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丽华对他的反应,又高兴又失望。她最喜欢的玉台啊,从小就那么灵动,勇于表达自己的喜怒。怎么现在,就算是面对一个假的阿妤,也应该有反应啊。可他没有反应。胥丽华微笑,又觉得刺激:好,让我们看一看,玉台,你能忍受到哪一步。

她柔声对少年说,“今天我对你的惩罚是,当着你最喜欢的小姑娘的面,来爱我。”

薄纱放下,少女被伏夜牵到两米远外的长凳上坐下,脸正对着他们的方向。伏夜听到玉台一声淡淡的“好”,心头微微一麻,忍不住看去:玉台他,真的疯了吗?

他看不出,这真的是阿妤?还是他看出了,却不想承认?或者——他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

伏夜心头觉得悲伤,慢慢走出去。他走出很远,听不到里面的声音了,才停下。玉台,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走下去吧。不要再胡闹了,没人会给你再一次机会。之前,他们已经把谢玉台身上所有危险的东西都搜走。这是个惩罚,并不是香艳的情感付出。

好大的房间,奢侈无比。阿妤静静地坐着,隔着层层帘幕,看里面那对男女。她并没有变傻,只是灵魂被禁锢在体内,不得释放。她看得到,也听得到,却说不出,表现不出来。这让她觉得,更加痛苦。

她努力想从体内挣扎出来,可是身子就是动不了。她始终没办法,让自己像个正常人那样活过来。她那么清晰地后悔着,要不是自己被抓,玉台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烛火拂荡,纱帐朦胧,男女身影映在帐子上,扭曲高大。再细小的动作,都被放大一万倍。阿妤只能看着玉台的脸,发生了多么可怕的事,让他那半张脸丑的完全无法见人。发生了多么可怕的事,让他对阿妤的出现这么无所谓。

“玉台,玉台。”阿妤心里在喊他,一遍比一遍大声,他却听不到。

他只顾着被胥丽华抵在墙上,被亲吻,被抚摸。他眼里,一点儿厌恶都没有。眯着眸,很享受的样子。他完全放松身体,加入这场华丽的“演习”。为什么要拒绝?男欢女爱天经地义,他又不吃亏。

看,他做的多好啊,已经完全适应了魔鬼的生活。

可是,他看到纱幔后少女明亮的眼睛,静静地盯着他。那感觉,就像欢喜愉快之际,狠狠来了这么一巴掌。玉台手指颤抖,低下头。没关系,都是没关系的。

她是谁?

他才不记得。

千万不要想起——不要再被胥丽华捉弄着玩了。

胥丽华感觉到少年身体的发颤,唇角含笑,就要扭头往少女的方向看去。但她才停下,肩膀就被玉台抓住。少年垂下头,主动亲吻上她的唇侧。胥丽华惊讶无比,看到他平和的眼眸,没有一点儿愤怒。那么的幽静,如月下流泉。

他连自己的底线,也不要了吗?

是为了什么?为了救自己,还是保护后面那个已经傻掉的姑娘?是的,只要他看一眼,只要他留出一点儿舍不得的情绪,她立马会把这个游戏,变得更加刺激。

胥丽华心里觉得讽刺:江妤都傻了,还受他如此保护。她更紧地搂抱少年,送上自己的香唇。身后是谁,她不在乎。

伏夜靠在墙上,闭目养神。突然听到凌乱的脚步声进来,他皱着眉睁眼,看到一位少年死士到他面前,“又怎么了?郡主今夜有事,不见人。”见鬼了,每次玉台和胥丽华一点儿事,外面总是没完没了。

少年着急,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情急下,他伸手指向通道口,“伏夜公子,你看!”伏夜伸长脖子看去,那少年立于他身后,一手切了下去。伏夜慢慢在他眼前倒下,他又抬脚踢两下,确定不会醒来,心口悬着的大石头才松了些,“哼,胥丽华的走狗!早想杀了你了。”

周围侍卫见伏夜倒下,吸口气,连忙抬刀。少年领着的众人也跟进来,双方对峙,开始打起来。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命作战,一句废话都没有。晕黄墙壁上,浮现这些人砍打的画面,血迹四溅。

同时,在郡主府,门卫也被人从里头解决。整个院子的人,分成两派,互不相让地打了起来。

当是时,谢明台和江思明进了利州城。众谢家死士围住郡主府,从外头突围。谢明台和江思明叫来被吓傻的侍卫长问不出所以然,一掌就把他打晕过去。听到里面也有打斗声,谢明台和江思明对望一眼,都有点儿疑惑。但毕竟不是傻子,谢明台一抬手,死士便从墙头翻进去,一个个进了郡主府。

江思明的目标很简单,找到阿妤。谢明台也不难:活捉胥丽华,押回青显问罪。人证物证全在,再凭着谢白涵的三寸不烂之舌,加上谢家的威胁,不信皇帝还能放过这个姑姑。

“什么声音?”胥丽华听到外头有剑砍到墙上的声音,立马警觉。她迅速推开谢玉台,转身就要往外走。她手上有利州军令,能随时调动武力镇压一切。手却被谢玉台缠住,拦住没法走。

她回头,冷眼压去。谢玉台扯笑,手举着烛台,目光幽邃。胥丽华往后挪两步,见他手一倾,灯盏咣当落地,火舌卷上纱幔,疯狂燃烧起来。

“谢玉台,你疯了!”胥丽华瞪他,不跟他磨蹭了,转身要掠过火舌。少年突然发力,揽住她的腰,一起倒向烧起的纱帘中。他们两个在火里面扭打,谢玉台抓起纱幔使劲一拉,整个房间中的纱帐相连,全部倒了下来。像是沙雾一样席卷而下,梦幻迷离,场景壮观。

他伸手到火里头,捡起煤油灯,拆去外罩,把里面的油全部倒出。灯芯和灯柱被他分开,使力扔向四周。边上的灯盏,一个个,全部被砸了下来。他成功,让火势更加大了起来。

胥丽华挣扎,谢玉台整个身子压在她身上。任凭她啃咬,紧紧捂住她的嘴,不许她出声。两个人都埋在火里,衣裳连着发丝,都被烧了起来。

“胥丽华,你毁了我一生。我已经没什么能想象,唯一想的,就是杀了你。”火烧上他的眼睛,烧上他的脸,他也不怕。这疼痛,甚至让他高兴。谢玉台难过地笑,眼泪滴在她脸上,“外面是你的人,也有我的人。我不会让你逃出去的。我也不走,我和你同归于尽。”

火烧起来,整个房间滚烫模糊。阿妤只看到那个少年在火中心,心中疼到窒息。可身体不听她的话,她连动都动不了。玉台,玉台!她心里一遍遍喊,实在太难过了,眼睛开始不停地流泪,滴在面颊上。

少年抬头,远远地看着她。模模糊糊的,他对她露出一个嘲讽苦涩的笑,“你到底是不是阿妤呢?你活着,还是已经死了?”

阿妤盯着他,只能盯着他。她目光沉重,却无法让他感受到。

大火中,她听到他开嗓子。他们最初相识时,春色暖,在三叔院子里,他唱的就是这一段——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

原来春心无处不飞悬。

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

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

这一湾流水呵!

当他唱的时候,他在想什么?人间春美,是一场梦。梦已经醒了,再不可能重现。只是如果再来一遍,他还是会这么选择。真的想遇到阿妤,想放阿妤一条生路。他却没办法,放自己一条路了。什么时候跨过那道槛,后面的所有事,都不由人控制。而他,害怕改变。

一枕华胥梦,曾不到天涯。有一刻你从梦里惊醒,才发觉,那片刻欢愉,都像是偷来的。你还记得我送你的同心结吗?你还记得你欠我的同心结吗?你还记得我错过的婚事吗?和我这样的人接触,一定特别累,对不对?我总是惹恼你,你却只轻轻拍我一拍,就不多说了。我知道你不会把我怎么样,你对我一直很宽容。是我不懂事,一遍遍放开你的手。谢谢你对我的容忍,以后,再也不会了。我不懂珍惜的,便永远不需要了。

这样的惩罚,够了吗?他就是死,也要看到她最后一眼。即使那个人,或许并不是他的阿妤。

那么,就这样,安静的,缓慢的。

结束吧,所有的一切,就这样结束吧。

母亲、明台、阿妤,你们可以满意了——不该存在于世的,再也不会存在了。我拼命想抓紧一切,死都不想和你们生疏,所以老天惩罚我死了。

阿妤疯狂地想挣扎开身体的禁锢,泪流汹涌。她看到无数个他,微笑的,怨恨的,伤心的,快乐的。在她面前全部模糊,化成眼前这一片火海。

相隔不过咫尺,却是生和死的距离,怎么也走不过去。

恰时,江思明和谢明台进了密室,只见阿妤一个姑娘坐在这里,满室被大火覆盖。江思明飞快抱着阿妤出了这里,阿妤心里喊着“不要不要”,面上的泪流得更加多。

江思明以为她害怕,“没事,一切都好了。”

等出了地道,火势蔓延,整个地下被烧得卷起火雾。火光凄厉地照亮残夜,血色的风在散开,都在死亡。谢明台最后一个从里面逃出来,整个郡主府,到处是尸体。

“玉台!”她在心中凄厉哭泣,直到声嘶力竭,无奈却动不了。这番折磨下,心神枯累,晕了过去。

这场大火,是阿妤对那个少年的最后印象。她多么难过,看过他一眼,便真的成了最后一眼吗——她曾经最喜欢,现在最喜欢,以后也会最喜欢的,谢玉台。

作者有话要说:嗯,我虐完了orz~~

☆、5353

那年春天,利州城封,奄奄一息的少女,被从那里救出来。江家不接受这个少女的存在,江思明只好把她留在青显。匡易神医被从天山上请下,为阿妤解毒。漫长的治疗时间,苍白的少女闭着眼,不能说,不能动,只是不停地流泪。

江南来看她,摸着妹妹瘦骨嶙峋的手,眼眶慢慢也红了。她不停地拿帕子为妹妹拭泪,可是根本擦不尽。她和江妤为姐妹近二十年,从来没见阿妤哭成这个样子,泪流成这样。

阿妤从来,都很少哭。对于江南来说,是根本没见过她哭的样子。阿妤其实,也曾渴望自己能泪流满面,大声地委屈地嚎哭。一个人伪装坚强太久了,忍泪忍得太久了,连想痛哭,也做不到。许多次泪盈于睫,内心刺痛,甚至四肢酸软,可是就是哭不出来。所以阿妤通常对情绪的唯一表达,不过是木着脸,沉默。

只是这一次,太痛了——痛得让她在睡梦中,都在无声流泪。

谢明台从外边进来,江南站起给他让出位置。谢明台并没有去看少女如何,他站在窗前,看着窗外花开如注,长久不说话。好一会儿,他才对妻子说,“谢家当时封锁利州,并没有找到玉台。后来我查出,那场大火,就是玉台所为。我最后把阿妤从那里救出,却不知道,玉台也在那里。我只要转个身,往火里认真找一眼,我就会看到他。我又一次错过了他,把他丢在那里——每一次,都是这样。”

他声调沙哑,音速很慢,悲怆之情拼命压抑。曾经光鲜耀眼的谢八郎,也会有这般痛苦之时。不仅如此,江南作为他的妻子,还知道自己的丈夫夜夜失眠,独自坐在屋前台阶上发呆。她在里面睡觉,他在外头不停地走,整夜整夜地走。实在累了,他就一杯杯地喝酒。谢明台,他终于看到自己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年少自傲,以为一切都在自己把握中,命运却跟他开这么大的玩笑。

他亲手拆散玉台和阿妤,逼阿妤离开,再气走玉台。是他亲手,把玉台推入了万丈深渊。因为这个错误,他再也见不到玉台了。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我只是不想他们成亲,我没想过要玉台死。”谢明台沙哑声音,一拳打在窗棂上,“我早该听你的劝。”

江南疼惜丈夫的痛苦,从后抱住他,“不怪你,是我没早说。”她应该一开始就想到的。只是这一世,谢明台对阿妤的心思,表现的太隐晦,她几乎忽略。直到那时成亲,谢玉台仍远在千里之外,她才反应过来。

其实,前后两世,细节全部不同,结局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吧?在上一世,江南只听说阿妤和玉台命途多舛,悲多于喜。那时候,她作为旁观者,只从江家的一点点书信里,猜谢明台的心思。她对阿妤的事,了解的真得不多。是她疏忽了。

江南沉默好久,温柔安慰丈夫,“事已至此,多说无用。谢家包围利州的事,三哥长眠不醒的事,你还要打起精神,给陛下一个交代。”

“交代?”谢明台冷笑,“他纵容自己的姑姑在利州作恶,回头还勃然大怒,说谢家先斩后奏。我就算亲手杀了胥丽华,也不为过。现在只可惜胥丽华真的死了,却非我所杀。谢家七子折损在他手上,该是他给谢家一个交代!”

江南半晌说不出话,心里已捏冷汗。好吧,他们家的人,说话向来大逆不道,从来是你呀我呀他呀的,她早该习惯。只是,本来她担心此事会对谢家造成影响,现在看来,倒是对皇权影响较大。她低估谢家的本事了。

阿妤在夏天醒来,盯着外头的天色,看了良久。江南进屋,走过来,无声地拥抱她。阿妤呆呆地看着外边,再看看江南,最后茫茫然,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有些东西,已经没有了。

“阿妤,胥丽华已死,利州也派了新郡王。一切都结束了。”江南不知该如何安慰她,只这样说,刻意忽略玉台。

谢明台听到消息,从外面进来。看到阿妤苍白疲惫的样子,顿一顿,终究是沉默站着,没有走上前对阿妤表达关心之情。一条人命在他们中间隔开,他再也没办法,坦然面对她。

阿妤垂了眼,又躺在了床上。长发散开,挡住她脸上的所有神情,包括悲哀,痛苦,愤怒。她不想从他们口中得知任何关于玉台的消息了,她宁愿自己不要醒过来。

江南抚摸她一头长发,几次张口欲言,说不出话。好一会儿,她叫丫鬟进屋,要为阿妤梳洗一番。谢明台叹口气,退出屋子。他推门之际,听到江南吸口气。回头看,江南将手从阿妤面上移开,一手的水。

她又在哭了

谢明台咬着牙,推门疾走。他快步走到紫藤花开的假山后,一拳打了上去。手沾上血,拄在石头上,轻轻颤抖。好像一闭眼,又能看到阿妤那头黑发垂下,江南望着手上一滩水出神。

他竟错得这样离谱!

远远几步,江南风吹衣袂,看着丈夫伤怀颤抖的背影,一句话也不能多说。她见不得他痛苦,但此事,确实由他引起。阴错阳差下,害死谢玉台。

那么,此后余年,她要一直看着谢明台和阿妤痛苦下去吗?或许,阿妤会像江南的前世那样,郁郁寡欢,最终病逝,给悲剧画上结局?她真是害怕这样的结果。江南坐在石凳上,看着风吹动的水波出神。是不是因为她的重生,才改变了阿妤的结局?是不是阿妤的现在,是命格被江南改动的结果?

那么这一切错误,就不是谢明台的原因,而是她造成的了。她不该重新活一遍。

谢白涵去了大燕,和大燕长公主商议谢三郎沉睡不醒后的后事。长公主将谢三郎的印章、公文等物,全部交给他,带回青显。从谢白涵口中听闻谢七郎的变故,大燕长公主唏嘘不已,叹息谢家子弟的薄命。此后谢白涵回到青显,进宫面圣,将谢三郎的东西还于皇帝。皇帝哀痛无比,却不收回赐予谢三郎的旧物。只让谢白涵留着谢三郎的旧物,皇帝心中的丞相,只此一人。

谢白涵处理完谢三郎的旧事,回到谢家,才发现府上三个人的情绪,都不太对劲。得知谢玉台死在利州大火中,连他这样冷静自持的人,都忍不住出神,露出哀恸之色。但比起谢八郎的悲痛不能自已,他好了很多。只是听闻并未在火中寻到谢玉台的尸身,让他忍不住多想了一层。

这年,阿妤在谢家养伤。或许是心里难过,一直病情反复,养病着,她倒越发憔悴。这个少女变得更加沉默寡言,长时间的不说话,不走动,只坐在屋里,自己出神。甚至有时候,江南来陪她聊天,往往说着说着,阿妤就沉默下来,盯住一个方向看,就忘了前面讲的是什么。

“阿妤,你不要这样。你才不过十九,你的人生还有很长路要走。我想玉台在的话,也不会希望你这样消沉。”江南心惊,真怕阿妤走上和自己前世一样的套路。可是爱人死去的这种痛苦,她劝不住。

阿妤点头,勉强笑,“我知道。”

可是她忘不了最后一次看到玉台,他在火海里,露出的悲凉笑意。他面上全是伤,火烧上他全身,也不躲。他看着她,又不在看着她。在最后一刻,他在想什么?痛不痛,难不难过,伤不伤心。阿妤都不知道。

她恨自己任性,不该离开青显,不该让他追来。

但她又没有轻生的权利。玉台救她出来,不是为了让她去死。她应该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

第二年春天,阿妤终于可以出了门。她站在谢家杏园,抬头看红花白花纷纷扬扬,飒飒一片海洋。曾经,阿妤最大的心愿,就是和玉台远离人间这些纷争。找一处没人的地方,安安静静地过完余生。现在那些想来,都变得好遥远。

阿妤叹气,回身,看到谢明台站在她后面。

对谢明台,阿妤做不到不怨恨。这一年来,她反复想那年的事。再复杂的,也该明白。何况谢明台当初,并没有布下一个太厉害的局。她做错了事,明台也做错了。后果已经造成,她不会原谅自己和谢明台。

“有人在谢家插眼线,打听江妤的生死。”在穿肩而过时,谢明台突然开口。

江妤脚下停住,沉默地听着后续。

谢明台转身,目光闪烁,“那人极为了解谢家的情报走向和时间,竟瞒过了谢家眼线。探听到你还活着后,线索全断,再也没有新的人来打听。我是在过了很久,才察觉出——在去年春末的时候,有人打听过你的生死!”

阿妤双肩忍不住抖动,她依然说不出一句话。只是迅速抬起的脸庞,现出迟疑,害怕,欣喜等复杂情绪。

谢明台看着她的眼睛,一点点笑开,“能够逃过谢家眼线,在春末时候打听你的死活。阿妤,这世上,谁最在乎你的死活,却又不知道你的死活?”

“还有,二姐的预言中,半世坎坷,半世平顺。利州此事,当然算坎坷。去年是我想岔了,误解了二姐预言的意思。二姐的预言分明是说,生命才过去一半,并没有戛然而止。”

“阿妤,玉台活着。他一定在我们不知道的某个地方,好好地活着!”

江妤呜咽一声,捂住嘴,只知道点头,不停地点头。大滴大滴的眼泪滚落,湿在手上。她手脚酸软,心痛又心麻,反反复复,终让她瘫坐在地,抱着膝盖,大哭起来。她忍了那么久,伤心了那么久,不过为了这一句话。

哪怕是骗她的,哪怕是假的,都好哇。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久不露面的“一枚”GN露面,因为实在没时间,就没回复==但在这里感谢GN丢的手榴弹,我看到了:)

还有晚来的祝大家元旦快乐,新年心想事成!上次我看到“何日君再来”GN的元旦快乐(还是圣诞快乐来着)了,但太忙了没时间回复。GN知道我在心里祝福你就好啦。

看吧,我是好人,不让玉台真的死。才一章就说出真相来了。

然后亲们看到这章的时候,明天好像是周五?我又可以休息一天了哈哈。

☆、5454

谢玉台没有死。

很快,连朝廷都知道了这事。

当日,宛昭国女皇正好以平民身份,呆在利州附近。探得大军围城,她以为是大魏皇帝发现了自己的行踪,也召来人马准备。得知谢玉台的事,女皇即刻想起,自己的丈夫正是青显谢氏五郎,谢玉台是自己丈夫的弟弟。于是,她着人扮成侍卫样,趁乱混了进去。因不知哪一位才是谢玉台,索性救了许多人出来。后来谢玉台醒来,与他身边的人占山为王,沦为盗寇,和朝廷为敌。

青显谢家在其中的态度,十分暧昧:既不帮谢玉台造反,也不帮朝廷平叛。他们一直持围观态度。

五年间,杏花一年年开,又一年年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江月从远处寄来信,已和汪提刀成亲。江家归属谢明台,云州成为谢明台的附属品。江南和江家关系断裂,无地自处。阿妤的归处,更为尴尬。

她曾是谢玉台最亲密的情人,或许现在还是。在谢玉台和朝廷关系紧张的时候,谢家为了表明态度,不能再收留她。但五年来,谢玉台并没有找过她,她也找不到谢玉台。她真正成了人世间一叶浮萍,漂到哪儿,就是哪儿。

阿妤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她开始学医,因为听说在五年前的大火中,玉台已毁容。她开始多说话,练习口才,因为听说现在的玉台沉默寡言,冷漠残酷。她一年做一枚同心结,顺着谢明台留的地址,给玉台送信。她想告诉他: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在等你。但是不知是信没有送到过,还是玉台根本就没看。五年来,一封回信都没有。

除夕夜,江南请阿妤来谢家做客。阿妤只在谢家门前站一会儿,怎么也不肯进去。江南看她如此,沉默片刻,放软声音,“怕什么?就算你真的进了谢家大门,皇帝也不会把谢家怎么样。”

阿妤淡淡笑,“我不想带给别人麻烦。”

江南微愣,抚摸她冰凉的面颊,“阿妤,你并不是麻烦。我和明台,我们都喜欢你。你从来不是麻烦。”

阿妤侧头看银色霜覆盖青显大地,狗吠遥远似另一个时光轮回。她轻声,“所以,更不应该为别人带来麻烦。”

江南半晌无话,目中透出怜惜。不肯展示自己的软弱,不肯依赖别人,敏感多疑这就是现在的阿妤。比以前更坚强,比以前更**。阿妤终是因为五年前玉台的事,发生了改变吗?

“明台说,玉台在青城,”沉默当口,阿妤轻轻开口,却侧着脸不看江南的反应,“明台说,照谢家情报的消息,玉台他们和青城有点儿冲突,会在那里待一段时间。我想我现在去青城,约摸是能赶上见玉台的。”

寂静的夜,寒冷的风,万家灯火人间温暖。只有江妤站在门口,轻言细语,“所以,如果我这次能找到玉台,如果我能见到他,我约摸,是再也不会回来的。”

“你要跟着他吗?”江南动容,“他应该,不愿意见你的。不然”也不会五年来对你不闻不问。但江南停顿一下,终是没把这样伤人的话说出口,“当年伏夜没有死,投靠朝廷,专门针对玉台。玉台现在是朝廷的敌人,你跟着他,只会辛苦,只会让我们担心。阿妤,玉台已经变了,你不应该这么草率地做决定。”

那什么时候做决定好呢?是要一直看、一直看,非要玉台回到以前的样子,非要玉台来找她吗?不可能了。阿妤心知肚明,如果她不去找,如果她先放弃,她的玉台,是再也回不来的。如果她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审他,如果她也觉得玉台是坏人是盗匪,那她就永远失去她的玉台了。

大年三十,阿妤乐观地许愿着、希望着、期盼着:我的玉台,并不是不要我。只是外面风大雪大,他迷了路,找不到回家的路。我去找他,一定可以带他回来的。

“南姐姐,你后悔过嫁给明台吗?”见江南被问住,阿妤垂着头,“明台利用你,挑拨江沈两家的关系,让云州成了他说了算的地方。你还因为他,伤了月姐姐的心,也和江家划清界线。可是明台又是怎么回报你的呢?不闻不问,不冷不热。甚至连今天,除夕之夜,他也因为事务繁忙,不能回青显,和你吃顿年夜饭。你选择这样的人,你有后悔吗?”

江南略略失神,后悔吗?有一些。她第一年嫁给谢明台的时候,简直后悔得恨不能死去。但后来,真的习惯了。谢明台并不是故意冷落她,他只是没有心。或者说,他的心给了别的人,比如玉台,比如阿妤,却没有为江南留一点地方。但并不是说,谢明台就完全忘记她。至少,他不会让任何人欺负到自己妻子头上,也终生不会再娶第二人,让江南伤心。

前一世在沈家,江南与其说是为沈君离伤心,倒不如说是被沈家人的流言蜚语,给折磨死的。可是这一世,她清楚地知道:除非自己先做对不起谢明台的事,谢明台不会让人踩到她头上,也不会休妻。

代价是——或者江南忍受谢明台十年如一日的冷漠;或者江南努力,让自己成为谢明台的习惯。

“不是回报,无关爱恨。我和他,是合作愉快。并且,我不后悔。”江南轻声,明白阿妤的意思了。她做错许多事,有谢明台的冷漠等着她,来惩罚她。即使这样,已经能让江南满足了。悲剧和悲剧,总是存在一个比较的关系。再是坏的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权利。而江南,总不是坏的大逆不道天地难容吧?更何况,江南毕竟是如愿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

那么阿妤,也是一样的吧。纵是谢玉台已经改变,纵是许多事都变得艰难,阿妤也想和谢玉台站到一边去。

大年三十,谢家八夫人站在谢家大门口,没有等到夫君的归来,只眼睁睁看着亲爱的妹妹愈走愈远。那抹杏色衣裳一点点漫入黑暗,女子的长发似夜。从小到大,江妤就是这样,永远孤单一人,永远独自奋战。后来有了爱人,爱人又离去。再后来,阿妤用背影告诉所有人:不必伤怀,她很好。

江南慢慢红了眼,怔怔地看着妹妹的身影。时间是最可怕的杀手,杀掉了江南的自傲张扬,杀掉了谢明台的自负轻狂,却杀不去阿妤的坚决勇敢。平时那么柔弱的一个少女啊,怎么体内会有这样强大坚韧的力量?江南微笑:坚决和勇敢,还真是平时看不到的一种美德。

“阿妤,你一定要幸福啊。”江南在心里祝福。比起江月这一世的突然姐妹情缘,江南更喜欢阿妤。只有阿妤,才是那个做了江南两辈子妹妹的姑娘。而江月,有时候和江南太像了。看到她,江南就像是看到丑陋的自己。这一点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