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荣成翰略有些吃惊,他虽打发了人去探查,但是却还没有收到消息。这当然也是因为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老王爷做事上头了。

柳若姒能够这么快打探出消息来,荣成翰虽有些惊讶,但却没有过于惊讶。柳若姒的聪慧他是早就见识过的。

柳若姒就如此这般,将李嬷嬷的话都告诉了荣成翰。

荣成翰一直静静地听着,越听脸色就越加的肃穆,等柳若姒说完了,荣成翰脸上已经没了任何表情,只是半晌都没有说话。

“这些事,我是第一次听说。阿翰,那个时候你虽未出生,这些年来也没听到过什么风声吗?”柳若姒等了一会,才向荣成翰发问。比起她来,作为王府三爷的荣成翰听到这些事情,应该是更加震撼吧。

“这么大的事情,我竟一点儿影也不知道!”荣成翰沉声道。

“怪不得你,你才多大年纪!而且,老王爷封口也封的太严实了。今天要不是凑巧叫了这李嬷嬷来,只怕咱们是再也想不到的。”柳若姒就安慰荣成翰。

“阿姒,你怎么看?”荣成翰问柳若姒。

“我正要跟你商量。”柳若姒就道,“李嬷嬷的话,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但是其中也颇多令人费解之处,还需要咱们继续探查。”李嬷嬷看来是知道很多过去的内情,但是李嬷嬷也说了,很多事情只有当时王府的几位主子才知道。而李嬷嬷所知道的,是否就是真/相,这也是个问题。

“过去事情真/相如何且不论,红翡是否真的还活着,这件事咱们首先应该查清楚。”如果红翡还活着,王府的格局将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柳若姒想到荣成翔和劳氏…事情将会更加复杂。

荣成翰想了想,就点了头。

“这件事交给我。”

“好。”柳若姒也没有跟荣成翰争,她为荣成翰提供了线索,本来也是荣成翰更方便并且有更多的法子去查探这件事情。

柳若姒的一番话,让荣成翰更加感到事情重大,因此干脆亲自去查探。荣成翰这般肯用心,得到的成果也立竿见影。这天荣成翰又是晚间才从外面回来,柳若姒打量着荣成翰的脸色就知道,荣成翰一定是查到了什么。

第二九五章 雾里看花

荣成翰顺着柳若姒给他的线索,确实查到了不少东西。

“家庙里头,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因为事关重大,接近真/相,柳若姒突然有一点儿紧张。

荣成翰点了点头。他不仅找了人问话和查探,还亲自往家庙去了一趟。当然不是明着去的,而是暗访。荣成翰和柳若姒目前都还不清楚他们将会查出些什么来,因此都选择了谨慎从事,当然也是考虑到不能打草惊蛇,不愿意惊动了苏晴暖。

荣成翰自然从来没有见过红翡,但是他询问出了红翡的长相特征。为了确保不会弄错,他还寻了一个认识红翡的老家人,一起往王府的家庙里去。家庙里头,确实有一个跟描述相符的女僧。经过老家人的辨认,也说那人就是红翡。

“竟然真的还活着!”柳若姒喃喃地道,一面就让荣成翰将详细的情况说给她听。

荣成翰是在家庙的菜园中找到红翡的。红翡并不与其他的女僧一起居住,而是单独居住在家庙最深处,也是最僻静的菜园中。

“那屋子一看就不是修来给平常人居住的地方,而是关押人的。”荣成翰告诉柳若姒。红翡居住的屋子还建在菜园中最偏僻的所在,等闲不会被人发现。那是栋石屋,只有很窄小的一扇窗户,可见当初看管的是多么严格。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有些不同,也不知道是不是时间过去的太久的关系,红翡如今竟被允许走出屋子。虽不能出菜园,但是每天固定的时辰可以在菜园内到处走动走动。

荣成翰还查到,苏晴暖确实数次往王府的家庙里去,是不是去见红翡却还有待证实。荣成翰也并没有与红翡正面接触,因为怕惊动了人。在有进一步的打算之前。荣成翰不想惊动任何人。

“已经加派了人手,但凡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禀报给我知道。”荣成翰告诉柳若姒。

柳若姒点点头。她知道荣成翰有顾虑。能够留下红翡的性命,并将红翡安排在家庙中这么多年。放眼整个王府,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老王爷。

“阿翰,你打算怎么做?”柳若姒就问荣成翰。

荣成翰摇了摇头,他还没有打定主意,是瞒着了老王爷和苏氏自己继续查,还是干脆就去找老王爷问个清楚。不过,荣成翰目前还不会放弃调查。即便最后终究要去问老王爷。荣成翰心中也打算要先多了解些情况,才能够有的放矢。

荣成翰的这种心理,柳若姒当然能够了解。可是看着荣成翰心事重重的样子,仅仅是这件事,似乎并不能让荣成翰这样担心。

“阿翰,你是不是还查到了别的什么事?”柳若姒就又试探着问道。

“昨天你就跟我说想不明白。既然是查清楚了是红翡下毒害的大哥,为什么还能留下她的性命。”荣成翰略一犹豫,还是决定将查到的事情告诉柳若姒。

“是的。”柳若姒又点头。即便是苏氏求情,以老王爷对荣成翊的重视程度还有老王爷的性情来说,都不应该留下红翡的。“阿翰。你不是也跟我想的一样。”

“没错。”荣成翰也奇怪,因此很是着意调查此事,结果发现了更加让他震惊的事情。“当年大哥确实是中毒,但究竟是谁下毒,最后却并没有结论。”

“什么?”柳若姒震惊,怪不得荣成翰会心事重重的,原来竟然有这回事。“不是世子自己说了,是红翡下毒,老王爷下令赐死红翡,自然是有了实据。”

“并不是那样。”荣成翰告诉柳若姒,他找到的是当年跟着老王爷的心腹。得到的消息却与李嬷嬷说的那些不完全相同。李嬷嬷说的没错,开始的时候一切的疑点都指向苏氏。老王爷下令让苏氏自裁。但是荣成翊及时出现,保下了苏氏。并说红翡才是真凶。

但是,老王爷却并没有拿到红翡下毒的实证。

“这些都交给我吧,你如今最需要养胎,不要管这些事了。”荣成翰突然说道,一面目光落在柳若姒已经略微凸起的小腹上。

柳若姒知道,荣成翰这是顾及到她的身孕,不想让她操心,也不想让她听到这些腥风血雨。荣成翰的这份贴心,柳若姒却只能心领。如果真是早已经了结的旧事,不会关系到她们的现在以及将来,她也懒得去理会。但是事情偏偏不是这样。

“阿翰,我明白你的心思。但是我还是想要知道,而且越是详细越好。”柳若姒非常镇定,语气也是淡淡的,“你要保护我,如果只是我自己,我可以什么都不问。但是我如今有了身孕,我也想要保护我们的孩子。你瞒着我,我心里不安,难免胡思乱想,反而不利于养胎。”她何止是要保护他们的孩子,她也想尽她的力量,帮助、保护荣成翰。

“身在富贵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但是你我都知道,这富贵同时也带来不少别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逃避就可以避免的。咱们的孩子,必然跟你我相像,想来没有那么羸弱。”

荣成翰听柳若姒这样说,脸上的阴云就散了许多,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柳若姒是打定了主意要跟他共同承担。柳若姒本来就聪慧。而且,为母则强,如今即将做母亲的柳若姒,就更加不容小觑了。

荣成翰想要保护柳若姒,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将柳若姒当做温室中不经风雨的花朵看待。有这样一个最亲近的人,可以什么话都跟她说,她不仅能够理解,还能够帮助出谋划策,荣成翰暗暗以有这样的妻子而自豪。

“你想听,我就都告诉你。”荣成翰语气温柔。

毒害荣成翊的事发,牵连了许多人,发卖的发卖,赐死的赐死。其中有一个丫头,叫做本姓张。叫做小梅的,却是在荣成翊指控红翡,红翡被老王爷关住之后。突然自己服毒身亡的。这丫头所服用的毒药,正是毒害荣成翊的药。

给荣成翊下毒的人。正是这个张小梅。

柳若姒听着,就暗暗点了点头。红翡也好,苏氏也好,一个是侧妃,一个是正妃。她们真的存心想要害人,也不会亲自去动手。她们的手下自然有许多人可以凭她们驱使。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即便是有一天事发,那亲自动手的人也可以做她们的替罪羊。

“这小梅。必然是红翡的人了?”柳若姒就问荣成翰。

“事情正出在这。”荣成翰脸色有些怪异。

张小梅不是红翡的人,也不是苏氏的人,而是原王妃的人。张小梅是苏府的家生子,随同父母一房人给原王妃陪嫁来了王府。原王妃过世之后,张小梅就留在了世子荣成翊的屋子里伺候。

但是张小梅一个地位卑微的丫头又有什么理由毒害荣成翊。这样做对她有什么好处?事发之后,张小梅自己服毒身亡,她那一家子可都受了连累。老王爷震怒之下,一个都没有放过,全部杖毙而死。

“必定是有人让她这么做的。她的服毒身亡,也未必是她自愿。”柳若姒就道。

“我也是这般想。”荣成翰道。指使手下奴才做事。然后再杀人灭口、死无对证,这种事屡见不鲜。问题是谁指使的张小梅。

最后疑点依旧指向了苏氏,当然。因为荣成翊的指控,红翡同样也有了嫌疑。红翡掌管王府几年,自然能够收服张小梅为己用,指使张小梅下毒。而苏氏作为王妃,同样是苏家嫡出的姑娘,也有可能指使出自苏家的张小梅。

老王爷仔细探查,最后更多的疑点归结到了红翡的身上。因为有人说出红翡曾对小梅一家有恩,还有人看到小梅曾偷偷往红翡处去过。然后红翡却为自己辩护,说她绝没有加害荣成翊的心思。红翡还说。小梅/毒害荣成翊,是有另外的缘故。

老王爷不好女色。原王妃贤淑。先是安排了红翡服侍老王爷。后来红翡也生下了儿子。红翡与原王妃年纪差不了几岁,就在原王妃过世之前。曾经提议过再将小梅给老王爷做通房。小梅那个时候只有十五岁,正当妙龄,长的颇有几分姿色。同样是陪嫁的丫头,她看着红翡做了老王爷的身边人,因此飞上枝头。她也被原王妃挑中、举荐,就想着有样学样,有一天也能如红翡一般麻雀变凤凰。

但是当时王妃的身子已经很有些不好,老王爷更是无心与此,就拒绝了。如果王妃能够多活一些时日,再坚持坚持,或许老王爷就会点头,如同当时接受红翡一样接受小梅。但是,原王妃没有来得及办成这件事,就过世了。

随着原王妃的过世,老王爷根本就忘记了还有小梅这个人,这件事。小梅作为原先跟着王妃的心腹,就被安排在了荣成翊的屋子里服侍。

但是,小梅自己却并没有死心。红翡提醒老王爷,说小梅曾多次借机接近老王爷,只是老王爷根本无心于此,小梅自然无功而返。因为红翡的提醒,老王爷才恍惚想起来,确实有这个一个丫头,总是打扮的妖妖俏俏。

红翡就说,小梅因为老王爷不理会她,自觉一身抱负无法施展,最后因为绝望而毒害荣成翊来报复老王爷。老王爷不信,可是找来人询问,却又证实了红翡的话。有与小梅交好的丫头就说,曾经听小梅说过对老王爷的肖想。小梅自视甚高,即便是原王妃不在了,她认为凭借她自己,也能博取老王爷的注意,被老王爷看上去服侍老王爷。

红翡这个时候又说小梅是偷偷找过她,却是拿原王妃曾经的安排来劝说红翡,让红翡向老王爷举荐她,安排她服侍老王爷。

老王爷继续探查,又发现了其他的蛛丝马迹。荣成翊在苏氏进门之后,身体渐渐变差,经常生病,这原来也并不是巧合,而是人为。做这件事的不是苏氏,而是小梅。

小梅在荣成翊的屋子里伺候,平常并没多少机会见到老王爷。但是荣成翊病了,老王爷必定会来,而且会在荣成翊榻前陪伴,有的时候干脆昼夜不离,就歇在荣成翊处。

小梅为了接近老王爷,才几次给荣成翊下毒。最后绝望,干脆下了狠手。

似乎,小梅下毒的前因后果都已经明了,并不牵涉红翡或者苏氏。

老王爷将信将疑。

“红翡到最后也没有承认是她指使小梅下毒。”荣成翰道。而红翡身上的疑点,苏氏身上同样有!

有荣成翊的指控,老王爷疑心红翡,但却没有实证,这才是红翡留下性命的主要缘故。

“红翡活着,是父王让她活了下来。也就是说,父王对到底是谁下毒害的世子,还是有疑问的。”柳若姒站起来,在屋中慢慢地踱着。这也就是说,起码在老王爷心中,另一个嫌疑人的嫌疑是无法被完全排除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王爷之后会亲自带着荣成翊,只将荣成翔交给苏氏照管的缘故了吧。是不是也是因为知道老王爷心中的疑忌,苏氏这些年才会对荣成翊和荣成翔特别的偏心,对于亲生的荣成翰反而十分疏远。

当然,比起怀疑苏氏,老王爷更加怀疑的还是红翡。这就是为什么小梅已经死了,老王爷虽没有赐死红翡,却将其圈禁在了家庙里的缘故吧。老王爷一定是想到了,红翡作为侧妃已经有子的情况下,也是有足够的动机毒害荣成翊的。而且,红翡不仅有动机,还有这个能力。

至于表面上赐死红翡,完全抹去红翡曾经存在的痕迹,那也是为了保护荣成翊了。荣成翊是王府唯一的继承人,没有人能够威胁荣成翊的位子。另外,应该也是为了苏氏。要留苏氏继续做王妃,那么苏氏身上就不能有疑点。抹去红翡的存在,可以将事情完全了结。

“阿姒,”荣成翰不让柳若姒再走动,而是将柳若姒轻轻揽进怀里,“我相信不是母妃下毒害大哥。”

荣成翰将头埋在柳若姒的肩膀上,声音有些闷闷的。他的语气似乎是在陈述一件事实。但是柳若姒能够听得出来,荣成翰其实并不能完全的肯定。

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都还没有出生,他们怎么会知道真相那。

但是,不论事,单论人来说:苏氏是不是个会毒害人的人,苏氏是不是会下毒谋害继子的人?

柳若姒也不能肯定。虽然苏氏素有贤名,虽然柳若姒亲眼所见,苏氏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偏心荣成翊和荣成翔,并且与荣成翰疏远的。但是人心隔肚皮。比如说前世她的死…,苏氏在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她的死,是否是出于苏氏的授意?

柳若姒无法找出确实的答案。但是有一件事她是能够确定的,如果苏氏想要保住她,她就不会死。

“红翡活着,始终是个祸害。”柳若姒想了想,就说道。老王爷不该留下红翡的,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比如说震慑苏氏?这一招都有无穷的弊病。或许老王爷十分自信,能既留下红翡,又保住红翡还活着的秘密。但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这世上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她们知道了这件事,苏晴暖很有可能也知道了。另外还会有谁?“世子知不知道这件事,还有二爷那边知不知道?”

第二九六章 嫁妆之争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这将决定柳若姒今后要以怎样崭新的眼光看待王府的人和事。然而,这件事却又如此敏感,绝对不能大大咧咧地去问,只能旁敲侧击,慢慢的暗中调查。

“交给我吧。”荣成翰说道。

这一次,柳若姒没有反对。

“还有七妹妹那里…”柳若姒又提醒荣成翰。

“我知道,你不用担心。”荣成翰轻轻地拍了拍柳若姒的背,眼中闪过一道亮光。荣成翰其实心中有点儿不明白,虽然苏晴暖确实有给柳若姒下过绊子,但是他和柳若姒都知道,苏晴暖在王府中的另有目的。柳若姒本来无需如此,但是柳若姒却似乎比世子妃还要顾忌和担心苏晴暖。

还是因为太过在意自己,即便知道没人能够抢走他,他对苏晴暖丝毫无意,但还是忍不住会吃醋。荣成翰抿了抿嘴。不论柳若姒嘴上怎么说,心中对他的在意和深情却是从每个细节中展露无遗。

娶到柳若姒的他是幸运的,世上貌合神离的夫妻有许多,但是他们却是情投意合,彼此堪称知己。

因为事务繁多,荣成翰不得不早出晚归,但是他还是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伴柳若姒。柳若姒也没闲着,她不仅调集了柳家的力量,还在用自己的方式暗暗访查。

王府中却是一派祥和,转眼间暑热渐去,园中树上飘落第一片黄叶,秋天就在眼前了。

永靖王和荣成翰越加忙碌,因为要准备陪同皇帝秋猎。

柳若姒的身子渐渐地有些笨重起来。这天柳二太太往王府中来看柳若姒,母女俩说了半晌的话,柳二太太突然就问起柳老太太托柳若姒给柳若媛做媒的事情来。

“家里那边找不到合适的人,今天过来。老太太特意嘱咐我问你。”柳二太太转达了柳老太太的话,却又告诉柳若姒,“你若手头有这样的人也就罢了。若是没有。也不必勉强。你的身子要紧,不要太费心神。”

即便是柳老太太有嘱托。但显然在柳二太太的心里,还是自家闺女和未出生的外孙更为重要。

柳若姒这些天因为忙于调查红翡的事情,早已经将柳若媛的事情忘在了脑后。如今听柳二太太提起,她才想了起来。她与柳若媛很有些旧怨,本心并不想管这件事。但是作为柳家的女儿,她同时也知道,她应该管这件事。

柳家对她非常支持,她同样也不能对柳家的事情坐视不理。

“老太太嘱咐的事。已经有了些眉目了。娘再给我两天时间。”柳若姒想了想,就对柳二太太说道,“娘不用担心我,并不费什么心神。就是费些心神,我也不会推脱。毕竟是家里的大事。”

柳二太太当天回去就将柳若姒的答话跟柳老太太说了,柳老太太十分高兴,连连点头赞柳若姒。

“是个大度、明白事理的孩子。”能够不计前嫌,以一家人的利益为重,这才是当家主母应该有的胸怀和气度。“不枉我疼了她一场。往后她跟侯爷开府出来居住,定也能掌家理事。将侯府打理的井井有条。说起来,侯爷是个有眼光,也是个有福的。”

柳二太太听柳老太太称赞柳若姒。心中自然也非常喜悦。

只是柳老太太有些话并没有当着柳二太太的面说出口。当初家中几个女孩子,她曾经最为宠爱柳若媛。这并不是她偏心,实在是因为柳若媛在柳家几个姐妹中的条件是最好的。

柳若姒虽然有丰厚的嫁妆,又有极为清贵的父亲。但是大户人家挑选媳妇,并不仅仅要看这些。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子嗣单薄,柳二太太本身也是独养女儿,就算有人看中了柳若姒,也会顾忌到这些条件。柳若姒注定不会嫁的太好。

但是柳若姒不仅嫁的很好,而且在婆家也很快打开了局面。又这么快怀上身孕。这其中,运气占了几分。更多的是柳若姒的聪慧。

柳老太太很期待柳若姒给柳若媛介绍的婚事。

柳若姒这边跟柳二太太做了承诺,立刻就行动了起来。嫁入王府之后。柳若姒就与几位年轻的奶奶们熟悉、走动了起来,其中就包括刘程的夫人。柳若姒敢答应柳二太太两天为限,自然是心中已经有了人选。那还是她从刘程的夫人口中听说的,当时就留了意,觉得很适合柳若媛。柳若姒就忙请了刘程的夫人来,两人一番密谈,刘程夫人离开,很快就给了回信儿。

柳若姒拿到回信儿,就知道柳老太太嘱托的事情办成了。

这天荣成翰从外面回来,柳若姒就告诉了荣成翰。

“…还要问过你,你若觉得可行,明天我就回娘家去说。”

“你自己拿主意吧。”荣成翰略一思忖,也就点了头。

第二天,荣成翰特意陪同柳若姒回了一趟柳府。

“…姓赵,二十六岁,也是进士出身,如今做到正六品官,官声极好。先前曾经娶过一房太太,三年前因病去世了,现在想要续娶。”柳若姒告诉柳老太太。因为这是件大事,柳大老爷正好在家,也被柳老太太叫过来听。

至于柳大太太和柳若媛却并没有人叫她们来。

柳大老爷不听别的,只听到进士、六品官,官声极好,就已经连连点头了。

“极好,极好。”柳大老爷捻着胡须笑道,“还请老太太做主,夫人玉成此事。”

柳老太太对这些条件也相当满意,但是她并没有像柳大老爷那样急于点头,而是又细细地向柳若姒询问了赵庭朝自身以及家里的一些状况。

柳若姒知道,柳老太太心里还是疼爱柳若媛的。

“相貌并不大出众,但也算端正,人很孝顺,行/事端方。”柳若姒就告诉柳老太太,“家里也是世代书香。如今有老母亲在堂,家中一个妹妹待嫁,还有一位寡嫂。”

赵庭朝的母亲青年守寡。严格教导儿子成才,是个非常严肃厉害、注重规矩的老太太。如今赵庭朝家里。是这位老太太带着寡居的大儿媳妇管家。

赵庭朝这位寡嫂也是个厉害人物。

“咱们家,还有大姐姐的情况,我也没有隐瞒。”柳若姒又告诉柳老太太,“赵家的老太太极讲究规矩,家里人口清静,赵大人屋子里也很干净。”赵家老太太没有给儿子屋里塞通房丫头的习惯,这就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柳老太太再也没有什么疑虑,郑重地点头。

“好。”柳老太太就抓着柳若姒的手摇了摇。“好孩子,你的好,我老婆子,你大伯父,这一大家子都不会忘了你。”

这件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柳老太太又叫了柳大太太和柳若媛来向柳若姒道谢,柳大太太和柳若姒两个听说对方进士出身,且是六品官,也都满意极了。当然,若是放在以前。赵庭朝这样的条件,这母女俩肯定是看不中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赵庭朝现在对于柳若媛和柳家来说。都是桩好姻缘。

从柳老太太是屋子里出来,柳若姒又往柳二太太处坐着闲话家常。

“…怎么赵家的老太太不好相处吗?”柳二太太从柳若姒的话中听出些什么来,私底下就向柳若姒询问。

“很厉害的一位老太太,那位寡嫂是老太太的侄女,说是也极厉害。小姑倒不错,不过很快就要出门子了。”柳若姒也不隐瞒,就都告诉了柳二太太。

“这样…”

“不是这样,我还不敢说给大姐姐。”柳若姒笑道,“娘你想想。大姐姐是什么脾气。虽然受了些挫折,看着比以前和顺了。我看她也是暂时装出来的。如果人家老太太和寡嫂真是多么老实温顺的,我还不敢撮合这门亲事。”如果换成那样的人家。成亲之后,柳若媛要欺负人家老母寡嫂的,柳若姒的心里也过不去。

“人家老太太和大嫂厉害些,听着却并不是不讲道理的。大姐姐嫁过去,有她们辖制着,反而不容易惹出什么祸事来。于赵家,于柳家,都是好事。”柳若姒就又对柳二太太道,“咱们跟着也能放心些。”

柳二太太听柳若姒这样讲,确实是这个道理,也就笑着点头。

“你这丫头,顾虑的很是。”

“老太太虽心疼大姐姐,也明白这个道理。我看老太太也愿意的很。”柳若姒就道,否则也不会那么夸奖她。

柳家急于要将柳若媛嫁出去,赵家那边是续娶,也急于娶亲,两下里请了媒人一商量,很快就定下了婚期。柳若媛的婚期就定在八月初。论起这婚期来,还在早就定亲的柳若姗前头。

柳家再一次忙碌起来。

临近柳若媛的婚期,柳若姒因为不便参加喜宴,就提前过来送添妆。

柳家为柳若媛准备的嫁妆,不比给柳若娟的面子上好看,但却更加实用。仔细比较还可以看出来,柳若媛的嫁妆比柳若娟的要丰厚一些些。除了公中的定例之外,柳老太太又私下里拿出银子来贴补。

但是柳若媛却并不高兴,她来柳老太太屋中,刚坐下,就拿了帕子抹眼泪,向柳老太太和柳若姒抱怨。

“…同时是女儿,二丫头出门子,她金的银的圆的扁的,不知道给了多少给二丫头做陪嫁。到了我这里,竟什么都拿不出来了,呜呜呜。”柳若媛就用帕子蒙了脸哭,“并不指望她像二婶子那样,金山银山的陪送女儿。老太太给评评理。我难道不是她亲生的,她就这般待我。不过是嫌弃我没有本事,不如二丫头嫁的好,因此就瞧低了我。”

柳若媛是比以前老实了许多,但是本性难移,说起话来还是这般带着刺。柳若姒与柳二太太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暗暗想道,希望关于赵家老太太和寡嫂厉害的说辞不是虚言。

“旁人还没有这样捧高踩低的,她是我亲娘,却这样作践我。老太太你告诉我,我是不是不是她亲生的。求老太太给我做主。”柳若媛就这样告了柳大太太一状。

柳大太太要怎么用自己的妆匣贴补女儿们,柳老太太作为婆婆本不应该管的太细致,但正如柳若媛所说,柳大太太这样做也是过分了。因此,柳老太太就打发人叫了柳大太太来问话。

“老太太,我…”柳大太太过来听了柳老太太的训斥,一面扫了柳若媛一眼,就一脸的为难、欲言又止。

“我本不想管,只是你这样厚此薄彼,伤了大丫头的心。再说,也不成个体统。”柳老太太的态度,显然是给柳若媛撑腰。

柳大太太连连给柳若媛使眼色,柳若媛都只当看不见一样。柳大太太无法,知道这件事情无法含糊过去,只得吞吞吐吐地跟柳老太太道出实情来。

她的嫁妆,早在柳若娟出嫁的时候,都已经给了柳若娟,如今才无法拿出像样的东西来给柳若媛。

而这,柳若媛是早就知道的。母女两个这几天正因为这件事情有些口角,柳大太太也给柳若娟捎了口信儿,正在想法子解决。没想到,柳若媛竟走来跟柳老太太告状了。

柳大太太的本意,这件事情只她们母女三个知道,对别人都是要瞒着的。但是柳若媛这样一闹,事情就瞒不住了。

“老太太,你听她说的。既然二丫头那个时候说好了的,这个时候就该多送东西来。可是东西现在在哪里,二丫头也不见人。她这是存心要昧下那些东西。”柳若媛就大骂柳若娟言而无信、吃里扒外,还要柳老太太替她做主,“老太太叫了她来,让她把私吞的东西都吐出来。”

原来,这才是柳若媛过来告状的主要目的。

柳大太太捎信儿给柳若娟,是希望柳若娟能够履行前言。但是捎了几回信儿过去,柳若娟都没有回音。最后这一次柳若娟倒是有了回信儿,不过说的含含糊糊的,大概意思是很为难。说是一时不好搬动许多的东西,让柳大太太和柳若媛不要急。等柳若媛嫁到赵家之后,她会想法子慢慢地给柳若媛贴补东西。

柳若媛哪里肯信那,她看着柳大太太拿柳若娟没有法子,就想着要柳老太太出面。

第二九七章 突如其来

柳老太太就皱起了眉头。

柳若娟自出嫁以后,回娘家来的次数屈指可数,在柳老太太等众长辈面前更谈不上什么孝敬,真应了那句泼出门的水了。别说柳老太太现在说话柳若娟肯不肯听,柳老太太都不大希望理会柳若娟。

现在柳若媛闹到她跟前来,柳老太太心中气闷,心里想着这无非都是柳大太太行/事不妥的缘故,因此就训斥柳大太太。

“你也是老大的年纪了,又不是几岁的幼儿,什么没经过见过,哪里有这般行/事的。闹得你自己女儿跟你离心,说出去也让别人耻笑。”柳大太太除了行/事不妥,没有成算,另外在管教女儿的问题上更让柳老太太失望。

柳大太太没有将两个女儿管教好,而且她还谁都压服不住。

“别的都不指望你,你自己生的女儿,一个两个,你哪一个管教的好了?让这一大家子受你连累,为你操碎了心。柳家养你还有什么用,你这些年的脸面,全都让你自己给丢尽了!”

柳老太太十分唾弃柳大太太。柳大太太则被训斥的面红耳赤,一时之间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柳大太太心里也委屈。先是柳若娟,虽是嫁去了贞定侯府,但是却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意想中的好处。没有银钱上的帮补还算了,对她在柳家的地位也没有任何一点儿的帮助。柳若娟一嫁过去,就好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至于当初哄了她拿出几乎全部妆匣来贴补嫁妆,虽说好了嫁过去之后就会慢慢还回来,还会帮助柳若媛的嫁妆,但是到如今却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柳大太太也猜到了,这件事只怕是要落空。她心里也不好受。但还是想劝住柳若媛,让柳若媛暂时忍耐,不要将事情闹开来。

这样一闹开来。对柳若娟和柳若媛都没有任何的好处,同时还会暴露出柳若娟如今的真实处境。

柳大太太并不认为柳若娟是故意赖账。她认为柳若娟如今是身不由己,虽然仅有的两次见面中,柳若娟都是一副在贞定侯府很得脸、受宠的姿态。柳大太太将这些话也都跟柳若媛在私下里说了,她希望柳若媛能够考虑大局。大家都认为柳若娟得势,总比让大家都知道柳若娟日子不好过要强的多。

柳大太太自己也好,柳若媛也好,都需要柳若娟强撑出来的这种体面。

但是柳若媛不仅一点儿也不肯体谅,反而不顾她的阻拦就这样闹了出来。柳大太太知道。不管她在怎样说明厉害,柳若媛却是不管那么多的。柳若媛想要柳老太太替她讨回她那份添妆,就算讨不回来,那也要在众人面前揭破柳若娟的面皮。

就算她身为母亲在中间再怎样的弥合,这两姐妹之间的感情都无法修复。柳若媛恨柳若娟入骨,如果给柳若媛机会,她会不顾一切地报复柳若娟。

想清楚这些,柳大太太瞬间老了十岁。看她如今已经有些花白的双鬓,哪里还能看出丝毫原先精致利落的模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