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若兰听到鲍氏说这件事,将愤怒压在心底,淡淡地说道:“也不知道母亲是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消息,母亲也别听风就是雨。”

鲍氏看着庄若兰扭曲的面容,心里畅快。最近为着海兰的婚事,让她一肚子的怒气,现在看到庄若兰不痛快,心里稍微平衡了一些。

彩云等鲍氏走后劝庄若兰:“少夫人也别担心,你看老爷跟大少爷都不相信,都很疼爱姑娘的。”

庄若兰想了好久:“老爷跟大少爷有没有请昭华寺的高僧给珂玥批命。”只有让那些德高望重的高僧批命,才能消除这些影响。

彩云迟疑了好一会才道:“姑娘有所不知,二少爷当日说他是找的昭华寺的如通师父给姑娘批的命。”如通在昭华寺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京城很多夫人都比较信赖此人。

昭华寺的高僧很多,但是高僧不是深居简出不问世事,就是云游在外,他们是不会出来给人出来批命的。这也是月瑶千方百计在如空师父面前表现她在佛理方面有天赋,就是为引发这些人的主意从而能见上一面。

庄若兰恨得咬牙切齿,若是由如通批的命,除非是德高望重的三个大师再给女儿批命,否则是消除不了这个影响的。庄若兰是将马跃彻底恨上了。当母亲的都希望儿女平平安安,可是马跃却是毁了她女儿的名声,而且这样害会影响女儿未来的婚嫁,这让她如何不恨。

月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吃惊不已,气道:“二表哥是不是疯了,竟然跟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过不去。”自己文采不行考不中秀才也就算了,竟然将责任推在珂玥身上,这行为也太下作了。

郝妈妈也觉得这马家二少爷的行为卑鄙了一些,但是这件事月瑶又帮不上忙。

月瑶想了下,还是决定去马府看望一下。满月没去,现在算是补上满月的礼物。

莫氏听到月瑶又要去马府,面上不悦。时不时就出去,一个姑娘家家的总喜欢去别人家窜门,算哪门子事。可是若开口拒绝又没足够的理由。她现在对月瑶是打不得,骂不得,还得当菩萨一般供着:“早点回来。过两日我们去华林寺上香,你也跟着去!”莫氏觉得月瑶身上有一股邪气,她得让普安师太看看这个丫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月瑶也没拒绝:“好。”有了上辈子的经历,月瑶对华林寺万分的厌恶。虽然说华林寺是除了昭华寺外最大最好的寺庙,但是她就是不喜欢,不过也没有合理的理由拒绝。再者上香也是难得的放松,整日关在内院,月瑶也想去外面走走,当是放风也不错。

月瑶到了马府,看着白白胖胖的珂玥喜欢得不行:“以前听说孩子一天一个样,这才多长时间,就长这么大了。”洗三的时候还是一个小不点了,没想到现在又白又嫩,孩子还吹着泡泡,特别的逗人。

月瑶准备的一条赤金锁做礼物,这是月瑶从她娘的嫁妆里挑选出来的,这礼不算轻的了。

若兰笑着说道:“这礼太重了些。”

月瑶将金锁放在了孩子的襁褓里:“当姑姑的给侄女一点东西,哪里就厚重了。”马府对她的关照不是一条金锁能衡量的。

月瑶看着若兰眉宇之间有点忧愁,笑着说道:“表嫂,外面的传闻我也听说了。表嫂不要放在心上,时间长了人也就忘记了。”

庄若兰忧愁的是将来,而不是现在。

月瑶考虑了说道:“表嫂,其实我觉得流言并不可怕,怕的是你将流言放在心里,你现在还没做完月子,若是忧思过度落下后遗症那才糟糕。表嫂,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可能正好趁了某些人的愿。若是你真有个什么,更是坐实了那些传闻。侄女将来的日子就真的难了。”根据妈妈的话,坐月子最少要满四十五天,庄若兰现在还在月子里。

庄若兰眼神沉下去了,若是她真有个什么,女儿可不越发的艰难了,没想到她居然中了鲍氏的算计。

月瑶见着庄若兰的神色,犹豫了片刻后还是说了:“表嫂,其实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办法消除。”见着若兰有些不相信的神色笑道:“表嫂,我上次给你的方子就是最好的办法。若是表嫂用这个法子赚了大钱,马家越来越兴旺,到时候只要对外说着都是珂玥带来的福气,到时候那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月瑶是压根不相信这些传闻。传闻多误人,而且珂玥自从出生到现在马府内也没发生过一件不好的事,至于马跃落榜那该忽略不计。

若兰眼睛一亮,若是如此倒是真的可以消散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是那法子若兰心里没底。不管这法子有没有用,庄若兰也很感激月瑶提的建议:“表妹,难为你想得这么周全。”

月瑶陪着若兰说了半天的话,让庄若兰心情好了不少。一直到月瑶听到马成腾回来了,月瑶才出去。

彩云见着庄若兰的神色轻松了许多,暗暗松了一口气,早知道表姑娘这么会说话,她该早点请表姑娘过来。

庄若兰也觉得月瑶见解很独到:“月瑶心怀宽,想事情也透彻,目光也放得长远。小小年龄,真是难得。”

彩云也认同庄若兰的想法。

彩衣小声说道:“少夫人,那表姑娘说的方子要不要试一下?”

若兰觉得月瑶是一个挺靠谱的人,当下吩咐了彩衣去找她能信得过的人去试验一下。

第142章 上香

莫氏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带着四个姑娘去华林寺。除了主子,丫鬟婆子还有随从有四十多个人。

月瑶看着马车发憷,面色有些发白,说道:“伯母,我还是不去了,山上陡峭,我怕不安全。”怕乘坐马车是假,只是月瑶想恶心一下莫氏。

莫氏沉下脸,不过当着下人的面也不好在大门口训斥月瑶:“总不能因为那件事就永远不上山烧香了。”

月瑶低着头,很是委屈的样子。

月冰眼睛闪了闪,笑着走过来挽着月瑶的胳膊道:“娘,我跟三妹妹一辆马车吧!三妹,别怕,上次的事是意外,这次不会再有事了。”崔妈妈说对外要表现出友爱姐妹,这也没亏了什么,只是做表面文章。

月瑶迟疑了一下后点头道:“好。”月瑶想到去华林寺肯定要见那普安师太。在有了一辈子的经历,月瑶觉得那老尼姑不是个好货,也不是很想见那个老尼姑。可是去了华林寺不见那普安是不可能的了。

月冰坐上了月瑶的那辆马车上。月瑶坐的马车比较简陋,除了坐位什么都没有。远没有莫氏坐的那辆马车的好,莫氏的那辆马车里有茶水跟糕点。

月冰心里腹诽,但是面上却看不出丝毫,说道:“三妹妹,你一个人日日呆在兰溪院是不是很闷呀!平日里你可以过来找我跟大姐,到时候我们四姐妹在一起说说私房话,一起挺热闹的,就跟当日一起学习一般。你说好不好?”

月瑶淡淡地说道:“我喜欢安静,太吵我会头疼。”她可不愿意跟月冰来个姐妹相亲相爱。关系远着,很多话不好说。若是表现姐妹友爱,到时候铁定要生出许多的麻烦事来。

月冰主动与月瑶说了不少的话,但是月瑶面色一直淡淡的,到最后月冰也觉得没趣不再说话了,马车里静静的没一点声响。

汪妈妈看着二姑娘不悦的神色,再望着面色淡淡的三姑娘,心头微微叹气。三姑娘心思太深了,换成其他人哪里能如此的平静。若是夫人想要对付三姑娘,肯定讨不到好。

汪妈妈对于月瑶的冷淡也理解。大夫人莫氏的心思并不难猜,只能说大夫人想法很好,运气不好,碰上了早慧的三姑娘。若是碰到个不懂事的,被莫氏笼络了去,这些钱财也好得。可惜碰到这么精明的三姑娘,夫人是绝对得不到好。汪妈妈有心劝说几句,可惜她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想着等合适的机会再劝一下夫人。

华林寺离京城的路程相比去昭华寺要近许多,从京城到华林寺只要一个时辰。

三月春光如画,沿途的风景勾让人心旷神怡。

月瑶掀开车帘,贪婪地看着外面的美景。月瑶有些惋惜,若是男子随时都可以出来,而女子却只能束缚在后院之中。她想去外面多走动一二、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都不成。

也在这个时候,月瑶萌生了一个想法。若是她出家,出家人没有那么多规矩束缚,这样她能得了自由。不过这个想法一闪而逝,出家了就六大皆空,到时候廷正怎么办?不仅要抚养廷正长大,她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哪里能出家呢!

月冰有心说月瑶,崔妈妈眼见立即对着她摇头。月瑶的规矩学得比月冰的还好,这山上周边都是树木,并没有人,三姑娘如今掀开帘子看外面也不算失礼。

月冰眼中闪现过一抹复杂,她以前觉得月瑶有些傻,哪里会自己晕倒还坚持不懈地抄写经书。现在的月瑶却是让她看不懂,她感觉月瑶好像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连家,不在乎姐妹情谊,唯一在乎的就是廷正。月冰觉得这样的月瑶很自私。

月瑶一直看着外面,看累了靠着车厢眯上了眼睛养身。一直到华林寺,月瑶都没主动跟月冰说话。

一行人是在华林寺的大殿下面下车的。一下马车,月瑶瞧着寺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华林寺的香火很盛,一下马车就是一阵的香味。月瑶看着半中央的大鼎里插满了香烛,袅娜的烟在风的吹佛之下四处飘散开。

月瑶看着过来接待他们的那个尼姑谄媚的小脸,不由一阵厌恶。不过月瑶也知道分寸并没有表现在面上。

众人随着莫氏去了大殿上了香拜了佛祖,然后又轮番在各个殿宇之内烧香拜了各路的菩萨。

月瑶也诚心诚意地上香拜菩萨。月瑶很虔诚,但是她已经不再相信因果报应了。若是真的有因果报应,上辈子的莫氏就不该在害了那么多人还享受了荣华富贵,与其去相信那些虚无缥缈的因果报应,月瑶更愿意相信自己,只能自己才能保护好自己。

拜完了各路菩萨,由着小尼姑引了众人到了后院。华林寺的后院有不少独立的小院,这些小院布置得都不错,回廊下种着一水儿的花草。而她们进去的这个院子正中还有一棵高大的菩提树,像一把巨伞笼罩着庭院。阳光斑驳,从枝叶间零落而下,象是细碎的小金叶子。

月瑶对于这个院子很熟悉,她上辈子经常跟莫氏来寺庙上香,歇脚的就是这个院子。因此,她看着菩提树发愣。

细雨见着月瑶失神地望着那颗高大的菩提树,推了推月瑶道:“姑娘,大夫人跟几个姑娘都进去了。”

月瑶回过神来也跟着进去了。

月环看了这小院。这院子虽然小但是布置很精细,有花有草还有参天大树,家具也都齐全。不像在昭华寺的那个院子,什么都没有,一点都不像是人住的地方。

月环对昭华寺的历史不熟悉,所以心存疑惑,她不明白为什么昭华寺的名气会在华林寺之上。

没一会,一个小尼姑端来了热茶,随后又送来了水果跟糕点。月环忍不住说道:“三姐,这里可比昭华寺的院子好多了。”月环也没其他意思,纯粹就是拿两个地方对比一下。

月瑶当着众人的面自然不可能给月环解释那段历史,只是淡淡地说道:“这里是用来招待来上香的客人,自然要比我们住的院子要好。”

月冰惊讶万分:“不对呀,四妹难道没有去山上,不知道昭华寺的客房是什么样子的吗?昭华寺用来招待贵客的院子,比这里精致十倍不止。”那些院落都是招待皇宫贵族,甚至还要招待皇帝跟皇太后,能不精致富贵嘛!

月环摇头:“我没上山去。”

其他人的眼光一下落在月瑶的身上。众人都认定是月瑶不让月环山上的,所以对山上的事情一无所知。

月瑶面色很平静,并没有开口为自己解释半个字。她好像不知道众人看向她似的。

外面一个小尼姑过来道:“连夫人,师太马上就过来了。”

月瑶眼神一凛,发现自己情绪外露立即低下头。若说月瑶恨普安师太也谈不上,只是不屑了。普安师太是个六根不净的人,为了钱财她做了很多下作的事。

莫氏亲自出去迎接,月盈几个人也立即尾随其后。月瑶顿了一下,为了不表现特立独行,也还是跟着出去了。

月瑶看着穿着一身素衣的尼姑走进来,被压制的记忆又上来了。普安师太与记忆之中是一样的,长得圆圆润润一副很有福相的脸,不说话都带着三分笑,看着像菩萨似的。也因为这幅慈眉善目的外貌让人感觉亲近,所以普安师太在上香的夫人之中很有脸面。

月瑶想起上辈子她就是在普安师太的淳淳诱导之下抄了三年经书差点抄成了一个傻子就感到一阵厌恶。月瑶一直低着下头,所以别人并没看到她眼底的厌恶以及憎恨。

普安师太却感觉到了月瑶的异样,笑着说道:“三姑娘比两年前过来的时候大变样了。”两年前的月瑶看着就是一个小可怜,气色不好,而且一副病怏怏的模样。现在的月瑶不仅精神好,气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月瑶并没有表现出恭敬之色,面色淡淡地说道:“托师太的福了。”月瑶这幅语气一点都不恭敬。旁边的人都听出来了,更不要说普安师太了。

普安师太对于月瑶的态度有些意外,不过她仍然笑着说道:“记得当时姑娘在佛前许下了诺言要为先去的连二老爷跟连二夫人抄满一千卷经书。姑娘的孝心动天,让老尼感动不已。”

月瑶仍然是面无表情:“普安师太说我在一年之内抄写满一千卷孝经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我抄写了一半以后身体受不住。我娘心疼我,托梦给我说孝心不在抄写经卷上,最重要的是要保重好自己。我在佛前发下的誓言我也定然会遵守,到现在我已经抄写了七百卷经书只差三百卷了,在剩下的日子肯定能抄写完的。”她在佛前发下誓言抄完一千卷经书不假,但是却没说要在一年之内抄完。一年期限是普安师太说的。

如果刚才月瑶的言语只是不敬,那现在就是明晃晃地指责了,指责普安师太不怀好心。试想一下,要一个八岁的孩子一年之内抄写完一千卷经书,这不是要人命嘛!

普安师太看着月瑶的眼神一下变得很犀利。她在华林寺内一直都是受人尊敬,那些来上香的贵客也对她客气有佳,今天竟然被一个丫头指责。不过若是现在与月瑶吵闹起来,她就彻底落了下乘:“阿弥陀佛,连姑娘真是孝感动天,竟然引了连二夫人入梦规劝姑娘保重身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月瑶虽然不屑普安,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奈何不了这个老尼姑。普安在华林寺还是很有名气的,京城很多的夫人都很喜欢她。真跟这个普安闹起来,到时候吃亏的只有她。

第143章 冷漠

普安这次过来只是跟莫氏打个招呼,现在得了月瑶这一顿暗讽,心里也不舒坦。与莫氏说了两句就出去了。

莫氏呵斥月瑶:“你的规矩礼仪都学到哪里去了,竟然在普安师太面前放肆。得罪了普安师太你担当得起吗?就算你不要名声,连府还要呢!”

月瑶面色淡淡地说道:“伯母,我只是说了普安师太让我在一年之内抄写满一千卷经文。这话是普安师太亲口说的,又不是我捏造的。”她说的是事实,又没有捏造。

月瑶言语之中的讥讽都不带掩饰的,屋子里的人都听出来了。月冰想出来调和一下气氛,想了下觉得自己不合适,朝着月环使了一个眼色。自己不方便出头,月环方便一些。

月环心里膈应得慌,但却不能逆了月冰的意思:“三姐,普安师太名气甚大,你得罪她没有好处的。”这么问,比较婉转。

月瑶淡淡地说道:“我见玄天大师的时候也是这么说话的,大师没说我有什么不妥当的。”玄天大师可不是普安所能比的。

月冰失声问道:“你真的见过玄天大师?”她是听到说月瑶见过玄天大师,不过月冰并不相信,加上月瑶也没说起这件事,她以为只是谣传。现在月瑶亲自证实了这件事是真的,能不让她惊讶。

月瑶淡淡地说道:“请教了大师几个问题。”

月冰心中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到昭华寺能见到玄天大师,她可定也去的。只要得玄天大师一言半字的好话,胜过她无数的努力。

月盈眼神极为复杂,有后悔,有嫉恨,还有难过。

屋子里的人心思各样,正在这个世外外面送了斋饭过来。

这顿斋饭也不寒酸,一共上了八个菜一个汤,当然全都是素的。饭菜的味道还不错。

四个姑娘上桌吃饭,最显眼的就是月瑶。寺庙都是招待女客,所以吃饭的碗比较小。月瑶吃饭时的礼仪丝毫不差,不过速度却不慢,吃完一碗饭就让身边的丫鬟添饭。

不怪她吃这么多,一碗饭就是平日小半碗都不到。而她消耗又大,早上起来打了半个时辰的拳,上午又转了那么远的路,吃六小碗饭真的很正常,要怪就怪这碗太小了。

莫氏在月瑶第二次喊添饭的时候忍不住扫了一眼。月瑶在第四次喊添饭的时候,不仅桌子上的人看着她,就是屋子的其他丫鬟婆子也都看着她。月盈月冰三个人都只吃两碗,这么一笔月瑶可以说是饭桶。

月环看月瑶一点都没顾忌对众人异样的目光,继续让丫鬟加饭。她心里很羡慕,她们正在长身体,平日在府邸吃两碗饭足够了。可是这里的碗小得很,两碗根本吃不饱。可她有顾忌,不敢再添饭。

月瑶吃了个八分饱:“伯母,我想在寺庙里走走,消消食。”昭华寺管得很严,不能随意走动。传闻之中的美景月瑶也没机会观赏。至于华林寺,月瑶记得好像没什么好景色。不过能出去走走透透风,不要面对莫氏,月瑶还是愿意出去走动的。

月冰也想在寺庙看看风景:“娘,我也想在寺庙走走。娘,我们很快就回来了。”一年到头难得出次门,也想在寺庙内走走。

莫氏也没拒绝,华林寺都是女眷,名声也一向都很好,不担心有什么不妥当的事。:“去可以,不过你们身边不能离了丫鬟婆子,半个时辰后得回来。”

月冰喜笑颜开:“大姐,四妹妹,你们要不要也去看看。”

月盈不大想去,月环却是站起来道:“自然要去观赏下寺院的美景了。”大家都去自己不去,可不是傻的。而且月环不愿意单独跟莫氏呆在一起,很有压迫感。

华林寺的景色也不错,枝叶葳蕤繁茂,一碧浓翠欲湿人衣。月瑶慢慢地观赏着景色,月冰却对这些景色视若无睹,走得很快。

最后七拐八拐沿着甬道走了几十步拐入到一层庭院。众人进去,没想到小小的一方庭院里还有一个青砖垒就的小池塘,池塘里种满了荷花。若是夏天必定满院荷香。

月冰眼中有着失望。

月瑶眉眼动了一动,月冰如此兴匆匆的,难道是来来这里看什么人不成。月瑶想起当年被莫氏污蔑私相授受的罪名心头一动,难道…

月瑶自行摇头,应该是自己想多了。月冰现在才几岁,哪里就会有这样的心思。

月冰进了一个院子,院子里空空的。月冰很失望:“牟姐姐今日没来呢!”

月环以前没听月冰提起过,所以有些惊讶:“二姐姐,谁是牟姐姐?”月环想着应该是闺蜜了。

月冰望了一眼月环,以前月环都是跟在她身边的不可能不知道牟青莲,没想到这一摔真的将很多事都摔没了:“以后你就知道了。”

月冰掉转头出了院子,就看见月瑶还在不远处。月冰觉得月瑶走路跟蜗牛爬行似的:“三妹妹,你走路怎么这么慢?”

月瑶扫了众人一眼:“我这是消食,走这么快做什么?再者也没满半个时辰了。二姐姐若是有事先回去。我待会也会回去的。”

月冰不可能丢下月瑶自己回去了,于是一行人在寺庙之内转了小半圈。

华林寺都是女子上香拜佛,男子不会入后院的。几个入口都把持得很森严。并没有经文里说的那些寺庙碰到英俊的少年郎。

汪妈妈看了看日头,以众人都能听到声音提醒道:“二姑娘,时辰差不多,再不回去夫人就该派人来寻了。”四姑娘的神色有些奇怪,好像有话与三姑娘说似的。不过瞧三姑娘的态度仍然是冷冷淡淡的。汪妈妈觉得月环也机灵,既想与二姑娘交好也想越四姑娘交好。可是汪妈妈却不会称心如意。

一行人还没到院子就听到里面的说话声,里面还夹杂着笑声。月瑶的记性不错,听到那声音皱起了眉头。还真是冤家路窄,怎么就正巧碰上了沈家的人了。

屋子里的人正如月瑶猜测的那般,就是沈家夫人牟氏,旁边还站着她的女儿沈品兰。牟氏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夭折了大女儿,所以她极疼这个小女儿。

坐上上首的牟氏穿着一身水红色银错金的织锦短袄,外罩一件石青色丝绒银鼠皮袄,下着石榴红软纹束腰长裙,头上梳的是端正的朝阳五凤发髻,发髻间插了一支烧青的斜凤簪,鬓边还压着一朵红珊瑚蜜蜡海棠珠花。富贵非常。

牟氏与莫氏年龄相当,但是两人一起很明显莫氏老了许多。多活一辈子月瑶懂了许多,一个人的品性其实可以从穿着打扮上看出的。一般来上香的都穿的比较素淡,像莫氏就穿的是檀色的衣裳。

牟氏看着月瑶也皱了一下眉头。月瑶穿着打扮都太素淡了,一身苏锦流云白色长裙,外面穿着一件水蓝色的褂子。鬓角插了两朵家常绢制的素色绢花,发间无珠翠,耳朵上也没着耳坠,只有手腕上戴了一串桃木珠子。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重孝呢!

月瑶随着月冰一起行礼。

牟氏本来看着月瑶冷冷清清完全没了这个年龄的朝气与活力她就不满意,如今礼数也这么敷衍,对这门亲事越发的不满意了。凡事有了对比就能分出好坏来,牟氏的大儿子沈从文也定亲了,定的是太仆寺卿的嫡长女林氏。林氏每次见到她都恭敬有加,哪里像月瑶好似没见着她似的。

若是按照礼数来说,月瑶对未来婆婆的态度确实怠慢了。只是月瑶根本就没将牟氏放在心上,她没打算嫁到沈家去,所以根本就不会去要讨好牟氏。而且她也很清楚牟氏的性情,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再讨好也不会让她喜欢的。

月冰对月瑶这幅神情只有敬佩的。那个姑娘见到未来的婆婆不是恭恭敬敬的,偏偏月瑶仍然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模样,丝毫不担心被婆婆不喜。月冰心里宽慰了,之前的那些纠结完全没必要,因为月瑶被父母双亡打击得连性子都变冷了,并不是针对她。

汪妈妈很敏感,她觉得月瑶很不对劲,三姑娘表现出来的态度好像她面对的不是未来的婆婆,而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汪妈妈知道月瑶是一个很聪慧很有心计手段的人。比如三姑娘知道需要马家当靠山,就与马家的人处得很好;需要李家的助力,就与李家处得很好。可是现在三姑娘的态度却让人不能理解,要说三姑娘不知道这么做会意味着什么她是决计不相信。既然知道还去做了,就肯定是另有打算了。

汪妈妈再敏锐也不可能想到月瑶竟然不愿意嫁到沈家去。

唯一能猜测到原委没觉得惊讶的只有月环。看着月瑶对牟氏的态度月环就猜测到这沈夫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月瑶性子宽厚,却对她这么冷漠,肯定是上辈子做了伤害月瑶的事。

品兰拉着月瑶的手笑眯眯地侧着头道:“月瑶姐姐,我老早就听说了你,一直想认识你,今天终于得偿所愿了。”

品兰今天穿着青莲色的袄,下面穿着一条银红的裙,梳着双螺髻,上面插着几朵精致的珠花,胸前挂着个金质长命锁。皮肤白皙,脸蛋白里透红,一双漂亮的杏眼好像能透露出光泽,鼻子小巧挺直,嘴唇玲珑,是一个非常可爱讨人喜欢的小姑娘了。

月瑶按捺住想要甩开品兰的冲动。上辈子她与品兰其实也算是闺中好友了。她上辈子性子简单,而品兰也是一个心思单纯的人,两人相处自然很融洽。只是这辈子月瑶却不打算再与品兰有过多的接触,经历了那些事,她不愿意再与沈家的人有过多的牵扯。等时机成熟了,她就会去退亲。

月瑶自动忽略了若是沈家不退亲会怎么样。她很确定,只要她主动提出了退亲,沈氏肯定乐意。当然,退亲不是说说,肯定要经过详细周密的筹谋,只是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

品兰感觉到月瑶对她的排斥,嘟囔着嘴道:“月瑶姐姐,你不喜欢我吗?”品兰倒不是性子不好,只是很天真,她没感觉到这句话说出来会让月瑶尴尬。

月瑶看着抓着自己胳膊的那双手,她是真的不习惯被人这么亲近:“没有不喜欢,只是我们还不熟。”就算熟悉,她也不喜欢被人抱着胳膊,太亲密了一些。

品兰脸一下红了,她只想着这是未来的二嫂,自然就觉得亲近。却以下忘记了这是她与未来二嫂第一次见面,激动之下就忘记两人并不熟悉。品兰心思比较单纯,没想太多,只觉得月瑶可能就是性子有些冷:“等我们熟悉了就好了。”

月瑶笑了笑。

牟氏看着月瑶对女儿敷衍的态度,很是不满,只是当着莫氏的面也不好说什么,说多了也会落入下乘。牟氏寒暄了两句就告辞了。

莫氏送走了牟氏,再回头看了月瑶一眼。还没进门就让婆婆生厌,以后嫁入沈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的。莫氏也没这么好心提醒月瑶,看着外面的天:“我们也该回去了。”

月盈看着月瑶淡然的态度忍不住问道:“三妹妹,你刚才怎么能这样,沈姑娘主动示好,你就跟她处好关系的。”小姑子主动示好,这是多好的事,月瑶竟然爱理不理。她想要这样的机会却没有。

月冰也是一脸的担忧:“三妹,你得罪了未来的婆婆跟小姑子,以后嫁入沈家你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是为你担心。”

月瑶轻笑:“担心什么?有什么好担心的?”反正她又不会嫁到沈家去,得罪了牟氏又如何。

月盈哑口无言。

莫氏脸一下黑了,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莫氏冷笑,现在在府邸当姑娘,碍于名声她不好折腾最多就是私底下做做小动作。可是等嫁了人,沈夫人是正经的婆婆,婆婆要整治儿媳妇有的是手段,到时候有的这个鬼丫头受了。

月盈以为月瑶是真的不明白:“三妹妹,沈夫人是你未来的婆婆,你现在不给她跟沈姑娘的面子,她们肯定会对你有意见的。”

“我心里有数。”月瑶面色很平静,丝毫看不出忐忑。

汪妈妈诧异地看了月瑶一眼,她到现在也没看透三姑娘的底。汪妈妈心里嘀咕着是不是有什么是她们所不知道的。

沈品兰心思单纯是没错,但是月瑶冷淡的态度她还是感觉得到。沈品兰很奇怪地问道:“娘,月瑶姐姐好像不喜欢我?是不是我有哪里做得不好?”沈品兰是沈家唯一的女儿,在沈家就是一个宝贝疙瘩,父母疼爱,两个哥哥也很喜欢她。这也养成了她天真可人的性子。这样的姑娘本来是人见人爱的,可惜偏偏碰上了性子冷漠的月瑶。

牟氏心里对月瑶再不满也不会在女儿面前也难听的话:“估计她本性就是这样,兰儿不需要放在心上。”

回到府邸,牟氏就跟沈迁说了这件事:“这孩子接人待物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也就是酸了,偏偏性子冷漠孤僻,以后可如何是好。”儿子受不受得住住暂且不说,她现在是一千个瞧不上月瑶。

牟氏对于沈迁不得她同意私自定下这门亲事非常不满。她见过月瑶两次,越看越不满意。命衰,克死了自己的父母,还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克她们。性子也冷冷淡淡的好像谁欠她钱似的。她是娶媳妇回家,不是娶一尊佛回来。

沈迁觉得牟氏危言耸听:“这孩子没了父母,去年又没了祖母,可能到现在还没缓过神来了。等过两年就好了。若是再不成,等过门后你好好教,那孩子聪慧,学什么都很快的。”沈迁去江南见过月瑶,那时候月瑶还很小,在连栋博与马氏的冲下之下,也是天真烂漫的,沈迁当时也是极为喜欢的,这才将当日的戏言变成真的。

牟氏再不甘心也知道这门亲事不可能退,也正因为不能退才让她更恼火了。

品兰却将今天碰见月瑶的的事告诉了沈从浩:“二哥,你不知道月瑶姐姐长得可漂亮了。而且懂得也多,我很多不懂的问她她都告诉我。”品兰性子纯真,并没有因为月瑶态度冷漠就嫉恨在心。

沈从浩如今也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不过他自懂事就知道了自己有一个未婚妻,还是一个才女。这会听妹妹说未婚妻很漂亮,心里很高兴。未婚妻有才有貌还能不让她满意。

品兰说了好一会最后胯着一张脸:“二哥,其实我挺喜欢月瑶姐姐的,只是她好像不的喜欢我。”

沈从浩一愣,转而揪了一下品兰的鼻子笑道:“我们兰儿这么可爱她怎么会不喜欢你。可能是因为还不大熟悉,等熟了就好。”

品兰听了这话笑道:“二哥跟月瑶姐姐真是心有灵犀,月瑶姐姐也说不大熟悉。嗯,等以后熟悉了就好。”

沈从浩莞尔一笑,心里却是有些遗憾。上次在酒楼见了月瑶一面,可惜带了面纱没见着容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到本人。

郝妈妈觉得月瑶今天的行为有些过了:“姑娘,沈夫人是你将来的婆母,沈姑娘是你的小姑子,你今日这么对她们,等来日她们十倍加以还之。得吃大亏呢!”

”月瑶面露嘲讽:“大亏?”见着郝妈妈的神色也不欲多少:“妈妈,我有分寸的。”等到了时候,就算沈家碍于情面不提退婚,她也会主动将这门婚事退了。对上牟氏这样的婆婆,除非后台足够硬,否则当她儿媳妇肯定是要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第144章 彩缎

庄若兰做了四十五天的月子,这四十多天还算顺利。庄若兰出月子后就让负责染料坊的管事过来。

庄若兰摸着细腻光滑的红布:“这是我们布庄染出来的?”若是的话,那证明月瑶给的秘方是真的了。

管事的满脸喜色:“是啊,少夫人,都是我们布庄染出来的。”管事的不知道庄若兰哪里弄来的秘方,他也不知道这秘方是什么,但是对他来说,这是一件大喜事。

每一种颜色需要的材料都不一样,所以月瑶当日给庄若兰有八种染料方子,除却气色的,另外的就是那累死彩锻的秘方。这个秘方还在庄若兰手里,并没有配出去。

庄若兰自言自语道:“若是最后的秘方也是真的,那可就真发财了。”现在着七色的布料染出来,染得极好,跟却没有最后的方子来得珍贵。前面的方子都是对的,那最后的肯定也不差了。

月瑶将在华林寺看到的景色都画了下来,画好以后给郝妈妈看:“妈妈,你觉得这画与实景如何如何?”

郝妈妈认真看,看完以后笑道:“这画画得很好,但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郝妈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出来,但就是感觉少了点东西。

月瑶思冥想,想了大半天最后烦闷了干脆放下画笔到院子里走走。等看到水缸里的金鱼,月瑶眼睛一亮。回了画房重新开始画,这次在池塘里添上了几条吐着水泡泡的鲤鱼。画完以后再给郝妈妈看。

郝妈妈笑着说道:“现在这样看着好多了。”有了着几条鱼儿在水中,增添了活力。若不然只是孤单单的池塘跟没开的荷花,让人看了觉得很沉闷。

月瑶不由摇头,还是她的水平没到家。若是到家了,单单画荷花就会让人觉得瑟吉欧佳作了。

月瑶想起了文先生忍不住嘀咕,都送了好几封信去江南怎么先生一封都没回呢?难道先生连回答她一些问题都不愿意,以先生的为人应该不至于呀!最后最后放弃了,反正玉山先生说了,她以后有问题可以找他。

庄若兰吩咐了好了人选,铺子的地方也开始挑选了。这时候马成腾请了她到书房,与妆容兰谈起了马鹏的亲事。

庄若兰差点没吐血,小叔子说自己女儿是衰命她还没算账,现在还想让她给说媒:“公公也知道,这一年我基本都在府邸没怎么走动,外面的事情也不大清楚,等我打听到适合的就跟公公说。”再郁闷,但是公公开口给小叔子保媒,直接推脱也扫了公公的面子。庄若兰采用了惯常的法子,拖字诀。

庄若兰其实有时候对马成腾挺无语的。说他愚笨,可是人家是官老爷,当官这么多年也没出过什么差池。可你要说他是个聪明人那可真抓瞎,聪明人就不会让马府在京城沦为笑柄,不会任由继室的儿女被养废,更不会在女儿最关键的时候送女儿回老家。一个睿智的人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

庄若兰只能庆幸丈夫一直都是清晰的,从没做过犯傻的事。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马鹏一回来,庄若兰就将这件事告诉她了。

马鹏面若寒霜道:“若兰,这件事你不要插手。这爹找你,你就往我身上推。给他说亲,没得祸害别人家的好姑娘。”所谓亲疏有别。马跃说珂玥八字不好马成腾固然很生气,但过后就将将这件事忘了。但是马鹏不一样,珂玥是她亲生女儿,还是第一个孩子,马鹏疼都来不及哪里舍得让女儿受一分委屈。偏偏马跃说珂玥八字不好,这让马鹏如何不恼怒。马跃以前是各种瞧不上木讷愚笨的马鹏的,所以兄弟两人关系一直都不融洽。不过以前马鹏不得马成腾喜欢,也就默默忍受,如今还想欺到他的头上,门都没有。

有了丈夫的支持若兰心里也舒坦,不过为了应付马成腾,也寻了两家姑娘:一个姑娘家里从商,将来嫁资丰厚;另外一个姑娘是一个七品官员的嫡次女,不过这姑娘不管长相还是才情都一般。

马成腾对于庄若兰的人选很不满意,怀疑庄若兰很不用心。

庄若兰心里很不舒坦,她能在十日之内挑选到这两天已经很不容易了:“爹,你瞧上的那几户人家我都提地跟他们的夫人或者当家奶奶提了,可是都被婉转低拒绝了。爹,我也没办法。”对方听到是马府的二公子就拒绝了。庄若兰能了解为什么这些夫人会拒绝,马跃没有共鸣,长相最多算清秀,人家那里看得上。

就庄若兰自己认为,马跃连这两户人家的姑娘都配不上。别的不说,单就说珂玥的事,自己一个大男人考不上竟然将罪责推到她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儿身上,这样的男人怎么能靠得住。

马成腾心里有些大儿媳阳奉阴违。

马远觉得大少夫人挑选的几户人家都不错,特别是那商户人家的姑娘,除了长相一般,嫁妆绝对很丰厚。马远插了一句话:“老爷,二少爷没考中秀才将落选的责任归咎在珂姑娘身上,怕是这件事让大少爷跟大少夫人心里有了疙瘩。”马远作为奴仆,是本不能议论马家主子的是非。只是马远自小与马成腾长大,对马成腾忠心耿耿,他不喜欢老爷因为二少爷而让大少爷难看。马家将来要靠的是大少爷,老爷以后也要靠大少爷。至于二少爷,能不靠着老爷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