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五皇子对她有救命之恩,又是身份尊贵的皇子,要是换做寻常女子,此时只怕是早就芳心暗许了。

“可是,五哥算错了一件事。”楚遥像是忽然想通了什么似的,似笑非笑地半低着头,“那是文书绮,可不是文诗澜呢。”

清欢皱眉,有些不太明白自家公主的意思,不过只一会儿她便恍然大悟,是了,若是换做文诗澜,这会儿定然大张旗鼓地感谢五皇子救命之恩,定然会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五皇子对她异常紧张,这份众人的瞩目之情是她向来都很喜欢的,但是如今那人可是文书绮,相较于她那个姐姐,这一位的思路可是清楚得很呢。

就像她一开始便拒绝了娘亲的提议一样,她心里清楚得很,文国公府做主的是谁,他们三房做主的是谁,女子出嫁,靠的是什么?靠的便是娘家的背景,和娘家的支持,像他们这样的世家豪门联姻,娶的也不过是媳妇背后的娘家罢了。

她爹和祖父摆明了都不赞同和五皇子的这桩婚事,也只有她那个脑子不清楚的娘亲才会继续坚持这门婚事,莫不是她以为只要同皇家结亲,她这个三房媳妇的身份就能水涨船高了吧?

没有娘家的支持和保护,文书绮一个弱女子嫁去皇家,无疑是将自己往火坑里推,她姐姐文诗澜的例子她还没看够么?便是因为她算计楚遥,惹得祖父和几位舅舅不高兴,她在顾家才会过得那样悲惨,但凡文国公府有个表态,顾夫人也会掂量着文国公府的态度。

“五皇子这一次可是要踢上钉板了。”清欢掩嘴偷笑,旋即又问,“可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五小姐不愿意嫁,只怕也是没法子了吧。”

楚遥眨了眨眼,很是无辜地看着清欢:“那就是她的事了,我怎么知道。”

“…”清欢一脸无语,她还以为自家公主说得这样振振有词,是有什么主意了呢,结果弄了半天居然什么想法都没有。

主仆二人正在八卦得热闹时,流苏从门外走了进来,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楚遥。

楚遥疑惑地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的字便愣了愣,这是文书绮的字。

三下五除二便拆了信,打开信纸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她的眉眼上都堆了笑意,清欢好奇地问了一句,楚遥还卖起了关子,只是一个劲地笑。

“清欢,你知道女人的三样法宝是什么吗?”楚遥将信递给清欢,笑盈盈地问她。

“一哭二闹三上吊。”清欢本能地回答。

“确实如此。”楚遥点点头,笑得更开心了。

清欢一怔,不可置信地看向楚遥:“公主的意思是?”

“舍不得儿子套不找狼,你亲自跑一趟,本公主可是知道你同文国公府里头不少小丫头的关系很不错,送一句话进去总是可以做到的吧?”楚遥笑眯眯地问她。

“没问题。”清欢点头,她经常为公主和文皇后往文国公府跑腿,跑得多了自然也就熟了,加上她本就是个善于经营关系人脉的,几番冷热适宜的示好便将不少人都拉拢了过来,如今想要送一句话进去自然是易如反掌的事。

“公主觉得,五小姐会听吗?”清欢还是觉得自家公主的提议不太靠谱,未免有些不太信任。

“那就要看书绮的决心了。”楚遥漫不经心地靠回去。

是了,楚遥的提议很简单,也很容易做,还是谁都能做的,以死明志。

方才清欢还真是说对了,女人的三大法宝,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古往今来,不论是后宅还是后宫,翻来覆去的不就是那么几招么?

不过,也确实如楚遥所说,这事要看她的决心,若是她对自己够狠够绝,让人相信她确实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那么对她的信任和怜惜也就会有。相反的,若是她只是做戏,又让人看出来了,只怕就会为她招来祸患,所以这样的事,怎么做如何做,还是要看她自己。

“你来,我跟你说…”楚遥坏笑着朝清欢招招手,然后在她耳边低声说道,“你先去一趟文国公府,然后…”

清欢心里跟明镜似的,只要自家公主露出这样的表情,就定然是有人要倒霉了,果然,听公主说了这么一句,她便默默为五皇子默哀,怎么就觉得自家公主这么损呢?

“看什么?”楚遥说完,用一双异常无辜清澈的眸子望着清欢,仿佛自己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姑娘似的。

“…”清欢无力地叹气,也没有多说什么,便匆匆离开去了文国公府。

楚遥只缓缓勾唇,反正这京城的水也已经浑了,她就干脆给搅得更浑好了,朝廷里的事她不懂,也帮不了忙,不过私底下做些拖后腿的事可是她的拿手好戏呢,只希望她那个忙着在众人面前装真性情装深情的五哥,好好享受才是。

南谨轩一进屋子,就看到楚遥一个人坐在床上坏笑,眸色微微一闪,走过去俯身亲了亲她的额头,便见她笑颜逐开的样子,忍不住问她:“这是又算计谁了?”

楚遥怒,狠狠瞪他一眼,这人也太不会聊天了,这样的话怎么能放在嘴里呢!

“我可是给你带好消息回来的,你还瞪我。”南谨轩委屈地看着她。

“…”楚遥只觉得自己如今是越发看不懂这个男人了,那么清冷的一个人,总是摆出一副委屈的小媳妇样是想闹哪样?!

不过,想到这人说的话,她还是决定暂时先听他说好消息,却是没想到当南谨轩同她说完以后,她怔了半天,才大笑出声。

果然,老天爷是各种帮她啊!

【作者题外话】:拖延症小夕以后再也不说晚上10点了,以后就说11点,嘿嘿真机智!

第549章舆论攻势

最近京城里头可是热闹非凡,各种传言消息流传开来,那叫一个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直叫京城众人看得是津津有味,外带议论纷纷如火如荼。

每日下午就有不少人聚在茶馆中酒楼里,听说书人讲各种段子,虽说都是抹了真实姓名,但是明眼人一听便知道是在说谁,这种事关权贵皇家的段子,自然是更引人兴趣了的。

这不,京城最大的茶馆里头,说书人正说得起劲,好事者听得起劲,而那些身着华服看似漠不关心的人同样竖着耳朵听得认真。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娇贵小姐被甩下马车那一刹那,五公子飞身而出将人搂入怀中,这可不就是英雄救美嘛,只可惜那小姐到底身娇体弱,当即就昏了过去…啊呀,那公子可真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那小姐抱在怀中便飞身上了马,直冲府邸。”说书人手里的扇子一收,戛然而止。

他不说话了,停下来拿过一旁的茶水喝了一口。

边上却有人嚷起来了:“这公子定然是早就心仪那小姐了,若不然怎么肯这样着急。”

“可是他这样也是太不妥了,不是白白伤了人家小姐的清誉嘛。”有人执了不同的意见。

“那倒也未必,指不定人家小姐心里正乐着呢。”酸葡萄心里的人总是多的。

那说书人也不着急解释,只手腕一个用力将扇子甩了开来,继续说道:“照理说这众目睽睽之下搂抱在一起,这小姐是势必要嫁给这位五公子了吧?可是奇怪的,这位小姐压根就不愿意啊,在家里那是要死要活啊,但是你说她都被人抱了,清誉都没了,不嫁人还能如何呢?她的家人也是劝她索性嫁给五公子吧,再怎么说这五公子也是一表人才。”

“是啊,嫁给那五公子不就好了。”立刻有人附议。

“别说旁人了,就是她爹娘都疑心她和那位五公子早有私情,只是不愿示人罢了,最好笑的是那位公子显然是有心娶她的,因此并未对于旁人的猜测多做解释。然而谁都没想到,那位小姐居然是个烈性的…”说书人说到这里便停顿下来,他自是知道如何将人们感兴趣的点给聚焦起来,这一处可不就是众人最关心的地方么?

果不其然,他只沉默一下,便立刻有人嚷了起来文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未小姐竟是以死明志,还留下了血书,说她同那公子毫无私情,既然没有人相信她,她便只有一条路走了。”说书人说到这里,又停了下来。

“啊…”“她怎么这么傻?”“这是个好姑娘。”此起彼伏的议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本就是众口难调的事,虽然说话的多是好事的男子,但是坐在一旁戴着兜帽或是蒙了面纱的那些尚未及笄的女子都对说书人口中的娇小姐起了怜悯之心。

“幸好,这娇小姐家中仆役众多,只一会就察觉房中的异样,撞门进去将那小姐救了下来,听说再晚一刻功夫人就没了。”说书人摇摇头,很是感慨的样子,“经此一事,那娇小姐的家人就也不再提她和那五公子的事了,只说等她伤势好了以后再说。”

大家心里都知道这说的是谁,抹去名字不过是为了不想惹祸上身,此时听着说书人说到这里时,大家都忍不住暗忖,没想到那文府的五小姐竟是这样的性子,从前只听说文府四小姐才貌双全,没想到这五小姐也是个好的。

是了,在众人眼里,文书绮可是个以死保全自己名声的好姑娘,虽然人没死成,但是这番大义却是叫人佩服的,连文书绮自己都没想到,经过这件事她的婚事非但没有受阻,反而有更多的夫人们对她感到满意。

“那个五公子怎么说呢?”立刻又有人问了。

说书人却是怪笑一声:“五公子自然是没有再上过门,只是这娇小姐宁死都不愿嫁给他的事,怕是要让他郁闷一阵子了。”

“所以说,并非权贵就能娶到媳妇。”立刻有人哈哈大笑起来。

“可不是嘛,就算是权贵又如何,那小姐还不是死都不肯嫁给他。”附议的多是些搞不清楚状况的人,真正明白这说的是谁还真是不敢多说什么。

“这倒也不是,这位五公子可是有不少红颜知己来着,那位娇小姐不肯嫁给他,自然还有其他人肯嫁给他了。”说书人摸着空荡荡的下巴,仿佛自己有长长的胡须似的,摆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听他这样一说。大家的胃口就被他给吊起来了,忙问后面如何了,却见那说书人将扇子一合,只道一句“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之后,这说书人便从后门离开了,却没想到这还没走出巷子,便被两个黑衣人给拦住了,这黑人下手极狠,一看便是要取他性命的样子,倒是这说书人机灵得很,转身就跑,还边跑边叫救命。

不过他到底是文弱之人,只跑出几步就被人一剑刺中的肩胛骨,这说书人连滚带爬地继续往外跑,一边叫嚷了起来,说来也巧,京城的衙门侍卫恰巧路过,见到巷子里头有人行凶,自然是冲了过去,那两个黑衣人当即便撤了,这说书人好不容易活了下来。

随后,京城里立刻又有了新的传言,只说茶馆说书人一出茶馆就遭人截杀,要不是衙门官兵及时赶到,说书人的小命就交代了,不过他也是被刺中一剑,需要休养好一段日子了。

这件事发生,还真是让那些喜欢听说书的人很是不悦,他们难得能找到一个不怕事的说书人,敢于在京城最大的茶楼讲述权贵之事,便是他这份勇气就值得嘉奖。

至于那出手要这说书人命的人是谁,并没有人在意,亦或者该说,大家心里都认定了,一定就是五皇子无疑了,没想到他竟是如此心狠手辣之人,对一个手无寸铁之人也能下狠手。

接连几日,京城里头到处流传着的都是关于这位五公子的传言,如何心狠手辣,如何恩将仇报,如何只顾权益…

楚思渊还真是派了人去压这些消息,可是奇怪的是他的人压住了这里,那边又有新的消息出现,他的人赶去那一边,别的地方又出现了新的流言,此起彼伏几次,楚思渊就明白了,这一出怕是有人用舆论逼死他。

然后,他派出去的人终于带回了消息,原来那些四散的谣言都是从南忠公府里传出来的,得知这个消息时,楚思渊猛地握拳,面上流露出了罕见的阴冷。

第550章所犯之错

文书绮和五皇子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连她自己都没想到事情竟然会这样顺利,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是楚遥暗中派人在京城散播谣言,如不然单凭她以死相逼这一出,也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

但是很显然,楚遥并不打算就此让这件事告一段落,她让人去查那日惊马的意外,最后顺藤摸瓜查到了谭氏身边的陪嫁侍女身上,她便停手了,将所有的人证物证送到了三舅的手中,这个素来对谭氏忍让的三舅,当即便将谭氏关了起来,若不是哥嫂拦着,他便是要立刻将人休了的。

兴许在谭氏看来,不过就是她攀龙附凤,偏心长女的事罢了,所以当文老三身边的亲信亲自带了人来将她带走审问时,她整个人都蒙了,她既然敢暗中同薛贵嫔联手,自然也是想过最坏的打算的,左不过就是被文老三禁足罢了,却没想到这架势却不止是这样简单了的。

其实就连文书绮都有些慌了,她虽然不满娘亲想牺牲她的婚姻来救长姐于水生火热之中,但是她也未曾想过后果竟然会这样严重,她是了解自己爹爹的,若不是犯了大错,他不可能震怒至此。

这一次,文老三没等女儿来求情,便让人给她递了话,让她消停点不要想着为她娘亲求情,这一次她娘亲犯的是大错,一个不好便是灭门的大错,此话一说,文书绮便也不敢想着求情的事了。

事实证明,楚遥送来的证据皆是事实,甚至还有一些是她没有查到的,比如谭氏之前瞒着府里人,竟是在薛贵嫔手里的店铺上投了银子,直到此刻,众人才明白,为什么薛贵嫔会同谭氏交好,感情这两人是早就坐在同一条船上了的。

这件事一出,不止文老三震怒,就连文国公都震怒了,这谭氏实在是不知好歹,他们文国公府家底丰厚,大房和二房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是镇国将军,他们在外收受的自然是更多,相较之下老三只是京城六部官员,俸禄确实少了一些,但是他的两位兄长只要回京便回给他们三房一大笔银子,算是感谢他这个做弟弟的留在京城伺候老爷子,但其实他们都明白,只是因为三房收入不多,才有了这样的一出。

文国公府有自己的祖产,商铺田地宅子更是不少,不过这些都有专人在管,文家三个兄弟都是混迹官场,但是文家旁系倒是有几个心智纯良又擅商的,文国公素来是个求才若渴的,只要有才华,又忠孝纯良的,文国公便愿意给他们机会,这也是为何文家能够盘根错节地盘踞京城势力那么多年的原因之一。

国公府的媳妇,自然是不用亲自过问国公府的那些铺子田地的,她们只用管好府里的庶务,和自家后院,也就是了,却没想到这谭氏倒好,胳膊肘向外拐地跟着五皇子的生母,竟然还打着国公府的名义,要不是这次文老三下了狠手去查,只怕还被蒙在鼓里了呢。

原本文老三只是气这个媳妇不懂事,竟然想着用女儿的婚事来攀附皇亲,若是她思路清晰倒也算了,却是像个棋子一样被人利用,他们文府是皇后的娘家,是三皇子的外祖家,眼看着夺嫡之争已经隐隐开始,她居然在这个时候想着和五皇子结亲,真不知她脑子里想的究竟是什么?

就算她不懂朝廷上的事,也该知道他们文府三兄弟素来宠爱文皇后这个妹妹,对御烽和小七更是宠爱有加,她倒是好,对小七颇有怨恨,连带着对御烽对文皇后都十分不恭,简直叫他无语。

由此,文老三这一次是彻底发了狠,将人关起来之后就再没想过要将她放出来,事实上呢他甚至动了休妻的心思,他不求娶一个能与他心意相通的女子,至少不能是谭氏这样一个总是扯他后腿的吧?

后来还是文国公怜惜文书绮的婚事,若是将谭氏休了,那文书绮的身份岂不是尴尬,文老三想想也是,便着人将谭氏严密地看管起来。

“五小姐,您的伤还没痊愈,这是要去哪里?”文书绮的侍女幻儿端着点心进来,便看到文书绮穿戴完毕,一副要出门的样子,不由得疑惑起来。

“我去轩遥阁探望公主表妹。”文书绮微微抬起头,身旁伺候她穿戴的侍女便上前为她系好了披风。

“是,奴婢立刻去准备。”幻儿立刻将手里的点心放到桌上,要去准备小姐出门的东西。

“不用了,我已经让红烛去准备了。”文书绮冷冷地扫了幻儿一眼,朝她挥挥手,示意她可以退下了,随后便往外走去。

幻儿目瞪口呆地望着小姐的背影,一时之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明明是小姐身边最得宠的丫头,怎么一夜间就什么都改变了?

“小姐,方才那样对幻儿…”红烛跟着文书绮上了马车,坐在一旁,忧心忡忡,“要是夫人知道了,恐怕会不妥。”

文书绮看着满脸忧色的红烛笑了起来:“幻儿是我娘放在我身边的人,所以我愿意容忍她私底下那些小跋扈,但是并不代表我可以容忍她算计我。”

红烛面上一惊:“小姐的意思是?”

“你和幻儿都是我娘送到我身边来的,你们将我房里的事告诉我娘,我并不在意,毕竟我是她的女儿,她生养了我,自然有权力知道我的一切。”文书绮这一次没有看向红烛,反而偏头看向窗纱外头的大街,一边说道,“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能容忍你们一次又一次地通风报信,一次又一次地算计我,红烛,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小姐赎罪。”红烛面上一白,慌忙下跪,幸而马车足够大,她纵是下跪也依然宽敞,只见她猛地磕头说道,“奴婢也是身不由己,清小姐赎罪。”

“我知道你们身在曹营心在汉,我其实并不介意,我也知道你们都希望能去我姐姐那边伺候,我也不介意,人各有志,本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说到这里,他才转过头来看着红烛,“但是你要知道,任何人都不能摇摆不定,也不能左右逢源。你和幻儿之间,我只选了你,但是我也只给你一次机会,我和我娘之间,你必须做一个选择。”

文书绮的话,叫红烛脸上的最后一丝血色都消失殆尽,她其实心里明白,小姐给她的选择并不是她和三夫人,而是要么生要么死。

实际上,文书绮已经能猜到红烛的答案,因为这个侍女是个聪明人,这也是为什么红烛和幻儿之间她选择了红烛,书绮心里发狠,这两人之间一定是要死一个的,只有另一个人的命时刻提醒着剩下的哪一个,她才会真正将忠诚奉献出来。

“奴婢只小姐一个主子,奴婢誓死效忠小姐。”要不然怎么说红烛聪明呢,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她很清楚,所以她当即便在两者之间做了决定。

“起来吧。”文书绮点点头,伸手拉她起来,旋即说道,“你若是真心跟着我,我总不会叫你吃亏,但是一旦发现你的异心,我保证,你会死得比幻儿惨一百倍。”

这样说来,幻儿是必死无疑了,红烛心下微微有些难过,到底是这么久的姐妹,她也实在是心里不忍。

之后便是一大段的沉默,主仆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话才好,幸好很快就到了轩遥阁的边门,只一会儿他们就被迎了进去。

她过去的时候,楚遥正靠在床上,诺大的床上躺着了两个小婴儿,屋子里熏得热热的,两个小家伙就只着了单衣,一个欢乐地手舞足蹈,一个欢快地咬着自己的脚丫子,楚遥正伸手逗着两个小家伙在玩。

“公主圣安。”文书绮走上前,恭敬地行了礼,视线却是落在床上的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身上,真的是不得不说,这七公主和南谨轩生出来的孩子就是漂亮,这才出生没多久,一睁开眼睛便是叫看到他们的人给萌坏了。

“表姐来了。”楚遥随意地朝她招招手,示意她坐在床边的凳子上。

文书绮也不多话,直接就坐了过来,本能地就伸手去逗弄两个长得一摸一样的小家伙,捏捏小手,揉揉小脚,那两个小家伙什么也不知道,就自个儿在那儿傻乐。

“表姐的伤好了?”楚遥抬眼看了看文书绮,脸色倒是还不错。

“劳表妹挂心了。”文书绮顺杆爬的本事不小,听出楚遥的语气里没了从前的冷漠和不耐,她便立刻换了称呼,关心起床上的两个小家伙来,“哪个是君泽,哪个是亦凡?”

楚遥指了指在那儿啃自己脚丫子的说是君泽,又指了指在那儿手舞足蹈傻乐的说是亦凡,不过要是南谨轩在这里,就会立刻知道,这丫头明显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两兄弟长得一模一样,能分得清就有鬼了。

说到这个,楚遥和南谨轩都对两个乳母十分敬佩,因为孩子习性的关系,也因为卫生的关系,她们两人各自喂养一个小少爷,竟是从不会抱错人,弄得楚遥后来还在那儿琢磨,难不成两个小家伙身上都有特殊的味道不成?

逗弄了好一会儿孩子,文书绮觉得自己的前奏已经说了够多了,便抿了抿准备开口,却是被楚遥抢了先:“我猜,你一定不是来为你娘求情的。”:

第551章再支一招

文书绮看着楚遥,久久地没有移开视线。

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文书绮这样认真地凝视着楚遥,就像是注视着一个陌生人一样,之前她只是觉得这个天真娇纵的公主表妹似有几分成长,再不如从前那样一眼便能看穿,如今才发现自己果真是太小看她了。

想起当初文诗澜算计楚遥又被她反算计的事,文书绮便觉一阵心有余悸,那时她把心一横才将所有的事都推到了姐姐的身上,才将自己摘了出来,但是如今见楚遥的视线漫不经心地扫过她时,她竟觉得她应该是知晓一切的。

“我确实不是为我娘求情来的。”文书绮咬了咬唇,低声说道,“我只是心里有疑惑,想来求公主表妹解惑。”

楚遥勾唇一笑,这个表姐倒是没有让她失望,不过要是她真是来求情的,那么楚遥大概也不会见她了吧。

“表姐请说。”楚遥低笑,慵懒地抬眼看她。

“我娘的事,表妹知道多少?”文书绮原本是准备了腹案的,但是到了楚遥面前,被她澄清的眸子望着,她竟觉得拐外抹角反而不美,倒不如光明正大地问出来。

“我对三舅母的事没有兴趣。”楚遥只说了一句,文书绮便微微便了脸色,楚遥勾唇一笑,“不过我想你一定很疑惑,你爹对你娘素来宽容,为何这一次却如此严厉。”

没来由的,文书绮觉得楚遥的笑容有些危险,似笑非笑的神情让她心里痒痒的,既想知道此事背后的原因,却又隐隐觉得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更好。

“是因为我娘勾结后宫嫔妃,坏了文国公府的清誉?”文书绮抿了抿唇,这是她能想得出的唯一的结论了,其他的她实在想不出来。

楚遥深深地注视着这个表姐,眸光中似有打量,亦有审视,还有一种文书绮说不出来的感觉,仿佛过了许久,楚遥才终于开了口:“表姐觉得,文国公府是为何能在京城在朝廷屹立不倒?”

文书绮皱眉,这个问题倒是让她有些难以回答,她确实聪明,也识时务,但是到底是深闺千金,更何况谭氏从小教她们姐妹的不过是如何在后宅争宠,讨长辈欢心,如何在日后的家宅中坐稳主母的位置。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格局,谭氏的眼界就是这样,又是个小心眼的,从不让女儿过多地和两个伯母接触,所以有时田氏和林氏也只觉无语,这谭氏也是真的傻的。

“是因为祖父。”想了好一会儿,文书绮才找到了答案。

是了,文国公是先帝最信任的臣子,辅佐睿武帝登基,又是一贯支持睿武帝各种新政决策的纯臣,所以只要有文国公在的一天,国公府就能屹立不倒。

“那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文国公府永远都是纯臣。”楚遥眯了眯眼,见文书绮面带迷茫,便同她解释道,“纯臣,便是永远支持皇帝的大臣。”

皇帝的心思,或许高深莫测,但是像文国公这样的大臣,自然是能猜到个六七分的,便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文国公府在京城立足。

从前,楚遥只单纯以为,文国公府支持三皇子只是因为文皇后是文府的嫡女,而三皇子是文府的外孙,后来她才明白,文国公府支持的并不是三皇子,而是睿武帝心中的那个太子。

不管是三皇子,还是五皇子,甚至是二皇子,只要是睿武帝认可的,便是文国公府认可的,就是因为这样,那时候问国公府被五皇子设计了几次,睿武帝都是力保他们。

“我不太明白。”文书绮心里其实是有些明了的了,但是面上却仍是一副懵懂无知的模样。

楚遥瞧着她却是微微一笑,知道她已经听明白了,如今不过是在装傻罢了。

“其实,我今天过来还有一桩事,我是来谢谢你,那时候给我的建议。”因为心里隐隐明白了,所以她便换了话题。

见她如此,楚遥也不逼迫,反而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我只是随口的建议罢了,表姐不用放在心上。不过,其实我也有些好奇,为什么表姐不愿意嫁给我五哥呢?”

这其实也是楚遥心里的疑问,她印象中的文书绮并不是这样清醒的人,前世时她因为谭氏偏心不知道闹过多少次,后来因为婚事的事也在府里闹了脾气,却没想到如今竟然改了脾气,还真是让他有些奇怪呢。

“我不求一心人,但求用心人。”文书绮想了想,用最简单的句子表达了她的意思。

楚遥蹙眉,她的话叫她深思,她狐疑地打量着文书绮,实在不觉得这些话像是她说出来的,怎么看怎么怪异。

“五皇子娶了凤吟公主,却不曾善待她。”文书绮说到这里,不由得握紧了拳头,见楚遥面无表情,便继续说下去:“这样的夫君,嫁给他只怕也难得他的心,既是如此,我又何必强求。”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楚遥倒是觉得十分有趣。

“更何况,皇室复杂,祖父和我爹都是恪守本分的人,他们并不愿意我嫁去皇室,既是如此,我又怎么会叛逆而行。”文书绮一脸的义正言辞,当然还有便是她看穿了娘亲的打算,并不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全那个从小就将她的光芒遮掩住的姐姐。

楚遥笑了笑,并没有揭穿另一个原因。

“要不要听我说几句话?”楚遥打量了文书绮许久,才重新开口。

“请。”文书绮点头应道。

“我五哥是个执着的人,但凡是他看上的东西总会想尽办法弄到手里。而今他看上了你,你以为你能逃脱得了么?”满意地看到文书绮脸上一阵青白,楚遥却只轻笑着继续说道,“为今之计,只有迅速定亲,若是你有了婚配,他顾着皇子的身份,自然也就只能作罢。”

当然,至于他会不会暗下黑手,楚遥可就不敢保证了,不过这些话她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文书绮诧异地抬眼,显然没想到楚遥竟然会给她支了这样一招,她如今刚经历了五皇子的事,京城里有多少人等着看她的笑话,又有谁敢在这个时候抢皇子看上的女人?

楚遥浅笑吟吟,打量文书绮的目光里含着明晃晃的算计,竟是好不掩饰地暴露在她的面前。

【作者题外话】:周四欠你们2章,周末补

第552章一臂之力

“怎么,觉得我说得不对?”楚遥又笑了,笑容浅浅的,看着很清澈,就像个没什么心机的孩子。

文书绮回以苦笑:“你说的我自然也知道,可是如今,整个京城都知道五皇子对我有心,谁敢同五皇子抢女人?”

“我只告诉你两件事,你可以自己琢磨。”楚遥抬眼看她,一边说道,“第一件事,梁国公之女梁吟霜对我五哥可是倾心已久,只是梁国公并不愿意让他的宝贝女儿去做侧妃;第二件事,我五哥如今好不容易能走到人前,独当一面,但是相较于其他人,他却是势单力薄的,所以他想要政绩想要得到我父皇的认可,那么他就必须拉拢一些有权势的人,比如…手里有兵权的人,或是能为他树立在百姓或是书生中最好形象的清流之家。”

温婉绵柔的嗓音,缓缓浅浅地说话,全无半点严肃郑重的模样,就像是在说着今儿天气如何一样。

文书绮抿紧了唇,心下却是惊涛骇浪,忍不住抬眼看着楚遥,见她唇边依旧挂着恬静清澈的浅笑,心底的寒意更甚了,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文诗澜不是她的对手了,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一出手就能帮她力挽狂澜,只因为楚遥的眼界早就超脱出去。

以点及面,以柔克刚,这从来都只不过是书中所说,文书绮是从来不信的,但是如今她却相信了,后宅女子或许并不一定是决定因素,却可能成为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