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一样, 宋采唐把东西往外拿。

圆润珍珠……

白色贝壳……

上品绿松石……

金珠……

银珠……

有大有小,形状大都圆润, 连绿松石,都是椭圆偏圆,没别的形状。

但这么多东西……

这么多……

青巧吓的直接转了身, 不敢再看。

张府尹握着笔的手也有点抖:“禽兽啊!畜生!”

折磨小姑娘还不算,还干这种事!那是给他放东西的地方吗!怎么不塞到自己身体里试试!

打赏也不是这么赏的!

宋采唐眉头皱的死紧。

但凡她自己验尸,从来不会忽略细节, 可她记的很清楚, 岛上问香的尸体身上, 并没有这些东西。

所以……

是这次的月桃特殊,还是上次的问香特殊?

这一个,到底是不是凶手作案的标志性动作?

如果不是,那这一次为什么特殊?月桃有哪里不一样?

还是……

有人冒充作案?

一瞬间,太多思绪在脑海翻涌,宋采唐目光快速闪动。

别的且不提,这个新发现,一定是个方向!

但——

“我之前看了吴老先生的尸检格目,为什么没有记载这个?”

赵挚没来之前,月桃案由刘刺史力主,交给了吴泊负责,初检也是吴泊做的,格目档案,官府可查,看过就会知道。

张府尹因要查案,也看过:“大约是忘了?没验到?”

宋采唐摇了摇头。

一个称职的仵作,不可能连这点都看不出来,只要上手轻轻一摸,就能感觉到不对。

吴老先生为什么没摸?

是因为觉得脏吗?

因为死者是花娘?

“说起来,吴老先生今日也不在。”

张府尹想了想:“下面好像有人提过,他小儿子这几日应该是有喜,来不了。”

“嗯。”

宋采唐点点头,不再想这个问题。

不管别人有没有做好,她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就行。

体外特征检查完毕,宋采唐开始解剖。

死者死亡原因已经非常明显,解剖好像并没有太多意义,但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会不会有结果?

宋采唐拿着解剖刀剪,划开死者身体。

死者心脏中刀,又被扔进水里,身体里血液几乎完全消失,这一次动刀,连血都没怎么见,这次解剖,大概是最干净的一次。

宋采唐看了死者脏器。

没异变,没中毒迹象。

她考虑片刻,只取了死者的胃和心脏。

心脏是匕首插入部分,伤口形状直接映射着凶器,如果幸运,可以找到一些证据。

胃部往上连着嘴,所有入口的东西,最终都是到这里,不管自愿还是意外,死者吞进去的东西,都在这里。

心脏部分,没给出太多线索,只能判断这个匕首的刃尖很特别,略略往上勾。

胃里,还真是有东西。

金银珠,珍珠……

甚至还有金色丝线。

这是眼睛看到的。

鼻间还能闻到一股异香。

似乎没有根源,无形无状,但非常非常香,出处也非常明显,是死者的胃。

宋采唐找了半天,找不出任何与这香味有关的东西,不得不放弃。

但同样的,这种情况只月桃尸体里有,问香尸体身上并没有。

问香尸体腐败再明显,再臭,只要有这样的异香,就不可能被忽略。

问香内脏腐烂也严重,胃部当时空了半个,内里糜状粘液流的哪都是,但宋采唐确定自己认真看过了,并没有金银珠这些东西。

又是一个不一样。

宋采唐隐隐感觉到,这似乎是破案关键。

带些神秘隐秘色彩的事,总是能以特别快的速度传播,尤其本案如此特殊,死者是貌美少女,职业还是令万千男人感兴趣的花娘。

“喂喂听说了没?宋姑娘又在验尸啦!这回验出个不得了的事!”

“啥事?不就是剖个心挖个肝么,少大惊小怪,爷可是栾泽人,哪天见着外地人再吹吧!”

“不不,这回真不一样,那月桃尸体,你们猜怎么着……那里被塞了好多东西啊!”

“……有钱人就是会玩,打赏方法都不一样。”

外面的话,宋采唐没听到,听到也不会在意。

检验完毕,她仔细将死者身体缝好,拿来软巾,蘸着热水,一点一点,把月桃身体擦洗干净。

上上下下,哪个地方都没错过。

她擦的很认真,动作也足够轻柔,好像担心弄疼了月桃。

哪怕月桃身上到处是深重被虐痕迹,早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疼。

她还细心把月桃头发整理好,用发绳绑好一束,歪在脸侧,替她把碎发撩开,。

最后,宋采唐转身,拎过洁白覆尸布,慢慢的,慢慢的,盖在月桃身上。

盖到脸时,她顿了顿,说了句话:“你是最漂亮,最干净的小姑娘,好好去吧。”

白色布角微微颤动,乘着风,伴着这轻柔的话语一起,送别了月桃。

青巧看着看着,没忍住,大颗大颗眼泪往外掉。

窗外光线那么刺眼,那么热烈,她却感觉不到一点热,好像真的看到了一个少女,鲜活的,漂亮的少女,蒙着柔光,流着泪,冲她家小姐微笑,露着小虎牙,可爱的不得了。

……

张府尹看着,也是唏嘘不已,真真是,作官这么多年,也没见过宋姑娘这样的仵作。

“今日有劳姑娘了,”见她把东西收拾好,张府尹拱了拱手,“时间不早,姑娘若不嫌弃,在府衙用个饭如何?”

他诚心相邀,时间又确实不太早,宋采唐就应了。

“那我就厚着脸皮,蹭大人这顿饭啦。”

“哪里哪里,宋姑娘客气,客气啊!”

但这顿饭,并没有吃好。

因为有新的尸骸送了过来。

“新的尸骸?一共六具?”

张府尹差点跳起来,这也太多了吧!怎么又死了这么多人!

来报信的口舌很伶俐,赶紧把话说完了:“不是新案,是观察使让挖出来的白骨,都是以前死的,说是可能与连环命案有关,让宋姑娘给看看!”

一听不是新案,张府尹放松了很多,看向宋采唐:“宋姑娘,您看——”

宋采唐早已经站起来,理好衣服准备出发:“我去看看。”

这次就得用上大一点的停尸房了,衙差们忙忙碌碌来来去去,把尸骨一个个往上放。

宋采唐就问那个报信的:“只有尸骸么?还有没有其它东西?”

报信的挠了挠后脑,没听懂,有尸骸还不够?

青巧嫌他笨,替主子问他:“我家小姐是问,有没有女人的东西啊!钗环首饰,衣服鞋子,金银珠宝什么的!”

她这么笨都懂呢!

报信的点点头,又摇摇头:“衣裳首饰是有点的,不过大部分都从尸骸上脱落了下来,挖找的人还在努力,过后就能送来,姑娘放心,我们都编了号的,哪样是谁的很清楚,不会乱!但这金银珠宝……没有了。死的都是船娘,能有地方埋,让咱找着尸体就不错了,陪葬怎么可能有。”

青巧气的鼓了脸:“谁问你陪葬了!”

“那这金银珠宝……不是陪葬是啥?”

“我是问——”

想想这话又不好说,青巧气红了脸,转到一边,不再说话。

宋采唐笑了下,给自家小丫鬟圆场:“我们问的就是陪葬,可能会有线索,没有就算了。”

“是真没有,我们都好好挖过了!宋姑娘要是有疑,我就回去带个话,让兄弟们接着再注意!观察使那边说,还有更多的,一会儿就到!”

“如此多谢。”

……

一系列白骨,宋采唐验的很仔细,很认真。

因只有骨,没有肉,受伤痕迹并不好找,但宋采唐还是断断续续,试了各种古法验尸办法,上次验小梁氏干尸时用的糟饼热敷法重新用了起来,直接贴在骨上检验。

现代医学证明过这个原理,不管皮肤上的伤,还是骨头上的伤,糟饼热敷,都能使透射性增加,血红蛋白变性,只要伤过,就能验!

慢慢的,尸骸越来越多,宋采唐结论也渐渐增加。

全部是女子,很年轻,每一具的年龄都不超过二十岁。

除一具外,所有左胸肋骨的部分,都有匕首类短刀深刺留下的明显痕迹。

大部分女子生前受过虐待。

根据死亡时间判断,综合所有尸骸,宋采唐已经能总结规律。

凶手大概一年犯案两次,每次杀死一到两个花娘,从最开始到现在……约有十年。

或者以上!

而这些人,都有相同的经历。

来回报信的人说,这些死者身份已经查实,有些死时就是花娘,有些已从良嫁人,但无一例外,全部做过花娘!

赵挚今天似乎发了疯,光往里运的尸骸,就有二十具,可见凶手恶行,这么久仍在外疯狂,逍遥法外,简直人神共愤,谁看了都没法不生气。

一般来说,连环凶手初次犯案,会给出很多信息,有利破案,但本案时间延续太长,第一个被害人是谁,现在很难找出来……但没关系,有月桃。

所有人都没被塞过东西,只月桃有。

月桃一定有什么不一样的……

只要找出来,本案定会有大的突破!

宋采唐验完尸骸,仔细看过文书帮忙记好的验尸格目,发现没有问题,一样不漏,叫青巧拿出自己的小印,盖了章。

“将这些转给观察使大人看,我先回去了。”

“是。宋姑娘慢走。”

……

宋采唐带着青巧离开府衙,时间说晚不太晚,说早也不早,回家赶晚饭绰绰有余。

但宋采唐看到了街边茶楼贴在门口的告示。

说是上了新茶。

忙了整天有些渴累,又想起关婉昨天在饭桌上烦恼缺一味好茶做菜……

宋采唐微笑:“走,小青巧,你家小姐请你喝点好茶。”

茶好不好,当然不能只靠看,还要品。

宋采唐以前不懂这些,但关清有句话说的对,不识货根本不算个事,你天天用着好东西,吃穿着好东西,往后走出去,一看一品,就能知道东西好不好了。

宋采唐现在仍然不会辨认东西真假,但用一用,品一品,多少能有感觉了。

跑堂将人请到二楼靠窗好座,叫茶博士过来招待,一样一样拿样茶来泡,又赞又推。

“姑娘您看,这个茶汤如何?这颜色,这味道,绝了!”

“您再看这杯,不是今年新茶,断不会有这样的味道!”

“还有这杯,是不是特别清特别透?口感也带甜,姑娘家都喜欢!”

随他说的天花乱坠,宋采唐只是微笑,好不好,她尝过,心里就有了数。

茶博士见她不搭话,有些郁闷,正好隔桌有人招手叫,他就陪了句嘴:“那姑娘您先自己尝尝看,我去看一下别的客人,您有吩咐,招呼一声我就来。”

宋采唐微笑点头:“好。”

青巧瞪着茶博士背影,凑过去,小小声说:“小姐,他是不是想坑你花钱买东西呀?”

“嘘——”

宋采唐眯眼,食指抵在唇前,做了个噤声手势。

隔壁有人,还是熟人。

144.问香身世

茶楼不大, 但地段好, 茶也还可以, 客人自然少不了。

包间客满,来晚的进不了,只能退一步, 靠窗坐着,让伙计加道屏风稍做隔挡,也是一处娴静天地。

宋采唐就是这么干的。

身后靠着的邻居,也是这么干的。

不同的是, 这边的客人不是女眷,而是三个公子哥。

声音太熟悉, 宋采唐一听就知道, 坐着的三个人分别是郑康辉, 刘正浩, 和范子石。

三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天南海北吹了不少, 有捧哏有逗哏, 气氛热闹合宜。

半天的闲篇过去,终于进入了正事。

范子石开始大夸特夸刘正浩之前画作, 溢美之词不断, 什么形容词都用上了, 还一句不带重复的, 嘴皮子特别顺溜。