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猜不出柴云飞到底说了什么,但不管他说了什么,想来对柴花儿一定是很有威慑力的。所以来做活的头几天,柴花儿一直表现得很恭顺——应该算是恭顺吧?

虽然活干得不多,而且在林贞娘说话的时候,脸上表情多多,可每次林贞娘说什么,柴花儿却都是照做的。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却是另说了。至少人柴小娘子没再发火没再乱吼乱叫不是…

压不下好奇心,林贞娘忍了好几天,终于还是试探着问柴花儿,“花儿,”

她叫得亲切,柴花儿眼角跳了几跳,眉毛掀了掀,却是到底还是笑着应声:“东家,不,贞娘妹妹,有什么事要吩咐我?”

这招呼,这态度,怎么让人觉得不只是她自己在试探着拉关系呢?

林贞娘笑笑,还是温言道:“你来铺子也好几天了,还算适应吗?”看柴花儿笑着点头,林贞娘就道:“之前我就和柴大哥说过我这铺子虽然小,赚得也不多,可是活却不少。只怕累坏了你,而且这里都是些粗人出入,你一个女儿家…”

“贞娘不也是女儿家吗?还比我小呢!”虽然试图温和,可柴花儿说话还是比别人爽快许多,“贞娘能做的,我都能做。再说了,往日我在家,也不是就整日呆在家里。那些个农活,也是要做的。还也到集上去卖过菜——要不是那事儿…”

收了声,柴花儿神情有些黯然,却没有再说下去。可林贞娘却猜必是有什么事发生才让柴云飞带了几个同乡跑到定陶来讨生活。甚至现在连妹子也一并接了过来。虽不知是什么事,可都被迫背井离乡,想来不是什么小事吧?

“总之,我以前接触的都是乡下人,那就没有不是粗人的…”柴花儿抬起眼,看着林贞娘道:“我既然来了铺子做事,那就会好好做活的。贞娘,之前是我不好,你莫放在心上,以后有什么活只管吩咐我就是了…”

这态度?

就因为态度太好了,林贞娘反倒心里发毛。这柴家兄妹到底搞什么啊?她可不信自己真有那样的人格魅力,让一个小辣椒立刻变身小白花,只为上她这儿打工?!

“再说,咱们铺子都算好的了,除了码头上的苦力,不是还有别的人来铺子吃饭吗?我听说,有读书的斯文人,还有衙门里的官儿也来吃呢!”

衙门里?倒有好些个衙役也来吃…

脑子突然一清,林贞娘好象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读书人?衙门里的官儿?这说的是谁?可不是那些捕快衙役…

柴云飞还是在打安容和的主意啊?!

也是,当初说什么认她做妹妹可不就是冲着安容和吗?现在…

上下打量着柴花儿,林贞娘嘴角不觉勾起一抹笑。

这花样嫩的少女,怎么看怎么水灵。浓眉大眼高鼻梁,轮廓分明,活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虽然有刺,可也是活色生香的。

而且,这会她的眼睛隐隐带着些难言的情怀,看起来更显水润,小脸也红扑扑的——这,是少女怀春啊!

敢情,这柴花儿不是来打工的,而是打算在这儿搞个美丽的邂逅,来个浪漫的巧合,就这样一举擒下定陶的黄金单身汉!

林贞娘眉毛掀起,忍不住想要偷笑。

这倒是有趣了!自打安容和成了主簿,可听说有好几个媒婆上门提过亲。只不过最后不知为什么都不了了之。在大宋,男子及冠之后还未定亲的不多,如安容和和陈山虎这样的,在这时候可都算是剩男了。不过剩男也有剩男的价值,这不,有小姑娘要主动了…

或许,是场好戏。只是——

林贞娘抿抿嘴,还真不知道怎么和这小姑娘说安容和可不是常来这儿的。你在这等还不如天天在衙门口晃呢!

第七十七章 拒绝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七十八章 少女怀春

第七十八章 少女怀春

明白了柴氏兄妹的所图,林贞娘反倒放下心来了。怕就怕,人家是对她有所图谋。既然图的不是她,那她就乐观其变。把柴花儿的事放在一边,林贞娘白日里只照常做生意,只装作没明白柴花儿打的小算盘。

铺子上活儿忙,她回家回得也就晚些。也不知是她回得晚了,还是如玉心里也有了别的打算,最近也不再和林贞娘纠缠,每天都是窝在自己的厢房里不现身。

倒是陈氏,每晚总是等着她回家。哪怕林贞娘在铺子里已经吃过了饭,陈氏仍是要熬了汤或是煮上一些和林贞娘学的糖水。

灯下昏光,陈氏坐在榻上做活,也未必多说什么话,只是那样笑盈盈地看她喝汤。这是最平静恬淡的时光,哪怕是不说什么,可是这一刻林贞娘的心境却是最平和的时候。不用去想着生意,也不用去考虑其他别的人或事,只与母亲相伴,就是最好的光景。

从母亲口中,倒听说如玉这几天常出门,虽然不知道如玉是去做什么,但想来,总和林贞娘之前说的那些事儿有关。

“贞娘,你说如玉是不是想出去开杂货铺啊?”陈氏停了手上的针线,歪着头问。没等林贞娘答话,就低声抱怨道:“都是你和她说那些个话——说那个做什么?要是她真学了你,也跑出去开铺子——这家里,倒成了个个行商了。”

“娘不愿她出去开铺子?”林贞娘挑眉,拥着她笑道:“娘该开心才是。要是姨娘出去开铺子了,这家里还就少了个人惹您心烦呢!再说了,如果她在外头真的碰着个好人家…”

推了林贞娘一把,陈氏嗔道:“又混说!这样的话别到外头说去…”垂下头,她低叹了一声,“虽说改嫁也是平常事,可是咱们林家到底就只有这么几口人——要是如玉就这么出去了,我那么一想,还真有点心里不自在似的感觉…”

“娘,现在还远着呢!您也不用想那么多,再说,要是姨娘真的要改嫁了。您要留心的,是静哥儿。”

手一抖,陈氏急着道:“自古来,就没见哪个出家门的妾,能把孩子带走的。别说就这样的先例,就是她想,我也是不能答应的。”

陈氏少有的强硬,倒似真的已经走到那一步了似的。林贞娘瞧着她,弯起眉眼,只是悄悄地笑。

进了腊月,铺子上的生意更忙了几分,这也是年前最后的忙碌了。

虽然曹州冬天河道也不会冰封,可是那些商户一般都会赶在小节腊月二十三前回家,所以最近码头上更显忙碌。甚至忙得连到铺子上吃饭都来不及,因为这,林贞娘又开发了一项新服务——外卖服务。

在定陶,也有酒楼提供这样的服务。不过一般都是一桌或几桌席面,小伙计提着食盒坐车送去的。像现在这样给苦力送外卖的,还真是没有。因为这,“好吃再来”在下门桥的名气更旺了。甚至有些在对面潘家茶坊吃茶的,也隔着河大叫一声,把吃食送过去。

可巧这天,林四去码头送饭了,林贞娘提了食盒赶去茶坊送饭,正好在门口碰到提着果篮的陆乙。

陆乙常年在定陶卖当季瓜果,也不像那推车的小贩,只提着果篮在茶坊、酒楼这些地方转。虽然卖的量不大,可是价钱却比那推车在集市上卖的高上许多。要是遇上买主心情好,得到的小费甚至还比卖价还多上几倍。

因为陈山虎的关系,陆乙倒同林贞娘熟。远远见着,就笑着问:“小娘子,可要买些水果?今个儿我带了好些柿子,镜面柿、牛心柿、莲花柿,若是小娘子中意,我帮你挑几个好的——这么熟了,我算你便宜。”

掀开果篮上的棉布帘,果然看见里头个顶个的熟柿子,就是腊月里也能闻着那股子果香。

想起陈氏最爱吃柿子,林贞娘不免心动。直接一样挑了几个,揣回了铺子里头。洗干净了给铺子里的人一人一个,她原本想等晚上回去再带回家,可转念一想就抽空往家里去了一趟。左右午饭后还有一段时间,铺子里是有空闲的。

想着陈氏看到柿子时的开心表情,林贞娘进门时脸上还带着笑。正好,和从二门里转出来的人打了个照面。

看着正回头与如玉说话的少女,林贞娘微微一怔。过了半晌,才想起这少女是哪个。从前的林贞娘虽然也是不大出门,可是却也偶尔与附近几家的小娘子有所交集。而这少女,她却是曾经见过的,正是许大官人家的小娘子许莲。

奇怪了,不是说许家正与陶家议亲吗?怎么这会儿却是到她家来了?

林贞娘顿住脚步,再看和许莲笑着说话的如玉,还有两人身后的陈氏与许家娘子温氏,不由目光微闪。

陈氏不是爱交际的人,温氏突然登门,必不是陈氏相请,难道是如玉——哦,对了,许家可是有好几间铺子的。难道是如玉想租人家的铺子?可就算是租铺子,也不用请到家里来吧?

林贞娘还在疑惑,不曾出声,几个人却已经瞧见了她。

“贞娘,怎么这时候回来?”陈氏突然见着女儿,自然欢喜,又招手道:“快来见过温娘子,你可还记得…”

“温娘子,”林贞娘笑着施礼,转目看向正盯着她瞧的许莲,笑着招呼,“莲姐姐,许久不见了。”

她一招呼出声,许莲立刻笑出声来,“我还当贞娘近来做生意,成了老板,都忘了我这个小姐妹呢!”说着话,已经迎上前,亲亲热热地挽住林贞娘的手臂。亲热之态,就好像她们之前亲近得早如亲姐妹一般。

林贞娘目光闪烁,虽然心里发笑,却没有推开许莲。

如玉却是笑着迎合:“可不是,我还记得从前莲娘和我们贞姐多亲的…”

林贞娘垂下眼帘,心道她的记忆里可没那一出。

许莲却好似没察觉林贞娘的冷淡,只是挽着她,看她的篮子,“这是——柿子啊!这个时候的柿子捂得正是时候,味道最好了。”

陈氏闻言,看看林贞娘,虽然没说话,可却难掩眼底欢喜。

略胖的温娘子和她女儿一样,是个能言善道的人,这会儿自然立刻笑着夸林贞娘多么孝顺,把陈氏哄得笑得合不拢嘴。

许莲却是拉着林贞娘往旁边走了两步,悄声道:“听说贞娘和隔壁陶家的人很熟…”

咦?这是想要打听陶家的事?

林贞娘想了片刻,“也不算很熟,我只和她家的丫头熟。”

虽然不喜陶醇,可这时候说人家的坏话好像也不大好。

“是吗?”许莲睨着她,似乎是迟疑了片刻,却还是问了出来:“我怎么听说你和他家的李小郎可很熟呢!?”

“李安?”林贞娘一愣,心道怎么会说到李安身上来了?不是说王娘子有意为陶醇求婚吗?

“嗯,”许莲笑笑,“我听说你铺子开张,他还去道贺了呢!”

商户家的女儿更开放些,这些消息自然也就灵通。许莲知道这些,倒也不奇怪。只是,这会儿这样说出来,却是分明就是之前就留意着李安了的。

林贞娘沉默片刻,才道:“李安倒是帮过我一些忙,虽然年少,但却是个有才华的谦谦君子。”

许莲闻言,立刻就笑起来,“瞧你这话说的,倒好像你比人家大似的。我听说那李小郎和我是同岁,可比你还大着两岁呢!”

林贞娘笑而不语,只是睨着许莲,笑问:“莲姐姐好生奇怪,怎么会突然来打听这些呢?”

许莲捂着嘴嘻嘻一笑,却没有正面回答,只道:“陶家的王娘子近来与我娘交好,把他家的儿子、女儿好一通夸,却甚少说这个侄子。我也是好奇——听说,学堂里的先生很喜欢这个李安的!”

“李安一向用功,学堂里的先生喜欢他也不出奇。”林贞娘淡淡说着,虽然没有点破,却也帮着李安说了几句好话。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明明王娘子一心想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可偏偏这许莲居然没把陶醇放在心上,反倒对李安似乎有那么点意思了。

不过想来倒也不奇怪,李安和陶醇站在一处,怕是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都会把目光投在李安身上了。

“贞娘,”许莲唤了一声,有意无意地问:“我听说李安父母双亡,一直寄居在陶家。那,是不是除了陶家,他就再无亲人?以后也就没什么别的拖累…”

林贞娘挑起眉,“这个,我却是不知了。若莲姐姐想知道这个,怎么不直接去问王娘子?”看来,虽是怀春少女,可却也有许多考量的呢!

林贞娘觉得婚前问清楚了,是正常事。不是说官媒手下还有媒探,会在提亲前把双方家世、人品都打听清楚了吗?

她觉得理所当然,许莲却只是垂首低笑,竟是没有回答。到底这古代的少女没有林贞娘的面皮厚,真要说得露骨些了,就什么都不说了。

林贞娘瞧着她那模样,想了想,忍不住加了一句:“李安是个好人——”或许,也是个好夫君。

这,算是她帮那少年一个小忙吧!若是真入赘许家,可比在陶家这么过日子好多了…

第七十八章 少女怀春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七十九章 加盟连锁

第七十九章 加盟连锁

于林贞娘来说,那天在许莲面前说了李安的好话,不过是随意为之,转天就忘,甚至根本都没有放在心上。

铺子里的活计很忙,饶是柴花儿一直说自己早先在乡下什么都做过,什么活都能干,可是她来铺子到底不是为了做工,上了小半个月工,仍然没有见到想见的人,人就有些急了。这两天整个人都不在状态,虽然不说别的,却一直都是懒洋洋的。瞧着柴花儿的模样,林贞娘有心说几句,却到底还是咽了回去。如果柴花儿因为等不到想等的人,就此死了心离开她这儿,也算是一件好事。

“花儿,你帮我把推车推过去…”扬声叫了一声,没听到柴花儿的回应,林贞娘不由皱眉。就算再懒散也要有个底细吧?

撩开门帘,林贞娘抬头望去,目光却不由一凝。刚才她到后院准备晚饭的吃食时,店里还没有人。可是这会儿店里却是坐了两个客人,还是两个她认识的人。

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柴花儿,林贞娘倒有些明白过来柴花儿为什么会是这副样子了。她第一次看到沈墨亭时,也不比柴花儿好多少。

“沈师傅,小六哥,”笑着招呼一声,林贞娘快步走上前。

听到林贞娘的声音,柴花儿转过头,“贞娘,我正想去叫你——说是你的朋友…”压低了声音,她低声问:“是谁?看起来像是读书人啊?我说那个穿长衫的…”

顺着她的目光,林贞娘毫无意外地看到了沈墨亭。沈墨亭一向都是穿着长衫的,虽然不是什么锦衣华服,可布料却是不错。面容如玉,眉眼如画,天然带着一种斯文,又暗藏着一段风流。这样的沈墨亭,如果手中没有琴,任谁看,都是一个面貌上佳的翩翩书生。

轻咳了一声,林贞娘淡淡道:“那是沈墨亭沈师傅,是在瓦肆里做琴师的。另外那个是武六郎,在瓦肆里卖包子,都是我的朋友。”

她答得平常,柴花儿“啊”了一声,看着沈墨亭,眼里就流露出一丝说不清的怅然。许是有些失望吧?可是纵是心头失望,看向沈墨亭的目光却到底难掩春色。

摇了摇头,林贞娘也不说话,直接走了过去,笑着招呼道:“沈师傅,小六哥,你们怎么会一起来呢?”

沈墨亭笑盈盈地睨着林贞娘,一双桃花眼流光波动,闪闪生辉,任是林贞娘也不禁有些目眩,“怎么?不欢迎?我们就不能一起来?”

“沈师傅又开我玩笑!你和小六哥都是稀客,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不欢迎呢?”林贞娘看着只是笑没有说话的武小六,笑问:“小六哥,今天没有出摊子吗?”

这个时间,虽然不是瓦肆最忙的时候,可也不是能闲着来她这里逛的时候。

武小六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只是垂了头笑笑。沈墨亭一笑,站起身来,“你们两个说话,我去讨杯水喝。”

看沈墨亭笑着走近柴花儿,也不知说了什么,柴花儿就笑起来,面色绯红,看向沈墨亭的一双眼活似要滴出水来似的。

心里暗叹沈墨亭的魅力,林贞娘转过头,看着武小六,笑道:“小六哥,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就是。在瓦肆里多承你和李四叔的照顾,还未曾回报。虽然我没什么本事,可若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一定不会推迟。”

武小六腼腆地笑着,却没有直接说,只是看了眼沈墨亭,低声道:“我原说不来的,可是沈师傅说他也正好要过来看看你,就这么着拖了我过来——”

顿了顿,武小六才道:“我现在不在瓦肆摆摊子了…”

林贞娘一怔,下意识地就问道:“难道是武三又去找麻烦?”不对,没听说武三又重得势的消息啊。不是说武三被打发出了定陶吗?

武小六摇手,“不是那个…”笑了笑,也该及冠的少年笑得居然有些羞涩,“前几日,我娘给我订了门亲事。”

“咦,小六哥订亲了吗?真是恭喜!”林贞娘连忙道喜。李四说过,武小六的娘是个盲的,因为这,武小六的亲事一直都没说定。如今订了亲,实属难得。

武小六心里显然也是极开心的,听到林贞娘的道喜,更是笑得连眼睛都眯了起来,“难得她不嫌弃我娘…”虽然没有提名道姓,只是一个“她”字,却让林贞娘感觉武小六对未婚妻很是满意。或许,该说是喜欢的。

“只是可惜,她家是在曹县,她家爹娘不肯让她嫁过来定陶,我只能和我娘搬去曹县了。”武小六的声音渐低,似乎有些迟疑,“搬去他县,一切只得从头再来。贞娘,我——其实不该来这一趟的。只是,李四叔他们…算了,你别理会我。”

这话说到一半就咽了回去,反倒让林贞娘有些急,“小六哥,有什么话你说就是。刚才不都说了我尽量帮忙吗?”

武小六摇头,“这不是帮忙不帮忙的事儿!自古来这做营生的本事就没有随便外传的,别说是我这样冒冒失失地上门,就是人家在铺子上做了几年的,也不一定能得到真传呢!”

虽然没要求,可林贞娘一听这话却是明白过来了。之前武小六还提过叫她不要随便告诉人配方的事,没想到他此次来却是为了这事。

“小六哥,你的意思——莫非是想在曹县也开一间‘好吃再来’?”

听到林贞娘的话,武小六却是愣住。他此来的确是有想求教配方之意。可是这也开一间‘好吃再来’,他还真没想过。

此去曹县,他原本想仍旧找个地方摆摊卖包子。可是闲聊时,李四叔他们说起林贞娘开的铺子,直说若他也能学会林贞娘这一套,在曹县一定能打开个局面。那时候,老丈人也不会瞧不起他。

因为那句,武小六很是心动。正好沈墨亭也要来,被众人一起哄,他也就跟着来了。只是来了之后,他又后悔。不过是一起摆过摊子,算不得深交,他怎么好意思来问人家的秘方呢?这样的事儿他还真做不出来。

“那个…”武小六讪讪地挠了下头,“我,我倒没那么想——贞娘,你不用为难。这秘方本来就该是…”

“小六哥,”打断武小六的话,林贞娘直接笑道:“不用再说什么秘方不秘方的,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好做的,只要做过几次也就会了。如果小六哥想要加盟连锁,这个事咱们可以谈。”

“加盟连锁?”武小六眨巴着眼睛,根本就反应不过来,“什么加盟?还连锁?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看着林贞娘,武小六眼里不掩佩服之色。这样的眼神林贞娘看得多。对大宋百姓来说,有学问的,能说出他们听不懂的话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虽然林贞娘自己没这个意识,但每逢碰到这样的情况,她还是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咳了声,林贞娘也没想掉书袋,直接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所谓加盟连锁,就是我可以允许小六哥用‘好吃再来’这个牌子开店。自然,这个吃食的配方还有怎么个做法,我是可以手把手教给你的。还有,铺子要怎样装修,怎样经营,小六哥也得听从总店——也就是我这里的指导…”

听得半懂不懂的,武小六想了很久,才迟疑着问道:“这个,是不是要教束脩的?”

“咦?”林贞娘一愣,随即摆手,“不是那个意思,我不是说收你为徒。这个,就是合作关系。这个加盟链锁的话,是有——嗯,两种合作方式,第一种,是一次**加盟费。另一种,刚是总店入股,日后可以分分店的红利…”

她暂时也就能想到这点了。虽然后世连锁店多的是了,可是她还真从没有仔细研究过那些。但现在武小六找上门,却的确给她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好吃再来”虽然现在开得红火,可是这个经营模式却不是那么难以模仿的。说不定年后定陶这样的店就会遍地开花。与其这样,倒不如就真的把她这小店变成连锁店,在别人还没有来得及模仿之前,把“好吃再来”变成众人皆知的品牌店——如果能开遍整个大宋,那可真是…

有些兴奋起来,林贞娘把身体向前倾了些,沉声道:“小六哥,我看,你若是想加盟的话,最好选第二种,毕竟你现在要成亲,又要搬家,处处都需要钱,第二种加盟方式对你更为有利。”

“啊…”武小六呆呆地应了声,看着林贞娘,直眨巴眼睛,却半天都没有回应。

听林贞娘说得太多,武小六也有些消化不了。不过,他倒也是听明白了,林贞娘是乐于把秘方教他的。

对于武小六来说,这秘方绝不是轻易就肯教人的。如果林贞娘肯教人,那出些钱也是应该的。

所以,虽然还不是完全明白林贞娘的意思,武小六还是点头,“你怎么说怎么是——贞娘,你真肯让我用你的招牌?”这招牌,可是生意人的命根子,这要是允他用,得是多大人情啊!

完全不知道武小六在想什么,林贞娘点头,“自然是要用这个招牌的——小六哥,如果你真愿意,那我们就好好详谈下,有好多事可以细细说…”

真的要开连锁店!林贞娘想起来也觉得兴奋。哪里还顾得上店里还有旁人。倒是沈墨亭,在一旁静了很久,这会突然出声叫了林贞娘。

“贞娘,先和我说两句——可好?”

友情推荐:

作者名 朱水晶

书名 我的修真夫婿

书号 2608541

简介 一名小女修被前辈强行结为双修道侣的故事

第七十九章 加盟连锁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八十章 玉米须

第八十章 玉米须

被沈墨亭叫回了魂,林贞娘虽然仍想和武小六说连锁店的事,却仍是点了点头。好在武小六也不在意,就那么老老实实地坐在原处等她。

看着林贞娘走近,沈墨亭没有先说话,而是转开目光看着仍是坐在旁边不曾走开的柴花儿。虽然明显是希望柴花儿走开的,可沈墨亭这人从不对女子说半句重话,这会儿也是温言笑道:“花儿姑娘,能否麻烦你再帮我续壶水…”

“壶里有水啊!”柴花儿提起壶,目光仍是盯在沈墨亭的笑脸上,只是手中壶嘴对准沈墨亭面前的茶杯,她才瞧见沈墨亭的茶杯还是满的。

心知沈墨亭是要让她回避,柴花儿讪讪地笑了笑,果真转开身。只是虽然人是走开了,却没有走多远,就在武小六对面坐了,眼睛仍然是那么定定地看着沈墨亭。

有些觉得好笑,林贞娘忍不住嘀咕:“果然还是美男的魅力最大…”

她的声音虽小,可沈墨亭明显是听到了的。笑盈盈地看着林贞娘,他倾近身,调笑道:“小娘子觉得沈某是美男子吗?”

对上沈墨亭的桃花眼,林贞娘眨巴了下眼,实话实说:“沈师傅自然是美男子,难道瓦肆中为沈师傅倾心的姑娘还少吗?”

林贞娘说得极自然,表情更是平淡得好像她说的只是一句极平常的话般。原本还想说些什么的沈墨亭目光微闪,忽地就笑起来:“还想看小娘子害羞的模样呢!看来是我奢望了…”

林贞娘抿唇笑笑,没有说话,心道要是她真的害羞了,只怕沈墨亭还就真要把这样的调笑当成趣事,一而再、再而三地戏弄她了。

“沈师傅不是说有话要说吗?”淡淡问着,她睨着沈墨亭,难掩好奇之心。她和沈墨亭的交集并不算多,这会儿她还真是想不出来沈墨亭来找她有什么事。

“倒不是想说什么话,而是要请小娘子看一样东西…”沈墨亭笑笑,把桌上的袋子打开,推到林贞娘面前。

林贞娘迟疑了下,还是打开袋子。袋子一打开,她先看到棕黄的须子。这须子,看起来…

“玉米须?”林贞娘怔了怔,扯着那玉米须一拉,便拉出一节发黄的玉米来。

真的是玉米,和后世一模一样的老玉米棒。叶子发黄发干,扒开叶子,里面颗颗都是饱满干硬的玉米粒。

这玉米,在后世是最常见的粮食,没什么稀奇。可是现在,却是个稀奇物。虽然林贞娘之前和沈墨亭说过,却没想到他居然真的找得到。

看林贞娘惊讶的表情,沈墨亭也笑起来。欢喜中还带着一些矜持,“这玉米实在是难找,还好玉梅小姐从武家四官人手里得了一穗。听说,这是武家去年出海时带回来的,现在只在济南府的园子里种了些,送给相熟的达官贵人观赏。”

是武家带回来的?倒也是,这玉米可不就是从海上来的吗?不过,现在这东西,只是被当作观赏植物来种吗?可是有些可惜了。

虽然心里难免觉得可惜,不过林贞娘却也知道沈墨亭带来这一穗玉米绝不是为了闲聊、眩耀的。

“沈师傅,我虽然听过这偏方,可具体怎么做却是不大清楚的。或许,就是和冰糖熬成水喝…”说这话时,林贞娘略有些心虚。她也是从别人那听过这样的偏方,信口说出,要是不见效岂不是害了沈墨亭。

沈墨亭得了这玉米,兴奋难当,虽然这会看到林贞娘的表情,却仍满怀希望,“玉梅小姐已经答应帮我多求些这玉米须。虽然这玉米金贵,可这些须子应该还是能求来的。贞娘,你也不必为难,若就此治好了我的病,我自然是感激你。可要是治不好,那也是我的命——总是,还能吊着命过上好几年呢!”

垂下眼帘,沈墨亭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凄然,但只是片刻,他就笑起来,“我会再把这东西拿到回春堂请大夫看看,说不定还会再来个什么方子呢!贞娘,就不耽误你了,我先走一步…”

见沈墨亭起身要走,林贞娘心里隐隐有些不大好受。忙站起身跟上去,“沈师傅,我记得好像这玉米须是解毒去热的,或许,你可以和大夫说下。”

沈墨亭点头,也不再多说别的,抱了下拳,先行离开。

林贞娘站在门口,远远地望着沈墨亭的身影渐去渐远,忍不住一声低叹。

回过头,正好看到柴花儿倚在门前,依依不舍地看着沈墨亭的背影。见林贞娘看她,柴花儿撇了撇嘴角,“走了也不打声招呼,还当他是个懂礼数的斯文人呢?”

虽是在抱怨,可却仍忍不住又问:“那个什么玉梅小姐是谁啊?和他很熟吗?”

听了那么多,大概只记得有那么一个让她暗生警惕之心的女人吧?

林贞娘扯了扯嘴角,也不和柴花儿说话。径直坐在武小六对面,“小六哥,刚才我说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若你想,我们可以好好商量下。曹县虽然行商的没咱们定陶多,可是河道长,码头多,若你找好了位置,生意应该不错的。”

林贞娘的话才说完,柴花儿已经在旁边接话,“我听我大哥说,曹县那边的码头苦力也有意加入‘力会’呢!”

咦,这么快力会就要发展出定陶了?

林贞娘瞄了一眼柴花儿,虽然没有说话,虽里却不免有些佩服柴云飞的能力。不过这力会若真是发展得好,那她以后倒不妨考虑下借着力会的力量把“好吃再来”开得更远。到那时候,只要有力会中苦力上工的码头,就有她的“好吃再来”,岂不美哉?

不过,这些都只是她自己胡思乱想的,现在连武小六还没最终决定呢!何况其他。

“小六哥,”生怕武小六左思右想后又要后悔,林贞娘打铁趁热,“不如这样,我晚上就把这事要怎么办写在纸上,你是带回去自己好好看看,还是找人帮你瞧瞧——都成,只要你愿意做,我一定尽心尽力帮你谋划——虽然未必说做这个就成了富翁,但至少养家糊口是不难的。”

话说了一堆,可是武小六却始终没有当场定下。林贞娘略有些失望,但旋即又释然。做生意不是件小事,尤其是武小六本来就不是多有本钱的人,这时候定不下来也纯属正常。再说,她也不是刘原那样口舌便利,能把死人都劝得心动的人。

要想武小六真的加盟开店,那她就必需让武小六看到光明的前景。

左思右想,林贞娘回家后,还是认认真真地写了个商业策划案。其实,这个,林贞娘从前也没写过。此刻,不过是按着模糊的记忆,把所知的事项都一一列了出来。末了,却是详详细细地列了个单子,把她开店,从租铺到雇人,装修所用的费用,还有这近一个月来她每一天的花销、进帐,都列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