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二 图纸

唐妈妈不反对人上进,但上进的前提是认清本分。

刘牙婆带来的二十八个人里,唐妈妈挑中了一半,进屋去说与吴婶。等她回来的时候,刘牙婆已经从她脸上看出了买卖成交的讯号,一脸笑意的迎了上去。

怎么讨价还价这件事不用唐妈妈操心,她和刘牙婆进了门房里商量,大妞凑近阿青小声说:“姐,那个小丫头,把她留下来吧?”

“哪个?”

“就刚才那个急哭的。”

阿青有点儿奇怪的看她一眼:“你喜欢她?”

“说不上来…她怪笨的,看着又瘦。”

是啊,按唐妈妈的意思应该不会买她,毕竟买来之后一时做不了什么活儿。唐妈妈算盘打的可精着哪。

买来得给吃给穿还得教她们做事,要是很长时间不能真正干活儿,那投入太大太不划算了。

“她这么笨笨的,要是咱们不买,其他人家买去了,可能会对她很凶的。”

阿青笑着说:“也是。可我身边已经有了个笨笨的桃核了,要不把她给你用?”

“我不用。”大妞急忙摆手:“我有桃花就够了。桃花又漂亮,针线活儿好,人还很细心。”

“好吧,那我同唐妈妈说一声。”

大妞高兴起来:“那我去说。”

大妞打小就习惯同情弱者,不管是她捡回来的那个婴儿,还是今天这个结结巴巴的小姑娘。更早的还有小山抱回来的大美人和小美人。

家里一下子又多了这么些人,吃穿住都得抓紧安排。今天吴家一共留下了十六个人,也就是说刘牙婆今天是做成了一笔大买卖。干她们这一行的人不是天天开张,但做成一笔进账就不少。听唐妈妈说。刘牙婆之所以口碑好名声大,因为她家几代都是干这个行当的。她不象别人简单的把人买进卖出,而是会简单的调教一下规矩,讲一讲在大户人家做事的忌讳。而且听说她一般是不和妓院娼竂打交道的。就象今天她带来的这对姐妹花,既有貌又有才,谈吐不凡,卖到那种地方一定比卖到吴家要价要高得多。在商言商。她真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谁也不能说她犯了罪。但是人家买卖做的有良心,算是这灰色行当里头比较难得的了。

刘牙婆带着挑剩的人走了,笑容满面的。看起来对今天这笔买卖很满意。唐妈妈也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看来今天这买卖对她们双方来说都达成了预期目标。

唐妈妈进屋去向吴婶回事,吴婶点头说:“这事儿你跑前跑后的,真是辛苦了。应该记个头功。”

唐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夫人这是夸我呢,奴婢不敢居功。把她们先安排在东院儿住下。教两天规矩夫人再过过眼?”

“很好,就照你说的安排吧。”

大妞已经迫不及待了,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对漂亮的姐妹花,还有那个她指名要留下来的小丫头。说起她来。唐妈妈就笑。

“我们那会儿都已经议定了价了,二姑娘又过来说要一个人,我就没给刘婆子加钱。这丫头留在咱们家一分钱也没花,算是个添头。白送的。”

“那姐妹俩呢?就是又会算账又会调香的?她们叫什么?”

“姐姐叫垂云,妹妹叫饮露。”

大妞念了一遍,再一品味:“这名儿起的…有点怪啊。”

唐妈妈心说,这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不是那正经人取的,听着就让人联想起什么云雨之情啊,露水姻缘之类的,女主子绝不会给丫头取这名,肯定是男人取的。

阿青想了想,问她:“你知道你名字有什么典故吗?”

垂云恭敬的答:“回姑娘话,奴婢姐妹俩名字都是出自一本书。”

阿青点点头,没再多问。

等唐妈妈领她们走了,大妞忙问:“姐,她们名字还是书里头的?什么书啊?”

“应该是庄子里头的。”阿青说:“看来她们俩还识文断字呢。”

大妞伸伸舌头:“乖乖,那不比我还象小姐?这一回家里人一下子变多了,我都怕我回头记不住这么多人的名字呢。”

大妞还挂念着柱子,陪了阿青一会儿就回去了。

柱子就是她给那个抱来的婴儿起的小名儿。因为是从济善堂的柱子那里抱来的,就直接这么叫了。

大妞满心满眼里都他,柱子这个,柱子那个,柱子打嗝了,柱子流口水了…全是他。

真把他送走了,大妞一定难过。

阿青把吴婶给她的几张单子打开看。

这单子是孙夫人送来的,就是抄来的嫁妆单子。不过单子送来的时候,李思谌还不是世子哪,现在他身份不同了,两人婚礼的规格也不同了,连着阿青的嫁妆只怕也要水涨船高。

可是阿青真不愿意吴叔吴婶为了她这样破费。

她拿了一张纸出来,打算自己也列个单子——完全不用象这几个范例一样奢侈靡费,实用为主就成。

窗扇突然咯噔一响,阿青转过头,窗子已经被推开了条缝。

“谁?”

“是我。”

就猜着是他。

阿青走过去把窗子打开,窗外那人灵巧的翻过窗子跳进屋里来。

“你们家下午还真热闹。”他闻到了墨味儿,再一看桌上摊开的纸:“在写什么?”

在写嫁妆这话阿青怎么能跟他讲?她把刚才那几张纸反扣过来:“没什么。”

李思谌笑了。

他的笑显得很温柔,可是也带着一种了然一切的通透。

“为嫁妆发愁?”

“谁发愁了?”话一出口阿青就觉得这话说的有点儿幼稚,简直跟孩子吵架似的。

每回和他在一起,她都不能象面对别人的时候一样冷静从容,这个人总是能让她心神不稳。

“别生气,都是我的错。好不好?”他那腔调也跟哄孩子似的,笑嘻嘻的从她手里把那几张纸接过去看:“这都是哪家的?”

他翻看的很快,笑着说:“这些东西都好办,照我看,上头的八成都让宗正寺的人去办,余下的我倒有两个比较相熟的铺子,回头我把管事的人找来说一声。你就安安心心的等着嫁我吧。别为这些事情操心了。”

“孙夫人也给推荐了几个相熟的铺子。”

“你觉得是孙夫人的面子大,还是我的面子大?”他上前一步凑近了她说话,呼吸都吹到她的耳朵边了:“是孙夫人和你的关系近。还是咱们俩近?”

他的话阿青不想理,她觉得这个人脸皮是真厚,她不管说什么都不对劲,什么都不说扭着头也不对劲——就象在跟他赌气、撒娇一样。

“我拿了东西来给你看。”他摸出一迭纸来。放在书案上摊开。

阿青探头看了一眼。

画的好象是房子?

没错,是房子。并不算很大。两进院子,但是从图上看起来,房舍十分精致,布局也很巧思。进院门的地方有假山和小池塘。种着花草藤萝。从两边游廊一路往上走是三间小厅,穿过垂花门才到正房,窗下栽着花树。掩映着画梁飞檐,屋子后头则又是一个小园子。这院子虽然面积不算太大。可是高低错落布局巧妙,竟然给一种层峦叠嶂,峰回路转的感觉。

“这是菊苑,以前我曾祖母住过的地方。”李思谌说:“你看看还有哪儿不合意,咱们赶紧改改。还要再添些什么,你也同我说说。”

阿青转头看他,一双明澄澄的眼睛里写满了疑问。

“这是以后咱们在郡王府里的住所。”

阿青也猜到了。

她只是很意外,这院子看起来真好,真的是给他们住的吗?安郡王府的人——那位置最高的一对夫妇,对她这个突然间从天上掉下来的儿媳妇难道是举双手双脚欢迎吗?

“没错,是给咱们的,我爹亲自指了这个院子。”李思谌打量她的神情:“你不喜欢?这个菊苑当年是请当时有名的吴大师画了张园子的画,然后又请的巧匠按着那画设计了院落和景致,修了四年才修成的。菊苑不远还有个梅苑,比它还要小一些,也疏阔一些,菊苑毕竟是有些过于纤巧了。”

“没有什么不好的,看着就觉得挺美的。”但是安郡王怎么会把最好的院子给他们住?

李思谌问:“是不是挺纳闷?”

“有一点儿。”

李思谌也不瞒她,反正瞒也瞒不过去,迟早是一家人,不如早早让她心里有数:“我爹是不喜欢我自作主张,但他更怕皇上对他不满。”

阿青秒懂。

安郡王把老太妃以前的院子给他们住,又给李思谌请封世子,是那是向所有人,尤其是向皇上表明忠心表明态度。他绝对拥护并坚决执行皇上的所有旨令,绝无贰心。皇上让他儿子娶谁,他二话没有,十万分的赞成支持。

阿青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位未来公公的所作所为。她现在内心完全就是一个大大的囧字。

安郡王还真现实…真识时务。

如果这位公公这么拎得清,只要李思谌继续在皇上那儿有面子,阿青就不担心这位郡王会对她不利。

但是话说回来了,她将来安郡王能打几回交道啊?大概面儿都见不到几回吧?

对她来说,婆婆才是头号boss。

安郡王妃她的反应呢?

这桩亲事她指定不满,而李思谌成了世子,简直就是给她火上浇油。

一百五十三 相处

对房子阿青是没有什么不满。见多了四四方方一马平川的院子,这种小巧精致有如园林景观一样的院子对她来说充满了吸引力。李思谌说这是老太妃晚年休养的地方,老人上了年纪不愿意多走路,住在这样的屋子里,推开窗就能看见假山池塘碧竹和满园繁花。穿红着绿的丫鬟们穿过曲折的山廊拾阶而上,那形景想象一下都觉得可以入画了。

“这院子建的时候一定花了不少钱吧?”

李思谌笑着说:“所费不赀,不过钱没从王府里出。当时我姑姑还活着,这院子是她孝敬老太妃的。可是建好之后老太妃只住了不到半年,就搬出去了。”

“为什么?”阿青十分好奇。

“她说冬天屋子太冷透风,冻得她骨节疼,老病都发作了。不过其他人都说另有原因。”

“我看都挺好,没什么要改的。”

“卧室你想设在哪里?”

“就放在东里间呗。”房子再别致,大格局和作用上,还是和别的房子一样。

“那书房,平时起居会客的地方,你的箱笼东西,丫鬟们怎么安排,你告诉我一声,我好让他们收拾地方。另外花园里头你还想移栽点什么花木吗?”

“花倒是没什么想要的,咱们可以找搭个葡萄架吗?”

“葡萄架?”

“夏天的时候可以坐在下面赏月,到中秋的时候,还有葡萄可以吃。你知道那种葡萄吗?一直到熟的时候都是绿色,上面挂着一层晶莹的白霜,特别的甜。”

“好。那我让人移两株来。”

栽葡萄这件事并不算什么大事,怎么他的表情这么奇怪?

李思谌笑着说:“我就是想起了一个笑话。”

跟葡萄架有关的笑话?阿青只想到了最有名的那个葡萄架倒了。

好啊,这人是讽刺她是河东狮吗?

那他岂不成了怕老婆的陈季常?

阿青抿着嘴笑。

一个悍妇,一个怕老婆,谁更丢脸?

“这院子哪儿都好,就是离郡王妃的正院挺远。”李思谌轻描淡写的说:“反正不用天天去请安,这倒不要紧。”

“你有带郡王府的图样来吗?”

“带了。”

阿青比较好奇的是其他人都住在什么地方——确切的说她更好奇这个大院子里究竟住了多少人。这些人以后她又要如何相处应对。

李思谌把另一张图纸打开给她看。郡王府地方当真不小。很久以前看红楼梦。大家在府里互相串个门还得坐车,现在看来毫不夸张。不然的话,阿青如果走着去郡王妃那屋吃个饭。等她走到那儿,人家也该吃完了。不过如果吃完饭走回自己屋倒是不错的选择,饭后百步走,有助消化。健身延年。

阿青决定以后把散步定为一项长期运动坚持下去。

郡王府人口不算多,老一辈没有人了。现在王爷与郡王妃是府内辈分最高的主子。第二代里头李思谌是长子,阿青嫁过去是长媳。他下头还有两个弟弟三个妹妹,和他都不是一个妈生的。

“思敏她住哪里?”

思敏这姑娘虽然接近她的时候怀抱着目的而来,就是面前这人指使的。但是相处过之后。阿青倒觉得她那个人并不难相处,两个人还挺对脾气。这阵子没有见她,还真有点想她。

“她在府里和其他姐妹住一个院子。不过她并不常住在府里头,常年住在宫里。”

“住在宫里?”

“她和三公主交好。两人打小好的跟亲姐妹一样,她亲生母亲也早过世了,除了我,在这府里她也没别人牵挂,既然在宫里念书,索性就在三公主那里住了。过年的时候她回来了,没两天三公主又说想她想的不得了,把她叫回宫里去了。”

“是嘛。”

“以后皇上说不定也会给她指一门亲事,也可能会直接就让她从宫里嫁出去也不一定。她嘴甜,很会讨人喜欢,从太后皇上到下面的嫔妃小主都对她赞不绝口,她住宫里比住府里自在多了。”

“她有这么厉害?能让人人都说她的好?”

“她一个小姑娘,又不和旁人争房争地的,平时嘴也甜,谁会真讨厌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