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至时当然不敢,他父母之所以对傅镜殊有所忌惮,归根到底是因为大房现在少不了受海外三房的恩惠,而三房虽把傅镜殊独自晾在这岛上,但长辈们也没说不认他,毕竟他现在是名正言顺住在傅家园里的主人。背地里怎么嘲笑他都可以,他们小孩子之间闹矛盾也可以一笑而过,但当着大人的面撕破脸,傅至时绝对在他父母那儿讨不到好处。

“你说去就去,凭什么?我爸妈才没空搭理你。”傅至时犹逞口舌之快。

“这不要紧。我不够分量,下次郑太太让人打电话回来的时候,就由他们来问问二哥二嫂,我们三房是不是真的出了那么多野种。”

“呸,我懒得跟你说那么多。”傅至时后悔自己一时没留意被绕了进去。傅镜殊平日里最不喜别人叫他小野种,这次却偏偏要在这件事上揪住不放,他父母若是知道了,只怕顾不上他在方灯那里受的委屈,也要给他好看。

“方灯,你给我记住!迟早我会找你们算账!”傅至时甩下狠话扭头就走,老杜见状也讪讪地回了店里。

直至傅至时的身影再也看不见了,方灯低头,看见男孩手里依然攥着的石头,奚落道:“你今晚上要抱着它睡觉吗?”

“不能让嬷嬷们看见。”男孩好像没听出她话里嘲弄的意味,郑重地将拳头大小的石块收进了黑色的布书包里,迟疑了一会儿,忍不住又问道:“我们赢了吗?”

方灯翻了个白眼,“你赢了。”

男孩用手背擦了一把鼻涕,第一次在她面前露出了笑脸。

“我叫苏光照,嬷嬷们都叫我阿照。”介绍完自己,他忽然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已经不成样子的草蜻蜓,献宝似的举到方灯面前,“这个给你,这是我编得最好的一只。”

方灯笑着说:“你自己留着吧,说不定老杜哪天心情好,能答应你用它换个面包。”

叫阿照的男孩见她不肯要,又眼巴巴地把草蜻蜓递给了傅镜殊。在他眼里,方灯带领他痛揍了欺负他的人,傅镜殊却几句话把坏人打发走了,他们在他心目中都是了不起的存在。

傅镜殊说声“谢谢”,手却推开了阿照送过来的草蜻蜓。他看着方灯,方灯懂他的意思。

“我就是看不惯他那嚣张的样子。”她强辩道,“反正我给了他好一顿苦头吃,我一点都不后悔。”

傅镜殊说:“我还以为你是个聪明人。让他吃苦头的办法多的是,你偏偏选了最蠢最费力的一种。”

“像你这样忍耐,他们就会怕你了吗?”方灯说完,等了一会儿,并没有听到傅镜殊接她的话。她抬头悄悄瞄了他一眼,他的嘴紧抿着,面无表情。

她觉得没趣,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只得拿身旁眨巴着眼睛看他们的阿照出气。

“你还杵在这干吗?没你的事了,快走。”

阿照显然还不愿意离开,但方灯凶巴巴的样子让他有些发憷,孤儿院也管得严,一日三餐均有定时,再回去得晚一点,只怕连剩饭都没了。

依依不舍的小可怜走后,傅家园的高墙边只剩下静悄悄的两人。方灯玩了一会儿手指,期间自然又偷偷打量了他好几回。他不说话的时候,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傅镜殊才开口道:“你站在这又是干什么?回去吧。”

方灯暗喜,谢天谢地,泥塑菩萨一样的人终于肯开口了,虽然他说的话与她驱赶阿照时如出一辙。

“只准你站在这儿?这又不是你们傅家园的地盘。”她微微侧着头看着他嘻嘻笑,“你先说你站在这干吗。”

他没有马上回答。方灯怕他又冷着她,不情不愿地说了句,“行了,你说得对,我不该找事的,以后我都不去惹小王八……傅至时了好吗?”

“好不好都是你的事。”傅镜殊嘴上那么说,眼神却明显缓和了不少,瞥了方灯一眼道,“你以为你每次都能赢?”

“怕什么,我打的架比他吃的盐还要多。像他这样的人我见多了,赢不赢不说,至少不能让人觉得我是好欺负的。”

方灯说得轻松,但傅镜殊知道,如果不是从小看惯了别人的白眼,受够了欺负,她未必会是这个样子。她长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方学农是个什么样的父亲,他也不是不知道。

“女英雄,打了胜仗也要回去吃饭吧,天都黑了。我在等今天的邮差,一会儿也回去了。”

“邮差?”平日里像拿报纸这样的事都是老崔代劳的。方灯纳闷地问道:“老崔呢?都这么晚了,今天的报纸早就送过了吧?”

“我在等一个包裹。老崔有事要离岛一段时间。”

方灯原本还想追根问底,然而看他的样子似乎也不想多说。她只能踮起脚尖和他一样望向黑黝黝的巷口,喃喃道:“你确定今天会有包裹吗?”

傅镜殊沉默了一会儿,“不确定。我想今天是不会送来了。回去吧。”

他示意方灯回家,自己也朝傅家园走去。他的表情和说话的口吻虽然依旧轻描淡写,但方灯爬上了自家的阁楼,瞧见他锁好了院门,犹犹驻足朝邮差可能到来的方向看了一眼。

第六章豪门弃儿

也许是方灯有心留意,一连三天,她都看到傅镜殊有意无意地在门口,或是窗前等待。他等的那个包裹迟迟未来,他素来平静的脸上也渐渐染上了几分焦灼。

方灯从来没有收到过包裹,甚至也没人给她写过一封信,她不明白那种等待的滋味,却知道那个包裹对于傅镜殊而言一定非比寻常,才会让他这样什么都习惯放在心里的人按捺不住地期待。这份期待也像一种神秘的病毒似的感染了她,以至于每每听到类似于邮差自行车铃的叮叮声,她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里的事伸头去张望,虽然好几回那样的声音都来自于收破烂的。

有一次,方灯在渡口附近遇上了刚上岛的邮差,她赶紧把对方截住,问有没有送到傅家园的包裹。即使邮差不会把包裹交给她,能第一个把好消息带给傅镜殊,于她而言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邮差的摇头让方灯失望了,她不死心,央求邮差再检查一遍包里的物件以便确认。年老的邮差却告诉她,他在岛上送了十几年的信,每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的确会有一个从海外寄到傅家园的包裹,他不会弄错,但今年确实没有收到。

方灯陷入了沮丧之中,她也没发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情绪不由自主地被傅七掌控,他喜则她喜,他忧她更忧。掐指算算,已是十月末,马上就到他的生日了,这是方灯偷偷看到学校的学籍登记表记下的日子。她得想办法让他高兴,哪怕逗他笑一笑也好。

方灯翻出自己仅有的零花钱,到岛上的文具店买了最好看的一张卡片——这是少数她能够买得起的东西,一切与衣食住行无关的东西都是她的奢侈品。她攒下点钱不容易,平日里家用归她管,但除了吃饭、买酒,家里能剩下的钱少得可怜,还得躲过父亲酒瘾发作时满屋疯狂的翻找。

那张生日卡片一面印着不知名的花束,上面还撒了闪闪的金粉,花朵是黄色的,和摆在傅镜殊窗前那盆“她的”美人蕉有点相似。她想,他会种那么多的花,一定也知道这卡片上的花束是什么品种。

为了力求完美,方灯在废稿纸上演习了好几回,才一笔一画地在卡片另一边写上“傅七生日快乐”几个字。她不是嘴笨的人,然而想了许久,似乎最想对他说的也只有这几个字。她就是希望他快乐,仅此而已。最后,在署名的地方,她用笨拙生涩的线条画了一盏灯。

如果他是镜子,那她就是灯。这样,她就可以照亮他,并且在他的折射里也看见光芒。

到了傅镜殊生日的那天,方灯早早就做好了安排。她打算在渡口截住老邮差,托邮差把卡片送到傅家园,好给他一个惊喜。阿照自告奋勇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自从经历了那天的事之后,这个叫做阿照的鼻涕虫就整天出现在方灯和傅镜殊的左右。他大概是孤独惯了,平日里围绕着他的满是漠视和白眼,所以稍微遇见对他好一些,又远比他有力量的人,他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再没有放开的道理。

方灯鲜少给阿照好脸色,被缠得烦了就会毫不留情地损他,可在她和傅镜殊两人里,阿照面对她时反而比较自如。虽然傅镜殊从不会在言语上对阿照刻薄,阿照还是有些怵他,更确切地说,是敬畏。他愿意用崇拜而向往的目光看着那个比他长几岁却住在岛上传说一般的傅家园里的少年,与这个人之间产生的任何牵连都是他黯淡生活中值得引以为傲的事。

正因为这样,替方灯跑腿,又是给傅镜殊送礼物,这在阿照看来是个绝对的美差。方灯起初有些犹豫,但是想到邮差上岛的时间多半是放学后的黄昏时分,她若在渡口守候,难免就耽误了做饭,饿了肚子的方学农必定又让她不得安宁——况且,她也期盼着亲眼在阁楼上看到傅镜殊收到礼物的那一幕。于是她再三叮嘱,阿照欣然领命。

傍晚,方灯刚把饭烧熟,楼下就传来阿照的口哨声,这意味着他已经顺利求得邮差接下这个委托,虽然横竖也是顺路,不过想必阿照可怜兮兮的样子也帮了不少忙。方灯探出头给了阿照一个赞许的笑,阿照喜滋滋地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