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样。”上官默轻轻点头,又轻笑道:“你还不算太笨。”

“哎呦,承蒙上官大人抬爱,真是不敢当啊!”李钰朝上官默拱手扮了个鬼脸。

“行了你,整天没个正经。天色不早了,赶紧的回去吧。”上官默忽而笑了,唇角一勾,消瘦的脸颊上现出两个淡淡的酒涡。

“好啦,这个你要趁热吃哦。我走了。”李钰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便伸手拍了拍上官默的肩膀站起身来,又叮嘱道:“公事是忙不完的,一定要该睡就睡该吃就吃。”

“嗯。”上官默随之起身跟着李钰往外走,到了门口方朝着黑暗里问了一声:“都是谁跟着公主殿下出来的?”

“参见上官大人。”黑影里嗖嗖嗖跳出四个羽林郎,齐刷刷的给上官默行礼。

“你们保护好公主,天色晚了,不许再四处乱逛了,早些回宫。我会另外派人去韩将军那里说一声,如果两刻钟之内公主还没回宫,你们都要小心了。”

“是!”四个羽林郎赶紧的答应。

李钰抬手指着上官默咬着嘴唇点了点头:“行,黑狗,你狠。”

上官默挑了挑眉,轻笑:“公主过奖了。”

“走了。”李钰原本还真想着拐个弯儿去唐毅将军府上溜一圈儿,这会儿被上官默一逼,只好放弃了。

第二天,李钰睡到大天亮,起来梳洗更衣后,杜嬷嬷提醒她该去给皇后娘娘请安。

李钰非常想不去,但想着一会儿自己还要出宫,必须得过去说一声,便勉强点头。

进了翊坤宫便看见莲华宫里的宫女侍立在廊檐下,里面又有说笑声,李钰便悠悠的叹了口气,越是不想看见谁就一定会遇见。

翊坤宫的宫女看见李钰忙上前请安,另有人上前打起帘子,高声回了一句:“大公主来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快进来!今儿的日头可够毒的。”殷皇后笑声说道。

李钰进了门,转过一道十二扇檀木雕花大屏风便看见殷皇后笑语晏晏的坐在凤榻上,下手坐着莲妃和杨心怡,三个女人不知说了什么,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

只是不知道这笑有几分真几分假。李钰一边腹诽着,一边上前福身行礼:“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微笑着朝李钰招招手,说道:“罢了,你来的倒是巧,刚好昨儿本宫说了后宫要裁剪用度,今儿莲妃便说可以把宫中内库里那些用不到的不齐全的东西都拿出去卖了,或许也能弄些银子或粮食,叫人送到穷苦的州县里去给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们。你觉得如何?”

“宫中之事自然是母后做主。”李钰笑着看了一眼莲妃,又补了一句:“即便是有母后想不到的,也还有莲妃娘娘呢。哪里用得着我这个小孩子拿主意?皇后娘娘和莲妃娘娘商议过的事情,我想连父皇也应该没什么异议的。”

莲妃听了这话,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公主这话说的,可叫臣妾说什么呢?宫中之事自然是皇后娘娘做主,哪里有臣妾置喙的余地。”

殷皇后被李钰一提点就立刻明白了,这事儿本来是自己的主意,现在要被莲妃给抢头功了。

身为皇后,自然该有容人之量。可身为女人,殷皇后也是会妒忌的。昨晚皇上又睡在了莲华宫,这件事情她肯定已经跟皇上说过了,今儿来自己这里,不过是说一声罢了,哪里是真的要自己拿主意呢?

这个莲妃怀着身孕还能栓住男人的心,以后若是生了儿子,还不得翻出天去?

“钰儿这话说的也是。”殷皇后笑了笑,转手拿起茶盏来轻轻地喝了一口。

李钰看着两个女人终于笑不出来了,方笑盈盈的说道:“母后,听说城西剪子巷新开了一家南味菜馆,我想去瞧瞧,可好?”

殷皇后还没说话,杨心怡却微笑着抢了话头:“正好,皇上今儿在莲华宫用早膳的时候还嫌御膳房的厨子做的小菜味道不好,若是这新开的菜馆有像样的小菜,麻烦公主回来说一声,咱们好打发人过去取个经。”

殷皇后听了这话,只得说道:“你就去吧,多待几个护卫跟着,别回来的太晚了,叫人担心。”

“是。”李钰忙应了一声,起身告退,“那儿臣先走了。”

殷皇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看着李钰的背影转出了屏风,便淡淡的说道:“本宫累了,莲妃你有身孕,还需静养。这些日子天气又热,就不必每天过来请安了。好生养着,把孩子顺顺利利的生下来最要紧。”

“谢皇后娘娘。”莲妃忙站起身来,又浅浅一福,“臣妾告退了。”

“嗯。”殷皇后从鼻孔里应了一声,没再说话。

莲妃扶着杨心怡的手从翊坤宫里出来,愤愤的吁了口气。

“看来,把后宫内库里那些用不着的玩意儿拿出去换银子的事儿是办不成了。”杨心怡叹道。

莲妃恨恨的说道:“我就说这疯丫头是咱们的克星。什么事儿有了她搀和,准给搅黄了。”

“连皇上都听她的!这事儿还是等她走了之后再说吧。”

“也只能这样了。”

李钰出皇宫的时候决定了一件事——要尽早想办法搬出皇宫来住才好,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躲开那个勾心斗角到鸡飞狗跳的地方。

花满楼奉了李钰之命,回京后便寻了个空跟自己的上司碰了一面,说明李钰想要拜访唐将军的意思。老将唐毅如今也是满腹心事,听说公主李钰要专程拜访他,一时心思急转,觉得有必要见一面,便答应了。

这事儿说起来挺大,其实也不算什么。

因为李钰毕竟是个女娃娃,就算是公主,也代表不了李闯的什么意思——谁会拿一个未成年的公主当回事儿呢?而且这个公主据说还是个疯丫头,十分不靠谱的一个人。

李钰要拜见前朝名将,自然不能太随意了。

她来的路上就跟燕北邙和韩岳商量过,在燕北邙的建议下,李钰给唐将军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唐将军府后花园,碧蘅院。

年过半百的唐老将军缓缓地打开韩岳双手捧上的一只红木雕花长盒子,看见里面的那只古剑时,铮铮铁骨的汉子居然无语凝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好啦,给大家推荐一个新朋友的文文:《凤勾情之王牌宠妃》,作者,温润润。

——斗尽魑魅魍魉,还我康庄大道

此文刚首推,不容易啊!妹子保证过绝对不会坑,所以希望大家帮忙收一个。

第八十七章 大理想

看着花白了头发的老头儿激动的样子,李钰悄悄地朝着韩岳炸了眨眼睛。

韩岳上前去双手抱拳,躬身道:“这是贺老将军的佩剑,他临终前把这柄杀敌无数的宝剑送给了晚辈。但晚辈即将赴北疆与胡汝决一死战,为国杀敌,晚辈虽死犹荣。只是怕这把宝剑落入贼手,辱没了老将军的一世英名,所以今日将这柄宝剑赠与将军,还请将军收下。”

这听上去极其简单的几句话,却是来的路上李钰扯着韩岳的耳朵一遍又一遍叮嘱的。

这几句话包涵的信息如下:首先,韩岳跟贺老将军关系匪浅;其次,韩岳要北上打胡汝,此一去九死一生,然是为民族大义,为了千万黎民百姓,虽死犹荣;最后,连我一个无名小卒都去打胡汝了,唐将军你好意思留在家里只替我保留这把英雄剑吗?

唐毅听完这些话,果然就怒了:“无礼小儿!简直太无礼!哼!”

“呃?唐将军这是何意?”韩岳诧异的抬头看向唐毅,心想这老头果然怒了!

“贺老将军送你的东西,你也敢转手就送别人?你这是对贺老将军的不尊重!就凭这一点,老夫就可以替贺老将军好好地教训你!”唐毅说着,抬手抽出古剑,剑尖指向韩岳的咽喉。

虽然这老头是干情报出身的,但也是武将世家,胸怀一腔热血。而且他大半辈子都活的低调,被奸党压制了几十年而没有大作为本就窝了一团火,如今又被一个后生小辈这般挤兑,心里的火气像是泼了一盆焦油,怎么也压不住了。

“是,晚辈的确有负老将军所望。但这柄剑也万万不能落入贼寇手里。”韩岳咬牙坚持。

“你怎么就知道放在老夫这里就一定安全?!老夫说不定也会去北疆杀敌!”唐毅怒吼。

“唐将军?”韩岳单膝跪地抬头诧异的看着唐毅,“您真的愿意去杀胡汝?”

“唉!”唐毅却悠然长叹,脱力一样收回古剑,转身坐在了石凳上,“你起来吧。你也是二品将军之职,何须给我这个没用的前朝老将行此大礼。”

“唐将军这话我不赞同。”李钰嫣然一笑,伸手把韩岳拉了起来。

“哦,公主殿下有话请讲,唐某洗耳恭听。”唐毅忙朝着李钰拱了拱手。

“当日我父皇登基,必定有许多人从中作梗。但那些人却都没跳出来,那日我父皇从贺老将军府门口接受御玺到踏入皇宫登上太极门,都顺畅无阻。当时我还觉得奇怪,现在想来,应该是多亏了唐将军的暗中相助。唐将军默默无闻却免去了一场血光杀戮,怎么能说是没用的前朝老将呢?况且,谁说唐将军老呢?以我看,将军风华正茂,满腹经略,既有一腔报国热血,又有无数杀敌经验。正是一生的巅峰之时,哪里老了?”李钰一张略带稚气的俏脸,却是满目严肃之色,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把唐毅给说的喉间发哽。

“公主殿下真是…好口才。”唐毅笑了笑,抬手拿了茶壶亲自给李钰倒茶。

“我说的不过是事实。”李钰忙双手接过茶盏,羞涩的笑了。

接下来的谈话轻松了很多,有了贺老将军这个铺垫,唐毅对韩岳的年少有为也颇为欣赏。

说起李钰拿百草鼎为北征军换来的一千多万斤粮食以及因此被虏的一番波折,唐毅又感慨道:“都说是英雄出少年,老夫原本还不信。今日见到公主和韩将军,觉得这话真是不错!”

李钰笑问:“将军也是宝刀未老,难道就真的甘心一直藏刀于鞘,一辈子收敛锋芒吗?”

“不然呢?又能怎么样?”唐毅无奈的笑了笑,摇头。

“刚才将军也说,说不定你也会去北疆杀胡汝呢。”韩岳忙道,“难道将军只是说气话么?”

唐毅笑眯眯的看着韩岳,反问:“怎么,你小子是希望老夫去你帐前听令吗?”

“晚辈不敢。若是将军愿意出征,晚辈愿给将军做马前卒。”韩岳立刻站了起来,朝着唐毅躬身。

“这可不敢当!”唐毅无奈的笑着拜拜手,带兵出征对一个武将来说是极大的诱惑,但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于是犹豫道:“只是,我这样的身份…皇帝陛下是不敢让我领兵的吧。”

“只要将军愿意,父皇那里交给我去说。只是不知道将军要怎样才愿意带兵出征?是否需要我父皇学古人,三顾将军府?”

“不敢不敢。”唐毅苦笑摇头,“只要皇帝陛下放心把北征大权放到我的手里,我便不杀胡汝狗贼终生不回帝都!一定要把他们赶到图母河以北,夺回我北疆八百里大好河山!”

“那么,唐将军。”李钰缓缓地站了起来,微笑着问:“咱们一言为定?”

唐毅一怔,此时他才想起属下跟自己说过,天承帝李闯极其宠爱他的女儿,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可是…身为皇帝,又事关军权,李闯真的会听这小丫头的吗?

事实上,李闯对这件事情还真的很犹豫。

毕竟唐毅至今都没表示出效忠大周的意思,自从他登基称帝,唐毅便没再踏入朝堂半步。

朝中上下也知道,唐家自大云文德年间由唐萧逸将军立下赫赫军功闻达于诸侯之后,经过百年富贵,可以说骨子里的血带着大云的印记。

就算没有跟靖海侯萧祚一样明目张胆的站出来反对自己,但唐家跟萧家同气连枝,何况他们两家分掌烈鹰卫,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李闯都不敢把军权交到这个人的手里。

万一他临阵倒戈,带着人杀回帝都城怎么办?到时候自己一家老小还不只有引颈待戮的份了?

“皇上,这事万万不可行。就算他没有反叛之心,一心杀敌,可万一退敌之后他跟西疆的宁侯联合起来杀回帝都城另立新帝…唉!”胡宗瑞担忧的叹息。

“是啊!皇上,这十来万大军可是咱们全部的家底,如果就这样交给一个不能完全效忠陛下的前朝将军…实在是太冒险了!”何玉简也深深地忧虑着。

“杨爱卿,你怎么看?”李闯转头看杨肃臣。

“臣…”杨肃臣犹豫了一下,沉声说道:“臣觉得,唐将军虽然没有表示自己对陛下的忠心,但他绝不会置天下大义于不顾。当务之急应该是先击退胡汝,至于后面的事情,也只有等打完仗再说。”

“嗯,说的不错。”李闯点了点头,又问燕北邙,“燕太傅觉得呢?”

“臣以为,唐毅会不会跟卫长卿联合起来杀回帝都城这事儿还不好说,但如果让胡汝打过彭城,帝都城就要再次面临一场浩劫。而且这次可不是区区一万多人,而是十万胡汝!若是不能把这些虎狼拦在彭城之外,帝都城将面临什么样的灾祸不言而喻。至于唐卫联合一事…”燕北邙傲然一笑,反问胡宗瑞:“如果我们掌控好了粮草,一切不都解决了吗?”

“再说,如果他们真的想联合起来夺权逼宫,还用得着等那么久?”韩岳在燕北邙之后补了一句。

韩胄忽然出列,拱手道:“可是,臣听说,盛家拿了皇后娘娘的百草鼎就是要去跟卫长卿示好。若是卫长卿跟吴襄联合,再有唐毅跟他们里应外合,陛下又当如何?!”

杨肃臣闻言立刻冷声驳斥:“堂堂宁侯爷又岂是一只炼丹煮药的百草鼎就能收买的?若真是这样,他就不是受万千士兵拥戴的宁侯卫长卿了!”

卫家满门忠烈,为大云朝保疆卫土上百年不动摇,是杨肃臣等武将们心中神一样的存在,绝不容许任何人背后攻击说坏话。

“好了!众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朕经过这番深思熟虑,决定把这次北征的帅印交到唐将军手中。毕竟是饱经战场的老将了,带兵打仗跟胡汝打交道比韩岳这个年轻的将军有经验多了。唐毅为主帅,燕太傅为军师,韩岳为先锋官。即日起,大军出发北上,杀胡汝,平定北疆!”李闯威严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掠过,之后落在韩岳的身上,“韩岳,你去一趟唐将军府,去宣读朕的旨意吧。”

“臣,谨遵圣谕。”韩岳躬身领旨。

靖安王府,清凉的梧桐树下。

元宝和云越在不远处的亭子里读书,上官默和李钰对坐在一张小玻璃桌面小茶几的两旁,安静的品茶闲聊。

“把十万军权交到唐毅的手里,你真的放心吗?”上官默淡淡的问。

“原本是不放心啊!”李钰轻笑,“不过我想唐将军会让我放心的。”

“此话怎么说?”上官默皱眉问。

“你觉得一个怀才不遇被奸党挤兑了几十年的武将,他毕生的梦想是什么?”李钰养在竹编圈椅上,眯起眼睛看着碧绿如云的梧桐树叶子。

“带兵,上阵杀敌,建功立业,证明自己不是废物?”上官默说到后面,语气里有几分迟疑,“可这一切,都比不过他的忠诚吧?烈鹰卫,可是大云皇帝的死忠臣子。”

“大云皇帝…”李钰笑着看了云越一眼,“不是在那里吗?你知道我为什么笃定卫长卿不会被吴襄收买吗?”

上官默闻言一怔,继而无奈的摇头:“我竟是忘了这一茬。你还真是算无遗漏。”

吴襄在西南称帝,囚禁了禄王。而大周天承帝却从大云皇帝的手里接过了传国玉玺,且厚待云越。

如此一来齐周两个皇帝高下立见,卫长卿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跟吴襄联盟。

“还说我笨吗?”李钰笑眯眯的问。

“不是太笨。”上官默也笑了。

“且!我本来就是天下第一绝顶聪明。”李钰洋洋自得。

“嗯,这几天回宫吃的好,脸好像长大了些。”上官默轻笑着盯着她看。

“混蛋你…”李钰抬腿踹了他一脚,干净的山青色长袍上留下一个脏兮兮的脚印子。

“…”上官默无语,伸手弹了弹,又拿帕子去擦,然而上等的丝绸被弄脏了就不好清理,与偶恰恰是浅浅的青色,所以不管他怎么擦,脚印子依然若隐若现。于是上官默抬头看了一眼李钰,小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愤恨。

随后,唐毅将军的一番举动着实打了那些反对他挂帅出征的人们的脸,连李钰都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唐毅接到天承帝的旨意之后做了两件事:

第一,找上靖海侯萧祚的堂兄萧策,让他随自己出征的同时,还把之前趁乱从死牢里放出来的箫筠也叫上了。萧策是烈鹰卫的另一个首领,手下五千余烈鹰卫和唐毅手下的人一明一暗,掌控大江南北各处的情报。有萧家这两兄弟相助,唐毅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另外,他把烈鹰卫暗桩的全部卷宗资料包括自己手下的十二堂主全部送到了李钰的手里。用他的话说,公主让他了却毕生心愿,他绝不让公主左右为难。

李钰当时就膛目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唐毅把自己手上的这股暗势力交到自己的手上,等于是自绝后路。如果他战败归来——如果战败,他恐怕根本就不会回来了。

“将军何须如此?我父皇若信不过你,就不会把军权交给你了。”李钰看着面前这十二堂主,无奈的笑道。

“老夫去了战场,家里的事情也就无暇顾及了。公主虽然年纪小,但做过的事情老夫也都了解过,公主以自己的珍藏为天下苍生换得一千三百万斤粮食,还为宁侯悄悄地送去三十万石粮草…这份胸襟,连男儿都比不上。老夫把他们交到公主的手里,就算是战死沙场也没什么放不下的了。”

李钰忙道:“将军千万别这样说。不管胜败,将军务必平安归来。李钰在帝都城准备好酒,给将军接风。”

“好!老臣先谢过公主了!”唐毅朗声道。

天承元年八月初二,有唐毅元帅统领的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由韩岳率领三万先行军,唐毅,萧策率领六万主力军,燕北邙带一万人押运粮草,分别从息烽口,帝都西大营和帝都东云天河码头分别开拔,一路疾行往北,直扑彭城。

大军主力部队出发那日,李闯带着朝中的几位重臣以及上官默李钰一起登上北城门为大军送行。

看着旌旗浩荡的大队人马渐行渐远消失在一片黄尘之中,李闯长长的舒了口气——这才仅仅是开始。

前大云朝就和胡汝的战争打了两百多年,先是节节胜利,后又节节败退,打来打去打得都是银子啊!如今百废待兴尚未一统天下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的大周朝,又能把这场仗坚持多久呢?

“钰儿啊!”李闯转身下城楼的时候,叫了李钰一声。

“啊?”李钰正研究着城楼女墙上青砖上的雕花,听见她爹叫她,便不舍得摸了摸砖上的纹理,转身跟了上去,“不知父皇叫女儿有何吩咐?”

“那百草鼎之类的东西…咱们家还有几件啊?”

“唉!”李钰岂能不明白她老爹的意思,无奈的摇头劝道:“父皇啊,有些招数,用一次叫妙招,用多了就是烂招了。”

“可那一千多万斤粮食很快就会被吃完啊!”李闯拉着女儿的手,挺犯愁的叹道。

“可是,父皇,这事儿不该由户部管么?”李钰扁了扁嘴,心想老爹你是皇上也不能这样啊!你可着我一个人算计真的好吗?!

旁边的韩胄一听这话,立刻应道:“回皇上,今年风调雨顺的,夏收还算不错,各地也没出现灾情,那一千多万斤粮食足够维持到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