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这几件小衣裳的心情也更复杂。

“这个你打算给孩子穿吗?”

之前不是没有收到小衣服这种礼物,不过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他们这样的人家都不大会穿外面人做的衣裳。阿青有孕到现在,收到这种礼物也不多,吴婶送了那是当然的,她可是孩子的姥姥。孙夫人和两个女儿也送了,这也算是阿青娘家人的范畴之内,应该的。李思敏也送了亲手缝制的小褂,她是小姑子,和阿青也交好。不过说句实话,她的心意很让人感动,就是实物…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还是更适合留着做个纪念,真给孩子穿那还是算了吧。

其他人呢,要么关系不够亲近,要么就是因为阿青怀孕时日尚浅,还没来得及送这样的礼物。

阿青捧着那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小衣裳,也不免想到这个问题。

杨夫人是什么时候知道她有孕的?这几件衣裳看起来不象是随便缝缝的成品。她传孕的消息也没有大面积传播,杨夫人难道是第一时单就知道了?然后就开始替她预备这些吗?

外头小武来回话了。

雨还下的急,小武虽然撑了伞,衣裳还湿了大半,鞋子更象是在水里趟过一样,因为这个原因他不肯进屋。

世子夫人可有孕哪,万一被他身上的寒气冲着了怎么办?他身上脚上的泥水要是滴到地下了那多不合适。

他就上了台阶站在廊沿下回的话。

比较幸运的是,陈妈妈的骨头没摔断,但是伤仍然不轻,按小武的经验来判断,起码半个月下不了床,除非她单脚跳。就算过了头半个月伤开始渐渐好转了,那只脚也不能使力。

“真是不巧。”李思谌问:“她是怎么摔的?”

“说是绊着一根扫帚把了,连脸都抢破了一块,看起来摔的很结实。”

阿青听着都替陈妈妈觉得疼。

这就是年轻人这么摔一下也受不了啊,更何况陈妈妈都年近五十的人了。这时候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五六十岁吧?营养、体质还有医疗水平等种种条件加在一起。摔一跤真不是小事。

“和朱管事说,这段日子就让陈妈妈好生歇着养伤吧,从账上支五两银子给她算做汤药费。告诉陈妈妈一声,伤没好之前可别下地,落下毛病不是闹着玩的。”

小武应了一声去了。

而这会儿倒霉摔了一跤的陈妈妈,正和她石妈妈坐在灯下说话。

“啧啧,你这搞不好就摔断骨头了。”石妈妈替她上着药:“得亏世子爷善心。让小武大人过来替你看伤。”

陈妈妈脸上也糊上了药。她脸上的伤看着挺吓人的。抢掉了一块皮呢,虽然说养好后未必会留疤,可是现在看着半边脸都泛着青紫。都肿起来了。

陈妈妈说话都有点不清楚了,因为脸伤的原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她几乎一字一顿的把话说出来:“不下点本钱,怎么能自圆其说呢?”

石妈妈把装药膏的瓶子放到一旁,不过她手上也沾上了药。单擦也擦不干净,在一边的水盆里用力搓洗。

“不过…你说小武大人是不是看出什么来了?”

这一点陈妈妈也不确定:“他就摸了摸脚。问了下怎么摔的…没再多说什么。”

陈妈妈不知道这一招是不是瞒过了所有人。

一听到城里头侄媳妇托人给她捎的那个隐蔽的口信儿,陈妈妈就决定了,自己决不能趟这混水。

雨直到天黑也没有停,李思谌回来以后事情倒是有了转机。他让小武过去看看陈妈妈的腿。

“小武还会看病?”阿青很是意外。对小武她也算是熟悉了,要知道在七家镇的时候,李思谌是在大妞家里养伤的。小武才是一直住在他们家里,小武和小山挺说得来。但他那时也没有说自己会治病啊。

“治病不会。”李思谌笑着说:“但是跌打、骨伤这些懂一点。”

明白了,职业需要。练武的人肯定不可能不受伤,大伤找郎中,小伤也许就自己对付一下了,久病成医说的就是这个。

晚饭摆了满满一桌,阿青要去掀汤盅的盖子,李思谌忙说:“放着我来。”

这话让阿青笑了半天,李思谌完全不明白这短短四个字到底哪一个出了错。

一揭开盖,被闷了半天的腾腾白气一下子就顶了起来,随即就是弥漫的香气。

“御厨真是有一手。”李思谌笑着说:“怎么一样的材料,有人就能炖出豆腐渣来,有人做出来的就是珍馐美味?”

阿青拿长柄勺先舀了一勺汤盛在浅碟子——这样汤凉的快,然后尝了一口。

“味道也好,很鲜,很清淡。”阿青把碟子递给李思谌:“你也尝尝。”

浅碟里装的汤也就是几口的量,李思谌两口把汤喝完,点头说:“确实不错。”

两人坐下用饭,外头雨还下得紧,阿青忍不住转头往外看。

“怎么了?”

“要是明儿雨还不停,公主就没法儿动身上路了。”

“文安公主?”

“今天她来过,我听她说,明天想动身去太平观。”

李思谌夹菜的手顿了一下,不过阿青正低头吃饭,也没注意到他那一刻的失常。即使她看见了,大概也不会想太多。

“你们都说什么了?”

“哦,公主还带了一位客人来。”阿青微笑着说:“你记得吗?我和你提过,去万佛寺的时候偶遇了一位夫人,后来在公主府还曾经见过她。虽然说不算太熟悉,可是挺说得来。”

“哦。”李思谌给她夹了一片芋头。这芋头和肉一起蒸出来的,软糯鲜香,吃到嘴里头舌头可以感觉到芋头瓤那种沙沙的口感,还透着一股肉香,但是又没有肉的油腻。

阿青觉得李思谌说的真没错,御厨之所以是御厨,确实是有自己的高招的。起码自己就没有做过这样的菜,也没有想到过。

“杨夫人还送了我几件她亲手做的小衣裳。”阿青吃完一片觉得不错,又夹了一片芋头,笑着说:“做的可用心了,还送了一块平安牌,真是一份大人情。”

“嗯,这也是因为你们投缘。”

用过饭阿青把白天收的礼物拿出来给李思谌看。

小衣裳做的本来就小,以阿青专业的目光来看,这大概就是给刚落地没满月的孩子穿的。要知道小孩子长的奇快,就拿小石头来说吧,他出生的时候七斤一两,可是到满月那天已经十二斤——完全长变样子了。而且不象大人可以吃很丰富的食物,人家是只靠吸奶水长的,一点干货没吃啊。

针脚又细又密,布边全都细心的摺到了内里,摸不到任何不平整的毛边和线头。选的颜色也好,正是阿青喜欢的。不是一般人会选的那种大红大绿,而是看起来就淡雅的象牙色、天蓝色,男娃娃能穿,女娃娃穿也一平顶合适。

不得不说这想的真周到。

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大多数人都往好处说,说一定是个儿子。据说有把脉高手可以摸出孩子的性别来,但对于现在还很年轻的世子夫妻来说,儿子很好,女儿也不错。

“瞧。这袖子收的很好。”

李思谌对这个是外行,当然他能看出这衣裳做的不错,就是无法从更专业更实用的角度做出进一步评价。

他看着这几件小衣裳的心情也更复杂。

“这个你打算给孩子穿吗?”

之前不是没有收到小衣服这种礼物,不过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他们这样的人家都不大会穿外面人做的衣裳。阿青有孕到现在,收到这种礼物也不多,吴婶送了那是当然的,她可是孩子的姥姥。孙夫人和两个女儿也送了,这也算是阿青娘家人的范畴之内,应该的。李思敏也送了亲手缝制的小褂,她是小姑子,和阿青也交好。不过说句实话,她的心意很让人感动,就是实物…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还是更适合留着做个纪念,真给孩子穿那还是算了吧。

其他人呢,要么关系不够亲近,要么就是因为阿青怀孕时日尚浅,还没来得及送这样的礼物。

阿青捧着那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小衣裳,也不免想到这个问题。

二百九十八 押注

把自己放在文安公主的位置上想一想,文安公主和乐安公主,倒有点象她和大妞。

呸呸,大妞才没有那么任性狂妄呢。

不过看看她们的过去,不同母,但是一起长大,曾经如同亲姐妹一样。虽然两个人的性格相差很大,可是在少女时代这些不算什么。阿青和大妞性格也完全不同,但她们和亲姐妹也差不多。

只是人都是会长大的,年少时候的感情未必经得起岁月的消磨。

要阿青看,乐安公主已经众叛亲离了,只有一个文安公主还愿意顾着她,再这么折腾下去,连文安公主也彻底心寒撒手不管,她也就折腾到头了。

桃叶进来回话:“杨妈妈的腿请了跌打郎中来看过了,郎中也说没伤着骨头,就是好生养着别挪动就行了。”

阿青点点头。

“石妈妈说有事想回夫人。”

“什么事?”

桃叶说:“是庄子上人手安排的事。”

“那让她进来。”

阿青和石妈妈她们不算多么熟悉,虽然陈妈妈和石妈妈两个卯足劲儿的讨她好,但是阿青身边已经有郭妈妈了,没有她们想要的位置,可这也不影响她们的热情。

石妈妈进来满面带笑的行了个礼问安。

阿青客客气气的问:“石妈妈有什么事情?”

“原是小事,不该拿来让夫人过问的。不过想着也算是件喜事,说不定夫人一高兴,也愿意赏个体面。”石妈妈很会说话:“在门上伺候的孟家的二小子已经十七了,他爹娘给他看中了一门亲事,也是咱庄上的姑娘,叫梨花,今年也十五了。两家商量过了,想赶着中秋前就把喜事给他们办了。”

原来是这么件事,确实是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

这样的家生子之间结亲事实在是很常见,有的是到了年纪批量集体成婚。一次好几对,解决了大龄单身男女的终身大事。当然了,这个大龄和现代的大龄完全不是一码事,用阿青的标准来看。明明应该算做是未成年才对。

还有就是主子指的,象阿青身边这些体面的大丫鬟,亲事当然是由阿青来替她们张罗。另外,就是石妈妈说的这样的,两家自己已经看好了。然后一起来求主子做主。一般情况下这种喜事主家也都愿意成全,多半还会有一份儿赏赐,比如赏点银子,或是赏两件衣服一样首饰什么的。

阿青以为石妈妈过来也是这个意思,吩咐桃叶说:“给石妈妈拿二十两银子,让他们添置点儿东西…”

石妈妈忙说:“夫人,他们两家不是想讨赏的。世子和夫人能允肯他们的亲事,这就是难得的体面了。”

“我知道。”阿青笑着说:“不过谁叫我正巧在这里,就赶上喜事了呢?这哪有不凑个份子的?就算给他们添点儿喜气了。”

石妈妈乐呵呵的说:“那奴婢就替他们两家谢过夫人的厚赏了。”

她过来当然不只是为了说这一件事的,这事儿不过是个引子。

“杨妈妈的脚。这个月里怕是好不了了。这眼看离过节也没多少日子了,事情反比平时要多,奴婢怕一个人料理不过来…”

这个也是当然的。阿青看得出来陈妈妈和石妈妈两个都各有所长,陈妈妈心细,石妈妈精明,两人平时分管的事项是完全不同的人,各自都把各自份内的事儿料理的清清楚楚。

而过节确实和平时不同,事情会多出一倍不止。而这时候偏偏陈妈妈受伤不能料理了,石妈妈一个人确实有些费难。

“要找帮手?”阿青问她:“要找什么人,你自己心里头肯定有数。”

石妈妈马上恭维了一句:“夫人真是明白人。今儿一早就有人来找奴婢了。一个是管库房的郑嫂子,还有一个是马嫂子。马嫂子还给奴婢塞了点儿好处呢。”

石妈妈说的轻松诙谐,一旁站的桃叶都忍不住关心起来了。阿青也露出微笑:“看来这好处挺不少吧?”

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份儿暂时过度的差事,等杨妈妈腿脚养好了。自然还会把自己的差事拿回去。

但是这里面的事儿啊,谁也不能说个一定。万一人家做的好,主子发句话,以后还能接着干下去呢?又或者借着办这个差事露个脸笼络住人,可能这事之后就能另谋一件不错的差事。

不出头露脸,想指望好事儿从天上掉下来正正砸自己身上。那是做白日梦呢。

“石妈妈你不会是收了两家的钱吧?”桃叶忍不住笑着说了句:“一女二嫁可会招人骂的。”

石妈妈笑着说:“哪会呢,奴婢这点儿小机灵还是有的。奴婢打算把杨妈妈的差事拆成两半,她俩人一人干一半,就不争也不抢。再说,她俩以前没管过这摊子,全交给她们哪一个,只怕都办不周全。两人互相帮着看着,肯定能少出些错。”

阿青也让石妈妈逗笑了,转头对桃叶说:“听见了没有?快学着点,这可是个左右逢源的好法子呢。”

“当然瞒不过夫人了。”说笑之后石妈妈还是正正经经的说:“奴婢一开始就想着安排两个人,如果不这样,她俩里头哪一个也没有杨妈妈那份儿细心周到,杨妈妈当差几十年,论起来她俩绑一块儿都抵不上她一个。”

这个阿青相信。经验与阅历是一笔花钱都买不来的宝贵财富,一个新手就算再卖力也不可能短短几天就能象已经在这行当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手一样应裕自如。

而且石妈妈也实在是太精明了,这些事儿她就算不说,主子们难道心里就没数了?她说出来,还显得她坦荡无私忠心可嘉呢。

不过这件人事安排和前一桩锦上添花的喜事性质不一样。阿青对庄子上的这些人都不了解,也不想在此时贸然插手干预。

“这事儿你和朱管事商量着办吧,世子那里也要回禀一声。”

石妈妈心里一凛,躬身说:“是,奴婢记下了。”

夫人虽然年轻腼腆,但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好糊弄啊。

这样好,这样更好。

跟着个糊涂虫主子。虽然一时能得利,但是那就象坐上了一艘漏水的破船一样,不定什么时候就跟着一起沉下去了。而跟着一个精明的心里有谱的主子就不一样了。

石妈妈想到自己娘家堂兄,他跟着郡王爷几十年。现在在郡王府的地位那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自己把注押在世子夫人身上,就算不赚,也不会蚀了本钱的。

石妈妈有这个信心。

把自己放在文安公主的位置上想一想,文安公主和乐安公主,倒有点象她和大妞。

呸呸。大妞才没有那么任性狂妄呢。

不过看看她们的过去,不同母,但是一起长大,曾经如同亲姐妹一样。虽然两个人的性格相差很大,可是在少女时代这些不算什么。阿青和大妞性格也完全不同,但她们和亲姐妹也差不多。

只是人都是会长大的,年少时候的感情未必经得起岁月的消磨。

要阿青看,乐安公主已经众叛亲离了,只有一个文安公主还愿意顾着她,再这么折腾下去。连文安公主也彻底心寒撒手不管,她也就折腾到头了。

桃叶进来回话:“杨妈妈的腿请了跌打郎中来看过了,郎中也说没伤着骨头,就是好生养着别挪动就行了。”

阿青点点头。

“石妈妈说有事想回夫人。”

“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