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伙计笑道:“这位爷说的是,今天是十五元宵,我们东家也弄了好几个灯谜,如果有人猜中了,就可以选一件东西,虽然不贵,也是本店的一片心意。各位爷和姑娘,你们学识渊博,肯定能猜的到的。”

那灯谜在下面的大厅里,六爷让大家先吃会儿东西,一会儿下去看看,说这承安坊的灯谜每年都着实有趣。

大家的兴致被吊了起来,就想着等会儿下楼去猜灯谜呢。就连勖哥儿都有些跃跃欲试。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最容易被大家忽视啊,撒花吧。

61偷听

“令齐,你们也在这里?”出了包厢,就见对面的包厢也开门了,出来的竟然是威远侯丁家的四爷,“我姐夫他们没有出来?”

丁四说的姐夫就是曾家五爷曾令扬,娶的就是威远侯府二房的嫡长女丁氏,曾六爷笑道:“呵呵,五哥他有事儿呢,出不来,就我们几个出来了,怎么着,你们要出来也不和我提前说一声,咱们刚才可以一处嘛。”

“哟,我还不知道你,你肯定乐意单独呆着,呵呵。这不就是一处了,咱们下去猜猜灯谜去?”

“正好,一起去。”大家都是世交,所以也不必多介绍,一群人就下去了。丁家的几个姑娘朝后,和曾令宸他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就慢慢的下楼了。

到了楼下,又碰到了几个相熟的人,大家就嬉笑着去猜灯谜去了。

曾令宸一直拉着小侄儿的手,也有兴趣的看灯谜,不过勖哥儿悄悄的拽了拽曾令宸的手,曾令宸问道:“勖哥儿怎么了?是想净手吗?”

勖哥儿满脸通红,这九姑姑就不能说点好的?“九姑姑,七姑姑不见了!”

啊?勖哥儿是小声的说的,这七姐姐不是跟着他们一起下来的吗?平时勖哥儿对七姐姐也没有这么关注啊,现在这是个什么情况?

“我也看到胡表叔在楼上了。”勖哥儿语出惊人,曾令宸心里一跳,胡望舒对自己的七姐姐有那么一层意思,这个曾令宸也是清楚的,还是三婶她到娘那边有意无意的说出来的,只是听那话的意思,胡夫人有些不乐意,这事儿就一直成不了,看七姐姐平时也什么都没有表示,难道都是假象?

这可不行啊,要是真弄出点什么事儿,那可就糟了,女儿家的名声最重要,七姐姐要是犯了糊涂,和胡表哥私相授受那可就落了下乘了,到时候就是胡舅母同意这门婚事,以后也过不上好日子。

曾令宸和勖哥儿对视了一眼,然后就悄悄的朝楼上走去了,这事儿也不易多少人知道。不然就糟了。

两人到了楼上一看,几个包厢都是空的,大家都下楼了,最里端的拐角处会不会有人呢?其实倒不是有多危险,因为下面都是人,真的有危险,直接大叫大家都听到了就能上来。

“七表妹,我,我真的会让人上门提亲的。”有男人的声音传来。

“胡表哥,男女授受不清,胡表哥是男人,被人发现了,不过是说几句闲话,对我而言那就是要命的事儿,还请胡表哥让一让,我要下去了。”

曾七姑娘因为肚子有些不舒服,所以和丫鬟找了伙计去净房,出来的时候碰到了胡望舒也从那边的净房出来,然后胡表哥就有些话想跟这位七表妹说。曾七姑娘也不敢大声嚷嚷,怕把别人给引过来了,到时候真的就坏事了,她是个庶女,在家里地位也不怎么样,平时都小心翼翼的,没想到还是会遇到这样的事儿,想到嫡母要是知道了,自己还有个好?

胡望舒今天出来,也没有想到会遇到曾七姑娘,这大半年他也有意无意的跟小姑母和自己的母亲说了想娶曾七姑娘的事情,只是一直没有如愿,心里着急的很,见这边只有曾七姑娘,就想着跟她说几句话,好歹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少年人都是头脑发热的人,胡望舒忘了自己这样做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胡望舒正要说,就听见什么东西响了一下,吓了一跳,而曾七姑娘则借着这个机会一下子跑开了,胡望舒觉得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怎么这就走了?又怕真的有人听见了,然后在楼上看了一圈,见没有人,只当那个响声是哪个包厢的摆设不小心掉下来了,自己也就放了心,整理了一下衣服,也下楼去了。

曾令宸见胡望舒下楼了,才和勖哥儿从一个包厢的幔子后面出来,幸好没有看见啊,不然真的是挺尴尬的。刚才是那这屋子里的一个茶具给扔下来了,然后自己和勖哥儿躲在了后面的幔子里,就是给七姐姐解围的。现在看来效果还真不错。

不过也说明胡表哥这个人吧,还是没有经历事儿啊,这要是真的被别人发现了,可不就是糟了。

虽然一般人遇到这个事儿,也不会到处乱说,但是要是遇到的是冤家对头或者是长舌之人呢?就这么堵着人说要提亲,还就在那过道拐弯处,你能不能找个隐蔽的地方啊。

唉,想哪里去了,就是隐蔽的地方也不成啊,真是有些糊涂了。提亲这个事儿是长辈操心的事儿,你说提亲就提亲?现在的婚事哪里轮得到本人做主了?这不是空口说白话吗?

还好七姐姐是个明白的,没有被说服,不然真的是有的麻烦了。

“勖哥儿,刚才看了一圈,都没有人吧。”曾令宸再次问道。

勖哥儿点点头,“没人,除了我们。”

那就好啊,她和勖哥儿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这个胡表哥,最开始看他还挺稳重的,怎么现在做事儿这么不靠谱呢?果然是感情冲动了?

“这事儿就咱们两个人知道,千万别和别人说,知道吗?”曾令宸叮嘱道。

勖哥儿点头,心道,九姑姑,你也太不信任我了!我是多嘴多舌的人吗?

“好了,咱们起来,来,姑姑给你拍拍灰,一会儿要是他们问起来,就说是你肚子不舒服,我陪着你上净房了,知道不?”

勖哥儿点头,让九姑姑给自己拍身上根本就不存在的灰,两个人若无其事的离开了这个包厢,没有人看见,在他们后面出来了两个十来岁的少年,要是知道了,真是恨不得灭口呢。

“呵呵,有趣,幸亏咱们藏的好,不然就听不到这么有趣的事儿了。”穿着黑色长衫的少年笑道。

刚刚他们在这个包厢的里面,正要出去的时候,就看见这两个小家伙悄悄的过来了,那姑娘还把一个茶具给推到在地上,接着就藏在了那厚厚的幔子后面,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儿啊。

另一个穿着月白色长衫的少年说道:“先不要下去了。”

那黑色长衫的少年一开始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后来想了想就明白了,这要是自己和表弟这个时候下去了,那不是明摆着上面还有人吗?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下去了,等人都上来了或者人走光了再下去也不迟。

“我还想着下去猜几个灯谜呢,现在好了,也没有机会了。”

月白衫的少年说道:“这承安坊姑母也是有股的,你就是少东家,去了有意思吗?”

“你真是没有意思,一本正经的,没看到我在说笑话吗?还是那姑侄两个有意思,呵呵,

想一想,就觉得好想笑。”

“那就不要想了!”

唉,黑色长衫的少年觉得无趣,这个秦睿,真的被堂舅给教的无趣的很那。

“那个小姑娘我倒是像在哪里见过的,有些眼熟。”黑色长衫的少年现在一本正经的说话了。

“是镇国公的九孙女,在黄家见过。”月白长衫的少年说道。

“哟,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那不是看蓝牡丹的那次吗?原来是她啊,皇后舅母的外甥女儿,说起来我们也是亲戚呢。”这人是文乐长公主的独子俞墨,而那月白色长衫的少年正是恭王爷的嫡子,秦睿。恭王府的六爷。

“那岂不是跟你们还有过节?我记得你们家的四姑娘还把人家给伤了呢,啧啧,说起来,这都是缘分那。难怪我觉得这姑娘长得眼熟,跟曾三长得是挺像的。”曾令哲是在皇宫当带刀侍卫,而俞墨也经常进宫,所以见得也多,而曾令宸和三哥的眼睛挺像的。

“这姑娘倒是有些急智,不愧是镇国公的孙女呢。呵呵,你说要是我们告诉这姑娘我们也偷听了那件事儿,她会怎么样?”俞墨是满脸的兴奋。

“你话真多!“秦睿淡淡的说道。成功的把俞墨给说的闭了嘴,这家伙,真是无趣的很。

曾令宸和勖哥儿又悄无声息的从楼上下来,看见在里面的七姑娘,因为心神不宁,倒是没有发现他们,而已经和曾家几个爷说到一块儿的胡望舒也没有注意到他们两个,就放了心,其实吧,大家都挺能装的,她也是白操心了。

至于回去跟不跟娘说,曾令宸想了想,还是算了吧,要是说了娘肯定要找七姐姐问话去,现在关键是七姐姐是知道分寸的,这都好说,要是她像二姐姐那样不知道好歹,她才不打算替她隐瞒呢。

知道好歹的人都会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来,相信胡表哥也没有机会再单独见七姐姐了,而胡舅母那边过完年肯定要要把他的婚事给定下来,这样就尘埃落定了。

至于七姐姐的丫鬟,哪个人没有个心腹丫头,她要是说出去了,最后她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

真是的,她小小的年纪,操这么多心干什么啊。还是好好的享受童年生活才是最好的。

大家围在一起猜灯谜,也得了许多新奇的玩意儿,还有好些都是海外来的东西,时辰差不多了,大家又到太和楼附近看了烟花,时间已经快到子时了,大家都有些昏昏欲睡。六爷曾令明就安排大家去坐马车回家去了。

这个元宵节除了遇上七姐姐的那个事儿,其他的都是很愉快的,曾令宸猜着,今天晚上,七姐姐肯定是睡不好了,毕竟一个小姑娘遇到这样的事儿,还必须埋在心里,又战战兢兢的,真是很不容易啊。

倒是曾令宸,想开了就没事儿了,又因为累得慌,所以一觉睡的香甜,第二天精神抖擞的。当小孩子真的很好啊。曾令宸感慨。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君驾到。

62不要看表面

“娘!”李氏把人都遣开了,神情有些严肃。曾令宸忙问道:“娘,是不是小九做错什么了?”

唉,李氏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真是对这小丫头狠不下心来,不过还是板着脸说道:“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儿瞒着娘?”

曾令宸心里一跳该不是娘发现了什么吧,到底不敢骗娘,又不能说出来,只能低下了头。

“你这孩子!”李氏有些无奈,“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是做事儿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自己的安全?”

听这话的意思,曾令宸就知道娘肯定知道了元宵节那天的事儿,那是谁跟娘说的呢?自己身边的丫头肯定不会说的,勖哥儿也不会多嘴,难道是七姐姐身边的丫头怕但责任,所以私底下把事情告诉了娘?

“别猜来猜去的,娘要知道什么事儿还不是明明白白的?不过娘也不是什么都要盯着你们的人。只是这次娘要告诉你的是,别小瞧了你七姐姐。”

曾令宸瞪大了眼睛,“难道是七姐姐自己到娘这里说了?”要真是这样,平时自己还真是小瞧了七姐姐呢,这事儿能破釜沉舟的跑到嫡母面前说,那得要冒风险的啊。

李氏道:“还不算笨,能想到这个也不错,不过你七姐姐也知道为娘的性子,还不如坦白说出来,免得到时候我从别处知道,对她不利,这样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

曾令宸点头,所谓坦白从宽,七姐姐本身是被动的,这事儿遮遮掩掩的,还不如直接说给李氏,那样显得她坦荡。不然以后事情从哪里传出来,那就是小事成大事儿了。

“你七姐姐虽然这样,可以说她胆小,但是未尝不是一种聪明呢。娘倒不是因为你瞒着娘没有说这个事儿,而是因为你和勖哥儿胆子也太大了,怎么就能冒冒失失的自己去看呢。多少祸事可不就是发现了别人的私密,然后被灭口的?你和勖哥儿才多大?万一对方恼羞成怒,起了歹心,你们有了什么事儿,家里人该多伤心?可不要说对方是你的亲人,有时候亲人也会背后给你一刀。何况是做这种事儿?”

曾令宸虚心听教,也不说自己和勖哥儿都想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地方只要大喊一声就都知道了,娘这也是为自己和勖哥儿着想。

“娘,我错了!以后再也不这么莽撞了!”曾令宸保证。

自己的一个主张,就让亲人这么担心,以后做事儿可得想的走全了。

李氏见女儿已经认错了,就不想再多说下去,自己的闺女自己知道,不是那种没有分寸的孩子,这次把她叫过来说一顿,也不过是想让她心里警醒着些,顺带也让她以后做事多想一想。

“嗯,娘可记住你的保证了,没有下次了啊。”李氏说道。

“知道啦,娘我很惜命的。娘,你累了,小九给你捏捏肩膀。”作为最小的孩子,是有权利撒娇的,如今惹了母上大人生气了,当然要多撒撒娇了。

九姑娘曾令宸不去猜测到底是谁告诉娘,自己和勖哥儿偷偷上去看那件事的,必定是身边的人,按说身边的人出现叛徒了,该很生气才是,毕竟那是不忠的表现,但是因为是自己的娘担心自己,完全是一片好心,自己呢,又是才七岁的小姑娘,难道真的要发一顿脾气,把自己身边的人给大骂一顿,才叫好?他们也是为了自己好啊,何况告密的对象是娘亲,如果因为这个事儿就喊打喊杀的,那就是太不懂事儿了。

当然,随着自己年纪长大,也要慢慢变得被人信任才对,所以说,不能嘴上说说,让下人忠心你,而是让你本身的行为,让大家信任并忠心与你。

不要说,当下人的本来就是要忠心的,那样只要求对方而自己不作为的,也算不得什么本事了。

曾令宸从李氏那边回来,丫头们给她换了一身家常的衣服,曾令宸拿了一本书看,屋子里点着香,静悄悄的,她想起今天的事儿,又觉得这人那,真的是不能只看表面呢,说七姐姐胆子小吧,这件事儿她还真的豁得出去呢。竟然直接就说给娘知道了。庶女做到她这个地步,也算是很好了。

因为没有优势,所以一切都听嫡母的,这样的庶女,只要嫡母不是特别刻薄的,应该都不会为难她。而娘当然不是那种刻薄的人,所以七姐姐还真是能过的很好。

相比较二姐姐来,七姐姐真的是聪明人那。

算了,纠结这么多干什么?只要记住了,能在这大宅门里安安稳稳的过下去的,都不是简单人,别以为自己受宠,就觉得自己万能无敌了。很多人都是深藏不露呢。

三月份曾令宸过完七周岁的生日,六姑娘的婚事也提上日程了,京兆尹冯大人急需娶一个当家主母回去管理后院,所以六姑娘及笄后就要嫁出去了,只不过是镇国公府的姑娘嫁出去,也不能马虎了。

而三太太也带着六姑娘过来,请大太太帮着□几天,好歹能学学怎么管家,不然嫁出去了,手忙脚乱的,惹人笑话。

李氏也笑着答应了,让六姑娘跟着她,这一段时间都跟进跟出的,虽然只能学个皮毛,但是也受益。

太夫人胡氏本来对这桩婚事就不怎么满意,国公府的姑娘,给人当填房,真的是很不好听,索性来了个眼不见为净,跟着几个小孙子孙女乐乐呵呵的享受天伦之乐。

七姑娘自从元宵节后,就少进少出了,而李氏知道了那件事后,也没有责怪她,只是作为嫡母的,少不得要给她打听婚事,已经放出风声,大房七姑娘要定人家了,只要是有心的,都会上门来问问的。

七姑娘好歹是镇国公世子的女儿,虽然是庶出的,找个中等偏上的人家,也是很容易的。

勖哥儿是个嘴巴严的,上次在承安坊看见的事儿,愣是谁都没有告诉,这小子的保密功夫真的是不用交代的。

“太夫人大喜!”五姑奶奶婆家的管事婆子一脸喜庆,“我们四奶奶于昨天晚上生下来一位小少爷,母子平安!”

四太太蔡氏满脸的激动,只不过上面有婆婆,还没有发话,她也不能先说什么,太夫人胡氏也喜道:“好好好!五丫头是个有福气的,快快准备,四太太跟着去看看五丫头去。”虽然是嫁出去的姑娘,但是能一举得男,也是在婆家站稳了脚跟,这个时代,子嗣是第一重要的,能生下儿子,那就是大功一件呢。

四太太蔡氏忙谢过太夫人,她的亲闺女生了儿子,还母子平安,这真的是老天保佑啊。世子夫人李氏也笑着让人准备了礼,让四太太带过去。就是太夫人也把自己手里的一棵百年人参送了过去。

把六姑娘看得是眼馋呢,想着以后自己嫁人了,生了儿子是不是有这样的待遇,又想着甭管怎么说,自己可是和太夫人有血缘关系的,就算是庶出的,也比嫡出的五姐姐要好一些,五姐姐虽然是嫡出的,但是却和太夫人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呢,四叔是庶出呢。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

因为有了这个喜事儿,所以太夫人胡氏一整天都很高兴,不过洗三的时候却不让曾令宸去,怕出现什么事儿。曾令宸想着,去了也是被人拘着,还是不去为好。

而四姑奶奶曾令依则是满心的焦虑,因为她到现在身上还没有动静,这五姑奶奶还在后面嫁人的呢,都已经生了儿子了,只有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在婆家也过的不好。自己姨娘现在也不受宠了,跟三太太小胡氏那边也说不到知心话,真的是心里煎熬。

几个出嫁的姑娘,一个二个都有孩子了,为什么就她没有?又见六姑娘整天跟着大伯母进进出出,一副要飞上天的样子,就不得劲儿,她虽然嫁人了,但是管家根本就轮不到她,如今见了六姑娘的轻狂劲儿,就有些看不顺眼,话里就带话了:“六妹妹倒是不用愁,一过去就当娘了。”

京兆尹冯大人前面有几个女儿呢,所以四姑奶奶这样说,他们两个在家里的时候,句不对付,现在更是说话都不顾及,专门挑对方的痛脚说。

六姑娘听了这话,恨不得上前扇这四姑奶奶一巴掌,只是到底忍住了,笑着说道:“四姐姐说的倒也是,我去了就当娘也没有什么,总比那些到现在都当不成娘的要好多了?呵呵,说起来,还是五姐姐有福气,这才嫁过去,就生了儿子了,别人啊,就是眼红,也只能干瞪眼了。”

“你!”四姑奶奶恨不得掐死这六姑娘,“呵呵,六妹妹现在越来越伶牙俐齿了,只希望以后也这样才成,据说六妹夫家里还有好几个貌美如花的姨娘呢,个个都是六妹夫的心头宝呢,六妹妹既然是大妇,那可就得贤惠了。别让人说我们国公府的姑娘小家子气。”

“这个就不劳四姐姐费心了四姐姐还是好好想想,给我们生个外甥,让大家都高兴高兴才是最要紧的,呵呵,四姐姐,我说的是不是?”

六姑娘觉得四姑娘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她还说不过她?那就是小菜一碟!绝不含糊。

而不小心听到这姐俩掐架的曾令宸悄声的吩咐春芊,“咱们从那边走过去吧。”唉,你们说个话,为什么就不找个隐秘的地方呢,偏偏又让自己听见了,这可不是她偷听,是这两人的声音也实在是太大了,让人无法忽视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天气阴沉,心情也很不好啊。感觉什么都不顺,唉

63撕破脸

春芊吩咐跟着的小丫头:“今天听到的,都不要说出去。咱们姑娘院子里从来不传闲话的,记住了没有?”

小丫头们都点点头,听见四姑奶奶和六姑娘的闲话,他们心里也会嘀咕,但是知道主子们的事情是少搀和,不然下场就不好了。

同样有好消息的是九姑娘的丫鬟魏紫,也在几天前生了孩子,只不过因为是奴婢,只是曾令宸这边知道了消息,和五姑奶奶的兴师动众不一样,很有些静悄悄的意思。

曾令宸让春芊几个带着尺头和小孩子的金银锁片过去,这样一来,等魏紫的孩子大一些了,她就可以过来当管事妈妈了。

“让魏紫好好的养着,别着急。”又有赏银让春芊带过去。

几个丫头心里都有些羡慕魏紫,跟着九姑娘,就是现在不在九姑娘身边伺候,也能得到九姑娘的照顾呢,以后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呢。

“咱们姑娘是个好的,只要是一心一意的伺候姑娘,以后的前程少不了。”春芊对大家说道。

“只是千万别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不然就是九姑娘这边不说什么,上头夫人和太夫人也饶不了。”

春芊一番连敲带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几个新来的,更是上了心。伺候的更尽心了。

“嬷嬷,您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曾令宸见夏嬷嬷这几天有些神色怏怏的,“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我让人请大夫过来。”

夏嬷嬷忙说道:“姑娘,嬷嬷没有事儿。你不用担心。”

“嬷嬷,您要是真有什么事儿,和我说说,不然别再心里也不好受。”这几年从夏嬷嬷处学了不少东西,名分上夏嬷嬷也是自己的师傅,作为弟子的看师傅有难处,怎么能袖手旁观?且夏嬷嬷也是真心为自己打算,如果有什么为难的事儿,也会尽力帮她的。

“嬷嬷难道把我当成外人了?”曾令宸道。

“姑娘说的什么话?只是我教姑娘本来就是拿了钱财的,要是别的事儿还让姑娘帮我,那我就是人心不足了。”

“嬷嬷不要说这样的话,既然有事儿,大家说出来,不然到时候小事变成大事儿,就不得了了。

当然嬷嬷也别怪我,如果我实在是帮不了,那您也别记在心里了。”曾令宸这样说,无非是想让夏嬷嬷吧事情说出来。

祖父说过,自己有能力帮助对自己有善心的人,也是一种善事。当然,前提是不能违背了自己做人的原则,也不能让自己的利益受损。祖父就是这样的人啊,什么吃亏是福,他从来都不交给曾令宸,觉得自己的孙女没有必要吃亏,即使吃亏,也是为了以后翻倍的有福,不然亏本的买卖做了干什么?

夏嬷嬷是有那种经验,但是无奈世上的事儿,也不是什么都能她做的到的,起码有些事儿她就自己办不到。要不然也不会被承恩侯府不接纳,到了镇国公府的,单身女子有时候也挺无奈的。

“嬷嬷是说自己的一个族亲寻上来了?”曾令宸听了夏嬷嬷说的话问道。

“是!我也不怕丢人了,这人都是捧高踩低的,以前跟着文端皇后,族里的人都记得我是谁,自从文端皇后出来了,承恩侯府又不接纳我,那族里的人都不知道我到底是哪一个了。而我一个孤老婆子,无儿无女的,对他们来说,还是不要回家去的好。”

是啊,没有了皇后娘娘的光环,没有给族人带来好处,现在夏嬷嬷年纪也大了,只能是给族人拖累,说不定还要养老呢,所以就相当于没有这个人了。

只是现在肯定是不知道在哪里得到了消息,见夏嬷嬷在镇国公府过的好,说不定连每个月拿了多少银子都被夸大了,这人就又找上来了。

“找上我倒是不怕,就是怕他在外面胡八道,拖累了姑娘家的名声,或者是接着姑娘家的势头在外面惹事儿。到时候给国公府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夏嬷嬷说道。

她一个老婆子,就是有手段,对外面的事儿也插不上手,何况,她只是个教习嬷嬷,要是真的管天管地的,那就失了本分了,以前跟着文端皇后,也是手头上有人才好办事,如今因为自己族侄的事儿,而让国公府为难,那就是自己的不是了。对于镇国公府能请自己过来,她心里是感激的,不然她一个孤老婆子,被承恩侯府嫌弃,说不定下场就很惨的,虽然她自己那时候能撑着,但是未尝不希望能有个容身之处。

如今如果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主家有了麻烦,那就是太不应该了,人到了年纪越大的时候,这心肠就越软了。

“嬷嬷,这事儿您不用担心,我替你解决了。嬷嬷是想让您族侄怎么样?是知难而退,还是以后再也不来找你了。”毕竟是嬷嬷的亲戚,要看嬷嬷的打算。百年后,说不得夏嬷嬷还想埋到自己的族里呢。

夏嬷嬷叹道:“让他回去吧,我这样一辈子都一个人的,以后也肯定是不允许葬到族里去的。好在我提前都已经买好了地,以后就埋到自己的地头上去吧。”没有嫁过人的姑娘,族里人都不会同意再埋到族里的,只能成为孤魂野鬼。

“嬷嬷放心,咱们先不操心这个事儿,嬷嬷是心底不忍心,那这事儿我替嬷嬷来办了。”曾令宸说道。

这事儿首先得找源头,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的清清楚楚的,还让人找上门来,那么这里面一定有人通风报信了,谁会做这么缺德的事儿呢?

镇国公问道:“小九说说,是谁会做这样的事儿?”

“祖父,我认为是承恩侯府的人。祖父,是不是我们镇国公府和承恩侯府的关系不好了?”她想到的就是承恩侯府,以前夏嬷嬷在承恩侯府,那族里的人这么快就知道了,要说没有高人指点,是不可能的,而这个高人的不二人选,就是和夏嬷嬷有牵连的承恩侯府了。

加上以前二姐姐的婚事,两府的关系不那么好,很有些老死不相往来的势头。

如今夏嬷嬷的族侄来找麻烦了,这样的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也即使承恩侯府那样的人家才能想得出来,是想着让夏嬷嬷分心,还是让那族侄抹黑夏嬷嬷,从而抹黑镇国公府?夏嬷嬷是自己的教养嬷嬷,教养嬷嬷名声有问题,那么教的姑娘有什么好的?这岂不是正来对付她的?所以曾令宸就直接找祖父来说这个事儿了。

小事里面见真章,这道理可是明明白白的。要说这前几年承恩侯府,也没有什么行动,怎么就现在又开始闹腾了呢?

镇国公府本来就没有把自己的孙女当成是一般的小姑娘来看待,这好几年都是精心培养的,一个女子,特别是世家女子,眼界不仅仅是在内院里,还要看得见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