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潼脚下一顿,郑侯爷已经开了口:“几个朋友开诗会,往栖霞山上看花去。”他把手一摆:“你还等着做甚。”使个眼色要把儿子支走。

郑衍就要出门,那人又是一声笑:“世子还是在家的好,曹家跑了个人,四边城门正戒严,去哪儿见谁都要造册的。”

郑衍立都立不住了,他活了二十年,却再没见过这仗阵,脸上原来还能挤出笑,这会儿张着嘴巴一个音也吐不出来了。

明潼一回身,嗔了一句:“可真是,甚时候不能办花宴,非得在这当口上山看什么珍珠梅,赶紧给那几家送信去,说不去了。”

郑衍连连点头,那人似笑非笑看了明潼一眼,明潼倒觉得他有些熟悉,却不好多看,溜了一眼就往外头去了,郑衍却站在檐下不动,不去送这加了耗子药的肉馒头他是松了一口气,可锦衣卫上了门,他又怕叫人知道了,恨不得曹震打山上摔下去摔死,来个死无对证。

明潼连扫都懒得扫他一眼了,知道他指望不上,原也不曾指望过他,这会儿心急的却是这个锦衣卫上门作甚,若真是有了名证,可就不是他一个人上门了,该是带得一队人来,哪里还要上茶上点心。

明潼先吁出一口气来,捂着肚皮安抚不住踢她肚子的孩子,扶着腰往后堂去,果然在仪门边见着了郑夫人跟郑辰,这两个吓得动都不敢动,明潼解了裙上的环佩步到仪门边,只听里头人道:“我为什么来,侯爷不知道?”

若只听这么一句,还只当上门来讹钱的,这些日子这么干的人也不少,往勋贵大臣家中一坐,那一个不抖着手把钱送上去,就只怕给的少了,这些个活祖宗挑刺,扯着些莫须有,请你往衙门走一趟。

可他刚才说了跑了的曹家人,那便是话里有话,一句话先把郑衍吓着了,这第二句,就是把郑侯爷给唬住了。

这生死落在别人手里感觉又回来了,明潼急喘一口气,抚住肚皮咬破了舌尖,尝着血腥这才稳住了心神,既是独个上门,事儿就是能商量的。

郑夫人往后一仰,眼睛一翻晕了过去,明潼扫她一眼,冲着仆妇使了个眼色,这些跟着硬着郑夫人的下人,极少听她的,这会儿却被她扫过来的眼风打住了,又扶胳膊又抬肩,把人往院子里抬。

郑辰吓得手脚冰凉,几回要张口,却只是抖着身子叫一声嫂嫂,伸手去握明潼,明潼虚握住她,她却松得口气,想问又不敢问。

外头郑侯爷也是一样,缓了一口气道:“说笑了。”干巴巴这么一句说完,又道:“不知,大人上门所为何事?”

到了称大人的地步,明潼算是知道郑家是怎么能保住的,一品的侯爷跟个连飞鱼服还没穿起来,未入品的锦衣卫说这话,怪道别个样样不带他,也带不得他。

“明人不说暗话,我能替侯爷绝后患,只看侯爷怎么谢我。”眼见得郑侯爷还只咬死亡不认,他轻轻一笑,笑声过后,声音冷冷的浸进来:“我没带着人上门,已是大恩德了。”

郑侯爷再不敢装糊涂:“我们往书房详谈。”站起来引着那人往书房去,明潼从漏花格扇的缝隙处看出去,只见那人跟在后头,倏地的转头,眼睛盯过来,竟挑了眉头露出个笑。

郑辰出了一身冷汗,掌手滑溜溜的,等人走了,她腿肚子一软:“嫂嫂,那人想做甚?他,他要什么?”

明潼对郑辰倒有些另眼相看,郑衍躲起来不出现,郑夫人吓得晕了过去,偏郑辰还能立得住,明潼松得口气:“无事了。”

郑辰满面疑惑,明潼拍一拍她:“他既开得出口,那就是咱们付得起的价儿。”便是再大的代价,郑侯爷也得付。

郑辰不敢一个人呆着,跟着明潼回了房,就看见郑衍正倒在榻上吃闷酒,也不知灌进去多少,一屋子的酒味,旁的丫头不敢进身,竹桃儿一个侍候着他,他那手竟还不老实,伸手要去解她的衣带。

气的郑辰狠狠打他两下,又要拿热茶浇他:“一家子都快被你害死了,你怎么有脸!”发了怒再去看明潼,只见她脸上淡淡的,不知怎么,郑辰心里一点点发凉,他们也是两情相悦,怎么就成了这模样。

“叫厨房给世子预备醒酒汤。”明潼扶着腰坐下,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原想着若这胎是个女儿,总还得再生个儿子才好,可她如今再看郑衍,譬如看着一块烂肉,竹桃儿扯着衣带子发抖,明潼这话是对她说的,听着没半点火气,她这才退出去要汤。

郑辰陪明潼坐着,眼睛看着郑衍,一遍遍的打量他,哥哥不过是软弱些,怎么就能办这样的事,她一面想一面打了个冷颤,若不是那人贪财,这会儿说不准已经下了狱。

郑辰后知后觉的抽一口冷气,那里头的女人,要么是发卖了,要么是入了教坊司,她看一看明潼,她总还有娘家人来赎,还有一个王妃姐姐能保住她,自家又要怎办?

靠着明潼越发紧,明潼看她吓得脸色煞白手指尖连点热气都没有,指了丫头道:“去温些汤面片来,二姑娘同我一处吃,再看看太太醒了没有,也给送一桌子去。”

这会儿了,还没用过早饭,肚里却一点也不觉得饥饿,郑辰派了丫头去看郑夫人,自家只坐着等消息,等汤面馄饨送上来了,她捧着碗,勺子就是送不到嘴里去,明潼却吃的安然,膳桌上还有碗酒酿小圆子,加了红糖枸杞,圆子软糯,她吃了几口面汤,把这一碗甜酒酿全吃了。

郑辰却觉得喉咙口堵着,一口也咽不下去,到底喝了热汤,榻上躺着的郑衍,却是无人理会,还等竹桃儿拿了汤进来,一口口喂给他吃。

不说这些主子,就是丫头下人也知道锦衣卫上门不是好事儿,连嘴上也不敢怠慢,等人走了,来报告丫头面上都带着喜色。

郑侯爷却丧着脸坐在书房久久不曾出来,这一张口,快把家底儿都要了去,可能怎么办,那人挑了眉头笑:“侯爷要觉得出不起价儿,也罢了,我只这一份功劳也够升官儿了,不当场革杀,就抓进牢里慢慢审慢慢问,他是逃犯,还藏了那么久,比别个总能多知道点。”

郑侯爷心疼的喘不上气,一口气要五万两,郑家早不似原来,祭田能有多少产出,还养着这许多佃农,这些钱拿出来,那就是伤了根本动了元气。

除了要银子,还开口要了天一阁里的书,前头银子都答应了,书也没甚可惜的,这许多年都无人看的懂,给了他,他也还是看不懂。

等传来曹震在七夕前夜叫锦衣卫追捕当场革杀的消息后,曹家算是一个男人也没留下来了,曹家那些个姬妾,也有发卖的,也有叫赎回去的,侯夫人倒还好,娘家使了银子把她捞出来,第二天就送她落发出家了去了,余下的那些个,有烟花地里出来的,也有丫头抬上来的,一半儿没入教坊,一半儿充进掖庭。

郑侯爷怎么不心疼,对着郑衍也没个好脸,郑衍无处可去,也只有在她房里报怨:“那姓吴的也太黑心,开口就是五万两银子。”

明潼一听家里快叫掏空了,就知道郑夫人缓过神来定还有后手,她正垂了眼帘打算,忽的皱起眉头来:“那个人,姓吴?”

郑衍点了头,明潼恍然,只觉得此人面善,却记不起在哪里看见过,说到姓吴,忽的想了起来,他是成王的人!先想到这个,接着咬了唇儿,他再不似原来,如今又黑又壮,只那一双眼睛还是原来的模样。

明潼先是想到了他笑嘻嘻递过来一只麻雀,接着又想到他扔给她一只瓶子,上面还有他的名字“吴盟”,明潼一时间怔住了,成王要郑家的书作甚?

第281章 炸巧果

七夕节的时候,程家送了一套七只的摩诃罗给明湘,明湘也回送了巧酥过去,九月里就要办喜事了,这些日子外头不太平,有许多事能省就省了去,得亏着进家具的时候吹吹打打过的门,总算还有些喜气。

纪氏原还觉得家具抬的太早了些,白放着还得叫个人去看,这会儿却庆幸起来,得亏听了明潼的话,早早就吹打着铺了房,要是悄没声儿的抬了去,哪里有办喜事的样子。

程家把娶亲的日子定在九月头上,那时节天儿也该凉快起来了,穿那一层层的嫁衣也不至于太热,又定了人来绞面修眉,再点一回嫁妆人手,事儿就算齐全了。

宋嬷嬷叫颜家供奉了许久,也献得几个玉容膏方出来,姑娘们到了十三岁,这些也能用起来了,口里含着香丸,喝着花露,抹上红玉膏,身上脸上手上,一寸寸都白晳滑腻,头发一洗过就拿发油通。

明湘这些日子,拿蛋清洗了脸儿就厚厚抹上一层红玉膏,夜夜一碗杏仁酪不断,只薄薄打一层胭脂,就是一付好气色了。

明蓁那儿还抬了添妆来,光是添妆就有一抬,除了赤金嵌宝的头面,还有一整套的金盆金碗,一柄金嵌玉的如意,比着明潼那时候薄上几分,可也是很贵重的了,纪氏一看就微微笑:“该谢谢你大姐姐才是。”

这些个东西,便是底气,明湘嫁妆拿出去比自然不差,要是跟颜家家里几个比,便有些薄了,颜连章给明潼两万两银子的贴补,到了明湘这儿,还是苏姨娘接着纪氏的信提起来,他这才摸了两千两银子出来,叫苏姨娘看着办。

苏姨娘当了两年多的家,心里头有数,这些银子拿到金陵去,实是办不了多少东西的,可在江州又不相同,出蚕出丝的地方,缎子云锦都便宜,料贱人价也贱,还出得珍珠绣扇,干脆都办了些,五只箱子的东西置办出来,还余下一半儿。

纪氏接了单子很是点了一回头,把这些抬进库房,单子给了明湘,还特意说得一声:“这是苏姨娘办的,到比金陵要便宜了一半儿,珠子存不住,给你串个珠冠儿,再做些小珠花钗,大颗的你先留着,思慧也到年纪了,你总要给她添妆的。”

这就是预备着让她送礼的,明湘点过头,丫头拿了礼单子,纪氏又把给她陪房的人家定下来:“彩屏定是要跟了你去的,你看看还有哪些,你手上这点子东西,总要寻个牢靠的给看着。”

一百亩地跟两间铺子,几个庶出女儿明面上能拿的都一样,可张姨娘会钻营,苏姨娘又守着个钱袋子,只有安姨娘没东西好补给女儿,不仅不补,还想从她手里抠出些来,纪氏只作不知,安姨娘也关的够久了,这回连着衣裳都给她做了,只先不告诉她,怕她又趁机生事,想起她来纪氏也拧了眉头,一向最老实不过的,怎么竟变成了这样。

明湘得着这些东西,一看就知道苏姨娘是用心办了的,虽是纪氏的吩咐,也谢了明沅一回:“我也不知说些什么好,总是多赖你。”

明沅拍拍她:“一家子姐妹怎么说这样外道的话。”苏姨娘差事办的用心,明沅跟沣哥儿在纪氏手底下就越发好过,沣哥儿还进了学馆,若是里头好,说不得官哥儿也要一道,怎么给明沅体面。

七夕节是打初一开始过的,泡巧芽做巧工,明沅种了一小花盆子的种子,太阳一晒水一润,生出细茸茸一片绿意来,上头再架上水车,摆上小房子,似田舍一般,像赏玩的盆景,她一气儿做了四个,自个儿留一个,沣哥儿那里两个,还给纪舜英送了一盆去。

正日子那一天,纪家的姑娘也要晒书投针的,纪氏不往娘家走动,那头也没人来请,程家送了摩诃罗娃娃来,纪家却是花不动水不响,半点音讯也无。

哪知道七夕都过了两日了,纪家竟送了一抬摩诃罗来,也是一套七个,虽比不得明蓁那里送来的精巧华丽,却也不是街面上随处可买的。

除开这个,还些节礼,四色的缎子并一付头面,若只有娃娃,纪氏还觉这是黄氏又行了下作手段,供过的娃娃再拿来送人,可一看见这缎子头面,倒拧起了眉头来,吃不准黄氏是个什么意思了。

明沅接着东西也是一阵诧异,纪氏也不解其意,只当黄氏又反复起来,这份礼后头定还有后手,只叫明沅用起来:“既是她给了,就裁了作衣裳,过节吃宴的时候穿出去。”

明沅应得一声,接了缎子就叫采菽几个做起来,缎子还是时兴的花样,一匹纱罗妆花的,裁了正好这时节穿,采菽把纱罗展开来细看,见是暗纹的,得配上细绣的镶边才好看:“这咱们可不比针线上那几个功夫好,不如拿了去那儿做。”

“这些日子正忙着给四姐姐做衣裳缝帐幔,我这个送过去,不是耽误了事儿,就自家裁了罢,看看可有绣片,能不能裁了贴上去。”明沅说得这话,采菽便把花片拿出来挑选。

九红口快:“好些时候不送了节礼来了,怎么这会儿给姑娘补上了?”说是好长时候,就是老太太走之后,给颜家送的礼自然不会短少,纪怀信可还跟颜连章做着生意,可到明沅身上,却是半根草也再给过,这会儿忽的又送起礼来,几个丫头可不奇怪。

明沅只摆了手:“她既给了,咱们便裁起来。”她也不知道黄氏怎么改性子,一看见这些缎子纱罗就先想到无事献殷勤,不定有什么坏水要倒,等厨房里炸得巧果,便差了人给纪舜英送去,又写得小笺,告诉他收着了黄氏的节礼。

纪舜英收着巧果还是热的,洒上厚厚一层雪花糖,捏吃了一颗,又甜又脆,展开信一看就笑了,黄氏哪里会白送这些东西,她是怕事儿被纪舜英捅出去。

纪舜英放了纪长福跟长福婶的假,他们也是有儿子孙子的,老太太留下的旧仆分给了三房人家,看着散了,可因着不得志,倒比原来走动的还更多些,有些甚个风吹草动,主家给瞒着,这些下人却再瞒不得。

长福婶带着点心吃食回去看儿子,跟老邻居走动一回,便把黄氏买来的丫头探听了个七七八八,若说身世也确是可怜的,父兄一死,她便似飘萍,好好的闺秀做不成,倒叫卖出来作丫头作妾。

这番来历自然作不得假,这个丫头一看就不是做过活的,手指纤细又识字会画,画出来的花样子,小丫头们争着想要,吃饭说话都是斯斯文文,旁个却因着她这付长相,拿她当个稀奇货看。

生的像谁不好,竟像姑太太家的六姑娘,这六姑娘还是定给大少爷的,黄氏买了这么个姑娘来,知道的哪一个不晓得她的心思。

长福婶知道了来历,便报给纪舜英,纪舜英听见说是犯官的女儿,立时笑起来,原还没个地方发落,竟撞个正着,谋反入官的,可不是等闲人家能够买了使唤的。

私下里买卖也是有的,这些犯官女眷,少有娘家来赎的,正室夫人还有娘家可靠,哪怕为着脸面好看,不叫自家女儿沦落了,也得使银子把人捞出来,捞出来之后是出家还是旁的,那是后话。

这些事自来是不查到头上就作无事,可真要发落起来,也是一条罪则,若不是侯爵人家怎么好用官奴?纪怀信撑死是个六品,摆在金陵城里,一条街上走了能撞上七八十来个六品,能算是什么大官儿?

若是平日里,倒也不算大事,可这时节正是人人自危,傅家曹家全死了还不算完,圣人不过开了个头,韩家邓家也接连叫抓了进去,韩家还是尚书,细数罪状,可不就有一条,他的门人娶了个犯官的女儿作妾。

盛时就是十个百个又有何人说嘴,衰时连门人犯案也都算作治下不严,纪舜英本就等不得,直往纪怀信跟前去。

纪怀信气的发抖,立时要黄氏把人退回去,黄氏花了五十两银子买进来的人,一天活计没做过,就这么退回去,她怎么甘心,跟纪怀信两个吵了两句,她说的确也有道理,哪个查到他们家来,纪怀信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是个不知甚时候会烧起来火星子,不如立时掐灭了安生。

曾氏蛰伏了这许多年,好容易纪老太太死了,轮着她最大了,偏偏儿媳妇把持中馈十多年,她正等着挑错处,出得这么一桩事,她便笑盈盈的了来打圆场:“你媳妇病得这么些时候,偶有个顾不着也是有。”

黄氏一看婆婆都来了,知道再无好事,可话却不能接口,咬着牙不说一句辛苦,曾氏又道:“看看她这模样,可得好好将养,把身子养好了,再管家不迟,若惹了大祸事,可没老太太再保平安了。”

纪怀信甩了袖子:“你若是身上不舒坦,也没人逼着你定要管家理事,先偏劳了母亲,等养好了,再接手不迟。”

黄氏咬着牙差点昏过去,却知道这个丫头留不得了,差人去叫人牙子来,追回一半的银子,叫人把那丫头带回去,哪知道她却伏在地下哀哀哭泣:“夫人,我已经是少爷的人了。”

第282章 青梅子

这话一出口,黄氏先是一喜,心里才想着果然没有不偷腥的猫儿,跟着又皱起了眉头来,纪舜英自那回拂袖而去,这些个日子可自来不曾在家里过夜,若说收用了她,难不成是在青天白日?

想着就看了那丫头一眼,原看她还念着原来那点子礼教,是个放不开的,不成想竟想通了,可不得巴着少爷才能过得好,这一付娇滴滴的模样儿,看着就是做粗活计的料。

黄氏脸上才要透出点笑意来,纪怀信跟曾氏两个都皱了眉头,那人牙子道:“太太,这破了身跟没破身的,那可不一样。”想着要把那退了二十五两银子再要回去。

黄氏眼角隐隐带笑,还得做个蹙眉的愁模样:“这可怎么好,哪知道就要担这干系了,可要是舜英喜欢她,总不好逆了他的意思。”

那丫头缩了脖子,才刚说得这么一句,这会儿看着黄氏的神情,倒不敢吐露实情了,她知道自个儿要是给退回去,必还是入教坊司的,进了那地界还能落个什么好。

黄氏一脸无可奈何,纪怀信却气的拍了桌子:“就是他来告诉我的,再不能留这祸根,还要什么银子,只当是破财消灾了。”

一屋子人都当纪舜英收用了她,偏是这时候,她把心一横,咬咬牙,抖抖缩缩的开了口:“我,我是三少爷的人了。”

黄氏还没明白过来,曾氏却看了过来,问道:“你说甚?不是舜英?”她伏在地上就哭,自家行了下贱事,她心里怎么不明白,原也是诗书读着,琴棋学着的,冷不丁遭了祸事,要当妾当通房,最惨的是摆在她眼前只有这一条生路。

到这般田地了,还有什么自尊自爱的,黄氏那头来的嬷嬷可是说了,拢不住少爷的心,还把她发卖出去。

若不能当上妾当上通房,难道要去教坊司里卖笑?做那迎来送往,千人骑万人压的妓子不成!已然进了纪家,还是这么个少爷进士,好好一条路,她却知道是死的,绝计走不通的。

纪舜英拂袖而去,她怎么不探听消息,总要知道为甚厌恶了她,才好想办法应对,她既出了师,身边就再没嬷嬷看着了,她能跟小丫头子交际,自然能从她们嘴里打听纪舜英的事儿。

这一打听,她就知道坏了,黄氏跟纪舜英的恩怨,上头那些个睁只眼儿闭只眼儿,还要一床大被掩过去,叫外头人只看见一团锦绣,可里头如何,下人最清楚不过。

她也是当过庶女的,将心比心,这么个嫡母送过来的人,可不视作洪水猛兽,要把这么个人捂软了,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她原来还想着,既只这一条路,便是再委屈也要受着,日子久了总能见功夫,水滴还石穿,她是头一个,磨上个一年半载的,总有些成效。

可偏是这时候,同她相好的丫头,悄悄告诉了她,说她长得像没过门的大少夫人,这句话一说,好似叫人兜头浇了冷水,冻得她骨头缝都在打颤,旁的也还罢了,这番她可怎么活!

她既存了这份心思,便绕着弯的往纪舜英身上打听,这个年纪按理该娶亲了的,到这会儿还没办事,说不得就有什么茬子。

一点点把事情探听清楚了,她的心也跟着一点点发凉,原来不是不办,而是不能办,定下来那个姑母的庶出女儿,竟才十三岁有余,将将要过十四岁的生日。

这样小这样嫩,要过门还得等上一年多,于她却是大有好处,主母年纪轻那就是没经过事儿,说不得是个好调弄的主儿,拢住了男子不管用,还得拢住主母才是真,她家里那些个庶出姐妹,虽一个也没能跟着嫡母嫡姐一道赎出去,可总还有人过得十多年好日子,为着甚,还不就是讨了嫡母的好。

她原来在家里姐妹间除开生的好,样样不出挑,可就因着生的好,嫡母是想着拿她配一门好姻缘的,十五岁之前,再不知道什么美貌,闺阁里头做针线学女课才是真,一朝下了狱,那些原来掩着遮着的全摊到面前来,当着她的面便说“生得这么个好模样,若有个好处去,总能挣一份前程出来。”

这份大好的前程,就是给人当妾,如今连妾也当不成,她怎么不怨恨,大少爷对着没过门的大少夫人可不是一般的上心,姑母家的女儿,打小青梅竹马,早早就定下了亲事来,大少爷在外头求学,回来的书僮都说了,节节都不断了礼,少爷身上穿的衣裳鞋子全是这个六姑娘做的…

一样是庶女,怎么她的命就这么好,下人里还有传言说她旺夫,可不是旺夫嘛,同她定亲的时候还是秀才,三年一过举人进士边着中,还是二甲头名。

别个背着她还叹,说若是六姑娘生的平常些就罢了,可六姑娘比她美貌上许多,这番是连斗志都没燃起来,立时就熄了火,怪道他看见自己这么厌恶,原是为着冒犯了他的心上人。

她晓得无路可走了,又不敢在丫头屋子里露出什么来,越想越是绝望,坐在假山洞里头,垂了头只顾落泪,便是这时候,纪舜华过来,原不过扫一眼,丫头们绊嘴吵闹是时有的事儿,他也不会件件都管,可这一眼扫过去,偏偏转不回来了。

她半垂了脸,身上还是那付打扮,纪舜华一眼看住了,呆呆站住了不动,不自禁的走过去问她:“你哭甚?”

她哪里敢抬头,既是个爷们的声儿,那一定是这家子的少爷了,她羞红了脸,拿帕子掩住了就要往后头绕过去,叫纪舜华一把拉住,惊惶之下,倒不像明沅了,她脸上就没有过惊惶的表情,自来都是大方的,连打他的时候都沉稳的很。

才想放了她,却见她偏了脸儿擦眼泪,侧脸儿看着又相像起来,抓也不是放也不是,纪舜华想着同他这辈子都再没缘份的明沅,伸手摸了她的脸:“你叫什么名字?”

她抬脸来,泪眼朦胧,眉毛嘴巴尤其像明沅,她细着声儿答:“青梅。”黄氏给她改的名字,既为着膈应明沅的,索性就恶心她到底了,不成想,竟中投了纪舜华的眼。

又酸又甜,酸涩多些,甜蜜得到酸意尝尽了,才能品出一点点来,可不就是青梅,青的有些发苦。

青梅是抓着这么一根救命的稻草不放,纪舜华是终于尝着些如愿的滋味,两个人虽还没成事,却是常常相见的,这番说出是少爷的人,虽不确实,也不远了。

黄氏盯住青梅,眼睛都要瞪出来了:“你说明白了。”她的意图谁都明白了,曾氏却冷笑得一声,黄氏这么个蠢东西,竟还当自个儿得计了。

“三少爷,我是三少爷的人了。”青梅哭个不住,纪舜华待她是很好的,先只是看她的长相,再后来知道她能识字会弹琴,便一天比一天待她好起来,等知道她原来家里是遭了祸事的,就越发待她好起来了。

青梅心里也有些明白,丫头婆子都说她有几分像没过门的大少夫人,三少爷就瞧不出来,她心里猜着些隐秘,却明白这是她最后的机会,等纪舜华问她在家里排行第几,她便垂了头道:“家里六个姐妹,我是排行第六的。”

这句出口,纪舜华怔得半日不曾出声,对着她笑意,满是温柔意味,指尖碰碰她的鬓角:“我问太太讨了你来,好不好?”

哪知道纪舜华还没寻着黄氏,这头却要把她撵出去了,黄氏差点儿昏过去,她揪着领口喘个不住,手指指着青梅发抖:“你…你说甚?”

曾氏长出一口气,想着作弄明沅的,偏把亲生儿子给绕进去了,黄氏身边的嬷嬷拿了竹条就往她身上打,“噼噼”抽是十来下,青梅咬破了唇角不敢哭叫,那人牙子却道:“太太,这要打坏了,可更卖不出钱去了。”

嬷嬷一时歇了手,黄氏眯着眼儿看她一眼:“带走,折了银子就折了银子,不差这些,把她给我卖了,卖的远远的。

这么个丫头断没有留下来的理儿,人牙子半是拖半是拉的把她拖了出去,青梅扒着门叫:“太太,太太求求你,发发慈悲。”

等纪舜华回到家,青梅早就不知却了哪儿,他去问黄氏,黄氏难得打了儿子一回:“你是叫猪油蒙了心了,那个么个下贱东西,是你能沾的?”

黄氏到此时也不知纪舜华怎么就看上了这个丫头,心里认定是青梅眼看着勾搭不上纪舜英,这才转投纪舜华,一个婢子敢挑起少爷,那就该狠狠打死才算。

纪舜华一声不吭的任由黄氏打他,黄氏打了一下,又心疼起来:“你呀,娘还得给你定门好亲事的,你这时候可不能犯混,往后要多少有多少,不急着这一时。”

纪舜华明面上应了,出了门就去寻那人牙子,买人卖人都要写过手的文书,早上才刚叫她领回家去,正挨了几下在灶下烧火,她哪里会干这个,叫烟呛得直咳嗽,眼泪不住的流,人牙子说了,还把她给卖到教坊司去,这回不论她怎么求,都没用了。

纪舜华就是这时候上了门,摸了二十两银子出来,人牙子眼见得这么个少爷是真对着青梅上了心,倒拿眼儿把她看一回,果然是个聪明的,在家里呆了两天竟也学了狐媚手段,勾搭着这么一个,总算也有了出路了。

五十两银子没退,又多了二十两的外块,她摸着银子笑的见牙不见眼:“少爷,总得给她寻个地方住不是?这么些银子,不如就典间屋子,我这儿再给她添个小丫头,你看可好?”

第283章 软子石榴

人牙子想的是作长久生意,这个丫头不好出脱,破了身子也卖不出价钱去,虽因时日尚浅,孔还未开,倒也能骗得人一时,充作处子给卖了,可万一闹了来,砸的是她自个儿的招牌。

人牙子倒不觉得麻烦,再卖一回又是多一回的钱钞,当官牙这些年,这点门路总是有的,再不济,还送到教坊司去。

纪舜华便是这时候上了门,既上来了,断没有叫他再走脱的道理,公子哥儿们爱的就是这一套,她把空院子典给纪舜华,可不一回买断了,一月总要三五两银子,这小丫头又要开销,再给她配一个小大姐使,人还从她这里买,这一笔,她赚的可不是二三十两的银子了。

纪舜华是赎了人才想往后该怎么办的,黄氏是断不会容她的,都把她发卖出来了,再带回去,也不是在救她,黄氏这一回哪里还会轻易卖了她就算的。

黄氏实是不想留她的,可无奈何她的身份是官奴,原来无人过问也就罢了,纪怀信跟曾氏都知道了,她就是想干点什么也不能够,把她发还回去,算是出一口气,可饶是这样,也还是恨得心口直抽抽。

原是给纪舜英挖的坑,想着把他埋里头,既离间了那个没过门的活土匪,又叫他失了纪氏的心,哪曾想到自家儿子倒成了填坑的,叫这么个丫头给算计了。

她眼见得纪舜华不吵不闹,先还想着要狠狠发落儿子一回,必得叫他受些教训,往后院子里头的丫头再不许他沾,好容易亲事有些眉目了,可不能在这节骨眼上闹出难看来。

哪知道纪舜英一言不发,问过了那一回,就再不曾提起来过,好似全忘了还有青梅这个人,黄氏又觉得这是她打了儿子,儿子伤了心的缘故,又转过头来安慰起他来:“便是你中意,等结了亲,再抬起来就是,这时节可再不许。”

说的也还是诳他的话,等他结了亲,青梅说不得成了老梅子了,便拉到他跟前来,他认不出来,更别说还念着她,要抬她当通房当妾了。

黄氏自觉亏待了儿子,看他这样乖觉,倒舍不得他了,她舍不得儿子,就是给他好吃的好玩的,年岁越大,越不知道补些什么给他了,便给他银子花用。

纪舜英那头的月例早早就给停了,纪舜华这头却是一月十两银子的开销,她宁肯抠克了家里的用度,也绝计不亏待了儿子。

来钱这样容易,纪舜华手头一向散漫的很,一时拿出二十两银子来,就是东拼西凑,里头一半儿还是问学里同窗借来的。

黄氏拿了钱来,可不正中的他的下怀,他实也不知道这个姑娘该怎么办,说她可怜她确是可怜的,可他也不能逆了黄氏纪怀信的意思,真把她抬起来当通房。

就连人牙子说在外头养着她,他先头也再想不着,可他却是青梅唯一的指望了,要是连纪舜华都不肯要她,她眼前就吸一条死路。

进了人牙子家里一天,她眼睛看着井台,腰上系的罗带,无奈自家一个不得空闲,人牙子的小女儿对她是跟进跟出,看管着她不得片刻自由,她只想好了,若真卖到下贱地方去,立时就去死。

落到这境地了,前尘往事都是空,她还曾求告过人牙子,叫她去见一见嫡母,她是叫娘家赎回去的,叫了她十几年的母亲,看看她肯不肯救她一救。

人牙子差点儿啐了她一脸:“你还当你是小姐,那个是太太呢,我实话可告诉你,她自个儿都落到尼痷里去了,保你,保你做小尼姑!”

她这个年纪,死了丈夫死了儿子,顷刻间家就散了,还能有什么出路,能去尼痷还是家里有个亲兄弟在,一年施给痷堂多少银子,叫她就在痷堂里了却此生。

她自身都难保,怎么有余力再来替青梅操心,青梅自家也知道,跟着纪舜华是唯一出路,见着他就扯了他的裤管哀哀哭个不住,她想要的不过一条活路。

纪舜华也确是可怜的她的,听说有办法安置她,破费些银子把人安在小院子里头,浅浅一间屋一间厨房,院里一个井台,又花了三两银子,买了个乡下的大脚丫头陪着她。

那人牙子,倒是寻了些标志的丫头出来,青梅却独挑中了她,看她手脚粗大给干活,嗓门也大,往后一处总有些胆气壮的好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