房,于姐不是第一次来,所以对这里的景色不是很关注。她老公则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精致的田园别墅,心里暗自赞叹着:他一直以为老婆时常夸的孟真,不过是个会种菜的农民罢了,今天一看,她绝对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

“就这两盆吧,说实话,我对兰花一窍不通,呵呵,大概我是咱们群里唯二不懂兰花的人!”于姐在花房里转了转,然后相中两盆蕙兰。

“呵呵,好的,这两盆你给一百块吧!”孟真知道于姐说的另一个不懂兰花的人是谁,不是别人,就是她孟真。

“好,那我就搬走啦!”

于姐没有忽视老公眼中的讶异,她不懂兰花,但是从小受公公熏陶的老公肯定知道那种兰花好,他这种表情就是证明:这两盆花远远不止一百元。

田园生活 第八十四章 插曲

郑健把买的东西都放在三轮车的车斗里,戴好手套,拉紧羽绒服的拉链,准备回家。本来孟真说天太冷了,让他开车来,但是考虑到集市上人太多,搞不好都没有地方停车。郑健想了想还是骑三轮车比较方便,而且车子比较旧,人多车多的有什么磕碰也没关系。

专卖店的分红也下来了,属于他的那份他一部分寄给了孟六奶奶,一部分存在了孟真那里,说是让姐姐先攒着,等用钱的时候再要。孟真对于他的决定也没有说什么,知道弟弟心里有点小想法,总感觉一家人都靠她来养,想尽可能的分担一些。其实,爸爸他们都有退休金,按月打到他们的工资卡上。而且在农村需要花钱的地方并不多,吃的住的都不要钱,电费村委会全免,水就是用的泉水和井水,也不用交水费。照这样算下来,他们一家四口的生活成本非常低。

但是既然郑健这么要求了,孟真就在银行专门给他开了个账户,把他的工资、奖金和分红都存了进去,等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

唉,又是一年了,郑健骑着车,心里也不住的感叹,回想起他刚毕业的样子,真是太浪费生命了。刚毕业那会儿,整天要高手低的跳槽换工作,结果,钱没有挣到,经验也没有学到。还是来到这里后他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且也有了人生的目标和伴侣。他和刘佳佳的恋情终于被家人发现,而且佳佳昨天打电话的时候,说她已经和家人提到自己了,如果没有意外,过了这几天,他就去佳佳她们家里看望老人。

嗯,人家孟祥磊已经结了婚,他也不能太落后不是,如果过了老人这一关,他也争取明年五一前把婚事敲定。定下婚事,他要把房子翻新一下,总不能在姐姐家结婚吧…腊月的天很冷,年关将至,路上的行人却很多,郑健慢慢地骑着车,心里美滋滋的盘算着。眼看着马上要进庄了,突然路边串出一个人影。

“吱~~”他赶紧刹闸,顿时发出尖锐的噪音。就差一米他就撞到莫名出现的人,郑健停住车,后背一片冷汗。

“哥们儿,怎么走路的呀?”看到前面这个人一副找碴的嘴脸,他就气不打一处来。还好车闸灵敏,否则大过年的出点什么事故,真是够恶心人的。

“你就是郑健?”来人是个十八九的男孩儿,头发染得黄黄绿绿的,近看是头发,远看还以为顶着一把鸡毛掸子。身上穿着半旧藏蓝色棉衣,稚气未脱的脸上却布满阴狠,嘴里叼着一只烟卷,斜睨着车座上的郑健。

“对我就是,你找我?”郑健疑惑地下了车子,这个人他不认识丫。虽然最近庄里回来了不少外出打工和求学的人,但是基本上他都见过了,印象中没有眼前这位。

“对,听说,是你霸占了我六爷爷的房子和地,还有什么分红?”

“霸占?呵呵,我可没有霸占的能耐,房子和地都是孟六爷和六奶奶留给我的,而且村长和族里的老人都知道。”一听这话,郑健就明白了,原来又是孟六爷那些亲戚,他刚接手房子的时候,就有自称是六爷爷的侄子、孙子的人来吐酸话。

“我不管,我是六爷爷合法的继承人,房子以前你住就住了,现在我回来了,你得把房子和地都还给我!”年轻人丢掉吸了一半的烟,然后一把抓住车把,蛮横的说道。

“还给你?凭什么?呵呵,我都不知道你是谁,为什么要还给你?”郑健怒极反笑,他知道庄里的人对他们一家发了财有些红眼,但是大大咧咧直接伸手要房子要地的还真是头一次。

“我是谁?哈哈,告诉你,我是孟六爷的堂孙,也是庄里和六爷爷关系最亲的人。我从小都是六爷爷养大的,我叫“孟祥柱,你干什么呢?”身后传来一声断喝,王志行开面包车准备去送货,走到路口的时候,发现街口被人堵了,他停了车出来一看,居然是孟家的小混混在找郑健的碴。

“二哥,这是谁呀?”

郑健见到王志行,忙打招呼问道。

“这是孟六爷堂哥的孙子,叫孟祥柱。听说,去年因为盗窃被判了一年刑,怎么,二混子,你小子出来啦?”

王志行先回答了郑健的问题,然后转头对想溜走的孟祥柱说道。

“哼哼,有意思,你们两个倒都来了,一个打死了我叔,一个霸占了我们家的房子,”王志行打架最疯的时候,孟祥柱还是个小屁孩儿。但是,对于这位王二郎的事迹,他几乎是听着长大的,虽然知道眼前这个人是他们家的仇人,他却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对抗。

“今天你们两个对我一个,我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帐咱们以后再算,等着瞧吧!”像所有打不过架的脓包一样,孟祥柱说了几句狠话,然后一溜烟儿的跑掉了。

“这…”郑健有点郁闷,这算什么事?

“没事儿,他就是一个小混混儿,不用理他。如果他敢找你的麻烦,你就告诉我,我收拾他!”王志行拍拍郑健的肩膀安慰道,在周家庄,他和孟真一家人的关系都不错,而且郑健经常来他家送东西,也教了他不少网络上的事。所有,一向不管闲事的他,对郑健许下承诺。

“好!”郑健点点头,其实就这么个小毛孩子,他也不放在眼里。

对于王志行的好意,他还是表示感谢:“那就谢你了。对了,二哥,还去送货呀!”

“恩,没有几份了,呵呵,我这一趟就能送完。赶紧回去吧,你姐还忙着呢!”

王志行遂说着就上了车,摇下车窗和他摆摆手,然后赶去市区送货。

“嗳,好咧!”郑健答应一声,把路上开,看他的车子远远的离去,蹬上车回家去,打算抽空去问问孟祥磊,这个孟祥柱是什么来历。

晚上,两个大红的灯笼挂在门口,通上电后发出淡淡的红光,渲染着节日的气氛。晚饭后,郑健和刘佳佳煲完电话粥,和家里说了一声,就奔孟祥磊家。孟村长家门口也挂着两个大大的红灯笼,院里还交叉挂着两溜小灯笼,更显喜庆。

“二混子呀,其实也是个可怜的人!”

孟祥磊听了郑健的话,就开始讲起孟祥柱的故事。说起来,他的身世和王志行有点相似,都是爹死娘嫁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可惜,人家王志行的老爸是工伤事故,孟祥柱的爹则是自己作死的。

“他爸是咱们庄里少有的混帐男人,整天不务正业,不是打老婆就是忤逆老人,最后喝酒喝死了。他妈也改嫁,省下他跟着爷爷奶奶过。他爷爷是孟六爷的堂哥,论起来也是我们家的亲戚。后来,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他就被六爷爷接回家照顾,但是这个孩子就是不学好,从小就偷鸡摸狗的,而且专偷咱们自己庄的。不是偷孟家的自行车,就是摸人家王家的鸡。逮住他以后,打他吧,还是个孩子,不打又气得慌。后来,他偷到了刘家集,人家可不管可怜不可怜,直接送到派出所,结果,他刚满十八岁,直接被判了一年。”

孟祥磊边叹气边说,他给郑健续了一杯茶,自己也喝了一口,接着说:“这不,刚放出来,好像在市区还混了几天,回来后看六爷爷没了、房子又上了锁,再听到庄里人说的闲话,就开始找你的事儿!”

“哦,原来是这样,呵呵,我说呢,他一上来就说什么我霸占了他家的房子,原来是借住到六爷爷家的。可是,他们家原来的房子呢?”

“恩,好像被他给卖了吧,那么大的院子,他就卖了一万块钱,真正的败家子!”孟祥磊摇摇头,对二混子,他爸也很无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

“恩恩,那我心里就有数了…”郑健说着要告辞,孟祥磊送他到院子,他随意地四周看了一看,咦,怎么院子还有大棚?心里虽然疑惑,但是也没有问出来,嘴里说着“不用送了”脑子里开始琢磨着,他家弄这个是做什么的。养花?不对,他家的花都放到廊下了。种菜?他们菜园有四五亩地的菜,自家吃都是嘴边摘。

郑健这里满脑子问号的离开孟村长家,王志行那里正准备吃饭。八仙桌上放着几盘炸货、熟食和一斤馒头,洗洗手,热上酒,刚拿起筷子,突然听到大门好像响了一下。他皱了皱眉头,把筷子放下,悄声走到门外。

黑夜中,一个身影站在王志行家门外,推了推,外面上了锁,院子里也没点灯。然后绕到后墙,在手上吐了口吐沫双手搓了搓,扣住砖缝儿手脚并用地爬墙。

“NND,那个郑健占了房子也不住,家里什么也没有,希望王志行家有值钱的东西。”孟祥柱没有看到王志行回家,院子也黑漆漆的,以为他不在,就琢磨着来“拿”点东西。

田园生活 第八十五章 过年好

年三十,按照本地的风俗,从中午开始就准备年夜饭,如果家里有过失的亲人,还要准备供品请家堂。孟庆亮满脸沉思的取出亡妻的相片,用手轻轻擦拭着黑色的相框。黑白的相片上,是年轻的容颜。

“唉,这是你妈妈刚生完你之后照的,一晃眼都过去三十年了!”他的口气充满了回忆的哀伤,妻子已经故去十二年,虽然自己又重新成立了家庭,但是相片里的她陪自己度过生活最困难的日子,相知相伴了近二十年,而且还共育有一个乖巧、孝顺的女儿。

“嗯!”孟真心情复杂的看着爸爸,她虽然表面上接纳了韩春艳,但是看到他们两个恩爱的样子,心里就忍不住伤感,尤其是他们又有了孩子之后,她甚至一度怀疑爸爸是不是已经忘了妈妈。今天看到爸爸把妈妈的照片随身带了来,而且眼中满是怀念,回想起妈妈得病的时候爸爸对她的悉心照顾,觉得自己不该怀疑他老人家。毕竟妈妈已经走了,爸爸也有重新追求幸福的权利。

孟庆亮把相框放好,摆上香炉,香炉里放了八分满的小米,点上三炷香插好。孟真忙把供品摆好,供品也是有讲究的,过年和平时上坟用的供品不同,过年的时候要做整只的吨级和整条的鲤鱼,最后才是新鲜水果和高点。

黄昏,孟真把刚下好的水饺盛到小碗儿里,每个碗里放了几个,汤汤水水地一共盛了三碗,然后放在妈妈的遗像前,孟庆亮取出一刀火纸,冲着老家的方向放了一个铁盆,把火纸放进去慢慢点燃,嘴里轻的念叨着:“淑芳,回家过年啦!”

火纸燃烧着,转眼化成灰烬,孟庆亮把每个碗里的饺子汤挨碗倒进盆里一点,然后对孟真和郑健说:“吃吧,把饺子都吃完!”

说着,自己也拿了一双筷子,三个小碗一人一碗,开始吃睡觉。吃完水饺,算是完成了请家堂,然后准备年夜饭。韩春艳看着相框里的人,心里也是感慨万千。真真的妈妈和她都是邻居,平时关系就不错,她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面临这样的场景。她虔诚的点了一炷香,对着她的遗像默默的许愿:淑芳姐,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老孟,照顾真真的。

年夜饭是大家一起准备的,菜色非常丰盛,大大的圆桌都摆满了。电视机也开着,从早上开始电视里就播放着春节特辑,节目的主持人也都换了喜庆的唐装,一男一女搭配着解说着各地的民俗年俗。

孟真和韩春艳把碗筷摆好后,一家人开始吃饭。外面的鞭炮也开始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五彩的烟花在黑色的夜幕中绽开美丽的花朵。

孟祥柱的脸上也五颜六色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头发被剪的寸断,鸡毛掸子变成花地毯,此刻正狠狠的看着吃菜喝酒的王志行。

“呵呵,你也别用那种眼神看我,之前咱们说好的,拳头硬的人说了算,现在赶紧洗脸,老老实实的吃饭,如果还是不服气,咱们再比划比划?!”

王志行笑着看着他,手里的筷子没有停,恩恩,这丸子炸的不错。

“…”孟祥柱看了桌子上的饭菜,直咽口水,想起身上的酸痛,才知道王二郎的拳头有多硬、手多黑。

“哼,我要是你,我就该吃吃,该喝喝,养足了精神,继续斗!”

孟祥柱也哼了一声,去外面的水管洗洗手,回来抓起桌上的筷子,开始猛吃。外面的鞭炮声接连不断,家家户户都一家团聚的围在一起看电视、吃年夜饭。以前还有六爷爷关心他,现在爷爷也走了。他的眼里开始闪现泪水,和他一样大的孩子,应该正赖在父母怀里撒娇,自己却…王志行假装没有看到他一时的脆弱,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见到这个小子的时候,感觉就像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所以,抓到正在翻墙的他之后,他没有把人赶走,而是故意挑衅他,激他留了下来。唉,反正自己也是一个人过年,多一个人还能热闹点,虽然这小子并不领情。

吃完晚饭,郑健把从集市上买的鞭炮和烟花都搬到院子里,他和老爸开始忙活着放鞭炮、点烟花。今年是他们移居周家庄的第一个新年,而且孟真的事业做得很好,郑健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老婆又有了孩子,所以,孟老爸格外的高兴。本来这种放鞭炮的事情,都是郑健做的,他也兴致勃勃的参与进来,从墙角找到竹竿,把拆好的鞭炮挂在竹竿一端,小心翼翼的拿到外面。

收拾完碗筷的孟真抱着孟想一起来到廊下,今天小想想也格外的精神,平时这个时间她早就睡了,不知道是不是她也感受到了过年的快乐,一直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电视节目,有时还会跟着一起“啊啊”的叫着。

孟真护好孩子的耳朵,不一会儿,门外传来响亮的鞭炮声。放鞭炮的工作被爸爸抢去了,郑健就朝烟花下手,鞭炮声刚断,“嗖”“砰”的声音响起,绚烂的烟花冲上夜空,红色、蓝色、黄色等各色的花朵点亮了黑夜。

“啊~啊~”小想想也被眼前的景色吸引,小手不住的拍着,小嘴呜呜呀呀的说着自己才懂的语言。

“呵呵,我的想想胆子真大,漂亮吗?”

孟真把她的小手握住,用脸颊亲昵地蹭着她的。

他们家的鞭炮声一响,似乎拉开了鞭炮大战的序幕,一时间,庄里四处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炮竹硝烟味。

说是守夜,也只是到凌晨十二点,新年的钟声响起的一刻,整个城市似乎被鞭炮声包围了,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响动,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清晨。

晚上睡得晚,但是一夜的鞭炮声让孟真睡得不是很踏实,最后直接躲到了庄园里,好容易睡了几个小时。清晨,想想的哭声把她叫醒了。

“哦,宝宝乖哈,马上给你换尿布哦,今天是新年呢,咱们穿新衣服哈。”孟真的睡意完全被哭声消去,她查看了下宝宝的小床,尿布湿了,她抱起孩子,边哄着边回到卧室。

孟想的新年衣服是手工缝制的棉衣棉裤和虎头帽,是三妮儿的妈妈送的。大小正合适,活计很鲜亮,阵脚也密实,孟真给宝宝换好尿布,然后穿上崭新的衣服。

她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所以,她特别盼望过年。现在生活好了,那种对某种东西的渴望也淡了,过年也就没有记忆中的期待。

给想想换好衣服后,自己也收拾了一下,然后把她的尿不湿、奶瓶和小水壶都放到外出袋里,抱好孩子下山去。

今天是大年初一,去家里拜年的乡亲一定很多,韩姨应该也累坏了,老爸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一路上,她碰到不少喜气洋洋的村民,穿着崭新的衣服,年轻的夫妻领着孩子去拜年,家里的长辈留在家接待客人。

“过年好!”

“过年好!”

认识不认识的,熟悉不熟悉的,每个人都热情的说着新年的祝福,孟真也不知道自己一路上说了多少次,只是记得大家开心的笑脸和对未来一年的真诚祝愿。这里的新年气氛的确比市区热闹多了,有一年她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在租住的地方过的,不要说互相拜年了,邻里之间住了N年都不认识,节日的气氛远没有这么好。

回到家里,把奶粉给宝宝泡好,没有一会儿就有人来拜年。农场很讲究辈分,孟庆亮虽然不是孟家的本家,但是他的辈分论起来很高,所以,很多年轻人和辈分低的村民赶来拜年。

孟庆亮也一大早起来,把门口的烟花爆竹的碎屑清理好。他预计会有小孩子来拜年,就把提前让孟真兑换的十元、五元的崭新纸币用红包包好,等人来了就可以直接送给孩子。

果然,孟家的几个小后辈早早的就来了,乐呵呵的收下红包,抓了一把瓜子又去其他家拜年。

这样,一上午,人来人往的,家里也没有断过拜年的人。

郑健也没有闲着,家里他最小,所以去别人家拜年的就是他的活儿。

客厅里的茶几上放着各色的糕点和糖果,还有几盒中华烟,孟庆亮热情的招待着每一位来的客人。韩春艳因为昨天熬夜太晚,身体有点撑不住,就没有起床。

大家也坐不住,周家庄说大不大,但是也是几百户的人,只要是明面上没有结过仇的,过年都要去别人家坐坐,拜个年,聊聊闲话。

“嗳,孟真,你听说了没呀?”三妮儿坐在孟真旁边,看她喂宝宝喝奶粉,想起今天看到的事情,就低声问她。

“听说什么?”这问题问得没头没脑的,她什么也不知道。

“就是王家拜年送红包的事!”

“送红包?!”

“嗐,过了年就开始选举了,现在是买选票呢!”三妮儿看她一脸茫然,连忙解释道。

“不是吧,这也行?”

孟真没有想到,这选举大战,现在就开始了…

第八十六章 热闹(一)

“当然行!我给你说,以前咱们庄里一穷二白的,什么都没有,孟家和王家为了争村长的位子还打的头破血流的。现在,被你带动的,庄里的好多村民都种了蔬菜,听说,有几家还真用了心,种的菜质量很不错,年根儿这几天都卖了个好价钱,很是发了一笔财。另外,往年外出打工的人,因为经济不景气回家找出路的不少,种菜的种菜,去度假村做小生意的做小生意,都一门心思挣钱呢。”

“还有,你没听见三十晚上的爆仗声?呵呵,我给你说,往年大家可没有这么精神,一般放上两挂意思意思,哪会像昨天一样,放起来就像鞭炮不要钱似的,生怕比别人弱了气势…”

孟三妮儿见孟真一脸不以为然,就开始细细分析,“庄里的生活越来越好,村民富裕了,当上村长才更有油水呀。你看着吧,今年的选举肯定非常热闹。呵呵,这两家人可是下了血本儿,发了狠的要拿到村长的位置。”

“那王家送红包,孟村长也送?”喝了多半瓶奶粉,想想的嘴角流了几滴奶汁,孟真仔细的给她擦干净。

“恩,他们两家正分头‘拜年’呢,呵呵,王家可是一个红包一百,这只是订金,等真正选举的时候,绝对不止这个数!”

孟三妮边说着,边搓了一个松仁放进嘴里,她虽然嫁人多年,但是宋村就在隔壁,所以对于庄里孟王两家的争斗手段非常清楚。

“每家一百,咱们庄可是五百多户人呢,那——”孟真抱起宝宝,给她整了整衣服,小想想也睁大眼睛看着坐在对面,嘴巴一张一合的女人。

“嗐,不是他一家。他们选举都是几家人组成一个小集团,参与的都是本家 的兄弟或者叔侄。他们这几家,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等拿下选举后,按功分享。就说王家吧,主事儿的是王永松,一起掺和的还有王志刚家、柱子叔家还有老校长家。如果一旦王家当选,村长肯定是王志江,但是村委会其他的官职,像什么副主任、治安队长、会计什么的都会在这几家 里产生,就看他们怎么分配了。”

“哦,那孟村长好像没有联合呀?”

孟真不了解王家的情况,但是孟繁浩家还是知道的,他们家一向是一家独大的。

“呵呵,你咋知道没有联合呢,咱们孟家比王家聪明多啦。”

三妮儿说了一大通的话,有点口渴,就端起茶杯喝了两口温热的茶水,“恩,还是你家的茶水好喝。王家的联合是放到明面上的,咱们孟家却是靠得本家本族的关系,根本不用特意去收买。孟村长当权的时候,自己家得了什么好处,心里都清楚着呢,所以不用孟村长说,大家也知道该选谁!”

孟真听了直点头,也是,连孟繁力这样的窝囊废都被孟村长弄到了联防队,只拿工资不干活,他们这些人肯定不想孟村长下台。而且,虽然周家庄号称是孟王两大家,但是细数起来,孟家的人口要多于王家。如果不搞点小动作,王家的胜算还真不大。

“哦,是这样呀!呵呵,三妮儿,你选谁呀?”

孟真听了半天,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说实话,无论是谁当选也不会给自己多少好处。

“我?!嘁,我看他们都不怎么样,如果要是你参选,我选你!”

孟三妮儿虽然说得热闹,但是对这事儿并不上心。她是个嫁出去的女儿,虽然离婚后户口迁了回来,但是她早就过了对家族热衷的年岁。再说了,王家上位也好,孟家下台也罢,对她也没有什么影响,自己现在给孟真打工,只要孟真家 正常发展,她就不会砸了饭碗。

“我?算了吧,我可没有这个雄心!”孟真失笑,还真看得起她,她现在手上的工作都忙不完,还去参加什么选举?!

两个人说笑着,这时院子里又来了几个拜年的人。

“嗬,说曹操曹操到!”孟三妮的座位冲着屋门,所以,她抬头就看到了进大门的人。

“恩?”孟真听了回过头,一看是王永松的老伴儿带着一个穿着入时的女孩儿一起进了她们家。老爸刚出去送客人,家里没有其他人,她便抱起孩子,忙迎了出来。

“呵呵,王三婶儿,过年好呀!”

“好好好,你也过年好。”

王永松家的满脸是笑的和孟真打招呼,说着就从棉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塞给孟想:“给,妮儿,王奶奶给的压岁钱!”

“嗳,这怎么行,她还是个月孩子呢,等会叫人了,我让想想去给你拜年,到那时候你再给她!”

孟真忙把红包还回去,结果,被人家一把推了回来。

“拿着!我这是给孩子的,你呀过了岁数了 ,呵呵,想要婶子我也不给!”王永松家的假意调笑着,硬是把红包塞进孩子的棉衣里。想起身边的儿媳,又笑着对孟真说:“真妮儿呀,来,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家志江的未婚妻,家就是市区的,今年刚大学毕业,你们都是城里来的,又都是大学生,以后也可以多来往!”

说着,把儿媳推到孟真面前。

杜雨婷本来不想跟未婚夫回老家过年,她没来过农村,印象中的农村肯定又脏又乱,虽然这里离市区也不远,但是也是农村呀。实在拧不过男友,她硬是拖到年三十晚上才回来。一晚上不是烧纸就是磕头的,烦死了,夜里也睡不好,到处都是鞭炮声。好容易早上清净了一会,她正要补个觉,结果又被准婆婆拖出被窝来拜年。

“呵呵,你好,我叫孟真!”孟真肯出她眼里的不屑和嫌弃,冷淡的笑了笑,礼貌性的打个招呼。

“哦,你好,我叫杜雨婷,今年刚从S大毕业!”

杜雨婷来之前,准婆婆就交代过,这位孟真是从市区移居到这里的,虽然周家庄的样子不像她开始想象的那样脏乱差,但是农村那种几乎没有什么隐私的感觉,她很不喜欢。没想到还有人放着市区舒服的生活不过,主动跑来这里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